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腦液晶顯示器和普通顯示器有什麼區別
液晶顯示屏的發光件是發光二極體,沒有射線輻射,用電也比較少,還有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是高科技產品,還有現在核心技術是進口的多,所以價格較高.
純屏顯示器的發光管是一個射線管,發光是靠電子束打擊顯示屏的熒光粉上實現的,由於射線是高速向屏光屏轟擊的,人體離得太近就有可能會有射線輻射,一般認為人體要離顯示屏一米.
B. 顯示器和電腦有什麼區別
相同屏幕尺寸的顯示屏,價錢高低一般體現在解析度、響應時間、流明等方面的差異上,當然不同廠商出品的相同屏幕尺寸價位也決定於製造成本和市場價格定位。一般來說,一分錢一分貨,但是顯示屏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在一般性家用和辦公使用中都是能夠滿足需要的,因而性價比則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方面。不是專注於圖形方面可以選擇比較便宜的液晶顯示器,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順利!
液晶顯示屏(LCD)用於數字型鍾表和許多攜帶型計算機的一種顯示器類型。LCD顯示使用了兩片極化材料,在它們之間是液體水晶溶液。電流通過該液體時會使水晶重新排列,以使光線無法透過它們。液晶顯示技術的發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產品的潮流,無論是直角顯示、低耗電量、體積小、還是零輻射等優點,都能讓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視覺環境。
C. 電腦液晶顯示器這個現象叫什麼
色調問題
用超級用戶許可權更改
D. 什麼是液晶顯示器
什麼是液晶顯示器(LCD)?
液晶顯示器英文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縮寫為LCD。它的主要原理是為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
液晶顯示器有什麼特點?
一、機身薄,節省空間:與比較笨重的CRT顯示器相比,液晶顯示器只要前者三分之一的空間。
二、省電,不產生高溫:它屬於低耗電產品,可以做到完全不發燙,相對與CRT顯示器,因顯像技術不可避免產生高溫。
三、無輻射,益健康:液晶顯示器完全無輻射,這對於整天在電腦前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
四、畫面柔和不傷眼:不同於CRT技術,液晶顯示器畫面不會閃爍,可以減少顯示器對眼睛的傷害,眼睛不容易疲勞。
E. 電腦顯示器是什麼東西
電腦顯示器如下圖:
顯示器背面:
電腦的顯示器作為顯示設備,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實時的把電腦顯卡輸出的視頻圖像信號通過顯示屏幕顯示出來,讓使用者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和獲取所需的信息。如:電腦主機正在播放一段動畫,通過音響,你可以聽到動畫的配音。如果沒有顯示器,你只能想像動畫中的場景會是一個什麼畫面。有了顯示器,就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這個場。景。
F. 液晶顯示器的簡稱是什麼
液晶顯示器的簡稱是LCD,英文全稱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器,為平面超薄的顯示設備,它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組成,放置於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顯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師青睞,適用於使用電池的電子設備。它的主要原理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
(6)電腦液晶顯示器是什麼擴展閱讀:
物理特性
液晶是這樣一種有機化合物, 在常溫條件下,呈現出既有液體的流動性,又有晶體的光學各向異性,因而稱為「液晶」。
在電場、磁場、溫度、應力等外部條件的影響下,其分子容易發生再排列,使液晶的各種光學性質隨之發生變化,液晶這種各向異性及其分子排列易受外加電場、磁場的控制.正是利用這一液晶的物理基礎,即液晶的「電-光效應」,實現光被電信號調制。
從而製成液晶顯示器件.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ON/OFF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依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液晶的物理特性是:當通電時導通,排列變的有秩序,使光線容易通過;不通電時排列混亂,阻止光線通過。讓液晶如閘門般地阻隔或讓光線穿透。
工作原理
液晶顯示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從液晶顯示器的結構來說,無論是筆記本屏還是桌面液晶顯示器,採用的液晶顯示器屏全是由不同部分組成的分層結構。液晶顯示器由兩塊板構成,厚約1mm,其間由包含有液晶材料的5um均勻間隔隔開。
因為液晶材料本身並不發光,所以在顯示屏下邊都設有作為光源的燈管,而在液晶顯示器屏背面有一塊背光板(或稱勻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熒光物質組成,可以發射光線,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勻的背光源。
背光板發出的光線在穿過第一層偏振過濾層之後進入包含成千上萬液晶液滴的液晶層。液晶層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細小的單元格結構中,一個或多個單元格構成屏幕上的一個像素。
在玻璃板與液晶材料之間是透明的電極,電極分為行和列,在行與列的交叉點上,通過改變電壓而改變液晶的旋光狀態,液晶材料的作用類似於一個個小光閥。
優點
1、液晶在節能方面可謂優勢明顯。
2、其輻射指標普遍比CRT要低一些。
3、由於其原理問題不會出現任何的幾何失真,線性失真。
4、液晶顯示器可視面積大。
5、高精細的畫質(部分低價的縮水顯示器除外)。
6、顯示器與CRT的相比重量輕幾倍,且厚度也是薄了幾倍,因此很容易移動。
7、不會因供電不足導致畫面色彩失真。
G. 電腦液晶顯示器
LCD製造時選用的控制IC、濾光片和定向膜等配件,與面板的對比度有關,對一般用戶而言,對比度能夠達到350:1就足夠了,但在專業領域這樣的對比度平還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相對CRT顯示器輕易達到500:1甚至更高的對比度而言。只有高檔液晶顯示器才能達到這樣如此程度,由於對比度很難通過儀器准確測量,所以挑的時候還是要自己親自去看才行。
提示:對比度很重要,可以說是選取液晶的一個比亮點更重要的指標,當你了解到你的客戶買的液晶是用來娛樂看影碟,你們就可以強調對比度比無壞點更重要,我們在看流媒體時,一般片源亮度不大,但要看出人物場景的明暗對比,頭發絲灰到黑的質感變化,就要靠對比度的高低來顯現了.優派的VG和VX一直強調對比度的指標,VG910S是1000:1的對比度,我們當時拿這款和三星的一款用雙頭顯卡對比測試,三星液晶就明顯比不過,大家有興趣可以試試.測試軟體中的256級灰度測試中在平視時能看清楚更多的小灰格即是對比度好!
2 亮度
LCD是一種介於固態與液態之間的物質,本身是不能發光的,需藉助要額外的光源才行。因此,燈管數目關系著液晶顯示器亮度。最早的液晶顯示器只有上下兩個燈管,發展到現在,普及型的最低也是四燈,高端的是六燈。四燈管設計分為三種擺放形式:一種是四個邊各有一個燈管,但缺點是中間會出現黑影,解決的方法就是由上到下四個燈管平排列的方式,最後一種是「U」型的擺放形式,其實是兩燈變相產生的兩根燈管。六燈管設計實際使用的是三根燈管,廠商將三根燈管都彎成「U」型,然後平行放置,以達到六根燈管的效果。
提示:亮度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越亮的液晶給人很遠一看,就從一排液晶牆中脫穎而出,我們在CRT中經常見到的高亮技術(優派叫高亮,飛利浦叫顯亮,明基叫銳彩)都是通過加大陰罩管的電流,轟擊熒光粉,產生更亮的效果,這樣的技術,一般是以犧牲畫質,和顯示器的壽命來換取的,所有採用此類技術的產品在預設狀態下都是普亮的,總要按個鈕才能實行,按一下3X亮玩游戲;再按一變成5X亮看影碟,他細一看都變糊了,要看文本還得老實的回到普通的文本模式,這樣的設計其實就是讓大家不要常用高亮.LCD顯示亮度的原理和CRT不一樣,他們是靠面板後面的背光燈管的亮度來實現的.所以燈管要設計的多,發光才會均勻.早期賣液晶時和別人說液晶是三根以是很牛的事了,但當時奇美CRV,就搞出了一個六燈管技術,其實也就是把三管彎成了」U」型,變成了所謂的六根;這樣的六燈管設計,加上燈管發光本身就很強,面板就看到很亮,這樣的代表作在優派中以VA712為代表;但所有高亮的面板都會有一個致命傷,屏會漏光,這個術語一般人很少提及,編者個人認為他很重要,漏光是指在全黑的屏幕下,液晶不是黑的,而是發白發灰.所以好的液晶不要一味的強調亮度,而是要多強調對比度,優派的VP和VG系列就是不講亮度,講對比度的產品!
3 信號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於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反應時間,通常是以毫秒(ms)為單位。要說清這一點我們還要從人眼對動態圖像的感知談起。人眼存在「視覺殘留」的現象,高速運動的畫面在人腦中會形成短暫的印象。動畫片、電影等一直到現在最新的游戲正是應用了視覺殘留的原理,讓一系列漸變的圖像在人眼前快速連續顯示,便形成動態的影像。人能夠接受的畫面顯示速度一般為每秒24張,這也是電影每秒24幀播放速度的由來,如果顯示速度低於這一標准,人就會明顯感到畫面的停頓和不適。按照這一指標計算,每張畫面顯示的時間需要小於40ms。這樣,對於液晶顯示器來說,響應時間40ms就成了一道坎,低於40ms的顯示器便會出現明顯的畫面閃爍現象,讓人感覺眼花。要是想讓圖像畫面達到不閃的程度,則就最好要達到每秒60幀的速度。
我用一個很簡單的工式算出相應反應時間下的每秒畫面數如下:
響應時間30ms=1/0.030=每秒約顯示 33 幀畫面
響應時間25ms=1/0.025=每秒約顯示 40 幀畫面
響應時間16ms=1/0.016=每秒約顯示 63 幀畫面
響應時間12ms=1/0.012=每秒約顯示 83 幀畫面
響應時間8ms=1/0.008=每秒約顯示 125 幀畫面
響應時間4ms=1/0.004=每秒約顯示 250 幀畫面
響應時間3ms=1/0.003=每秒約顯示 333 幀畫面
響應時間2ms=1/0.002=每秒約顯示 500 幀畫面
響應時間1ms=1/0.001=每秒約顯示1000 幀畫面
提示: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了解到了響應時間與畫面幀數的關系。由此看來響應時間是越短越好。當時液晶市場剛啟動時響應時間最低的接受范圍是35ms,主要是以EIZO為代表的產品,後來明基的FP系列推出來到25毫秒,從33幀到40幀基本上感覺不出來,真正有質的變化是16MS,每秒顯示63幀,以能應付電影,一般游戲的要求,所以到現在為止16MS也不算過時,隨著面板技術的提高,明基和優派就開始了速度之爭,優派從8MS,4毫秒一直發布到1MS,可以說1MS是LCD速度之爭的終節者。對於游戲發燒友來說快1MS就意味意CS的槍法會更准,至少是心理上是這樣的,這樣的客戶就要推薦VX系列顯示器.但大家銷售時要注意灰度響應,全彩響應的文字區別,有時可能灰階8MS和全彩5MS說的是一個意思,就和我們以前賣CRT時,我們說點距是.28,LG就非要說他的是.21,水平點距卻忽略不談,其實兩面者說的是一個意思,現在近期LG又搞出來一個銳度達1600:1,這也是一個概念的炒作,大家用的屏基本上就哪幾家,哪會只有LG一家做到1600:1,而大家都停留在450:1的水平呢?一說消費者就明折了銳度和對比度的意思了,好比是AMD的PR值一樣,沒有實質意義.
4 可視角度
LCD的可視角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當背光源通過偏極片、液晶和取向層之後,輸出的光線便具有了方向性。也就是說大多數光都是從屏幕中垂直射出來的,所以從某一個較大的角度觀看液晶顯示器時,便不能看到原本的顏色,甚至只能看到全白或全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製造廠商們也著手開發廣角技術,到目前為止有三種比較流行的技術,分別是:TN+FILM、IPS(IN-PLANE -SWITCHING)和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TN+FILM這項技術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層廣視角補償膜。這層補償膜可以將可視角度增加到150度左右,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在液晶顯示器中大量的應用。不過這種技術並不能改善對比度和響應時間等性能,也許對廠商而言,TN+FILM並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但它的確是最廉價的解決方法,所以大多數台灣廠商都用這種方法打造15寸液晶顯示器。
IPS(IN-PLANE -SWITCHING,板內切換)技術,號稱可以讓上下左右可視角度達到更大的170度。IPS技術雖然增大了可視角度,但採用兩個電極驅動液晶分子,需要消耗更大的電量,這會讓液晶顯示器的功耗增大。此外致命的是,這種方式驅動液32液晶顯示器晶分子的響應時間會比較慢。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區域垂直排列)技術,原理是增加突出物來形成多個可視區域。液晶分子在靜態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垂直排列,在施加電壓後液晶分子成水平排列,這樣光便可以通過各層。MVA技術將可視角度提高到160度以上,並且提供比IPS和TN+FILM更短的響應時間。這項技術是富士通公司開發的,目前台灣奇美(在大陸奇麗是奇美的子公司)和台灣友達獲得授權使用此技術。優派的VX2025WM即是此類面板的代表作,水平,垂直可視角度均為175度,基本無視覺死角,並且還承諾無亮點;可視角度分為平行和垂直可視角度,水平角度是以液晶的垂直中軸線為中心,向左和向右移動,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圍。垂直角度是以顯示屏的平行中軸線為中心,向上和向下移動,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圍。可視角度以「度」為單位,目前比較常用的標注形式是直接標出總水平、垂直范圍,如:150/120度,目前最低的可視角度為120/100度(水平/垂直),低於這個值則不能接受,最好能達到150/120度以上。
國內電腦市場各種品牌的純平顯示器之間強烈的競爭,各個商家都想在純平這塊大蛋糕上分得最大的份額。而當人們像當初搬15英寸顯示器一樣把純平買回家後。我們不僅要問:下一代顯示器的熱點是什麼呢?矛頭直指液晶顯示器。液晶顯示器具有圖像清晰精確、平面顯示、厚度薄、重量輕、無輻射、低能耗、工作電壓低等優點。
H. 電腦顯示器和電腦液晶顯示器有什麼區別
建議普通的比較好呀
其實液晶的 除了 面積小 看著好看
其他的都不怎麼好~ 說白了
液晶其實並不保護眼睛 液晶亮度比普通的高
有些時候還會比普通的更傷害到眼睛的~
建議你還是買個3星的存平顯示器吧
建議你買3星793 大約1200 左右吧~
I. 各位請問液晶顯示器和普通的電腦顯示器有什麼區別
成像處理與色彩 電腦發燒友們都知道,液晶顯示器比之純平顯示器雖然具有亮度高、無輻射的優點,但是在玩電腦游戲的時候會出現圖像移動速度慢的現象、高速圖像還會出現「拖尾」。相比之下,液晶電視則不會出現類似現象。一般,電視信號由聲音、亮度和色彩組成。這三組號碼在電視內部被處理後,我們才能欣賞到逼真的畫面和聲音。即使是採用性能相近的液晶面板,也會在各自的信號優化上有所不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液晶電視會為成像方面投入較大的優化方案,因為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在液晶顯示器上看電視,因為面積較小,我們要在不足一米的距離甚至是半米不到的距離去看,那樣的話圖像很微小的不清晰都會造成視覺上感覺出的「圖像模糊」,所以要獲得好的成像效果,還得在成像處理上下一些功夫。 液晶電視之所以能消除遲鈍現象,在於液晶電視的內部採用了功能強大、容量更大的數字處理電路。例如日前東芝電視新推出的「數字新頭腦」液晶晶元,延續了東芝技術中一向具有的全數字多項先進處理的技術優勢,改變了原有的電視信號處理模式,將YC分離電路和色彩解碼電路整合為全數字信號傳輸處理大型集成電路,不僅降低了聲音噪波,而且真實還原了圖像的本來面貌。 喜歡用DVD看影片的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DVD的制式跟電視的制式不一樣,有時候會產生色度數據噪波。對於這一點,東芝也早有準備,DVD全程數字跟蹤降噪技術可去除DVD碟片的格式圖像在壓縮過程中產生的噪波和斑點,提高DVD影片的圖像清晰度,同時能修正DVD播放器中不能修正的色彩信息,使色彩信息還原更加准確,提高DVD影片的畫質。同時所帶的三維動態環繞聲能讓音域更加寬廣。 另外,在圖像的色彩方面,液晶電視也採用了各式各樣的「濾波器」,其作用就是對電視信號的優化,這個在普通電視上也有應用。所有的這些,在普通的液晶顯示器上一般是不會採用的,這也就是液晶PC的成像效果與液晶電視的一個很大的區別。 亮度和對比度 早期液晶顯示器由於先天限制,存在可視角度、響應時間、製造成本這三大障礙。而事實上,在液晶電視的技術性能指標中,對消費者視覺感受影響最大的是亮度、對比度、解析度和可視角度,而亮度又是評判液晶電視畫質的重要指標。 普通液晶顯示器其面板亮度一般是300流明左右,而液晶電視一般所採用的液晶面板都是400流明以上,好一些的如東芝電視能達到500流明;其次對比度也一樣,液晶電視500∶1是常事,而液晶PC只有400∶1左右。如今,東芝的動態優化系統技術能讓顯示屏的對比度高達800:1。而且現在市面上的液晶電視在處理畫面的過程通常是對畫面整體的亮度進行平均測定,有時候會出現有殘影, 撞淮浚 時ズ投炔畹那榭觶 サ氖 中巒紡約際踉蠐鎂胤酵幾 娼 辛酥匭路治觶 觳獬雒靼搗植甲純觶 緩蟛捎們苛τ嘔 J蕉悅懇桓齷 娼 邢肝⒌拿靼擋憒蔚髡 餼鯰脅杏暗娜鋇恪T倮檬侄 狽較蛐拚 際醵曰 嫻拿懇桓魷袼亟 行拚 謀淦浜誚撞淮康娜鋇悖 蒙 時ヂ H綣惶ㄒ壕У縭佑姓廡┘際醯撓τ茫 美垂劭刺逵 攏 歉齜淺2淮淼難≡瘛?br /> 伴隨著平板電視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液晶電視屏幕的不斷擴大,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的區別將會越來越大。而在彩電業競爭中,價格也不在是主要的競爭手段。據東芝預測,技術突破將是引起未來市場再次降價的另一重要原因。隨著液晶技術障礙的逐一突破,技術的進步讓日趨成熟的LCD技術煥發出更大的活力,健康、環保的優勢讓大屏幕液晶電視成為人們又一個選擇。相信有那麼一天,人們不會再把液晶顯示屏錯當成液晶電視了,會為哪種技術能代表未來液晶電視的發展而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