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主板還有IDE口吧,接上去當副盤使用啊,比如BT下載,視頻轉換,多任務應用等,2個硬碟可減輕主盤負擔,加快對考和讀取速度等,160G放那實在浪費了。
『貳』 台式機硬碟,DIY移動硬碟,請教高手!
移動硬碟盒80元左右。也分很多的品牌,比如宇之星等。
自己DIY一個移動硬碟是個不錯的選擇。
換下來的舊硬碟,首先要確定使用狀態是否正常。不過一般來說,因為空間不足而更換下來的硬碟,運行的狀況都是不錯的。可在安裝新硬碟前,用HD Tune【點擊這里下載,5M大小,很快就能下好】對硬碟進行一次體檢。
1.硬碟檢查
獲得可正常運行的筆記本2.5寸硬碟一塊。檢查該硬碟介面為SATA串口或者是IDE並口。筆記本的硬碟,大部分是SATA串口硬碟,極少數是IDE並口。不過還是確認一下的保險。
2.選擇硬碟盒進行合體
移動硬碟其實也就是個普通的筆記本硬碟,不過是多加了一個USB數據線,能直接連接到電腦的USB插頭。我們的DIY移動硬碟所進行的工作,也就是這一步。市面上有這種專業的將硬碟進行介面轉換的設備——硬碟盒。硬碟盒外觀和硬碟差不多,肚子卻是空的。選擇介面正確的硬碟盒,將舊硬碟安裝在腹內即可。如此一來。舊硬碟就能通過硬碟盒變身為USB介面的移動硬碟。
市場上還有一種叫「易驅線」的設備。只是一個單獨的轉換口,簡單的將原硬碟的介面轉換為USB數據線連接,不提供硬碟盒的外殼保護和額外的主控晶元進行電路保護。由於硬碟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儲存電器,所以還是建議採用硬碟盒。
關於DIY移動硬碟的使用
1.使用過程中嚴禁晃動,平日存放也需在穩定處。
2.硬碟盒需選則金屬材料的最佳,以便於散熱
3.筆記本的2.5寸硬碟,工作電壓為5V。硬碟盒通常利用筆記本USB口進行供電。但若一個USB口同時進行供電和數據傳輸的話,負荷較大。最好選擇有單獨供電線路的硬碟盒,或者是Y型USB介面。Y型USB介面較為方便,一條線上兩個USB口,一個供電一個負責數據傳輸。不過也有尷尬的時候,如果你筆記本的USB介面較少,那就要提前規劃了。
4.台式機的硬碟也可以做移動硬碟。台式機多採用3.5寸大硬碟,介面也不外乎是SATA和IDE兩種。只不過,台式機硬碟工作電壓為12V,必須使用外接電源。就方便性而言,還是筆記本的硬碟DIY移動硬碟合適些。
話說自己DIY的移動硬碟,成本比起原裝移動硬碟便宜不少,容量比U盤大的多,能滿足大部分需求。用來收藏電影什麼的,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叄』 關於筆記本硬碟DIY成移動硬碟
要看你女朋友筆記本電腦的硬碟是1.8寸的還是2.5寸的,是ide介面的還sata介面的,根據這些買對應的移動硬碟盒裝上就可以用了。
『肆』 如何將普通硬碟DIY成移動硬碟,高手請進
去買個硬碟盒就可以解決了,不需要別的什麼東西,我買了個130元左右,鋁合金的,上面還有風扇,如果太貴,你可以買個易驅,好的60,一般的35左右了
『伍』 DIY自己組裝電腦硬碟是選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好
建議固態硬碟做系統盤,機械硬碟做
存儲盤
固態硬碟容量小但是運行速度快
『陸』 我想利用電腦舊硬碟DIY個移動硬碟 ,高手請進
很簡單的,如果您的電腦硬碟是台式機,那麼請去電腦城買一個3.5的移動硬碟盒,這個盒子要貴一點,如果是筆記本的硬碟,那麼去買一個2.5的硬碟盒,這種盒子如果是仿造的,比如仿造IBM,SONY什麼的,基本上價格在40元左右。
呵呵
回答完畢。:)
『柒』 怎麼自製移動硬碟
說一點實際的,幾十塊錢買個3.5寸的移動硬碟盒(2.5寸是筆記本那種小硬碟),介面要分清除,有IDE和SATA兩種(通常是SATA介面,IDE的已經被淘汰了,很舊的電腦上一般才是IDE)把硬碟插在硬碟盒內部的插槽上,擰好螺絲就可以連接數據線使用了(硬碟盒有配送的數據線)。
硬碟盒在電腦城或者網上都能買到,建議購買相對信譽度比較好,質量過關的品牌,還是提醒注意硬碟的大小和介面的標准。
推薦購買硬碟盒品牌:SSK飈王:點擊查看相關產品orico:點擊查看相關產品存儲巴士:點擊查看相關產品科碩:點擊查看相關產品1.硬碟檢查
獲得可正常運行的筆記本2.5寸硬碟一塊。檢查該硬碟介面為SATA串口或者是IDE並口。筆記本的硬碟,大部分是SATA串口硬碟,極少數是IDE並口。不過還是確認一下的保險。
2.選擇硬碟盒進行合體
移動硬碟其實也就是個普通的筆記本硬碟,不過是多加了一個USB數據線,能直接連接到電腦的USB插頭。我們的DIY移動硬碟所進行的工作,也就是這一步。市面上有這種專業的將硬碟進行介面轉換的設備——硬碟盒。硬碟盒外觀和硬碟差不多,肚子卻是空的。選擇介面正確的硬碟盒,將舊硬碟安裝在腹內即可。如此一來。舊硬碟就能通過硬碟盒變身為USB介面的移動硬碟。
市場上還有一種叫「易驅線」的設備。只是一個單獨的轉換口,簡單的將原硬碟的介面轉換為USB數據線連接,不提供硬碟盒的外殼保護和額外的主控晶元進行電路保護。由於硬碟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儲存電器,所以還是建議採用硬碟盒。
關於DIY移動硬碟的使用1.使用過程中嚴禁晃動,平日存放也需在穩定處。
2.硬碟盒需選則金屬材料的最佳,以便於散熱
3.筆記本的2.5寸硬碟,工作電壓為5V。硬碟盒通常利用筆記本USB口進行供電。但若一個USB口同時進行供電和數據傳輸的話,負荷較大。最好選擇有單獨供電線路的硬碟盒,或者是Y型USB介面。Y型USB介面較為方便,一條線上兩個USB口,一個供電一個負責數據傳輸。不過也有尷尬的時候,如果你筆記本的USB介面較少,那就要提前規劃了。
4.台式機的硬碟也可以做移動硬碟。台式機多採用3.5寸大硬碟,介面也不外乎是SATA和IDE兩種。只不過,台式機硬碟工作電壓為12V,必須使用外接電源。就方便性而言,還是筆記本的硬碟DIY移動硬碟合適些。
『捌』 如何DIY更換筆記本機械硬碟為固態硬碟
MS酋長就以自己動手為惠普248 G1筆記本加裝SSD固態硬碟為例,詳細介紹一下方法步驟吧!包括硬體安裝和分區及測試過程。
首先,需要先拆除原來的機械硬碟,然後把SSD安裝到硬碟位上。之所以不選擇安裝到光碟機位上,是因為硬碟位才是原生的SATA3介面。換下的機械硬碟可以用光碟機硬碟支架安裝到光碟機位上。三好公民在拆卸光碟機時,原以為要把整個D面蓋板打開,於是擰下了所有的螺絲。後來才發現只需打開內存模塊的蓋板,就可以在左側看到一個螺絲,只需把這個螺絲擰掉,就可以把光碟機整個抽出來了。如圖:
物理安裝完成之後,接下來就可以對SSD分區和安裝系統了。這里需要注意三點:
一、開啟AHCI模式
三好公民的惠普248 G1筆記本的BIOS設置中根本就沒有硬碟模式選項,默認就是AHCI模式,所以設置上省了。如果你的筆記本BIOS設置中有相應選項,則應開啟。
二、分區格式化時要做4K對齊
可以使用DiskGenius等第三方分區工具在創建分區時勾選「對齊分區到此扇區的整數倍」即可4K對齊,但此方法並非100%成功。
所以最保險的方法還是使用Windows系統安裝盤在安裝系統的過程中進行分區,這時會自動做好4K對齊。詳細教程可參考《Win10分區教程》一文中的「通過Windows安裝程序在安裝過程中分區」部分。
三、分區時最好設置適量的保留空間
為了提高SSD固態硬碟的性能和延長壽命,我們不要把全部的硬碟空間都分區,可以把一部分作為保留空間不分區(其實廠商已經保留一部分了,所以有觀點說無需再自行保留,但三好公民情願舍棄一部分空間也想要高性能,所以依然保留了)。至於保留多大的空間,曾經有評測說25%最佳。但這么多空間白白的不用,確實讓人心疼。所以可以適當減少些,但至少應該保留10%吧。三好公民保留了多大比例呢?看圖吧,33.55/223.57應該是多大比例呢?
安裝完系統之後,三好公民就用著名的SSD測試工具AS SSD Benchmark做了一下測試。先看讀寫性能測試:
怎麼樣,杠杠的吧。
如何判斷是否已經開啟了AHCI和做好了4K對齊。看AS SSD Benchmark窗口左上角是否顯示兩個綠色的OK項(上面帶ahci字樣的即是AHCI,下面的一串數字是4K對齊項,無論英文單詞是什麼數字是多少,顯示綠色OK即為已開啟和已對齊)。如果未開啟和未對齊,則顯示紅色的BAD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