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多媒體教學系統需要哪些硬體設備
一個標准多媒體視聽教室,基本上應包含計算機系統、投影顯示系統、影音系統、環境設備和集中控制等幾個系統。
1、計算機系統既可以直接進行計算機教學、培訓和演示,也可以通過各種軟體來製作不同學科的教學資料,計算機系統可以使用台式機,也可使用筆記本電腦。
2、 投影顯示系統由高亮度、高解析度的多媒體液晶投影機(或大屏幕彩色電視機)、視頻展示台、投影屏幕等組成,完成對各種圖文資訊的大屏幕顯示。
3、影音系統主要包括影音播放設備如VCD、DVD、錄像機、錄音機等,傳聲設備如麥克風,無線麥克風系統,擴聲設備如功放、音箱,有的學校還加有調音設備如調音台、混響器等,實現多媒體電教室的現場擴音、播音,配合大屏幕投影系統,提供優良的視聽效果。
4、環境設備主要指可調燈光、電動窗簾等,以保證良好的教學環境。
5、中央集中控制系統是結合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最新成果,將所有設備的操作集中在一個界面上來完成。它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復雜繁瑣的操作過程簡單化,讓使用者在使用各種設備的過程中輕松、從容。
綜上所述,如果為多媒體教室配置所有的電教設備是完全不符合實際需要的,因此,在構建學校多媒體教室時要確定多媒體教室需要哪些設備,從實際需要出發,盡量符合「少而精」的配置原則。如配置影音系統時,在多功能廳或大型會議廳,調音台是必備設備,但單間綜合電教室需要考慮有無必要配置調音台等音響效果設備;又如播放設備中的VCD、DVD和錄像機等,如果沒有相應的載體,配置了就會令設備冗餘,造成資金的浪費。前幾年有些學校要求高起點、一步到位,配置了DVD機,殊不知DVD機對「爛盤」的糾錯能力比VCD機還要差,而且教學影片中也難覓DVD碟片,發揮不了DVD機播放高清晰圖像的優點。
擴展:
考慮多媒體設備之間的匹配
多媒體設備之間的匹配非常重要,如果設備之間不能很好的匹配,就會造成有的設備不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或有的設備部分功能冗餘,無法充分發揮設備的最佳效能。
1、 擴音設備之間的功率匹配
擴音設備之間的匹配主要是功率匹配和頻響范圍的匹配。功放設備的容量(相當於額定輸出功率)計算公式:
P=K1×K2×∑PO
P:功放設備輸出總功率
PO:每一分區同時廣播時最大功率
K1:線路衰耗補償系數:1.26~1.58
K2:老化系數:1.2~1.4
據此,廣播功放的額定輸出功率應是廣播揚聲器總功率的1.3~1.5倍左右。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多媒體教室使用了4個20W的音柱,揚聲器的總功率就是80W,選擇廣播功放的時候就應該選擇80×1.5=120W的額定輸出功率。
2、另外,還要注意頻響范圍的匹配情況。我們細心觀察音頻設備的技術參數,會發現有一項叫做「頻率響應」的參數,一般會有如:20~20000Hz、50~18000Hz類似的標識,這是音頻設備在頻率表現能力方面的標識,范圍越寬說明該設備在聲音的高低音音域方面表現力越強,但是價格也會越昂貴。一般來說,最終的發聲設備是定壓音柱,其頻率響應在100~10000Hz左右,因此,功率放大器的頻率響應也應該在80~12000Hz左右,再提高幾個數量級也無法把超出的頻率范圍很好的表現出來。
3、 投影設備之間的解析度匹配
投影設備的解析度衡量單位有像素和電視線(TV Line)兩種。看到的VGA、SVGA、XGA或800×600、1024×768等數據單位就是像素,另一種是水平解析度,用470線、480線、520線等表示,單位就是電視線(TV Line)。通俗地說,可以把電視上的畫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線條,分得越細,這些畫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線數就越多,這個單位是電視線(TV Line),使用的大屏幕彩色電視機最多可達800線,VHS家用錄像機或VCD,最多能有240線的清晰度,而S-VHS記錄方式或DVD清晰度在500線以上。
4、多媒體計算機與投影機的解析度以像素為單位,它們之間的匹配比較容易理解,在此不再贅述,這里主要講一下展示台與投影機之間的匹配情況。展示台可以分為模擬展示台和數字展示台,模擬展示台是視頻(Video)信號輸出,其解析度用水平解析度來標識,普及型的視頻展示台水平解析度一般可達到470電視線以上,高端的視頻展示台可以達到520電視線以上。數字展示台是SVGA或XGA數字信號輸出,其解析度用像素來標識,不少高端產品甚至達到XGA(1280×1024)像素的高解析度。
5、可以根據多媒體教室的使用功效和投影機的解析度來選擇展示台,例如在學術報告廳使用的展示台,對檔次要求較高,可以選擇像素在XGA(1024×768)的數字展示台,與其連接的投影機解析度也必須要達到XGA(1024×768)像素或以上,如果展示台只是在小組演示教室中使用,連接的投影設備是大屏幕彩色電視機,只需選擇水平解析度在470線以上的視頻展示台就可滿足要求,選擇高解析度的數字展示台反而不能體現優勢。
❷ 一台完整的多媒體電腦包括哪些硬體設備
包括輸入、處理、存儲、輸出
輸入可以是鍵盤、滑鼠、麥克風、攝像頭、掃描儀等
處理就是主機了。
存儲可以是主機的硬碟、U盤、移動硬碟、光碟等等。
輸出有顯示器、列印機、音響等等。
一般來講還要有網路,方便進行資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