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文件 > 電腦硬碟磁頭位置在哪裡

電腦硬碟磁頭位置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27 00:05:45

A. 台式電腦硬碟哪裡位置

台式電腦硬碟一般在主機定製的硬碟架中。

位置如圖:

主板上一個IDE介面可以接兩塊硬碟(即主從盤),而主板有兩個IDE口即IDE1和IDE2,所以理論上,一台個人電腦可以連接四塊硬碟。

如果你使用適配卡,那就可以連接更多硬碟。對於多硬碟的安裝,歸根到底就是雙硬碟安裝,因為IDE1與IDE2上的硬碟安裝是完全一樣的。

(1)電腦硬碟磁頭位置在哪裡擴展閱讀:

當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關掉電源。在硬碟工作的時候關掉電源,會導致硬碟的物理損壞,而且也會丟失數據。

還有,在硬碟中有高速運轉的部件,如果一旦強行關機的話高速運轉的碟片就會突然停止,而在關機後又馬上開機的話,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碟的損壞。

所以在關機後不要馬上再次打開電腦。至少在半分鍾以後再打開。

參考資料:網路-電腦硬碟

B. 台式電腦硬碟在哪

台式電腦硬碟一般在主機定製的硬碟架中。

位置如圖:

主板上一個IDE介面可以接兩塊硬碟(即主從盤),而主板有兩個IDE口即IDE1和IDE2,所以理論上,一台個人電腦可以連接四塊硬碟。

如果你使用適配卡,那就可以連接更多硬碟。對於多硬碟的安裝,歸根到底就是雙硬碟安裝,因為IDE1與IDE2上的硬碟安裝是完全一樣的。

(2)電腦硬碟磁頭位置在哪裡擴展閱讀:

當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關掉電源。在硬碟工作的時候關掉電源,會導致硬碟的物理損壞,而且也會丟失數據。

還有,在硬碟中有高速運轉的部件,如果一旦強行關機的話高速運轉的碟片就會突然停止,而在關機後又馬上開機的話,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碟的損壞。

所以在關機後不要馬上再次打開電腦。至少在半分鍾以後再打開。

參考資料:網路-電腦硬碟

C. 電腦硬碟的構造

結構
硬碟(hard disk)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存儲器之一。計算機需要正常運行所需的大部分軟體都存儲在硬碟上。因為硬碟存儲的容量較大,區別於內存、光碟。硬碟是電腦上使用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存儲設備。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字數據。

物理結構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

硬碟
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這樣,在設計時就可以針對兩者的不同特性分別進行優化,以得到最好的讀/寫性能。另外,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而不是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幅度,因而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讀取數據的准確性也相應提高。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軌寬度無關,故磁軌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碟片密度,達到200MB/英寸2,而使用傳統的磁頭只能達到20MB/英寸2,這也是MR磁頭被廣泛應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頭已得到廣泛應用,而採用多層結構和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製作的GMR磁頭(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漸普及。

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

垂直記錄時磁顆粒狀態表示
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

磁碟表面塗有做為紀錄使用的磁性介質,其在顯微鏡下呈現出來的便是一個個磁顆粒。微小的磁顆粒極性可以被磁頭快速的改變,並且在改變之後可以穩定的保持,系統通過磁通量以及磁阻的變化來分辨二進制中的0或者1。也正是因為所有的操作均是在微觀情況下進行,所以如果硬碟在高速運行的同時受到外力的震盪,將會有可能因為磁頭拍擊磁碟表面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數據損失。除此之外,磁顆粒的單軸異向性和體積會明顯的磁顆粒的熱穩定性,而熱穩定性的高低則決定了磁顆粒狀態的穩定性,也就是決定了所儲存數據的正確性和穩定性。但是,磁顆粒的單軸異向性和體積也不能一味地提高,它們受限於磁頭能提供的寫入場以及介質信噪比的限制。

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柱面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由於每個盤面都有自己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邏輯結構

硬碟的容量還非常小的時候,人們採用與軟盤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硬碟碟片的每一條磁軌都具有相同的扇區數。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 (Disk Geometry). 既磁頭數(Heads),柱面數(Cylinders),扇區數(Sectors),以及相應的定址方式。

其中:磁頭數(Heads)表示硬碟總共有幾個磁頭,也就是有幾面碟片, 最大為 255 (用 8 個二進制位存儲);柱面數(Cylinders) 表示硬碟每一面碟片上有幾條磁軌,最大為 1023(用 10 個二進制位存儲);每個扇區一般是 512個位元組, 理論上講這不是必須的,但好像沒有取別的值的。所以磁碟最大容量為: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8024 GB ( 1M =1048576 Bytes )或硬碟廠商常用的單位: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 1M =1000000 Bytes )

在 CHS定址方式中,磁頭,柱面,扇區的取值范圍分別為 0到 Heads - 1。0 到 Cylinders - 1。 1 到 Sectors (注意是從 1 開始)。

基本 Int 13H 調用簡介

BIOS Int 13H 調用是 BIOS提供的磁碟基本輸入輸出中斷調用,它可以完成磁碟(包括硬碟和軟盤)的復位,讀寫,校驗,定位,診,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CHS 定址方式, 因此最大識能訪問 8 GB 左右的硬碟 (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說明,均以 1M = 1048576 位元組為單位)。

D. 電腦硬碟在什麼位置 圖解

台式機的ATX機箱的硬碟位置都在光碟機位置的正下方,會有硬碟的安裝軌道和固定孔。有的台式機箱則是將硬碟的位置都安置在機箱的下方區域,與電源平行的位置。

打開機箱側蓋,靠前面點的位置。大小有手掌那麼大小左右。硬碟架就是一個大鐵盒子,長方體,正面貼有參數,分3.5和2.5寸兩種尺寸,3.5寸的是普通的機械硬碟,2.5寸的是固態硬碟或筆記本硬碟。

筆記本的硬碟一般都可以通過拆除底部蓋板來進行更換,如果是有多個蓋板則會在硬碟的蓋板上有相應的硬碟標識。

(4)電腦硬碟磁頭位置在哪裡擴展閱讀

絕大多數台式電腦使用的硬碟要麼採用IDE介面,要麼採用SCSI介面。SCSI 介面硬碟的優勢在於,最多可以有七種不同的設備可以連接在同一個控制器面板上。

由於硬碟以每秒3000—10000轉的恆定高速度旋轉,因此,從硬碟上讀取數據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在筆記本電腦中,硬碟可以在空閑的時候停止旋轉,以便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

老式硬碟的存儲容量最小隻有 5MB,而且,使用的是直徑達12英寸的碟片。現在的硬碟,存儲容量高達數十 GB,台式電腦硬碟使用的碟片直徑一般為3.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碟使用的碟片直徑一般為2.5英寸。

新硬碟一般都在裝配工廠中經過低級格式化,目的在於把一些原始的扇區鑒別信息存儲在硬碟上。

E. 硬碟在計算機的哪個部位

最簡單的理解方式:cpu是心臟,提供必要的電腦生存動力。硬碟是大腦,存儲了電腦必備的系統和程序。顯示器鍵盤和滑鼠就是你用來和別人溝通的嘴和手。光碟機軟碟機就是眼睛耳朵,用來採集和充實你電腦的信息量並完成輸出轉換。

ps:如果你不是高手也不想成為高手,就按這個思路理解吧。專業的術語可能會讓你看了頭疼!呵呵。。

但如果你要了解更多,就看看前面老兄們的解釋,很不錯哦!看看下面的也可以:

從計算機系統的結構來看,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兩大類。內存儲器與CPU直接聯系,負責各種軟體的運行。外存儲器包括軟盤、硬碟、光碟、磁帶機等。硬碟和軟盤很相似,它們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軟盤與軟盤驅動器是分開的,而硬碟與硬碟驅動器卻是裝在一起。另外,在使用時,二者速度差異很大。

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硬碟中所有的碟片都裝在一個旋轉軸上,每張碟片之間是平行的,在每個碟片的存儲面上有一個磁頭,磁頭與碟片之間的距離比頭發絲的直徑還小,所有的磁頭聯在一個磁頭控制器上,由磁頭控制器負責各個磁頭的運動。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硬碟作為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必須完全密封。

(一)硬碟的外部結構。

目前市場上的常見的硬碟除昆騰公司的Bigfoot(大腳)系列為5.25英寸結構外,其他都為3.25英寸產品,其中又有半高型和全高型之分。 常用的3.5英寸硬碟外形大同小異,在沒有元件的一面貼有產品標簽,標簽上是一些與硬碟相關的內容。在硬碟的一端有電源插座、硬碟主、從狀態設置跳線器和數據線聯接插座。

1.介面 包括電源插口和數據介面兩部分,其中電源插口與主機電源相聯,為硬碟工作提供電力保證。數據介面則是硬碟數據和主板控制器之間進行傳輸交換的紐帶,根據聯接方式的差異,分為EIDE介面和SCSI介面等。

2.控制電路板 大多採用貼片式元件焊接,包括主軸調速電路、磁頭驅動與伺服定位電路、讀寫電路、控制與介面電路等。在電路板上還有一塊高效的單片機ROM晶元,其固化的軟體可以進行硬碟的初始化,執行加電和啟動主軸電機,加電初始尋道、定位以及故障檢測等。在電路板上還安裝有容量不等的高速緩存晶元。

3.固定蓋板 就是硬碟的面板,標注產品的型號、產地、設置數據等,和底板結合成一個密封的整體,保證硬碟碟片和機構的穩定運行。固定蓋板和盤體側面還設有安裝孔,以方便安裝。

(二) 硬碟的內部結構

硬碟內部結構由固定面板、控制電路板、盤頭組件、介面及附件等幾大部分組成,而盤頭組件(HardDiskAssembly,HDA)是構成硬碟的核心,封裝在硬碟的凈化腔體內,包括浮動磁頭組件、磁頭驅動機構、碟片及主軸驅動機構、前置讀寫控制電路等。

1.浮動磁頭組件 由讀寫磁頭、傳動手臂、傳動軸三部分組成。磁頭是硬碟技術最重要和關鍵的一環,實際上是集成工藝製成的多個磁頭的組合,它採用了非接觸式頭、盤結構,加電後在高速旋轉的磁碟表面飛行,飛高間隙只有0.1~0.3um,可以獲得極高的數據傳輸率。現在轉速5400rpm的硬碟飛高都低於0.3um,以利於讀取較大的高信噪比信號,提供數據傳輸存儲的可靠性。

圖為:放大了的磁頭部分

2.磁頭驅動機構 由音圈電機和磁頭驅動小車組成,新型大容量硬碟還具有高效的防震動機構。高精度的輕型磁頭驅動機構能夠對磁頭進行正確的驅動和定位,並在很短的時間內精確定位系統指令指定的磁軌,保證數據讀寫的可靠性。

3.碟片和主軸組件 碟片是硬碟存儲數據的載體,現在的碟片大都採用金屬薄膜磁碟,這種金屬薄膜較之軟磁碟的不連續顆粒載體具有更高的記錄密度,同時還具有高剩磁和高矯頑力的特點。主軸組件包括主軸部件如軸瓦和驅動電機等。隨著硬碟容量的擴大和速度的提高,主軸電機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有廠商開始採用精密機械工業的液態軸承電機技術。

4.前置控制電路 前置放大電路控制磁頭感應的信號、主軸電機調速、磁頭驅動和伺服定位等,由於磁頭讀取的信號微弱,將放大電路密封在腔體內可減少外來信號的干擾,提高操作指令的准確性。

硬碟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按不同的介面和外形尺寸,其種類有很多,除了現在最常見的台式機中使用的3.5英寸EIDE和SATA介面的產品外,還有其他類型的硬碟。

1、SCSI硬碟

目前計算機中最大的速度瓶頸來自於硬碟。受制於IDE介面的局限,IDE硬碟速度的提高已趨於極限。SCSI硬碟的外觀與普通硬碟基本一致,但現在SCSI硬碟的最高轉速已達到了10000轉/分,平均尋道時間在6ms左右,數據傳輸率可達到160MB/S,尤為關鍵的是SCSI盤的CPU佔有率非常低,在5%左右。這些都使得SCSI硬碟的性能比IDE硬碟有較大的提高。現在7200轉的SCSI盤價位已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如果經濟條件許可,選用SCSI盤將有效提高計算機整機性能。

除此以外,SCSI介面和EIDE介面相比還有一個很大的技術優勢,那就是SCSI介面中的設備可以同時使用數據匯流排進行數據傳輸,而EIDE介面中聯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的設備只能交替(佔用數據線)進行傳輸;EIDE只能聯接四塊設備,而SCSI介面可以聯接7至15台設備。目前SCSI硬碟介面有三種,分別是50針、68針和80針。我們常見到硬碟型號上標有「N」「W」「SCA」,就是表示介面針數的。N即窄口(Narrow),50針;W即寬口(Wide),68針;SCA即單接頭(Single ConnectorAttachment),80針。其中80針的SCSI盤一般支持熱插拔。

2、活動硬碟

以前個人計算機,主要的存儲設備是固定硬碟和軟盤。固定硬碟為計算機提供了大容量的存儲介質,但是其碟片無法更換,存儲的信息也不便於攜帶和交換。而軟盤則容量太小,可靠性也差。

一般活動硬碟同樣採用Winchester硬碟技術,所以具有固定硬碟的基本技術特徵,速度快,平均尋道時間在12毫秒左右,數據傳輸率可達10M/s,容量能達到10GB以上。活動硬碟的碟片和軟盤一樣,是可以從驅動器中取出和更換的,存儲介質是碟片中的磁合金碟片。根據容量不同,活動硬碟的碟片結構分為單片單面、單片雙面和雙片雙面三種,相應驅動器就有單磁頭、雙磁頭和四磁頭之分。活動硬碟介面方式SCSI、並口、USB等四種方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計算機的配置情況選擇不同的介面方式。不過活動硬碟只是曇花一現的產品。隨著使用筆記本硬碟的USB移動硬碟價格的下跌和USB介面的普及,使得USB移動硬碟已經取代了活動硬碟。

3、筆記本硬碟

筆記本電腦內部空間狹小、電池能量有限,再加上移動中的難以避免的磕碰,對其部件的體積、功耗和堅固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於筆記本電腦硬碟比通常的桌面硬碟有著更高的品質要求,生產的廠家不多,當今筆記本硬碟市場85%以上的份額被Hitachi(日立、IBM)、Toshiba(東芝)和富士通這三家公司佔領。

筆記本硬碟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巧輕便,它的直徑一般僅為2.5英寸(還有1.8英寸的產品),厚度也遠低於3.5英寸硬碟。大多數產品厚度僅有9.5mm,重量尚不足百克,堪稱小巧玲瓏。目前筆記本電腦硬碟的發展方向就是外形更小、質量更輕、容量更大。除了常見的為2.5英寸規格,還有一種為1.8英寸規格,主要由東芝生產,隨著輕薄機型的熱銷,1.8寸筆記本硬碟的前景也十分廣闊,收購了IBM硬碟事業部的日立也在今年發布了1.8寸的筆記本硬碟產品:Travelstar C4K40-20。另外東芝和富士通都曾經推出過PC卡介面的1.8英寸硬碟,老機器用來升級容量十分方便。現在Iomega公司計劃在2004年中期推出採用DCT(數字捕捉技術)的移動式1.8英寸硬碟。這種硬碟小到可以裝進筆記本電腦的PC Card中,容量可達到2.5GB以上,而價格僅10美元。

4、微型硬碟

越來越小也是硬碟的發展方向之一,除了1.8寸的硬碟,更小的1英寸HDD(Micro Drive),容量已達到了4GB,其外觀和介面為CF TYPEⅡ型卡,傳送模式為Ultra DMA mode 2。

隨著數碼產品對大容量和小體積存儲介質的要求,早在1998年IBM就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最早推出容量為170/340MB的微型硬碟。而現在,日立、東芝、南方匯通等公司,繼續推出了4GB甚至更大的微型硬碟。微型硬碟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積小巧容量適中,大多採用CF II插槽,只比普通CF卡稍厚一些。微型硬碟可以說是凝聚了磁儲技術方面的精髓,其內部結構與普通硬碟幾乎完全相同,在有限的體積里包含有相當多的部件。新第一代1英寸以下的硬碟也上市,東芝將是最早推出這種硬碟的公司之一,其直徑僅為0.8英寸左右(SD卡大小),容量卻高達4GB以上。

5、固態硬碟

現在市場上由各種快閃記憶體構成的小型存儲卡應用很廣泛了,其中有一種特殊的快閃記憶體存儲器採用了標准IDE介面,因此也被稱為「固態硬碟」,具有很強的耐沖擊性能和抗干擾能力,在工業控制計算機等設備中應用很廣泛,而隨著信息家電的不斷湧入家庭,以固態硬碟為主的便攜記錄媒體市場將會更加紅火。隨著新型快閃記憶體器件容量的急速增長和價格的下跌,固態硬碟將是今後PC存儲設備發展的趨勢

F. 電腦主機硬碟在什麼位置怎麼

硬碟的位置一般是在機箱的前部分,中部靠下的位置。具體位置見下圖。找到硬碟後可以看到左右各有兩顆螺絲固定,用相匹配的螺絲刀卸掉螺絲,就可以拆下硬碟了。

(6)電腦硬碟磁頭位置在哪裡擴展閱讀

讀寫忌斷電

硬碟的轉速大都是5400轉和7200轉,SCSI硬碟更在10000到15000轉,在進行讀寫時,整個碟片處於高速旋轉狀態中,如果忽然切斷電源,將使得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從而導致硬碟出現壞道甚至損壞,也經常會造成數據流丟失。所以在關機時,一定要注意機箱面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沒有閃爍,即硬碟已經完成讀寫操作之後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關閉電腦。硬碟指示燈閃爍時,一定不可切斷電源。如果是移動硬碟,最好要先執行硬體安全刪除,成功後方可拔掉。

保持良好的環境

硬碟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有時候嚴重集塵或是空氣濕度過大,都會造成電子元件短路或是介面氧化,從而引起硬碟性能的不穩定甚至損壞。

防止受震動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硬碟在工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容易造成磁頭與資料區相撞擊,導致碟片資料區損壞或刮傷磁碟,丟失硬碟內所儲存的文件數據。因此,在工作時或關機後主軸電機尚未停頓之前,千萬不要搬動電腦或移動硬碟,以免磁頭與碟片產生撞擊而擦傷碟片表面的磁層。此外,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過分搖晃或與機箱鐵板劇烈碰撞。

G. 硬碟初始化程序完成後磁頭位於碟片什麼磁軌

硬碟在初始化時進行磁頭定位的磁軌。其在碟片的最外圈,不能作為數據存儲使用,是磁頭在初始化或讀寫數據完後所回到的位置。

H. 電腦硬碟裝在什麼位置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給電腦加裝固態硬碟,因為固態硬碟可以提升電腦單機運行速度和電腦數據讀寫及提取速度等。固態硬碟硬體的確是個好東西,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要高於普通機械硬碟的8倍左右,現在新推出的筆記本電腦和新組裝的台式電腦都會裝固態硬碟,使用時間長的老電腦都會升級硬體配置,固態硬碟都是老電腦升級的必備硬體對象。剛剛有位客戶來我店裡給他電腦加裝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是客戶自帶的,他要求我把他自帶的固態硬碟裝到他的電腦內和把電腦操作系統轉移到固態硬碟內,客戶說他自己打開電腦主機箱卻找不到裝固態硬碟的位置,先看這位客戶自帶的固態硬碟硬體。

客戶自帶的固態硬碟硬體

客戶自帶的固態硬碟是M.2-2280-MSATA協議,M.2類型的固態硬碟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固態硬碟,M.2類型固態硬碟被廣泛用於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中,但是M.2類型固態硬碟也不是通用的,這類固態硬碟是有不同的協議,也就是說外觀一樣的M.2-2280固態硬碟有不同的協議,有些電腦主板可能不支持相應的協議,目前市面M.2類型固態硬碟速度最快的就是NVME協議,目前市面上的新款主板都是支持NVME協議的M.2類型固態硬碟,例如:Z390主板、Z370主板、B360主板、B450主板和X570主板等都支持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我們再看客戶的電腦主機:

客戶電腦主機和自帶的固態硬碟

客戶電腦CPU是I7-3770,也就是3代處理器,3代處理器是用1155針主板,最典型的1155針主板有H61和B75,客戶的電腦主板是H61,很抱歉,H61主板不支持M.2類型的CPU,只支持2.5英寸的SATA協議固態硬碟,H61主板上面也沒有M.2類型介面,所以客戶在他電腦主板上面找不到裝他自帶M.2類型固態硬碟的介面,客戶讓我幫忙裝,我也沒那本事裝。

I. 硬碟的磁頭是什麼

磁頭敲盤 可以理解成為舊時候的那些留聲機 不是有個頭放在疊片上讀嘛 那個頭萬一不好了 上下跳不就不能放音樂了 或者碟片坑坑窪窪了也不行
形象些的比喻 硬碟讀寫信息就是靠那個磁頭掃描磁軌 磁頭敲盤意思就是磁頭在敲擊磁軌 磁頭或者是磁軌壞了 就是傳說中的壞道了
如果是邏輯壞道 可以修復 如果是物理壞道 只能換硬碟
一般恢復數據的話要看數據的大小和文件的損壞程度 少則4.5百 高則成千上萬的都有
如果你有U盤的話 下載一個 效率源軟盤版 到U盤里 然後U盤啟動電腦 把硬碟修復下試試 邏輯壞道可以修好的

J. 硬碟的磁頭位置在哪裡啊

不讀寫時,筆記本硬碟會自動把磁頭放到無數據區域,台式機硬碟無此設計。

閱讀全文

與電腦硬碟磁頭位置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級簡單電腦軟體 瀏覽:206
游戲平台電腦版有哪些 瀏覽:261
電腦安裝悟飯模擬器教程 瀏覽:956
高級電腦配置有哪些 瀏覽:294
電腦刪除所有文件恢復出廠設置 瀏覽:735
hp電腦主板要多少錢 瀏覽:756
電腦設置汽車大燈初始化 瀏覽:933
win10電腦管家但打不開 瀏覽:466
qq電腦管家源文件 瀏覽:397
電腦上咋搜索文件 瀏覽:853
電腦pu是什麼 瀏覽:24
電腦關不了機怎麼處理 瀏覽:686
電腦的驅動在硬碟里嗎 瀏覽:618
電腦win10改用戶名字怎麼改 瀏覽:318
電腦上怎樣發送文件 瀏覽:883
蘋果6用什麼殺毒軟體最好 瀏覽:265
電腦端安裝蘋果應用 瀏覽:998
電腦信號線怎麼接圖片 瀏覽:249
系統磁碟100電腦很卡 瀏覽:124
電腦做系統都用什麼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