一 普通硬碟和電腦連接是什麼介面
常用的3.5寸桌面硬碟和2.5寸筆記本硬碟有兩種介面。
1,第一種介面是SATA介面。
2,第二種介面是PATA介面,也叫IDE介面。
上述兩種硬碟都是內置式硬碟。如果需要將內置硬碟在機箱外連接電腦使用,則需要使用移動硬碟盒或轉接器道來實現。
硬碟介面分類:
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SCSI、光纖通道、M2-SATA、M2-Nvme和SAS七種,IDE介面硬碟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伺服器,SCSI介面的硬碟則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市場,而光纖通道只在高端伺服器上,價格昂貴。
SATA是種新生的硬碟介面類型,還正處於市場普及階段,在家用市場中有著廣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類別下,又可以分出多種具體的介面類型,又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術規范;
具備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著一種具體的硬碟介面,各自的速度差異也較大。
固態硬碟對於提升系統和軟體的響應速度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很多人在新買回來電腦後都想加裝固態硬碟,如果是台式電腦要加裝固態硬碟,或許很多人對此會有疑問。那麼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碟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碟
1、首先是根據不同類型的SSD在機箱中分別安裝好,如果是SATA介面的,需要將電源線和SATA數據線插入SSD對應介面處,然後找合適的位置固定安裝好即可;如果是NVMe或者是PCI-E介面則直接插入主板上的對應介面即可;2、安裝之後進入主板的BIOS處開啟AHCI,一般是在【高級模式】-【硬碟模式】中就可以找到,設置後按F10保存;3、如果是新裝系統,可以直接對SSD進行格式化就可以完成4K對齊,如果是SSD作為新加的硬碟,可以藉助DiskGenius等硬碟工具進行格式化,就可以完成4K對齊;以上就是關於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碟的相關介紹,希望以上的
三 電腦硬碟連接線怎麼接
1、硬碟的背面會血有硬碟的存儲容量以及電壓,功率,轉速等基本信息;
2、購買的硬碟裡面會有硬碟、對接線跟螺絲釘;
3、在硬碟的上方會有兩個SATA介面,大介面是連接電腦電源的,小介面是主板跟硬碟連接的;
4、找到電腦上面的硬碟托架,把硬碟放到裡面並用螺絲固定好;
5、打開電腦機箱,順著電源線,找到這個大頭的SATA介面;
6、然後將介面對准硬碟上大口的介面插入。再將對接線的一頭插入小口的插口;
7、將對接線的另一頭穿過去,插到硬碟上的小口上。這樣硬碟就安裝完成了。
四 電腦的硬碟如何接線
1、拆卸機箱擋板:
首先需要把主機箱外部的連接線拔掉,然後用手將機箱上那個最大的黑色螺栓擰開,接著用螺絲刀把機箱擋板後面的螺絲拆卸掉,再把機箱立住,往外拖出兩側的擋板。
(4)電腦主機硬碟的連接線插哪個口:
正確連線
硬碟連線包括電源線與數據線兩條,兩者誰先誰後無所謂。對於電源的連接,注意上圖中電源介面上的小缺口,在電源接頭上也有類似的缺口,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止電源插頭插反了。數據線有兩種,早期的數據線都是40針40芯的電纜,而自ATA/66就改用40針80芯的介面電纜,如上圖所示。連接時,一般將電纜紅線的一端插入硬碟數據線插槽上標有「1」的一端,另一端插入主板IDE口上也標記有「1」的那端。
數據線插反不要緊,如果開機硬碟不轉的話(聽不到硬碟自舉的響聲),多半插反了,將其旋轉180度後插入即可。
五 硬碟線插在主板的哪個介面上
硬碟線接在主板的SATA介面上。
厚度:但是筆記本電腦硬碟有個台式機硬碟沒有的參數,就是厚度,標準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有7,9.5,12.5,17.5mm四種厚度。
9.5mm的硬碟是為超輕超薄機型設計的,12.5mm的硬碟主要用於厚度較大光軟互換和全內置機型,至於17.5mm的硬碟是以前單碟容量較小時的產物,基本沒有機型採用了。
(5)電腦主機硬碟的連接線插哪個口:
容量技術:
由於應用程序越來越龐大,硬碟容量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對於筆記本電腦的硬碟來說,不但要求其容量大,還要求其體積小。為解決這個矛盾,筆記本電腦的硬碟普遍採用了磁阻磁頭(MR)技術或擴展磁阻磁頭(MRX)技術,MR磁頭以極高的密度記錄數據。
從而增加了磁碟容量、提高數據吞吐率,同時還能減少磁頭數目和磁碟空間,提高磁碟的可靠性和抗干擾、震動性能。它還採用了諸如增強型自適應電池壽命擴展器、PRML數字通道、新型平滑磁頭載入/卸載等高新技術。
六 電腦硬碟線怎麼接 如何接電腦硬碟線
1、打開主機箱。有的機箱所有擋板是被機箱後部上方整體一個橫向擋板壓住固定住的,本身橫向檔位一般都用一顆螺絲擰住固定在機箱上,需要拆卸該橫向攔截的擋板上螺絲,拆下後才可以去拆機箱內的插槽檔位擋板。(有的插槽擋板還有單獨螺絲固定)
2、准備一根硬碟數據線,連接到硬碟上。
3、把硬碟的正面貼有圖紙對准機箱,插入硬碟。一般機箱都會預留硬碟位置,將硬碟按照圖示插進去,動作不要太大,不然容易碰到機箱內其他部件,到時候崩了都不知道哪崩了。
4、一般來說硬碟數據線比較長,雖然說直接放裡面有擋板看不到,但有強迫症的朋友可以選擇把它固定起來。這樣硬碟線不會隨著主機的晃動而影響傳輸速度。
5、筆記本電腦的話直接打開後蓋將硬碟裝進去就可以了。部分筆記本不支持更換硬碟,更換前要做好准備工作。
6、將硬碟數據線連接到主機。在主機箱里有一個大的主板,在主板上面通常會有四個SATA線的介面,有的主板可能更多,有六個或者是八個。
7、每個介面的旁邊都會標注SATA1、SATA2等等,在這邊就需要注意一下,啟動盤的SATA線一定要接在新加硬碟的前面,比如說,啟動盤接在SATA2上面,新加的硬碟就必須要接在SATA3或者SATA4上面。
8、接硬碟電源,主板上有專門的硬碟介面,用硬碟或者主板帶的數據線連接,注意有方向性。機箱電源上有很多電源線插頭,選擇合適的介面插入硬碟後面的對應規格介面,也有方向的。機箱電源線大多數介面相似,是聯硬碟光碟機的,獨特的大口,接主板上供電。如不會,可找個DIY組裝電腦的書看,版本要新些的。或者找視頻看。實在不行就找會的可靠的人幫忙。注意一定要先拔下電腦主機和交流電市電連接的電源線。光關閉電腦主機開關不行。
9、新的SATA串口的硬碟和光碟機採用了新式的電源介面,找找電源出來的線應該有比較寬的,一般為黑色的很扁的插頭,把那個插頭接到光碟機和硬碟相對應的口上就行了。
10、配置好之後開機分配磁碟空間就可以了。
七 電腦主板硬碟電源介面在哪有什麼標准嗎
硬碟電源介面是SATA標准介面。介面在主板上。
將電源的SATA電源介面線直接插到硬碟的電源介面即可。
很多主板除了主供電介面外,還可能需要4針,甚至8針的獨立供電介面,通常用於給CPU輔助供電。並且有些耗電量巨大的PCI-Express顯卡也可能需要一個6針的輔助供電介面,如果是兩個顯卡的計算機,可能需要兩個6針的輔助供電介面。
八 戴爾主機硬碟線是哪一根
硬碟線有兩個,一條為供電線,一條為數據線,供電線兩端的介面不同,扁的是接硬碟,大的一頭是接電源。
第二條為數據線,兩頭一樣,一端和主板的SATA介面相連,另一端和硬碟相連。
電腦的硬碟接線方法為:現在的機箱大部分採用免工具拆卸的設計,將機箱蓋板拆開,一般在機箱前面板下方是硬碟倉的位置;然後把硬碟的正面(即有貼有圖紙的那一面)對准機箱頂部,在合適的位置推入硬碟倉,使用卡扣固定好;准備好sata線,一頭插口插入硬碟中,一頭插到主板的SATA插口上。
九 電腦主機硬碟線在哪裡
黑紅黑黃四色是硬碟電源線,旁邊一個就是硬碟數據線。
接硬碟的一共是2跟線,一根是電源線,順著線你能看到是從電源那出來的。另外一根就是數據線了,這跟線鏈接硬碟到主板。
電腦機箱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
(9)電腦主機硬碟的連接線插哪個口:
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在網路技術中是關於發送與接收信息的終端設備。
指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internet主機
internet上的主機: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稱為主機,每台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每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迷你電腦主機
迷你電腦主機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超靜音的迷你電腦,支持1080P解析度高清影片播放器,同時也是一款時尚裝飾家居的家庭設備,上網,看電影,樣樣毫不示弱。
十 主板的硬碟介面是在哪 個位置
活中很多朋友會選擇自己來DIY一台電腦,面對著內存條、顯卡等硬體,我們應該把他們插到主板的哪個位置呢?今天「電腦那些事兒」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主板上的插槽及功能!
1、輔助電源介面:電源上的4口插頭插在這里。
2、CPU插座:CPU裝在這里,CPU上邊還有個散熱風扇。
3、內存插槽:內存條插在這里。有2個插槽的也有4個的。
4、主電源介面:電源上的24口插頭插在這里,一般是20口插頭+4口插頭合一塊(線在一塊)。
5、PCI-E介面:這里是插顯卡的。
6、SATA埠/硬碟介面:這里是接硬碟、光碟機SATA數據線。
7、主板電池插槽:給主板供電的電子就插在這里。
8、CPU風扇電源插座:這里插CPU散熱風扇供電插頭。
順手收藏並轉發一下吧,讓更多的朋友受益!
查看台式機背部介面功能,請您通過微信搜索「電腦那些事兒」,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回復」背部介面「四個字即可獲得消息推送。
親們有問題可以留言哦【問題+郵箱】(電腦系統、軟體應用等各種問題都可以),小編晚間會一一
⑵ 台式電腦硬碟連接主板的的介面有幾種
1.SATA介面。SATA介面是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介面,SATA介面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介面簡單,所以使用人數偏多
以上就是硬碟介面的類型啦
⑶ 電腦硬碟主板插槽台式電腦硬碟連接主板的的介面有幾種
A. 硬碟插在主板的哪個介面上
主板SATA介面是有標識的,一般第一個是SATA0,可以將硬碟連接到0標識的介面。
圖中藍色插槽標識SATA2_0即為第一個SATA2.0介面。
圖中白色插槽表示SATA3_6即為第一個SATA3.0介面。
如果只有一塊SATA3.0標准硬碟,需要連接到白色插槽,如果連接到SATA2.0則會降低硬碟速度。
B. 主板硬碟插槽默認順序是什麼
主板插硬碟的順序,理論上講,是無所謂的,可以隨便插。但實際上,可以注意一下順序。
1、目前主板上都是sata介面,一般都有多個,編號分別為sata0、sata1、sata2等。有的主板,直接從sata1開始,沒有sata0。這是個習慣,不影響使用。
2、通常,安裝系統需要啟動的硬碟,最好接在第一個sata介面上。一般就是Sata0或1了。
3、如果主板有不同協議的介面,比如B75主板,只支持一個SATA3介面,那麼,假設有5個介面,就會有一個介面是sata3,4個是sata2,那麼,sata3必然會用不同的顏色表示。這就需要注意,把固態硬碟,一定要接到Sata3上。機械硬碟,新一些的,也最好接到Sata3上,這就無所謂順序了。
4、其實,只要固態硬碟不要接錯,機械硬碟無論怎樣接,都可以在bios里重新調整順序。只是接好了,可以省一些事。
C. 電腦主板上具體有哪幾種插槽,有什麼用
電腦主板上的插槽很多,主要有
1 CPU插槽,這個是用來插CPU的
2 內存插槽,用來插內存的
3 CPU 風扇插座,用來插CPU風扇的
4 機箱風扇插座,用來插機箱風扇的
5 燈條插座-這個進來興起的,用來插機箱或者風扇燈條的
6 主板熱感測器插座-這個在品牌機上常見,一般在聯想上有,早期的G31 G33 G41,H61 B75,h81上都有的,現在的沒見過,一般機箱上有個熱電偶插到主板上,如果不插,CPU風扇會狂轉
7 IDE插槽,40針的,已經淘汰,插IDE硬碟的
8 SATA插槽,插硬碟的
9 ESATA插槽,這個用來插外置硬碟的,不常見
10 24針主板電源插槽,20針主板電源插槽,14針主板電源插槽(常見於品牌機主板)
15 USB2.0 插座,用來插前置USB線的
16 AC97插座,插前置音頻的
17 高保真音頻插座,用來插前置音頻的
18 USB3.0插座,用來插前置usb的
19 com 口插槽,用來插後置com口的
20 PCIE插槽,一般有x16 的,長的,用來插顯卡,好的主板有2個以上,用來插多個顯卡
21 PCIE插槽,黑色,短的,用來插網卡,音效卡等
21 PCI插槽,白色的,用來插PCI網卡,音效卡,電腦診斷卡,顯卡(這個不常見哦),SCSI卡
22 ISA卡,插擴展卡的已經淘汰
22 CPU電源插座,一般為4針,有的為8針,給CPU供電的
D. 台式電腦硬碟連接主板的的介面有幾種
1.SATA介面。SATA介面是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介面,SATA介面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介面簡單,所以使用人數偏多
以上就是硬碟介面的類型啦
E. 電腦主板硬碟插槽4個CD光碟接哪個
任意接,沒有順序。
光碟接到隨便哪個介面都可以正常使用,因為是亂次序使用的,不用考慮介面對應的問題。
光碟,在中國大陸稱作光碟。於1965年由美國發明,當時所存儲的格式仍以模擬為主。它是用激光掃描的記錄和讀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種介質。
F. 固態硬碟插在主板哪裡圖解
主板M2介面如圖:
G. 主板上接硬碟的插口有幾個
主板上接硬碟的插口有2個或4個,具體情況看主板配置情況而定。
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碟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碟介面決定著硬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碟介面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
(7)電腦硬碟主板插槽:
硬碟介面分類:
從整體上,硬碟介面類型可分為IDE、SATA、SCSI 、SAS和光纖通道五種。
1、IDE介面的硬碟
其英文名稱: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
2、SCSI介面類型
其英文名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並不是專門為硬碟設計的介面,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介面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
3、SATA介面類型
其英文名稱為: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
4、SAS介面類型
其英文名稱為:Serial Attached SCSI。其可以向下兼容SATA。具體來說,二者的兼容性主要體現在物理層和協議層的兼容。
在物理層,SAS介面和SATA介面完全兼容,SATA硬碟可以直接使用在SAS的環境中,從介面標准上而言,SATA是SAS的一個子標准,因此SAS控制器可以直接操控SATA硬碟,但是SAS卻不能直接使用在SATA的環境中,因為SATA控制器並不能對SAS硬碟進行控制。
5、光纖通道
其為英文字母Fibre Channel的縮寫。其最初設計也不是為了硬碟設計開發的介面,是專門為網路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碟系統中。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板
H. 電腦主板硬碟電源介面在哪有什麼標准嗎
硬碟電源介面是SATA標准介面。介面在主板上。
將電源的SATA電源介面線直接插到硬碟的電源介面即可。
很多主板除了主供電介面外,還可能需要4針,甚至8針的獨立供電介面,通常用於給CPU輔助供電。並且有些耗電量巨大的PCI-Express顯卡也可能需要一個6針的輔助供電介面,如果是兩個顯卡的計算機,可能需要兩個6針的輔助供電介面。
I. 固態硬碟插主板哪個口
這首先看固態硬碟的介面是哪種類型。現在主流的消費級固態硬碟介面主要有SATA、m-SATA、M.2(SATA匯流排)、M.2(NVMe協議)和PCI-E。其中SATA、M.2(SATA匯流排)和M.2(NVMe協議)最常見,而三者中M.2(NVMe協議)的性能最好。但很多較老主板上沒有這兩種類型的M.2插槽,技術上便不能安裝這兩種M.2介面的固態硬碟。但多數都有SATA插槽——就是連接普通SATA機械硬碟的插槽,故可以安裝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SATA固態硬碟外面有外殼包裝,形狀是個長方形,有些像大號的手機、相機電池。M.2固態硬碟外形是一張纖細的卡,一端有金手指。如果主板上有M.2插槽,就可將固態硬碟金手指端傾斜插入插槽,再用螺柱固定即可,詳細安裝步驟請參見主板使用說明書和互聯網有關視頻。
⑷ 電腦硬碟主機哪有四個插口主板的硬碟介面是在哪個位置
『壹』 主板的硬碟介面是在哪 個位置
活中很多朋友會選擇自己來DIY一台電腦,面對著內存條、顯卡等硬體,我們應該把他們插到主板的哪個位置呢?今天「電腦那些事兒」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主板上的插槽及功能!
1、輔助電源介面:電源上的4口插頭插在這里。
2、CPU插座:CPU裝在這里,CPU上邊還有個散熱風扇。
3、內存插槽:內存條插在這里。有2個插槽的也有4個的。
4、主電源介面:電源上的24口插頭插在這里,一般是20口插頭+4口插頭合一塊(線在一塊)。
5、PCI-E介面:這里是插顯卡的。
6、SATA埠/硬碟介面:這里是接硬碟、光碟機SATA數據線。
7、主板電池插槽:給主板供電的電子就插在這里。
8、CPU風扇電源插座:這里插CPU散熱風扇供電插頭。
順手收藏並轉發一下吧,讓更多的朋友受益!
查看台式機背部介面功能,請您通過微信搜索「電腦那些事兒」,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回復」背部介面「四個字即可獲得消息推送。
親們有問題可以留言哦【問題+郵箱】(電腦系統、軟體應用等各種問題都可以),小編晚間會一一
『貳』 普通台式機主板有幾種硬碟介面
1.SATA介面。SATA介面是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介面,SATA介面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介面簡單,所以使用人數偏多
以上就是硬碟介面的類型啦
『叄』 主機電源上的這4種類型的 介面 分別是什麼介面
主機電源上的這4個圓孔介面稱為CPU電源介面。
目前主流PC主板將至少配備兩個電源介面,一個是24針主電源介面,另一個是CPU電源介面。
與前者相對固定的配置相比,後者的配置更加多變、多終端。早期的標准配置是4Pin介面,8pin介面主要用於中高端主板。現在8pin介面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中高端板大多配置4+8pin介面,旗艦級主板為2-3個8pin介面,滿足不同條件下CPU供電要求。
從CPU電源介面配置越來越高的角度,不難得出CPU功耗越來越高的結論。這個結論似乎與我們的認識相矛盾,因為新的CPU將採用更先進的工藝技術,而更先進的工藝往往會帶來更低的功耗。
但事實上,這是相對而言的。在同樣的性能和規模下,更先進的工藝技術確實可以帶來更低的功耗,但反過來,它又是在同樣的功耗下。
先進的工藝技術往往可以帶來更高的硬體規模和更高的性能。事實上,對於製造商來說,他們更喜歡後者。因此,新CPU往往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的能耗比,但在功耗方面,新CPU並不一定比舊CPU低。
(3)電腦硬碟主機哪有四個插口:
開發4+8pin規格CPU電源介面的原因:
CPU電源介面從4Pin到8pin的界限很難追溯,因為它們已經一起使用了很長時間,即使是一些低端主板,我們仍然可以看到4Pin電源介面的存在。
但在中高端主板上,單8pin電源介面與4+8pin電源介面的界限更加明顯。以英特爾陣營為例,在其第八代核心處理器和z370主板的組合中,單8針電源介面基本上是主流。
現在,隨著第九代核心處理器和Z390主板的結合,4+8pin已經成為標准配置。除了Z390定位高於z370的要求外,第九代核心處理器還有更高的功耗要求,這也是「必須的」。
僅從目前情況來看,單8pinCPU電源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所以大部分主板沒有強制要求啟動前必須連接4Pin和8pin電源介面,一般來說,只要連接了8pin介面,就可以正常使用。
但如果玩家喜歡超頻,使用酷睿i9-9900k等旗艦處理器,則需要連接所有CPU電源介面,這樣CPU不僅可以獲得穩定的電源,還可以避免單個介面電流過大導致的異常發熱,這也是整機安全的保證。
『肆』 我的電腦主板上有四個硬碟介面是不是可以接四硬碟用
拿到主板第一步,先要觀察主板的主要介面,我們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類,即硬體介面、電源介面、機箱前置介面。
硬體介麵包括:CPU插座、內存插槽、顯卡插槽、M.2插槽、SATA插槽、其他PCIE插槽、風扇介面。
電源介麵包括:CPU 4+4Pin供電、主板24Pin供電、PCIE輔助供電(此類型介面十分稀少,本文不介紹)。
機箱前置介面:開機重啟鍵及硬碟指示燈、USB2.0介面、USB3.0介面、音頻介面。
後置I/O介面:USB介面、視頻介面、網線介面、音頻介面
下面分開進行講解。
類型一:硬體介面
CPU插座
主板中間偏上的位置許多小孔的方塊,就是CPU插座了。在安裝前需要將下方的小鐵棒輕輕按下後拉起,這樣就可以將底座的孔松開了。第二步要對齊介面方向。CPU正面有一個角會有一個小小的三角形,將這個位置與主板上的三角形缺口對齊,輕輕放下CPU,讓所有的針腳落入孔中。對齊插入後,將小鐵棒按會原位即可。
內存插槽
內存插槽中間偏移的位置有一個小擋片,對應內存的豁口。內存插入前需要先將兩側的卡扣打開,對准豁口以後,從兩側垂直用力向下按壓內存,直到卡扣自動扣上,聽見「咔」的一聲就是正常裝上了。如果是一條內存就裝靠近CPU的第2條,如果是2條內存就裝2、4槽,4條插滿就完事了。
顯卡插槽
顯卡插槽位於CPU的下方,第一條比較長的右側帶卡扣的槽,也稱PCIE插槽。除了可以插接顯卡,同樣支持其他PCIE介面設備,例如視頻採集卡,音效卡,無線網卡等。像我這片影馳X570M大將,還做了金屬包邊,其實是為了加固,普通的PCIE插槽是沒有金屬包邊的。安裝顯卡與內存基本一樣,先將卡扣打開,然後對准豁口,將顯卡垂直查下去,卡扣將自動扣上,並且伴隨著「咔」的一聲,十分清脆。
M.2介面
M.2硬碟具有體積小,容量大,速度快,免插線等特點,已經成為了主流一種存儲方式,所以除了集齊低端的主板,普通中高端主板都會配備這樣的硬碟介面。對准豁口插入M.2,擰上尾部的固定螺絲即可。一般主板出廠就將M.2固定螺絲預裝在了銅柱上,擰下來裝上M.2後再擰回去就好了。
SATA介面
一般主板配備4個以上,用於連接2.5英寸固態硬碟和3.5英寸機械硬碟。SATA線兩頭介面都是一樣的,一頭插在主板上,一頭插在硬碟上。按圖示對齊L型,垂直向下插入,會聽到「咔」的一聲脆響。拔出SATA線需要按住金屬片,再向反方向拔出,不可直接用力拽。
其他PCIE槽
一般ATX主板會配備3條長的顯卡插槽,除此之外,主板上還有多個短的PCIE槽,且沒有卡口,我們稱之為PCIEx1介面。這類介面多用於安裝無線網卡、音效卡、採集卡等。同樣是對准豁口,垂直向下插入即可。由於沒有卡扣,所以右側的擋片一定要用螺絲固定在機箱上。
風扇介面
一般主機需要安裝散熱器和多個風扇,這就需要用到CPU_FAN介面了。他一般是4針,一側有3針寬度的塑料擋片,用於指示方向。另外還有SYS_FAN介面,用於插接機箱風扇,外觀也CPU_FAN一致,都可以在BIOS界面進行轉速策略設定。
類型二:電源介面
CPU 4+4Pin 供電
電源插接CPU供電的線頭是4+4個針孔,對應主板左上角的8Pin。一側帶卡扣,對准後垂直插入即可。
主板 24Pin 供電
主板右側一排長條的插孔,為主板上的各部分配件供電,例如內存、顯卡、M.2等。
一個電源通常只有一個24Pin介面,有些是分開的20+4Pin,插入時需先合並。卡扣向外側,垂直插入即可。這個介面沒有插緊將導致主板無法通電,開機沒有任何反應。
類型三:機箱前置介面
開機重啟鍵及硬碟指示燈
這是許多新手翻車的地方,主板上的各類插針太多了,下面一排密密麻麻,根本無從下手。其實只要你找到主板上的PANEL字樣就可以就近鎖定開關介面了。一般主板的開關介面位於右下角,上下兩排,上面4針,下面5針,右上角缺一根。
我們遵循一個左正右負的原則,如果沒有辦法一次將所有的插頭插入,可以分開一個個來。也有部分主板附贈了一個集合插頭,可以先將開關線全部插入插頭,再一次性將插頭插入主板。
USB2.0介面
如果你的機箱前面板有配USB2.0介面,那你會找到一條標注了USB字樣的插頭,主板下方找到F_USB字樣的介面,一般是上5針,下4針,右下角缺一根。對照孔位垂直插入即可。像我這片影馳X570M大將主板,有2個USB2.0介面,隨便插哪個都行。
USB3.0介面
USB3.0介面比USB2.0介面讀寫速度更快,拷貝資料更節約時間。主板上的USB3.0介面是長條形的細針介面,有一側帶豁口。機箱的USB3.0接頭多為藍色,一側有突起。將突起一側對准豁口,垂直向下插入即可。
音頻介面
前置音頻介面方便日常插接耳機使用,接頭一般印有AUDIO字樣。主板的音頻介面一般位於左下側,旁邊帶AUDIO英文絲印。採用上4針,下5針,右上第二根缺針。音頻線同樣有一個孔為封閉狀態,對准針孔垂直向下插入即可。如果你確認自己用不到前置音頻介面,不插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