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养鸭
高产蛋鸭四季饲养管理技术:
蛋鸭的产蛋性能受到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等许多因素的制约,要使一年四季产蛋鸭获得高产,就要结合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春季的饲养管理:
1 喂料要充足:春季气温由冷转暖,日照增长,对产蛋有利,应创造稳产高产的环境。饲料要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蛋鸭的需要,日粮中粗蛋白质16%~18%,代谢能11.29~11.70兆焦耳/公斤。
2 前期管理:春季前期,气温较低,应保持舍内干燥、通风,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垫料。自然光照不足的,每天人工补充光照4~5小时,刺激鸭性腺发育。
3 保证青料供给:青料白天可撒在水面自由采食,晚上盛入筐内放在鸭舍中央喂饲,青料与精料各占50%,缺乏青料时可添加蛋用多维素代替,效果很好。
4 末期管理:此时出现梅雨季节,稍有不慎,易出现掉蛋换毛。鸭舍要通风良好,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防止饲料发霉,定期消毒鸭舍和料槽、饮水器。晴天,让鸭在舍外多活动,多接触阳光。
二、夏季的饲养管理
1 防暑降温:鸭舍周围的草帘全部卸下,加强空气流动,有条件的可安装通风设备,降低舍内温度,预防热应激。坚持早放鸭、迟关鸭,傍晚不赶鸭入舍,夜间乘凉至晚上12时再赶鸭入舍。保证鸭群充足的饮水,最好是井水。
2 多喂水草等青饲料,提高精料中蛋白质含量:饲料要保持新鲜,防止变质。对春季大量产蛋、羽毛没换的鸭,在饲料中可加入1%~2%经炒熟研碎的芝麻或菜籽等油脂类作物,提高夏季产蛋率。
3 适当疏散鸭群,降低饲养密度:鸭舍和运动场要勤扫,水盆、料具用1次清洗1次,保持卫生。
4 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注意天气变化,雷雨前应及时赶鸭入舍,开亮鸭舍电灯,减少应激反应。
三、秋季的饲养管理
9~10月份,是蛋鸭饲养的关键时期,既有保持80%以上产蛋率,也有急剧下降的危险。管理上注意:(1)补充人工光照,保持每天光照时间达16小时。(2)克服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在冷空气到来前作好准备,尽量使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要太大。(3)适当增加营养,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4)对鸭群进行1次挑选,把已停止产蛋的鸭分出,或提前淘汰,或强制换羽。
四、冬季的饲养管理
(1)提高饲料中代谢能水平,一般要求达到12.12~12.54兆焦耳/公斤,粗蛋白质为20%~22%。青饲料或蛋用多维素要保证正常供给。(2)防寒保温。鸭舍周围用防寒草帘围严,防止贼风;冬季期间,垫料只加不换,并保持干燥,以利于提高舍温。(3)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鸭,平常少下水,上、下午气温高时让鸭各下水1次,每次10分钟。放鸭出舍前,在舍内躁鸭5~10分钟。(4)进行人工补充光照,每日光照时间保持在16小时。(5)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8~9羽为宜。另外,鸭群最好喂温水。
B. 我是养鸭的家里鸭蛋很多怎么在网上能销售到全国各地
夏天的鸭蛋要放入冰箱的保鲜室内保存,这样低温情况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冬天的鸭蛋不放入冰箱,自然室温下也可保持30天左右不会坏。但是要注意鸭蛋用水洗过后要尽快食用,水洗后的蛋容易变坏!
C. 养鸡养鸭怎么会让它快快的成长
(1)养鸡省料秘诀。
蛋黄和蛋白是白天形成的,蛋壳是下午和晚上形成的。蛋鸡一天喂两次,早上喂高蛋白、高能量、低钙饲料,晚上喂低蛋白质、低能量、高钙饲料,既能调整产蛋期,增加产蛋量,又能节约饲料。
(2)投食秘诀。
使用达龙硬骨头可以让脚蹬子快速的生长,促进骨骼成长,提高土鸡骨架高度,加速脚蹬的生长。每瓶200ml兑水1000kg,促生长,促进采食,降低饲料成本、缩短家禽生长周期。
(3)保鸡高产秘诀。
如鸡群体重没有正常增长。即使现在的产蛋量和饲料报酬都很高,但是潜在的是产蛋下降趋势,在产蛋量下降之前,可以通过增加消耗来纠正体重问题。饲料的消耗明显处于高水平时,意味着很多饲料的消耗和至少饲料的报酬低,饲料明显处于低水平时,鸡群体重正常增加,维持高产蛋量时,可以维持,赚大钱。
(4)夏季增蛋秘诀。
夏季鸡采食量减少,产蛋下降或停产。为了恢复正常的产蛋,除了防暑降温方法外,剪鸡毛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剪鸡胸、脚、左右翅膀的羽毛,留下脖子、背、尾巴的羽毛。剪毛长度以不损伤鸡皮,粗毛管断面不流液为原则。初夏少剪些,盛夏多剪些。
(5)鸡蛋增色秘诀。
在日粮中添加0.3%红辣椒粉、6%晒干粉碎的苜蓿叶或5%的松针粉,均可使蛋黄颜色加深。
(6)贮存种蛋秘诀。
储存蛋时,蛋的前端应向上,蛋黄应位于蛋的中心,以防止胚胎粘连,提高蛋的孵化率。
D. 养鸭收入怎么样
投资看规模,家禽养殖收益受到病疫、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而不是太稳定,除非能做期货合同供应,只要全力注意防病就行了。
E. 请问怎么加入合作社养鸭
如果只建大棚的话,一般
100长
11米宽左右。放5000~8000只鸭子。
大概需要投资5~7万元.我正要建棚,有兴趣交流交流+
496699959
F. 怎么养鸭
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羽毛丰满,个头大小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抗病能力较强,适宜养殖。
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
G. 怎么才能找到养鸭合作社
从网上找呗
H. 养鸭子利润怎么样
养鸭子利润很高。
1、一只肉鸭出售后的市场利润测算:肉鸭育肥40天后,平均体重2.5千克,市场价格为9元/千克,售后的市场价值为2.5千克/只×9元/千克=22.5元/只。一只鸭的养殖效益=每只肉鸭出售后的市场价值-每只肉鸭养殖成本=22.5元/只-19.59元=2.91元/只。
养鸭子,需要注意问题:
1、温度,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差,要注意保温。一般的控制方法是头3天温度控制在33°C-35°C,以后每天降1°C,直降到自然温度。
2、湿度,鸭子虽然喜水,但饲养环境湿度太大或太小也不适应。一般控制在:第一周湿度70-75%,第二周65-70%,第三周60-65%,第四周及以后50-60%即可。
3、饲养密度,鸭子的饲养密度过大,拥挤,会导致湿度大,空气混浊,不利于鸭子的生长发育。一般控制在:第一周20-25只/平方米,第二周10—15只/平方米,第三周8—10只/平方米,以后按6—8只/平方米饲养。
I. 怎么大棚养鸭。。
1.饲养准备。根据饲养规划准备育雏室、饲养棚(也可将肉鸡棚增设运动场改为肉鸭棚)、设备及工具等;应对育雏室(包括墙壁、地面、工具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鸭舍空间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尔马林加入到15克高锰酸钾中,密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检查供暖保温、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能够正常运转;进雏前一天应将育雏室加温,同时检查是否能达到育雏要求的温度条件。
2.育雏条件。第一天的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隔三天递减1℃,逐渐脱温,使雏鸭均匀分布,温湿度保持稳定。雏鸭舍加温,可用地下烟道、烧木屑炉、煤炉、红外线灯等办法,但要注意通风良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灾等。1~3日龄时可采用昼夜光照,4日龄后只需早晚开灯。设有运动场、水池的,还应对雏鸭训练调教。
3.饮水和开食。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或5%的葡萄糖水。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第一次喂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将以上饲料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黏。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第二次就可以转为小鸭全价颗粒饲料饲喂。
J. 冬季该怎么养鸭
在鸭的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对鸭的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只有合适的环境才能确保鸭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长速度及产蛋量。所以在鸭的养殖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鸭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鸭舍卫生、饲料供给等方面进行高质量的管理,确保鸭的体重基本稳定,提高抗病能力,特别是在冬季,由于气温降低,会导致各方面的环境条件都随之而变,对鸭的生长影响很大,本文主要针对冬季养鸭生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养殖者参考。
1、要注意保持鸭的体重稳定
鸭群平均体重是衡量一个鸭群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鸭的体重对于鸭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疾病的侵害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蛋鸭,在产蛋阶段,对于营养的需求比较高,自身代谢和维持产蛋都需要能量,在冬季低温情况下还要保持体温,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很容易导致鸭的体重出现波动,导致体重下降,而且还易患疾病。要保持鸭的体重稳定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1做好寄生虫的防控
寄生虫对于鸭的生长影响很大,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在饲养环境不好,或者鸭舍卫生条件差的情况,寄生虫如鸭虱、鸭螨虫就会大量滋生,一旦长期存在就会加速鸭体内营养的流失,导致鸭的营养不良,从而导致鸭的体重出现波动,所以要加强鸭舍环境的管理,做好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及驱虫,确保鸭群健康的生长。
1.2防止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
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导致一些菌群失衡,这样会造成鸭的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例如鸭腹泻病的群体发作,使鸭对于营养的吸收降低,再加上低温会消耗鸭的体内能量,体重会在短期内降低,引发其他疾病的产生。
1.3保证优质全价饲料的供应
鸭的体重生长,主要是饲料的充分供给,特别是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更要注重营养的全面与均衡。在选择饲料上,一定要确保优质全价饲料的供应,这样才能确保鸭的营养充足,满足产蛋、自身代谢及抗寒冷的需要,确保体重不因外界条件变化而降低。
新牧大促销!走量不走价!!荆防败毒散买2件送一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1.4刺激集群的采食
由于鸭体本身对于温度有应激反应,在冬季鸭群的采食量会明显出现增大的情况。如果鸭群的体重都正常,基本采食欲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鸭群体重较轻,则一定要采取办法刺激鸭群进行采食,从而达到增重的目的;而对于体重低于标准的,则要采取分离单独饲养方式,进行额外的营养添加来达到增重目的,使低体重的鸭群体重增加,尽可能提高均匀度。
2、加强鸭群的环境管理
环境对于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气温降低,鸭场多数需要采取保温措施,特别北方地区,要对鸭舍进行密闭处理来进行保温,鸭舍内的空气清新度受到影响。另外氨气浓度也会大增,加上高密度的饲养,很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暴发,使群体染病,所以必须要加强环境的管理。
2.1做好隔离饲养
鸭场的选址尽量要远离居住区,在地理上进行环境隔离,另外在管理上,对于进出场内的车辆、人员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尽可能杜绝不必要的来往流通,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实现真正的隔离饲养。
2.2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
在鸭场的管理上,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加强卫生管理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要做到细致、全面,不漏死角,每天对厂区及鸭舍进行全面的打扫,保证环境的卫生、干净。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按照科学的消毒流程,确保厂区内的消毒工作能够做到全覆盖。对于病死鸭要按照无害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消灭传染源头。对鸭舍内消毒时,最好是带鸭消毒,但在冬季一定要尽可能利用中午进行,中午温度较高,能够避免因消毒而带来的温度差过大,确保温度影响最低。
2.3确保环境的稳定
冬季鸭舍为了保温,都要做密闭处理,这样做虽然对于保温有利,但是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排除,导致氨气量上升,同时湿度也会加大,所以在保温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进行通风换气,确保鸭舍内的空气清新。可以开设天窗、使用轴流风机、纵向通风等方法,也可以通过减少鸭群饮水、减少洒水、增加舍内温度、添加降氨除臭的药物添加剂等方式达到除氮降湿的目的。在除氨降湿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温与通风换气,通风不可避免会导致舍内温度降低,所以尽可能以换气为主,采用间隔换气方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时停止换气,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鸭群的应激过强。
3、增强鸭群的抗体
3.1疫苗的预温
冬季进行防疫注射疫苗时,一定要先进行疫苗的预热,因为冬季外界温度较低,而疫苗又要求在冰箱中保存,在短期内温度是无法达到舍温的,疫苗温度达不到25,应激大而且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冬季注射疫苗一定要先进行预温,确保免疫时造成的应激最小,发挥最大的效力。
3.2鸭群的抗体检测
要加大鸭群抗体的检测,密度要比平时加大一倍,H5的 Hl抗体低于6log2,H9的 Hl 抗体低于8log2,变异株的 Hl 抗体低于5log2,要考虑进行免疫。另外在标准值以下的个数,不能超过20%。
3.3免疫时间的调整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免疫时间调整,如饮水免疫的断水时间要延长到5?6小时,确保免疫效果。根据疫苗的反应调整免疫时间,如在下午进行禽流感变异株的免疫,这样可以减轻上午免疫的较大应激,对产蛋的影响程度也能减轻。
4、结语
冬季是鸭疾病多发季节,一定要能过加强管理,确保鸭的体重达标,使鸭的生长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温度、湿度、空气、饮水、营养供给等方面达到最佳的状态,稳定体重,确保注射疫苗都能达到效果,提高鸭群自身的抗病力,使鸭群平安稳定越冬,提高生长及产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