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特率是什么意思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信道编码中,K符号大小的信源数据块通过编码映射为N符号大小的码字,则K/N成为码率,其中假设编码前后的符号表没有变化。
定义:
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比特率(Bit rate,变量Rbit)是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处理的比特的数量。比特率经常在通信领域用作连接速度、传输速度、信道容量、最大吞吐量和数字带宽容量的同义词。
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比特率是单位时间播放连续的媒体如压缩后的音频或视频的比特数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相当于术语数字带宽消耗量,或吞吐量。
比特率规定使用“比特每秒”(bit/s或bps)为单位,经常和国际单位制词头关联在一起,如“千”(kbit/s或kbps),“兆”(Mbit/s或Mbps),“吉”(Gbit/s或Gbps) 和“太”(Tbit/s或Tbps)。
虽然经常作为"速度"的参考,比特率并不测量"距离"/时间,而是被传输或者被处理的"二进制码数量"/时间,所以应该把它和传播速度区分开来,传播速度依赖于传输的介质并且有通常的物理意义。
在电信和计算机科学中,比特率 (bit rate) 是指信号(用数字二进制位表示)通过系统(设备、无线电波或导线)处理或传送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处理或传输的数据量。
通常单位为“位每秒”( bit/s, b/s),也写作bps。“b” 应该总是小写,以避免与“字节每秒”(Bytes/s, B/s)混淆。——字节(Byte)是构成信息的单位,在计算机中作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1字节等于8位,即 1 Byte = 8 bits。
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内经常利用“类似国际单位制”的前缀来表示更大的衍生单位:
1000 bit/s = 1 kbit/s (一千位每秒)
1000 kbit/s = 1 Mbit/s (一兆或一百万位每秒)
1000 Mbit/s = 1 Gbit/s (一吉比特或十亿位每秒)。
(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
大的比特率,使用国际单位制词头:
1,000 bps= 【1kbps】 =1,000 bit/s= 0.97656 Kibi bit/s
1,000,000 bps= 【1Mbps】 =1,000,000 bit/s= 0.95367 Mebi bit/s
1,000,000,000 bps= 【1Gbps】 =1,000,000,000 bit/s= 0.93132 Gibi bit/s
常利用比特率衡量声音和视频文件质量。
例子:音频文件中: 8 kbps 通话质量, 32 kbps 中波广播质量, 96 kbps FM广播质量, 128 kbps 普通MP3质量,1411 Kbps 16位CD质量当描述比特率的时候,二进制乘数词头几乎从来不使用而基本使用国际单位制词头作为标准,十进制含义,不是旧的计算机初始的二进制含义。
二进制更多的应用于单位字节/秒(byte/s),而不是电信相关的典型用法。有时在一些特殊的上下文中有必要查找单位的定义。
计算机中: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其中每一个0或1被称作一个位,用小写b表示,即bit(位);大写B表示byte,即字节,一个字节=八个位,即1B=8b;前面的大写K表示千的意思,即千个位(Kb)或千个字节(KB)。表示文件的大小单位,一般都使用字节(KB)来表示文件的大小。
Kbps:首先要了解的是,ps指的是/s,即每秒。Kbps指的是网络速度,也就是每秒钟传送多少个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个位),为了在直观上显得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来表示,如果是KBps,则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千字节。
1KBps=8Kbps。ADSL上网时的网速是512Kbps,如果转换成字节,就是512/8=64KBps(即64千字节每秒)。
网络-比特率
B. 人脑每秒能处理多少比特信息
人脑的数据:人脑一共有大约14亿神经原,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发展完全的,其他的处于休眠状态或者很少使用的状态。 发展完全的神经原,平均大约每个神经原有1万-2万个突触。 每一个神经原,从接受到信号,到被激发而发出信号,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少于0。1秒。
如果用电脑来模拟神经原的作用机理,数据是:每一个神经原,假设具有1万个突触,处理一个突触变化,假设需要50个CPU周期。
那么,5G/秒的CPU处理速度,每秒只能处理5000000000/(50*10000)=10000个神经原。
再回到人脑:假设人脑所有的神经原中,2%的神经原是完全发展的,就是说2800万个;而完全发展的神经原中间,每秒活动的神经原为10%,就是说280万个,而这280万个神经原,每秒可以反应10次,那么,如果用电脑来运算,并且速度同步,需要电脑的速度为:2800000*10/10000*5G=14000G/秒的处理速度。
虽然已经很保守的估算,数据还是比较巨大啊。
C. 用MIPS来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什么 。
一、用MIPS来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每秒处理的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
二、举例说明:
Intel80386 电脑可以每秒处理3百万到5百万机器语言指令,即我们可以说80386是3到5MIPS的CPU。MIPS只是衡量CPU性能的指标。
三、解释:
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每秒处理的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
(3)电脑每秒处理多少比特扩展阅读
MIPS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RISC处理器。MIPS的意思“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其机制是尽量利用软件办法避免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问题。它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由斯坦福(Stanford)大学Hennessy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来的。MIPS公司的R系列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RISC工业产品的微处理器。这些系列产品为很多计算机公司采用构成各种工作站和计算机系统。
D. 1Gbit/s =多少 bit/s
如果按10的3次方计算:
1GB/S=1,000,000,000B/S(这个计算不正确);
如果按1,024计算:
1GB/S=1,024MB/S=1,024×1,204KB/S=1,024×1,024×1,024B/S=1,073,741,824B/S(这个计算正确)。
(4)电脑每秒处理多少比特扩展阅读:
这个单位是数据传输速度的单位,表示单位时间里,传输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比特(BIT,Binary
digit),计算机专业术语,是信息量单位,是由英文BIT音译而来。同时也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位,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在需要作出不同选择的情况下把备选的刺激数量减少半所必需的信息。即信号的信息量(比特数)等于信号刺激量以2为底数的对数值。L.哈特莱1928年认为对信息量选用对数单位进行度量最合适。
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位是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其中8bit就称为一个字节(Byte)。计算机中的CPU位数指的是CPU一次能处理的最大位数。例如32位计算机的CPU一次最多能处理32位数据。
Bit,是Binary digit(二进制数)位的缩写,是数学家John Wilder Tukey提议的术语(可能是1946年提出,但有资料称1943年就提出了)。
由于转换成二进制后长度会发生变化,不同数制下一位的信息量并不总是一个二进位,其对应关系为对数关系,例如八进制的一位数字,八进位,相当于3个二进位。除二进位外,在电脑上常用的还有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的八进位,十进位,和十六进位等。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信道编码中,K符号大小的信源数据块通过编码映射为N符号大小的码字,则K/N成为码率,其中假设编码前后的符号表没有变化。
比特率(bit rate)又称“二进制位速率”,俗称“码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送比特的数目。用于衡量数字信息的传送速度,常写作bit/sec。根据每帧图像存储时所占的比特数和传输比特率,可以计算数字图像信息传输的速度。
E. 比特率和码率是什么
1、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也可表示为b/s,比特率越高,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位数)越大。计算机中的信息都用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其中每一个0或1被称作一个位,用小写b表示,即bit(位)。大写B表示byte即字节,1个字节=8个位,即1B=8b。表示文件的大小单位,一般都使用千字节(KB)来表示文件的大小[1]。
2、视频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
比特率的应用
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信息量称为比特传输速率,单位是比特/秒(b/s),简称比特率(bitrate)。比特率经常在通信领域用作连接速度、传输速度、信道容量、最大吞吐量和数字带宽容量的同义词。
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
F. MIPS是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度量单位吗
MIPS是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度量单位。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加法指令数目,常用MIPS表示。MIPS是衡量CPU速度的一个指标。
MIPS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RISC处理器。MIPS的意思“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其机制是尽量利用软件办法避免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问题。它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由斯坦福大学Hennessy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来的。
(6)电脑每秒处理多少比特扩展阅读
MIPS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RISC处理器。MIPS的意思“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其机制是尽量利用软件办法避免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问题。
它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由斯坦福(Stanford)大学Hennessy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来的。MIPS公司的R系列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RISC工业产品的微处理器。这些系列产品为很多计算机公司采用构成各种工作站和计算机系统。
MIPS技术公司是美国着名的芯片设计公司,它采用精简指令系统计算结构(RISC)来设计芯片。和英特尔采用的复杂指令系统计算结构(CISC)相比,RISC具有设计更简单、设计周期更短等优点。
可以应用更多先进的技术,开发更快的下一代处理器。MIPS是出现最早的商业RISC架构芯片之一,新的架构集成了所有原来MIPS指令集,并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
MIPS处理器是八十年代中期RISC CPU设计的一大热点。MIPS是卖的最好的RISC CPU,可以从任何地方,如Sony, Nintendo的游戏机,Cisco的路由器和SGI超级计算机,看见MIPS产品在销售。
随着RISC体系结构遭到x86芯片的竞争,MIPS有可能是起初RISC CPU设计中唯一的一个在本世纪盈利的。和英特尔相比,MIPS的授权费用比较低,也就为除英特尔外的大多数芯片厂商所采用。
G. 电脑传输速度如何换算
电脑传输速度通常用bps(比特率来表示),有些地方也会出现Bps做单位
Kbps是千比特每秒,不是字节,字节是大写的B
8bit=1B
这里的bit代表位,而8b=B
B代表字节,也就是说一个字节是8位.
我们电脑硬盘的存储单位一般是GB.
具体换算如下: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H.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速率即比特率(bps)指的是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速率即比特率(bps)指的是指数据在信道中传输的速度。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Kbps:首先要了解的是,ps指的是/s,即每秒。Kbps指的是网络速度,也就是每秒钟传送多少个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个位),为了在直观上显得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来表示,如果是KBps,则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千字节。1KBps=8Kbps。ADSL上网时的网速
是512Kbps,如果转换成字节,就是512/8=64KBps(即64千字节每秒)。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字节)X8/【时间】(秒)/1000
I. 电脑下载速度6.7mb/s等于多少m
电脑下载速度6.7mb/s就是6.7m。
如果换算成带宽
1、1MB=8Mb,即1兆字节等于8兆比特;
2、6.7MB/s即为6.7*8=53.6Mb/s,用带宽表示为53.6Mbps。
网速的表示
网速是通俗的叫法,专业的叫法是带宽。 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常用的表示带宽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即每秒多少比特。
比特是一个传输单位,是数字信号的最小描述单位。通常用小写的b表示。
而数据的存储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通常用大写的B表示。
1Byte(字节)=8bit(比特/位),在计算机中每8位为1字节,也就是1Byte=8bit。
1Mbps (Million bits per second),表示每秒传输百万位(比特)数量的数据。
因此Mbps与Mb/s 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每秒传输百万位的数据量。
而MB是计算机数据的存储单位,表示1MB( Million Byte) 即百万字节。
按照上面的换算方法,1Mbps = (1/8)M/s。
下行带宽
运营商所说的带宽100M实际是指宽带的下行带宽是100Mbps, 而非100MB/s。
之所以会被大家误解,是因为大家为了好记,把100Mbps的宽带直接简称100M, 而用户误以为是100MB/s。
所以 ,100Mbps的带宽换算成存储单位就是 (100/8)MB/s = 12.5MB/s。
有关下行宽带和上行宽带的解释,请参考程序员学网络:1.阿里云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科普。
路由器带宽
通常我们买路由器的时候,也有千兆路由器,400M路由器等,这里的单位都指传输单位Mbps。
实际网速与理论网速
上面我们所说的100M宽带的网速为12.5MB/s, 仅仅是理论值。 在实际使用中还会产生网络信号抖动、无线信号干扰等因素,往往实际值低于理论值。
在实际家庭使用中,如果采用无线wifi的方式上网,损耗值更大,如果跨越墙体等障碍物后,信号衰减,网速也会下降。
因此 ,100M宽带在正常情况下能达到10MB/s的下载速度,基本说明运营商没有骗你。
而且,下载的速度快慢也不完全由你家里的宽带速度决定, 还取决于您要下载的资源服务器上行带宽和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