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三宗宝的天津铃铛阁
铃铛阁在西北角,是一种俗称,原来是一座“藏经阁”。寺为明神宗于万历七年(1579)敕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阁外檐重出,檐牙参差,檐角悬挂风铃,共计48只,微风吹拂,远闻数里,故名铃铛阁。阁内藏佛教《大藏经》及名贵图书,是古代天津文化圣地和重阳登高之所。光绪年间被大火焚毁。1901年旧址改建铃铛阁中学。
它是明代万历七年建成的,当时属于稽古寺的附属建筑物。“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在一丈多。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栋,庄严华丽。为了宣扬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飞鸟的破坏、玷污,在房脊屋檐布满铃铛,长一尺多;微风吹动,铃声由近而远,好像波浪一样,清沏悦耳。阁里藏有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汉语佛教经典,还有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是很珍贵的。清代光绪十八年(1890),“藏经阁”被大火烧毁,旧址成了天津最早的中学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