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計算機具有以下特點:
快速的運算能力
電子計算機的工作基於電子脈沖電路原理,由電子線路構成其各個功能部件,其中電場的傳播扮演主要角色。我們知道電磁場傳播的速度是很快的,現在高性能計算機每秒能進行幾百億次以上的加法運算。如果一個人在一秒鍾內能作一次運算,那麼一般的電子計算機一小時的工作量,一個人得做100多年。很多場合下,運算速度起決定作用。例如,計算機控制導航,要求「運算速度比飛機飛的還快」;氣象預報要分析大量資料,如用手工計算需要十天半月,失去了預報的意義。而用計算機,幾分鍾就能算出一個地區內數天的氣象預報。
足夠高的計算精度
電子計算機的計算精度在理論上不受限制,一般的計算機均能達到15位有效數字,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可以實現任何精度要求。歷史上有個著名數學家挈依列,曾經為計算圓周率π,整整花了15年時間,才算到第707位。現在將這件事交給計算機做,幾個小時內就可計算到10萬位。
超強的記憶能力
計算機中有許多存儲單元,用以記憶信息。內部記憶能力,是電子計算機和其他計算工具的一個重要區別。由於具有內部記憶信息的能力,在運算過程中就可以不必每次都從外部去取數據,而只需事先將數據輸入到內部的存儲單元中,運算時即可直接從存儲單元中獲得數據,從而大大提高了運算速度。計算機存儲器的容量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它記憶力特別強。
復雜的邏輯判斷能力
人是有思維能力的。思維能力本質上是一種邏輯判斷能力,也可以說是因果關系分析能力。藉助於邏輯運算,可以讓計算機做出邏輯判斷,分析命題是否成立,並可根據命題成立與否做出相應的對策。例如,數學中有個「四色問題」,說是不論多麼復雜的地圖,使相鄰區域顏色不同,最多隻需四種顏色就夠了。100多年來不少數學家一直想去證明它或者推翻它,卻一直沒有結果,成了數學中著名的難題。1976年兩位美國數學家終於使用計算機進行了非常復雜的邏輯推理驗證了這個著名的猜想。
按程序自動工作的能力
一般的機器是由人控制的,人給機器一個指令,機器就完,成一個操作。計算機的操作也是受人控制的,但由於計算機具有內部存儲能力,可以將指令事先輸入到計算機存儲起來,在計算機開始工作以後,從存儲單元中依次去取指令,用來控制計算機的操作,從而使人們可以不必干預計算機的工作,實現操作的自動化。這種工作方式稱為程序控制方式。
電子計算機一般分為處理模擬信號的模擬計算機和處理數字信號的數字計算機兩大類,目前使用的大都為數字計算機。模擬式電子計算機內部表示和處理數據所使用的電信號,是模擬自然界的實際信號。如它可以用電信號模擬隨時間連續變化的溫度、濕度等。這種模擬自然界實際信號的電信號稱為「模擬電信號」,其主要特點是「隨時間連續變化」。數字式電子計算機內部處理的是一種稱為符號信號或數字信號的電信號,這種信號的主要特點是「離散」,即在相鄰的兩個符號之間不可能有第三個符號。我們通常所說的計算機指的是數字式電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