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雲台羊絨紗線品牌
一.量身定做羊絨衫的由來。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感柔軟,糯滑,保暖性能極佳的羊絨產品,逐漸進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然而,羊絨製品的高價格也越來越成為阻礙羊絨衫繼續普及的瓶頸。於是,一種嶄新的營銷模式慢慢地出現在沿海發達地區:即脫離原來的羊絨衫銷售慣用的大商場,大品牌的模式,而選用優質羊絨紗線,採用個體分散的方式,租用簡易的路邊小店——前店後工廠,放上幾台橫機,以一人或三五個人為單位經營羊絨衫的量身定做,每個客戶都可以自選顏色,款式,量體裁衣。這種經營方式有如下好處:
1.節省大量的流通和進駐商場費用(占羊絨衫總價的50%以上);
2.徹底拋開了庫存。大家知道羊絨衫是時尚產品,一旦過了銷售季節,庫存服裝起碼得打六折,甚至更多。而量身定做是定做定賣,沒有服裝庫存;
3.迎合了現代人對於體型,款式,顏色等等的個性化要求,;
4.低廉的價格。由於減少了流通的環節,特別是去掉了大商場的高額費用。量身定做的羊絨衫基本只是以大商場的3-4折銷售。
正是由於上述特點,使得量身定做羊絨衫這個新生物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而此時,雲台羊絨紗線的開發者孟昭謀先生,順應這個形勢,開發了不起球的羊絨紗線,既提高了羊絨衫手感的滑爽性,又增加了其強力,使得羊絨衫的袖口,肘部等易磨損部位在經過兩三年穿著後不容易破損,而且還能織出提花等漂亮的電腦圖案。所以,雲台紗線自上世紀末問世以後,一下子風靡江浙滬市場。同時也使量身定做羊絨衫步上了迅猛的發展道路(以前大部分量身定做店只能用大毛紡廠出口剩下來的尾紗織衣服,這樣一來不但色系不全,而且供應量有限,不能連續供貨。)
二.雲台羊絨紗線的由來。
雲台紗線是由陝西人孟昭謀開發的,推出的時間為上個世紀90年代末。由於羊絨纖維的細度細,長度短的特點,所以羊絨衫雖然保暖性好,手感柔軟,但還是有以下兩個缺點:
1.容易起球。一般羊絨衫只要穿上一個星期後,便會在易摩擦部位產生毛粒,既影響美觀,又會使這個部位更加容易提前損壞;所以當時業內流行這樣一句話:羊絨衫總要起球,不起球的就不是羊絨衫了。這句話現在在一些大商場的營業員口中還常常聽到,可見羊絨衫解決不起球的難處。
2.織物的強力不夠。以前的羊絨紗線大多隻能做普通的羊絨衫,而不能採用提花,嵌花等復雜工藝。而且在正常情況下,袖口,肘部等易摩擦部位兩至三年便容易出現損壞。
雲台羊絨紗線採用獨特工藝,優質的原料,一流的紡紗設備,成功解決了以上兩個難點。所以一經推出,便被精明的溫州商人全年包銷,而最初經銷雲台紗線的恰恰就是後來生產「洪葉雲台」羊絨紗的葉克敏(葉克敏和同樣是溫州人的陳洪武在05年開始聯合生產「洪葉雲台」羊絨紗)。所以在06年以前的市場上,許多人並不知道「雲台」羊絨紗的由來,只知道是一個叫「老孟」的人開發了「雲台」羊絨紗線。有這樣一個傳奇的故事:許多行內商人為了得到老孟的電話號碼,願意用10000元買老孟的手機號碼。在商品經濟如此發達的21世紀,這種事情看似笑話,但是確有其事。
三.雲台商標的來歷。
在成功開發不起球的羊絨紗線後,為了便於推廣,老孟想了許多個名稱去登記,但卻未能如願注冊。後來,他想到家鄉的華山有五座山峰,其中一座就叫「雲台」峰。而且,他的曾祖父,爺爺,都跟這座雲台峰還有許多故事:抗戰時期,因擔心日本鬼子打到陝西,為了躲避戰亂,他的曾祖父當時運了許多糧食到「雲台峰」,准備日後上山避災。然而後來日本人終究未能打到陝西,於是,老孟的曾祖父便把挑上山的糧食奉獻給了雲台寺院。解放前,老孟的爺爺還發起創辦了「雲台中學」。於是他想到用「雲台」去注冊商標,沒想到馬上就成功了,所以也就有了現在的「雲台」羊絨紗線商標,也有了現在一系列的洪葉雲台,紅葉雲台,綠葉雲台,深圳雲台,上海雲台等一系列的「xx雲台」羊絨紗,其中有些是趁老孟商標意識不強時注冊下來了,而有些根本未注冊成功。
根據國家商標網的顯示,以下商標獲得注冊,但有些企業仍然在違法使用,已經嚴重侵害了「雲台」商標擁有者的權益。(詳見補充)
四.「老孟」其人。
老孟,全名孟昭謀,陝西華陰人,高考恢復後考入四川大學數學系七七級讀書,畢業後到部隊軍事單位工作,上世紀末進入陝西財經學院就讀研究生。專業為工業經濟,上世紀90年代初,老孟本應到陝西省經貿委報到上班,但由於部隊轉到地方上,期間有幾個月的休息期,他便應朋友之邀,來到深圳某個國營企業幫忙。後來到經貿委報到後,有三個月的業務培訓期,老孟憑借對培訓的內容的熟悉,便要求只參加考試,不參加培訓,但未被允許。那時,在深圳工作生活了半年的老孟毅然辭職自謀發展。05年下海自辦企業,因受其叔叔的影響(其叔叔為西安紡織研究所所長),創立了雲台羊絨衫廠,並潛心鑽研,著力解決羊絨衫的起球問題。終於在上世紀末攻克難關,並由此開拓了國內量身定做羊絨衫這一產業。也引出了後面三十多個諸如:「洪葉雲台」,「紫葉雲台」等,一系列「xx雲台」的仿冒甚至假冒產品。
五.「雲台」羊絨紗的特點。
「雲台」羊絨衫採用優質的羊絨原料並配以獨特的工藝,配方,採用特殊的染色技術,和毛等一系列工藝創新,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義大利紡紗設備紡織而成。「雲台」羊絨紗具有以下特點:
1. 手感柔軟,糯滑。既保持了羊絨原料極佳的手感,又增加了織物糯滑的特性,使山羊絨這一「軟黃金」在使用性能上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 不易起球。目前國內外羊絨衫的抗起球等級基本上在2-3級(很少有能達到3級標準的),所以羊絨衫一般穿上一至兩個星期後便會在易摩擦部位上起球,而且越來越多。而「雲台」羊絨紗採用優質的原料,獨特的工藝配方,使羊絨衫抗起球指標為3-4級以上(按照國家標准,抗起球分為以下幾等:2級,2-3級,3級,3-4級,4級。等級越高說明抗起球性能越好)。
3. 強力好。根據國家標准,羊絨紗的強力系數在170克/米以上為合格產品,而這樣的強力系數只能用普通的橫機織成普通的款式。不能織絞花,提花以及空轉等花型,更不能用電腦機織了,而「雲台」羊絨紗的強力則大幅度提高到了300克/米以上,這樣的羊絨紗不但適用於任何機型任何款式。同時也使得羊絨衫的壽命增加了一倍,普通的羊絨衫只能穿著兩至三年,而由「雲台」羊絨紗織成的羊絨衫至少能穿五至六年。
六.「雲台」羊絨與「深圳雲台」,「洪葉雲台」等的區別。
葉克敏,作為老孟的第一位經銷商,從00年到05年一直在經銷老孟的紗線。2005年葉克明同陳洪武一起開始自己生產羊絨紗並注冊「洪葉雲台」商標,可以說「洪葉雲台」是第一個「雲台」羊絨紗的仿製者。隨後,一系列的「紅葉雲台」(注冊人為清河縣新時代羊絨製品有限公司),「蘭葉雲台」(注冊人為李志雄)等系列「雲台」迅速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現在與「雲台」名字有關的羊絨紗品名有64個,其中有些是獲國家商標局注冊的,有些是未獲注冊的。而由於老孟在深圳創業,當時也有部分普通消費者稱老孟的紗線為「深圳雲台」。但溫州人陳允治在零八年也注冊了「深圳雲台」的商標,這實際上和老孟的「雲台」完全不沾邊。其實,老孟的商標一直都是「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