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配置請問一下我這樣配的一台電腦有問題嗎是否的合理,主要用來玩網游的
可以的,沒問題的,如果能把CPU再提高一下就更好了。
⑵ 電腦配置有必要年年換嗎
多用幾年的想法,在電腦行業里不太適合。
如果你挑選的是台式組裝機,那麼部分硬體是可以做到的。
能否做到多用幾年,需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該硬體性能在過去的發展中變化不大,以後也不大;
2.該硬體質量通常比較好,能夠正常使用較長時間;
3.該硬體通用性較高,和其他新硬體有較好的兼容性。
為什麼會有這幾點要求呢?
其實想想都知道,第一點如果不符合,那麼過幾年就等於性能被「淘汰」了,不換就很虧。第二點,也很明顯,用不了那麼長時間就壞了,肯定不行。第三點有點隱晦,但我剛才也說了,只有部分硬體可以多年不換,那麼換掉的一定要跟不換的可以搭配起來,否則的話不用換的用不到,沒意義。
那麼現在先說說台式機里有哪些硬體:
1.CPU及散熱器
2.顯卡
3.內存
4.主板
5.硬碟(機械硬碟+固態硬碟)
6.電源
7.機箱
8.顯示器
9.鍵盤+滑鼠
10.音響
11.其它設備(光碟機等)
現在可以一條一條歸納,每個硬體套用前面3條要求來說明
【1-1】CPU
1.CPU近幾年的發展很緩慢,某廠擠牙膏(其實是某廠不給力)是主要責任,然而今年有了很大改觀,Ryzen來了以後大有突變的趨勢,可能現在買的高端U過幾年就變成了中端甚至低端,所以很有可能會需要換;
2.CPU的質量不用質疑,只要不是你加壓超頻,正常使用10年都不會壞,當然這部保證RP問題,也有買回來沒用多久就燒的,只是概率很小;
3.CPU的兼容性很差,它需要配合對應的主板才能使用,平均每2代平台共用一個針腳(Intel是這樣,AMD不穩定),一旦跨度大了就得一起換。
所以綜合來看,CPU是有較大概率換的,如果在ryzen出現以前,這個結論有可能會轉變,畢竟i7-980x這個第一代酷睿旗艦到現在也有一戰之力。
【1-2】CPU散熱器
1.散熱器分風冷和水冷,但這些年基本都還是一個水平,幾年前的散熱器效能上套在現在的CPU也沒有問題,畢竟CPU的發熱一直控制在一個范圍里,散熱器主要看這個發熱,而不是CPU;
2.散熱器有損耗,比如熱管老化、風扇老化等等,不過很少有人會關心它;
3.這是關健,散熱器是要有底座對應的,某些散熱器只能兼容部分平台,不保證新出的平台也可以安裝。
總的來說,散熱器倒不是很關心能用多久,一般換了CPU也順帶買個新的散熱器,軟綁定。
【2】顯卡
1.這個可以負責任的說,越高端的顯卡性能下滑的越明顯。這需要另外一個角度來證明,980到1080提升太大,1060就可以干980,而980和1060的價格相差了太多。這才差了一代,「虧損」就這么多,顯然不值。不買高端買中端?但是你買中端卡就更尷尬了,本來性能就是一般般,過幾代還想流暢運行最新的大型單機?我看懸。
2.顯卡質量就很難說了,參差不齊,在質保內沒用壞就不錯了。主要看玩游戲時間有多久,就跟挖礦一個道理,礦卡的二手有幾個願意購買的?還不都是怕用壞。
3.台式顯卡目前都是PCIe 3.0*16的介面,PCIe匯流排應該能挺很久,10年前的老卡拿到現在也能直接插到主板上點亮使用,所以兼容性上問題不大。
顯卡是機器里最容易換的硬體,沒有之一,大多游戲玩家升級都是首選顯卡,一個道理。
【3】內存
1.內存是有性能提升的,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不是重點,也不會因為這個換平台。但內存還有一個指標是容量,這個就重要一些了,不過一般不夠用都是再插一條內存,不是換掉。
2.內存質量和顯卡一樣難說,因為這牽扯到多條內存的穩定性。一般機器只有1條內存的時候最不容易出事,4條以上可能用1年多之後就會有點不亮的情況,另外超頻也會使壽命減少。
3.這是內存的關健,每一代內存的介面都是不同的,不過內存的更新比較緩慢,4代CPU的變化可能才能有一次內存的變化。
所以,內存如果質量好的,只要主板還能兼容,是可以一直用下去的,不用刻意換。
【4】主板
1.「性能」放在主板上可能描述不太准確,應該是「功能」。主板的功能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雷電(TypeC)、M.2、optane等等,都是隨著主板更新一點點加進來的,它提供了更多的功能,這會驅使我們更換它。
2.主板的質量也是和顯卡差不多,很難保證用5年以上。每一次老平台的CPU全線掉價,通常就是能夠搭載它的主板沒貨了,這個現象應該可以說明CPU比主板壽命高得多。
3.主板的「兼容性」主要指的是CPU,要換主板一般就得和CPU一起換,硬綁定。
主板不好說需不需要換。如果你的主板質量很好,一直沒壞,而你當年買的CPU也不是頂級,那麼可以考慮換個定位更高的可兼容的老U,主板繼續湊活用。
不過老主板通常沒有新特性,就像當年的X58一樣,雖然i7 980X性能很強,但這個平台連原生SATA3和USB3.0都沒,就更別提M.2和NVMe了(不過NVMe可以通過修改BIOS來支持),能不能忍受這個平台難說。
【5】硬碟
1.機械硬碟HDD這幾年發展很慢,無須擔心性能問題,但是固態硬碟SSD變化較大。不過固態的性能提升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意義不大,現在的性能也已夠用。
2.HDD是號稱理論「永久使用」的東西,壽命會很短?(其實平均壽命並不高,跟通電時間有關)這玩意也看人品,也有10年以上的老硬碟至今仍在用的情況。SSD是有理論壽命的,但它和HDD反了過來,實際上的壽命反而很久,MLC的固態似乎用個10年也不算很吃驚(當然也要看人品)。
3.很久以前的硬碟介面是IDE,而現在的SATA存在了很久,至於什麼時候淘汰就很難說了。而M.2是近幾年的新介面,從發展來看似乎也要持續很久,所以兼容性不需要擔心,換個平台繼續用。
硬碟是這裡面最容易保留到「死」的硬體,因為我們在乎的是裡面的數據。一般機器的所有東西都換了一遍,我也不太願意把硬碟換了,頂多是添加個SSD做系統盤,原來的當倉庫。
【6】電源
1.從我關注硬體到現在,電源的發展類似散熱器,沒有質的變化。
2.電源的壽命會較長一些,不過沒有CPU那麼久,這個需要看具體型號以及使用環境。
3.電源的兼容性無須擔心,目前沒有什麼標准會讓現有的電源徹底淘汰。
電源是我買新機器時都會考慮二手的硬體,你覺得它需要隨便就換的么?只要注意電源的額定功率是否能撐得住新的平台就好,用到壞了再換一個也不遲。
(買電腦優先考慮買好的電源,縮水配置盡量別縮電源,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注意點)
【7】機箱
1.機箱的發展可能是外觀設計的變化……跟性能似乎沒啥關系……
2.一堆鐵皮子要啥壽命……你只要不把它一腳揣碎了就可以……
3.這個跟主板和顯卡是相對應的,不同的機箱規格對應不同的主板和顯卡的挑選,此外還有CPU散熱器的限制。
機箱也不是首先考慮更換的硬體,它是在主板、顯卡、散熱器更換後發現無法兼容的時候才會考慮更換的東西。當然前置面板如果功能不足的話,也可考慮換。
【8】顯示器
1.顯示器是一直在發展的,近年來有普及高刷新率的趨勢,之前是高分屏和高色域的普及,變化並不算小;
2.它的壽命跟電源差不多,能用很久但不保證全部都可以;
3.顯示器的介面是在緩慢變化的,很久以前是VGA,後來是DVI,再後來HDMI和DP也來了。不過現有的所有介面都可以轉接來實現兼容,所以不需要擔心無法用的問題。
顯示器是可以一直用下去的硬體,也確實有很多玩家不願意換。但個人感覺,顯示器太老的還是換掉比較好,試想一下i7+1060的全新機器,拖一個1440*900的老TN屏幕用,是不是有點太別扭了。。。。
【9】鍵盤+滑鼠
1.鍵鼠都有各自的發展,不好說具體提升多少;
2.鍵鼠的壽命不長,不過不一定是全壞,比如雙擊、滾輪失靈之類,小毛病纏身;
3.除了很老的鍵鼠是PS/2介面外,新的都是USB或者藍牙,兼容性不存在問題,而且PS/2也可以轉接。
鍵鼠和顯示器一樣,沒壞繼續用,不好使了拍兩下砸兩下繼續用,徹底壞了再換一個,和上面的硬體沒有聯系
音響和其他設備就不多說了,大致和顯示器一樣,有需求的時候才會更換,一般可以一直用下去。
這么總結下來,我們可以發現,能同時滿足3點的硬體的硬體很少,也就是說大部分硬體並不能用很久,而且這些用不久了反而是我們「想要用很久」的東西,很尷尬。
所以就別想一次買個好的,然後多用幾年了,這樣買完了過幾年你會發現該換的還得換。
最後,筆記本連可換性都限制很多,就更別提用多久了,結論不會改變。
1、CPU__核心部件,小白請遠離AMD。
第一看定位,酷睿系列i7i5i3——高中低,再往下就奔騰賽揚(不推薦)。
第二看後綴,常見的是U和M。M是標壓,性能高。U是低壓(筆記本常用類型),功耗低發熱小,建議對性能沒要求的同學選擇低壓。(H表示BGA封裝,不可更換,相對M提高了頻率和TDP,並非超電壓。)
第三看代數,i5 7200U就是第七代,建議買較新的,5代及以後的性價比更高(AMD加入增強競爭性)。
現在最常見的是i5低壓,多數網游(LOL),普通單機(COD10)夠用,3k-4k穩妥的選擇。
標壓i7適合大型游戲以及某些專業應用,買不了標壓i7可以選擇標壓i5,性能比低壓i5強很多。
預算不足3k就i3,小游戲,影音娛樂,聊天辦公很夠用,同樣,性能為主就標壓,否則低壓。
不清楚的請搜cpu天梯圖。
2、獨立顯卡__非必要部件品牌有AMD、NVIDIA兩家,小白建議N卡,這里暫不討論A卡。
首先忽略顯存。
第二位數字是定位,越大越好,比如GTX780M是8,高端,GT710M是1,渣渣。
第一位數字是代數,越大越新,太老的不要買,比如GT540M。
如果要玩大游戲,建議顯卡至少要選前兩位數相加不小於12(限NVIDIA)的,比如GTX850M。
820M,710M這種」獨顯「只是噱頭,不值得購買。可惜3k左右的低端機里很多這種卡,沒辦法,聊勝於無吧。
不清楚的請搜天梯圖。
(顯存類型,有些顯卡的有GDDR3和GDDR5兩種型號,D5的比D3性能強。)
3、核心顯卡__使用最多的顯卡
集成在CPU中的顯卡,現在核顯的性能已達到低端獨顯水平,可滿足除玩游戲之外的大多數需求。
型號為HDXXXX,比如,i5-4200U中集成的HD4400。
辦公、上網、看電影、玩三國殺等,建議選擇沒有獨顯的電腦,因為這些場景都是在用核顯。
一些小型游戲,如DNF,爐石傳說,核顯也夠用。
但是現在多數三四千電腦喜歡配一個2G顯存的820M之類的低端卡當噱頭,純核顯本似乎不好找,反而在高端超極本上比較常見,很尷尬。
4、內存__對性能影響最小的
看容量就夠了,什麼雙通道,品牌,時序都沒多大影響。
現在4G起步,日常夠用,玩大游戲或者預算夠就8G以上。但對於拆裝機清楚的用戶建議買低內存版本自己加,省錢。
可以注意一下主板上內存插槽,如果有兩個插槽只插了一條4G,說明以後可以再插一個升級成8G。
有的超級本內存是焊死在主板上、板載內存的,需要注意。
5、硬碟__現今計算機配置瓶頸
機械硬碟容量大,速度渣。常見容量500G、1T、2T,轉速7200、5400rpm(面對固態都是渣)性價比高、運行較慢、有聲音、保管稍微注意輕拿輕放
固態硬碟容量小,速度爽。常見容量32、64、128、256G,也有60、120、240。
固態硬碟好,固態硬碟對系統流暢度和整體使用體驗提升很大,對多數游戲幀率影響不大。
但沒必要糾結固態,低端機帶個32G的也是坑,做系統盤不夠用。
生活上可以採取100G固態+500G機械的配置來提高性價比和體驗,參考歷史筆記本存儲空間佔用低,也可以256G純固態。
了解清楚後自己加個128G,不推薦國產
加固態需注意,需要筆記本有空閑的M.2介面、mSATA介面或光碟機,否則只能把原來的機械換掉。
機械主流容量是500G和1T,再小的(240、320)就別買了。
6、屏幕__最主要的輸出
解析度:最多的是768P。高分屏常指1080P、2K、4K,顯示的內容細節更清晰,屏幕細膩,顯示效果好,本人近視,體驗一般1080P以上(不含1080P)就感知不到差異。
表面:霧面屏和鏡面屏,前者防反光,後者清晰亮麗。
7、IO介面等__容易被忽略的體驗
USB:3.0已經相當普遍,現在買筆記本可以有2.0的,但必須有3.0的。注意數量,3到4個比較常見,按照自己常用USB設備的數量取捨。如果4個都不夠,買個拓展塢吧;
HDMI、VGA、DP:視頻輸出,用於連接顯示器、投影儀;
RJ45:網線插口,有的超極本為了輕薄取消,需用USB轉接。
多合一讀卡器:一個機身自帶的卡槽,可讀取SD卡(多用於相機)和TF卡(多用於手機)等;非專業攝影不常用,了解即可
光碟機:現在很少用到,非必需,偶爾需讀光碟的話,可用USB外接光碟機。另外帶光碟機的筆記本可以拆卸下光碟機位補加第二塊硬碟。
8、其他__以後可能會後悔的東西
續航:如果經常移動,比如學生黨泡圖書館或商旅,建議選擇續航較好的低壓CPU超極本。
凈重量和旅行重量:凈重——筆記本的重量,加上充電器就是旅行重量,背久了真的很累。
雜訊和散熱:一般高性能的筆記本散熱和雜訊控制差一些,超級本安靜一些,具體型號就看口碑了,有些游戲本風扇就像戰斗機。有些金屬本手托或鍵盤很燙。有的出風口在右邊(吹滑鼠)。
尺寸:大屏固然爽,但便攜性和空間佔用也需考慮,個人推薦14寸比較均衡,13寸適合輕薄小本,15寸突出影音游戲,17寸以上是可折疊式計算機。
觸屏:實用性差,雞肋,相比鍵鼠效率低下,徒增購機成本和厚度重量。變形本另說。
變形本:沒有很大必要,除非有特殊需求,比如經常旅行坐火車,環境復雜,商務,裝逼。
屏幕打開角度:少數筆記本可達180°(平鋪),按需選擇,這樣觸屏倒是有些用了,比如做棋盤。
觸摸板:材質不一,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按鍵也有一體式(mbp那種)和分離式,最好能去實體店感受一下手感。
背光鍵盤:逼格高,夜裡方便,誰用誰知道。單白色就可以滿足普通需求。
小鍵盤:有的鍵盤沒小鍵盤,用處單手快速輸入數字、和好基友打多人格鬥游戲。
攝像頭:能看個亮就行,不作為挑選條件,因角度固定、像素局限,預算不足卻有需要的可以考慮加裝攝像頭。
喇叭:杜比音效居多,講究的花小幾百買個外設吧。
外觀:作為一個外觀黨,我認為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外觀丑的一票否決。
售後:保修多久,是否聯保,送修還是上門服務,換新條件,有沒有摔壞管修的(比如戴爾CC)
9、幾個購機Tips強烈不建議實體店購買,百腦匯,中關村是出了名的坑人,這個隨便網路下「筆記本轉型」就能了解到那些伎倆。
不建議托熟人購買,如果不差錢,可以試驗一下,有些熟人是和你熟還是和錢熟,是很好的機會,不虧。
信息獲取途徑:查找中關村在線、天貓、京東介紹頁面,淘寶,天貓,京東的評價里的圖片,咨詢天貓、京東的客服,筆記本吧、顯卡吧精品貼、測評貼。不建議直接網路,不懂瞎BB的太多。
試機可去蘇寧電器,蘇寧的展台是很不錯的,各個品牌都有,手機電腦隨便玩,筆記本的重量外觀手感屏幕都可以直接感受一下,有不懂的工作人員還會幫你講解,不會一直推銷產品,但仍不推薦在蘇寧購買,因為他們可能會讓你購買殺毒軟體等產品。有朋友在評價里提到順電也適合試機,答主不了解,放到這給大家參考。
推薦網購,建議選擇有信譽的平台,如京東,天貓旗艦店等。
10、均衡需求與預算,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這740m顯卡,不如加300塊買那個750M——玩個LOL而已,沒必要。
這怎麼是低壓U啊,低壓U卡的不行——你玩大革命,我上網辦公。
你看這個船,同樣價格配置比你那高多了——配置只是筆記本選購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夠用就好,請把預算往其他方面傾斜。
820M什麼垃圾,顯卡必須GTX起步;i5+核顯還賣7000塊,誰買誰**——玩游戲只是筆記本的一小部分功能,它還是上網工具,通訊工具,辦公工具,生產工具。
超級本不能買——這話和玩游戲的同學講可以,但人家妹子就上個網看個韓劇你給買個傻大黑?人家學霸看PPT看MOOC你讓人家用外星人?
玩游戲用筆記本不如配台式機——結合自身環境,比如管的嚴,部分宿舍限時供電又沒空間的大學生
有錢幹嘛不買高配置的電腦——考慮下多餘的性能對耗電、續航、散熱、雜訊的影響。
內存4G不夠用——不同人的用法不一樣,我只能說內存達到4G就不會拖整機的後腿。不夠以後可以加一條或者換一條。如果4G還卡,請先考慮升級為固態硬碟。
一步到位買個頂配吧——再頂配也用不了一輩子,過三年換個新的就行了。用五年都不能換,多鬧心。
配置守恆定律,把錢花在最需要的部分
本評論絕大部分取自聯想社區StefanYU用戶於2015年11月發表的【小白】你真的會選擇筆記本嗎?帖子,詳細請見鏈接聯想社區原貼:【小白】你真的會選擇筆記本嗎?
⑷ 電腦配置問題
做直播的話
尤其是游戲直播
而且是吃雞的
那麼顯卡不得低於GTX1060
6G
推薦GTX1070Ti
8G
另外游戲本身就需要16GB內存了
做直播的話
內存不得少於24GB
可這種內存沒辦法混插
只能上16G×2的32G內存
光這兩樣下來
價格就上¥3500+了
如果CPU與主板配置低一些的話
也可以
不過搭載就不是太合理了
一個是Intrel平台的
I3-8350K(8100帶GTX1070比較吃力)
或
I5-8600K(8400/8500我是不看好這兩款CPU主頻太低了)
【做游戲直播CPU主頻別太低了保證基頻在3.6GHz以上
你運行直播的時候才不會覺得卡/卡頓】
另外一個就是AMD平台了
一種是R5
2400G
或
R5
2600X
主頻(基頻)都在3.6GHz
可以保證你直播游戲了
主板可以選擇中檔的中端主板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Intel主板
例如:技嘉Z370
AORUS
ULTRA
GAMING
2.0
或
華擎Z370
Extreme4
這兩種的都是中檔中端主板
為啥不選擇B360主板呢
因為B360主板在承載I5及GTX1070顯卡性能上多少受限制(一般都是主板承載力方面比Z370差一些)
性能無法發揮到極致
所以就不推薦了
為啥不推薦華碩的主板
因為華碩的屬於貴族的貴族
一線的價格
二流的品質
三流的售後
呵呵。。。具體就不說了
大神遇到過尷尬難堪
所以才說是一流的價格
三流的售後
AMD主板
可以選擇R5
2400G的B450/B350主板也可以是X470/X370主板
R5
2600X必須要X470/X370主板才能正常發揮出極致性能
B450/B350主板承載R5
2600X有點困難
R5
2400G
主板
例如:技嘉B450
AORUS
PRO
WIFI
或
微星B450
TOMAHAWK
戰斧導彈
R5
2600X
主板
例如:技嘉X470
AORUS
ULTRA
GAMING
或
微星X470
GAMING
PRO
下面再說電源配置
GTX1060公版的需要額定400W
GTX1060非公版則需要額定450W
同比
GTX1070公版是需要額定500W
GTX1070非公版則需要額定550W
【如果非公版顯卡配置的是公版的電源
那麼。。呵呵。。電源壓力就大了
各種故障及問題就頻繁出現了
我這里就不述說了】
其他的例如SSD
買最新的
說實話不太合適
價格偏高
可買非主流的又怕被店家坑
所以還是買最新的吧
至少不會被坑
【別買SATA介面的SSD
要買就要PCI-E介面的或M.2NVME協議的SSD】SATA介面的SSD
讀/寫能力
要比後面的兩款SSD差很多
至少能差出5倍的讀/寫(傳輸)
另外機械硬碟就選擇普通的即可
除非特殊要求的
你可以配置帶有傲遊快閃記憶體的機械硬碟(所實話真心沒必要
快能快出多少來呢
再快也比不上SATA介面的SSD)
其他的機箱我就不做推薦了吧
看個人喜好及預算配置吧
=========
總結:
Intel處理平台的
CPU:I3-8350K
或
I5-8600K
主板:技嘉Z370
AORUS
ULTRA
GAMING
2.0
或
華擎Z370
Extreme4
AMD處理平台的
CPU:R5
2400G
主板:技嘉B450
AORUS
PRO
WIFI
或
微星B450
TOMAHAWK
戰斧導彈
CPU:R5
2600X
主板:技嘉X470
AORUS
ULTRA
GAMING
或
微星X470
GAMING
PRO
【本人只推薦風冷散熱器
不懂得/小白們不推薦水冷
很麻煩一年需要補水或更換水冷液】
散熱器:超頻三
七星瓢蟲V6
風冷
四銅管散熱
內存:品牌不限
DDR4
3000MHz以上
16G×2即32G
顯卡:盡量保持跟主板的品牌一致
GTX1060
6G
或
GTX1070
8G
【看好是公版還是非公版】
SSD:品牌不限
M.2(NVME協議)或PCI-E介面的
240G/256G
【120G/128G現已全面淘汰】
機械硬碟:好像只有兩個品牌的
希捷/西數
1T/2T
【其他品牌的忽略】
電源:GTX1060公版
額定400W
GTX1060非公版/GTX1070公版
額定450W--500W
GTX1070非公版
額定550W
機箱:忽略
顯示器:忽略
鍵鼠:忽略
其他外設:忽略
【做直播麥克風要選擇中檔的才行
獨麥最好】
⑸ 請問我電腦這個配置玩LOL有時候崩潰 運行內存不夠 掉幀是個什麼情況
這個問題比較廣泛。我總結一下幾點請您自行檢測:
內存不足。載入游戲後,打開任務管理器,查找內存使用量,依照您的電腦不裝其他軟體的話,應該使用量在50%-80%左右。如果太過高,代表後台有許多軟體正在佔用內存。【提示】網路上有很多相關的優化內存教程,確定是內存問題才去優化。
顯卡性能不好。明顯您的顯卡勉強只能歸納在中高端的顯卡,所以容易導致掉幀的問題。基本上非常明顯,使用的顯卡屬於中高端,游戲設置相對最高只能中高端。所以如果您使用的是高級游戲設置,那將會導致嚴重性掉幀。、
硬碟的選擇錯誤。既然您使用的是中高端的配置了,那麼同理您的游戲儲存也應該使用固態硬碟了。您所謂的掉幀問題可能是游戲儲存的位置錯誤,請檢查您的游戲設置是放在那一顆硬碟上。如果確定是放在傳統硬碟,請搬至固態硬碟。如果是在固態硬碟,請檢測固態硬碟的健康狀態。
最後,由於的電腦不算高端,尤其是17 7700hq,是屬於筆記本型的CPU,性能上永遠無法和台式的相比。這台筆記本屬於中高端的設置,請檢查您游戲的設置,LOL就算在低端筆記本(i3 4代)都能運行,只是設置上的問題而已。
⑹ 聯想的品牌電腦.配置很高.很尷尬的居然是集成.
你好:
首先你需要看看你的聯想機器有沒有過保,如果沒有過保,建議你還是別動機器,因為,一旦出現問題,你去售後是很麻煩的事、如果想升級,你可以去聯想售後問問。讓她們為你升級。但是可能價格偏貴一些。如果,你要是不在乎這個的話,不管過沒過保,那你可以自行打開機箱看看主板是否有可升級的插槽,還要看看是AGP插槽還是PCI-E插槽。然後,根據具體配置選配一個適合你機器的顯卡。祝好運~
⑺ 請問下小白裝電腦i9 10850K的CPU配了個華碩1660S的顯卡會很尷尬嗎
這個並沒有什麼尷尬的問題,搭配什麼等級的獨立顯卡,主要看需求決定。
如果使用環境對處理器性能要求較高,對顯卡性能要求不高,高處理器+低顯卡也是合理的配置,並沒有說高性能處理器一定要配高性能顯卡;不過如果要玩單機大作並且追求一定的畫質表現,1660S顯卡性能就顯得不足了,建議考慮2070S及以上的顯卡效果更好。
⑻ 筆記本電腦的配置好壞怎麼看
1、CPU(處理器)__核心部件,(預算有限、性能要求不太高,可以了解AMD,因近年來銳龍系處理器性能不錯、價格相比更實惠)
第一看定位,酷睿系列i7i5i3——高中低,再往下就奔騰賽揚(不推薦)。
第二看後綴,常見的是U和M。M是標壓,性能高。U是低壓(筆記本常用類型),功耗低發熱小,建議對性能沒要求的同學選擇低壓。(H表示BGA封裝,不可更換,相對M提高了頻率和TDP,並非超電壓。)
第三看代數,i5 10500U就是第十代,建議買新不買舊,8代及以後的性能提升更高(AMD加入增強競爭性)。
現在最常見的是i5低壓,多數網游(LOL),普通單機(COD10)夠用,3k-4k穩妥的選擇。
標壓i7適合大型游戲以及某些專業應用,買不了標壓i7可以選擇標壓i5,性能比低壓i5強很多。
預算不足3k就i3,小游戲,影音娛樂,聊天辦公很夠用,同樣,性能為主就標壓,否則低壓。
具體性能排行請搜筆記本電腦cpu天梯圖。
2、獨立顯卡__非必要部件,品牌有AMD、NVIDIA兩家,小白建議N卡,不討論A卡。
首先忽略顯存。
第二位數字是定位,越大越好,比如GTX780M是8,高端,GT710M是1,渣渣。
第一位數字是代數,越大越新,太老的不要買,比如GT540M。
如果要玩大游戲,建議顯卡至少要選前兩位數相加不小於12(限NVIDIA)的,比如GTX850M。
820M,710M這種」獨顯「只是噱頭,不值得購買。可惜3k左右的低端機里很多這種卡,沒辦法,聊勝於無吧。
不清楚的也請搜顯卡天梯圖。
(顯存類型,有些顯卡的有GDDR3和GDDR5兩種型號,D5的比D3性能強。)
3、核心顯卡__使用最多的顯卡
集成在CPU中的顯卡,現在核顯的性能已達到低端獨顯水平,可滿足除玩游戲之外的大多數需求。
型號為HDXXXX,比如,i5-4200U中集成的HD4400。
辦公、上網、看電影、玩三國殺等,建議選擇沒有獨顯的電腦,因為這些場景都是在用核顯。
一些小型游戲,如DNF,爐石傳說,核顯也夠用。
但是現在多數三四千電腦喜歡配一個2G顯存的820M之類的低端卡當噱頭,純核顯本似乎不好找,反而在高端超極本上比較常見,很尷尬。
4、內存__對性能影響最小的
看容量就夠了,什麼雙通道,品牌,時序都沒多大影響。
現在4G起步,日常夠用,玩大游戲或者預算夠就8G以上。但對於拆裝機清楚的用戶建議買低內存版本自己加,省錢。
可以注意一下主板上內存插槽,如果有兩個插槽只插了一條4G,說明以後可以再插一個升級成8G。
有的超級本內存是焊死在主板上、板載內存的,需要注意。
5、硬碟__現今計算機配置瓶頸
機械硬碟容量大,速度渣。常見容量500G、1T、2T,轉速7200、5400rpm(面對固態都是渣)性價比高、運行較慢、有聲音、保管稍微注意輕拿輕放
固態硬碟容量小,速度爽。常見容量32、64、128、256G,也有60、120、240。
固態硬碟好,固態硬碟對系統流暢度和整體使用體驗提升很大,對多數游戲幀率影響不大。
但沒必要糾結固態,低端機帶個32G的也是坑,做系統盤不夠用。
生活上可以採取100G固態+500G機械的配置來提高性價比和體驗,參考歷史筆記本存儲空間佔用低,也可以256G純固態。
了解清楚後自己加個128G,不推薦國產
加固態需注意,需要筆記本有空閑的M.2介面、mSATA介面或光碟機,否則只能把原來的機械換掉。
機械主流容量是500G和1T,再小的(240、320)就別買了。
6、屏幕__最主要的輸出
解析度:最多的是768P。高分屏常指1080P、2K、4K,顯示的內容細節更清晰,屏幕細膩,顯示效果好,本人近視,體驗一般1080P以上(不含1080P)就感知不到差異。
表面:霧面屏和鏡面屏,前者防反光,後者清晰亮麗。
7、IO介面等__容易被忽略的體驗
USB:3.0已經相當普遍,現在買筆記本可以有2.0的,但必須有3.0的。注意數量,3到4個比較常見,按照自己常用USB設備的數量取捨。如果4個都不夠,買個拓展塢吧;
HDMI、VGA、DP:視頻輸出,用於連接顯示器、投影儀;
RJ45:網線插口,有的超極本為了輕薄取消,需用USB轉接。
多合一讀卡器:一個機身自帶的卡槽,可讀取SD卡(多用於相機)和TF卡(多用於手機)等;非專業攝影不常用,了解即可
光碟機:現在很少用到,非必需,偶爾需讀光碟的話,可用USB外接光碟機。另外帶光碟機的筆記本可以拆卸下光碟機位補加第二塊硬碟。
8、其他__以後可能會後悔的東西
續航:如果經常移動,比如學生黨泡圖書館或商旅,建議選擇續航較好的低壓CPU超極本。
凈重量和旅行重量:凈重——筆記本的重量,加上充電器就是旅行重量,背久了真的很累。
雜訊和散熱:一般高性能的筆記本散熱和雜訊控制差一些,超級本安靜一些,具體型號就看口碑了,有些游戲本風扇就像戰斗機。有些金屬本手托或鍵盤很燙。有的出風口在右邊(吹滑鼠)。
尺寸:大屏固然爽,但便攜性和空間佔用也需考慮,個人推薦14寸比較均衡,13寸適合輕薄小本,15寸突出影音游戲,17寸以上是可折疊式計算機。
觸屏:實用性差,雞肋,相比鍵鼠效率低下,徒增購機成本和厚度重量。變形本另說。
變形本:沒有很大必要,除非有特殊需求,比如經常旅行坐火車,環境復雜,商務,裝逼。
屏幕打開角度:少數筆記本可達180°(平鋪),按需選擇,這樣觸屏倒是有些用了,比如做棋盤。
觸摸板:材質不一,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按鍵也有一體式(mbp那種)和分離式,最好能去實體店感受一下手感。
背光鍵盤:逼格高,夜裡方便,誰用誰知道。單白色就可以滿足普通需求。
小鍵盤:有的鍵盤沒小鍵盤,用處單手快速輸入數字、和好基友打多人格鬥游戲。
攝像頭:能看個亮就行,不作為挑選條件,因角度固定、像素局限,預算不足卻有需要的可以考慮加裝攝像頭。
喇叭:杜比音效居多,講究的花小幾百買個外設吧。
外觀:作為一個外觀黨,我認為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外觀丑的一票否決。
售後:保修多久,是否聯保,送修還是上門服務,換新條件,有沒有摔壞管修的(比如戴爾CC)
9、幾個購機Tips強烈不建議實體店購買,百腦匯,中關村是出了名的坑人,這個隨便網路下「筆記本轉型」就能了解到那些伎倆。
不建議托熟人購買,如果不差錢,可以試驗一下,有些熟人是和你熟還是和錢熟,是很好的機會,不虧。
信息獲取途徑:查找中關村在線、天貓、京東介紹頁面,淘寶,天貓,京東的評價里的圖片,咨詢天貓、京東的客服,筆記本吧、顯卡吧精品貼、測評貼。不建議直接網路,不懂瞎BB的太多。
試機可去蘇寧電器,蘇寧的展台是很不錯的,各個品牌都有,手機電腦隨便玩,筆記本的重量外觀手感屏幕都可以直接感受一下,有不懂的工作人員還會幫你講解,不會一直推銷產品,但仍不推薦在蘇寧購買,因為他們可能會讓你購買殺毒軟體等產品。有朋友在評價里提到順電也適合試機,答主不了解,放到這給大家參考。
推薦網購,建議選擇有信譽的平台,如京東,天貓旗艦店等。
10、均衡需求與預算,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這740m顯卡,不如加300塊買那個750M——玩個LOL而已,沒必要。
這怎麼是低壓U啊,低壓U卡的不行——你玩大革命,我上網辦公。
你看這個船,同樣價格配置比你那高多了——配置只是筆記本選購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夠用就好,請把預算往其他方面傾斜。
820M什麼垃圾,顯卡必須GTX起步;i5+核顯還賣7000塊,誰買誰**——玩游戲只是筆記本的一小部分功能,它還是上網工具,通訊工具,辦公工具,生產工具。
超級本不能買——這話和玩游戲的同學講可以,但人家妹子就上個網看個韓劇你給買個傻大黑?人家學霸看PPT看MOOC你讓人家用外星人?
玩游戲用筆記本不如配台式機——結合自身環境,比如管的嚴,部分宿舍限時供電又沒空間的大學生
有錢幹嘛不買高配置的電腦——考慮下多餘的性能對耗電、續航、散熱、雜訊的影響。
內存4G不夠用——不同人的用法不一樣,我只能說內存達到4G就不會拖整機的後腿。不夠以後可以加一條或者換一條。如果4G還卡,請先考慮升級為固態硬碟。
一步到位買個頂配吧——再頂配也用不了一輩子,過三年換個新的就行了。用五年都不能換,多鬧心。
配置守恆定律,把錢花在最需要的部分
本評論絕大部分取自聯想社區StefanYU用戶於2015年11月發表的【小白】你真的會選擇筆記本嗎?帖子,詳細請見鏈接聯想社區原貼:【小白】你真的會選擇筆記本嗎?
⑼ 在公眾場合用小米筆記本會很尷尬嗎你怎麼看
公共場合用小米筆記本自己覺得很正常,並不會因此感到尷尬,因為用什麼東西那是自己的自由,自己覺得使用體驗好就可以了,別人的目光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又不了解你的生活狀態,他又不知道這個產品到底是怎樣的,更何況我們都不認識那些人,他們的評價他們的想法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是為自己而活的,就像穿衣服一樣,我們穿的這個衣服是否足夠舒適,自己知道鞋子合不合適腳,不知道別人可能只能看到這個產品的外形,看起來好像不是那麼時尚,不是那麼炫酷,但實際上自己穿著舒服這是最重要的呀。畢竟我們買這個東西是因為這個產品它能滿足我們的使用需求,而不是因為這個品牌它能給我們帶來虛榮心上的滿足。
⑽ 這個電腦配置6300有沒有被坑
這個電腦6300的話不虧。i5的高配電腦。CPU內存條以及顯卡的價格都很公道。就是呢,這個顯卡有點次。可以上個一線顯卡。實體店買配件。最怕就是買到以次重新的,其他的都還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