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1的音箱如何接功放
功放机如何连接音响
问题一:请问功放机与音箱怎么连接?5分你音箱接线好象有点短路;将线蕊剥长些,音箱四个接口,左边的上下两点接在一起,右边的上下两点也接在一起,这样一个音箱接两根线(正负极)。
功放接错了,应该接在mainsperkers这口上,R是右音箱,L是左音箱,红色是接音箱正极,黑色是接音箱负极。
问题二:功放连接音响怎么连接首先看清功放后面的中文或英文标示,以奔腾家庭影院功放为例,FR代表前置右主音箱,FL代表前置左主音箱,SR代表右环绕音箱,SL代表左环绕音箱,CEN代表中置音箱。相应的连接到各个音箱即可【音箱线红色接正极,白色接负极】。电视输出或机顶盒输出可用红白音频线连接到功放ipodTV即可,DVD或其他设备可连接到DVD/CD即可,还可连接蓝牙,SD卡,USB等。
家庭影院调以奔腾音响为例试要分以下5个方面。
一;音源输入调节;功放遥控器下方有DVDCD,IPODTV,5.1CHIN.USB,SD,FM您可以按相应的键就可以放出你想要的声音了。
二;音量调节;这比较简单按VOL+声音大,按VOL-声音减小。
三;声道调节;CH-MODE按此键可选择2声道或5声道
四;高低音调节;TRE+TRE-这两个按键控制高音,BASS+BASS-这两个按键控制低音。
五;麦克风调节;MIC-VOL代表麦克风音量,M.TRE代表麦克风高音,M.BASS代表麦克风低音,M.ECHO代表麦克风混
问题三:这个功放机怎么接音箱第2张图片中的上排第2到第6组同轴端口是接音乐输入信号的,第1组REC是可以接到录音设备的,不是信号输入端口。
第3张图片中上面的4组接线柱是主声道输出,L是左,R是右,功率是功放机中输出声道最大的两组,接两个音箱就行了。红色接音箱正极,黑色接负极。左下角输出是center中置输出,右下角是sur环绕输出,接音箱方法与主声道一样。
第4张图片只是电源的接口。
这款功放机最大功率是100W,阻抗是8欧姆的。
问题四:功放机怎么连接音响DVD碟机音频输出(Audioout)连接功放音频输入(Audioin)分L和RL是左侧(白色插头)R是右侧(红色插头)这个就是你说的那个红白线的连接
还有一个是视频(Video)黄色影碟机Videoout连接电视(显示器)Videoin
功放连接音箱分L左侧音箱R右侧音箱每个都分+正极-负极功放连接音箱时正负极别接错了就可以了
音箱有4个你可以分成2组来连接1组分2个音箱并线连就可以了
问题五:功放机怎么连接音响应该是连接音箱,
不是什么音响.
直接连接
就行了.
问题六:电脑如何连接功放?功放怎么连接音箱?看了你的图片,首先,你的电脑输出应该是3.5的插口,你要用一个一头是3.5的插头,另一头是两个莲花插头(就是那个红白色的)的连线,然后把红白两个插头插在功放的后面任意对应的两个红白插口,一般插在LINE口,然后把音箱的两个大箱子接在1、4和2、2、5上,另一个横着的音箱接在3、6上。把那个红色的黑色的旋钮拧松,然后把音响线头弄直了,***去,再拧紧旋钮就好了。注意的问题是,在接这些的时候要关闭电脑和功放电源,都接好之后把音量开至最小,开机,播放逐渐开大音量就可以了。
问题七:功放与喇叭连接方法说实话,这台功放不适合推你的音箱,你的是单声道三分区定压广播合并功放,
可以接两只试听下,正接功放的8欧,负接
70V或100V是接定压的广播喇叭的,(定压喇叭上面都有变压器)
问题八:DVD怎么连接功放,功放怎么连接音箱?DVD碟机音频输出(Audioout)连接功放音频输入(Audioin)分L和RL是左侧(白色插头)R是右侧(红色插头)这个就是你说的那个红白线的连接
还有一个是视频(Video)黄色影碟机Videoout连接电视(显示器)Vidoin
功放连接音箱分L左侧音箱R右侧音箱每个都分+正极-负极功放连接音箱时正负极别接错了就可以了
音箱有4个你可以分成2组来连接1组分2个音箱并线连就可以了
问题九:手机和音响怎么连接?音响和功放怎么连接?插那个孔?买个3.5转莲花插的输入线,3.5插头插入手机耳塞孔,莲花插插在功放输入端口(IN),音箱接功放的喇叭输出端(L/ROUT)
问题十:功放接口怎么连接电脑in都是输入,out都是输出,mic市话通的输入
功放机上的环绕声道输出端口英文为surround,很多时候会简写为sur。环绕声道也是分为左右声道的,有时也会标写成SL、SR表示环绕声道。6.5寸音箱也可以接到主声道上的,只要开的声音合适就好,不一定非要连接环绕输出。
通常5.1声道是不必购买声卡的。电脑主板自带的AC97声卡只要正确安装了声卡驱动及应用软件,就可能完全支持5.1声道或7.1声道。
(1)先锋广播系统如何连接电脑扩展阅读:
5.1声道分为预先录制和游戏两种。预先录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传统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较知名的声音录制压缩格式,如杜比AC-3(AudioCoding3,第三代音响编码)、DTS等都是以5.1声音系统为技术蓝本的。
5.1采用左(L)、中(C)、右(R)、左后(LS)、右后(RS)五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犹如身临音乐厅的感觉。这五个声道相互独立,其中“.1”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这一声道可以产生频响范围20~120Hz的超低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5.1音箱
音响怎么连接功放图解
问题一:音响怎么连接功放图解功放有输出口,一般是一黑一红为一组,接一个音箱。2.0的功放会有两组,接左右音箱。5.1的功放,就会有6组出口,分别接前后左右、中置、低音炮。都有标志。接相应的音箱。最好红口,就接音箱的红口,都要一致,一个音箱接错了,或摆错位置,就会完全破坏立体声效果。
如果你发个功放的图,就能具体讲给你。
问题二:功放与喇叭连接方法说实话,这台功放不适合推你的音箱,你的是单声道三分区定压广播合并功放,
可以接两只试听下,正接功放的8欧,负接
70V或100V是接定压的广播喇叭的,(定压喇叭上面都有变压器)
问题三:这个功放机怎么接音箱第2张图片中的上排第2到第6组同轴端口是接音乐输入信号的,第1组REC是可以接到录音设备的,不是信号输入端口。
第3张图片中上面的4组接线柱是主声道输出,L是左,R是右,功率是功放机中输出声道最大的两组,接两个音箱就行了。红色接音箱正极,黑色接负极。左下角输出是center中置输出,右下角是sur环绕输出,接音箱方法与主声道一样。
第4张图片只是电源的接口。
这款功放机最大功率是100W,阻抗是8欧姆的。
问题四:关于音响、功放、液晶电视三者的连接方法准备一副一红一白的音频线,一头插在电视机的音频输出插场上,另一头插在功放的任意一组音频输入插座上(如下图)就OK,前提是你的两个音箱和功放已经用喇叭线有效连接。
问题五:功放怎么连接电脑,该怎么接线电脑接功放用一头3.5MM一头为两个莲花头的线,3.5MM头子接电脑输出(一般为绿色,三个孔中间的那个),莲花头接功放上的任意一组(注意白、红对应)比如DVD输入,然后在功能上打开DVD输入就行了。
连接方法:
1、将音频线(如图)的3.5MM头子插到电脑输出接口上。
2、将莲花头分别插到功能的任意一组输入上,注意红色、白色和接口对应。
3、在功放上打开莲花头所插的那组输入,比如DVD。
4、电脑播放音频。
5、音频通过功放,传到音响设备上发出声音。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俗称“扩音机”,是音响系统中最基本的设备,它的任务是把来自信号源(专业音响系统中则是来自调音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问题六:功放音响怎么连接电脑AV功放各类接口连接方法功放音响怎么连接电脑
带功放的音箱,叫有源音箱,不带功放的就叫音箱。有源音箱连接电脑的方法是,用一头是3.5插头另一头是双莲花插头的连线,3.5头插在电脑的耳机输出上,另一头双莲花头插在有源音箱的音频输入端,将音箱的电源接通,调整音箱的音量旋钮就能控制音量大小。要是不带功放的音箱是不能直接连接在耳机的输出上,那样音量会很小,要加功放才行。
AV功放各类接口连接方法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里在讲述连接之前也先说说与功放相连接的各种接口与线材。现在已经是数字传输时代了,所以这里就只说数字传输方面,模拟方面的就暂时不提及了。现在最流行的就是HDMI了,在很多新产品中,HDMI接口已经成为标准配置。HDMI是新一代的多媒体接口标准,目前有HDMI1.0、HDMI1.1、HDMI1.2、HDMI1.2a、HDMI1.3等多种规格,新一代AV功放中HDMI接口已经成了必配。从HDMI1.0规范在开始的时候,HDMI组织就定义了支持DolbyDigita5.1(包括DolbyDigitalEX)和DTS(包括DTS-ES)。而HDMI1.1增加了支持DVD-Audio的功能,HDMI1.2增加了SACD功能。HDMI1.3增加了对新的无损数字环绕音频格式DolbyTrueHD和DTS-HDMasterAudio的支持,所以如果你要享受真正的次世代音频就必须选择带HDMI1.3规格的功放和播放器。
此外,HDMI(除1.0版外)都能够传输8声道192kHz、24比特的无压缩音频,其效果优于其它所有消费音频格式。因此,如果播放器能够将音频格式解码为多声道PCM,那么就能够以解码PCM流的形式传输上述任何一种音频格式。通过这种方式,许多能够支持通过HDMI输入接口传输多声道PCM音频的老式A/V接收器仍然能用来播放更新的DolbyTrueHD和DTS-HDMasterAudio格式。
同轴线
光纤除了HDMI以外,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的还主要依靠两种途径:采用标准RCA接口的数字同轴电缆和SPDIF光纤传输,两者都能比较好的完成传输数字音频信号的目标。同轴电缆都拥有比较完善的屏蔽层,中间的铜芯才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利用75欧姆同轴电缆传输数字音频信号是一种非常成熟且高质量的方式。这种接口标准对设备端的硬件要求较低,但是在传输高频信号时,容易发生比较大的衰减,影响到最终音质。相比于同轴传输,光纤对设备接收、发射端的同步时许要求非常严格,在技术上比同轴要难于实现,但是光纤技术在长距离传输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会出现同轴电缆长距离衰减过大的问题,因此也得到了很多有距离限制以及新装修用户的青睐。
各种高清播放器与次世代功放的连接
如果你要组建真正的此世代的影院,功放必须支持HDMI1.3a标准,并支持杜比BTrueHD和DTS-HDMA等解码。目前的真正次世代功放很多,例如天龙AVR-4308、AVC-3808、AVC-2808、AVC-2308等;安桥TX-NA905、TX-SA875、TX-SA805、TX-SR803、TX-SA705、TX-SA606X等;马兰士SR7002和SR8002;先锋VSA-AX1AH,索尼TA-DA5300ES,YAMAHA的RX-V1800、RX-V3800等等。
真正的次世代功放由于一般都带有多个HDMI1.3接口,例如TA-DA5300ES就提供了六路HDMI1.3输入和一路HDMI1.3输出,所以在整个家庭影院的连接中是非常方便的,例如你全部拥有蓝光盘机、PS3、XBOX360......
问题七:功放音响怎么接线图解红白接DVD,机顶盒,投影机等,上面消停接光纤同轴,等中间接音箱中置环绕,奔腾音响家庭影院。
问题八:请问,功放+低音炮+音响应该怎么连接?低音炮的连接:功放有一个preout下面的英文是SUBWOOFER,用一根普通的音频线,也可以称为AV线,(发烧友会用同轴线,不过同轴线比较贵,一般用在高档音响设备)连接雅马哈SW215的input2下面有两个圆孔,(上面是L,下面是R);插到上面的L上即可。低音炮连接就完成了。音箱的连接:功放后面的SpeakerS,下面从左到右分别是,主音箱右,主音箱左,中置,环绕右,环绕左。与你的5个音箱对应,一个一个的连接。音箱线注意颜色,红色对红色,黑色对黑色即可。
问题九:音箱功放电脑如何接线多谢!没看到你黑白线另一端是什么接头。也不知道你手里盯莲花插头是和那里接着的。通常家庭音乐音响的音箱是无源的(就是只有喇叭),功放在音响主机里头。而电脑声卡输出的是音频信号,需要经过功放放大后,由功放输出给音箱(喇叭)。电脑常用的音箱是有源的,也就是把功放集成在音箱里头了,所以只需要从电脑接收到音频信号就可以工作了,因为内部有功放自然需要插电源才行。一般电脑接家用音响,是要输出音频到音响主机的音频输入口,由音响主机的功放驱动无源音箱(喇叭)。
貌似你的就是无源音箱,需要接功放才能用。黑黄线接功放,那个黑白线不像电源,可能是接环绕或中置的无源分频输出。
Ⅱ 汽车内怎么连接MP3
直接把MP3连接汽车音响的USB接口就可以使用了。
MP3有两种,一种是U盘形式的接口,可以直接和汽车音箱的USB接口连接,另一种是,没有标准的USB插口,使用USB连接线,可以和音箱的USB接口连接。
AUX接口网络通讯领域
1、在各大网络厂商路由、三层以上的硬件上通常具备这些接口。(Auxiliary port)
2、AUX端口为异步端口,主要用于远程配置,也可用于拔号连接,还可通过收发器与MODEM进行连接。支持硬件流控制(Hardware Flow Control)。AUX端口与Console端口通常被放置在一起,因为它们各自所适用的配置环境不一样。
3、AUX接口在用户与设备之间建立命令行的连接方式;为设备进行一些通常在用户模式下无法完成的操作,如初始化、恢复初始配置、修正不正常的用户模式等。
4、 为设备提供的一个固定端口,它可以作为普通的异步串口使用,最高速率为115200bit/s。利用AUX接口,可以实现对硬件产品的远程配置、线路备份等功能。
Ⅲ 什么是以太网为什么要叫做“以太”网
以太网简介: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
标准:
IEEE802.3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历经100M以太网在上世纪末的飞速发展后,千兆以太网甚至10G以太网正在国际组织和领导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常见的802.3应用为:
10M: 10base-T (铜线UTP模式),
100M: 100base-TX (铜线UTP模式),
100base-FX(光纤线),
1000M: 1000base-T(铜线UTP模式)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渗指谨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_10Base-TEthernet(802.3)
100 Mbps _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_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_ IEEE802.3ae
历史
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逗改,当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太网: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的文章。1977年底,梅特卡夫和他的合作者获得了“具有冲突检测的多点数据通信系统”的专利。多点传输系统被称为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从此标志以太网的诞生。
1979年,梅特卡夫为了开发个人电脑和局域网离开了施乐,成立了3Com公司。3com对迪吉多,英特尔,和施乐进行游说,希望与他们一起将以太网标准化、规范化。这个通用的以太网标准于1980年9月30日出台,当时业界有两个流行的非丛基公有网络标准令牌环网和ARCNET,在以太网大潮的冲击下他们很快萎缩并被取代。而在此过程中,3Com也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
以太网插头:
梅特卡夫曾经开玩笑说,Jerry Saltzer为3Com的成功作出了贡献。Saltzer在一篇与他人合着的很有影响力的论文中指出,在理论上令牌环网要比以太网优越。受到此结论的影响,很多电脑厂商或犹豫不决或决定不把以太网接口做为机器的标准配置,这样3com才有机会从销售以太网网卡大赚。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另一种说法“以太网不适合在理论中研究,只适合在实际中应用”。也许只是句玩笑话,但这说明了这样一个技术观点:通常情况下,网络中实际的数据流特性与人们在局域网普及之前的估计不同,而正是因为以太网简单的结构才使局域网得以普及。梅特卡夫和Saltzer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 MAC项目(Project MAC)的同一层楼里工作,当时他正在做自己的哈佛大学毕业论文,在此期间奠定了以太网技术的理论基础。
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标准以太网:
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使用的是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访问控制方法。这种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可以使用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等多种传输介质进行连接。并且在IEEE802.3标准中,为不同的传输介质制定了不同的物理层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宽带”。
·10Base-5 使用直径为0.4英寸、阻抗为50Ω粗同轴电缆,也称粗缆以太网,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拓扑结构为总线型。10Base-5组网主要硬件设备有:粗同轴电缆、带有AUI插口的以太网卡、中继器、收发器、收发器电缆、终结器等。
·10Base-2 使用直径为0.2英寸、阻抗为50Ω细同轴电缆,也称细缆以太网,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拓扑结构为总线型;10Base-2组网主要硬件设备有:细同轴电缆、带有BNC插口的以太网卡、中继器、T型连接器、终结器等。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拓扑结构为星型;10Base-T组网主要硬件设备有: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带有RJ-45插口的以太网卡、集线器、交换机、RJ-45插头等。
·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网络的最大跨度为3600m,网段长度最大为18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1.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
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LAN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在基于竞争的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发由延时算法决定。
2.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而IEEE802.3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即第二层的一部分)。IEEE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
IEEE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这三方面分别是LAN的速度、信号传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
以太网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 CSMA/CD )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 。但是如今以太网更多的被用来指各种采用 CSMA/CD 技术的局域网。以太网的帧格式与 IP 是一致的,特别适合于传输 IP 数据。以太网由于具有简单方便、价格低、速度高等。
以太网这个名字,起源于一个科学假设: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那么光呢?在外太空没有空气光也可以传播。于是,有人说光是通过一种叫以太的物质传播。后来,爱因斯坦证明以太根本就不存在。
以太网与互联网的差别:
主要差别: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只能连接附近的设备,因特网是广域网,我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连接到美国去得到消息。
两者都算是用来连接电脑的网络,但是两者的范围是不同的。以太网是局限在一定的距离之内的,我们可以有成千上百个以太网;但是因特网呢,是最大的广域网了,我们只有一个因特网,所以因特网又可以说是网络中的网络。
因特网是一个超大的国际化的系统,它能够把世界上的各个地方的网络连接起来,私人的,公共的,学术的还是商业的网络或者政府的网络,都可以互相连接,共享资源。形象的来说,因特网就是我们在打开网页,发送邮件,在线听音乐看电影所用的网络,它包括了非常广泛的信息,现在的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而以太网呢,基本上就是只允许本地的几台电脑互相连接。电脑之间相互传送消息是有一组技术支持的。一般来说,连接到以太网上的电脑都在同一栋楼里,或者在周围附近。但是随着以太网网线的发展,以太网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十公里了。但是因为都是用网线互联,要想连接到很远的地方是不现实的。
生活化一点,以太网就是把你家的电脑,笔记本连接到猫上,然后再通过猫连接到因特网上去,这样你才能和国外的朋友Skype。因此,你家的电脑,笔记本和猫就组成了一个以太网。可以想象,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以太网。商业上应用以太网,将他们所有的电脑连接到主服务器上。
以太网可以有一个或者几个管理员。因特网上可能有一些部分是由管理员的,但是没有一个可以操控整个因特网的管理员。
另外一个区别就是安全性。以太网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他是一个封闭的内部网络,外部人员是没有权限的。但是因特网是公开连接的,每个人都可以浏览。
下面主要介绍了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格式。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1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图5 Ethernet 802. 3 SNAP帧格式
Ethernet 802. 3 SN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和Ethernet 802. 3 S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2个字节的DSAP和SSAP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AA。
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03。
增加了SNAP字段,由下面两项组成:
新增了3个字节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 ID)字段,其值通常等于MAC地址的前3字节,即网络适配器厂商代码。
2个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识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
太网可以采用多种连接介质,包括同轴缆、双绞线和光纤等。其中双绞线多用于从主机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而光纤则主要用于交换机间的级联和交换机到路由器间的点到点链路上。同轴缆作为早期的主要连接介质已经逐渐趋于淘汰。
注意区分双绞线中的直通线和交叉线两种连线方法.
以下连接应使用直通电缆:
交换机到路由器以太网端口
计算机到交换机
计算机到集线器
交叉电缆用于直接连接 LAN 中的下列设备:
交换机到交换机
交换机到集线器
集线器到集线器
路由器到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连接
计算机到计算机
计算机到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
CSMA/CD共享介质以太网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SMA/CD)[2]技术规定了多台电脑共享一个通道的方法。这项技术最早出现在1960年代由夏威夷大学开发的ALOHAnet,它使用无线电波为载体。这个方法要比令牌环网或者主控制网要简单。当某台电脑要发送信息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开始:如果线路空闲,则启动传输,否则转到第4步。
发送:如果检测到冲突,继续发送数据直到达到最小报文时间 (保证所有其他转发器和终端检测到冲突),再转到第4步。
成功传输: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成功,退出传输模式。
线路忙:等待,直到线路空闲线路进入空闲状态- 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转到第1步,除非超过最大尝试次数。
超过最大尝试传输次数: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失败,退出传输模式。
就像在没有主持人的座谈会中,所有的参加者都通过一个
Ⅳ 音响怎么连接功放图解
问题一:音响怎么连接功放图解 功放有输出口,一般是一黑一红为一组,接一个音箱。2.0的功放会有两组,接左右音箱。5.1的功放,就会有6组出口,分别接前后左右、中置、低音炮。都有标志。接相应的音箱。最好红口,就接音箱的红口,都要一致,一个音箱接错了,或摆错位置,就会完全破坏立体声效果。
如果你发个功放的图,就能具体讲给你。
问题二:功放与喇叭连接方法 说实话,这台功放不适合推你的音箱,你的是单声道三分区定压广播合并功放,
可以接两只试听下,正接功放的8欧, 负接
70V 或100V是接定压的广播喇叭的,(定压喇叭上面都有变压器)
问题三:这个功放机怎么接音箱 第2张图片中的上排第2到第6组同轴端口是接音乐输入信号的,第1组REC是可以接到录音设备的,不是信号输入端口。
第3张图片中上面的4组接线柱是主声道输出,L是左,R是右,功率是功放机中输出声道最大的两组,接两个音箱就行了。红色接音箱正极,黑色接负极。左下角输出是center中置输出,右下角是sur环绕输出,接音箱方法与主声道一样。
第4张图片只是电源的接口。
这款功放机最大功率是100W,阻抗是8欧姆的。
问题四:关于音响、功放、液晶电视三者的连接方法 准备一副一红一白的音频线,一头插在电视机的音频输出插场上,另一头插在功放的任意一组音频输入插座上(如下图)就OK,前提是你的两个音箱和功放已经用喇叭线有效连接。
问题五:功放怎么连接电脑, 该怎么接线 电脑接功放用一头3.5MM一头为两个莲花头的线,3.5MM头子接电脑输出(一般为绿色,三个孔中间的那个),莲花头接功放上的任意一组(注意白、红对应)比如DVD输入,然后在功能上打开DVD输入就行了。
连接方法:
1、将音频线(如图)的3.5MM头子插到电脑输出接口上。
2、将莲花头分别插到功能的任意一组输入上,注意红色、白色和接口对应。
3、在功放上打开莲花头所插的那组输入,比如DVD。
4、电脑播放音频。
5、音频通过功放,传到音响设备上发出声音。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俗称“扩音机”,是音响系统中最基本的设备,它的任务是把来自信号源(专业音响系统中则是来自调音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问题六:功放音响怎么连接电脑 AV功放各类接口连接方法 功放音响怎么连接电脑
带功放的音箱,叫有源音箱,不带功放的就叫音箱。有源音箱连接电脑的方法是,用一头是3.5插头另一头是双莲花插头的连线,3.5头插在电脑的耳机输出上,另一头双莲花头插在有源音箱的音频输入端,将音箱的电源接通,调整音箱的音量旋钮就能控制音量大小。要是不带功放的音箱是不能直接连接在耳机的输出上,那样音量会很小,要加功放才行。
AV功放各类接口连接方法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里在讲述连接之前也先说说与功放相连接的各种接口与线材。现在已经是数字传输时代了,所以这里就只说数字传输方面,模拟方面的就暂时不提及了。现在最流行的就是HDMI了,在很多新产品中,HDMI接口已经成为标准配置。HDMI是新一代的多媒体接口标准,目前有HDMI 1.0、HDMI 1.1、HDMI 1.2、HDMI 1.2a、HDMI 1.3等多种规格,新一代AV功放中HDMI接口已经成了必配。从HDMI 1.0规范在开始的时候,HDMI组织就定义了支持DolbyDigita 5.1(包括Dolby DigitalEX)和DTS(包括DTS-ES)。而HDMI 1.1增加了支持DVD-Audio的功能,HDMI1.2增加了SACD功能。HDMI1.3增加了对新的无损数字环绕音频格式Dolby True HD和DTS-HD Master Audio的支持,所以如果你要享受真正的次世代音频就必须选择带HDMI 1.3规格的功放和播放器。
此外,HDMI(除1.0版外)都能够传输8声道192kHz、24比特的无压缩音频,其效果优于其它所有消费音频格式。因此,如果播放器能够将音频格式解码为多声道PCM,那么就能够以解码PCM流的形式传输上述任何一种音频格式。通过这种方式,许多能够支持通过HDMI输入接口传输多声道PCM音频的老式A/V接收器仍然能用来播放更新的Dolby True HD和DTS-HD Master Audio格式。
同轴线
光纤除了HDMI以外,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的还主要依靠两种途径:采用标准RCA接口的数字同轴电缆和SPDIF光纤传输,两者都能比较好的完成传输数字音频信号的目标。同轴电缆都拥有比较完善的屏蔽层,中间的铜芯才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利用75欧姆同轴电缆传输数字音频信号是一种非常成熟且高质量的方式。这种接口标准对设备端的硬件要求较低,但是在传输高频信号时,容易发生比较大的衰减,影响到最终音质。相比于同轴传输,光纤对设备接收、发射端的同步时许要求非常严格,在技术上比同轴要难于实现,但是光纤技术在长距离传输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会出现同轴电缆长距离衰减过大的问题,因此也得到了很多有距离限制以及新装修用户的青睐。
各种高清播放器与次世代功放的连接
如果你要组建真正的此世代的影院,功放必须支持HDMI 1.3a标准,并支持杜比BTrueHD和DTS-HD MA等解码。目前的真正次世代功放很多,例如天龙AVR-4308、AVC-3808、AVC-2808、AVC-2308等;安桥TX-NA905、TX-SA875、TX-SA805、TX-SR803、TX-SA705、TX-SA606X等;马兰士SR7002和SR8002;先锋VSA-AX1AH,索尼TA-DA5300ES,YAMAHA的RX-V1800、RX-V3800等等。
真正的次世代功放由于一般都带有多个HDMI 1.3接口,例如TA-DA5300ES就提供了六路HDMI 1.3输入和一路HDMI1.3输出,所以在整个家庭影院的连接中是非常方便的,例如你全部拥有蓝光盘机、PS3、XBOX360......>>
问题七:功放音响怎么接线图解 红白接DVD,机顶盒,投影机等,上面消停接光纤同轴,等中间接音箱中置环绕,奔腾音响家庭影院。
问题八:请问,功放+低音炮+音响应该怎么连接? 低音炮的连接:功放有一个pre out 下面的英文是SUBWOOFER,用一根普通的音频线,也可以称为AV线,(发烧友会用同轴线,不过同轴线比较贵,一般用在高档音响设备)连接雅马哈SW215的input 2下面有两个圆孔,(上面是L,下面是R);插到上面的L上即可。低音炮连接就完成了。音箱的连接:功放后面的SpeakerS,下面从左到右分别是,主音箱右,主音箱左,中置,环绕右,环绕左。与你的5个音箱对应,一个一个的连接。音箱线注意颜色,红色对红色,黑色对黑色即可。
问题九:音箱 功放 电脑 如何接线 多谢! 没看到你黑白线另一端是什么接头。也不知道你手里盯莲花插头是和那里接着的。通常家庭音乐音响的音箱是无源的(就是只有喇叭),功放在音响主机里头。而电脑声卡输出的是音频信号,需要经过功放放大后,由功放输出给音箱(喇叭)。电脑常用的音箱是有源的,也就是把功放集成在音箱里头了,所以只需要从电脑接收到音频信号就可以工作了,因为内部有功放自然需要插电源才行。一般电脑接家用音响,是要输出音频到音响主机的音频输入口,由音响主机的功放驱动无源音箱(喇叭)。
貌似你的就是无源音箱,需要接功放才能用。黑黄线接功放,那个黑白线不像电源,可能是接环绕或中置的无源分频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