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未来世界的电脑有什么变化
第五代个人电脑
这是一种新型的个人计算机。你端坐在家中或办公室里,按动键盘,它便以悦耳的声音告诉你:“电台正在广播一篇文章,也许你会感兴趣。”说话间,激光打印机已经无声无息地把那篇文章打印出来。这种新的个人电脑,称为第五代个人电脑。
它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一种能够识别声音、图像,具有学习和推理功能的计算机。
第五代个人电脑配有一种像人那样能听会说的电脑附件,与电脑一起使用,能听懂两万个单词。因此,这种电脑能将人们口述的信件打印出来;能将人们嘱咐它的事记录下来,办好以后又能向你通报。当电脑掌握了辨认声音的本领时,就有可能通过电话远距离地控制电器。例如,你外出旅行时,遇到刮风下雨,可打电话关照电脑发出控制命令,把门窗关好;让电饭煲将饭烧好,好让你们到家就能吃饭。
这种电脑还具有容量惊人的微型存贮器及大量软件,使电脑能一“心”多用。它能边做复杂的计算或其他工作,边通过程序指导操作者。比如,教育软件能让电脑指导你做作业;外语教学软件则能教学生正确地发音;爱好艺术的人还能通过电脑剪接录像带,自制电视节目等。
第五代个人电脑具有过人的记忆功能。大到网络全书、《辞海》,小到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亲友的生日等都能存储在电脑里,需要时,按下揿键,电脑便能显示出来,它能自动拨通电话,还能及时提醒你过生日。
这种电脑还可代你写文章和起草文件。你只要通过键盘将自己的构思输入电脑,显示在荧光屏上,经过文字处理机处理,就可整理成精采的文章。待你审查满意后,可以由配套的激光印刷机印制成文件或书刊。
增强智慧的智能机
现有的计算机虽然一直被人们称为“电脑”,但它只能代替大脑的一部分功能,与人脑差距甚远。人的思维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摄取、组合、传递和输出,都是在神经网络中进行的。当一组外界信息输入人脑后,几乎所有的神经元都会同时参与处理,充分体现了人脑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现在的计算只能在上一步运算输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运算。因此,科学家正在创造各种各样的智能机,例如,能自己读懂大学课程的学习机,会联想的计算机,以及具有广博知识的专家计算机等。
美国耶鲁大学的专家们曾制造一部智能机,它可以阅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报纸,并且能作出简明的文章摘要。1978年,报纸上刊登了人类学家玛格雷特逝世的消息,这架智能机阅后作了这样的摘要:“人类学家玛格雷特米德因患癌症去世,这年76岁。”
有了这种智能机,还要给大脑与计算机建立起一座桥梁,使它们的信息能互相交流。也就是说,让计算机及时了解大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主动地提供各种资料,帮助大脑记忆、推理、计算,使大脑的潜在智力得到开发。
科学家正在研究脑电图抬取器和脑磁图拾取器,计算机通过脑电波的波型变化和相应的磁场变化,可以掌握大脑活动的脑信息。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脑磁测量仪,并得到人脑活动的磁图。根据大脑各部分的磁信号,编制成特定的程序,传输给计算机,让计算机懂得这些信号。另一位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极细微的“神经电话”,通过微电极、计算机的信号就能直接传给大脑,解决大脑所需的技术性问题,以便集中力量进行创造性思维,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
也许将来有一天,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只要戴上脑磁图拾取器,接通“神经电话”,大脑中就会涌现种种发明创造的画稿,智能机会替大脑记忆、思考、运算、回忆、比较和选择,使人类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比电脑更“聪明”的光脑
光脑是由光导纤维与各种光学元件制成的计算机。它不像普通电脑靠电子在线路中的流动来处理信息,而是靠一小束低功率激光进入由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光回路来进行“思维”的,但同样具有存储、运算和控制等功能。
计算机的“本领”大小,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计算机部件的运行速度;二是它们的排列紧密程度。从这两方面看,光比电优越得多。光子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每秒达30万公里,并且光束可以相互穿越而不产生影响。电子就不行,它在半导体内的运动速度约每秒60—500公里,最高也达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另外,超大型集成电路中,一些片状器件的线脚已达300多只,排列密度受到限制,而光束的这种互不干扰特性,使得科学家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内开辟很多的信息通道。例如,贝尔实验室的光学转换器就可做得那么小,以致在不到2毫米直径的器件中,可装入2000多个通道。
从理论上讲,光脑的运算速度可提高到1万亿次,比现代的电脑还要快上千倍;其次,光学器件还有信息量大的优点,一束光可以同时传送数以千计的通道的信息。然而,光脑的制造在理论上和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作为第一步,科学家利用光计算机驱动能量小的特点,把电子转换器同光结合起来,制造一种光与电“杂交”的计算机,然后再改变光脑的“配角”作用,使它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主力军。
❷ 未来世界的电脑是什么样子的
1.第五代个人电脑
这是一种新型的个人计算机。你端坐在家中或办公室里,按动键盘,它便以悦耳的声音告诉你:“电台正在广播一篇文章,也许你会感兴趣。”说话间,激光打印机已经无声无息地把那篇文章打印出来。这种新的个人电脑,称为第五代个人电脑。
它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一种能够识别声音、图像,具有学习和推理功能的计算机。
第五代个人电脑配有一种像人那样能听会说的电脑附件,与电脑一起使用,能听懂两万个单词。因此,这种电脑能将人们口述的信件打印出来;能将人们嘱咐它的事记录下来,办好以后又能向你通报。当电脑掌握了辨认声音的本领时,就有可能通过电话远距离地控制电器。例如,你外出旅行时,遇到刮风下雨,可打电话关照电脑发出控制命令,把门窗关好;让电饭煲将饭烧好,好让你们到家就能吃饭。
这种电脑还具有容量惊人的微型存贮器及大量软件,使电脑能一“心”多用。它能边做复杂的计算或其他工作,边通过程序指导操作者。比如,教育软件能让电脑指导你做作业;外语教学软件则能教学生正确地发音;爱好艺术的人还能通过电脑剪接录像带,自制电视节目等。
第五代个人电脑具有过人的记忆功能。大到网络全书、《辞海》,小到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亲友的生日等都能存储在电脑里,需要时,按下揿键,电脑便能显示出来,它能自动拨通电话,还能及时提醒你过生日。
这种电脑还可代你写文章和起草文件。你只要通过键盘将自己的构思输入电脑,显示在荧光屏上,经过文字处理机处理,就可整理成精彩的文章。待你审查满意后,可以由配套的激光印刷机印制成文件或书刊。
2.增强智慧的智能机
现有的计算机虽然一直被人们称为“电脑”,但它只能代替大脑的一部分功能,与人脑差距甚远。人的思维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摄取、组合、传递和输出,都是在神经网络中进行的。当一组外界信息输入人脑后,几乎所有的神经元都会同时参与处理,充分体现了人脑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现在的计算只能在上一步运算输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运算。因此,科学家正在创造各种各样的智能机,例如,能自己读懂大学课程的学习机,会联想的计算机,以及具有广博知识的专家计算机等。
美国耶鲁大学的专家们曾制造一部智能机,它可以阅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报纸,并且能作出简明的文章摘要。1978年,报纸上刊登了人类学家玛格雷特逝世的消息,这架智能机阅后作了这样的摘要:“人类学家玛格雷特米德因患癌症去世,这年76岁。”
有了这种智能机,还要给大脑与计算机建立起一座桥梁,使它们的信息能互相交流。也就是说,让计算机及时了解大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主动地提供各种资料,帮助大脑记忆、推理、计算,使大脑的潜在智力得到开发。
科学家正在研究脑电图抬取器和脑磁图拾取器,计算机通过脑电波的波型变化和相应的磁场变化,可以掌握大脑活动的脑信息。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脑磁测量仪,并得到人脑活动的磁图。根据大脑各部分的磁信号,编制成特定的程序,传输给计算机,让计算机懂得这些信号。另一位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极细微的“神经电话”,通过微电极、计算机的信号就能直接传给大脑,解决大脑所需的技术性问题,以便集中力量进行创造性思维,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
3.比电脑更“聪明”的光脑
光脑是由光导纤维与各种光学元件制成的计算机。它不像普通电脑靠电子在线路中的流动来处理信息,而是靠一小束低功率激光进入由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光回路来进行“思维”的,但同样具有存储、运算和控制等功能。
❸ 未来电脑会是什么样的
十年后的计算将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和今天一样,端端正正坐在电脑桌面前,拨号或者用宽带上网,抓着拖尾巴的鼠标,老老实实打开操作系统,按部就班启动……如果还抱着这种观念,那么你已经落伍啦,未来计算绝非你所想象。
你想过上网就像打手机一样方便么?不管你在喧嚣都市还是在僻静乡野高山大川,只要打开笔记本、平板PC或者任何相关的掌上设备便能够以极高的速度进行冲浪,你无需使用各种介质的麻烦网线。OK,这就是Wi-Fi技术;在野外,我们的计算设备要想工作必须借助于电池,想过让笔记本的电池时间超过10小时么?别急,未来的迅驰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将提供高性能之下的真正便携。我们日常所用的显示器都只强调显示功能,未来,智能化技术将让它学会察言观色、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给你最舒适的视觉体验。嗯,显示器有了,那么主机呢?还是硕大无比样子丑陋的机箱?NO,如果你看了微软的Athens概念机,未来的电脑会让你爱得死心塌地。如果你觉得样子次要,那么可靠性重要吧?相信大家都有过重装系统病毒袭击数据丢失之类的麻烦,可靠计算将让它成为历史。
看点一Wi-Fi无线互联
Wi-Fi是基于802.11b的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它使用2.4GHz频段,将提供11Mbps的高速互联网接入,这种接入方式是以无线的方式存在的,比如说,在机场,在咖啡屋,在酒吧,在图书馆,甚至在路上,只要打开电脑,我们便能够通过Wi-Fi尽情上网冲浪。简言之,你可以像使用手机那样上网——这个时候,“上网”这个词汇恐怕会进入古董堆了吧?!不能Wi-Fi上网的电脑,就好像不能连接GSM/CDMA网络的手机一样呆头呆脑。
目前,Wi-Fi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日本、欧美地区较为流行,但流行的场所也仅限于机场、车站、咖啡店、图书馆等人员较密集的地方,离无处不在的Wi-Fi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而国内的Wi-Fi建设仍处于概念阶段,只有很少数的五星级宾馆、豪华酒店中提供Wi-Fi服务,价格自然高得惊人!这种现状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移 动设备的大量增加,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快速普及,人们的无线上网需求将愈来愈迫切,而这正是Wi-Fi大显身手的时刻,用户数量增加,平均费用自然降低。
看点二高性能移 动计算
按照常识,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不接电源的话只能用上短短2~3个钟头,显然,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即便未来Wi-Fi系统组建完毕,而人们也只能在外面使用2~3个小时,花费巨资建设Wi-Fi将会变得毫无意义。电池时间短促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部件工作频率的提升,笔记本电脑的功耗也一直在提高,电池时间难以得到延长;第二,锂电池技术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在小体积的条件下提供更大的容量。今天,人们已着手开始解决这两大问题:Intel推出的Centrino平台便是以低功耗作为第一诉求,而燃料电池的出现让我们看到高容量电池的曙光。
燃料电池由来已久,它是一种将氢和氧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虽然号称“燃料”电池,但它在反应过程中并不真正燃烧产生热能,而是将能量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电能。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80%,为普通内燃机的2~3倍;而且它的生成物是水,不会存在什么环保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容量,而且燃料丰富、使用便捷,因此也被誉为21世纪上半叶最具有意义的科技。
东芝燃料电池可提供理想的容量,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容量比锂电池多一倍——为了生动说明,东芝特地展出不同电池驱动的同一种笔记本电脑,其中锂电池只能保持运行2.5小时左右,而燃料电池维持了5个多小时,使用高容量的燃料盒后,更支持了长达10个小时——显然,如果使用低功耗的迅驰平台,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番!何况这只是第一代燃料电池的水准,东芝表示它还具有很高的提升空间。
看点三梦幻的计算时代
Smart显示器并不是未来计算机的全部,如果你看过微软与HP合作的Athens(雅典)概念机,必然会为它的魅力折服——Athens科幻式的卓越设计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完全是未来生活情态!那么,Athens为何如此充满着魅力?
当你第一眼看到Athens,你会惊奇它16:9的17英寸宽LCD显示屏,LCD左边缘悬挂着立体声音箱,右边框伸出一个摄像头,采用蓝牙技术的无线键盘和无线鼠标摆放在桌面上……整套系统设计得非常迷人,简洁明快,充满科幻的风格,让人不仅以为这是22世纪的产物。那么,主机呢?平常那个硕大无比沉重得难以搬动且后面缠绕着一堆线缆的主机呢?设计师将Athens的主机缩成一个简简单单的小盒子,不经意地摆放在桌面上,还以为是个漂亮的小装饰——当然,如果你乐意也可以把它扔得远远的,Athens使用的可是Smart显示器!
我们在Athens概念机中没有看到一根线缆,甚至连电源线也没有找到(虽然电源线必不可少),所有这一切都是以无线技术为基础,随时随地计算的概念得到充分展现。我们也没有发现USB 2.0、IEEE1394之类炙手可热的高速接口,Athens所体现的完全是下一代的计算理念,它张扬着未来、个性与桀骜不驯的概念——不知道未来的人们在使用Athens或类似Athens的电脑之后,会怎样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古董电脑”?!
看点四智能排除故障
如果问计算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可以肯定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是高故障率——计算机的故障五花八门,说得上来、说不上来的,加起来恐怕不下万种。
图1
科幻风格与无线技术的和谐应用让Ahtens概念机具有令人难以抵挡的魅惑。
有的计算机用户中,具有独立维修能力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群体,剩下这些人只好四处求人或者花钱请人维修。曾有一位初级用户对我说,早知道计算机这么麻烦不如不买了……这种心态颇反映出计算机的大问题;高故障率。
图2
东芝燃料电池,更高的能量与更强的动力。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容量比锂电池多一倍。
可靠计算(Trustworthy Computing)将成为这些故障的杀手,该计划的提出就是为了杜绝计算机故障存在的可能,即便将要发生故障计算机也要具有预先警报功能并采取自动防护措施——可靠计算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整套技术体系,它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层级,这两大层级又包含数百万计的相关厂商,可以说是一项极其庞大的计划。Intel和微软是可靠计算的鼓吹者,前者提供“可靠的”硬件以及制定相关标准,后者则负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前瞻计算无所不在
在计算机领域,技术从来都是催动应用的直接驱动力,未来也是如此。在满足基本的计算需求之后,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科技的人性化角度:如何更方便使用电脑?如何更有效率工作?如果更愉快地享受生活?以及如何降低那该死的故障率?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答案只有一个:需求决定之下的技术研究。在个人电脑发展三十年之后,我们终于可以从那该死的频率竞争中歇一口气、冷静想想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Any Time&&Any Room,这个想法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心声,换句话说,未来的计算将无所不在、无处不存!
❹ 未来的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一:微型化
什么是微型化?简单来说微型化就是计算机体积更小了。对于那些需要经常携带计算机出门工作的人来说,计算机如果太重了,携带出门是非常累的一件事,而目前计算机的体积显然是还没有达到人们心中理想的重量。小编来和大家举个例子,办公计算机总共有两个尺寸,一个是13英寸左右,体积重量大概是1365g;而另一个是15英寸以上,体积重量基本上不会超过1500g。所以,关于计算机的体积,小编认为这是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之一,小编希望未来计算机体积可以控制在500g左右。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二:巨型化
所谓巨型化,是指计算机的反应速度更快、储存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可靠性更高。现如今,计算机已在各个方面都有运用,比如电子、人工智能、军事等等,计算机应用领域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由此则可反映出一个现象,人们对于计算机的要求也更高了,如果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速度缓慢的话,则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小编认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在更新换代速度上,需要再次加快脚步,这就是巨型化。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三:智能化
智能化不用多说了,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计算机更加智能,与人类接轨,可以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举个例子,假如有人需要上网查找资料,搜索出来的结果通常有很多,这需要人们一个一个的看下来,才能找出自己想要的资料;而如果计算机搜索引擎可以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自动识别出人们想要的资料,把它排在第一位,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省人们很多时间,而且非常方便。因此,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小编认为智能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❺ 未来的电脑是什么样子呢
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指具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它具有推理、联想、判断、决策、学习等功能。计算机的发展将在什么时候进入第五代?什么是第五代计算机?对于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日本在1981年宣布要在10年内研制“能听会说、能识字、会思考”的第五代计算机,投资千亿日元并组织了一大批科技精英进行会战。这一宏伟计划曾经引起世界瞩目,并让一些美国人恐慌了好一阵子,有人甚至惊呼这是“科技战场上的珍珠港事件”。现在回头看,日本原来的研究计划只能说是部分地实现了。到了今天还没有哪一台计算机被宣称是第五代计算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社会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将会三位一体化。新世纪的计算机将把人从重复、枯燥的信息处理中解脱出来,从而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给人类和社会拓展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时,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未来计算机。能识别自然语言的计算机 未来的计算机将在模式识别、语言处理、句式分析和语义分析的综合处理能力上获得重大突破。它可以识别孤立单词、连续单词、连续语言和特定或非特定对象的自然语言(包括口语)。今后,人类将越来越多地同机器对话。他们将向个人计算机“口授”信件,同洗衣机“讨论”保护衣物的程序,或者用语言“制服”不听话的录音机。键盘和鼠标的时代将渐渐结束。高速超导计算机 高速超导计算机的耗电仅为半导体器件计算机的几千分之一,它执行一条指令只需十亿分之一秒,比半导体元件快几十倍。以目前的技术制造出的超导计算机的集成电路芯片只有3—5平方毫米大小。激光计算机 激光计算机是利用激光作为载体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又叫光脑,其运算速度将比普通的电子计算机至少快1000倍。它依靠激光束进入由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阵列中来对信息进行处理。与电子计算机相似之处是,激光计算机也靠一系列逻辑操作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光束在一般条件下的互不干扰的特性,使得激光计算机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内开辟很多平行的信息通道,密度大得惊人。一块截面等于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其通过能力超过全球现有全部电缆的许多倍。
❻ 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子
写作思路:写作时从大处着手,尽量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思想,全面详细的解答问题,并且紧扣问题的中心,把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表述出来。
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电脑.它的功能奇异,主要有七大特点,竟是些什么特点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它的第一特点是它不用手操做,只要说就可以了;
第二特点是他没有笨重的身体,它的外形只是个耳机,上面连这个电脑眼镜,你戴上它会很舒服;
第三特点是它可以折叠,如果不用了可以把它折叠后装起来,只需要一个一立方分米的盒子;
第四特点是它既能打电话也能无限上网;
第五特点是它可以当雷达,可以发现什么东西靠近你了,是用卫星发射的;
第六特点是当它调到车内状态时,它可以发现近一公里以内所有的警察以及摄相头,你发现它亮了,你就开慢点,预防被警察罚超速,或被摄像头拍下来,也是用卫星发射的;
第七特点是它可以无限收看全球各个台,未来的电脑。
有了这种电脑,那生活将是多么多姿多彩呀!它能给人带来许多方便之处。但是,它是需要人去发明的。不论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论多少年,我相信,它一定会被发明出来的。
未来的东西一定都很奇妙,也许不久就会有更先进、更完美的电脑被人们发明出来。
❼ 未来的电脑会是怎样的它的体积到底能缩到多小
为了电脑在形态上肯定会做改变,做成微型电脑微型电脑的一个设想,就是说像手表一样或者是眼镜一样,他能够直接利用虚拟的现实技术,在你的视网膜之前做出一个营造,让你感觉这个画面很清晰,但实际上你的前面并没有任何固定的物体。
科技的发展是拥有无限的动力的,真正有需求的时候它就有无限的动力,因为谁先研究出来这种技术,那一定是独占鳌头的,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的,因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绝对不是电脑性能上一点点的那个进步,而是形式上做了一个根本的变革,那自然会引起社会的轰动,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在里面驱动。
❽ 将来的电脑将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境界呢
最近最热门的电脑发展趋势是结合文字、图形、影像及声音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产品虽已上市,但价格仍居高不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般人也有能力通过结合高质量电视屏幕、最先进的音响设备及个人电脑,自行游览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或是在学习加拿大历史的同时,聆听加国领袖本人的声音,并且检视过去所发生过的重大事件。
简单地说,如果你能够理解,在现今的技术背景之下,有多少资讯被转换成电子讯号,并通过传输线到达屏幕或音响,你就能明白负载如此大量讯息传输的空间需求越来越大。这对种类繁多的传播媒体来说,是一项严重的问题,包括电话、电脑通讯、电视及广播,都己被指定使用某一部分的电磁波段,而最大问题在于,当各种传播媒体不断增加的同时,物理频谱却不能增加,频谱的范围是固定的,我们所处的宇宙便是如此,没有回旋的余地。
这是传播科技所要面对的问题,牵涉到电子、物理以及材料科学的领域。传播媒体互相重叠所造成的干扰,对使用者双方都产生影响,例如,你可能曾经从收音机中听到地方警察利用无线电传递消息的声音。对于远距离传播系统来说,不论是从太阳表面的太阳火焰到电击,任何东西造成的干扰,都是存在已久的困扰。
在这个时候,高科技便通过光学通信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光速通常比电流的速度快,并且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可传递比电讯讯号更多的讯息,光学通讯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不会受机械或闪电造成的电子干扰所影响。通过光纤通信,电脑可以利用绵延数里的缆线,承载大量的资讯。如今,在办公室内使用光纤,或在邻里间架设光纤网络,已是相当平常的事了,这种网络通常被称为局域网,不久的将来,它将会扩展到整个城市,以及地理区域划分的范围。现在,任何一个拥有电话线、有线电视线、收音机与电视天线的典型现代家庭,将来可能只需要一条线就能提供所有的服务。
在某些城市,使用移动电话的情形并不普遍。移动电话技术带动了地方基地台的产生,将电波转换成传统的电话、网络,进而将讯息传送到电话的另一端,虽然价格高昂,但与现有的电话系统比较,的确方便许多。若能在部分没有电话系统的第三世界国家中,以移动电话技术来建立电话网络,将不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与多年的努力,这样的技术引进,肯定会大幅度带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增长,如此一来,最先进的新技术将会使未开发国家跨越工业革命,以相同的姿态与已开发国家共同迈向21世纪。
换一个角度来看,电子与传播科技也能帮助肢体残障的朋友!现在,有说话障碍的人,可以借由一种具特殊功能的电话,将谈话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有听觉障碍的人,则可借助助听器来辅助。另外,已有研究尝试在受损的神经系统内,植入电子环来改善听觉,或者借由适当的电脑控制,可帮助脊椎受伤的患者重新拥有行走的能力。虽然这些技术仍在开发阶段,尚未成熟,但是电子技术在轻薄短小与价格低廉的两大优势下,未来很有可能完全解决残障朋友的困难。
❾ 以后电脑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的
一、电脑的发展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 300次乘法。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CPU为8086)。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第四阶段便是从1983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相继推出80386、80486。386、486微型计算机是初期产品。 1993年, 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现在Pentium III(也有人称P7)微处理器己成为了主流产品,预计Pentium IV 将在2000年10月推出。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的性能。 5.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二、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如下: 1、记忆能力强 在计算机中有容量很大的存储装置,它不仅可以长久性地存储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料,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 2、计算精度高与逻辑判断准确 它具有人类无能为力的高精度控制或高速操作任务。也具有可靠的判断能力,以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从而保证计算机控制的判断可靠、反应迅速、控制灵敏。 3、高速的处理能力 它具有神奇的运算速度,其速度以达到每秒几十亿次乃至上百亿次。例如,为了将圆周率兀的近似值计算到707位,一位数学家曾为此花十几年的时间,而如果用现代的计算机来计算,可能瞬间就能完成,同时可达到小数点后200万位。 4、能自动完成各种操作 计算机是由内部控制和操作的,只要将事先编制好的应用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自动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 1.3 计算机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应用领域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计算(或称为数值计算)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目前,科学计算仍然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如高能物理、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航天技术等。由于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精度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因此出现了计算力学、计算物理、计算化学、生物控制论等新的学科。 2.过程检测与控制 利用计算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信号自动进行检测,并把检测到的数据存入计算机,再根据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这样的系统称为计算机检测系统。特别是仪器仪表引进计算机技术后所构成的智能化仪器仪表,将工业自动化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3.信息管理(数据处理) 信息管理是目前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利用计算机来加工、管理与操作任何形式的数据资料,如企业管理、物资管理、报表统计、帐目计算、信息情报检索等。近年来,国内许多机构纷纷建设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生产企业也开始采用制造资源规划软件(MRP),商业流通领域则逐步使用电子信息交换系统(EDI),即所谓无纸贸易。 4.计算机辅助系统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和物力。目前,此技术已经在电路、机械、土木建筑、服装等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与操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并且还大大改善了制造人员的工作条件。 3)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而大量的测试工作。 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讲授和帮助学生学习的自动化系统,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从中学到所需要的知识。 二、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计算机将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目前正在研制的巨型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亿次。 2.微型化 微型计算机已进入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小型仪器设备中,同时也作为工业控制过程的心脏,使仪器设备实现“智能化”。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笔记本型、掌上型等微型计算机必将以更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欢迎。 3.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特别是家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一方面希望众多用户能共享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各计算机之间能互相传递信息进行通信。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己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银行系统、商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等。 4.智能化 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智能化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一代计算机,将可以模拟人的感觉行为和思维过程的机理,进行“看”、“听”、“说”、“想”、“做”,具有逻辑推理、学习与证明的能力。
❿ 未来世界的电脑是怎样的
第五代个人电脑
这是一种新型的个人计算机。你端坐在家中或办公室里,按动键盘,它便以悦耳的声音告诉你:“电台正在广播一篇文章,也许你会感兴趣。”说话间,激光打印机已经无声无息地把那篇文章打印出来。这种新的个人电脑,称为第五代个人电脑。
它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一种能够识别声音、图像,具有学习和推理功能的计算机。
第五代个人电脑配有一种像人那样能听会说的电脑附件,与电脑一起使用,能听懂两万个单词。因此,这种电脑能将人们口述的信件打印出来;能将人们嘱咐它的事记录下来,办好以后又能向你通报。当电脑掌握了辨认声音的本领时,就有可能通过电话远距离地控制电器。例如,你外出旅行时,遇到刮风下雨,可打电话关照电脑发出控制命令,把门窗关好;让电饭煲将饭烧好,好让你们到家就能吃饭。
这种电脑还具有容量惊人的微型存贮器及大量软件,使电脑能一“心”多用。它能边做复杂的计算或其他工作,边通过程序指导操作者。比如,教育软件能让电脑指导你做作业;外语教学软件则能教学生正确地发音;爱好艺术的人还能通过电脑剪接录像带,自制电视节目等。
第五代个人电脑具有过人的记忆功能。大到网络全书、《辞海》,小到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亲友的生日等都能存储在电脑里,需要时,按下揿键,电脑便能显示出来,它能自动拨通电话,还能及时提醒你过生日。
这种电脑还可代你写文章和起草文件。你只要通过键盘将自己的构思输入电脑,显示在荧光屏上,经过文字处理机处理,就可整理成精彩的文章。待你审查满意后,可以由配套的激光印刷机印制成文件或书刊。
2增强智慧的智能机
现有的计算机虽然一直被人们称为“电脑”,但它只能代替大脑的一部分功能,与人脑差距甚远。人的思维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摄取、组合、传递和输出,都是在神经网络中进行的。当一组外界信息输入人脑后,几乎所有的神经元都会同时参与处理,充分体现了人脑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现在的计算只能在上一步运算输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运算。因此,科学家正在创造各种各样的智能机,例如,能自己读懂大学课程的学习机,会联想的计算机,以及具有广博知识的专家计算机等。
美国耶鲁大学的专家们曾制造一部智能机,它可以阅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报纸,并且能作出简明的文章摘要。1978年,报纸上刊登了人类学家玛格雷特逝世的消息,这架智能机阅后作了这样的摘要:“人类学家玛格雷特米德因患癌症去世,这年76岁。”
有了这种智能机,还要给大脑与计算机建立起一座桥梁,使它们的信息能互相交流。也就是说,让计算机及时了解大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主动地提供各种资料,帮助大脑记忆、推理、计算,使大脑的潜在智力得到开发。
科学家正在研究脑电图抬取器和脑磁图拾取器,计算机通过脑电波的波型变化和相应的磁场变化,可以掌握大脑活动的脑信息。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脑磁测量仪,并得到人脑活动的磁图。根据大脑各部分的磁信号,编制成特定的程序,传输给计算机,让计算机懂得这些信号。另一位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极细微的“神经电话”,通过微电极、计算机的信号就能直接传给大脑,解决大脑所需的技术性问题,以便集中力量进行创造性思维,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
也许将来有一天,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只要戴上脑磁图拾取器,接通“神经电话”,大脑中就会涌现种种发明创造的画稿,智能机会替大脑记忆、思考、运算、回忆、比较和选择,使人类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比电脑更“聪明”的光脑
光脑是由光导纤维与各种光学元件制成的计算机。它不像普通电脑靠电子在线路中的流动来处理信息,而是靠一小束低功率激光进入由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光回路来进行“思维”的,但同样具有存储、运算和控制等功能。
计算机的“本领”大小,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计算机部件的运行速度;二是它们的排列紧密程度。从这两方面看,光比电优越得多。光子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每秒达30万公里,并且光束可以相互穿越而不产生影响。电子就不行,它在半导体内的运动速度约每秒60~500公里,最高也达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另外,超大型集成电路中,一些片状器件的线脚已达300多只,排列密度受到限制,而光束的这种互不干扰特性,使得科学家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内开辟很多的信息通道。例如,贝尔实验室的光学转换器就可做得那么小,以致在不到2毫米直径的器件中,可装入2000多个通道。
从理论上讲,光脑的运算速度可提高到1万亿次,比现代的电脑还要快上千倍;其次,光学器件还有信息量大的优点,一束光可以同时传送数以千计的通道的信息。然而,光脑的制造在理论上和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作为第一步,科学家利用光计算机驱动能量小的特点,把电子转换器同光结合起来,制造一种光与电“杂交”的计算机,然后再改变光脑的“配角”作用,使它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