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筆記本電腦4核還是2核好
1、這個其實要看出產方,比如AMD的四核可能還比不上INTEL的雙核,就如同自行車,就算加上兩個輪子比不上兩輪的摩托車。
2、在主頻、二級緩存、三級緩存都一樣的情況下, 雙核處理器和四核處理器處理普通任務沒什麼差別。在處理多任務時,系統負載越大,多核心優勢才會越明顯。總的來說,4核心的性能更強,同等主頻下並行計算能力更快,轉格式的速度也更快。當然功耗也會比雙核的要高些。品牌不同是不能從核心的多少來判斷實際性能的。不過總體上,同品牌下的CPU,還是4核要強於雙核的。
3、挑CPU,需要從自己的需求上去挑,多核心處理器能更輕松勝任多任務,適合喜歡開著很多QQ,網頁,然後大型軟體+游戲或者游戲多開的用戶,如果只是上上網,文檔處理,看看電影,玩玩小游戲,那麼雙核心的處理器就夠用;如果平時喜歡玩玩一些3D游戲,那麼使用頻率高的雙核處理器搭配個主流性能的顯卡也能滿足需要;而如果是游戲發燒友,喜歡大型3D游戲,或者是3D建模,圖形渲染等專業應用,那麼使用4核心的CPU才能滿足需要。
4、其實衡量一款筆記本的價值不但要從其搭載的處理器性能入手,還要從顯卡、內存、硬碟等硬體配置、筆記本的材質和做工、筆記本的特有技術、搭載的操作系統來考慮,以I7為例,I7雙核筆記本處理器為低壓版處理器,性能較低,而I7四核筆記本處理器為標准版、高壓版處理器,性能強勁,這里具體說明,以I7 4500U和i7 4702MQ為例,後者主頻更高,性能更強,兩者具體參數如下:
Intel 酷睿i7 4500U處理器參數:
適用類型: 筆記本;
CPU系列: 酷睿i7;
CPU主頻: 1.8GHz;
最大睿頻: 3GHz;
插槽類型: BGA 1168;
針腳數目: 1168pin;
核心數量: 雙核心;
線程數: 四線程。
Intel 酷睿i7 4702MQ處理器參數:
適用類型: 筆記本;
CPU系列: 酷睿i7;
CPU主頻: 2.2GHz;
最大睿頻: 3.2GHz;
插槽類型: PGA 946;
針腳數目: 946pin;
核心數量: 四核心;
線程數: 八線程。
⑵ 筆記本電腦四核和八核的區別
幾核的概念就好像是用鍋炒菜,同樣的菜,用四口鍋和用八口鍋速度上肯定不一樣。內核越多,運行速度越快。
⑶ 筆記本電腦核心數哪個好
摘要 這個不能只看核心數量的哈
⑷ 電腦4核好還是8核好
1. 四核是四個CPU單元同時運作,八核是八個核心同時運行。
2. 不但要看核心數,還要看每個核心的運行速度。
3. 如果每個核心的運行速度都相同,核心數多的,性能好。
⑸ CPU核心數越多越好嗎
CPU不是核心數越多越好。 CPU的性能除了受到核心數目影響以外,還會受到CPU主頻、架構、是否有超線程和加速頻率的政策影響。選擇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說16核的CPU就沒有8核的CPU運算速度快,因為核心太多,而不能合理進行分配,所以導致運算速度減慢。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CPU自產生以來,在邏輯結構、運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發展。
簡介:
中央處理器(CPU),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CPU是計算機中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控制器、運算器,其中還包括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的匯流排。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就是CPU、內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中央處理器的功效主要為處理指令、執行操作、控制時間、處理數據。
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CPU 是對計算機的所有硬體資源(如存儲器、輸入輸出單元) 進行控制調配、執行通用運算的核心硬體單元。CPU 是計算機的運算和控制核心。計算機系統中所有軟體層的操作,最終都將通過指令集映射為CPU的操作。
⑹ 筆記本電腦幾核處理器好
1
普通家用的話雙核就可以了,非大型游戲影音都可以。性價比比較好
2
專業黨,四核i5 i7 都不錯!
⑺ 一般家用電腦CPU是買幾核好
建議6核吧,電子產品迭代比較快,4核心的CPU也可以,但是6核心基本已經普及了,追求更高性能的可以選擇8核的。另外買的時候別光顧著核心數,電子產品最好是買新不買舊,有些志強系的CPU核心一大堆,但都是淘汰多年的電子垃圾了。
⑻ 筆記本電腦CPU怎麼選,四核好,還是雙核好,主要看什麼,選什麼,四核一定比雙核好嗎
每個品牌的cpu選什麼系列比較合適?
英特爾的cpu從低端到高端分為「凌動(atom)」、「賽揚(celeron)」、「奔騰(pentium)」、「酷睿(core)」、「至強(xeon)」等系列,凌動、賽揚以及奔騰系列處理器性能相對來說孱弱,適合辦公和普通家用,至強系列則主要面向伺服器市場,所以酷睿系列是比較合適也是最主流的選擇。
從銳龍R7-3700X的名字裡面我們能了解到:
「銳龍」代表CPU的系列;
「R7」代表CPU在該系列的級別,R9大於R7大於R5大於R3。AMD銳龍的R3、5、7、9系列直接對標Intel Core(酷睿)的I3、5、7、9。
數字「3」是幾代銳龍標識,代表這是銳龍系列的第三代。
「700」代表SKU數值,同代CPU產品中,SKU數值越大,性能越高;
「X」是產品後綴,不同產品後綴意義不同。X後綴表示可超頻,U後綴表示超低功耗,G後綴表示集成Vega核心顯卡。
NO.3:怎樣選出合適的cpu型號
此處還是以Intel酷睿系列和AMD銳龍為例,來講一些挑選CPU型號的小妙招。
1、買新不買老:目前市場上在售英特爾的酷睿系列cpu產品以九代和八代為主,八代和九代的性能遠超過之前的1-7代(已經停產了),不要買老產品。而目前在售的銳龍主流是二代和三代,建議優先選擇3代。
2、買強不買弱:Intel酷睿系列的同代產品中,i9性能強於i7,i7強於i5,i5強於i3;不同代產品中,相同sku數字的產品,一般來說代數越高,性能越強 (如i7 9700k強於i7 8700k,i7 8700k也強於i7 7700k)。AMD銳龍系列的同代產品中,r9性能強於r7,r7強於r5,r5強於r3;不同代產品中,相同sku數字的產品,一般來說代數越高,性能越強(如r7 3700x強於r7 2700x)。
3、買好不買貴:銳龍cpu同等級別要比英特爾便宜。銳龍系列cpu多核心比英特爾有優勢。銳龍系列目前一共出了三代,第一代銳龍已經全面碾壓7代的酷睿系列,8代和9代酷睿現在和銳龍2代、3代相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