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系统 > 电脑操作系统地址转换

电脑操作系统地址转换

发布时间:2022-05-15 19:45:47

Ⅰ 操作系统的页式地址转换、段式地址转换、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的大致原理

页式地址转换:用户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分割成若干大小相等的区域,称作页或页面。相应的,将内存的存储空间也分为也页大小 相等的 区域,称作块(Page Frame)。在作业分配存储空间时,总是以块为单位分配,简单说就是将任意页分配到任意块中。(注意:作业调度时必须一次将全部页一次调度,故内存中块不足时等待)
段式地址转换:简单与页式相区别在于段式按照逻辑关系将作业进行分段,使每一段逻辑关系完整,不会像页式那样,可能由于页面大小固定的原因,使一个作业被分成两半、多半。段式中,每段被分配一个连续的存储空间,各段之间是独立的,每段均有自己的地址。
静态重定位:在装入作业时,将作业中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为物理地址。
动态重定位:在装入作业时不进行转换,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将每一条指令都由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转换成绝对地址。

Ⅱ 操作系统地址变换图怎么

①根据逻辑地址计算出页号、页内偏移量
②判断页号是否越界:页表长度就是页表中页表项的个数,有多少个页表项就有多少个页面。如果页号 P >=页表长度 M ,则抛出越界中断。否则,进入③
③查询页表,找到页号对应的页表项,确定页面存放的内存块号:根据页号 P 和页表起始地址 F 得到该页号对应的页表项在内存块中的地址=页号 P *页表项大小+页表起始地址 F 。通页表项在内存块中的地址,找到这个页表项之后,便可以得到页表项中的内存块号,然后进入
④用内存块号和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地址: b 号内存块号(即 P 号页面)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b *毎个内存块的大小。然后得到物理地址=内存块号*每个内存块的大小+页面偏移量

Ⅲ 电脑上如何变换IP地址

2种方法:
1、分配IP地址后进入组策略(开始>运行>gpedit.msc),双击“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网络—网络及拨号连接—禁止访问LAN连接的属性”,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启用”即可。当访问网络属性时,系统会提示权限不足,从而实现了禁止修改IP地址的功能
2、将每台电脑的IP地址和网卡的MAC地址进行绑定,操作方法如下:
例如捆绑IP地址“192.168.10.59”与MAC地址为“00-50-ff-6c-08-75”,命令:
捆绑:arp -s 192.168.10.59 00-50 -ff-6c-08-75
解除捆绑:arp -d 192.168.10.59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Ⅳ 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说清楚点

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即地址重定位的过程

假如一块内存换出,再换入时难以装入相同的内存空间,为了方便确定所要访问内容的具体地址,我们需要进行动态重定位来确定运行时的地址。

而这一切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满足多任务的需要

Ⅳ 操作系统中怎样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1F7B)16=(8059)10=4096*1+3963,即逻辑地址1页中第3963位置
因此应该在物理块10中的第3963位置,因此物理地址为:
10*4096+3963=(44923)10=AF7B

Ⅵ 操作系统里面地址转换的问题 麻烦了

这个太简单了。首先要明白,你的网卡是一个物理设备,而不是一个逻辑设备。而你设置网卡地址则是一个逻辑地址,不是物理地址。

这样,一个网卡上面可以设置多个ip地址和网关。具体实施是这样的

打开网卡属性,最后一项有一个TCP/IP,点开他就可以了,那么现在你就能见到里面有设置IP地址,网络掩码和网关,下面还有DNS的设置。

最右边有一个高级,点开之后,里面可以设置第2、3个网卡的地址和你的多出来的DNS或者网关。

简单吧?呵呵

我们经常这么做。因为做工程的时候不一定要跑到什么地方的机房去。里面每个地址都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就这样设置两个地址/

或者一个服务器同时接入两个网段,然而却只有一个网卡,这样就需要设置两个地址。当然大部分是由于管理的需要而设置一个网卡多个地址。注意这里不是2个,而是多个

任何网卡都是可以设置多个地址的,这是逻辑的概念,因为现在的网络技术是ISO/OSI或者TCP/IP,由于要支持上层协议,所以必须有这样的调整。

但是这里不推荐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们在不同的机房的时候,虽然这样免去了我们修改的麻烦,但是网络连接的速度很慢。

他的寻址是有先后顺序的,不是自动去找自己在什么网段下,所以可以说比较傻的一个一个去试验。这样就造成网络很慢。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而且流量很高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双网卡,这样便于管理和畅通。

Ⅶ 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分段与逻辑地址和转换物理地址的问题

逻辑地址(0,137),(1,4000),(2,3600),(5,230)中的0,1,2,5表示段号,137,4000,3600,230表示位移量。段号0中的内存地址50K表示0号段的起始地址,10K表示这个段的长度。对于逻辑地址(0,137),先找到段号0处,物理地址=起始地址+位移量,即物理地址=50K+137=50X1024+137=51337.(说明1K=1024)
对于(1,4000),由于位移量4000>3X1024,所以越界,产生中断信号
对于(2,3600),找到段号2处,物理地址=70K+3600=70X1024+3600=75280
对于(5,230),逻辑地址的段号5>段表长度4,发生越界,产生中断信号。

Ⅷ 操作系统中怎样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我要具体

页面大小为4 KB = 2^12字节,所以逻辑地址的后12位为页内地址,后12位之前的部分是页号。对于1D16H(即0001 1101 0001 0110B),其页号就是0001B,即1。查表可知其物理块号是3,所以把1换成3,物理地址就是3D16H。

Ⅸ 虚地址怎样转换成实地址(操作系统)

虚实地址转换要看操作系统的,具体你可以去参考操作系统技术文档讲的比较详细,这里很难讲清楚。比如物理地址=段地址X基数+段内地址
物理地址=(页地址X基数+页内地址)X段基数+段内地址
这里仅举个例子。

Ⅹ 操作系统原理 地址转换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虽然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不过我是个计算机爱好者,我把我理解的给你说说吧:

提到计算机操作系统,我们当然会想起的是微软件公司。其实它就相当于一个解码器一样,存在于计算机硬件之上,原系统是由众多原代码组成的,这些原代码都是由二进制组成的,每一个程序都是一系列代码包组成的。这些代码被层层打包,目的是方便计算机进行调用。而我们所看到的在计算机上面的一些软件或文件也是用二进制组成的,操作系统不过是把他们的代码进行分析和处理而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已。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分析工具,而他分析的是二进制组成的命令。然后将分析运算的结果进行输出。

关于操作系统,有很多,其发展历史也比较长,目前我们熟知的就是XP,window7等,另外还有 一个灰常有特色的操作系统就要数AIX(LINUX)操作系统了。它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其它运行速度相当慢,不过安全系数极高。这也是大型企业选择它的原因

阅读全文

与电脑操作系统地址转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山东邹平联想笔记本电脑 浏览:654
电脑硬盘选择哪个比较好 浏览:385
5至6千笔记本电脑 浏览:503
为什么电脑突然自动黑屏 浏览:583
笔记本电脑自动关机后开机就黑屏是什么原因 浏览:415
此电脑中无法查看u盘 浏览:489
电脑开机logo变形 浏览:226
ic卡读卡器怎样安装在电脑上 浏览:551
笔记本电脑几寸 浏览:866
笔记本电脑床桌 浏览:513
修改文件后电脑黑屏怎么办 浏览:61
极限巅峰对电脑配置要求高吗 浏览:175
电脑如何分屏刷学时 浏览:473
电脑上怎么安装wps 浏览:756
电脑屏幕被水淋了 浏览:247
初始浏览器放在电脑哪里的 浏览:487
解决笔记本电脑自动关机 浏览:910
台式电脑固态硬盘通用的吗 浏览:394
苹果5s打开软件慢 浏览:513
电脑店原版系统安装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