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连接 > 业余无线电电脑操作软件

业余无线电电脑操作软件

发布时间:2022-10-31 06:12:51

① 中国业余无线电的篇章介绍

《技术篇》
专家从这儿起步
无线电技术既有百余年悠久历史,但也是当今刷新速度最快的技术。从点点滴滴入手学习和钻研浩如烟云、深如海洋的无线电技术,掌握常人所不知的奥秘,与搭载电波遍访世界同样是令人快乐和激动的事情。
“业余无线电”的主要特征是“纯出于个人对无线电技术的爱好”和“不赢利”。但就无线电技术而言,业余无线电和其它业务的无线电没有本质的区别。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今天的发现、创造和经验会不断被明天的其它业务所使用,其它业务今天开发的无线电应用也会不断为明天的业余无线电界移植采用,况且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分配给业余业务的频谱总宽度大于23GHz,而目前有我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利用记录的频段的总宽度还不到1%,从业余频率资源利用率的角度讲,发展空间还无比巨大,任重而道远。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为开发自己而学习技术是没有界限和止境的。
随着无线电技术内容越来越丰富,火腿或多或少还要涉及低频模拟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理论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不是本篇这样的小书有能力去包罗的。好在有关无线电技术的国内外网站多如繁星,而且随着我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无线通信市场,国内围绕移动、宽带等主流商用无线电业务的无线电技术书刊正快速增多,加上我国一些书局和杂志社几十年来陆续出版过一些专题书籍、电路大全、制作集锦之类的资料,尤其是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关于特定内容的经验心得交流文章, 这些都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汲取知识提供了重要源泉,不过相比之下,比较系统地介绍射频技术感性知识的基础资料还不算太充裕,本篇的宗旨只是努力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元器件的快速换代带动着业余无线电实践课题、工具和技术细节的不断刷新。但是作为底层支撑的无线电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石,才能更加自如地深入学习,有效地从广泛的信息源中提取有用的营养,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迅速提高。所以本篇的重点既不是捕捉和定格瞬息万变的最新动态,也不是详尽展开具体实践的细节指导,而是试图从比较广泛的视角介绍最常见的现象和最基本的原理,希望具有不同经历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能从本篇中发现自己的一些兴趣点,以便有的放矢地从其它信息来源去搜索更为具体的实践指南。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之后,可以再回到本篇,寻找能够帮助进一步理解的线索。
为方便读者深入查询有关中外资料,本册在一些常用术语首次出现时用括号给出相应的英文单词。为帮助读者亲身接触业余无线电界常见的不同表达方式,一些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技术插图保留了原来的风格,虽然其中有些历史原图的图面质量不够理想,但它们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时期无线电技术的原貌。我国无线电应用历史相当悠久,但留下的实物资料极少,作为一种技术文化,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为此本篇也顺便以少量篇幅介绍了一些我国早期业余无线电设备和战时国产名机的梗概,用意在于唤起研究。
本篇很多内容系笔者长期学习拾得,不少来自依稀的记忆以及个别凌乱的笔记,原文的准确出处很难再查考注明,谨请谅解。
《操作篇》
开篇语
本篇的第一章至第四章部分是操作篇的上半部分,此部分章节是针对那些要入门和刚入门的爱好者写的,所以它只是入门的初级篇。
回想1993年,北京无线电运动协会对首批四十多名刚入会的会员进行培训,时间是每周日下午,当时每周还只是休息周日一天。经过近三个月的十多次集中培训,大家就无线电一般技术,业余无线电通信的相关知识、法规、通信技巧等,听讲座,进行讨论,晚间在家里还要练习抄收老师在7兆低端播发的莫尔斯电码。当时取得的四级操作证书,只是收听级的,一年后通过考试合格的,才可获得有发射资格的三级操作证书。
可不同了,有的入会后,集中培训加考试就两个多小时……。由于门槛低,又跳过了收听级这一段,对大多数持四级操作证书的爱好者来说,有必要进行一些补课,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本篇前半部分就业余电台、业余业务、业余频段、业余爱者等基本问题,以及业余电台的呼号、分区、通用时间、地理位置报告等相关知识等作些简单介绍,供朋友们进行自学。本篇对收发信机的使用、天馈系统的架设安装、电源系统的维护以及对具体通信用语、操作程序等作一般性介绍,供朋友们操作实践中参考。
以前法规规定,持三、四级操作证书的爱好者,不允许进行RTTY、PSK31等模式的数据通信和SSTV慢扫描电视通信,2001年这些法规已经废止。因此,这里也向持四级操作证书的爱好者介绍了除语音通信外的其它通信模式,供朋友们选择使用,以提高大家对玩业余电台的兴趣,并为将来上短波作些准备。
由于本人是学文科的,也是边学习、边实践、边成文。受水平所限,文中肯定有不少错误之处,也请朋友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指正。
《操作篇》的下半部分(第5章至第9章)开篇语
操作篇的下半部分(第5章至第9章)是一部业余无线电操作的进级篇。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理解了呼叫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方法后,如何能够在业余无线电领域内更进一步,了解和进入更加丰富多彩的业余无线电操作世界。本章节从传播规律、IARU的游戏规则、DXCC、追卡、业余无线电竞赛、奖状、远征、日志软件、各种辅助工具、极低频段和超高频段操作、QRP、空间通信操作、EME、射电天文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说明,并配以具体的例子,力图使读者了解和掌握神秘的业余无线电通信世界中许多精彩的部分。鉴于篇幅的原因,本书不是一本网络全书。在涉及的点上不可能每一点都讲得非常细,但是每个部分都会提供至少一个入门的介绍和互联网上相关的资源链接,便于读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诸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支持和帮助,BD6CR协助编写了“绿色通信-QRP”一章,BD4OS协助编写了“向太空冲刺”章节中的大部分内容,BA7IA、BA4RF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并补充了一些章节的内容。另外,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曾经联系过以下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BA1HAM、BA7NQ、BD7OH、BA4EG、BD0AAI、BA1AA、BA1EO、BD1WC、BA1AAX、BD1BYV、BA4ALC、BA3CE、BG1DO、BG1MW、BD1ES、BD5RV、BA5TT、DL3MBG、K5SF以及在网站上的其他爱好者,他们给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此对所有关心本书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以便在以后的版本中修正和完善。
《史记篇》
写在前面
业余无线电在中国有一部坎坷、曲折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供传言励志的章节,能集文成卷留予后人知,既在情理之中,也是笔者多年的夙愿。老一辈业余无线电家的探索与进取,为中国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业余无线电发展的兴衰,同时还是中国当时社会风貌、价值取向、特别是科技人员志向情怀的生动反映,每每翻阅总让我受益匪浅。笔者有幸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接触业余无线电事业,又因工作需要,曾访问了一批中国业余无线电历史上卓着且有成就的老业余无线电家。在他们中间有些曾是社会名流、国家精英或实业家,不少还是中国业余无线电团体或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大名赫赫,备受社会推崇与爱好者的仰慕,对他们的访问,为我整理、撰写民国时期业余无线电的历史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笔者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曾经访问过以下各位老业余家:已故去的有:朱其清、孟昭英、赵振德、张宗汲、潘仁庸(潘仁荣)、陈仁慕、沈明刚、谢棣华、李石麟(李欧儒)、郑观森、郑光祖、陈实忻、朱悦民、赵超尘等。尚健在的有:周海婴、王传善、钱皋韵、许道通、张家齐、韩铸文、徐树滋、高昌镕、朱天赋、冯国祥、黄耀曾、许毓嘉、郭德文、张志诚、金贤藻、顾元庄、王耿介等。所有被访的老业余家均毫无保留地向笔者介绍过他们那段亲历亲为的历史,有的还写成文字向笔者提供,成为编纂中国业余无线电历史的翔实凭证。更有前辈还慷慨地贡献出他们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献,对于这些文献,笔者在使用时,都注明了提供者的姓名,以示资料来源和归属。笔者还常向健在的老业余家们核对情况,他们更是不厌其烦,有问必答,甚至亲自推敲、修改。这些耄耋高龄的老者,其信其义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令我敬佩,应该说这篇史记能够成稿也有着前辈们的功劳,我将永远感谢这些前辈并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在编写的过程中笔者除查阅了解放前相关的一些报刊和业余无线电团体的刊物外,还参考了人民邮电报社出版的《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社出版的《中国电子报》、中国台湾《无线电界》杂志社出版的《无线电界》、上海地方志、浙江省地方志、汉口地方志等文献资料。
特别是笔者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上海市无线电运动协会、中国民航通信设备修造厂等单位以及张宗汲前辈的夫人汪秀娟老师的鼎力相助,允许笔者查阅并使用他们保存的档案、资料。另外北京、上海、天津、湖北、福建、江苏等全国各地均有爱好者或协会工作人员协助笔者查阅、复制资料或核对史实,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这次应约撰写《中国业余无线电》一书中之史记篇,对我也是一个学习和系统了解我国业余无线电发展历史的机会。本想将资料收集的更加完整、全面,对已有资料考证得更加翔实些,无奈《中国业余无线电》一书五篇必须同时出版,“史记篇”仅是其中一篇,其他各篇都已完成,出版方已数次催稿,为了不至因我而使出版时间拖得太久,只得匆匆交卷,权作一个征求意见的草稿先交付印。同时原来准备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业余无线电发展的历史,也因需要查阅很多历史资料和文件,且涉及的单位、部门众多,查阅档案、核实情况的手续极为繁杂,要赶上本书的出版日期,实无可能,所以只能对这段历史做一个极为简单的概括,详细叙述,只能以后择机另行撰写、另行出版了。
对于已经完成部分,也只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手头资料编写而成,难免会有不少遗漏、不妥、甚至错误之处,尚请老前辈和知情者们补充、斧正,也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求将来得以增
《交流篇》
自1992年我国恢复开放个人业余电台十余年以来,各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队伍迅速壮大,并积极通过空中联络学习和交流技术,他们的体会、经验和见解也反映在一些刊物和互联网上的文章中。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分享,也为了留下一些反映这个时期我国业余无线电界交流的实况记录,本篇随机收集了一部分有代表性或启发性的文章。其中有些文章没有署名,有的是经过改写转载的,难以与原作者联络,也无法在印书时正确署名,敬请谅解,并请原作者与出版者联系,在此谨向本篇的所有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设备篇》
设备篇522-666
无线电收发信设备是广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必备装备,也是空中联络、交流的主要通信工具。从早期完全靠无线电业余家前辈们亲手制作各种发射机和接收机,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由专业化制造生产出来的各档次业余无线电通信机,经过百年演变,曾经登场亮相的商品化业余无线电台设备已有千余种机型,自制设备的品种更是只能以“无数”来描述,它们留下了一条漫长的历史足迹。追踪这一足迹,无疑有助于加深对无线电技术的各阶段进步的理解,探索今天的无线电设备之所以采用了很多新技术的理由。为了帮助我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了解业余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发展情况,本书的《设备篇》收入了一部分业余无线电收发信设备的简单资料,以供读者将来进一步深入了解时作为索引。
限于收集的能力和资料的来源,篇中内容比较集中在商品化业余无线电设备鼎盛时期的国外商品机种上,其中有些曾经成为世界业余无线电界的主打机种,有些并没有成为流行产品,也有少数机型是通用机型。历史上曾经为我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使用的一些其它设备因为缺乏准确的资料,未能收入。为此敬请读者谅解并予指正。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附录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有关业余无线电的摘录
附录三、ITU国际呼号序列划分表附录四、DXCC实体呼号前缀及分区对照表
附录五、CRSA推荐的业余无线电频率使用规划
附录六、我国岛屿的IOTA编号表附录七、计算通信方位角和大圆距离的BASIC程序
附录八、我国(以北京为中心)与世界部分城市或国家的方位角和大圆距离
附录九、CQ- World-Wide WPX 竞赛规则节选
业余无线电家礼仪…………
这一业余无线电家礼仪使用至今已经将近七十年了,但是其中所描述的业余无线电家精神,至今依然活神活现,早已被奉为业余无线电家之圭臬。可惜的是,这一精神标帜如何落实到每位业余无线家身上。过去从没有听过有人倡导,而自己根据这些标语文字又学不来,因此下面我以古贤曾子的精神:日省三次,来探讨这业余无线电家礼仪;下面都是一些根据保罗君制定的业余无线电家礼仪,发展出来的自省题目,希望对于业余无线电家修养有帮助。
互谅互解 -- 凡是让人不舒服的事我不干:
进行 CQ 呼叫或是履行约定通讯之前,是不是要提前准备先倾听一阵子?确定频率上无人使用之后,再进行呼叫。
碰到频率使用权纷争时,是不是能尽量给对方方便?而不是高谈阔论,以“根本无人有权拥有频率”等语相应,或只是一味地坚持你是优先使用者。
如果友台指出自己有技术上的瑕疵,是不是应该马上停止操作,就这些问题先解决?而不是若无其事的继续操作。
使用中继台时,有没有考虑到可能随时有人需要使用,或者是紧咬着中继台不放?
如果对方提出交换 QSL 卡时,是不是应尽速履行实现?
产生射频扰问题时,是不是能彻底反躬自省,即使知道射频扰问题根本与自己的通讯设备无关?
面对远征电台讯号时,是不是要完全配合对方的呼叫指示;或者只顾自己就缺这个国家地区通讯而显得不耐烦,或者是表现出“丛林战术”以对?
高贵情谊 -- 以高贵的情操支持并鼓舞业余无线电同好、地方性及全国性的业余无线电社团:
我是不是已经加入了地方性的业余无线电社团,或者是以单飞的姿态对应?
如果我使用了公共资源 ( 例如中继台、OSL 卡服务 ),是不是心存回馈?
如果对于所属社团有意见或不满,是不是应透过适当管道表达,或者迳自在空中发炮,散播自己的情绪与不满?
是否意识到无线电波无远弗届,你的一举一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监听到,不管监听的是一般人士或者是业馀特定监听站,都有可能影响到业馀无线电家的形象?
日新又新 -- 集优良科学素养、有效率的电台设备与操作习惯、及水准以上的业馀家精神于一身:
是否尽全力学好无线电设备的操作技术?或者根本提不起兴趣,只认为技术问题对我而言太深了,无从学起。
考虑到拥挤频率内的扰问题,是不是应该主动把线性放大器关掉?你是不是有了开启操作桌照明灯时,顺手也把线性放大器打开的坏习惯?
是不是应该设法取得无线电设备的维修手册,并且好好自修或是向别人请益研习?以便彻底了解使用设备的线路原理。
检讨过去几年的业余无线电生涯当中,是不是亲自动手制做过一些简易的业余无线电设备?例如天线等。
距离最后一次仔细看有关业余无线电杂志内的技术文章有多久了?
你曾要求朋友监听你的发报能力,并且提出挑惕性质的批评吗?
通讯程序或是常用的 Q 码,你熟悉吗?最好能倒背如流。
如果临时受邀客串主控网路,你对于自己的通讯技巧有信心吗?是不是曾以“不熟悉通讯程序”或其它理由加以推诿?
友善互助 -- 如有需要,对新手应慢而有耐性,温文儒雅以对。热心助人、充份合作、体谅他人,这些都是业余无线电家的本行:
常到新手聚集的频率报到吗?他们需要鼓励、指导、及归属感,这些都是你做得到的。
无意监听到友台有触犯法规的行为,或是操作程序不符约定,应设法私底下提出指正规劝,而不是把自己想象成空中警察,迳自就地指正或教训。
很具建设性地鼓励新手在技术上升级,应以技术升高可以得到更丰富的通讯享受为诱导,使得新手自然向往升级,而不是冷嘲热讽。
应该严禁与种族、族群,或是黄色有关的笑话,即使对非常熟悉的人也不行。尽量不要涉足在空中的争吵,尤其是不要加入任何挑少数团体的行为。
在空中听到不熟悉的呼号时,应该有礼貌地趁机打个招呼,不要因为“他不是我们这一伙”的念头所影响,而置之不理。
如果得知附近的业余无线电同好因故住院,或是亲人丧故,只有在通讯时表示慰问之意够吗?应该考虑拨空带束鲜花或是慰问卡,亲临表示关心之意。
在空中与人交谈时,记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吗?不要忘了,随时都是向人讨教的好机会,应重视与珍惜别人的看法或意见。
碰到一流的、完美的操作者,别忘了向他称赞、褒扬几句。
均衡发展 -- 对个人而言,业余无线电是消遣、嗜好,不要影响家庭、工作、课业、或是参与社会活动:
每天只切割成工作、睡眠、和业余无线电活动的时间吗?有没有注意到家人需要你;除了业余无线电外,你也需要朋友。
我有非业余无线电的挚友吗?我参加非业余无线电团体的活动吗?
已经多久了,完全不是因为业余无线电活动的缘故,而陪同家人出去旅行?
应能够暂时撇开业余无线电与家人在一起。何时才能在讨论年终奖金时,不要提及业余无线电设备的添购计画?
与朋友或家人旅行、打保龄球、或是任何聚会时,能够完全放下〈不提及〉自己有趣的业余无线电,而关心别人的嗜好吗?
对于购买自己的数万元业余无线电设备出手大方,而家人因所属的嗜好要花费时,你却不甘不愿。
爱乡爱国 -- 电台设备与操作技巧永远为乡为国准备:
对于慈善或是公益的社团活动,你自动自发帮忙过吗?
对于法规的看法或意见,你正式向有关当局提出过吗?或者只是消极的向他人抱怨?
你真正了解国家在什麽时候有权征召你的业余无线电台吗?

② 电脑WIFI软件是什么

电脑WIFI软件就是安装在电脑上共享WIFI热点的软件,通过笔记本或者台式机安装的无线网卡与其他需要连接WIFI上万的设备共享流量,实现上网连接。

③ 电脑装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的软件。。。。。

不可能的!
你电脑上根本没有发送和接收无线电的硬件设备光装软件有什么用啊?
除非是软件无线电,不过那种高深的东西一般人玩不了。

④ 有玩这个“RTL-SDR接收机”的吗

全波段RTL-SDR接收机
一、概念
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 是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通常以硬件(例如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调制器和解调器、检波器等)组件实施的东西现在通过个人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上的软件来实现。虽然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不是新的概念,但其涉及的许多快速的数字电子发展能力过去只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基本的SDR系统可能由包括配有声卡或其它模数转换器、前面有某种形式的射频前端的个人电脑组成。大量的信号被交给通用处理器处理,而不是用专用的硬件。这种设计生产了一种完全基于所使用的软件、可以接收和传输广泛不同的无线电协议(有时称为波形)的收音机。

二、组成原理
这些 DVB-T 接收机基于 Realtek 的 RTL2832U 芯片外加一个诸如 Elonics E4000 一类的高频头而构成。RTL2832U 芯片有一些没有用到的命令/寄存器,基于此便可将其配置使得可以将没有处理的原始的基带采样信号(可高达 2.8 MS/s 8-bit I+Q)通过高速 USB 传递到 PC。

1、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 是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通常以硬件(例如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调制器和解调器、检波器等)组件实施的东西现在通过个人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上的软件来实现。虽然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不是新的概念,但其涉及的许多快速的数字电子发展能力过去只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2、基本的SDR系统可能由包括配有声卡或其它模数转换器、前面有某种形式的射频前端的个人电脑组成。大量的信号被交给通用处理器处理,而不是用专用的硬件。这种设计生产了一种完全基于所使用的软件、可以接收和传输广泛不同的无线电协议(有时称为波形)的收音机。
3.工作原理 在SDR模式下,天线下来直接进入硅高频头(E4000或者R820T),硅高频头内置了PLL和混频器(E4000是零中频模式,R820T是低中频模式),混频器出来经过PGA放大后输入RTL2832U的ADC(E4000是I/Q两路,R820T只有I一路),ADC采集的数据直接通过USB送到PC,余下的解调由PC软件完成。ExtIO是HDSDR的设备抽象接口,对SDR接收机的控制和接收数据都是通过这个接口完成。
三、作用及用途
可以把它描述成一台全频段无线电接收机(100KHz-1.7GHz),可以连接电脑、安卓手机等设备使用SDR软件接收100KHz-1.7GHz的电磁波支持AM、FM(NFM、WFM)、CW、DSB、LSB、USB解调。可收听中波,短波,FM广播、短波单边带通信,对讲机通话,航空波段等,R820T2调谐器具有比R820T略好的灵敏度,本底噪声更低,更高的信噪比。
对于无线爱好者来说,SDR接收机是硬件加软件一个图文并茂的无线电接收机,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最简单的频谱分析仪,所以SDR 非常适合无线电爱好者学习。
这个设备有两个天线接口,第一个 是从 0.1MHz 至 30MHz 需要用短波天线来接收(比较麻烦)、 第二个 是从 30MHz 至 1.7GHz 用拉杆天线,接收即可。
要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配上软件在电脑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某一个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活动情况。
例如:要寻找某个频率对讲机通话频率是否有中继,找出信号最好的频率(频点),看看这个400MHz 至 470MHz 这个频率范围内的所有频率占用情况等等,有点类似简单的频谱分析仪,同时可以看出在这个频率范围内哪个频率上的信号强度最高;也能发现中继台,一般在相近的频段附件437.800 有信号产生,同时在435.800上也有信号产生,同一时间两个不同频率同时工作。

⑤ 怎样用电脑收发无线电信号

1.可以到360官网或新毒霸官网下载免费WIFI

2.为安装相关服务需要,在安装猎豹免费wifi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网的情况,您只需重新连接网络即可。安装完成后启动猎豹免费wifi。

⑥ 电脑上能用无线电台吗

用ECHOLINK
ECHOLINK简介
Echolink与IRLP、EQSO类似,都是基于VOIP技术,该系统可让无线电信号通过互联网传递,通过计算机与连接到互联网和业余无线电台来完成。与这些任何一个联机,你的信号可以从空中电波转换到互联网,反之亦然。Echolink甚至允许个人计算机使用者和业余无线电台间直接彼此通讯。事实上,你并不需要业余无线电设备就能和世界各地的无线电台通连。你需要一台有声卡、喇叭和麦克风的个人计算机。你的个人计算机将你的声音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与互联网联机的业余无线电台。
通俗说:电脑+ECHOLINK软件 就是一个网络电台,这个电台跟普通电台一样,有PTT键,有MIC,有设置菜单,只不过这个网络电台没有天线,INTERNET连接就相当于天线,而且这个网络电台工作频率是在互联网上,我们暂时叫它E段,一个覆盖全球的统一频段, 这个E段电台如果与我们通常用的U段电台V段电台通过一个接口版连接起来,就是一个跨段中转。通过这种方式全球范围内的业余电台就能通过互联网在这个统一的E段上做QSO。
前面说到,ECHOLINK在电脑上操作就像一个网上语音聊天工具,但是它与MSN、QQ、SKYPE聊天、其他各种语音聊天室不一样,它是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专用聊天室。只允许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使用,并能通过电台中转到空中。
网上通联
将业余无线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三者结合起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远程通联。许多国家的火腿都设计出自己的网上通联系统,但由于资金等原因,并没有实际应用。在西方,最着名的网上通联系统是IRLP(互联网-电台连接方案),通过这个系统,南半球澳大利亚的火腿可以使用普通的手持电台,轻松地与北半球加拿大的火腿通联。在中国,最常用的网上通联系统是eQSO(在线通联),但通联双方必须使用计算机和一个相同的软件,因此它更像是一个网上聊天室。
需要的设备:
1、一台电脑(声卡、MIC)
2、WIN操作系统
3、ECHOLINK 软件
联机中转模式:
1、接口板
2、中转电台
3、收听操作用电台

⑦ 业余无线电

首先,在国内使用无线电发射装置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电台也不例外。
1、业余电台的操作使用,先要具有业余电台操作证,没有的话,要去中无协申请办理,费用大约100多元;
2、有了操作证,但是还没有呼号,只能去有呼号的电台工作,例如集体台,要想取得个人呼号,必须有自己的机器设备,在通过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检验后,发给个人电台呼号。至于什么机器要看自己的需求,是UV段的,还是短波机。当然有的地方规定有的频率不对业余爱好者开放,具体以本地管理规定为准,先咨询好了再买。
3,、理论上要有固定住所才能申请电台执照的,哪怕是使用移动电台,北京规定,只要有固定住所,无论本地人,外地人,都可以在北京申请,当然在北京申请的移动台,按规定要北京范围内使用,去外地使用要去无协备案,获得目的地管理部门的许可,我个人建议短暂离开归属地,就不要那么麻烦了,去了就回来了,但是全国满天飞,还是比较难办的,合法太麻烦,不备案又不合法,期待法规有所改变吧。
现在各地等待新规实施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暂时停办一切手续,有些地方正常办理,不知道你是哪里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BH1KZQ

阅读全文

与业余无线电电脑操作软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办信用卡软件 浏览:58
电脑热点一小时用多少流量 浏览:23
更改手机字体大小软件 浏览:517
电脑无法开机进入bios 浏览:929
破解win7电脑开机密码 浏览:963
电脑为什么不能修改文件夹的名称 浏览:803
视频编辑要求电脑配置 浏览:384
一个手机音乐软件 浏览:381
笔记本电脑为何没有声音 浏览:207
电脑用的是无线网卡么 浏览:641
戴尔电脑开机显示正在等待启动 浏览:167
单招远程考试电脑屏幕会被看到吗 浏览:654
联想z40笔记本电脑如何连无线网 浏览:158
没有电脑怎么给u盘改名 浏览:188
全球最小笔记本电脑 浏览:43
e470电脑无法检测到wifi 浏览:485
外星人电脑属于哪个产品 浏览:216
未开机电脑有辐射 浏览:820
笔记本电脑声音没了怎么办 浏览:318
联想笔记本电脑有哪些型号 浏览: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