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中控制系統和操作系統是同一個意思控制系統是什麼意思
電腦中控制系統和操作系統並不是同一個意思。控制系統是指指由控制主體、控制客體和控制媒體組成的具有自身目標和功能的管理系統。
控制系統意味著通過它可以按照所希望的方式保持和改變機器、機構或其他設備內任何感興趣或可變的量。控制系統同時是為了使被控制對象達到預定的理想狀態而實施的。控制系統使被控制對象趨於某種需要的穩定狀態。
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1)電腦設備控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控制系統的分類:
1、按照有無反饋分類
無反饋稱為開環控制系統(open-loop control system),這種系統的輸入直接供給控制器,並通過控制器對受控對象產生控製作用。其主要優點是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容易維修;缺點是精度低,容易受環境變化(例如電源波動、溫度變化等)的干擾。
有反饋稱為閉環控制系統(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輸入與反饋信號比較後的差值(即偏差信號)加給控制器,然後再調節受控對象的輸出,從而形成閉環控制迴路。所以,閉環系統又稱為反饋控制系統,這種反饋稱為負反饋。與開環系統相比,閉環系統具有突出的優點,包括精度高、動態性能好、抗干擾能力強等。它的缺點是結構比較復雜,價格比較貴,對維修人員要求較高。
2、根據採用的信號處理技術不同分類
模擬控制系統,採用模擬技術處理信號的控制系統稱為模擬控制系統。
數字控制系統,採用數字技術處理信號的控制系統稱為數字控制系統。
3、根據輸入量是否恆定分類
輸入量是恆定的,這種控制系統我們一般稱之為恆值控制系統,如恆速電機、恆溫熱爐等。
輸出量隨著輸入量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控制系統稱為隨動系統。例如導彈自動瞄準系統等。
Ⅱ 電腦中控制和指揮程序是什麼意思
運算器用來完成算數運算和邏輯運算,並將運算的中間結果暫存在運算器內。
存儲器用來存放數據和程序。
控制器用來控制,指揮程序和數據的輸入,運行以及處理運算結果。
輸入設備用來將人們熟悉的信息形式轉換為機器能識別的信息形式,常見的有鍵盤,滑鼠等。
輸出設備可將機器運算結果轉換為人們熟悉的信息形式,如列印機輸出,顯示器輸出等。
計算器的五大部件在控制器的同意指揮下,有條不紊地自動工作。
由於運算器和控制器在邏輯關系和電路結構上聯系十分緊密,尤其在大規模集成電路製作工藝出現後,著兩大部件往往集成在同一個晶元上,因此通常將他們合起來統稱為中央處理器(CPU).把輸入輸出設備簡稱為I/O設備。
現代計算機可認為由三大部分組成:CPU,I/O設備及主存儲器,CPU與主存儲器合起來又可稱為主機,I/O設備又可稱為外部設備。
主存儲器是存儲器子系統中的一類,用來存放程序和數據,可以直接與CPU交換信息。另一類稱為輔助存儲器,簡稱輔存,又稱外存。
算術邏輯單元(ALU)簡稱算邏部件,用來完成算數邏輯運算。控制單元(CU)用來解釋存儲器中的指令,並發出各種操作命令來執行指令。ALU和CU是CPU的核心部件。
I/O設備也受CU控制,用來完成相應的輸入,輸出操作。
Ⅲ 什麼是計算機控制系統
1.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硬體主要由計算機系統和過程輸入輸出系統等組成。
(一)計算機系統包括主機和外圍設備;主機由cpu
和
內存儲器
(ram,rom)組成,它是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核心。主機根據過程輸入設備送來的實時生產過程工作狀況的各種信息以及預定的控制演算法,自動的進行信息處理,及時的選定相應的控制策略,並實時地通過過程輸出設備向生產過程發送控制命令。
外圍設備可分為輸入設備、輸出設備、通信設備和外存設備。
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專用操作台等,用來輸入程序、數據和操作命令。
常用的輸出設備有有顯示器、列印機、繪圖機和各種專用的顯示台,他們以字元、表格、曲線、圖形、指示燈等形式反映生產過程工況和控制信息、
常用的外存設備有磁碟、磁帶、光碟等,有兼輸入輸出功能,存放程序和數據。
(二)過程輸入輸出系統
它由輸入輸出通道及介面、信號檢測及變送裝置和執行結構等組成。
輸入「輸出通道及介面是計算機與外部連接的橋梁。常用的輸入輸出介面有並行介面、串列介面等,輸入輸出通道有模擬量輸入輸出通道和數字量輸入輸出通道。前者一方面將檢測変送裝置得到的工業對象的生產過程參數變成二進制代碼送給計算機;另一方面通過計算機進行模數轉換,以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數字量io通道除完成編碼數字輸入輸出外,還將各種繼電器、限位開關的狀態通過輸入介面傳送給計算機,或將計算機發出的開關動作邏輯信號經由輸出介面傳送給生產過程中的各個開關、繼電器等。
檢測変送裝置的功能為把檢測到的各種物理量狀變成電信號,並轉換成適用於計算機輸入的標准信號。
執行結構用來驅動工業對象,完成相應的動作。常見的有電動機、調節閥、電液伺服閥、各種開關等。
Ⅳ 計算機控制器作用
(1)定序。組成程序的指令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被執行,不能亂套。
(2)定時。電子計算機是一種復雜的機器,由眾多的元件、部件組成,不同的信號經過的路徑也不同。
為了讓這些元件、部件能協調工作,系統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時間標准——時鍾和節拍。計算機中的時鍾和節拍是由一種振盪器提供的。振盪器的T作頻率稱為時鍾頻率。
(3)操作控制。控制器應能按指令規定的內容,在規定的節拍向有關部件發出操作控制信號。
(4)電腦設備控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操作控制器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同步控制、非同步控制、聯合控制。
1、同步控制方式:任何指令的運行或指令中各個微操作的執行,均由確定的,具有統一基準時標的時序信號所控制。即所有的操作均由統一的時鍾控制,在標准時間內完成。
(在同步控制下,每個時序信號的結束就意味著安排完成的工作已經完成,隨即開始執行後續的微操作或自動轉向下條指令的運行。)
2、非同步控制方式:沒有統一的同步信號,採用問答方式進行時序協調,將前一操作的回答作為下一操作的啟動信號。
3、聯合控制方式:將同步控制和非同步控制相結合。其通常設計思想為:在功能部件內部採用同步方式或以同步方式為主的控制方式;在功能部件間採用非同步方式。
Ⅳ 控制器是什麼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指揮中心,負責決定執行程序的順序,給出執行指令時機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
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
主要功能:
從內存中取出一條指令,並指出下一條指令在內存中位置
對指令進行解碼或測試,並產生相應的操作控制信號,以便啟動規定的動作;
指揮並控制CPU、內存和輸入/輸出設備之間數據流動的方向。
控制器:根據事先給定的命令發出控制信息,使整個電腦指令執行過程一步一步地進行,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
Ⅵ 電腦控制,PLC控制,人機界面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電腦控制通常說的大型控制系統通過電腦做上位機通過各種通訊控制PLC 控制系統-PLC 系統來驅動現場設備
人機界面也是做為上位控制設備控制PLC 系統來驅動現場設備,人機界面通常使用在單機設備上可控操作簡單靈活.
電腦和人機界面是人和設備聯系的設備,PLC 是設備運轉的中心,是設備的心臟.
人機界面是指人和機器在信息交換和功能上接觸或互相影響的領域或稱界面所說人機結合面,
嵌入式人機界面
信息交換,功能接觸或互相影響,指人和機器的硬接觸和軟觸,此結合面不僅包括點線面的直接接觸,還包括遠距離的信息傳遞與控制的作用空間。人機結合面是人機系統中的中心一環節,主要由安全工程學的分支學科安全人機工程學去研究和提出解決的依據,並過安全工程設備工程學,安全管理工程學以及安全系統工程學去研究具體的解決方法手段措施安全人機學。它實現信息的內部形式與人類可以接受形式之間的轉換。凡參與人機信息交流的領域都存在著人機界面。大量運用在工業與商業上,簡單的區分為「輸入」(Input)與「輸出」(Output)兩種,輸入指的是由人來進行機械或設備的操作,如把手、開關、門、指令(命令)的下達或保養維護等,而輸出指的是由機械或設備發出來的通知,如故障、警告、操作說明提示等,好的人機介面會幫助使用者更簡單、更正確、更迅速的操作機械,也能使機械發揮最大的效能並延長使用壽命,而市面上所指的人機介面則多界狹義的指在軟體人性化的操作介面上。
Ⅶ 請問什麼叫控制器控制器是什麼東西
控制器是對電腦的各個部分進行控制的部件,不同的控制器控制不同的設備,比如:USB控制器,軟盤控制,硬碟控制器等等。當CPU發送指令以後,指令並不是直接到硬碟,軟碟機等設備,而是送到相對應的控制器,通過控制器在對硬體進行操作,這樣,CPU就可以發完指令以後繼續做其他的事情,於下的就由控制器完成,當對設備操作完以後將數值或數據在通過控制器傳給內存或CPU,這樣可以實現設備和CPU的同時操作,實現並行處理,提高工作效率。
他們和USB介面、軟盤、硬碟等設備的關系是控制這些介面和設備的運行。如果沒有他們,你的這些介面或設備就不能被電腦所識別和使用。
如果不明白還可以再問。
Ⅷ 請問在電腦裡面有個遠程式控制制是什麼意思怎麼才能遠程式控制制
遠程式控制制是在網路上由一台電腦(主控端Remote/客戶端)遠距離去控制另一台電腦(被控端Host/伺服器端)的技術,這里的遠程不是字面意思的遠距離,一般指通過網路控制遠端電腦,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所說的遠程式控制制往往指在區域網中的遠程式控制制而言。當操作者使用主控端電腦控制被控端電腦時,就如同坐在被控端電腦的屏幕前一樣,可以啟動被控端電腦的應用程序,可以使用或竊取被控端電腦的文件資料,甚至可以利用被控端電腦的外部列印設備(列印機)和通信設備(數據機或者專線等)來進行列印和訪問互聯網,就像你利用遙控器遙控電視的音量、變換頻道或者開關電視機一樣。不過,有一個概念需要明確,那就是主控端電腦只是將鍵盤和滑鼠的指令傳送給遠程電腦,同時將被控端電腦的屏幕畫面通過通信線路回傳過來。也就是說,我們控制被控端電腦進行操作似乎是在眼前的電腦上進行的,實質是在遠程的電腦中實現的,不論打開文件,還是上網瀏覽、下載等都是存儲在遠程的被控端電腦中的。
電腦中的遠程式控制制技術,始於DOS時代,只不過當時由於技術上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網路不發達,市場沒有更高的要求,所以遠程式控制制技術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但是,隨著網路的高度發展,電腦的管理及技術支持的需要,遠程操作及控制技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遠程式控制制一般支持下面的這些網路方式:LAN、WAN、撥號方式、互聯網方式。此外,有的遠程式控制制軟體還支持通過串口、並口、紅外埠來對遠程機進行控制(不過,這里說的遠程電腦,只能是有限距離范圍內的電腦了)。傳統的遠程式控制制軟體一般使用NETBEUI、NETBIOS、IPX/SPX、TCP/IP等協議來實現遠程式控制制,不過,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目前很多遠程式控制制軟體提供通過Web頁面以Java技術來控制遠程電腦,這樣可以實現不同操作系統下的遠程式控制制。
Windows XP「遠程桌面」的應用
使用「遠程協助」進行遠程式控制制實現起來非常簡單,但它必須由主控雙方協同才能夠進行,所以Windows XP專業版中又提供了另一種遠程式控制制方式——「遠程桌面」,利用「遠程桌面」,你可以在遠離辦公室的地方通過網路對計算機進行遠程式控制制,即使主機處在無人狀況,「遠程桌面」仍然可以順利進行,遠程的用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使用計算機中的數據、應用程序和網路資源,它也可以讓你的同事訪問到你的計算機的桌面,以便於進行協同工作。
(1)配置遠程桌面主機
遠程桌面的主機必須是安裝了Windows XP的計算機,主機必須與Internet連接,並擁有合法的公網IP地址。主機的Internet連接方式可以是普通的撥號方式,因為「遠程桌面」僅傳輸少量的數據(如顯示器數據和鍵盤數據)便可實施遠程式控制制。
要啟動Windows XP的遠程桌面功能必須以管理員或Administrators組成員的身份登錄進入系統,這樣才具有啟動Windows XP「遠程桌面」許可權。
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圖標,選擇「屬性」命令。在出現的對話框中單擊「遠程」選項卡,單擊選中「允許用戶遠程連接到這台計算機」選項框。單擊「選擇遠程用戶」按鈕,然後在「遠程桌面用戶」對話框中單擊「添加」按鈕,將出現「選擇用戶」對話框。(如圖3)
單擊「位置」按鈕以指定搜索位置,單擊「對象類型」按鈕以指定要搜索對象的類型。接下來在「輸入對象名稱來選擇」框中,鍵入要搜索的對象的名稱,並單擊「檢查名稱」按鈕,待找到用戶名稱後,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到「遠程桌面用戶」對話框,找到的用戶會出現對話框中的用戶列表中。
如果沒有可用的用戶,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的「用戶賬戶」來創建,所有列在「遠程桌面用戶」列表中的用戶都可以使用遠程桌面連接這台計算機,如果是管理組成員即使沒在這里列出也擁有連接的許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