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機中的16色、256色等是指什麼
Bit-深度 色彩數
1 2 (monochrome)
2 4 (CGA)
4 16 (EGA)
8 256 (VGA)
16 65,536 (High Color, XGA)
24 16,777,216 (True Color/真彩色, SVGA)
32 16,777,216 (True Color + Alpha Channel/控制透明度,-游戲特效)
關於256色,早先的一些較為形象的解釋是理解為256個油漆桶/256色調色板,分配給它們編號/索引號。「叫到哪個顏色」哪個顏色就出來填充像素。因為如16色、256色的色彩數有限所以這么解釋很簡單易理解。然而電腦操作過程中必須經過數碼編碼,那麼實際上256種顏色對應256個數碼(二進制數值),也就是2^2 * 2^3 * 2^3 = 2^8 = 256。256色模式下電腦沒有必要去按24bit處理,在當時DOS時代,處理8bit色彩比24bit要容易多了。
當然256色中的任意一種顏色都可以用24bit表示,甚至可以用32bit,64bit表示。但是不管如何,24bit模式就意味著17.7million種顏色。256色模式就意味著256種顏色,或者理解為24bit的17.7million種顏色中的256個顏色。
256色模式: 共8 bits (B: 2 bits; G: 3 bits; R: 3 bits)。
High color:共16 bits (B: 5 bits, G: 6 bits, R: 5 bits)。
True color:一般24bit就是8bit/通道,真彩色。
windows下的32位是R、G、B三個通道各佔8位共24位,加上明度通道8位,所以是32位,24位也就是R、G、B三個通道各佔6位共18位,加上明度通道6位,所以是24位。
32位色中的24位用來保存顏色信息(R8G8B8),另外的8位用來保存ALPHA信息,ALPHA屬性就是透明度。
24位色也有幾種表示,可以是R5G6B5,也可以是R5G5B5,等等
16位色塊可能會比較少,32比較好點
在顏色數方面,當然很明顯,是2的16次方、24次方和32次方的差別。從人眼的感覺來說,16位色能基本滿足顯示需要,粗看起來和24位色、32位色差不多,仔細點研究的話,會發現在大面積的漸變色中16位色顯示會出現隱約的分隔線。實際應用中,最常用的是24位色,比如網頁和其他地方表示顏色的「#80FF2E」之類的字元串,用答CDSee看圖片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圖片的色深是24位。至於32位色,那是在24位基礎上加出來的,據說是加了8位透明色,實際和24位色沒多大差別,至少我們的眼睛是分辨不出來的。
32位色是指我們圖像的rgb各8位,然後再加上z-buffer 8位湊成32位!其中真彩24位就足夠了!然後後面的8位是在3d的顯示中的!
什麼是24位BMP圖片:
24是指圖片顏色的位數,只所以圖片要分顏色的位數,是因為既然圖片以「像素」形式存貯著,就要記錄下來第個「像素」的顏色值,這樣才能在打開圖片時看到存貯的圖片。
記錄每一個像素的顏色值佔用的二進制位數,就是BMP圖片的位數,記錄顏色值時又有不同的方法,比如用RGB值,也就是記錄下紅(RED)、綠(GREEN)、藍(BLUE)的顏色值進行混合,還有XRGB、ARGB等等。
比如16位顏色值,可心這樣分:X1位,R5位,G5位,B5位;R5位,G6位,B5位或者是X、R、G、B均4位等等;
24位顏色值稱為「真彩色」,它有著統一的顏色分配:R8位,G8位,B8位;
32位顏色值一般這樣分配:X8位,R8位,G8位,B8位或A8位,R8位,G8位,B8位。
當然還有更多的不同顏色值的圖片,比如1位的,4位的,8位的等等,每種顏色值所用的位數越多,則表現這種顏色深度的精度越高,所有圖像也越逼真,當然圖片的容量也就越大。
在實用美術中,常有"遠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顏色後看花,七分顏色三分花"的說法。
這也就說明,在任何設計中,色彩對視覺的刺激起到第一信息傳達的作用。因此,對色彩的基礎知識的良好掌控,在網頁設計中才能做到游刃有餘。
為了使下面的網頁配色分析更易於理解,我們先來了解色彩的RGB模式和HSB模式。
RGB
RGB是表示紅色綠色藍色又稱為三原色光,英文為R(Red)、G(Green)、B(Blue),在電腦中,RGB的所謂"多少"就是指亮度,並使用整數來表示。
通常情況下,RGB各有256級亮度,用數字表示為從0、1、2至255。雖然數字最高是255,但0也是數值之一,因此共256級。按照計算,256級的RGB色彩總共能組合出約1678萬種色彩,即256×256×256=16777216。通常也被簡稱為1600萬色或千萬色。也稱為24位色(2的24次方)。
對於單獨的R或G或B而言,當數值為0時,代表這種顏色不發光;如果為255,則該顏色為最高亮度。因此當RGB三種色光都發到最強的亮度,純白的RGB值就為255,255,255。屏幕上黑的RGB值是0,0,0。R,意味著只有紅色存在,且亮度最強,G和B都不發光。因此最紅色的數值是255,0,0。同理,最綠色就是0,255,0;而最藍色就是0,0,255。黃色較特殊,是由紅色加綠色而得就是255,255,0
對於M8 來說 32位色與24位色基本沒有什麼差別。8個透明度的處理,我們也看不出什麼。而採用32位色的關鍵在於:
24bit 和 32bit 是一樣的,由於24bit不能在顯存中對齊,所以不是所有的顯卡都能支持。反而 32bit 因為可對齊,大多數的顯卡都支持(當然顯存要足夠大)。32bit實際上也是24bit,一般都在 MSB 上填充 8bit 的 0 或 alpha (沒有實際效果)。
② 什麼是電腦調色
電腦調色就指的是字面意思,調整電腦顯示的顏色。因為如果電腦的顯示不正常的話,人的眼睛看起來會非常的不舒服。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電腦調色,已達到人眼最舒適的狀態。
③ 電腦屏幕的標准色調是什麼
建議電腦屏幕不要用白色,因為白色對眼睛的刺激是最大的,眼科醫生推薦的顏色是柔和的綠色!只要稍微設置一下,就能讓你電腦上的窗口從白花花的顏色變成淡淡的綠色。
方法是:桌面-右鍵-屬性-外觀-高級-項目-窗口-顏色-其它,色調設為85,飽和度設為90,亮度設為205。然後單擊[添加到自定義顏色]-確定...一路確定 .
同時,也可以修改網頁瀏覽的背景色,但可能有些圖片顯示不好。打開瀏覽器,點擊「工具」,點「INTERNET」選項,點右下角的「輔助功能」,然後勾 選「不使用網頁中指定的顏色」。點確定退出。OK!其實色調、飽和度、亮度數值都可調整;紅、綠、藍的數值也可調整;也可直接用游標點光譜板直接調整,得 到您自己喜歡的顏色。
④ 烤漆電腦白是什麼顏色代號
烤漆電腦白也就是亮白色。
所有的白色油漆都有一個黃變系數,會有正常的泛黃。如果是正常的泛黃,是均勻的顏色暗淡,不會是斑點式的變黃,不用同樣新的東西去比較,用肉眼觀察是看不出來的。
不同的油漆主要表現為:耐黃變系數、黃變程度、耐黃變時間等不同。總之,只要油漆沒有問題,可以大膽選擇純潔的白色,時間長了所有的顏色都會暗淡的。
(4)電腦色是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色彩分為2大類:
1、無彩色系
常見的有金、銀、黑、白、灰。明度從0變化到100,而彩度很小接近於0。無彩色是指金、銀、黑、白、灰。試將純黑逐漸加白,使其由黑、深灰、中灰、淺灰直到純白,分為11個階梯,成為明度漸變,做成一個明度色標,凡明度在0°~3°的色彩稱為低調色,4°~6°的色彩稱為中調色。
2、有彩色系
不同明度和純度的紅橙黃綠青藍紫色調都屬於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長和振幅決定的,波長決定色相,振幅決定色調。在再現藝術中,色彩真實再現對象,創造幻覺空間的效果。
⑤ 電腦16位顏色和32位顏色是什麼意思,干什麼用的。
計算機表示顏色也是用二進制。16位色的發色總數是65536色,也就是2的16次方;24位色被稱為真彩色,它可以達到人眼分辨的極限,發色數是1677萬多色,也就是2的24次方。但32位色就並非是2的32次方的發色數,它其實也是1677萬多色,不過它增加了256階顏色的灰度,為了方便稱呼,就規定它為32位色。少量顯卡能達到36位色,它是24位發色數再加512階顏色灰度。
如果你用兩台品牌型號都一樣的顯示器,分辨調不同的色,就能看出區別,而只是一台機的反復轉換就比較難分辨出來。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
xp,在windows啟動時有個「歡迎使用」字樣的界面,那裡的蘭色顏色過度就很容易看出區別,16位色的顏色過度很容易看出被分層了,不自然;而用32位色就相當柔和,過度很自然,這個你可以去試試。
⑥ 電腦中的顏色是怎麼形成的
點距--相同顏色最鄰近兩個象素點之間的距離(紅、綠、藍所組合的各種顏色)
象素是由紅、綠、藍三種顏色被電了槍激勵後所形成的顏色來描述的,顏色的深淺用顏色數來描述,顏色數實際是用二進制數的位數多少來表示的,位數越多,顏色深度越大。在了解CRT顯示器工作原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三原色的原理。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畫畫,經常將紅、藍、綠色的水彩顏料以不同的分量混合成各種各樣的色彩吧?那就是利用了三原色的原理,只是我們當時不知道而已。在自然界中有著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是通過光來反映給我們的。而這些色彩幾乎都可以由選定的三種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得到,而且絕大多數的彩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特定的三種單色光。這三種選定的顏色被稱為三原色,各三原色相互獨立,其中任一種基色是不能由另外兩種基色混合而得到,但它們相互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顏色,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黃色加藍色合成綠色。
理解了三原色,聰明的你一定會想到,可以用這樣一個原理來製作彩色顯示器呀。沒錯,我們今天的色彩豐富的CRT顯示器正是由這個三原色原理製造出來的。剛才我們提到,三原色的選擇在原則上是任意的,但是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人們的眼睛對紅、綠、藍三種顏色反應最靈敏,而且它們的配色范圍比較廣,用這三種顏色可以隨意配出自然界中的大部分顏色,因此在CRT顯示器中,選用紅、綠、藍三種顏色作為三原色,還分別用R、G、B三個字母來表示。現在問題來了,怎樣可以把這三原色的光表現出來呢,我們需要一個機電裝置來完成這一表現過程
二、從三原色到彩色CRT
CRT顯示器(學名為「陰極射線顯像管」)是就是這樣一種裝置,它主要由電子槍(Electron gun)、偏轉線圈(Deflection coils)、蔭罩(Shadow mask)、熒光粉層(phosphor)和玻璃外殼五部分組成。其中我們印象最深的肯定是玻璃外殼,也可以叫做熒光屏,因為它的內表面可以顯示豐富的色彩圖像和清晰的文字。CRT顯示器是怎樣將三原色原理用在其中的呢?當然,並不是直接將這三原色畫在熒光屏上,而是用電子束來進行控制和表現的。
1.電子槍是如何工作的
這首先有賴於熒光粉層,在熒光屏上塗滿了按一定方式緊密排列的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熒光粉點或熒光粉條,稱為熒光粉單元,相鄰的紅、綠、藍熒光粉單元各一個為一組,學名稱之為像素。每個像素中都擁有紅、綠、藍(R、G、B)三原色,根據我們剛才所說的三原色理論,這就有了形成千變萬化色彩的基礎。然而,怎樣把這三原色混合成豐富的色彩呢?
我們通過電子槍(Electron gun)來解決這個問題,沒錯,電子槍就好像手槍一樣,可以發射,不過發射的不是子彈,而是非常高速的電子束。其工作原理是由燈絲加熱陰極,陰極發射電子,然後在加速極電場的作用下,經聚焦極聚成很細的電子束,在陽極高壓作用下,獲得巨大的能量,以極高的速度去轟擊熒光粉層。這些電子束轟擊的目標就是熒光屏上的三原色。為此,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不是一束,而是三束,它們分別受電腦顯卡R、 G、 B三個基色視頻信號電壓的控制,去轟擊各自的熒光粉單元。受到高速電子束的激發,這些熒光粉單元分別發出強弱不同的紅、綠、藍三種光。根據空間混色法(將三個基色光同時照射同一表面相鄰很近的三個點上進行混色的方法)產生豐富的色彩,這種方法利用人們眼睛在超過一定距離後分辨力不高的特性,產生與直接混色法相同的效果。用這種方法可以產生不同色彩的像素,而大量的不同色彩的像素可以組成一張漂亮的畫面,而不斷變換的畫面就成為可動的圖像。很顯然,像素越多,圖像越清晰、細膩,也就更逼真。可是,怎樣用電子槍來同時激發這數以萬計的像素發光並形成畫面呢?
2.畫面是如何形成的
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其原理是利用了人們眼睛的視覺殘留特性和熒光粉的余輝作用,這就是我們即使只有一支電子槍,只要我們的三支電子束可以足夠快地向所有排列整齊的像素進行激發,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圖像的。大家不要懷疑,我們現在的CRT顯示器中的電子槍能發射這三支電子束,然後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對所有的像素進行掃描激發。
要形成非常高速的掃描動作,我們還需要偏轉線圈(Deflection coils)的幫助,通過它,我們可以使顯像管內的電子束以一定的順序,周期性地轟擊每個像素,使每個像素都發光,而且只要這個周期足夠短,也就是說對某個像素而言電子束的轟擊頻率足夠高,我們就會看到一幅完整的圖像。我們把這種電子束有規律的周期性運動叫掃描運動。
3.顯示器的掃描方式
理解了三原色,聰明的你一定會想到,可以用這樣一個原理來製作彩色顯示器呀。沒錯,我們今天的色彩豐富的CRT顯示器正是由這個三原色原理製造出來的。剛才我們提到,三原色的選擇在原則上是任意的,但是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人們的眼睛對紅、綠、藍三種顏色反應最靈敏,而且它們的配色范圍比較廣,用這三種顏色可以隨意配出自然界中的大部分顏色,因此在CRT顯示器中,選用紅、綠、藍三種顏色作為三原色,還分別用R、G、B三個字母來表示。現在問題來了,怎樣可以把這三原色的光表現出來呢,我們需要一個機電裝置來完成這一表現過程
沒錯,因為有大量排列整齊的像素需要激發,必然要求有規律的電子槍掃描運動才顯得高效,通常實現掃描的方式很多,如直線式掃描,圓形掃描,螺旋掃描等等。其中,直線式掃描又可分為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兩種,相信大家都經常聽到,事實上,在CRT顯示系統中兩種都有採用。逐行掃描是電子束在屏幕上一行緊接一行從左到右的掃描方式,是比較先進的一種方式。而隔行掃描中,一張圖像的掃描不是在一個場周期中完成的,而是由兩個場周期完成的。在前一個場周期掃描所有奇數行,稱為奇數場掃描,在後一個場周期掃描所有偶數行,稱為偶數場掃描。無論是逐行掃描還是隔行掃描,為了完成對整個屏幕的掃描,掃描線並不是完全水平的,而是稍微傾斜的,為此電子束既要作水平方向的運動,又要作垂直方向的運動。前者形成一行的掃描,稱為行掃描,後者形成一幅畫面的掃描,稱為場掃描。
有了掃描,就可以形成畫面,然而在掃描的過程中,怎樣可以保證三支電子束准確擊中每一個像素呢?這就要藉助於蔭罩(Shadow mask),它的位置大概在熒光屏後面(從熒光屏正面看)約10mm處,厚度約為0.15mm的薄金屬障板,它上面有很多小孔或細槽,它們和同一組的熒光粉單元即像素相對應。三支電子束經過小孔或細槽後只能擊中同一像素中的對應熒光粉單元,因此能夠保證彩色的純正和正確的會聚,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清晰的圖像。
至於畫面的連續感,則是由場掃描的速度來決定的,場掃描越快,形成的單一圖像越多,畫面就越流暢。而每秒鍾可以進行多少次場掃描通常是衡量畫面質量的標准,我們通常用幀頻或場頻(單位為Hz,赫茲)來表示,幀頻越大,圖像越有連續感。我們知道,24Hz場頻是保證對圖像活動內容的連續感覺,48Hz場頻是保證圖像顯示沒有閃爍的感覺,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顯示效果良好的圖像。其實,這就跟動畫片的形成原理是相似的,一張張的圖片快速閃過人的眼睛,就形成連續的畫面,就變成動畫.
三、單色顯示器工作原理
剛才我們談到的是彩色CRT顯示器的工作原理,現在有必要再跟大家回顧一下我們的「古董」——單色顯示器的工作原理,其實兩者的原理是相當相似的,而且單色CRT的工作原理還比較簡單一點。
單色顯示器的單色顯像管只能顯示一種顏色,但可有灰度等級,也就是亮度層次,如對於黑白顯像管,除了可以顯示黑色和白色外,還可以顯示黑色同白色之間的各級灰色。由於電子束的強弱是受電腦顯示卡送來的視頻信號控制的,電子束強,像素發的光就亮一些;電子束弱,像素發的光就暗一些,因此每個像素發光的亮暗程度是不同的。這樣,大量的亮暗程度不同的像素聚合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幅圖像或文字。
四、顯示器是如何顯示圖像的
無論是單色顯示器或者是彩色顯示器,其工作原理大概是相同的,現在再來談一下我們通過電腦輸入的信號是怎樣轉化為圖像的呢?
我們知道,在電腦裡面有一塊板卡和顯示器相連接,那就是顯示卡,它主要接受CPU的控制和送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顯示卡在主機外部有個介面,通過電纜和顯示器相連。顯示卡把主機以二進制輸出的數字信息變為顯示器能夠處理的視頻信號、同時再加人行頻、場頻同步信號或其它控制信號,然後通過數據線轉送到CRT顯示器的內部電路中,這主要包括場掃描電路、行掃描電路、視頻放大及顯像管附屬電路、顯示器電源電路。其中場掃描電路和行掃描電路是控制電子槍掃描熒光屏像素的形式,保證准確擊中每一個像素。而視頻放大及顯像管附屬電路主要是用於對視頻信息進行再加工以形成圖像,至於顯示器的電源電路,就是提供顯示器穩定的電源供應的設備。這樣,由顯示卡送過來的數據經過處理,再由顯示器中的電子槍(Electron gun)、偏轉線圈(Deflection coils)、蔭罩(Shadow mask)、熒光粉層(phosphor)和熒光屏來顯示出圖像或者文本,這就是我們在顯示器中看到的畫面形成的全過程
結語:彩色CRT顯示器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單從顯像管來說,就已經有球面顯像管、柱面顯像管,一般平面顯像管和純平面顯像管,這些顯像管具有不同的性質,適合不同的使用人群。而從工作原理而言,基本上是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在掃描技術、畫面表現技術上不斷突破,相信未來一天,CRT顯示器的技術會更上一層樓。
⑦ 電腦顏色是什麼意思
真彩色。顏色越高畫質越好,不過人眼看來幾乎是沒有區別的。
⑧ 電腦本來的顏色是什麼顏色啊
工程塑料的顏色,要是商用筆記本那就鎂鋁合金的顏色。
⑨ 電腦系統顏色的區別
區別是按照顯示顏色的多少來劃分的,256色是指用於顯示電腦的顏色有256種,而16位色是指2的16次方的顏色來顯示,也就是有65536種顏色。而32位色就更多了,其中因為32位色的色彩數接近人眼所能分辨的色彩數,所以就叫真彩色
⑩ 什麼顏色是電腦色
我的電腦是黑色的``我認為黑色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