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用什麼軟體作曲寫歌詞
1、garageband app。
GarageBand 能夠將您的手機設備變成一套觸鍵樂器和功能完備的錄音工作室,這樣無論身處何地,您都能夠創作音樂。通過實時觸發循環和音頻效果,實時循環樂段現可讓每個人輕松變身為 DJ,盡享音樂創作樂趣。
使用 Multi-Touch 手勢來演奏鋼琴、吉他、鼓,甚至是二胡和琵琶等傳統中國樂器。智能樂器能讓您比肩專業音樂人,即便您從未演奏過一音半符。給手機設備連接一把吉他或貝司,您便可以使用經典的放大器和踏腳轉盤效果進行彈奏。
使用觸鍵樂器、內建麥克風或吉他並立即錄制支持多達 32 條軌道的演奏。使用電子郵件、微信*、QQ*、優酷或 AirDrop功能來分享您的樂曲。
5、guitar pro。
在網上你很容易就能收集到一堆.gtp和.gp3的歌譜,GP本身也自帶了很多示範歌譜的。現在你就可以用GP將它們打開,熟悉的六線譜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當然了,GP還可以為你演奏歌譜,如左圖,按下從開頭演奏鍵,GP馬上為你演奏一份歌譜就這么簡單。
Ⅱ 怎樣才能使用電腦創作歌曲!!
Nuendo /Cubase ,Fl studio,Sonar這些都是,如果你用的是蘋果,就用Protools和Logic吧
Nuendo是音樂創作和製作軟體工具的最新產品。Steinberg積累了近15年的發展經驗,將音樂家的所有需要和最新技術都濃縮到了最先進的nuendo之中。有了nuendo,用戶不再需要任何其它昂貴的音頻硬體設備、不再需要頻繁更新音頻硬體設備就能獲得非常強大的音頻工作站。nuendo不僅是一種系統,它遠比單一的系統更全面且更靈活,比如由nuendo所支持的VST System Link技術,使得用戶能夠通過多台計算機的相互聯接以形成龐大的系統工程,從而可以完成巨量數據的Project任務。此外,由nuendo提供了許多強大的功能,比如支持VST2.0 Plug-ins、虛擬Instrument以及ASIO2.0兼容音頻硬體的智能化自動MIX處理;非常靈活多樣的無限級Undo/Redo操作、能夠以Undo記錄的任何步驟來取消或修改所作的任何音頻編輯處理操作;支持Surround Sound並能為其它系統Surround Sound處理提供更多的聲音處理方案。 德國STEINBERG公司對於專業音樂製作,多媒體製作,音頻編輯,VST開發處理技術,處於業界領先位置。著名的產品如:Steinberg Cubase SX 3.0;Steinberg HALion 3.1;Steinberg Hypersonic v1.12,當然還有Nuendo!! Steinberg Nuendo 3.0.2.623 是德國STEINBERG公司推出的一套軟硬體結合的專業多軌錄音/混音系統,這套系統也是目前歐美數字錄音界風頭最勁、最受歡迎的產品,它界定的VST數字音頻處理技術和ASIO音頻數據流構架目前正得到越來越多廠家的認可與支持,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Nuendo以及技術規范將會在事實上成為數字錄音領域中的工業標准。 Nuendo 為「Nuendo:The Future Of Audio Post(音頻後期製作的未來)」Nuendo 3.0尤其針對影視後期製作進行了全新升級。新的音頻Pull Up/Down功能使Nuendo在音頻後期製作:Telecine處理以及NTSC格式、PAL/SECAM格式轉換工具中成為佼佼者。新的Frame Rate支持,允許用戶在影視音樂製作中使用這一發展迅速的最新格式。
Ⅲ 如何在電腦上製作歌曲
這類軟體也很多,像:
水果FL Studio V6.0.8 漢化版
[FL Studio 常稱之為「水果」,讓你的計算機就像是全功能的錄音室。 它提供了廣闊的音樂創作空間,讓你的音樂突破想像力的限制。你完全可以 通過這個軟體創作屬於自己風格的音樂,舞曲、輕音樂、流行歌曲,讓你的 音樂夢想成為現實的軟體。]
Bhajis Loops for Palm V1.00
[這實在太扯了,現在在Palm上面也能創作音樂!可從SD卡讀取WAV檔案,在RAM裡面編曲。32種樂器可使用,在T3機種上可使用30種聲音。具備3種編曲模式:鋼琴界面輸入音譜、格子界面編輯鼓聲、儀錶板調整音量。即使你不是專業作曲家,使用這個軟體也可以很快做出簡單的旋律,非常唬人喔!]
自動伴奏製作軟體Band-in-a-box 2008|漢化版下載
[導入主旋律,配好和弦,選擇好風格,一首歌就完成了。要求高的話可以在音序軟體(如nuendo,cubse,FL Studio 8(水果),SONAR 7)進行修改和音色的編輯。]
Ⅳ 怎麼用電腦編曲
電腦與音樂樂器銀色的結合產生了midi,電腦作曲就是用midi軟體加相關的硬體來製作音樂。 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些常識: 1)MIDI發送演奏指令而不是聲音 當你在MIDI鍵盤上按下一個琴鍵,你不是在製造一個聲音而是發出一條MIDI指令,叫做Note on(音符開)信息。至於這個信息能發什麼聲音,完全取決於電纜另一端的MIDI樂器(如果有的話)。MIDI電纜里完全沒有音頻數據。 2)In對Out;Out對In 許多MIDI設備的後面板帶有3個MIDI插座:In、Out、Thru。連接設備的時候,主鍵盤的Out將連接到希望接收信息設備的In。MIDI設備可以做鏈形連接,使主鍵盤(或電腦等)發送的信息傳送到連接的各個設備。鏈形連接的時候主鍵盤的Out連接到下一個設備的In,然後從它的Thru連接第三個設備的In,再從Thru連接第四個設備的In……如此連接。 3)過多的Thru使數據劣化 通過Thru口連接4或5台以上設備不是好主意。數字信號多次Thru之後累加的延遲容易使掛在鏈路後端的設備發生錯碼或其他意外情況。 4)MIDI通訊是單方向的 不像許多現代的數字通訊例如USB等,MIDI電纜中的信息只向一個方向流動。如果你希望兩台設備之間能夠對話(傳送系統專用信息時經常用到),就需要把各自的Out接到對方的In。 5)MIDI用串列格式傳送數據,速度相當快 在MIDI電纜中同一時間只能傳送一個比特,技術上稱為串列通訊。MIDI位元組包含10個比特而不是常用的8比特。MIDI每秒傳送31250比特,或者說3125位元組。 下面將要講到,一個MIDI音符開信息包含3個位元組,不到1毫秒就發送完畢。即使一個20音的和弦也將在20毫秒之內先後發聲,人類的聽覺幾乎不能感覺到這樣微小的時間差異。 6)16通道共享同一條電纜 MIDI規定定義了兩類信息——系統信息和通道信息。實際的音樂演奏信息(音符、控制器、彎音等)是通道信息格式。MIDI定義一條電纜同時可以傳送16條通道,如果需要更多通道,就要使用更復雜的電纜設置。例如你的電腦配備了8個埠的介面,同時傳送的通道數就可以達到16×8=128。 一些合成器可以同時接收32通道,這時就需要2個MIDI輸入口(或者其他形式的介面,如USB等)。 7)兩種MIDI同步 最早的MIDI規定定義了時鍾信息以及停止、開始、繼續,樂曲位置指針等信息,使2台音序器能夠同步運行。每個四分音符發送24個時鍾信息,因此它是隨速度而變化的。時鍾信息是很簡單的單位元組標記,並不包含時間、位置等信息。 更復雜的同步信息要使用MIDI Time Code(MIDI時間碼,簡稱MTC),這是SMPTE同步碼在MIDI的表現方法,它能夠提供樂曲演奏的時間信息,但是不包含速度信息。如果兩個用MTC同步的音序器工作在不同的速度,盡管有很好的同步,它們的音樂還是會逐漸岔開。 8)中央C編號60 MIDI為各通道定義了128個音符,中央C編號為60,5個八度的鍵盤編號可能就是36到96。但是音序器沒有統一的規定,有的音序器顯示60號音符為C3,另一些則為C4,並不統一。 9)MIDI音符開的3個位元組包含4類信息 第一個位元組包含狀態(說明這一信息是什麼性質的)和通道號1-16;第二位元組是音符編號0-127;第三位元組表示力度0-127。 10)力度0就是音符關(Note off) 有兩種方法可以關閉已經打開的音符:一種是發送音符關信息;另一種是發送力度為0的音符開信息。當然這兩種方法都必須包含相應的音符編號和通道號,否則就不能達到目的。除了力度0被借用來代表音符關,音符開的力度范疇變成1-127以外,這兩種方法在音樂上並無區別,不過算起細賬來後者能節省信息量。原來MIDI有一個「運行狀態」,規定前後信息的狀態完全一致的時候,後面的信息可以省略狀態位元組。如此算來一開一關是不同的狀態,需要6個位元組;兩個開(第二個開力度為0,實際是關)狀態相同,5個位元組就夠了。在發送一大片連續的快速音符時,運行狀態可以有效降低MIDI信息的傳送密度。 11)連續控制器並不連續 MIDI通道信息設置了128個連續控制器信息(Continuous Controller經常簡寫為CC),主要用來表示旋鈕、推子、
Ⅳ 如何用電腦製作音樂
1,要編輯製作音樂我們需要找相關的軟體,像Cool Edit、cubase sx、audacity等。
Ⅵ 怎麼用電腦編曲
1 首先你需要一台電腦、一對音箱或者耳機
2 有條件的朋友可以選購一個MIDI鍵盤(其實用滑鼠也是可以點出編曲的)
3 也可以選購一台專業音效卡(音頻介面)
4 編曲選用的軟體,cubase、sonar、logic、FL studio 這些軟體都可以進行編曲
5 你需要具備的知識 音樂製作需要2個技術 一是和聲 作曲 配器的相關知識 二是MIDI編輯知識如果你的配器基礎扎實 MIDI編輯水平高 做出來的東西可以以假亂真 絕對沒問題 現在很多電影音樂都是MIDI做的啦 流行音樂更不用說了 有條件錄當然可以 沒有的話現在不用擔心音色不夠好 科技發展了
6 電腦的配置: 當然是越高越好,但是要把有限的預算重點投入到CPU、內存、硬碟上面,
CPU決定了你的電腦運算速度,因為很多的軟體樂器是要用cpu來運行的,所以cpu的好壞決定了你運行這些樂器的質量與速度,內存建議加到16G甚至32G,很多采樣音色也是會暫存到內存里,內存不大的話,可以載入的軟體樂器就會受到限制,硬碟建議配到1T以上,因為現在的音色越來越大,動不動一個音色就好幾百G
7 接下來就是軟體的學習和熟悉,加上音樂知識的學習。這兩項學習都可以和實踐操作相結合。有關軟體的學習可以到網上查資料,購買教材學習,也可以到各大論壇。
Ⅶ 電腦作曲 怎麼在電腦上作曲
哈哈,我也在寫歌詞耶!
我今年11歲,是不是很小呀?如何作曲
寫曲子可以很簡單,也可以搞的很復雜。
作曲家常常被認定會以樂載道。巴哈的作品難逃宗教性的影響,浪漫派的音樂家多以音樂明志;從以前直到現代,除了莫扎特似乎只是在玩音樂以外,其它的作曲家大多賦予音樂一些音樂以外的任務。義大利歌劇、 Flamenco和拉丁美洲的bossa nova,tango等,是現代流行與所謂古典音樂的重要影響典範。有人認為巴哈是音樂發展史上的主流,其實,所有著名協奏曲及其它一大堆曲子的典範,都是古代的流行音樂-歌劇,或說歌曲。一個人獨奏的協奏曲,或雙協奏曲等,是模仿歌者,而不是巴哈那種「大家一起來」的協奏曲模式。
愛的羅曼史是民謠的產物,太自然了,自然到很多人以為它很簡單,很俗。但是相較之下,以它為典範的小羅曼史,簡直是狗尾續貂。這證明了愛的羅曼史基本上有一種魅力 -power,無人能取代。這就成了典範。沒有愛的羅曼史這首曲子,世上可能要少了一半吉他人口(包含古典、民謠吉他)。
說到這里,好象還沒說到重點。
重點是,寫作音樂的方法很多,基本上,旋律、和弦、節奏、速度 ..等因素缺一不可。但是,大多數的旋律進行,是有和弦基礎支撐的。基本上,先認識音程、和弦構成與進行,是很重要的。但是,這會花去不少功夫。所以,建議先以旋律下手。基本練習是,找一兩首耳熟能詳的曲子,例如Sor的月光、愛的羅曼史、台語老歌等,先以它的和弦進行為基礎,編寫一些主旋律。這時,完全不需改變它的節奏與和弦進行。我們可以利用midi編寫程序,去掉主旋律,然後播放出來,感受一下別人是怎麼做和弦進行的,該加入怎樣的旋律才好聽。
網路上可能找得到許多流行音樂的 midi文件,因為結構較簡單,更是訓練基本旋律寫作的利器。
Ⅷ 用電腦如何作曲用什麼軟體
電腦與音樂樂器銀色的結合產生了midi,電腦作曲就是用midi軟體加相關的硬體來製作音樂。
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些常識:
1)MIDI發送演奏指令而不是聲音
當你在MIDI鍵盤上按下一個琴鍵,你不是在製造一個聲音而是發出一條MIDI指令,叫做Note on(音符開)信息。至於這個信息能發什麼聲音,完全取決於電纜另一端的MIDI樂器(如果有的話)。MIDI電纜里完全沒有音頻數據。
2)In對Out;Out對In
許多MIDI設備的後面板帶有3個MIDI插座:In、Out、Thru。連接設備的時候,主鍵盤的Out將連接到希望接收信息設備的In。MIDI設備可以做鏈形連接,使主鍵盤(或電腦等)發送的信息傳送到連接的各個設備。鏈形連接的時候主鍵盤的Out連接到下一個設備的In,然後從它的Thru連接第三個設備的In,再從Thru連接第四個設備的In……如此連接。
3)過多的Thru使數據劣化
通過Thru口連接4或5台以上設備不是好主意。數字信號多次Thru之後累加的延遲容易使掛在鏈路後端的設備發生錯碼或其他意外情況。
4)MIDI通訊是單方向的
不像許多現代的數字通訊例如USB等,MIDI電纜中的信息只向一個方向流動。如果你希望兩台設備之間能夠對話(傳送系統專用信息時經常用到),就需要把各自的Out接到對方的In。
5)MIDI用串列格式傳送數據,速度相當快
在MIDI電纜中同一時間只能傳送一個比特,技術上稱為串列通訊。MIDI位元組包含10個比特而不是常用的8比特。MIDI每秒傳送31250比特,或者說3125位元組。
下面將要講到,一個MIDI音符開信息包含3個位元組,不到1毫秒就發送完畢。即使一個20音的和弦也將在20毫秒之內先後發聲,人類的聽覺幾乎不能感覺到這樣微小的時間差異。
6)16通道共享同一條電纜
MIDI規定定義了兩類信息——系統信息和通道信息。實際的音樂演奏信息(音符、控制器、彎音等)是通道信息格式。MIDI定義一條電纜同時可以傳送16條通道,如果需要更多通道,就要使用更復雜的電纜設置。例如你的電腦配備了8個埠的介面,同時傳送的通道數就可以達到16×8=128。
一些合成器可以同時接收32通道,這時就需要2個MIDI輸入口(或者其他形式的介面,如USB等)。
7)兩種MIDI同步
最早的MIDI規定定義了時鍾信息以及停止、開始、繼續,樂曲位置指針等信息,使2台音序器能夠同步運行。每個四分音符發送24個時鍾信息,因此它是隨速度而變化的。時鍾信息是很簡單的單位元組標記,並不包含時間、位置等信息。
更復雜的同步信息要使用MIDI Time Code(MIDI時間碼,簡稱MTC),這是SMPTE同步碼在MIDI的表現方法,它能夠提供樂曲演奏的時間信息,但是不包含速度信息。如果兩個用MTC同步的音序器工作在不同的速度,盡管有很好的同步,它們的音樂還是會逐漸岔開。
8)中央C編號60
MIDI為各通道定義了128個音符,中央C編號為60,5個八度的鍵盤編號可能就是36到96。但是音序器沒有統一的規定,有的音序器顯示60號音符為C3,另一些則為C4,並不統一。
9)MIDI音符開的3個位元組包含4類信息
第一個位元組包含狀態(說明這一信息是什麼性質的)和通道號1-16;第二位元組是音符編號0-127;第三位元組表示力度0-127。
10)力度0就是音符關(Note off)
有兩種方法可以關閉已經打開的音符:一種是發送音符關信息;另一種是發送力度為0的音符開信息。當然這兩種方法都必須包含相應的音符編號和通道號,否則就不能達到目的。除了力度0被借用來代表音符關,音符開的力度范疇變成1-127以外,這兩種方法在音樂上並無區別,不過算起細賬來後者能節省信息量。原來MIDI有一個「運行狀態」,規定前後信息的狀態完全一致的時候,後面的信息可以省略狀態位元組。如此算來一開一關是不同的狀態,需要6個位元組;兩個開(第二個開力度為0,實際是關)狀態相同,5個位元組就夠了。在發送一大片連續的快速音符時,運行狀態可以有效降低MIDI信息的傳送密度。
11)連續控制器並不連續
MIDI通道信息設置了128個連續控制器信息(Continuous Controller經常簡寫為CC),主要用來表示旋鈕、推子、踏板的運動狀況,每一個CC的范疇是0-127。例如合成器的調制輪或調制桿總是1號控制器,轉到一端為0,另一端為127。但是數值並不是平滑地變化,而是台階式的變化。比如數值可以是56或57,但不可能是56.329或57.1。如果用CC控制一些比較敏感的聲音參數,有可能聽得到台階式的效果變化。
12)一些CC是預先定義的
一些CC保留給特別的用途,例如CC64分配給延音踏板。實際上有一些(例如64、65、66等)控制器定義成開關式,如CC64踩下去發送127;抬起來發送0,並不使用中間的數值。CC00-CC31可以與CC32-CC63結對使用表示MSB和LSB,構成16384的控制值。是否使用14比特數值由設備製造廠商決定,沒有一定之規。
13)彎音音域由接收合成器決定
彎音是一個很特別的MIDI信息。雖然它被定義為14比特,但是許多合成器省略了LSB數據而只用MSB的7比特(0-127)數值。也許這樣是對的,因為許多彎音硬體只提供7比特數值,音序器也經常把彎音定在-63到+64的范圍。彎音是一個雙極信息,中心為0,控制器常常帶有回0的彈簧。
有一條MIDI信息(是一個注冊參數號RPN)可以給接收彎音設備定義彎音音域,但並不是所有合成器都響應。
14)音色庫的選擇
MIDI剛創建的時候合成器通常只有32、40、最多不過64個音色可以記憶,沒有誰能夠預見不久以後合成器竟能擁有數百以至數千音色。結果只定義了128個選擇音色的程序變換(Program Change),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發明出音色庫選擇信息。
音色庫選擇(Bank Select)借用了連續控制器CC0和CC32構成14比特的數值,使音色選擇的范圍達到16384個音色庫,每庫包含128個音色。數值非常巨大。
問題是廠商對於音色庫選擇信息的執行有很大差異,一些合成器僅用CC0選擇音色庫,舍棄了CC32(雖然MIDI規定要求二者連續發送),另有一些合成器則按規定使用命令,沒有包含數值的控制器也發送數值0。
一些合成器立即轉換到新選擇的音色庫,而另外一些則要等待到接收一條程序變換命令後才轉換。一些合成器沒有把音色庫裝滿,因此一條音色庫選擇命令可以同時選中2個庫,具體選擇音色時還需要加上偏移值。Kurzweil在音色庫選擇規定出現之前就開始支持多重音色庫,在K2000/2500合成器上使用不同的音色庫選擇方法。還有的合成器忽略音色庫選擇命令。一些音序器試圖幫助用戶完成音色庫選擇,但是並不能對所有的合成器生效。
15)有4種方法關掉「粘住」的音符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粘住」的音符。可憐的合成器只接收到音符開而沒有收到關掉這些音符的命令,於是就討厭的響個不停。如果發音的音色包絡已經把音量衰減下去,你就不容易發現「粘住」的音符,一般都是帶有保持包絡的音色造成明顯的問題。引起問題的原因可能在音序器,也可能在合成器的系統軟體,更有可能是MIDI連接出現問題(MIDI能夠檢測到連接出問題而自動發出關掉音符的命令,但不是全部合成器有這樣的功能)。
MIDI定義了關掉全部音符的命令,音序器軟體經常備用一個「救急」按鈕,點擊它就可以把關閉全部音符命令發送到16個通道,但是有的合成器不能識別這條命令,因此「救急」按鈕同時經常還需要給16個通道的每一個音符發送關閉命令,16×128=2048,幸虧機器不知道累。
如果「救急」按鈕不管用,可以試著發一個程序變換(Program Change),許多合成器在轉換到新音色時關閉正在發音的音符。如果這一招不管用,下面還有一手可以對付32復音數以下或音色多層次布局的合成器:用手和胳膊盡可能多的同時按下琴鍵,放手的時候也許有效。
最有效的辦法是關掉電源然後再打開,一定管用。不過如果出問題的不是合成器而是采樣器,重新載入64MB的樣本也要花一些時間呢。
16)時間延遲能減少
MIDI相當快,雖然串列傳送,基本上聽不出時間的參差。如果回放的開頭發音遲緩,有以下幾種可能:試圖發送過多的控制器數據,通常是多通道回放的信息包含有彎音和CC數據,它們擠佔了音符到達的時間。音序器通常備有「減薄」連續控制數據的編輯功能,能夠有效地減少這類延遲。觸後是另一類連續數據,歷來是引起延遲的聲名狼藉的嫌疑犯。如果觸後信息用處不大,建議根本不用或全部刪除。
試圖同時讓過多的音符同時發音也會造成延遲。例如一種音色由4Voice構成,各Voice使用2個振盪器,如果同時讓10個音符發音,對於合成器來說就要同時啟動80個振盪器,時間上很容易出現延遲。解決的方法或者減少音色的層次,或者把音符前後錯開一些。
(譯者註:樂曲開頭處經常有許多MIDI設置數據需要發送,常常影響到第一個音符的准時出現。我們過去建議音樂家把第一小節空出來專門寫命令,音樂從第二小節開始,效果非常好。)
17)標准MIDI文件使MIDI音樂廣為傳播
在MIDI的「幼年」時期,開發者就明確地預見將會有一種文件格式,像Microsoft的RTF(Rich Text Format)一樣供所有的音序器讀寫,不久以後果然以.MID做後綴的SMF格式出現了。用音序器創作的音樂除了以自己的格式存儲,也可以存成標准MIDI文件格式,在任何音序器上回放。
MIDI文件最初定義了3種類型——0、1和2——但是通常只用0和1。0類文件將全部數據放在一條音軌中(因為MIDI事件帶有通道標記,0類文件可以通過編輯命令分成16軌);1類文件包含多軌,各自可以命名。文件甚至支持多口MIDI輸出(例如64通道)。MIDI文件後來添加了歌詞等其他成分,最近升級的XMF文件格式支持DLS(可以下載的聲音)數據,但是還不能描述音頻和音頻效果。
18)系統專用信息有助於硬體升級
十年前的合成器或效果器升級(添加新功能或修正缺點)需要到服務中心,交款之後讓技師為你換一塊晶元。感謝MIDI和互聯網,今天操作系統升級已經簡單和便宜得多了。許多廠家定期在網站提供系統升級,升級文件經常是標准MIDI文件形式,可以載入音序器回放。通常的做法是:
①下載升級文件到電腦硬碟
②把文件載入音序器
③把音序器的MIDI輸出連接到合成器的MIDI輸入
④將合成器設置成准備讀入系統專用信息的模式
⑤開始回放音序
⑥文件回放結束之前不要停止,也小心不要斷開MIDI連接。
事情就這樣簡單,你不需要知道MIDI文件的內容,也不用打開機箱,升級就完成了。
系統專用信息經常還用在音色編輯方面,可以用它在電腦中建立龐大的音色庫。
19)通用MIDI不能包醫百病
1991年制定的通用MIDI規定(GM)未能有效克服MIDI的一些局限。例如最初的程序變換信息(Program Change)只是一個數字編號,與它代表什麼聲音毫無關系。GM定義了128個音色名字,包括樂器音色和效果聲,也定義了打擊樂器音色在鍵盤上的排列,規定了一些控制器的使用。GM使得音樂家創作的MIDI文件有可能在不同的合成器上回放,互聯網上的MIDI文件可以在配有GM音效卡的電腦上回放。
問題是名字相同的某一件樂器的音色在不同的合成器或音效卡上可能差異很大,結果得到出乎意料的合奏聲音。
Roland和Yamaha分別開發了自己的GM規定稱為GS和XG,都比GM復雜,但是互相不兼容。
GM規定目前並沒有什麼壓力,GM2規定雖然已經存在,但使用並不普遍。
當前有2種讓MIDI攜帶采樣波形的格式,一種是MIDI協會開發的DLS,另一種是創新科技開發的SoundFonts,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點,但都已經佔有一部分市場。
20)MIDI協會出售全套MIDI規定
MIDI協會的官方網站上開列了所有MIDI規定的名字和版本,美元售價。網址www.midi.org
=====================================
再給你介紹一下相關軟體:
這是sonar的軟體介紹,並有詳細的圖文教程。
http://ch.midifan.com/static/tech/sonar.htm
這是cubases的軟體介紹,臨時打不開,也有詳細的圖文教程。
http://ch.midifan.com/static/tech/cubasesx.htm
更多請見:
http://ch.midifan.com/
Ⅸ 請問怎麼用電腦編曲呢
電腦編曲也是基於你懂樂理的基礎之上的。如果你樂理這塊比較薄弱可以考慮去學一個織體樂器。想便宜點的學吉他,有條件的還是要學學鋼琴的。當你學過織體樂器的時候,在電腦上編曲才能得心應手。不然,即便你用了音序器編曲軟體你也一樣編不出來東西。
編曲軟體的話對於新人入門可以考慮去使用FL studio,當然cubase也很好不過nuendo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cubase的更高端版本,nuendo在cubase的基礎上添加了視頻功能。這些軟體網路上都能找到破解漢化版。在網路上搜索相關名次即可找到答案。
對於新手編曲,視頻教程是必須的。我推薦你到網路編曲貼吧交流,相關視頻教程也可以在「削水果編曲論壇」找到。
目前看來網路編曲在中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很多人都開始踴躍嘗試的去學習編曲。但在這之前,心態很關鍵。請一定要抱著踏實的心態去學習,不然會被你的同伴們鄙視的,呵呵。
電腦編曲說起來原理很簡單,說的通俗點,無非就是往音序器上面擺音塊,然後混音輸出。雖說原理表面上看很簡單,但是做起來還是很復雜的,在學習之中也是需要擬投入大量精力和必要的財力的。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我建議你花錢去找一個編曲老師帶帶你。
PS:想學到真本事只能花錢,不想花錢就想得到別人的東西的人本身心態上就有問題啊~
Ⅹ 怎樣在電腦上製作音樂
首先要有製作音樂的工具 其次要懂樂理 1、cakewalk
提到音樂製作軟體,不能不提cakewalk,在2002年以前,可以這么說,
cakewalk就成了電腦音樂製作軟體的代名詞。你要不知道這個軟體,那你
就不要談電腦音樂了。cakewalk原來的版本只支持midi編輯,後來,增加了
音頻處理功能,名字也就變成了sonar,國內人俗稱聲納。目前最高版本是
sonar 4.0。
優點:幾乎包括了所有音樂人所需要的電腦音樂製作的功能。如果你是既懂
英文,又懂五線譜的專業音樂人士,可以這么說,sonar幾乎成為了你的必然選擇。
缺點:只有五線譜版,沒有簡譜版。只適合整天呆在錄音棚里的專家使用。
另外,因為目前還只有英文版,(也見有國內漢化版,不過,漢化不完全,導致容
易出錯),所以,你要選擇該軟體前,你得掂量一下你自己的分量。另外,如果沒有
midi鍵盤等midi輸入設備,你是無法使用sonar製作出一首完整歌曲的。
2、cubase sx
cubase sx可以說是引導了midi與音頻混合製作的先河,就因為有了cubase sx的出現,
才撼動了cakewalk在音樂製作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cakewalk也因為 cubase的出現,才象
一隻庸懶的兔子,奮起直追,推出同樣帶有音頻功能的sonar,這場音樂製作軟體領域的龜
兔賽跑結果目前還不得而知。
說到cubase sx的優點和缺點,你可以完全參考cakewalk sonar。
3、fruit loops
就是我們俗稱的水果,loop,循環的意思,還加個s,成了loops,我理解為不斷不斷的重復。
重復什麼?重復節奏、重復旋律。如果你是一位DJ,那麼我告訴你,你非得學會fruit loops不可。
否則,你就該失業。
優點:非常適合DJ,尤其適合製作鼓節奏
缺點:如果是給DJ用,可以說沒有缺點。
4、作曲大師
這是一款國產作曲軟體,也是僅有的幾款國產音樂製作軟體中的一款,作曲大師是一款midi製作軟體
不帶音頻處理功能。而且,有簡譜和五線譜版,簡譜版的簡譜特性是該軟體比較可取的部分。如果你使用
五線譜,和同樣是五線譜的cakewalk來比的話,可以說不在同一個級別上。所以,我這里談的主要是作曲
大師的簡譜版。而且,我也希望作曲大師先把簡譜版做好,做精。
優點:支持簡譜符號比較全面,操作比較簡單。
缺點:對於音樂業余愛好者,製作音樂比較困難,對於音樂專家,又無法和cubse與sonar相比。感覺
有點高不成低不就。
5、天才音樂家
天才音樂家是我在上周才發現的這么一款軟體,該軟體宣傳不夠,有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發現
該軟體,我可以用欣喜來形容。並不是該軟體有多麼專業,而是這款軟體的幾個閃光點。讓我發現了天才
音樂家軟體的市場定位的獨特。我明顯感覺,天才音樂家是為業餘音樂愛好者而製作的,絕非為專業音樂家
所開發。業餘音樂愛好者最大的特點是音樂專業水平不高,製作電腦音樂的過程中,配器可以說是非常重要
的,光靠認識幾個do re mi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天才音樂家獨特的自動配器功能,很好的為業餘音樂愛好者
解決了這個難題。你只需要點點滑鼠,輸入音樂的主旋律,它就能為你的歌曲配上和弦和打擊樂器。雖然在
專業音樂家眼裡,這些可以說不屑一顧。但是,對於廣大業余選手來說,無疑是最大的亮點。剛下載到這個
軟體,被它可以說很粗糙的界面所打擊。幾乎沒有繼續使用的沖動。但是,耐著性子繼續使用5分鍾,我就
感覺到了這是一個超級好玩的音樂玩具。
優點:簡單 簡譜 自動配器,自動伴奏 超級傻瓜
缺點:界面可以說太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