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呢是序列號,P/N呢是指的是識別號。最後那個呢是希捷的識別體系
ST「X,XXXX,XX,XXX」,也就是說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四部分。
首先,「ST」代表的是「Seagate」,也就是說是希捷公司的產品。
然後第一部分的「X」是表示其硬碟外形和尺寸。「1」表示3.5英寸,厚度為41mm的全高硬碟;「3」表示3.5英寸,厚度為25mm的半高硬碟;「4」表示5.25英寸,厚度為82mm的硬碟;「5」表示尺寸為3.5英寸,厚度為19mm的硬碟;「9」表示為尺寸2.5英寸的硬碟。
第二部分的四個「X」是表示硬碟的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是GB。如:「1600」就是表示這硬碟的容量為160GB,而「400」或者「800」就表示其容量為40GB或者80GB了。
第三部分的兩個「X」為硬碟標志,由主標志和副標志所組成。前一個數字是主標志 ,在Seagate的IDE硬碟中都是指硬碟的碟片數,如數字「2」則表示該硬碟採用了2張碟片。而在Seagate的SCSI硬碟中,其主標識則是指硬碟的轉速了。有了主標識當然就會有副標識了,而後一個數字就是副標識。它是只有當主標識相同或者無效時,副標識才有意義。它一般代表硬碟的性能和代數,當數字越大,表示的代數越高,性能越好,此款硬碟也就越新。
第三部分的三個「X」主要由1到3個字母所組成,表示硬碟介面類型等。一般的桌面IDE硬碟較為簡單,但如果包括了現在和早期的SCSI硬碟的話,其含義就變得較為復雜了。
「A」表示為ATA UDMA/33或UDMA/66 IDE的介面
「AS」表示為Serial ATA150的介面
「AG」表示為筆記本電腦專用的ATA的介面
「N」表示為50針Ultra SCSI的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20MB/s
「W」表示為68針Ultra SCSI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40MB/s
「WC」表示為80針Ultra SCSI的介面
「FC」表示為光纖,可提供高達100MB/s的數據傳輸率,並且支持熱拔插
「WD」表示為68針Ultra Wide SCSI的介面
「LW」表示為68針Ultra-2 SCSI(LVD)的介面
「LC」表示為80針Ultra-2 SCSI(LVD)的介面
我們以Seagate酷魚硬碟「ST3160023AS」為例子,通過例子的編號我們可以知道該硬碟是希捷公司生產的3.5英寸厚度為25mm的半高硬碟,其採用2張硬碟碟片,總容量是160GB的Serial ATA150。另外,如果你看到硬碟上印刷著「7200.7」等字元的,就說明這是希捷新推出的單碟容量80GB的硬碟系列;看到「Barracuda 7200.7 Plus」等字元,我們就了解到了這個系列的產品是採用8MB緩存,Serial ATA 150介面或者Ultra ATA 100介面的高端產品
❷ 如何認識硬碟編碼
目前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硬碟大多是希捷(Seagate)、邁拓(Maxtor)、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日立(HITACHI)和三星(Samsung)等幾家廠商的產品。最近硬碟新品不斷上市,各廠家在硬碟編號的定義上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許多消費者對於目前各品牌硬碟的編號已經難以辨識。
因為硬碟的每個編號都代表著特定的含義,所以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硬碟編號就像是硬碟的「身份證」。通過這些復雜的編號,我們可以從中解讀出硬碟的容量、轉速、介面類型、緩存等各項性能指標,而這些信息對我們選購自己中意的硬碟產品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筆者就以市場上主流的硬碟產品為主,詳細介紹各廠家的最新硬碟編號規律。
希捷(Seagate)
市面上的希捷硬碟編號形式如下:
ST <1> <2、3、4、5> <6、7> <8、9、10>「ST」代表「Seagate」,中文意思即希捷。這在任何一款希捷硬碟產品編號的開頭都有。
<1>代表硬碟外形。「1」代表3.5英寸全高硬碟,「3」代表3.5英寸半高硬碟,「4」代表現在已被淘汰的5.25英寸硬碟。
<2、3、4、5>由3到4位數字組成,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100MB。例如「1200」代表這塊硬碟的容量為100MB?200=120GB,「800」則代表容量為80GB。
<6、7>代表硬碟標志,它由主標志和副標志組成:
第一個數字為主標志,在普通IDE硬碟中代表碟片數。例如「2」即代表該硬碟內採用了2張碟片。
第二個數字為副標志,即硬碟的輔助標志。只有當主標志相同或無效時,副標志才有效。一般用它來表示硬碟的代數,數字越大表示代數越高,也就是說此款硬碟越新。
<8、9、10>由1到3個字母組成,代表硬碟介面類型。普通桌面硬碟的較為簡單,但如果包括現在和早期的SCSI硬碟,其含義就較為復雜了,這里只介紹目前主流的桌面硬碟:
「A」代表Ultra ATA,即普通IDE/EIDE介面,這是大多數桌面硬碟所採用的介面類型;「AS」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硬碟介面。
給大家舉個例子:從某塊硬碟上標示的「ST3120022A」編號,我們就可以知道該硬碟是希捷公司生產的3.5英寸半高、採用2張硬碟碟片、總容量為120GB的Ultra ATA介面硬碟。此外,硬碟上印刷的其它字元也可以帶給我們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7200.7」即說明這是希捷新推出的單碟80GB的硬碟產品。另外,還有最新的「Barracuda 7200.7 Plus」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全部採用8MB大容量緩存,採用Serial ATA 150介面或者Ultra ATA 100介面,目前只有120GB和160GB這兩種。
邁拓(Maxtor)
以前的邁拓硬碟一直採用的是7位字元編號。不過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開始,邁拓在原有的硬碟編號後面又添加了6位字元,從而將硬碟編號由原來的7位增加到了13位。但是在目前來說,真正對我們辨識硬碟有用的仍然是前面的7位編號。這7位硬碟編號的形式如下:
<1、2> <3、4、5> <6> <7><1、2>代表硬碟產品系列型號,因為邁拓有著很長的產品線,所以編號也相對較為復雜,這里也只介紹目前主流的桌面硬碟:
「6Y」代表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市場上俗稱金鑽九代),這是邁拓目前的主打產品。
<3、4、5>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GB。例如「080」表示該硬碟容量為80GB。
<6>代表了硬碟的緩存容量、介面及軸承馬達類型:
「H」代表Ultra ATA100介面、2MB緩存,不過邁拓已經將產品線更新為Ultra ATA133介面了;「J」代表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滾珠軸承馬達;「L」代表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P」代表Ultra ATA133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M」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7>代表使用的磁頭數。我們可以用「硬碟單碟容量=2子才套莧萘?磁頭數」很容易地推算出硬碟的單碟容量。但是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開始,該數字卻變成了「0」。不過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是單碟80GB的產品,所以這並不妨礙我們辨識。
舉例來說,一塊編號為「6Y200M006500A」的新硬碟編號即代表這是邁拓的金鑽Diamondmax Plus 9系列產品,容量為200G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的硬碟編號通常由主編號和附加編號構成。但是也許是因為比較看重OEM市場,西部數據長期以來只注重主編號里的硬碟容量標志,而並沒有對零售市場公開附加編號的具體含義。所以筆者也只能根據自己看到的一些資料來進行推斷。我們來看看它的硬碟編號形式:
WD <1、2、3、4> <5> <6>-<7、8> <9> <10> <11、12>,其中1-6位是主編號,7-12位為附加編號。
很顯然,「WD」代表「Western Digital」,即這是西部數據公司的產品。
主編號部分:
<1、2、3、4>由3到4位數字組成,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100MB。例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則代表80GB。這和希捷是一樣的。
<5>代表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例如「A」代表5400轉/分,「B」代表7200轉/分,「J」代表7200轉/分並且具有8MB緩存。
<6>代表硬碟介面類型。「A」代表Ultra ATA66介面,「B」代表Ultra ATA100介面。
附加編號部分:
<7、8>代表OEM客戶標志。如果這兩位編號為數字「00」,代表這是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如果是其它字元則為OEM客戶的代碼,不同的編號對應不同OEM客戶。
<9>代表硬碟單碟容量。例如「C」代表硬碟單碟容量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10>代表同系列硬碟的版本代碼,該代碼隨著不同系列而變。以單碟容量為40GB的產品為例:「A」代表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BB系列;「B」代表5400轉/分,Ultra ATA66介面的AB系列;「P」代表54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EB系列;「R」代表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具有8MB緩存的JB系列。
而在單碟66GB和83GB的產品中,還出現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別對應JB系列和BB系列產品。
<11、12>代表硬碟的Firmware版本。我們目前常見的一般都是「A0」。
舉例來說,「WD2500JB-00EVA0」的硬碟編號代表這是一塊西部數據公司出品的容量為250GB、7200轉/分並且具有8MB緩存的硬碟。從後面的附加編號我們還可以看出這是西部數據面向零售市場,單碟容量為83GB的產品。
日立(HITACHI)
自從合並了IBM的硬碟部門後,日立在市場上的硬碟產品出現了兩種,一種是繼續沿用以前IBM硬碟編號的產品,以目前市場上的Deskstar 180GXP系列為代表,其編號形式如下:
IC <1、2> <3> <4、5、6> <7、8> <9、10> <11、12>-<13>「IC」代表這塊硬碟是IBM公司的產品。
<1、2>代表硬碟外形尺寸。例如「35」表示3.5英寸硬碟,「25」表示2.5英寸硬碟。
<3>代表硬碟高度。例如「L」代表1英寸,「T」代表0.49英寸,「N」代表0.37英寸。
<4、5、6>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GB。例如「080」表示該硬碟容量為80GB。這一點同邁拓硬碟類似。
<7、8>代表硬碟介面類型,對桌面產品來說,「AV」代表普通的Ultra ATA介面。
<9、10>代表硬碟產品系列型號。例如「ER」表示Deskstar 60GXP系列,「VA」表示Deskstar 120GXP系列,「V2」表示Deskstar 180GXP系列。
<11、12>代表硬碟轉速。例如「04」代表4200轉/分,「05」代表5400轉/分,「07」代表7200轉/分,「10」代表10000轉/分,「15」代表15000轉/分。
<13>代表硬碟緩存容量,從Deskstar 180GXP系列開始啟用。「0」代表普通2MB緩存,「1」代表8MB緩存。
例如:「IC35L180AVV207-1」的硬碟編號代表了這是IBM公司出品的3.5英寸硬碟,高1英寸,硬碟總容量為180GB,採用普通的Ultra ATA介面,屬於Deskstar 180GXP系列,硬碟轉速為7200轉/分,擁有8MB緩存。
不過日立又於近期推出了最新款的Deskstar 7K250桌面型硬碟,這是繼Deskstar 180GXP系列之後推出的7200轉/分、單碟容量達83GB(Deskstar 180GXP系列單碟容量為60GB)的新產品,所以其性能要比早期產品更加出色。不過它的硬碟編號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編號形式如下:
HDS <1、2> <3、4> <5、6> <7> <8> <9、10> <11> <12>「HDS」表示這是日立HITACHI的Deskstar硬碟產品。
<1、2>代表硬碟轉速。數字「72」表示7200轉/分。
<3、4>代表該硬碟產品系列的最大容量。數字「25」代表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為250GB,這也就是Deskstar 7K250系列產品。
<5、6>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GB或者10GB。「40」代表40GB,「80」代表80GB,「12」代表120GB,「16」代表160GB,「25」代表250GB。
<7>代表硬碟的生產代碼。目前所有Deskstar 7K250系列的該代碼都是「V」。
<8>代表硬碟高度。例如「L」代表1英寸。這和以前的IBM硬碟是一樣的。
<9、10>代表硬碟介面類型。「AT」代表Ultra ATA100介面,「SA」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
<11>代表硬碟緩存容量。「2」代表2MB緩存,「8」代表8MB緩存。
<12>是硬碟的保留編號,目前暫時為數字「0」。
舉例來說,「HDS722525VLAT80」的硬碟編號代表這是日立HITACHI生產的Deskstar硬碟產品,屬於7200轉/分、最大容量為250GB的Deskstar 7K250系列。該硬碟總容量為250GB,高1英寸,採用Ultra ATA100介面並擁有8MB緩存。
三星(Samsung)
現在市面上的三星硬碟主要分為「P」和「V」兩大類。因為產品線並不長,所以相對於其它品牌來說很容易分辨。其硬碟編號的形式為:
<1> <2> <3、4> <5> <6> <7><1>代表硬碟產品系列。「S」代表了「SpinPoint」,而目前市面上的三星硬碟都是SpinPoint系列。
<2>代表不同硬碟轉速的產品系列。「V」代表5400轉/分的V系列,而「P」則代表了7200轉/分的P系列。
<3、4>代表硬碟容量,其單位是GB;如果系列中可能出現超過100GB的產品,則採用三位數的標志,如「080、120」,但如果緩存是8MB,它們的標志大多會變成「081、121」。
<5>表示採用不同技術的相同容量產品的編號序列,它們的區別通常在單碟、緩存容量或單/雙頭設計上。一般來說「0」代表2MB緩存,「1」代表8MB緩存,但也有例外。
<6>代表硬碟磁頭數。我們同樣可以據此推算出其硬碟的單碟容量。
<7>代表硬碟介面類型。「D」代表了早期的Ultra ATA66介面,H代表Ultra ATA 100介面,「N」代表Ultra ATA33介面,「C」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
舉個例子,「SP1614C」的硬碟編號就代表這是三星出品的SpinPoint家族7200轉/分的P系列硬碟產品,其硬碟總容量為160GB,緩存容量為8MB,硬碟磁頭數為4,採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硬碟單碟容量為160GB?/4=80GB。
至於最新的三星「黑匣子」硬碟,其編號原則和以前一樣,只是採用了獨特的鐵盒包裝,大家選購時注意鑒別。
❸ 計算機硬碟號怎麼看
硬碟標識識別方法1. Seagate硬碟的編號比較簡單,其識別方法為:"ST+硬碟尺寸+容量+主標識+副標識+介面類型"。 為了另大家容易理解,簡單的表示形式為:ST"X,XXXX,XX,XXX",也就是說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四部分 首先,"ST"代表的是"Seagate",也就是說是希捷公司的產品。
然後第一部分的"X"是表示其硬碟外形和尺寸。"1"表示3.5英寸,厚度為41mm的全高硬碟;"3"表示3.5英寸,厚度為25mm的半高硬碟;"4"表示5.25英寸,厚度為82mm的硬碟;"5"表示尺寸為3.5英寸,厚度為19mm的硬碟;"9"表示為尺寸2.5英寸的硬碟。
第二部分的四個"X"是表示硬碟的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是GB。如:"1600"就是表示這硬碟的容量為160GB,而"400"或者"800"就表示其容量為40GB或者80GB了。
第三部分的兩個"X"為硬碟標志,由主標志和副標志所組成。前一個數字是主標志,在Seagate的IDE硬碟中都是指硬碟的碟片數,如數字"2"則表示該硬碟採用了2張碟片。而在Seagate的SCSI硬碟中,其主標識則是指硬碟的轉速了。有了主標識當然就會有副標識了,而後一個數字就是副標識。它是只有當主標識相同或者無效時,副標識才有意義。它一般代表硬碟的性能和代數,當數字越大,表示的代數越高,性能越好,此款硬碟也就越新。
第三部分的三個"X"主要由1到3個字母所組成,表示硬碟介面類型等。一般的桌面IDE硬碟較為簡單,但如果包括了現在和早期的SCSI硬碟的話,其含義就變得較為復雜了。
2. 日立硬碟有180GXP和7K250兩個系列,所以要辨別其編號比較復雜。180GXP系列沿用了IBM硬碟編號。其識別方法為:"IC+碟片尺寸+硬碟高度+容量+介面類型+系列型號+轉速+緩存容量"
簡單的表示形式為:IC"XX,X,XXX,XX,XX,XX-X",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七部分。
"IC"表示的是IBM公司的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外形和尺寸。"35"表示3.5英寸(88.9毫米),"25"表示2.5英寸(63.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二部分的"X"是表示硬碟的高度。"L"代表1英寸(25.4毫米),"T"代表0.49英寸(12.5毫米),"N"代表0.37英寸(9.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容量,單位是GB。如"180"就是表示該硬碟的容量為180GB,"080"等就是80GB了。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介面的類型。
"AV"表示為ATA介面
"UW"表示為Ultra16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UC"表示為Ultra16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XW"表示為Ultra32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XC"表示為Ultra32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F2"表示為FC-AL-2(2 Gbit)的介面
第五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的型號。其"ER"表示Deskstar 60GXP系列,"VA"表示Deskstar 120GXP系列,"V2"表示Deskstar 180GXP系列。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轉速,單位是RPM/分。其"04"表示為4200 RPM/分,"05"表示為5400 RPM/分,"07"表示為7200 RPM/分,"10"表示為10000 RPM/分,"15"表示為15000 RPM/分。
第七部分的"X"表示著硬碟緩存的容量,從Deskstar 180GXP開始啟用。"0"表示為2MB緩存,"1"表示為8MB緩存。其中使用一個碟片的60GB產品緩存為2MB,使用兩個碟片的80GB和120GB產品緩存有2MB和8MB兩種,使用三個碟片的180GB產品緩存都為8MB,購買時要注意區分。以"IC35L180AVV207-1"這個編號為例,我們通過編號可以知道該硬碟是IBM公司生產的3.5英寸,高1英寸的硬碟,其總容量為60GB,採用Ultra ATA介面,為Deskstar 180GXP系列的產品,轉速是7200 RPM/分,有著8MB的緩存。
3. 日立的7K250系列是繼Deskstar 180GXP推出後的新品。其性能比早期的產品更出色,但是硬碟編號也發生了變化,造成了混亂。下面我們也來研究一下日立7K250系列的硬碟編號規律。
7K250系列的編號標注形式為"HDS+轉速+系列的最大容量+該產品容量+產品系列代碼+硬碟高度+介面類型+緩存"。
簡單的表示為:HDS"XX,XX,XX,X,X,XX,X,X",硬碟編號也可以分為八個部分。
"HDS"表示為日立(HITACHI)的Deskstar系列硬碟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轉速。如果其標注為"42","54","72","10","15"等的話,那麼這個硬碟的轉速分別為4200 RPM/分,5400 RPM/分,7200 RPM/分, 10000 RPM/分,15000 RPM/分。
第二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該產品系列的最大容量,單位為GB。"25"就表示該產品最大容量為250GB。
第三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單位有GB或者10GB。例如"80"就表示80GB,"25"就表示250GB。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代數。現在所有7K250系列都是字母"V"。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高度。這里和上面的IBM編號是一樣的。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有"AT"和"ST"。其分別代表為Ultra ATA100介面和Serial ATA150介面。
第七部分的"X"表示硬碟緩存的容量,有數字"2"和"8"。其分別代表為2MB緩存和8MB緩存的硬碟產品。
第八部分的"X"是硬碟的保留值,目前暫時為數字"0"。就以日立7K250系列"HDS722525VLAT80"的硬碟編號來做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其屬於7200 RPM/分,最大容量為250GB和總容量為250GB的硬碟,高1英寸,採用的是Ultra ATA100介面並擁有8MB緩存。5. 西部數據的編號標注形式因產品系列而異,編號方式顯得簡潔明了,由12個數字或者字母所組成。在12個編號中,前6個編號為主編號,後面的6個編號為附加編號。其桌面市場的主打系列魚子醬的標注方式為"廠商代號+容量+轉速,緩存+介面類型"。
簡單的表示為WD"XXXX,X,X-XX,X,X,XX",可以分為七個部分。
"WD"是"Western Digital"的簡稱,表示其為西部數據公司的產品。
前6位主編號:
第一部分的四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為GB。其標識和希捷是一樣的,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則代表80GB。
第二部分的"X"表示為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
"A"表示轉速為54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B"表示轉速是72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E"表示轉速是5400 RPM/分的Protege系列硬碟
"J"表示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高端魚子醬硬碟
"G"表示為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系列
第三部分的"X"表示介面的類型。
"A"表示為Ultra ATA/66或者更早期的介面類型
"B"表示為Ultra ATA/100
"W"表示應用於A/V(數碼影音)領域的硬碟
"D"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後六位附加編號:
對於後面的六位附加編號,筆者很抱歉,找不到相關於Serial ATA150介面規范的硬碟附加編號資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OEM客戶標志。如今西數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其兩個編號都是為數字"00"。如果作為其它字元的話,則為OEM客戶的代碼,不同的編號對應不同OEM客戶,而這種編號的硬碟通常是不面向零售市場的。
第五部分的"X"代表硬碟單碟容量,單位是GB。"C"代表硬碟單碟容量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第六部分的"X"表示同系列硬碟的版本代碼,該代碼隨著不同系列而變。
"A"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BB系列;
"B"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66介面的AB系列;
"P"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EB系列;
"R"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具有8MB緩存的JB系列。
而在單碟66GB和83GB的產品中,還出現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別對應JB系列和BB系列產品。
最後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Firmware版本。我們目前常見的一般都是"A0"。
我們以"WD2500JB-00EVA0"的硬碟編號作例子,我們從主編號可以知道這是一塊西部數據公司出品的容量為250GB、7200轉/分並且具有8MB緩存的硬碟。從後面的附加編號我們還可以看出這是西部數據面向零售市場,單碟容量為83GB的產品。其實,我認為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買西數硬碟看前面的6位主編號就可以得知性能了,加上了後面的6位附加編號反而還會增加了難度。
對於現在西數公司新出的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如主6位編號為"WD2500JD",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介面為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還有對於西數公司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猛禽)系列,其主編號"WD740GD"亦代表了大部分的信息,其"容量為74GB,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這些信息我們也可以輕易的看出來。6. 因為產品線尚待擴充,目前三星硬碟均屬SpinPoint系列,此系列又分為P和V兩大類。編號標注形式為"系列型號+轉速+容量+緩存+磁頭數目+介面類型"。
我們亦可以簡單的表示為"X,X,XXX,X,X"五部分。
第一部分的"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這里的"S"就表示為"SpinPoint"系列。
第二部分的"X"表示三星硬碟各系列不同轉速的產品。
"V"表示V系列硬碟,轉速為5400 RPM/分
"P"表示P系列硬碟,轉速為7200 RPM/分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硬碟容量,通常有2到3位數字,其單位是GB。"080或者120"就表示為80GB或者120GB的硬碟產品,但如果緩存是8MB,它們的標志大多會變成"081或者121"。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磁頭數,我們亦可以據"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這個公式來推算出單碟容量。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
"A"表示為E-IDE/ATA介面
"S"表示為SCSI 2介面
"U"表示為Ultra SCSI介面
"D"表示為Ultra ATA 66介面
"H"表示為Ultra ATA 100介面
"N"表示為Ultra ATA 33介面
"C"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我們拿編號為"SP1614C"的三星硬碟作例子,我們亦可以看出這是三星出品的SpinPoint家族7200轉/分的P系列硬碟產品,其硬碟總容量為160GB,緩存容量為8MB,硬碟磁頭數為4,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硬碟單碟容量為2×160GB/4=80GB。IBM硬碟的識別方法為:系列號(此系列最大硬碟容量+轉速)+硬碟類型+硬碟尺寸+轉速+容量。以34GXP DPTA 372050為例——首先在硬碟系列號中的34代表此類型硬碟的最大容量為34GB,以GP為結尾的硬碟是5400轉,以GXP結尾的硬碟是7200轉;下面的DPTA代表的是DeskStar(桌面之星),PT代表的是34GXP與37GP兩個系列硬碟,A代表此硬碟是ATA介面的硬碟;然後,看硬碟的型號,首位為3,代表此硬碟是3寸盤;後面跟著7,代表此硬碟的轉速為7200RPM;再後面的2050代表此硬碟的容量為20.5GB。IBM硬碟在國內的總代理是新資源,要認准新資源的標志。
邁拓的硬碟的識別方法為:系列號+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首位+容量+介面類型+碟頭數。以金鑽四代DiamondMax Plus40 53073U6為例——系列號中的DiamondMax Plus代表硬碟是金鑽系列;然後40代表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為40GB,也代表了此硬碟是金鑽四代硬碟(金鑽三代及以前的數字是四個數字,代表單碟容量,而金鑽五代的數字是60);首位沒有什麼大用處,只是說明一段時間罷了,最新的金鑽系列硬碟都是5;後面的3073代表此硬碟的容量是30.7GB;U代表此硬碟介面是Ultra DMA/66介面,如果是D代表是Ultra DMA/33介面,如果是A代表是Ultra DMA/100介面;最後的6代表此硬碟有6根磁頭,由此說明此硬碟有6÷2=3張碟片,如果是奇位數,那麼就加1再除以2就是硬碟的碟片數了。邁拓硬碟在國內的總代理是藍德電子,購買時認准LAND的標志。
昆騰硬碟的識別方法為:QM+硬碟尺寸+硬碟容量+系列號。以昆騰超能火球二代QM320500KX為例:QM代表昆騰硬碟;3代表硬碟是3寸硬碟;20500代表此硬碟容量是20.5GB;最後的KX代表此硬碟是超能火球二代硬碟。昆騰硬碟在國內的總代理現在是藍德。
WD硬碟的識別方法為:類型+WD+容量+轉速+型號。以WD Caviar WD400BB為例:WD Caviar代表西部數據的魚子醬系列硬碟;WD代表西部數據;400代表此硬碟容量是40.0GB;第一個B代表轉速是7200轉,如果是A代表轉速是5400轉;第二個B代表此硬碟是新魚子醬系列硬碟,如果是A代表此硬碟是舊的魚子醬系列硬碟。
富士通硬碟的識別方式為:類型+尺寸+容量+介面+轉速。以富士通MPF3204AH為例:MPF代表硬碟的類型,其中M代表富士通,P代表硬碟是IDE系列,如果為A就是SCSI系列;3代表此硬碟是3.5英寸硬碟;204代表此硬碟的容量為20.4GB;A代表介面為ATA介面;H代表轉速是7200轉,如果為T就是5400轉。
現在市面上的硬碟種類繁多,每個廠商都為各自的產品進行了編號。一般說來,硬碟的編號決定著該硬碟的技術參數,如品牌及產品系列、外形尺寸、轉速、容量、支持的介面類型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市場上主流硬碟型號的排列規則。一、 希捷硬碟型號
希捷硬碟主要有早期的金牌系列、U系列和酷魚(Barracuda)系列等產品。
1.希捷1999年1月1日以後生產的ATA系列硬碟型號
第一欄位:由ST組成,代表希捷的標識符。
第二欄位:由1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外形尺寸。3代表3.5英寸寬度,1英寸高度。
第三欄位:由5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標准容量(這里表示17.24GB容量)。
第四欄位:由1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轉速。0代表7200rpm的硬碟;其它數字結尾(包括1、2)代表5400rpm的硬碟。
第五欄位:由1個英文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支持的介面類型。A代表ATA/Ultra ATA/Ultra ATA/66(IDE/EIDE)介面;AG代表筆記本電腦專用的ATA介面;W代表Ultra Wide SCSI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40MB/s;N代表Ultra Narrow SCSI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20MB/s;W/FC代表光纖通道,可提供高達100MB/s的數據傳輸率,並且支持熱插拔。2.希捷1999年1月1日以後生產的SCSI系列硬碟型號
第一欄位:由2個英文字元組成,代表希捷的標識符。
第二欄位:由1個字元組成,代表硬碟的外型尺寸。1代表3.5英寸寬度;1.6英寸高度;3代表3.5英寸寬度;1英寸高度。
第三欄位:由5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標准容量(這里表示18.2GB容量)。
第四欄位:由1-3個英文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支持的介面類型及採用的技術。DC代表Differentia/80-pin SCA介面;FC代表Fibre Channel/40-pin SCA介面;FCV類似FC,但增加了緩存的大小;LC代表低電壓的Differential/80-pin SCA;LCV類似LC,但增加了緩存大小;LW代表低電壓的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介面;LWV類似LW,但增加了緩存大小;N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介面;ND代表Differential/50-pin Narrow SCSI介面;W代表SCSI/68-pin Wide SCSI介面;WC代表SCSI/80-pin SCA;WD代表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介面。3.希捷1999年1月1日以前生產的硬碟型號
第一欄位:由ST組成,代表希捷的標識符。
第二欄位:由1個字元組成,代表硬碟的外形尺寸。1代表3.5英寸寬,1.6英寸高;2代表5.25英寸寬,1.6英寸高;3代表3.5英寸寬�1英寸高;4代表5.25英寸寬,標準的高度;5代表3.5英寸寬,0.75英寸高;6代表9英寸寬;7代表1.8英寸寬;8代表8英寸寬;9代表2.5英寸寬,0.75英寸高。
第三欄位:由2-5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標准容量(這里表示9.1GB容量)。
第四欄位:由一兩個英文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支持的介面類型。A代表ATA/Ultra ATA(IDE/EIDE)介面;AG代表ATA w/SafeWrite保護的介面;DC代表Differential/80-pin SCA介面;E代表ESDI介面;FC代表Fibre Channel/40-pin SCA介面;J代表SMD/SME-E介面;K代表IPI-2介面;LC代表低電壓的Differential/80-pin SCA介面;LW代表低電壓的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介面;N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介面;ND代表Differential/50-pin Narrow SCSI介面;NM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Macintosh Comaptible介面;NV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介面;P代表PCMCIA(PC Card)介面;R代表ST412/RLL介面;S代表Syncronized Spindle或Synchonous SCSI;W代表SCSI/68-pin Wide SCSI介面;WC代表SCSI/80-pin SCA介面;WD代表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介面;X代表XT Bus(IDE)介面;Unspecified代表ST412/MFM介面。
第五欄位:由2個英文字元組成,PR表示隨硬碟附送安裝軟體和硬碟控制器。
第六欄位:由1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存取時間。0代表標准;1代錶快速。二、邁拓硬碟型號
邁拓硬碟的型號比較多,且比較亂。主要鑽石、星鑽(鑽石十代以後的產品)、金鑽三個系列,型號有91360D8、88400D8、7120AT、MXL-171、XT-8760S、LXT-213SY、MXT-540AL等。為了方便記憶,特將它們劃分為三個欄位:(圖)
第一欄位:由1-5個字元組成,它代表邁拓硬碟產品系列的標識符。9xxxx代表新款Diamond Max(星鑽)和Diamond Max Plus(金鑽)系列UDMA/33硬碟;8xxxx代表CrystalMax和舊款Diamond Max系列EIDE/UDMA/33硬碟;7xxxx代表大於1GB的IDE硬碟;7xxx代表小於1GB的IDE/SCSI硬碟;25xxx代表2.5英寸IDE硬碟;MXT代表IDE/SCSI硬碟;MXL代表PCMCIA硬碟;Flash代表採用PCMCIA Flash 內存卡;LXT代表IDE/SCSI硬碟;MX代表3.5英寸SCSIⅡ硬碟;Px代表Panther SCSI硬碟;RXT代表MaxOptix SCSI硬碟;XT代表MFM、RLL系列SCSI和ESDI硬碟。
第二欄位:由三四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標准容量(這里表示13.6GB容量)。
第三欄位:由1-3個字元或空缺組成,它代表硬碟支持的介面類型.Dx代表支持Ultra DMA33介面的EIDE;Ux代表持Ultra DMA66介面的EIDE;Ax代表IDE或 EIDE介面;Ex代表ESDI介面;Sx代表SCSI。
另外還有一些型號加前綴,如:K016420A和ST019100D,其中K代表硬碟的轉速5400rpm;ST代表硬碟的轉速7200rpm。三、昆騰硬碟型號
第一欄位:由QM組成,它代表昆騰標識符。
二欄位:由1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外型尺寸或採用的技術。2代表2.5英寸寬度;3代表3.5英寸寬度;5代表5.25英寸寬度;P代表Performance;L代表採用低費用技術。
第三欄位:由3-5個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的標准容量(這里代表18.2GB容量)。
第四欄位:由1個字元組成或空缺,它代表昆騰硬碟銷售地域。R代表產品銷往北美地區;B代表產品銷往全球
第五欄位:由2個字元組成,它代表昆騰硬碟產品系列的標識符。AL代表AtlasⅡ系列;AT代表Atlas系列;BF代表Bigfoot系列;CP代表Capella系列;CR代表Fireball CR系列;CX代表Fireball CX系列;CY代表Bigfoot CY系列;DA代表Daytona系列;EL代表Fireball EL系列;EM代表Empire系列;EN代表ProDrive LPS系列;EP代表ProDrive LPS系列;EU代表Europa系列;EX代表Fireball EX系列;FB代表Fireball系列;GM代表ProDrive LPS系列;GP代表Grand Prix系列;HN代表AtlasⅡ系列;KA代表Fireball Plus KA系列;KN代表Atlas IV系列;KX代表Fireball Plus KX系列;LB代表Fireball lct系列;LT代表Lightning系列;MU代表ProDrive系列;MV代表Maverick系列;PI代表ProDrive ELS系列;PX代表VikingⅡ系列;RR代表LPS系列;SA代表Saturn系列;SE代表Fireball SE系列;SG代表Pioneer SG系列;SR代表Sirocco系列;ST代表Fireball ST系列;TB代表LPS系列;TD代表Atlas Ⅲ系列;TM代表Fireball TM系列;TN代表Atlas 10K系列;TR代表Trailblazer系列;TS代表Bigfoot TS系列;TX代表Bigfoot TX系列;TY代表Atlas 10KⅡ系列;VK代表Viking系列;XC代表Atlas V系列。
第六欄位:由1-3個英文字元組成,它代表硬碟支持的介面類型。S代表SCSI介面;A代表ATA/IDE介面;SW代表SCSI WIDE介面;SWD代表SCSI WIDE DIFF介面;SCA代表SCA SCSI介面;LW代表SCSI LVD介面;FC代表Fiber Channel介面內容是多了一點不過很全面的
❹ 請問硬碟的編號在哪裡看以什麼為開頭
硬碟型號在背面,一張大的不幹膠,上面有很多信息。如圖,model是型號 S/n和P/n都是編號 不知你說的編號是哪個。
這是希捷硬碟 其他品牌的略有不同 但是大同小異。
❺ 為什麼電腦硬碟是從字母C開始命名的
這個要從個人電腦(PC)的發展史說起,當初一開始有PC的時候很多電腦還沒有配置硬碟驅動器,電腦的標准配置是軟盤驅動器。一台電腦一般會配置1到2隻軟磁碟驅動器。因而早期的PC機操作系統DOS —— Diskette Operating System(磁碟操作系統)將這兩台軟碟機順理成章地定為A驅和B驅,之後有了硬磁碟驅動器就接著從C往後編下去了。直到今天,軟碟機已經從個人電腦上消失,但硬碟從C開始編號的習慣依然延續了下來。
小知識:軟磁碟驅動器 -- 簡稱:軟碟機。磁碟採用軟性樹脂製造,裝在塑料保護套中,可插入軟碟機中進行讀、寫操作。特點:容量很小,碟片可更換。從最早的5「(5.25」)軟盤的單面、單密度發展到雙面、高密度,容量從180KB,360KB,720KB,一直到1.2MB;及隨後推出的體積更小、防護性能更好、容量也更大的3.5「軟磁碟,容量做到1.44MB。後邊還出過一些更高容量的,比如:2.88MB等,不是太流行。
軟盤的使用隨著軟體體積的增大越來越不方便,已經無法適應大容量的應用需求,隨著新的存儲介質推出而逐漸地消亡了。
❻ 電腦的硬碟為什麼要從C開始編號
在計算機剛誕生的年代,還沒有硬碟,那時數據存儲主要靠軟盤。軟盤驅動器按照順序占據了A和B盤符的位置,後來隨著硬碟的應用,它只能按順序占據C盤以後的盤符了。 A是給3.5英寸軟盤預留的 B是給5.2英寸預留的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940717.html A,B兩個盤符是給軟碟機的,過去有五寸軟碟機,安裝兩個軟碟機時就有B盤了,現在一般安一個軟碟機,就沒有B盤了 dos下 a盤是原來的 3.5英寸軟盤 b盤 是原來的5.3英寸軟盤 c盤以後都是硬碟分區 windows沿用dos下分區的設置 再者 5.3英寸軟盤 後來 退出市場 所以 就沒有 b盤 windows xp 可以自定義 盤符的 也就是說 你可以自己設置 某個盤為 B盤
❼ 台式電腦硬碟的編號的問題
西數的硬碟命名規則是
WD800BB
第一二位為廠牌縮寫,三,四,五位為容量10倍的標注,六七位為產品屬性:
BB=並口,7200轉,2M緩存;
JB=並口,7200轉,8M緩存;
JD=串口,7200轉,8M緩存,串列一代;1.5GB/S;
JS=串列,7200轉,8M緩存,串列二代,3GB/S,NCQ;
GD=串列,一萬轉,8M緩存,串列二代;也稱猛禽系列
YD=串列,
7200轉,16M緩存,企業級硬碟,即現在常說的RE硬碟;
希捷(ST)硬碟型號命名規則
以希捷1.5TB的ST31500341AS為例
ST
3
1500
3
4
1
AS
1
2
3
4
5
6
7
1.
ST自然是Seagate的簡寫,表示希捷;
2.
3則是表示3.5英寸的桌面硬碟,9則表示2.5英寸的筆記本硬碟;
3.
1500自然是容量1500GB不用多說;
4.
這一位指的是硬碟的緩存數,7200.11硬碟中這個3表示32M
6表示16M
8表示8M,不過其他系列中,也有用2的次方數來表示緩存大小的,例如3就是2的三次方8M,4表示16M,5表示32M,7200.12系列的ST3500418AS則是這種表示方法,緩存為16M;
5.
這個數字指的是碟片數,分別有1碟2碟3碟4碟,碟片自然越少性能越好;
6.
這里的1則是OEM版本號,也可能對應產地等因素,對硬碟的性能和其他參數沒有影響;
7.
最後的AS指的是SATA介面,還有SV/AV指的是企業級的SATA和PATA硬碟,NS則是企業級的ES.2硬碟,CS是Pipeline
HD系列影音硬碟,低功耗低噪音
❽ 硬碟上SN,PN是什麼意思
SN是序列號的;PN是出廠的掃描碼。
大部分PN與SN編號的具體號碼的意義只有工廠內部相關人員清楚,生產線上的人都不一定知道,具體含義都是工廠內部自行設定的。PN和SN碼要品牌才有,組裝的沒有得,一般在主板上。
一般用途
序列號在信息技術大量運用、物聯網初步成型的時期用於電子設備身份識別。為了識別的准確性,序列號都為全球唯一的號碼。
早在20世紀,序列號就已用於系統軟體的防偽、激活等操作。
而在行動電話(手機)大規模普及的時代,一部手機往往有至少1個序列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序列號
❾ 如何查看電腦硬碟序列號
電腦的硬碟是檢測電腦質量的其中一個標准,在很多用戶買電腦的時候呢,不少的人會把電腦的外觀做得很精美漂亮,但是硬碟卻不好,想查看電腦硬碟的型號,自己也不會。小編以下介紹的這幾種辦法都比較簡單,只需要根據步驟就可以輕松搞定。
查看硬碟型號的方法一
在我們電腦中通常都會安裝安全衛士,安全衛士的一個作用,就是幫助用戶更好的管理電腦。要想查看電腦硬碟的型號,也可以通過安全衛士來查看。
首先打開安全衛士之後,在安全衛士的最底下,會發現有一個「功能大全」的圖標,這個圖標中含有了各種的檢測,點進之後,找到一個「360硬體檢測」,如果已經安裝了360硬體檢測的用戶可以直接進入,沒有安裝過的用戶則需要安裝一下,安裝好之後就可以通過這個軟體去進行硬體型號檢測和溫度檢測,在這里就可以查看電腦硬碟的型號。
查看電腦硬碟的方法二
除了安全衛士之外,「魯大師」這一工具也深受很多用戶的喜愛,利用魯大師的檢測工具也可以幫助用戶們查看電腦的硬碟,這種辦法跟上述中的360檢測方法是差不多相似的,但魯大師的檢測功能相對要強大一些,同樣的打開魯大師工具之後,進行硬體檢測就可以了。
查看電腦硬碟的方法三
這種辦法就是通過桌面上的按鈕來進行的,非常的簡單,只需要打開「我的電腦」,在其中找到「屬性」,再找到「設備管理器」,點進之後會看見一個「磁碟管理器」,通過這樣就可以查看電腦的硬碟型號了。
Seagate硬碟型號命名規則
給自己掃盲 - -
舉個例子來說吧!
希捷(ST)硬碟型號命名規則
以希捷1.5TB的ST31500341AS為例
ST 3 1500 3 4 1 AS
1 2 3 4 5 6 7
1. ST自然是Seagate的簡寫,表示希捷;
2. 3則是表示3.5英寸的桌面硬碟,9則表示2.5英寸的筆記本硬碟;
3. 1500自然是容量1500GB不用多說;
4. 這一位指的是硬碟的緩存數,7200.11硬碟中這個3表示32M 6表示16M 8表示8M,不過其他系列中,也有用2的次方數來表示緩存大小的,例如3就是2的三次方8M,4表示16M,5表示32M,7200.12系列的 ST3500418AS則是這種表示方法,緩存為16M;
5. 這個數字指的是碟片數,分別有1碟2碟3碟4碟,碟片自然越少性能越好;
6. 這里的1則是OEM版本號,也可能對應產地等因素,對硬碟的性能和其他參數沒有影響;
7. 最後的AS指的是SATA介面,還有SV/AV指的是企業級的SATA和PATA硬碟,NS則是企業級的ES.2硬碟,CS是Pipeline HD系列影音硬碟,低功耗低噪音
希 捷的企業級硬碟在桌面硬碟裡面還算是比較有名的,這里也稍微提一下,企業級硬碟中NS一般適合中小企業使用,而SV系列則一般是為了給視頻監控等設備長期 密集使用而設計的,具有耐高溫,低功耗,MTBF長等特點,所以鑒於其特點,所以也比較適合不少朋友拿來做BT,電驢下載盤,日夜不關機使用。NS和SV 系列沒有太本質的區別,包括最新推出的Pipeline HD系列,也沒有太大的區別,無非是性能,功耗,發熱等各有偏重。
H表示Hitachi(日立);
D表示Deskstar系列;T travl系列(筆記本硬碟) S表示Standard標准(相對的還有A,表示自動);
數字開始~~~~
前:1-2
72表示硬碟轉速為7200轉/分;54 就是 5400咯
25表示該系列產品的最大容量為250GB;80表示該型號容量為80GB;
前:3-4
50 表示 硬碟的物理容量為 500G,其他的你可以猜一下~一般比標的大的多,硬碟可以擴容已經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啦~~ 前:5-6
32 表示 320G 比前面的數字要小,其他的自己猜~ 前:7
片片數 1 單碟 2 雙碟 3 自己猜去~~
7和8有關系, 一個片是2面, 2個就4面但是有的會少。。。我的硬碟 直接是 3面,也就是還有一面是空的~ 可以開啟的啊哈哈~
字母:
V表示硬碟代數(7K250系列都是字母V);L表示硬碟的高度為1英寸(T代表0.49英寸,N代表0.37英寸);SA表示SATA(AT則表示ATA);2表示緩存為2MB(8代表8MB);0表示保留值。
❿ 為什麼電腦硬碟都是以C為開頭,為什麼不是從A開頭
在以前的計算機,DOS時代,軟碟機起著主導作用,一般計算機都會配置兩個軟碟機,稱為A盤,B盤,現在盡管軟碟機到淘汰的地步了,但是A,B盤作為軟碟機的代稱還是一直沿用下來。A盤是3.5英寸軟盤
B盤是5.25英寸軟盤
電腦原來不是用軟盤嗎?原來有兩個,為了東西,所以是A,B盤,有了硬碟,當然從C開始了,老美的操作系統還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