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脑与人脑有什么不同
首先,人脑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性质的,而电脑是人脑设计的产物,不是生物性质的。
其次,人脑可以自然产生思想,感情,思维等心理过程,同时兼备个性倾向性(性格等)。人脑产生的智慧和思想是无限的。而电脑离不开事先设定的程序,程序里没有的不会自觉产生。没有程序,电脑只是一些电子元件。更不要说自我学习,观察,理解,感情,性格等这些高等功能了。
B. 电脑与人脑的区别
人脑与电脑很相似。
电脑分硬盘和内存 ,长期不用的文件保存在硬盘上,临时处理的文件占用的是内存;而人脑也分硬盘和内存,长期记忆的知识、事情也都保存在大脑的硬盘里,当人思考问题时使用的是大脑的内存。
人的记忆力的好坏以及反应速度的快慢基本取决与大脑的内存大小,记忆力好的、反应速度快的大脑内存大,反之内存小。
电脑内存大的好处就是快速的处理各种文件,若是让小内存的电脑处理大量的文件,很快会造成死机;人脑也一样,比如做数学题,反应快的人按其正常速度在十分钟内做了十道题,而反应慢的人按其正常的做题速度做完十道题则需要15分钟,若让反应慢的人提高做题速度,头几道题他可能会较快的做完,但他的大脑却很快变得混乱或发热,失去了之前那种冷静思考问题的状态,直至无法继续思考,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死机,若要继续思考就得先休息一下大脑。
因此,有的人脑内存大,记忆力好,反应快,且能够长时间快速的使用;有的人脑内存小,记忆力差,反应慢,只能长时间慢速度的工作,若人为得提高速度,很快会导致死机——头脑发热、混乱。
C. 电脑和人脑有什么区别
这个区别就比较大了。
首先,人脑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性质的,而电脑是人脑设计的产物,不是生物性质的。
其次,人脑可以自然产生思想,感情,思维等心理过程,同时兼备个性倾向性(性格等)。人脑产生的智慧和思想是无限的。而电脑离不开事先设定的程序,程序里没有的不会自觉产生。没有程序,电脑只是一些电子元件。更不要说自我学习,观察,理解,感情,性格等这些高等功能了。
D. 电脑与人脑有什么不同
电脑和人脑最大的区别是:电脑用电,而人脑不用电。
电脑属于人工智能,他只有通过程序完成一个任务,但是人脑就不是这样的了,人脑和电脑的区别最大之处在于存储方式和对存储数据的提取方式。人脑计算几个数据相加时,需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而电脑只需要不到一秒;但当从记忆里提取一幅图片时,电脑似乎比人脑要慢很多。把两幅图片做叠加或其他运算,电脑显然也不如人脑。
人脑与电脑的区别有二,一是容易遗忘,二是容易出错。 这看起来是缺点,其实是优点。 遗忘是自动发生的,这使我们可以不费力气就把多余的信息清除出去,给不期而至的好思想腾出空间。倘若没有这样的空间,好思想就会因为找不到栖息地而又飞向黑暗之中。让关系出错更是人脑的一个美妙天赋,靠了它我们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在没有关联之处邂逅崭新的思想。
这两个区别说明了同一件事,便是电脑的本领仅到信息为止,人脑的本领却是要让信息导致思想。电脑的本领常常使人惊奇,这很可能使一般人得出电脑胜于人脑的结论,但托马斯却从自己的惊奇中看到了人的优越,因为电脑没有惊奇的能力。
E. 人脑和电脑有什么区别
电脑是用电,是软件程序操纵的。人脑是人的大脑思维指挥行动的。
换句话说是:电脑是软件插硬件。人脑是硬件插软件!!!
F. 电脑和人脑有什么不同
大数之道——人脑与电脑的对比
第五堂课:复杂自动机的一些考量——关于层次与进化的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做了以下的添加和修改:
1、为了方便阅读,为原文进行了分段,并加上了段标题;
2、为了让读者感觉更亲切,加上了若干副插图。
3、为原文添加了大量的评论,东方和尚的评论和张江老师的评论都会标注出来,另外,因为这本书是冯·诺依曼的助手 Arthur W. Burks(遗传算法之父 John Holland 的博士生导师),所以在框中的文字是编者加的注解。大家要注意分辨。
一、人脑与电脑的比较
但大脑神经元的数量级大致可以确定为 10^10的级别。而身体其他部分的神经元数量大概要比这个数字小很多, 并且它们也源自大脑。最大的大脑周围神经集合是视网膜,从视网膜连到大脑的视觉神经被认为是大脑的一部分[68]。
相比大脑的神经元数量,计算机器用到的电子管个数要小一百万倍。现有最大的计算机器,ENIAC 只有 2×10^4 个电子管。另一台属于 IBM 公司的大型计算机器,SSEC 包括了各 1 万 个电子管和继电器。正在建造中的最快的计算机器,其设计包括了 3 千个电子管。电子管数量的减小是由于对内存的处理手法有所不同,之后我会提到。
在这个电脑 vs 人脑的较量中,有一个因素是对于前者有利的:计算机的速度比人脑要快。人脑神经元的反应速度大约是半毫秒。但用这个时间来衡量人脑的速度是不公平的,因为更重要的不是神经的激发时间,而是神经的恢复时间,也就是从一次反应到恢复到能够再次反应的时间长度。神经的恢复时间最快也需要 5 毫秒。对于电子管来说,很难估计速度, 按现在的设计,重复的频率(时钟主频)很难超过每秒一百万次[70]。
编者Arthur W. Burks注:
【冯纽曼接着从体积上比较了人类神经系统和计算机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来自于控制和信号放大是怎样实现的。在电子管中间,运算体积实质上是阴极和控制栅极之间的空隙,其尺度约为 1 毫米;而在神经细胞中,运算对应的是神经膜约为 1 微米的厚度。两个尺度的比例是 1000:1,而它们的电压之比也是 1000:1,因此电子管和人脑信号的场强是大致相 当的。这说明,两者之间能量消耗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体积上的不同。尺度上 1000 倍的区别,换算成体积就要差到 10 亿倍,能量消耗也差不多。请参见冯纽曼着作《计算机和人脑》[71]。
冯纽曼接着计算了“每一步基本信息操作,即每一个二义选择以及每次传送一个基本单位信息所需要产生的能量”,包括三种情形,热力学的最小值、真空管以及神经元[72]。
在第三堂课上,冯纽曼曾提到,热力学信息是由对数方式来测量的。也就是对于所有的可能性用 2 为底来取对数。因此,在二选一情况下的热力学信息等于 1 bit。问题是,bit 不是我们用来测量能量的单位。只有当你指定温度之后,熵和能量才能被联系起来,在低温下运行可以降低消耗能量的下限。”他接着计算了这个热力学信息相对应的最小能量值,也就是 kT logN 尔格。这里 k 是玻尔兹曼常数(1.4×10-16 尔格/度),T 是绝对温度,而 N 则是可能性的数量。对于二进制的基本计算 N=2,室温下 T=300K,对应于 1bit 的热力学能量下限为3×10^(-14)尔格。 冯纽曼估计大脑消耗 25 瓦的能量,具有 10^10 个神经元,因此平均来说,每个神经元每秒激活 10 次,因此每次二进制运算中神经元的能量消耗为3×10^(-3) 尔格。他估计真空管消耗6 瓦,每秒激活 100,000 次,故每次二进制运算中,电子管的能量消耗是 6×10^2 尔格。】
G. 人类的大脑与计算机的程序有什么区别
人脑和电脑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二者的本质不同 人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也是脑的主要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二者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连。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性质的。 而电脑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
H. 电脑与人脑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就深了。。电脑其实就是用二进制语言编写的程序,所有东西都可以用0和1表达,所有的逻辑都是预先编程好的,电脑做的只是把你的操作变成二进制语言然后经过预先编好的程序进行处理再反馈出来,而人脑是极其复杂的,到现在也没有哪个实验室能完全了解人脑的工作机制,是靠神经系统的电位变化传递信息/感受等,简单的说,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脑可以学习,并且有感情,电脑正在自我学习的道路上,并且暂时只能简单的执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