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故障的判斷方法:
(一)觀:細細查看硬碟的外觀是否存在外部損傷,也要仔細看下一下硬碟有無修理過和更改了元件的痕跡沒有。
(二)聽:聽硬碟是否還會轉動,自我檢測是否還正常。
(三)切:這時候一定要親手觸摸晶元,這樣是最直觀地能感覺到晶元有沒有升溫以及有沒有過熱。
(四)測:最後一定要上機檢測,將硬碟裝在電腦中,通過電腦看硬碟出現的具體故障。大多都是通過聲音,就可以檢測硬碟的硬體問題。
解決方法:
(一)引導出錯,無法正常啟動的:這種只需要清楚MBR,再次重新分區,基本上能好。
(二)「出壞道」:這種就是可以正常分區,也能夠格式化,但是掃描會出現「B」標。只要「B」標少於100,就屬於可以修復的硬碟,用普通的維修軟體就可以解決。
(三)不可正常分區,無法格式化:這種情況需要用到專業的維修軟體,不同的品牌,效果也不一樣,修好的幾率在一半左右。
(四)通電了不轉:這種情況可以定為電路板故障,所以換掉電路板或者修好就可以了。如果不行,就可能是別的故障。
(五)噪音大:需要校正主軸,不需要大修。
2. 怎麼判斷電腦硬碟是其電路板壞了,還是盤體壞了
一般來說,機械硬碟連接到主機上,主機就不能正常啟動。或者主機啟動用手摸機械硬碟根本沒啟動,這種情況一般是電路板壞的可能性大。
如果硬碟連接主機上,硬碟能工作。有震動,這種情況就是盤體壞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