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脑已经有一条M.2nvme固态硬盘,如何选择再加一条固态
1、这个主板只有一个M.2插槽,没办法再增加M.2接口的固态硬盘了。
2、可选办法有2种:
①直接购买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插上使用;
②购买PCI-E x1转M.2的转接卡,装上M.2固态使用。
3、第①种方法最简单直接,买了插上就能用,就是理论上最高传输率只有600MB/s。第②种有点繁琐,但是能用M.2接口的固态,缺点是传输率达不到M.2的标称最高速率,因为PCI-E 3.0 x1最高带宽只有984.6MB/s。
PS:如何选择由你自己决定,个人觉得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也省钱。
规格
2. 固态硬盘如何选择
固态硬盘对于电脑性能的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也别盲目加装固态硬盘,首先现有的SSD性能就是个天梯榜,只有更高没有最高,一味追求性能不是明智的做法。你要装SSD之前得先分析一下你的实际需求和电脑性能吧,不是说性价比多高,性能多么逆天,就一定适合自己。
先为初入固态硬盘领域的朋友们科普一下,在进行一切的SSD选购方法的学习之前,打开自己的电脑看一看,一看用什么系统,对于一些老系统比较有感情坚持不换的建议慎重购买SSD(win7以上可以),因为老系统根本不支持Trim(删除的更快),对于SSD进行频繁的擦除会严重影响SSD寿命。再之后就看看自己的电脑是不是支持AHCI、CPU单核性能如何(可以与一代酷睿i系列对比),如果这些都满足了,那么ok,你可以继续考虑购买什么SSD的问题了。 SSD之所以快的原因就是就是内部主控-闪存-固件。 下面就分类介绍一下。
主控
主控就是SSD的核心,整个SSD的中心控制台。常见的主控产品就是Marvell、SandForce、Samsung、Indilinx这些。选购时真的不用分析太多,选择主流一些的产品、产品线完善、性能都不错。如果不是深度玩家别去碰小众产品,很容易踩雷。如果是对这些产品不够了解,个人推荐Marvell,性能均衡,整体表现上佳。 闪存 闪存是SSD中的存储元件,也是各大无良厂商的造假“高发区”,无数回答里科普的黑片白片就是指的这里。那么,固态硬盘颗粒原片、白片和黑片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要从晶圆说起,晶圆经过切割,切割成一个一个的晶片Die,然后将完好的,稳定的,足容量的Die取下,经过生产封装成NAND Flash闪存芯片,这就是所谓的原片。黑片就是原材料时,被淘汰下来 的存在不稳定,容量不足或损坏等多多少少问题的不合格的晶片Die,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边角料”,市场上超廉价的SSD就是采用黑片制作的,质量非常不稳定。而白片就是在复检过程中被淘汰的颗粒,也属于较为劣质的产品。我个人建议对于一开始购买SSD的人来说不要在意价格,原片肯定是最好的,绝对不要用黑片。闪存颗粒目前TLC是主流,而之后推出的QLC也很不错。
固件
固件相当于SSD的驱动,这个不同厂商就有不同的区分了,因为在主控和闪存上,科技基本都已经共享了。这就好比手机里面的指纹锁、刘海屏,哪个厂商都差不多。但是实际的进程管理、系统优化这些就有千百种变化。在选择固件的时候,品牌就显得很重要了。
品牌
这里简单扩充一下品牌
三星,性能优质,有自己独有的主控产品,基本和三星在手机界的地位一样,质量有保障,价格偏贵,对性价比有要求的不适合购买。 Intel,价格高,性能尚可,如果能接受Intel的话在选购SSD时就不用思考太多,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是有道理的。 浦科特,性能不错,固件牛逼,能有效降低发热,提升效能。性价比也非常高,而且品牌效应不错。有着一股日本厂商的严谨劲儿,不像三星在闪存上还要耍小聪明(小吐槽,不针对品牌,三星质量是可靠的)。 当然还有不少品牌,由于我不是专业研究SSD的,所以对于不了解的产品我也就不评价了。这里还得说回固件,在追求性价比的产品中,我认为浦科特是最出色的,功耗优化真的好,发热非常平稳。耐用性与稳定性也都很好。我目前在用浦科特M9PeG,价格可能略有小贵但是使用感受很不错,同时浦科特提供五年质保与顺丰双程面运费的服务,非常贴心,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如果考虑性价比入手M8V也可以。
最后总结一下,买SSD,主控Marvell、SandForce、Samsung、Indilinx均可,闪存SLC最出色但无需过分纠结,固件品牌推荐浦科特,由于我个人接触的SSD品牌不算特别多,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也希望能帮助到想要入门SSD的玩家。
具体步骤如下:
1、右键单击这台电脑选择属性,如下图所示。
4. 如何选购高性价比固态硬盘
一、SSD固态硬盘选购时的两大要点——NAND FLASH闪存
SSD的NAND FLASH闪存,它是整个SSD的主体、躯干、血肉,是SSD读写的介质。闪存的好坏,决定了SSD的读写性能和使用寿命。
1、现在主流的闪存分为2D NAND和3D NAND。
①、2D NAND:SLC、MLC、TLC。
②、3D NAND:3D MLC NAND、3D TLC NAND。
说到主流的闪存,当然我们要先说一下非主流的。eSLC、eMLC、eTLC就是非主流闪存,其实它们和SLC、MLC、TLC本质是一样的,之所以加了个“e”,是因为它们是在各自类型的晶圆里精选的,并且还通过了更多更严格的测试。它们的特点是读写和同类差别不大,但是寿命更有保证,价格更贵。eSLC、eMLC一般用于服务器SSD,这么贵的成本给消费级,是没有可能的。eTLC倒是可以用于消费级SSD,但是随着3D NAND的到来,3D TLC NAND完爆eTLC,所以eTLC也变得食之无味了。
总之,请大家记住了,加e的非主流闪存,切勿上车,在选择SSD上,一定要注意了。
2、2D NAND作为现在主流的NAND,我们有必要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SLC、MLC、TLC。
上图是闪存结构,SLC和MLC、TLC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充电值位数不同,储存密度不同。
①SLC 是Single-Level Cell的简写,即1bit/cell,1个储存单元,单层式储存,2个充电值。电荷充电,简单、扎实、快捷。SLC读写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贵。SLC因为太昂贵,一般用于工控级别的SSD,或者用于做SSD缓存。很少用SLC作闪存的个人消费等级的SSD,太奢侈了。
②MLC,2bit/cell,2储存单元,4个充电值。储存密度更高,成本更低,速度比SLC慢,寿命比SLC短。
③TLC,3bit/cell,3个储存,8个充电值。储存密度比MLC高约1.5倍,成本比MLC更低,速度,寿命比MLC更差。
我们不难看出,对于2D NAND来说,充电值越多,储存密度越大,寿命就越差,读写速度就越差。而且储存密度大,还可能导致容易写入集中,写入放大,甚至绝缘击穿造成坏块或写入错误。所以闪存的好坏是决定SSD性能基本的,最重要的因素。
5. 关于固态硬盘的选择
固态硬盘怎么选
1、内存颗粒,目前市面上的固态硬盘的闪存芯片多为MLC和TLC两种,性价比较高,可以满足大多数消费者日常数据拷贝的需求,目前已经出现QLC,性能是不如TLC的;而SLC一般出现在高端的固态硬盘当中,适合企业用户使用;颗粒也会影响到读写的速度;
2、容量的选择;一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240GB-480GB已经能够满足家用电脑系统盘和一部分专业软件或游戏的存储加速功能,如果是游戏玩家可以选购480GB容量以上的SSD为游戏读取时间加速;
3、接口类型,一般有SATA3.0、M.2、PCI-E三种,传输协议为AHCI协议和NVMe协议两种,而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要远远高于AHCI协议;一般PCI-E和一部分的M.2都是采用NVMe协议;
4、读写速度上,最重要的是随机读写速度,单位是IOPS,即每秒进行的IO操作次数,可认为是吞吐量指标。它的特点与连续读写相反,表示SSD读写零碎文件、程序启动的速度,体现了SSD的小文件读写能力;
6. 台式机加装硬盘和固态移动硬盘怎么选
对于较老的主板升级可以扩内存和加装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下面介绍加装固态硬盘的方法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
1、断电后打开机箱按好固态硬盘,注意原机械硬盘不拆,见下图所示;
点击下一步,就自动开始了。迁移完成后,拔掉原来的系统盘,确定开机没问题了就可以装上原来的盘,然后再把之前的系统分区格式化。
7. 台式机如何选择固态硬盘
看你预算多少整机配置如何了,如果配置一般就买个威刚或者金士顿之类的128g固态硬盘就足够了。如果整机配置高可以选择英特尔或者三星240g固态硬盘就行了。
8. 移动固态硬盘应该如何选择
1、首先确定自己电脑需要的SSD容量和接口类型。
2、其次,看主控芯片。
3、然后看闪存颗粒,也就是所谓看固件。
4、最后最重要的是看性能。
固态硬盘基本的组成部件包括:主控、NAND闪存芯片、固件算法这三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