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 CAD绘制地质图剖面图的方法 详细点的
1、根据实测资料编制
(1) 确定剖面线方向和位置(是剖面线均匀分布)
A尽量沿远勘探线布置
B尽可能通过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
C垂直煤层(煤岩层)的总体走向
(2) 选定比例尺
1:1000或1:2000
(3) 收集整理编图资料
A剖面线切过的钻孔柱状图
B剖面线切过的井巷实测剖面图
C矿井地形地质图
D采掘工程平面图
E其它综合性图件
(4) 设计图面、画高程网
(5) 投绘平面与剖面对应线
A坐标线
±0水平切面 剖面图
B准线
(6) 绘地形剖面图
(7) 投绘钻孔柱状图
A剖面线切过的钻孔
B临近剖面线的钻孔
① 垂直投影法
② 走向投影法
注意:①投影的钻孔用虚线表示
②一般采用走向投影法
③不能穿越断层投影
(8) 投绘巷道
A剖面线切过的巷道
B剖面线附近的巷道(一般不投绘)
垂直投影法(投影巷道用虚线表示)
① 与剖面线平行的巷道(长度。坡度不变)
② 与剖面线斜交的巷道
Ⅰ水平巷道 长度缩短
Ⅱ倾斜巷道 长度缩短、坡度增大
(9) 投绘煤岩层和构造点
A剖面线切过的煤岩层和断层
B剖面线附近的煤岩层和断层
① 走向延长法
② 辅助剖面法
(10) 对比连接
(11) 审核清绘
2、根据水平地质切面图编制
(1)已知两个水平切面
(2)已知一个水平切面
3、根据煤层顶底板等高线编制
用到的方法:直接投点 插入法 走向延长法 断层面等高线法
② 浅谈AutoCAD绘制地质图件图形数据格式转换
贾国锋 郭慧锦 马飞飞 张茜
(全国地质资料馆)
摘要 近年来,AutoCAD软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水文、勘探、测量等领域。本文分析了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的地质图件在图形数据格式转换上存在的问题,在满足“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AutoCAD图形数据格式转换的几点经验,提出并介绍了由AutoCAD的DWG格式转换PDF格式的两种方法。
关键词 AutoCAD地质图件 数据格式 转换
0 引言
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在微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是最常用的平面绘图软件之一,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煤炭、测量、油田生产、环境评价、机械、建筑、服装等领域。
在近几年成果地质资料接收、验收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单位采用 AutoCAD软件制作地质图件,DWG格式是目前保存基础地理矢量数据最基本的格式,也是开放的数据格式。在对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验收过程中发现,源电子文件进行转换存档文件格式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 AutoCAD在地质领域的应用
AutoCAD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地质、水文、勘探、环境评价、测量等领域。地质图形由于其专业特性,和其他领域如建筑领域图形有很大不同,地质体多为不规则形体,界线多由圆滑曲线构成,常用大面积色块和花纹来表示不同性质的地质体,如不同的岩体,地貌单元,建造,水化学类型等。应用AutoCAD软件可以绘制复杂地质图件,如各种地质地形图、水文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煤岩层对比图、勘探线测井曲线对比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钻孔综合柱状图等。
2 AutoCAD的数据转换存在的问题
2.1 由DWG或DXF格式的源电子文件转换存档电子文件格式要求
根据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汇交格式要求,附图类存档电子文件采用下列5 种格式之一:压缩的JPEG、EPS(不分色,文字变曲线)、GIF、PDF和CCITT Tiff G4。通过对近几年汇交的地质资料验收结果分析,大多数单位在转换存档电子文件格式时选择JPEG、PDF、EPS格式。
Autodesk公司近来强调用二进制的DWG格式作为它的数据传输标准,从长期可读性考虑PDF格式是AutoCAD首选的长期归档保存格式。
2.2 源电子文件转换存档电子文件格式
承担项目的单位在形成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过程中,按照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格式要求,在将AutoCAD绘制的DWG格式的附图源电子文件转换附图存档电子文件时,打开附图一定要检查字体、线型、颜色、符号,然后再设置“分辨率”、“图纸尺寸大小”等选项进行打印转换,转换后的图形要与纸质附图、源电子文件进行内容一致性的检查。主要检查:字体、符号、线型、颜色色区、图例、水系等。
2.3 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的验收过程中,笔者在验收由AutoCAD绘制的DWG格式转换的JPEG格式的附图存档电子文件时,发现同一张图的存档电子文件、源电子文件、纸介质图件三者内容不一致,信息内容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字体或输入的汉字体变成了问号,缺线型或线型不正确,缺颜色或颜色不在一个色系,缺符号或者缺图例等。JPEG文件后缀名为“.jpg”或“.jpeg”,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中,图像中重复或不重要的信息会丢失,因此容易造成图像数据的损失。
1)缺字体或输入的汉字体变成了问号。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对应的字形没有使用汉字字体,如HZTXT.SHX等;当前系统中没有汉字字体形文件,应将所用到的形文件复制到AutoCAD的字体目录中(一般为...\FONTS\);对于某些符号,如希腊字母等,同样必须使用对应的字体形文件,否则会显示成?号。
2)丢失信息、丢色或严重偏色(不在同一色系)。附图存档电子文件的内容信息要与源电子文件内容信息一致,各地质体色彩符合相关制图标准,不能出现丢色、丢线条、丢失地质信息、图例不全或空白、缺失比例尺、岩体界线未圈闭和严重偏色(不在同一色系)等现象。存档电子文件的信息应清晰可读,线条连续,数字、符号等清晰无歧义,没有错漏地质体,图例与图中所对应的内容在表达形式上相一致。
3 附图源电子文件转换存档电子文件格式
Adobe Acrobat7.0专业版为例,它可以提供从任何文件转成Adobe PDF档案格式,只要一个按键就可以从AutoCAD中转出PDF格式文档,可以保留文件的图层并且支持大型版面的图形。Adobe Acrobat7.0专业版可以加速文件传达的效率。
3.1 转换PDF格式的优势
以AutoCAD2007版本为例,抽取AutoCAD软件绘制附图源电子图件(.dwg格式)样本,转换成符合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汇交格式要求中的存档电子文件格式。下面笔者进行转换试验,对每一种类型图进行不同格式的转换,主要分析、比较转换时间和图件转换质量两个指标。
以绘制的各类地质图为例,在由DWG源电子文件格式转换成存档电子文件格式时,进行了大量转换试验(表1)。在转换形成存档电子文件时,分辨率的选取以保证图形的精度和清晰度为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地质图件,转换成PDF格式比JPEG格式转换速度快,数据信息内容不易丢失,色区区块颜色正常,而且转换后的图像清晰度、准确度高。
表1 转换存档电子文件格式转换时间比较
3.2 转换PDF格式的两种方法
AutoCAD2000以后的版本,均有布局功能。布局中的图纸空间,提供了模拟打印图纸、进行打印设置等新功能。下面介绍转换PDF格式的两种方法。
3.2.1 利用PDF虚拟打印机
首先在电脑上安装PDF虚拟打印机,或者安装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系列软件,软件自带了Adobe PDF虚拟打印机。
1)启动AutoCAD,打开需要转换的图形(.DWG或DXF)文件,点菜单——打印,选择打印机,在打印机/绘图仪栏选择“Adobe PDF”虚拟打印机。
2)设置图纸尺寸。利用AutoCAD中的距离查询功能,量取整幅图的大小,然后输入自定义图纸尺寸。我们选择Adobe PDF页面大小设置。此地方的宽度和高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宽度在2000mm内,如果我们需要转换的图纸的宽度超过2000mm,那么就将已测量的宽度和高度的尺寸按比例缩小,把缩小后的尺寸输入自定义页面确定。有时候对转换出来的PDF格式文件的线条和字样有要求,我们可以通过打印样式表来更改设置。
3)设置分辨率。在AutoCAD里设置打印PDF格式文件分辨率的时候,选择多大的分辨率最合适,原则是不得低于300dpi。如果需要转换的存档电子文件图像高清,就选择较大分辨率,视电脑性能而定,内存较小的话,考虑到转换时间建议选择保证图像质量清晰即可。
4)设置打印区域。在“打印—布局”时,在“打印范围”中选择“布局”,在“打印比例”中选择(s)1:1,同时也可用自定义选项。勾选“缩放线宽”。此选项是在布局中打印时使用的,勾选后图纸所设定的线宽会按照打印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5)打印样式的选择。打印样式表可以指定AutoCAD图纸里的线条、文字、标注等各个图形对象在打印的时候用何种颜色打出来,打印出的线条宽度是多少等等。
AutoCAD的打印样式组保存在两类样式表中,一类是ctb,即颜色相关打印样式表,可以根据对象的颜色设置样式;一类是stb,即命名打印样式表,可以指定给对象,对对象的颜色无关。在进行转换存档电子文件时,我们主要用ctb样式,即用对象的颜色决定打印特征。
在着色视口选项中,着色打印选“按显示”,质量(Q)选“常规”。
在打印选项中,勾选打印选项中的“按样式打印”。图形方向的设置。根据图件确定图形方向。
如果在图层里设定了线宽并且希望用图层里设定的线宽进行打印,就可以采用AutoCAD(2000版本以上)里自带的名为“monochrome.ctb”的颜色相关打印样式表来进行打印,线宽仍将使用对象原有的线宽。
6)点击“预览”按钮,查看图形是否布满图样空间。点右键选择“打印”选项,此时系统弹出对话框,提出要保存的文件名称,选择文件要保存的路径,正确命名文件名称,点击保存按钮,完成AutoCAD图形向PDF文件格式的转换。
3.2.2 利用DWG To PDF
AutoCAD2007以上版本都自带了DWG To PDF.pc3虚拟打印机,详细数据格式转换操作步骤如下:1)启动AutoCAD,打开需要转换的图形(.DWG或DXF)文件,点菜单——打印,选择打印机,在打印机/绘图仪栏选择“DWG To PDF.pc3”名称。
2)其余操作步骤与上面利用Adobe PDF相同。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将AutoCAD图形直接转换为PDF格式的文件,其他方法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4 结语
综上所述,AutoCAD绘制的地质图件在进行存档电子文件格式转换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多总结、多思考、多实践,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来提高我们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另外,AutoCAD和Adobe Acrobat这两个软件相互间有较强的兼容性,随着版本的不断提高,这种软件间的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会变得越来越方便。
参考文献
[1]安小米.基于ISO15489的文件档案管理核心标准及相关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③ 浅谈MAPGIS内容及绘制地质图时的若干方法
秦爽蒲含勇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郑州450016)
摘要在扫描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原有地质资料进行矢量化,通过查阅MAPGIS手册和总结计算机制图工作的经验,总结了几点利用MAPGIS可以较快绘制地质图件的方法。
关键词扫描矢量化MAPGIS编辑数字化
1 引言
扫描矢量化处理算法已比较成熟,将扫描栅格图像转换为矢量地图一般经过图像二值化、平滑与细化、编码与矢量线的提取过程。地质图件含有大量的地质符号,市场上流行的图形矢量化软件对一些矿图(如地质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或坑道素描图)矢量化无法生成相应的矿图符号,目前利用MAPGIS软件对一些地质符号的矢量化可以采用软件中的点、线、面绘图功能进行描绘。
2 MAPGIS绘制地质图时的若干方法
随着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制图学、遥感与摄影测量学、图形图像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种功能强大、性能完善的计算机系统,MAPGIS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地质调查与评价、环境评价、矿山治理、地下水监测、地形测量等地质领域。地质图形由于其专业特性,和其他领域如建筑领域图形有很大不同。地质体多为不规则形体,界线多有圆滑曲线构成,常需要大面积色块、图案及花纹来表示不同性质的地质体,如不同的岩体,地貌单元,地质构造,水化学性质、易分区、防治规划区等。
数据是所有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在基础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质量,减少重复工作量是基础信息工作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些因素,通过查阅MAPGIS手册和总结计算机制图工作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利用MAPGIS可以较快绘制地质图件的方法。
2.1 扫描仪录入图形,要保持底图的正确和规范
MAPGIS并不是支持所有的光栅文件格式,它仅支持黑白二值、灰度和彩色(RGB)3种格式的TIF光栅文件,而且还要求其为非压缩(LWZ不选中)格式。所以扫描的光栅文件,最好在PHOTOSHOP中打开此光栅文件,然后重新另存其图像模式即可。
2.2 地形图的绘制
在绘制地形图时,地形图多为基本构件,一般占整幅图数据量绝大部分,可以将地形图中的等高线进行分区划分,由多人同时进行编辑。将不同区的等高线放在相同的图层上而以不同的文件名存储,最后只需对同一图层上的不同文件名的等高线进行合并编辑。
2.3 对图形进行分层
在GIS的应用中,同一文件中有多种类型的地理要素。如一个线文件中可能包括等高线、公路、铁路、河流等多种类型的线。为了便于编辑和管理,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同一类型的地理要素放到同一图层,例如:将所有的铁路线都放到铁路图层,而把所有的等高线都存放到等高线图层,这样所有的图层都叠加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线文件。特殊情况下,一个图层也可存为一个单独的文件,如图1。
图1 修改图层名
每一层上放置某一类地质形体,如等高线、等深线、地物、地层、构造、岩性、水系、化学类型、勘探工程等,分别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并使这图层上的点型、线型、区和所在图层一致。这样做的好处是:①通过改变某一图层上的点、线、区不可以改变所有成果图上地质体的点型、线型、和区,加快了编辑修改速度,减少了遗漏;②通过将暂时不需要编辑的形体所在的图层关闭起来,在重新生成图形时,这些形体将不再重新生成,提高图形重新生成速度;③在用某一图层上的形体作临时文件时,可以将其他的图层全部关闭,单独将其提出,便于使用。
2.4 使用专用图案库,来完成大面积色块填充和岩性花纹的填充
图案填充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确定边界的速度。MAPGIS提供了两种确定填充边界的方法:
(1)拓扑方式。选择该方式造区,不用搜索边界,但需要预先构筑封闭边界;另外,在构筑封闭边界时,尽量使用折线而非光滑曲线。
(2)图形造区内点填充方式。该方式不需要预先构筑边界,但需要在可见区内沿箭头提示方向搜索边界,不得把方向弄错。地质图形中填充边界多为不规则边界,当图幅较大且内容较复杂时,常因边界不闭合或交叉、重复部位较多,局部搜索区域范围大大增加,这时用点填充方式来确定边界搜索速度很慢,编辑地质图形效率很低,不实用;而采用拓扑方式就能弥补上面的不足,并且速度快。MAPGIS在用点方式搜索边界时,因其只搜索可见区域,在解决图面内容简单、较规则的接近正方形、四边形、矩形等区编辑时,较方便快捷。
2.5 点编辑
点是地图数据中点状物的统称,是由一个控制点决定其位置的符号或注释。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点,而是包括各种注释(英文、汉字、阿拉伯数字等)和专用符号(包括圆、弧、直线、五角星、亭子等各类符号)。它与线编辑中“线上加点”的点的概念不同,“线上加点”的点是坐标点。所有的点图元数据都保存在点文件中(*.WT)。
(1)输入点可以插入图片,但插入后路径不可改变;
(2)阵列复制点可以生成规范、整齐的一系列点;
(3)定位点对于区划项目的灾害点输入很重要。此种方法是输入GPS的坐标值,先把图件的左下角整体移动为坐标值对应的数据,输入后用定位点修改。
2.6 线编辑
线是地图中线状物的统称。MAPGIS将各种线型(如点划线、省界、国界、等高线、路、河堤)以线为单位作为线图元来编辑。所有的线图元数据都保存在线文件中(*.WL)。
(1)折线、流线、光滑线的选择要正确。
(2)在MAPGIS编辑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文件线时,要时常点击保存。如果一条线画得过长超过MAPGIS允许范围再保存,等高线文件会自动丢失,无法将文件保存下来,严重影响编辑速度。另外,等高线过长,绘图仪也无法识别打印出来,易丢失文件。
(3)MAPGIS6.5和6.6中,一些线会出现毛刺现象(如10号线公路),可以在修改线型中选择把圆角改为尖角或截角。
(4)可使用阵列复制方便快捷地生成整齐规范的图例框等。
(5)输入、修改线型时应当注意对应线型有无辅助线型,若对应线型无辅助线型却输入编号,会在编辑和打印时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
2.7 区编辑
区通常也称面,它是由首尾相连的弧段组成封闭图形,并以颜色和花纹图案填充封闭图形所形成的一个区域,如湖泊、居民地等。所有的区图元数据都保存在区文件中(*.WP)。
(1)区颜色编号注意准确,若编辑时使用了系统库内没有的色系编号,在打印时出错可能才能发现。
(2)不要的区删除后,切记删除弧段,否则文件打印定位可能不对,文件内存也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的变大。
(3)在编辑图元参数时,点、线、区图元都有透明选项,它主要在印刷制作分色输出时起作用。一般不要使用,否则两个以上叠加区在打印出版时会转色。
2.8 MAPGIS图形快速转为图像的方法
在图形输出子系统中,打开工程文件,“光栅输出”菜单下即可找到生成GIF、TIFF、JPEG命令。图幅较大时,需要生成EPS格式;若生成JPEG格式,在图片浏览时容易造成文件打不开。
3 结束语
在扫描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原有地质资料进行矢量化。通过MAPGIS的“输入编辑”模块,在地形图或其他扫描后的栅格图件上采集数据,进行矢量化,形成完整的点、线、面文件,从工作准备、工作策略及技巧、参数设定等方面讨论了提高MAPGIS绘制地质图件速度的方法。
参考文献
计算机地图制图.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
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地理信息系统参考手册.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④ coreldraw如何画地质图
准备工作:
1、安装CorelDRAW9和GeoCorelDRAW
注意:使用其他高级版本CorelDRAW可能会导致与GeoCorelDRAW不兼容
2、打开GeoCorelDRAW 会看到此窗口
⑤ 怎样绘制地质剖面图
我有全套的地质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以下是一些零碎的资料,太多,放不上。不好意思,看对你有帮助没有。或者给金币,传给你全套的。
二、矿井地质剖面图编制方法
1、根据实测资料编制
(1) 确定剖面线方向和位置(是剖面线均匀分布)
A尽量沿远勘探线布置
B尽可能通过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
C垂直煤层(煤岩层)的总体走向
(2) 选定比例尺
1:1000或1:2000
(3) 收集整理编图资料
A剖面线切过的钻孔柱状图
B剖面线切过的井巷实测剖面图
C矿井地形地质图
D采掘工程平面图
E其它综合性图件
(4) 设计图面、画高程网
(5) 投绘平面与剖面对应线
A坐标线
±0水平切面 剖面图
B准线
(6) 绘地形剖面图
(7) 投绘钻孔柱状图
A剖面线切过的钻孔
B临近剖面线的钻孔
① 垂直投影法
② 走向投影法
注意:①投影的钻孔用虚线表示
②一般采用走向投影法
③不能穿越断层投影
(8) 投绘巷道
A剖面线切过的巷道
B剖面线附近的巷道(一般不投绘)
垂直投影法(投影巷道用虚线表示)
① 与剖面线平行的巷道(长度。坡度不变)
② 与剖面线斜交的巷道
Ⅰ水平巷道 长度缩短
Ⅱ倾斜巷道 长度缩短、坡度增大
(9) 投绘煤岩层和构造点
A剖面线切过的煤岩层和断层
B剖面线附近的煤岩层和断层
① 走向延长法
② 辅助剖面法
(10) 对比连接
(11) 审核清绘
2、根据水平地质切面图编制
(1)已知两个水平切面
(2)已知一个水平切面
3、根据煤层顶底板等高线编制
用到的方法:直接投点 插入法 走向延长法 断层面等高线法
⑥ MapGIS地质制图的步骤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要求,使用MapGIS软件系统编制地质图,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一)地理底图的准备
地质图件一般都是在高质量地理底图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专题内容而成。地理底图的准备,包括扫描原图和矢量化两步。
1.扫描原图
通过扫描仪直接扫描原图,将扫描图以栅格形式存贮于图象文件中(如TIF格式)。在进行扫描时,要调整好扫描仪的扫描参数,以提高扫描精度。
2.矢量化
首先,打开MapGIS的图形编辑模块,将扫描好的栅格图象调入,如果扫描的图形文件不能打开,说明数据格式不对,可用“多源图像处理分析系统(MsiProc)”转换为MapGIS专用格式,或用图形编辑软件(如Photoshop)转换为TIF 格式。然后,利用MapGIS提供的智能扫描矢量化子系统进行矢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始矢量化以前,要通过认真读图,了解整个图形要素与结构,参考地质制图的行业及国家标准,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分类指标,做好图层字典的设计工作,对图形要素进行分类,每一类作为一个图层,并对每一个图层赋一个图层名,便于以后对图形进行编辑和检索,并可根据需要制作专题图。根据地质图件的地图要素,将图形要素分别存放于点文件(*.WT)、线文件(*.WL)、区文件(*.WP)三类文件中,使不同的图形实体存放在不同的图层上,便于以后的利用。例如,在地理底图矢量化时,将地形等高线、河流、公路,铁路、村镇、建筑物等要素存放在不同的图层上。另外,要将地理底图上的坐标网单独存放在一个图层上,为后续的图形校正提供数据点。
图件矢量化后,就要进行图形的编辑处理工作。MapGIS编辑子系统提供了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空间数据和图形属性编辑的功能。包括图形编辑功能、拓扑分析功能、图形存取功能及错误检查功能。图形编辑功能用来编辑修改矢量结构的点、线、面三种图元,进行删除、移动、复制、连接、光滑、剪断,填充颜色、花纹图案修改等;拓扑分析功能使搜区、检查、造区更加快速、方便、简捷;图形存取功能是将不同的地质要素置于不同图层中,便于编辑、修改、调用和管理;错误检查功能是检查数据错误、错误类型及出错的图元,从而提高数据质量。
(二)图形校正
由于原图图纸变形和扫描时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以及在矢量化时受操作人员的技能和采校点密度等因素影响,矢量化后的图形数据会产生一定误差。所以,矢量化后的图形数据必须经过编辑处理和数据校正(利用系统提供的误差校正),消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满足实际要求。
(三)地质要素及其他专题要素的绘制
在地理底图准备好后,在其上绘制相应的地质要素及其他专题要素,如各种地质界线,地层分界线,断层线、岩体界线等。专题要素,如绘制井上、井下对照图,可在地理底图基础上添绘井巷工程、钻探工程、回采工作面等要素。各种要素的绘制可利用系统提供的点、线、面生成和编辑功能来完成。在绘制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来扩充系统的子图库、线型库和图案库,用户亦可建立自己的子图库、线型库和图案库。值得一提的是,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图形处理功能可以完成各种专题图的绘制工作,但效率较低。MapGIS作为软件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二次开发函数及类库,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二次开发。用户可开发一些专用的绘图模块,如巷道自动生成、钻孔自动绘制、自动填充采空区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如果用户已用其他系统开发了一些地质绘图软件,也可将输出的图形文件改为MapGIS可识别的明码格式数据,就可由MapGIS系统读入,形成MapGIS格式的图形文件。另外MapGIS可接受AutoCAD、Arc/Info、MapInfo等软件制作的地质图件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本系统内部的矢量结构,使地质制图更加灵活、便捷。
(四)属性编辑
MapGIS的最大优越性就在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从而为地质信息的管理提供方便。要达到图形数据和非图形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就须进行属性编辑工作。属性编辑采用系统提供的属性管理子系统来完成。MapGIS属性管理子系统专门用于定义矢量数据的属性结构,并且进行可视化编辑。它还提供了强有力的多媒体属性库创建、编辑工具。一般地,属性编辑在空间数据编辑之后进行,在建立数据库之前完成,当然,在属性管理子系统确定了属性结构之后,用户也可以在MapGIS编辑系统中一边修改图形一边编辑图元属性。在MapGIS系统中包含点、线、区、网、表五类文件,而区域包括号段和区两种实体数据,相应地属性可分为点属性、线属性、区属性、弧段属性和结点属性五种。
(五)图形输出
图形输出通过MapGIS输出系统来完成,是MapGIS系统的主要输出手段,读取MapGIS的各种输出数据,进行版面编辑处理、排版,进行图形的整饰,最终形成各种格式的图形文件,并驱动各种输出设备,完成MapGIS的输出工作。MapGIS提供了三种图形输出方式:Windows输出、MapGIS光栅输出和Postscript输出。其中以MapGlS光栅输出使用较多,即先对图形进行分色光栅化,形成可供输出的分色光栅文件(*.NVL),再在打印机上进行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适合复杂、幅度较大的图形输出,解决了windows输出的局限性,提高了图形输出的效果与速度。
⑦ 地质图和其他图件的编制
地质图是地质调查工作的最主要成果图件。它是按GB958的规定和比例尺的要求将工作区内的各种地质体、构造及其性质、产状要素等地质内容及特征,综合反映在地质图上。所以,地质图的质量直接体现了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应精心编制。编制的图件包括作者原图、编稿原图和地质图等。
(一)作者原图的编绘
作者原图是在野外实际材料图基础上,作者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协同制作的综合性图件之一,其图框内的内容是根据野外验收意见。由作者补充、修改、完善,并对部分地质内容重新修正、对地质要素进一步合理取舍后,修编于1:5万薄膜图上。经再次扫描、计算机矢量化、数学方法校正、利用MapGIS制图软件再编辑的彩色地质图。
作者原图图框外的内容须由作者根据出版要求,在实际材料图图框外的内容基础上补充相关内容(如图切剖面、有关模式图、综合柱状图、接图表、地质图调查单位、相关地理信息等),图框外内容可由作者根据图面结构进行调整,编于白磅纸上或清绘于薄膜图上。
作者原图上的图层,设色、地理要素、地理精度等要求按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规定执行。
现将作者原图的成图步骤与主要内容叙述如下:
1.地形底图的选择
地形底图应是符合要求的国家测绘部门最新出版的正规地形图。但对图上的地形地物要素须作适当简化,以便能清晰地表示地质内容。
2.地质体的取舍
野外手图上的地质内容翔实多样。针对这一情形,在编制地质图时要先拟定地质体取舍,归并乃至扩大表示的方案。应遵循的原则参见地质图的编绘内容。
3.拟定图例
在编图之初应拟定工作区的图例,在编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的情况,作适当的增删或修改。
图例应按照GB958—89《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制作规定来编制。图例应包括各种线条、符号、文字代号和简短的说明等内容,力求简洁美观,易于区别和记忆。其编排顺序和内容详见第四章第一节相关内容,也可在遵循上述原则的情况下,编制出新颖的地质图图例(图5-1,5-2)。
图5-1 湖南桂东沙田1:5万地质图图例
(据周维屏等,1993)
图5-2 贵阳花溪燕楼1:5万地质图图例
(据周维屏等,1993)
4.编图原则
(1)填图单元的表示
沉积岩区作者原图(1:5万)均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填图单位。
组及正式命名段和层的编图组是区域岩石地层划分和1:5万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是区域地质研究中最重要的单位。因此,一般来说,在1:5万地质图上应把每一个组都绘制出来。
虽然组内正式命名的段和层也是重要的填图单位,但它们在此只是辅助说明组的特征,因此段只在其顶、底界线能被准确填绘时才参加编图,层则多以特殊的线条或色线来表示。
非正式岩石单位的编图为了便于进行区域地层研究在大区内取得一致,提高岩石地层划分和地质图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组不易划分过细过小。组过细不仅不能充分显示丰富多彩的客观地质现象,反而会导致岩石地层划分的僵化和地质图的呆板化。将地层序列内的特殊生物富集层、旋回、事件层、局部的岩性变化、成岩变化、动力变形变质、矿化等,作为非正式单位参加编图。充分利用颜色、符号、线划的变化,以灵活的方式、较多的层次加以表示,却能在保持图面活灵活现总体脉络清晰的基础上,反映更多的具体细节(图5-2)。
非正式段:如1、2、3段.上、中、下段,砂岩、页岩、灰岩段等,也是常用的编图单位。这种单位虽不像上述那些非正式单位那样具体、详细,但仍然是不可少的。如组内的某一部分被命名为正式段后,其余的称为非正式段。非正式段已为大家所习用,当组的厚度大,岩性渐变或地质构造、岩性变化特别复杂时,用非正式段配合上述其他类型的非正式单位(如构造混杂岩、糜棱岩等)参加编图是非常之必需的。
群的编图除以组为基本单位外,为了保证图面的真实性,对那些厚度特别小的组,则可采用并组为“群”这一夸大方式来表示,但并组为“群”一定要遵循地层指南的规定,不能任意强行归并。
(2)图式
为了充分利用有效印刷版面反映地质图内难以表现的重要细节,使地质图各具特色,图式应根据工作区地质构造情况和印刷技术要求灵活确定而不作统一规定,但图名、图幅编号、比例尺、图例、责任表、资料来源、接图表是地质图不可或缺的内容。图框外其余版面可灵活编排些能辅助说明工作区地质特征的图表,可为地质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要编制的内容参见地质图的编制。
(二)编稿原图(铝板或薄膜)的编绘
由计算机操作人员利用MapGIS制图软件进行编绘,其图框内的内容同作者原图图框内内容,其中地理部分采用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收集的国家测绘局最新出版的1:5万数字地理图数据。图框外的内容按照出版有关规定要求,将作者原图上图框外的内容扫描,矢量化和再编辑,调整好图面结构摆布,其代号、线、区编辑与图框内有关地质内容属性达到完全对应。
(三)地质剖面图的编绘
为了形象地表示工作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编绘地质剖面图(图切)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图切剖面图一般以1~3条为宜。其中最少要有一条横穿图幅的主干图切剖面,其余图切剖面可以横穿图幅,也可以不横穿图幅。若两条剖面都横穿图幅,则不必图切第三条剖面。
(2)图切剖面图要能充分地反映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垂直于主要构造线方向。尽量选择在地层(或侵入岩)出露最全、断层较少,又能反映图幅主要构造形态的空间位置。强调:①图切剖面比例尺与地质图必须一致;②地形、各种地质要素必须与平面图相吻合。
(3)图切剖面图须按“左西右东、左南右北”方位置于地质图图廓下方;剖面长度不宜超过图廓宽度。图廓下方只有列两行剖面的宽度,如果剖面多于两条时,可将短剖面列于一行,主干剖面应独占一行。
(4)当剖面线与某地质界面的夹角小于80°时,该界面产状在剖面上应用视倾角值画出。(注:在图面上示出的数值应是真倾角值)。
(5)剖面岩性用花纹表示,应突出主要岩性和岩性组合。
(6)图切剖面各层的岩性花纹应与综合柱状图及图件中各对应层的岩性花纹一致。剖面中各地质体的符号、颜色应与地质图中各对应地质体的符号、颜色一致。
(7)图切剖面图的地质体界面应依其产状用手工作自然勾绘,切忌用三角板、直尺画成直线。
(8)图切剖面的断裂,应用箭头表示上盘相对运动的方向。
(9)图切剖面可利用地质图图例,无需单列图例。
(10)图切剖面上要有地形要素(如村庄、山峰)、剖面号等内容。
(四)地质图的编绘
地质图是根据最终验收成果,在原有编稿原图基础上,据评审意见补充、修改,利用计算机MapGIS绘图软件编绘、制版、印刷的最终图件。其制图方法与过程实际上是编稿原图制做的延伸,主要制作流程基本相同。其图框内、外的地质内容是根据最终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图5-3)。
现将图面上应表示的基本内容叙述如下:
(1)在1:5万地质图上,应表示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界线及其性质、地层的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关系、侵入岩相带、变质带界线、蚀变带、断层、韧性剪切带(标出位移和倾斜方向)以及混杂堆积,特征清楚的深海沉积,具有指相意义特殊沉积,特殊意义的岩石、古火山机构等。准确标绘有代表性的地质体产状、面理、线理产状、重要的钻孔位置、图切剖面线、化石点以及同位素年龄样采集地点和年龄值等地质要素,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区域地质现象的基本特征。
(2)用地质代号、花纹和颜色表示地质体物质组成、岩相和时代。颜色按统一色标着色,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的岩体、单元、超单元、混杂岩岩块(片)、按地层处理的喷出岩、变质岩、岩石地层单位均可以岩性岩相花纹和时代单位代号复合表示;蚀变带的岩性以花纹表示;脉岩可按时代着色加岩性代号,也可按岩性着色。图面负担过重时,侵入岩的不同岩性可用文字符号表示,第四纪喷出岩可按岩石类型的颜色和花纹表示,具有特殊意义的岩石地层,构造地层(岩石)也可在表示地层时代的同时,叠加花纹符号表示其形成环境或岩性岩相特征;大面积出露的变质岩区,亦可用花纹直观表示其构造变形特征(主要是面理置换特征)和变质程度等内容;以上各项着色均遵循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图5-3 地质图平面格式布置图
(据卢选元等,1987,修改)
(3)最终地质图仅能表示直径大于2m m的地质体和宽度大于1m m 条带状的地质体。对小于这个限度的地质体要进行合理的归并;对密集细小的岩脉群应选代表性的几条岩脉加以表示;若为含矿岩脉则需适当扩大表示。而对具有独特意义、且厚度很小的标志层、小岩枝等地质体可放大到1mm 示之;所有放大表示的地质体应保持其所属层位、形态、接触关系的真实状态。
(4)图面表示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区域地质调查中无论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研究程度上的差异,编图中应如实加以反映,不能人为掩盖客观存在的问题。如因客观条件限制,人迹罕至地区,允许利用遥感影像资料,如属此种情况,则须注明,以使资料应用者了解实际情况。
(5)图框外除表示图例和图切剖面外,各图幅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各图幅专题调查重点和特色表示有关内容
1)沉积岩区应着重反映区域沉积岩性岩相变化特点,盆地演化等内容,可用地层柱状图表示区域岩石地层单位和层序地层特征,并可同时表示多重地层划分有关内容,也可辅以地层格架,盆地演化模式图,岩相古地理图作为边图,突出表现区域地层特点
2)侵入岩发育区可将研究较详的侵入岩填图单元划分、就位机制、侵入岩形成构造环境等作为其表示的主要内容:火山岩发育区可用柱状图表现火山作用特点,同时辅以一定的古火山机构立体图等互为映衬,相互补充。
3)变质岩发育区可突出表示构造—地(岩)层柱状图或构造变质变形序列表、变质相图、变质变形特征图、重要叠加改造关系、构造剖面图、构造解析图等内容;造山带区,在图框外可着重表示造山带演化模式、蛇绿混杂岩填图单位划分表、造山带大地构造相等。此外,能反映区域地质特点的航、卫片影像资料、照片或素描图,物探、化探等成果均可适当表示,如:可附测区小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图、影像图等。
总而言之,应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表现特色,各图幅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展示图幅区域地质特点。提倡多用生动形象的图、表,杜绝利用冗长的文字叙述作为有关图面内容的说明。
(6)附在1:5万地质图图框下方的图切剖面,要求能充分反映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具体需表示的内容参见本章地质剖面图的编绘内容。
(7)地质图的图式图例,应包括图面表示的所有地质代号、符号、花纹、颜色以及各种结构构造和产状要素等。有关编图原则和方法的具体操作,还可参考1:50000“三大岩类填图方法指南”,但对花岗岩类填图单元(如单元、超单元)的表示,建议以岩性加时代和典型产地的办法,应突出岩性和时代。有关沉积岩岩石地层单位年代代号使用,建议尽可能表示到世,如晚二叠世长兴组(P3c)等(图5-1,5-3;附录V彩图1)。
(五)构造纲要图的编绘
构造纲要图是在分析地质图的基础上,用不同的线条、符号和颜色把各种构造形态和特征表示出来的一种平面图,它能使人一目了然地认识和掌握全区的构造特征,尤其在构造情况较复杂的地区,能够表现出该地区较为清晰的构造轮廓。构造纲要图是地质报告中构造章节最主要的插图。
1.构造层
将划分各构造层的角度不整合画在图上,以划分出各构造层,并注明其时代代号。
2.褶皱
在各个构造层内用轴线表示褶皱的延展方向。一般用实心线表示背斜,用空心线表示向斜(见附录Ⅲ)。一定要遵循褶皱核部出露宽的地方,将轴线加宽,出露窄的地方画窄。褶皱倾伏时轴线要消失,褶皱有分支,则轴线亦分支。
轴线分布密集的地方表示褶皱紧密,稀疏的地方则表示褶皱平缓。轴线的画法,要结合两翼岩层产状,定夺其轴线所在,若两翼产状相等,则轴线平分核部或轴部的岩层,反之,则要考虑出露效应。
正常褶曲、倒转褶曲、穹隆构造,构造盆地都应以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别。
3.断层
不同性质的断层应用不同的断层符号表示。线条的长短表示其规模的大小,其被掩盖的部分或需推测的部分可用虚线示之。断层有时可按方向、性质等给予标号和特定的几何图形编号,如
4.岩浆岩体
绘出岩体边界的界线和岩体内部相带界线。用不同的符号注明其岩性和时代,若有原生流动构造及原生节理,也要有选择性的画在图上。
5.产状要素
在构造纲要图上还须将代表性的产状要素标示出来。
此外区内主要河流、高程点和一些村镇、地名要加以标注。值得说明的是:构造纲要图比例尺为1:5万,但要缩小图面。
(六)地质矿产图的编绘
矿产图是综合反映工作区各种矿产分布状况的图件,它是研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的主要资料。
矿产图的编制方法及主要内容如下:
(1)以同比例尺地质图作底图(地质图色要调浅),以便于清晰地反映矿产内容;
(2)全面准确地用符号大小、代号或颜色等标出工作区内所有已知矿床、矿点、矿化点和各种异常区(点)的规模、矿体形态、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和找矿标志等,并标出各种异常的种类、等级和范围;
(3)对区内的所有矿床、矿点、矿化点,不分矿种,由西往东,自北向南进行统一的连续编号,并将编号注入矿产登记卡的相应栏内;
(4)一般矿产与特种矿产应分别成图;
(5)矿产图的图例、图示按规范要求编绘。
(七)其他专项调查图件的编制
在国土大调查与区域地质调查同时进行的其他专项调查,其调查范围与区域地质调查相同或调查范围较大的,均应视需要和可能编制相应的专门图件,如成矿预测图、水文(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和农业地质图等。专项调查图件的编制,必须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形成的1:5万地质图为底图编制,均应按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
⑧ 怎样编制地质图基本流程是怎么样的(中科院普地考试题目)
1、收集地质图底图等资料,准备绘图工具;
2、确定地质图比例尺,了解绘图内容;
3、绘制地质图图框及坐标网格;
4、按比例、按坐标将地质图内容展绘到图框内;
5、对地质图进行整饰。
⑨ 地质专业的要怎么来学习CAD制图
我也是干地质的,CAD是工具,是地质工作的辅助工具,在出报告的同时要附图。包括地形地质图、套河图、工程图、储量估算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等等。
你要单纯学CAD的话,开始就得掌握CAD基本的绘图,最简单的 你从地质描图开始,也就是说有一张老地质图,扫描了,你用CAD开始描等高线、地质线,地理线,然后加注释,图例,责任签等等。 然后再就是在图上表示出你所做的工作和工作成果。
我感觉最好的方法,先掌握基础,然后就是变干活边学,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很快就能成手了。最后就是效率问题了。
另外 我们现在MAPGIS用的也比较多,很多汇交的、成果等要求要MAPGIS图!
⑩ 地质图PDF转CAD后在么画
在转换成CAD之后用CAD软件打开
把pdf图纸转换成cad图纸的方法很多,而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直接在CAD里插入PDF图形文件。(在电脑预先安装acrobat软件)在CAD点击“插入”→“OLE对象”→见附图操作即可把PDF图形导入,再保存为CAD格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