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台电脑能装多个操作系统吗
可以装多个操作系统。
理论上,只要磁盘够大,分区够多,想装多少个操作系统都是可以的。但是,不推荐安装太多的操作系统。对于不是专业电脑人士来说,最好一个系统两到三个分区。
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上,硬盘可分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般来说,主分区是安装操作系统的分区。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这样的分区可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
(1)第三个电脑操作系统扩展阅读:
多系统的计算机,以双系统最为常见。双系统就是在计算机上安装两个操作系统。双系统在安装的时候,两个系统是分别装在不同的分区内,后安装的系统不会覆盖前一个系统。而且每个单独的系统都有自己的分区格式,不会造成冲突。
安装了双系统后,在启动的时候,有一个多重启动的选择菜单,可以选择进入哪个操作系统。当前状态下,只有一个系统是在运行的,不能随意的切换。如果想要进入另外一个,就要重新启动,重新选择。
2. 操作系统是在第几代计算机中出现的
第二代。
最初的电脑没有操作系统,人们通过各种按钮来控制计算机,后来出现了汇编语言,操作人员通过有孔的纸带将程序输入电脑进行编译。这些将语言内置的电脑只能由制作人员自己编写程序来运行,不利于程序、设备的共用。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就出现了操作系统,这样就很好实现了程序的共用,以及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管理。
第一代用的是机器语言,直到汇编语言出现才有操作系统,并且可以批处理了。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很容易去阅读 已经完成的程序或者理解程序正在执行的功能,对现有程序的bug修复以及运营维护都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这种语言就是我们所说的汇编语言, 即第二代计算机语言。
随着计算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在美国1976年的时候就研制了DIGITAL RESEARCH软件公司出8位的CP/M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控制台的键盘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对文件信息进行管理,以实现其他设备文件或硬盘文件的自动存取。此后出现的一些8位操作系统多采用CP/M结构。
(2)第三个电脑操作系统扩展阅读:
一、操作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
1、进程管理,其工作主要是进程调度,在单用户单任务的情况下,处理器仅为一个用户的一个任务所独占, 进程管理的工作十分简单。但在多道程序或多用户的情况 下,组织多个作业或任务时,就要解决处理器的调度、 分配和回收等问题 。
2、存储管理分为几种功能:存储分配、存储共享、存储保护 、存储扩张。
3、设备管理分有以下功能:设备分配、设备传输控制 、设备独立性。
4、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 、文件操作管理、文件保护。
5、作业管理是负责处理用户提交的任何要求。
二、语言特点
1、汇编语言是计算机提供给用户的最快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的所有硬件特性并能够直接控制硬件的唯-语言。但是由于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要比高级语言复杂,因此目前其应用不如高级语言广泛。
2、汇编语言比机器语言的可读性要好,但跟高级语言比较而言,可读性还是较差。不过采用它编写的程序具有存储空间占用少、执行速度快的特点,这些是高级语言所无法取代的。在实际应用中,是否使用汇编语言,取决于具体应用要求、软件开发时间和质量等方面作权衡。
3. 电脑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哪3个呢
MS-DOS
WINDOWS
liunx/unix
另外还有苹果机专用的苹果操作系统,界面很漂亮的
4. 电脑操作系统有几种各有什么区别哪种系统好
目前电脑主流的操作系统有一下四种:
1.Windows操作系统
2.Unix操作系统
3.Linux操作系统
4.Mac OS操作系统
这四种操作系统各有优劣,没有哪一种更好,请根据需要选用。
5. 第三代计算机时代出现了操作系统吗
笼统地说,是的。
要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 “操作系统”这个概念和计算机发展的代次划分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首先说操作系统吧。“操作系统”这个概念可以从广义上和狭义上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上的“操作系统”指的是“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从这个定义的角度上说,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初就有的,只不过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它执行的程序是非常单一的,比如计算一个炮弹的飞行轨迹之类的问题——完成这样的单纯的需求,不太需要区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概念,只需要把机器执行指令逐行输入即可——这些信息的大量录入往往是通过打了很多洞洞的“卡片机”来完成的——这里面混杂了需要机器执行的操作命令和需要计算处理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最初的电脑,很难分清哪些是操作系统指令、哪些是计算数据的,你只能说它执行了一段程序,一段不需要编译的机器命令而已。
狭义上的“操作系统”,在“管理系统硬件资源”这个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加上“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和“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这两个功能。而且,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我们今天所说的狭义上的“操作系统”最起码还要包括这么两个特征:一是可移植性。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软件,现代的操作系统必须能安装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当中,不需要去为某种计算机单独设计操作系统。二是应用程序无关性。现代的操作系统,只是为应用软件提供一个运行平台、一个外部软件环境,至于你装什么软件、达到什么应用目的与操作系统本质上是无关的。从这个定义的角度上说,“操作系统”是1964年诞生的。1964年,IBM 推出了一系列用途与价位都不同的大型电脑IBM System/360,而它们都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身订做的操作系统)。让单一操作系统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且实际上IBM目前的大型系统便是此系统的后裔;为System/360所写的应用程序依然可以在现代的IBM大型机上执行!
了解了“操作系统”这个概念,我们再来看看计算机的代次是怎样划分的。计算机的“代沟”主要是从硬件、特别是核心处理器的硬件技术角度上划分的。粗略的来说,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的是电子管元件,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是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使用的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主要应用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普遍的而言,第三代计算机我们一般在时间上的界定是1964-1971年。第三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就是前面提到的IBM生产的System/360系列计算机。
充分了解了“操作系统”这个概念和计算机发展代次的划分标准,我们就知道,楼主问题中的那句话,严整的表述方式应该是“现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是在第三代计算机发展期间诞生的。”
6. 电脑如何装3个系统
按照又低到高,比如WIN98→2000→XP这个样子。
其中98只认主逻辑分区,意思就是98只能装在C盘。最好做98的GHOST,不然驱动很难搞。
2000和XP都可以装在D盘,先装98,而且其他的盘格式得是FAT32.不然装了以后
98认不到其它格式的分区!
7. 请详细介绍一下ubuntu系统,到底怎么样会成为PC的第三大系统吗
ubuntu是基于debin操作系统的linux系统。
linux是那个芬兰人林纳兹·托瓦斯于1991年编写的一种操作系统内核。给内核穿一件衣服就成了形形色色的linux操作系统。现在一般不是专业人员不用区分是内核还是系统。
debian系统是资历比较老的linux操作系统,而ubuntu是在debian的基础上第二次加工出来的作品。(和你买了台发动机,请宝马做了一个外壳,组成一辆汽车,自己不满意又改成奇瑞QQ一样)
特点:
对新手很友好,是linux操作系统里比较难得的易用的系统之一。
设置简单,算是linux里比较简单易用的了,不能和windows比。
安全,linux系统的共性,基本没病毒。
对稍老一些的硬件持支持好,运行流畅不卡顿。对游戏支持比windows好,虽然linux下游戏不多,但在同配置同游戏情况下,linux好于windows。
上面说的算是优点,但是要说ubuntu能够成为第三大操作系统,我不太敢认同。因为ubuntu除了上面的优点外还有一大堆缺点!!!
例如,与windows相比,安装过程,使用过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还有命令行、驱动、权限以及中国特色的QQ、迅雷都没有linux版。
人们很难去使用这样一个系统。
8. 怎么安装3个操作系统
到目前为止,同一台电脑同一个硬盘似乎最多支持安装4个系统,原因是同一个硬盘最多只支持激活4个活动分区所限。同一个硬盘安装三个系统当然没问题。
不同系统对电脑硬件的支持也有最低要求。比如微软的win8 32位系统,cpu最低要求双核或以上,内存要达到2gb或以上容量,硬盘也要大于系统本身容量,有足够的系统存储与运行空间,等等,其他系统如linux也要达到这个要求。当然,现在的电脑配置一般都会高于这些系统的要求,硬盘更是大容量,对安装多系统基本上没问题。
由于系统内核位数的不同,微软系统安装多系统是的顺序一般是从低版本到高版本,当然在实践中不按这个顺序也可以安装成功的。
安装三个系统至少要给磁盘预留三个独立盘区,同时每个分区都要激活为活动分区。分区可以使用win7系带的分区程序分区,也可以使用第三方diskgenius专门分区软件进行分区,最好分区容量不少于50GB,然后一个盘一个系统安装。在已经安装有Windows7旗舰版和XP系统的情况下,再安装Linux系统到e盘上。
安装64位的Linux系统,即安装CentOS 6.0 64Live CD 系统作为第三个系统是可以的,不过不建议用虚拟光驱安装,因为虚拟光驱安装该系统成功率不高。最好是用liuux系统光盘或带有liuux启动u盘安装预期效果比较满意。
不需要再补充电脑硬件详细配置单资料。
9. 电脑历史上有几个操作系统拜托各位大神
linux,dos,unix,mac,加上windows,常用的也就这些吧。摘抄一段你看看 -------------------- 一、操作系统诞生——盘古开天地 最初的操作系统出现在IBM/704大型机上,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则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CP/M。 CP/M是加里.基尔达尔领导的Digisat Reseach公司为8位机开发的操作系统,它能够进行文件管理,具有磁盘驱动装置,可以控制磁盘的输入输出、显示器的显示,以及打印的输出,它是当时操作系统的标准。 二、操作系统远古霸主——DOS DOS似乎只有现在的老鸟有过接触,新学电脑的人对DOS只是一知半解。它曾经占领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大部分,全球绝大多数电脑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于DOS系统并不需要十分强劲的硬件系统来支持,所以从商业用户到家庭用户都能使用。虽然用现在的眼光看它不是出色的操作系统,但微软软件向下兼容的特点,决定了Windows出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在DOS下才能得到解决,因此了解与学习DOS还是很有必要的。点击了解DOS操作系统…… 三、操作系统当代大亨——Windows 从微软1985年推出Windows 1.0以来,Windows系统经历了十多年风风雨雨。从最初运行在DOS下的Windows 3.x,到现在风靡全球的Windows 9x、Windows 2000,Windows几乎代替了DOS曾经担当的位子,成为了新一带的操作系统大亨。其普及性也就不用小编多言了。点击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相关链接:新浪科技Windows操作系统专题: 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Me,Windows XP 四、诱人的小企鹅——Linux Linux是目前十分火爆的操作系统。它是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个大学生Linus B. Torvolds在1991年首次编写的。标志性图标是一个可爱的小企鹅。由于其源代码的免费开放,使其在很多高级应用中占有很大市场。这也被业界视为打破微软Windows垄断的希望。点击了解Linux操作系统…… 相关链接:新浪科技专题:自由奔放的Linux 五、神奇的精灵——FreeBSD FreeBSD是一种运行在x86平台下的类Unix系统。它以一个神话中的小精灵作为标志,由BSD Unix系统发展而来,加州伯克利学校(Berkeley)编写,第一个版本由1993年正式推出。BSD Unix和Unix System V是Unix操作系统的两大主流,以后的Unix系统都是这两种系统的衍生产品。这款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网络服务器端,不太适合个人用户。点击了解FreeBSD操作系统…… 相关链接:新浪科技专题:FreeBSD大全连载 六、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BeOS 如果说Windows是现代办公软件的世界,Unix是网络的天下,那BeOS就称得上是多媒体大师的天堂了。BeOS以其出色的多媒体功能而闻名,它在多媒体制作、编辑、播放方面都得心应手,因此吸引了不少多媒体爱好者加入到BeOS阵营。由于BeOS的设计十分适合进行多媒体开发,所以不少制作人都采用BeOS作为他们的操作平台。点击了解BeOS操作系统……
10. 建局域网,不需连因特网,共3台电脑并安装WINDOS系列操作系统,连接3电脑用什么设备
可以选择的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
例如:
用最简单的5口的以太网交换机。把三台台电脑用双绞线等网络的连接线连接到交换机。同时还要给主机分配相应的内部IP地址。一台用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因为不需要连到因特网其他不需要设置。第二台和第三台进行与第一台相同的操作,但是分配的IP不能相同。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通信,但是直接由以太网交换机利用物理地址实现通信也是可以的。
(10)第三个电脑操作系统扩展阅读:
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
用户独占传输媒体的带宽,若一个接口到主机的带宽是10Mbit每秒,那么有10个接口的交换机的总容量是100Mbit每秒。这是交换机的最大优点。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完成以太网数据帧转发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上用于连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插口称作端口。计算机借助网卡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网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每个端口都具有一个MAC地址,由设备生产厂商固化在设备的EPROM中。
MAC由IEEE负责分配,每个MAC地址都是全球唯一的。MAC地址是长度为48位的二进制,前24位由设备生产厂商标识符,后24位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的序列号。
交换机在端口上接受计算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帧,根据帧头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然后将该数据帧从对应端口上转发出去,从而实现数据交换。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可以概括为“学习、记忆、接收、查表、转发”等几个方面。
以太网交换机具有存储功能。端口如果有大量数据发送,则端口会先将收到的等待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寄存器中,在轮到发送时再发送出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以太网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