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電腦刷新率
簡單地說,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種畫面被刷新的次數,你可以這么理解,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象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刷新,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動畫片,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看上去就自然多了,這就是刷新率。
電腦的刷新和刷新率你也可以這么理解,只不過換成了每秒種屏幕被掃描的次數,當然是刷新率越高越好,圖象就越穩定,對眼睛的影響也越小。
『貳』 電腦刷新率是什麼
刷新頻率就是屏幕刷新的速度。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有時會引起眼睛酸痛。刷新頻率越大,對眼睛的傷害越小,一般的,達到75HZ以上就可以了,但是不要超出顯示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刷新頻率,否則會減小顯示器的使用壽命。註:人大概所能感覺到的頻率時60HZ左右,或者你想清晰的理解這個概念,你也可以用數碼相機對著顯示屏這是你就可以觀察到顯示屏的閃爍;這時你可以調試顯示頻率,並且觀察一段時間來區別不同階段頻率的效果(刷新頻率:對於CRT顯示器(CRT顯示器是一種使用陰極射線管的顯示器)來講,屏幕上的圖形圖像是由一個個因電子束擊打而發光的熒光點組成,由於顯像管內熒光粉受到電子束擊打後發光的時間很短,所以電子束必須不斷擊打熒光粉使其持續發光。
對於傳統顯示器來講,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有時會引起眼睛酸痛,頭暈目眩等症狀。因為60Hz正好與日光燈的刷新頻率相近,所以當顯示器處於60Hz的刷新頻率時會產生令人難受的頻閃效應。而當採用70Hz以上的刷新頻率時可基本消除閃爍。因此,70Hz的刷新頻率是在顯示器穩定工作時的最低要求。設置刷新頻率的方法:單擊開始,單擊控制面板,單擊外觀和主題,然後單擊顯示。或者,可以右鍵單擊桌面,然後單擊屬性。單擊設置選項卡,然後單擊高級。單擊監視器選項卡,然後單擊要使用的屏幕刷新頻率。
『叄』 什麼是電腦屏幕刷新率
什麼是屏幕刷新率:
屏幕刷新頻率:對於CRT顯示器來講,屏幕上的圖形圖像是由一個個因電子束擊打而發光的熒光點組成,由於顯像管內熒光粉受到電子束擊打後發光的時間很短,所以電子束必須不斷擊打熒光粉使其持續發光。
一般來講,屏幕的刷新率要達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易感覺出屏幕的閃爍,CRT顯示器的刷新率是由其行頻和當時的解析度決定的,行頻越高,同一解析度下的刷新率就越高;而行頻一定的情況下,解析度越高則它所能達到的刷新率越低。而對於LCD來說則不存在刷新率的問題,它根本就不需要刷新。因為LCD中每個像素都在持續不斷地發光,直到不發光的電壓改變並被送到控制器中,所以LCD不會有「不斷充放電」而引起的閃爍現象。
對於傳統CRT顯示器也就是純平顯示器來講,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有時會引起眼睛酸痛,頭暈目眩等症狀。因為60Hz正好與日光燈的刷新頻率相近,所以當顯示器處於60Hz的刷新頻率時會產生令人難受的頻閃效應。而當採用70Hz以上的刷新頻率時可基本消除閃爍。因此,70Hz的刷新頻率是在顯示器穩定工作時的最低要求。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顯示器性能參數是行頻,即水平掃描頻率,是指電子槍每秒在屏幕上掃描過的水平點數,以KHz為單位。它的值也是越大越好,至少要達到50KHz。
屏幕刷新率多少合適?
由於傳統的CRT顯示器基本淘汰,對於如今LCD液晶顯示器的閃爍頻率是不能調節的。我們用主機接LCD顯示器時,雖然也在桌面點右鍵調刷新率。但那個調節刷新率對燈管的頻閃是沒有用的,那個調節刷新率只是減輕顯卡的負擔。對LCD是沒有影響的。通常我們接LCD時會有60HZ和75HZ兩個刷新率可調,建議調到到60,可以減輕顯卡的負擔。
准確的來說LCD和LED的液晶屏幕的刷新率只和顯示面板有關系,而普通的電腦的液晶顯示器使用的都是液晶面板和背光光源的結構,LCD和LED只是兩種不同的光源和刷新率完全沒有關系.液晶顯示器默認在60赫茲就可以了,大家了解下即可。
『肆』 電腦顯示器刷新率是什麼意思
屏幕刷新頻率其實是一個很抽象的頭像,它是一種在屏幕上的圖形圖像由一個個因電子束擊打而發光的熒光點組成,由於顯像管內熒光粉受到電子束擊打後發光的時間很短,所以電子束必須不斷擊打熒光粉使其持續發光。電子槍從屏幕的左上角的第一行開始,從左至右逐行掃描,第一行掃描完後再從第二行的最左端開始至第...」
『伍』 電腦刷新頻率是什麼意思
電腦刷新頻率是圖像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也即屏幕上的圖像每秒鍾出現的次數,刷新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刷新頻率越高,屏幕上圖像閃爍感就越小,穩定性也就越高,換言之對視力的保護也越好。一般時人的眼睛、不容易察覺75Hz以上刷新頻率帶來的閃爍感,因此最好能將顯示卡刷新頻率調到75Hz以上。
從硬體角度來說,影響刷新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顯示器的帶寬,現在一般17寸的彩顯帶寬在100左右,完全能上85Hz,屏幕越大,帶寬越大,19寸的在200左右,21寸的在300左右,同品牌同尺寸的彩顯,帶寬越高,價格越貴。其次影響刷新率的還有顯卡,顯卡也有可用的刷新率和解析度,但是就刷新率來說,這點現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主要針對老一代的顯卡,現在哪怕古董級的TNT2顯卡,也能支持1024*768解析度下達到85Hz的效果,1024*768是17寸CRT顯示器的標准解析度。所以,影響刷新率最主要的還是顯示器的帶寬。
『陸』 電腦的刷新率什麼意思。
你可以這么理解,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象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刷新,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動畫片,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看上去就自然多了,這就是刷新率。
影響刷新率最大的是屏幕的解析度,舉個例子,同樣是17寸彩顯,帶寬108,將解析度調至1024*768,最高能達到85Hz,調高至1280*1024,最高只能達到70Hz,調低至800*600,卻能達到100Hz。解析度越高,在帶寬不變的情況下,刷新率就越低,要想保持高刷新率,只有採用高的帶寬,所以大屏幕顯示器的帶寬都很高。
『柒』 電腦顯示器,屏幕刷新頻率(赫茲)指的是什麼
刷新頻率
來自ITwiki,開放的信息技術大網路
Jump
to:
navigation,
<jumptoSearch>
圖像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也即屏幕上的圖像每秒種出現的次數,它的單位是赫茲(Hz)。刷新頻率越高,屏幕上圖像閃爍感就越小,穩定性也就越高,換言之對視力的保護也越好。一般時人的眼睛、不容易察覺75Hz以上刷新頻率帶來的閃爍感,因此最好能將您
顯示卡
刷新頻率調到75Hz以上。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顯示卡都能夠在
最大解析度
下達到75Hz以上的刷新頻率(這個性能取決於顯示卡上RAMDAC的速度),而且顯示器也可能因為帶寬不夠而不能達到要求。
從顯示器原理上講,你在屏幕上看到的任何字元、圖像等全都是由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列的點陣組成。由於
顯像管
熒光粉
受
電子束
的擊打而發光的延時很短,所以此掃描顯示點陣必須得到不斷的刷新。刷新頻率就是屏幕刷新的速度。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
眼睛疲勞
得就越快。有時會引起眼睛酸痛,頭暈目眩等症狀。過低的刷新頻率,會產生令人難受的頻閃效應。而當採用75Hz以上的刷新頻率時可基本消除閃爍。因此,75Hz的刷新頻率應是顯示器穩定工作的最低要求。
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顯示器性能參數是行頻,即
水平掃描頻率
,是指
電子槍
每秒在屏幕上掃描過的水平點數,以KHz為單位。它的值也是越大越好,至少要達到50KHz。
『捌』 電腦上的HZ是什麼意思
赫茲是計算頻率的單位,是電腦顯示的畫面刷新頻率。
1、指的是電腦畫面的刷新頻率,這個需要根據您的顯示器參數來設置,一般設置為60Hz,目前有不少電競游戲顯示器已經支持144Hz,甚至是240Hz的刷新率。
2、由於顯示屏顯示畫面動態是通過刷新的方式進行,由於刷新頻率較高所以人眼不容易識別,而刷新率指的是在一秒內,顯示屏可以顯示多少幅畫面,60Hz指的是一秒顯示60幅畫面,刷新率越高動態畫面顯示越流暢。
3、但刷新率需要顯卡和顯示器的支持,如果需要選擇60Hz以上的刷新率,需要確保您的顯示器對高刷新率的支持。
刷新頻率越高,屏幕上圖像閃爍感就越小,穩定性也就越高,換言之對視力的保護也越好。一般時人的眼睛、不容易察覺75Hz以上刷新頻率帶來的閃爍感,因此最好能將您顯示卡刷新頻率調到75Hz以上。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顯示卡都能夠在最大解析度下達到70Hz以上的刷新頻率。
『玖』 屏幕刷新頻率是什麼意思
刷新率,顧名思義,就是顯卡將顯示信號輸出刷新的速度。60赫茲(hertz)就是每秒鍾顯卡向顯示器輸出60次信號。
屏幕刷新率是屏幕在每秒鍾能刷新的次數,單位是赫茲(Hz),取決於顯示器。
在游戲中能夠獲得超過200幀的畫面,但是由於顯示器刷新率只有30Hz,只能「抓取」其中的30幀進行顯示,最終你所看到的畫面也是30幀。
屏幕刷新率越高,你在每秒鍾內就能看到越多的畫面,因此對你來說,畫面也就更加「流暢」、「清晰」。
(9)電腦里的刷新頻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舉一個刷新率的例子:
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象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
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刷新,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我們看上去就好像動畫片,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看上去就自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