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的由來與發展歷史
計算機,用來計算的機器。科學家發明了某些零件組成的機器可以用來計算,於是計算機便慢慢成為一門學科和工具出現在人類歷史的舞台上,從五十多年前到現在,隨著計算機的快速發展,它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社會進入計算機的時代。
1、20世紀50年代中期,計算機只放置在科學家的實驗室中,只有科學家才會操作這些計算機,這樣的計算機大小可佔一個實驗室,一般人都不了解這么一個巨大的玩物。(如今每個人都知道計算機,計算機體積不斷變小,桌面電腦,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同時計算機的存儲器容量越來越大,處理器運算越來越快。)
2、除了體積大小以外,最早出現的計算機與現在的計算機的最大不同在於它們的工作方式。最早出現的計算機沒有操作系統,那麼它們怎麼工作呢?舉例,如果要排列一組數據,計算機操作員就要配置計算機的硬體,設置電路。完成後計算機便可以自動排好數據了。一般地,每一個任務對應的電路設置都是不同的,對每一台計算機而言,它們只是執行一個特定的任務。我們理解到這樣畢竟比人工排列一組數據簡單。在那個時候,每台電腦執行一個特定的任務,而很少改變自己的電路設置。(改變了則執行其他任務),這樣能讓那時候的computer power發揮到最大,但很明顯這樣子缺乏靈活性。對比現在,我們用微型計算機去執行一大堆任務,而且經常從這個任務轉到那個任務,不需關閉電源去配置電路,不需添加新的硬體,輕易完成這么一大堆任務。
3、早期體積巨大的計算機都收藏在博物館了,有的還可以在網上購買。
⑵ 世界上的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在哪一年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
時間:1946年2月14日
名字:"ENIAC"
誕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誕生過程:
1943年美國國防部批准了由Pennsyvania大學John Mauchly教授和John Presper Echert工程師提出的製造一台由電子管構成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的計劃,其目的是計算新型火炮的彈道軌跡。
ENIAC於1946年2月14日交付使用,它由17468個電子管、6萬個電阻器、1萬個電容器和6千個開關組成,重達30噸,佔地160平方米,耗電174千瓦,耗資45萬美元。這台計算機每秒只能運行5千次加法運算。
1945年ENIAC的顧問von Neumann在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電子離散變數計算機)計劃中首次提出了存儲程序的概念。這個思想幾乎同時被英國的科學家Turing想到。
1946年,von Neumann在Princeton Institute進行高級研究時,設計了一台存儲程序的計算機IAS,雖然IAS直到1952年也未能問世,但IAS的總體結構得到確認,並成為後來通用計算機的原型。
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Sperry和IBM兩大製造計算機的公司,IBM公司於1952年推出了程序控制的計算機701,1955年又推出了702,後來形成了700/7000系列,使IBM公司成為計算機製造商的絕對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