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INSPIRON 8500筆記本電腦採用的是EIDE介面(並口)2.5" 硬碟, 而且由於BIOS中有容量限制最大不可以超過137GB, 所以這款電腦可以使用的最高容量的硬碟是下面這款120GB的西數的IDE硬碟。(............都2022年了,居然都還有任使用這樣的電腦,樓主堪稱老鐵級別的舊電腦釘子戶)
WD EIDE 2.5" 120GB
另外提醒一下,照片中突出的介面其實只是一個適配器,可以從舊硬碟上拔下來接在新的硬碟的IDE介面上而已
2. 求推薦5500-6000元之間的筆記本電腦,介面多,配置高的,聯想、惠普、dell、索尼均可
建議樓主看看華碩的
華碩(ASUS)15.6英寸筆記本N53XI243SN-SL(i5 2430M 4G 640G GT550M 2G獨顯 攝像頭 藍牙 WIN7)庫巴價:5699
基本參數
平台 Intel平台
品牌 華碩(ASUS)
型號 N53XI243SN-SL
操作系統 Windows 7 Home Basic(家庭普通版)
處理器
處理器系列 英特爾 酷睿i5 2代系列(Sandy Bridge)
處理器型號 Intel 酷睿i5 2430M
處理器主頻 2.4GHz
主板晶元組 Intel HM65
最高睿頻 3000MHz
匯流排 5.0GT/s
三級緩存 3MB
核心類型 Sandy Bridge
核心數/線程 雙核心/四線程
存儲設備
內存容量 4GB
內存類型 DDR3 1333MHz
最大支持內存 16GB
硬碟容量 640GB
硬碟描述 5400轉,SATA
光碟機類型 DVD刻錄機
設計類型 光碟機內置
光碟機描述 支持DVD SuperMulti雙層刻錄
顯示屏
屏幕尺寸 15.6英寸
屏幕比例 16:9
屏幕解析度 1366×768
背光技術 LED背光
顯卡
顯卡類型 獨立顯卡
顯卡晶元 NVIDIA GeForce GT 550M
顯存容量 2GB
顯存位寬 128bit
流處理器個數 96
3. 筆記本硬碟最大容量是多少、盤位最多是那個,那個廠家那款支持此類硬碟
下次再問最大、最好是什麼,先說說自己有沒足夠預算再提問吧。2.5寸規格固態硬碟當前有4TB容量版本,價格大約1萬出頭。筆記本光碟機位改造後裝一個、主硬碟位裝一個,光硬碟成本2萬以上,比你筆記本電腦還貴。
4. 推薦款定製硬碟的雙sata介面筆記本電腦,因為已自備各500G固態和機械各1
沖動了你。目前比較好的方案是:sata+msata或者m.2
前者是機械,後者是SSD,很容易布置,安裝也方便,也省空間。小一點的13.3寸的都是這么設計的。
至於雙sata,只有17寸機型才有,15.6印象里是沒有的,空間太緊張。
除非一個機械+一個光碟機,拆光碟機。
另外,說個預算,不然沒辦法推薦
可以看
神舟戰神
Z6-SL7D1
【優勢:藍天模具,散熱做工比K660E更強】
【劣勢:相比K660E缺少固態硬碟】
真高你可以加固態
剩下的硬碟可以自己做一個移動硬碟啊,自己買一個硬碟盒子,裝進入,擰螺絲,和換遙控器電池一樣簡單。
5. 筆記本電腦硬碟介面都一樣嗎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 筆記本 電腦硬碟介面都一樣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筆記本電腦硬碟介面都一樣嗎?
筆記本電腦的硬碟介面,如果是機械硬碟,10年內購買的,絕大多數都是一樣的。
1、筆記本硬碟,機械硬碟絕大多數是2.5寸的,10年內購買的,介面都一樣,都是SATA。有極少量是1.8寸的,比如富士通有不少筆記本硬碟還有cif介面,這個不通用。
2、如果筆記本特別古老,比如20年前的,那就是IDE硬碟。一般40G以下的,絕大多數是IDE硬碟。
3、固態硬碟的話,除sata外,還有msata和m.2介面。這三種介面不通用。
筆記本硬碟的介面類型:
筆記本電腦硬碟一般採用3種形式和主板相連:用硬碟針腳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用特殊的硬碟線和主板相連,或者採用轉介面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不管採用哪種方式,效果都是一樣的,只是取決於廠家的設計。
早期的筆記本的介面採用的主要是UltraATA/DMA 33,然而筆記本硬碟轉速以及容量的提高使得它成為一個阻礙筆記本電腦速度的瓶頸。為此正如 台式機 的發展趨勢, Ultra ATA/DMA 66/100/133也被運用到了筆記本硬碟上。目前使用的是Ultra ATA100,E-IDE介面的產品在提供了高達100MB/s最大傳輸率的同時還將CPU從數據流中解放了出來。
現在SATA串口技術已在廣泛使用在了台式機的硬碟中,目前在筆記本硬碟中也開始廣泛應用Serial ATA介面技術,採用該介面僅以四隻針腳便能完成所有工作。該技術重要之處在於可使介面驅動電路體積變得更加簡潔,高達150Mb/s的傳輸速度使廠商能更容易地製造出對處理器依賴性更小的微型高速筆記本硬碟。
筆記本硬碟的特點:
筆記本電腦硬碟和台式機硬碟從產品結構和工作原理看,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筆記本硬碟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積小巧,目前標准產品的直徑僅為2.5英寸(還有1.8英寸甚至更小的),厚度也遠低於3.5英寸硬碟。一般厚度僅有7mm-12.5mm,重量在一百克左右,堪稱小巧玲瓏。筆記本電腦內部空間狹小、散熱不便,且電池能量有限,再加上移動中難以避免的磕碰,對其部件的體積、功耗和堅固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是2.5英寸,而台式機為3.5英寸,價格上也比台式機高一些。由於應用程序越來越龐大,硬碟容量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因此在選購機器時,硬碟的容量應有一個擴展的考慮。硬碟是筆記本電腦最脆弱、最易壞的部件,平時使用中要格外注意防震防摔,多做備份。
但是筆記本硬碟的性能目前跟台式機硬碟的性能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在台式機硬碟已經達到7200轉的主流轉速時,筆記本硬碟仍然是只有5400轉的主流轉速,硬碟成為了絕大多數的筆記本的性能瓶頸。為了追求更加的輕薄,已經有1.8英寸的筆記本硬碟出現了。
看了筆記本電腦硬碟介面都一樣嗎 文章 內容的人還看:
1. 台式電腦硬碟介面都是一樣的嗎
2. 筆記本硬碟和台式機硬碟介面是否一樣
3. 台式電腦的硬碟跟筆記本是一樣的嗎
4. 監控硬碟和電腦硬碟一樣嗎
5. 台式機硬碟和筆記本一樣嗎
6. 台式硬碟和筆記本硬碟通用嗎
7. 硬碟sata介面通用嗎
8. 硬碟的介面通用嗎
9. 移動硬碟和筆記本硬碟一樣嗎
10. 筆記本硬碟介面類型有哪些
6. 筆記本電腦的硬碟介面有幾種
筆記本的硬碟有兩種,一種ATA的介面,俗稱IDE硬碟,另外一種是現在比較常用的SATA介面,串口硬碟,但是幾年前的機器也不好判斷是是那種硬碟,使用識別軟體識別一下就知道了。
如下圖:
下載: CrystalDiskInfo4_1_3-en.rar (大小1MB)
下面的是軟體的截圖(軟體不僅僅能提供硬碟的控制,還能快速檢測硬碟的健康狀態):
SATA介面:
ATA介面:
尺寸: 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 5英寸 ,而台式機為3.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 但是筆記本電腦硬碟有個台式機硬碟沒有的參數,就是厚度,標準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有9.5,12.5,17.5mm三種厚度。9.5mm的硬碟是為超輕超薄機型設計的,12.5mm的硬碟主要用於厚度較大光軟互換和全內置機型,至於17.5mm的硬碟是以前單碟容量較小時的產物,現在已經基本沒有機型採用了。
轉數: 筆記本電腦硬碟現在最快的是5400轉2M Cache,支持DMA100(主流型號只有4200轉512K Cache,支持DMA66),但其速度和現在台式機最慢的5400轉512K Cache硬碟比較起來也相差甚遠,由於筆記本電腦硬碟採用的是2.5英寸碟片,即使轉速相同時,外圈的線速度也無法和3.5英寸碟片的台式機硬碟相比,筆記本電腦硬碟現在已經是筆記本電腦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頸。
介面類型: 筆記本電腦硬碟一般採用3種形式和主板相連:用硬碟針腳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用特殊的硬碟線和主板相連,或者採用轉介面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不管採用哪種方式,效果都是一樣的,只是取決於廠家的設計。
容量及採用技術: 由於應用程序越來越龐大,硬碟容量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對於筆記本電腦的硬碟來說,不但要求其容量大,還要求其體積小。為解決這個矛盾,筆記本電腦的硬碟普遍採用了磁阻磁頭(MR)技術或擴展磁阻磁頭(MRX)技術,MR磁頭以極高的密度記錄數據,從而增加了磁碟容量、提高數據吞吐率,同時還能減少磁頭數目和磁碟空間,提高磁碟的可靠性和抗干擾、震動性能。它還採用了諸如增強型自適應電池壽命擴展器、PRML數字通道、新型平滑磁頭載入/卸載等高新技術。
7. 筆記本電腦有幾個硬碟介面
普通本子有一個SATA標准介面。檔次高一些的本子,多出一個mSTAT介面,或是M.2介面,支持SSD卡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