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問題 > 藍基因不能安裝到電腦嗎

藍基因不能安裝到電腦嗎

發布時間:2022-03-06 17:38:38

如何寫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論文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論文

基因晶元——「生物信息精靈」
——淺談數學、計算機在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二十世紀是物理科學的世紀,而二十一世紀則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尤其是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與人類健康,農業發展以及生存環境密切相關,而且還將對其它學科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所謂"今天的科學,明天的技術,後天的生產"。而生命科學的基礎性研究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源泉、科學和技術創新的關鍵。
現代生物技術,是一門領導尖端科技的學科,正因如此,我很想知道它與數學——我得專業課,計算機等理論或技術是怎樣有機的聯系在一起的。基於此,我利用課余時間查閱了許多網站、書籍,並有了小小的收獲。現就「基因晶元」技術,淺談如下。

一、基因晶元簡介

基因晶元,也叫DNA晶元,是在90年代中期發展出來的高科技產物。基因晶元大小如指甲蓋一般,其基質一般是經過處理後的玻璃片。每個晶元的基面上都可劃分出數萬至數百萬個小區。在指定的小區內,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長約20個鹼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針)。

由於被固定的分子探針在基質上形成不同的探針陣列,利用分子雜交及平行處理原理,基因晶元可對遺傳物質進行分子檢測,因此可用於進行基因研究、法醫鑒定、疾病檢測和葯物篩選等。基因晶元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高效、快速和多參量特點,是在傳統的生物技術如檢測、雜交、分型和DNA測序技術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創新和飛躍。

二、基因晶元技術

生物晶元技術是於90年代初期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順利進行而誕生,它是通過像集成電路製作過程中半導體光刻加工那樣的微縮技術,將現在生命科學研究中許多不連續的、離散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定性、定量檢測等手段集成於指甲蓋大小的硅晶元或玻璃晶元上,使這些分析過程連續化和微型化。也就是說將現在需要幾間實驗室、檢驗室完成的技術,製作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攜帶型生化分析儀,使生物學分析過程全自動化,分析速度成千上萬倍地提高,所需樣品及化學試劑成千上萬倍地減少。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用它製作的微縮分析儀將廣泛地應用於分子生物學、醫學基礎研究、臨床診斷治療、新葯開發、司法鑒定、食品衛生監督、生物武器戰爭等領域。

生物晶元技術是目前應用前景最好的DNA分析技術之一,分析對象可以是核酸、蛋白質、細胞、組織等。目前全世界用生物晶元進行疾病診斷還處於研究階段,國外已將其用於觀察癌基因及肌萎縮等一些遺傳病基因的表達和突變情況。

生物晶元技術還可以用於治療,例如已開發出在4平方毫米的晶元上布滿400根有葯物的針,定時定量為病人進行葯物注射。另外,科學家還在考慮製作定時釋放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生物晶元微泵及可以置入心臟的晶元起搏器等。生物晶元技術與組合化學相結合將開辟另一個極有價值的應用方向,即為新葯研製提供超高通量篩選平台技術,這必將使新葯研究開發和傳統中葯的成分評估獲得重大突破。

三、基因晶元的應用技術舉例

1、基因破譯

目前,由多國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力圖在21世紀初繪制出完整的人類染色體排列圖。眾所周知,染色體是DNA的載體,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構成DNA的基本單位是四種鹼基。由於每個人擁有30億對鹼基,破譯所有DNA的鹼基排列順序無疑是一項巨型工程。與傳統基因序列測定技術相比,基因晶元破譯人類基因組和檢測基因突變的速度要快數千倍。
基因晶元的檢測速度之所以這么快,主要是因為基因晶元上有成千上萬個微凝膠,可進行並行檢測;同時,由於微凝膠是三維立體的,它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三維檢測平台,能固定住蛋白質和DNA並進行分析。
美國正在對基因晶元進行研究,已開發出能快速解讀基因密碼的「基因晶元」,使解讀人類基因的速度比目前高1000倍。圖1所示為一種內嵌基因晶元的基因檢測裝置。

2、基因診斷

通過使用基因晶元分析人類基因組,可找出致病的遺傳基因。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遺傳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醫學和生物學研究人員將能在數秒鍾內鑒定出最終會導致癌症等的突變基因。藉助一小滴測試液,醫生們能預測葯物對病人的功效,可診斷出葯物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還能當場鑒別出病人受到了何種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利用基因晶元分析遺傳基因,將使10年後對糖尿病的確診率達到50%以上。
未來人們在體檢時,由搭載基因晶元的診斷機器人對受檢者取血,轉瞬間體檢結果便可以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利用基因診斷,醫療將從千篇一律的「大眾醫療」的時代,進步到依據個人遺傳基因而異的「定製醫療」的時代。

3、基因環保

基因晶元在環保方面也大有可為。基因晶元可高效地探測到由微生物或有機物引起的污染,還能幫助研究人員找到並合成具有解毒和消化污染物功能的天然酶基因。這種對環境友好的基因一旦被發現,研究人員將把它們轉入普通的細菌中,然後用這種轉基因細菌清理被污染的河流或土壤。

4、基因計算

DNA分子類似「計算機磁碟」,擁有信息的保存、復制、改寫等功能。將螺旋狀的DNA的分子拉直,其長度將超過人的身高,但若把它折疊起來,又可以縮小為直徑只有幾微米的小球。因此,DNA分子被視為超高密度、大容量的分子存儲器。
基因晶元經過改進,利用不同生物狀態表達不同的數字後還可用於製造生物計算機。基於基因晶元和基因演算法,未來的生物信息學領域,將有望出現能與當今的計算機業硬體巨頭――英特爾公司、軟體巨頭――微軟公司相匹敵的生物信息企業。

四、基因晶元的實際應用

基因晶元在生命科學、醫葯研究、環境保護和農業等領域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基因晶元的驅動下,人類正進入一個嶄新的生物信息時代。

1、在美國科學家第一次將一個他們稱之為生物晶元的計算機晶元植入人體的細胞上,從而使人體細胞與計算機連接。這是美國科學家波利斯·魯賓斯基(Boris Lubinsky)和他的同事黃永(譯音)在3月份的美國《生物醫學微設備》雜志中著文披露的。

2、人體細胞外麵包有一個細胞膜,該細胞膜具有使特定物質單向通過的功能。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尋求找到用電沖擊的方法,使所希望的物質進入細胞膜,但直 到目前為止,所用的方法有時成功,有時失敗。而使用魯賓斯基和黃永研究出來的 新方法,細胞膜由計算機得到一個信號,讓某些物質進入到細胞中。隨具體場合的 不同,這些物質可以是例如用來改變基因的遺傳物質,也可以是葯物或蛋白質。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使這些物質發生效力。
魯賓斯基等科學家打算研製出能對例如神經細胞和肌肉等人體組織發出指令的生物晶元,這樣至少會使人所服用的葯物發揮更大的效力。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主任莫里羅·弗拉里稱魯賓斯基的這項發明是處在發展階段早期的具有潛在作用的實驗室工具。
美國科學家們稱,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能使人體細胞和電路進行交配的生物工程晶元,它能在醫學和基因工程學方面發揮關鍵的作用。
這種比頭發還小還細的微型裝置使健康人體細胞和電子晶元結合,通過電腦對晶元進行控制,科學家認為他們能夠控制細胞的活動。
電腦向細胞晶元發送電脈沖,激發細胞膜孔張開,並激活細胞。科學家希望能夠大批量地生產這種細胞晶元,並能夠把它們植入人體,取代或修正病變組織。
領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鮑里斯·魯賓斯基說:「細胞晶元還使科學家在復雜的基因治療過程中更准確地進行控制,因為他們能夠更准確地開啟細胞孔。」
魯賓斯基還說:「我們在生物學領域里引入了工程學的精髓,我們完全可以在不影響周圍其它細胞的情況下輸入DNA、提取蛋白質以及注射葯物。」
該細胞晶元的出現與長期存在的一種理論有關,即一定量的電壓能夠穿透細胞膜。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進行用電力轟擊細胞試驗的遺傳研究,希望藉此引入新的療法和基因物質。研究人員希望能最終製造出與激活不同的身體組織(從肌肉到骨骼到大腦)所需的准確的電壓量相調合的細胞晶元。那樣的話,將會有數以千計的細胞晶元用來治療各種類型的疾病。

3、用獨創技術自行研製的中國第一片應用型基因晶元於近日在第一軍醫大學正式誕生。

據第一軍醫大學有關負責人透露,該軍醫大研製成功的基因晶元,是中國首次應用一種創新的基因片擴增技術,率先攻克了內地同行在基因晶元研究中首先面臨的快速經濟地搜集數以萬數基因探針難題,並巧妙運用新技術手段明顯地降低成本。
目前,該晶元已完成實驗室工作,即將進入臨床驗證階段,如果順利,用於臨床診斷的基因晶元可望不久投入批量生產。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實際用於臨床應用診斷的基因晶元生產。
在實驗室里,將這幾片比大拇指蓋稍大的基因晶元,放在檢測器上,與之相連的電腦屏幕上立刻出現了縱橫交錯的紅紅綠綠熒光點,出現的每個熒光點就是一個基因片斷的點陣。只要取病人一滴血放在晶元檢測卡上,經過分子雜交後,連上電腦就可以立刻顯示出基因變化情況,並通過電腦把基因語言翻譯成醫生能讀得懂的信息,從而對疾病做出准確的診斷。
這種晶元的成功誕生,標志著疾病的診斷由細胞和組織水平推進到基因水平。它們的開發應用將在環境污染控制、動植物檢疫、器官移植、產前診斷、葯物篩選、葯物開發等方面展示出廣闊的前景。

五、生命科學漸成IT公司關注焦點

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畢的消息像打開了阿里巴巴寶藏的大門,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命科學市場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淘金者。近來,為這些淘金者生產「鐵杴」的資訊科技(IT)公司的積極行動頗為引人注目。

1、揭開基因之迷須破譯大量數據

人類基因組草圖僅僅是讀出了「生命之書」,而要真正讀懂它,揭示所有基因編碼所代表的信息,還必須破譯浩如煙海的數據。
在著名的英國桑格中心裡,有關人類基因組的數據已經達到22萬億位元組,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內容的兩倍多。據這家中心估計,在未來兩至三年內,與人類基因組有關的數據量還將上升到50萬億至100萬億位元組。

2、生命科學公司10%投資用於開發資訊科技

為了解決處理數據所需的龐大計算能力的問題,世界上最大的12家生命科學公司目前把近10%的科研預算用於資訊科技投資,而且這個比例可能還將增長。
據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估計,與生命科學有關的資訊科技市場將在今年達到35億美元,到2003年達到90億美元。

3、市場潛力巨大

一些著名的IT企業,已將眼光瞄準了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例如,IBM已經決定投資1億美元,用五年時間研製一種名為「藍基因」的超級電腦。
「藍基因」的運算能力將是美國現有40台最快的超級電腦運算能力總和的40倍,它主要用於模擬人類蛋白折疊成特殊形狀的過程。世界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美國康柏公司,也垂涎這塊「肥肉」。

4、康柏趁早下手培養未來客戶基礎

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電腦伺服器主要供應商的康柏公司最近宣布,它將繼續投資1億美元,支持新興生物技術公司,以培養未來的客戶基礎。
其實,IT公司還遠不止盯著這些近期利益。以基因研究為基礎的生物經濟可能在新世紀里成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人們已經達成共識。

5、行業標准制定者能享有巨大經濟利益

根據以往的經驗,率先進入市場的公司大多能夠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這些行業標准往往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
今年8月,德國獅生命科學公司的股票上市。由於投資者看中這家公司的基因次序檢索系統(SRS)可能成為行業新標准,其股票價格在短短時間里迅速上漲了50%。

6、政府支持基因研究

IT公司進軍生命科學領域,與各國政府對基因研究的支持密不可分。為了在基因組研究的下一個階段——分析蛋白質結構的國際競爭中領先,不少國家積極採取措施,促進信息業與生物產業的結合。
例如,日本不久前就組織了「官產學」大聯合的「生物產業信息化研究共同體」,參加這個共同體除了制葯、食品、生物、化學等與基因科學相關的企業外,還有不少電腦公司。

小結:科學界公認,生物晶元技術將給下個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帶來一場革命。目前我國科學家正在加速研製這種可能快捷便利提取DNA,查找遺傳基因特性的新技術。相信,這一現代生物與高科技聯姻的成果將為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⑵ 執業醫師考試app手機執醫軟體哪個

精準考點的執業醫師真題,解析很專業也很詳細,每個選項都有獨立解析。而且高分章節都有用顏色標記劃分出來,直接選重點的章節來做,復習起來比較有針對性,不會很軟體其實都差不多。教科書才是王道。

目前沒有哪個軟體能夠替代教科書的。知識精度和全面性都不行。最重要的是手機或電腦,容易學習一會兒就干別的了,自製力不強的里控制不住了。想一次性通過,把電子產品控制起來,就是看書迷茫。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相關規定,內容如下:

第九條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第十條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第十一條 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滿三年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傳統醫學專業組織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考核合格並推薦,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試的內容和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⑶ 生命科學的選修論文怎麼

了苦果紛紛呼籲和國際非讓他風格和火箭股份如符合和購房人吐谷渾有人功夫功夫和改革和股份共劃分方法法國風格和華人飛天符合規劃方法法國風格股份公告gtr天天

⑷ 如何將藍基因下載在電腦上

右鍵,查看網頁原代碼,找到data-href這個,後面的網址就是下載用的,在這個網址下面幾行會有你所要下載的資源的名字。

⑸ 第一台商用超級計算機的質量是多少

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研究領域中最重要的前沿分支,也是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科研技術水平的項目。目前全世界能夠參與超級計算機研發的只有美國、日本、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

超級計算機是由8個或更多的節點組成的、作為單個高性能機器工作的計算機集群,是當前所有計算機當中運算速度最快、價格最昂貴的計算機系統,可以存儲大量的數據,進行復雜數學運算。

由於時代不同,有關超級計算機的標准也不同。習慣上,人們將1965年由美國科學家克雷設計、控制數據公司製造的CDC6600作為世界上第一台超級計算機。它使用了35萬個晶體管,每秒可進行100萬次浮點運算,這么快的速度在當時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1976年,克雷自己組建了公司,推出全球第一台採用向量寄存器的商用超級計算機「克雷1號」,共集成了20萬個晶體管,佔地將近7m2,質量為5噸,每秒可以進行1.5億次浮點運算。

20世紀80年代,超級計算機開始採用大規模並行處理的分布式結構,讓多個微處理器同時為一個程序工作,運算速度達到每秒2億次。到90年代,運算速度超過了每秒萬億次。IBM公司1997年研製的超級計算機「深藍」,首次戰勝了人類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

進入21世紀之後,超級計算機發展更加迅速。2003年,日本NEC公司為日本海洋科學技術中心地球科學研究院製造的超級計算機「地球模擬器」,運算性能達到了每秒41萬億次,主要用於預測大氣循環、地殼變化和地震發生等。緊接著,IBM公司研製出一台性能更強勁的超級計算機「藍基因/L」,運算能力達到每秒70.72萬億次。很快,英國愛丁堡大學研製的「HECToR」以每秒100萬億次的速度超過了它。不過,IBM的另一台「ASC紫色」超級計算機又追了上來,它主要用於模擬核彈爆炸的全過程,而以往僅僅為了模擬十億分之一秒的核爆炸就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

目前,克雷公司正在研製一種新型「超級電腦中心」,由數台超級計算機組成,速度可以達到每秒350萬億次,通過高速網路提供給遠程用戶使用,主要用於航天、汽車、化學等工業計算。IBM公司則正在為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研製一台能夠進行每秒1000萬億次運算的超級計算機,可以精確預報世界任何地方的天氣,以及模擬全球變暖的影響等。

中國是繼美國、日本之後第3個能製造每秒1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中國科學院曙光公司研發的國產超級計算機「曙光」4000A的每秒峰值運算速度達到11萬億次,聯想集團研發的「深騰」6800和「深騰」1800也首度進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

⑹ 求論文「生命科學導論與我」

生命科學實驗教學體系構建與創新人才培養 屠萍官,吳慶余 文獻來自: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2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介紹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現代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簡況以及在生命科學實驗教學體系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做法 ,並提出了正在進行的實驗教學改革的新思路。[1]周海夢兔肌肌酸激酶的分離純化和部分性質的測定-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高 ... 被引用次數: 1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 生命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 李菡,楊國棟,馮炘 文獻來自: 高等農業教育 2003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生命科學導論課程作為高等農業院校的公選課正在各校相繼開設,針對面向學生多、課程內容廣、更新快、課時少且無實驗課這樣一個狀況,如何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是保證此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通過對本課程 ... 進一步提高生命科學導論課程的教學質量。生命科學導論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李菡$山東農業大學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3. 對《生命科學導論》的幾點商議 辛穎 文獻來自: 中學生物教學 2004年 第1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生命科學導論》P .14 :……生物特有的基礎大分子 ,包括 4種核苷酸、2 0種氨基酸 ,以及糖類、脂肪等。這一敘述只計算了RNA或DNA的核苷酸 ,其實核苷酸的種類應該是 8種 ,包括 4種脫氧核苷酸和 4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4. 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 楊明經,郭德紈 文獻來自: 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 1994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摘要本文從AI的發展歷史闡述了AI與生命科學的聯系、AI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和兩者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前景。關鍵詞:人工智慧,生命科學,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路引言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發展至今近40年來,取得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5. 從「生命科學導論」進入工科專業課程表談起 張惟傑 文獻來自: 中國大學教學 1999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生命科學導論」正在進入通常被認為與生物學毫無關系的工科專業的課程表。這種現象就像一滴水,折射出教育思想的深刻變化。長期以來,在與生物有關的農、醫、工科一些專業的基礎課程中,必不可少地列入了一些生物類課程,如:微 ... 從「生命科學導論」進入工科專業課程表談起$上海交通大學@張惟傑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6. 微全分析系統中的微分離學及其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 林炳承 文獻來自: 現代科學儀器 2001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十幾年來毛細管電泳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分離分析技術已對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3] 。 96根陣列毛細管電泳的實用化大大加快了舉世矚目的人類基因組工程的進程 ,使之由原定的 2 0 0 5年提前到 2 0 0 0年基本完成。在今後一段時間 , ... 被引用次數: 1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7. 為什麼需要科學史——《簡明科學技術史》導論 江曉原 文獻來自: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的新階段已經開始到來為什麼需要科學史——《簡明科學技術史》導論@江曉原$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上海200030科學史 ... 被引用次數: 5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8. 21世紀生命科學展望 盧向陽 文獻來自: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為生命科學刊物。在20世紀的前半葉,由於物理學和化學向生命科學領域的滲透,極大地推動了生命科學的發展,使生命科學由器官、組織、細胞水平發展到分子水平,而20世紀後半葉,分子生物學的飛速發展又反過來為物理學、化學、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9. 計算機科學的新領域——「軟生命」技術導論 羅漫 文獻來自: 蒙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4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它必將在計算機和生命科學領域甚至於在道德及法律上對傳統 觀念帶來巨大沖擊和深刻的影響. 「軟生命」技術研究的主要課題應該是: 2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0. 淺談在高等中醫葯院校開設《生命科學導論》課程的重要性 任穎,王宏英 文獻來自: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中醫葯專業委員會2005年年會文集 2005年 CAJ下載 所以中醫葯院校開設《生命科學導論》更有其理論和實際意義。本課程可作為中醫葯學的公共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紹現代生命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論研究方法及近半個世紀以來生命科學的主要發展,以及其重要的學科分支和前沿知識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查生命科學 的定義 搜生命科學 的學術趨勢 翻譯 生命科學導論 搜索相關數字 養老金業務生命表男性壽命 珍生命工程面積 官兵生命代價

⑺ 我國幾幾年研製出超級計算機 今年排名第幾

世界計算機2010年排名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最新排名 中國星雲躋身第2 作者:友亞 來源:賽迪網 2010-06-01 15:34:25 【賽迪網訊】6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超級計算機排名機構Top500.org日前評出了最新一期的全球超級500強,中國新近推出的超級計算機「星雲」(Nebulae)高居亞軍寶座。 該排行榜每年更新兩次,在日前於德國漢堡召開的2010年國際超級計算大會上,Top500.org公布了最新一期排名,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美洲虎」(Jaguar)排名首位,而中國深圳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的「星雲」排名第二。 「星雲」由曙光公司的TC3600刀片系統集群組成,內部採用英特爾至強X5650 2.66GHz六核處理器、NVIDIA Tesla C2050圖形處理器,總計120640個計算核心,運行Linux操作系統,計算速度為每秒鍾1.27千萬億次(PFlops)浮點運算。 而排名第一的「美洲虎」的計算速度為每秒鍾1.76千萬億次(PFlops)浮點運算,中國另外一款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排名第七。此外,「走鵑」排名第三,Kraken XT5第四、德國JUGENE第五、Pleiades第六、藍基因/L第八、Intrepid第九,Red Sky第十。 另外: 我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年內將換中國芯 作者:羅捷 來源:新華社 2010-04-07 15:13:18 新華社天津4月7日電(記者 羅捷)記者從天津市科委了解到,我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預計今年下半年安裝由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飛騰」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晶元。屆時,其運算速度和效率將大幅提升。 據介紹,「天河一號」研製之初,除使用了進口CPU之外,其他核心器件、互聯晶元、操作系統,均為我國自主研製。如今「超高性能CPU」這道難題也迎刃而解。即將安裝的國產「飛騰」晶元,由國防科技大學專門為「天河」系列計算機量身定製,已達到了世界主流伺服器CPU的水平。 CPU是電腦的核心部件,被稱為「計算機的心臟」。據了解,安裝「飛騰」晶元後,「天河一號」的峰值運算速度將在目前每秒1206萬億次的基礎上有所提升,其實際運算速度也將提高到每秒千萬億次。由於關鍵晶元完全「國產化」,「天河一號」更確保了信息安全。 「天河一號」由國防科技大學於2009年10月研製推出,目前「天河一號」小系統已在國家級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投入運營,為天津市乃至環渤海地區的生物制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裝備研製等新興產業服務。待今年年底「天河一號」全面部署完畢後,天津將成為我國首個具有千萬億次計算能力的區域,形成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信息產業集群。

⑻ 未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根據美國專家表示,新一代的超級電腦很可能在明年問世,其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可高達1000萬億次,大約是位於美國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中的「藍基因/L」電腦的2倍快.這種千兆級超級電腦的超強運算能力很可能加速各種科學研究的方法,促成科學重大新發現。
根據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指出,千兆級電腦的運算能力相當於逾一萬台桌上型電腦的總和,在普通個人電腦上得窮畢生時間才能完成的運算,在現今的超級電腦上大概得花5小時完成,若使用千兆級電腦則僅需2小時.
在新一代的超級電腦中,以美國IBM公司與美國能源部在洛薩拉摩斯國家實驗室所共同打造的「路跑者」(Roadrunner )超級電腦最有希望率先完成,這台電腦運算時所耗費的電量也高達400萬瓦,足以點亮一萬顆燈泡。

⑼ 現在速度最快的電腦處理器是什麼

IBM Blue Gene (藍基因) Blue Gene/L是一部由3.3萬個處理器構成的超級計算機。最終的Blue Gene/L系統於2005年上半年提交給美國Lawrence Livermore國家試驗室。原型Blue Gene/L每秒可執行70.72萬億次計算。據IBM說,當它在Lawrence Livermore試驗室最終組裝完畢後,Blue Gene/L將是一台擁有13萬個處理器的系統,估計具有360萬億次的峰值速度。 在最新Top500排名第二的是由SGI公司為NASA生產的10240個處理器的Columbia超級計算機。Columbia以51.87萬億次基準性能輕松擊敗運算速度為35.86萬億次的NEC地球模擬器超級計算機。Columbia系統也使用Linux。 原文: { IDG專供本報消息 在占據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排行榜榜首兩年半後,NEC的地球模擬器超級計算機終於被趕下了台:IBM的Blue Gene/L成為新國王。 Blue Gene/L的登頂是IBM最近幾年裡將其專業知識從商業計算機向高性能技術計算領域擴展的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在每兩年更新一次的最新Top500排行榜上,IBM擁有216個系統,計算性能占上榜計算機總性能的49.4%。 Blue Gene/L的成功還顯示了Blue Gene/L所使用的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Linux的興起。 Blue Gene/L是一部由3.3萬個處理器構成的超級計算機。最終的Blue Gene/L系統將於2005年上半年提交給美國Lawrence Livermore國家試驗室。原型Blue Gene/L每秒可執行70.72萬億次計算。據IBM說,當它在Lawrence Livermore試驗室最終組裝完畢後,Blue Gene/L將是一台擁有13萬個處理器的系統,估計具有360萬億次的峰值速度。 在最新Top500排名第二的是由SGI公司為NASA生產的10240個處理器的Columbia超級計算機。Columbia以51.87萬億次基準性能輕松擊敗運算速度為35.86萬億次的NEC地球模擬器超級計算機。Columbia系統也使用Linux。 最新Top500上的236個系統使用普通伺服器所使用的Intel Xeon處理器,比6月份的名單增加了10部。同期,使用Intel Itanium晶元的超級計算機(包括Columbia)的數量由61部增加到了87部。37部系統使用AMD的Opteron處理器,比6月份32部增加了15部。使用IBM Power系列處理器的機器由6月份的75部減少為62部。 採用那些更普通部件的超級計算機都採用了大型集群技術。集群系統的數量目前在Top500排行榜上佔296席。 IBM和HP是兩家最大的上榜者。IBM上榜系統的數量由6月份的224部減少為216部,而HP從140部增加到173部。 幾年前,萬億規模計算機是了不起的成就。1993年Top500機器的總計算能力為1.12億次。而現在Top500中有398個系統跨過了萬億次門檻,總性能達到了1.13 peta(10的15次方)次。Top500中最慢的機器速度為0.851萬億次。 亞洲國家在Top500中的數量正在增加。排行榜中有來自日本的30部系統和57部來自其他國家的系統,包括17部來自中國的系統。

⑽ 世界上可以研製超級計算機的國家有那幾個

在德國德累斯頓舉行的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上,TOP500.org公布了第29次全球超級計算機排行榜
IBM和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聯合研製、安裝在能源部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LLNL)的「藍色基因/L」已經連續第四次奪魁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運算性能雖然都已經超過了100 TFlops,但即使加起來也仍然不是藍色基因/L的對手。一旦藍色基因/P成型,IBM的地位將更加牢固。

另外兩部藍色基因/L也殺入了TOP10,分別排在第五和第七,都安置在紐約,這也是近期安裝規模最大的超級計算機。排在第八的也是第一次進入前十,來自Dell。

歐洲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IMB JS21集群,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超級計算機中心,性能62.63 TFlops,位列第九;日本排名最高的則位於東京工業大學,排名第14,由NEC基於Sun Fire x4600系統和AMD Opteron處理器打造。

美國握有TOP500中的281套,歐洲則從95套增至127套,亞洲從79套降至72套,差距進一步拉大。

在歐洲,英國從32套增至43套,德國從18套增至24套。在亞洲,日本以23套位列第一,不過比上次少了7套,而中國也從18套減至13套,其中排名最高的在第43位,位於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研究院,是一套IBM BladeCenter HS21集群系統,採用4096顆Xeon 2.33GHz雙核心處理器,最大性能18.6 TFlops。

就處理器類型而言,Intel占據了289台,接近六成。雖然還是少於一年前的301台,但比上次的263台已經有了不小的反彈。AMD Opteron組成了105台,相比上次的113台略有退步。另外,IBM Power系統有85套,比上次的93套也有所減少。

製造商方面,HP至少在數量上超越了IBM,份額分別為40.6%和38.4%,而上次為31.6%和47.2%。其他廠商均不超過5%,不過Dell已經達到4.8%。

性能方面IBM雖然從49.5%降至41.9%,但依然領先HP,後者從16.5%增至24.5%。其他超過5%的還有Dell的9%、Cray的7.3%、SGI的5.7%。

在TOP50中,IBM數量份額46%、性能份額49%,HP系統沒能進入TOP50。

官方網站:http://www.top500.org/

Rank Site Computer
1 DOE/NNSA/LANL
United States Roadrunner - BladeCenter QS22/LS21 Cluster, PowerXCell 8i 3.2 Ghz / Opteron DC 1.8 GHz , Voltaire Infiniband
IBM
2 DOE/NNSA/LLNL
United States BlueGene/L - eServer Blue Gene Solution
IBM
3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Blue Gene/P Solution
IBM
4 Texas Advanced Computing Center/Univ. of Texas
United States Ranger - SunBlade x6420, Opteron Quad 2Ghz, Infiniband
Sun Microsystems
5 DOE/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Jaguar - Cray XT4 QuadCore 2.1 GHz
Cray Inc.
6 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FZJ)
Germany JUGENE - Blue Gene/P Solution
IBM
7 New Mexico Computing Applications Center (NMCAC)
United States Encanto - SGI Altix ICE 8200, Xeon quad core 3.0 GHz
SGI
8 Comput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ies, TATA SONS
India EKA - Cluster Platform 3000 BL460c, Xeon 53xx 3GHz, Infiniband
Hewlett-Packard
9 IDRIS
France Blue Gene/P Solution
IBM
10 Total Exploration Proction
France SGI Altix ICE 8200EX, Xeon quad core 3.0 GHz
SGI

第29次超級計算機排行TOP10

閱讀全文

與藍基因不能安裝到電腦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什麼班需要電腦 瀏覽:525
羊毛電腦機u盤文件怎麼導出 瀏覽:478
圖片編輯文字手機軟體 瀏覽:184
龜鬥士電腦屏幕膜 瀏覽:825
100瓦電腦主機配置 瀏覽:178
怎麼把電腦設置玩不了單機游戲 瀏覽:59
雲電腦開機快 瀏覽:641
學動漫用什麼類型的電腦 瀏覽:264
筆記本電腦亮度過高就黑屏 瀏覽:850
電腦怎樣查看硬體配置 瀏覽:427
如何提高電腦顯存 瀏覽:320
老電腦加硬碟藍屏 瀏覽:123
電腦上蓋更換多少錢 瀏覽:605
筆記本電腦連接wifi網路不可用 瀏覽:534
平板電腦托盤 瀏覽:317
長城麒麟電腦怎麼設置wifi 瀏覽:602
手機試音軟體 瀏覽:336
蘋果充電提示音軟體 瀏覽:343
能裝手機卡的平板電腦 瀏覽:190
蘋果的美圖軟體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