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奔驰怎么重启touchcontrol
重启Touch Control 仪表里程界面按返回键,向左拨动至保养界面,点确定,然后往下拨动第二个胎压,点确定,再往下拨动,OK或取消,点OK。
奔驰中控屏幕重启方法是什么:
奔驰车在中控面板上有一个圆形的按钮,按钮上有一个电源的标志,此按钮就是中控屏幕的开关,按下即可重启中控系统。汽车中控是控制汽车空调、音响等舒适娱乐装置的地方。
汽车中控包括中央控制门锁系统,驾驶员可以通过汽车中控控制整车车门开关及玻璃升降系统。中控屏幕也就是汽车车载电脑,车载电脑是针对汽车特殊运行环境具有抗高温、抗尘、抗震能力的,而且可以与汽车电路融合的汽车信息化产品。
车载电脑可以实现所有家用电脑的功能,支持车内上网,导航定位,电话等功能。车载电脑可以连接手机、摄像机,可以记录汽车的定位系统所发出的信息。
奔驰将它的人机交互系统命名为COMAND。奔驰的COMAND系统的操作控件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旋钮和两个快捷键。但其实中控台面板上还有五个快捷键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的频道选项。
COMAND系统的优势在于其界面十分简洁直观,五个主要的子菜单选项几乎在任何界面上都有显示,随时可以进入想去的地方。
Ⅱ 汽车的电脑板是什么
汽车电脑板是按照预定程序自动地对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输出信号给执行器,从而控制汽车运行的电子设备。
汽车需要在不同的道路和气候条件下行驶,汽车电脑的工作环境较差,经常需要承受振动以及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汽车电脑的电源电压变化较大,而且还受到车内外电磁波的干扰,因此汽车电脑需要很高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耐久性。
1、汽车电脑的构成
汽车电脑的主要部分是单片机,单片机是一块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以及输入和输出接口的电路板。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微处理器将输入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并根据存储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处理,计算出输出值,输出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控制执行器,例如喷油器和继电器等。随着单片机计算能力和内存容量越来越大,汽车电脑的功能也越来越多。
2、汽车电脑的工作过程
(1)信号过滤和放大 输入电路接收传感器和其他装置的输入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过滤和放大。输入信号放大的目的是使信号增加到汽车电脑可以识别的程度,某些传感器。
例如氧传感器,产生一个小于1V的低电压信号,只能产生极小的电流,这样的信号送入电脑内的微处理器之前必须放大,这个放大作用由电脑中输入芯片中的放大电路来完成。
(2)模数 (A/D)转换 由于很多传感器产生的是模拟信号,而微处理器处理的是数字信号,所以必须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项工作由电脑输入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完成。
模数转换器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不断对传感器的模拟输入信号进行扫描,并对模拟信号赋予固定的数值,然后将这个固定值转换成二进制码。在一些汽车电脑中,输入处理芯片和微处理器制成一体。
(3)微处理器将已经预处理过的信号进行运算,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送至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数字信号放大,有些还要还原为模拟信号,以驱动执行元件工作。
Ⅲ 一些人盲目的追求四驱系统,它们真的了解四驱吗
针对这个话题,我就来给大家普及点这方面的知识。首先跟大家来说一下,目前的四驱都有哪些结构类型的?
第一个就是全时四驱系统。
从字面上来看,大家就不难看出来了,所谓的全时四驱,就是说在任何时段下,都是四个轮在驱动,我们在日常的驾驶车辆当中,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路段,完全不用自己动手去切换四驱系统了,像这种全时四驱车辆的话,在驾驶操控方面都是非常可靠稳重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家用车的话,我们基本上买的就是全时四驱系统车辆或者是适时四驱系统车辆。而分时四驱系统车辆,基本上都是那些玩越野车才会去购买使用的,那么如果是购买家用车的话,是满全时四驱系统的好还是适时四驱系统的好?我的答案肯定是全时四驱更加靠谱了,因为他全时段都是四个轮子在转动,在操控以及评论方面会比较突出,当然了,同样带来了更高的油耗,如果是考虑到日后的用车成本,那么肯定也会选择适时四驱系统了。
Ⅳ 越野车后面的4×4是啥意思还有什么类型
4×4是四轮驱动的意思四轮驱动所谓4轮驱动,又称全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4轮驱动的功能。过去只有越野车采用4轮驱动,一般的越野车,变速器后面装有手动分力器,前后车轴各装一个称为驱动桥的部件。变速器输出的扭矩通过分力器和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车轴上的驱动桥,再通过驱动桥将扭矩传递到轮子上。现在有些轿车也用上4轮驱动装置,比如奥迪A4quattro、欧蓝德4驱版。现在轿车的马力都比较大,加速时重心后移,全车重量就会向后轴移动,造成前轴轻飘。前轮驱动的轿车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也会打滑,4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轿车上的4轮驱动装置是常啮合式,增加了粘性耦合器,省去了手动分力器,自动将扭矩按需分配在前后轮子上。在正常路面上,4轮驱动装置将引擎输出扭矩的92%分配到前轮,8%分配到后轮;在滑溜的路面上,将至少40%的引擎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后轮;当前轮开始打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异会使耦合器中的粘液立即变稠并锁住耦合器,从而使传动轴只将扭矩传递至后轮,待前、后轮的转速差异消失就自动回复原有驱动形式。目前,轿车的4轮驱动装置已经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当前轮或后轮驱动时,车子随时根据路面状态的反馈信息分配前后轮子的动力,变为4轮驱动。4轮驱动又可以细分成4种驱动模式:全时驱动(Full-Time)、兼时驱动(Part-Time)、适时驱动(Real-Time)和兼时/适时混和驱动。全时驱动(Full-Time):前后车辆永远维持4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全时驱动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缺点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好。兼时驱动(Part-Time):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2轮驱动或4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4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缺点是其机械结构比较复杂,驾驶员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掌握好切换时机。适时驱动(Real-Time):采用适时驱动(Real-Time)的车辆,其选择何种驱动模式由电脑控制,正常路面一般采用后轮驱动,如果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电脑会自动测出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其它两轮,切换到4轮驱动状态,操纵简单。其缺点是电脑即时反应较慢,缺少驾驶乐趣。四轮驱动系统分为两大个类别:主动与被动,但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就是把动力从空转打滑的轮子移走,然后再重新分配到抓地力较大的轮子上,就好比车轮打滑,我们要用石块木板等东西塞在打滑的轮子下面一样,道理很简单。当两轮(前轮或者后轮)驱动的汽车发生轮胎空转打滑的时候,补救措施只有一个,就是减小引擎的驱动力,而驾驶者只有通过收油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或者行车电脑控制油门的收小。而四轮驱动的汽车就不同了,你可以任凭自己的喜好打脚加油,动力会通过电子系统自动分配到各个车轮上,能更加有效的防止车轮打滑的情况发生。很多人也许会认为四轮驱动的汽车会有更加强的贴地性能,其实他们把贴地性能的概念给混淆了,四轮驱动汽车与两轮驱动汽车的最大差别在于:FF车型会因为轮子的空转而转向不足,偏离了弯道,而FR车型则会甩尾,而四轮驱动则由于各个轮子的动力分配是自动的,就不会存在上面这种问题,这是涉及到汽车的循迹性能的问题,而并非是贴地性能。相反的,同一款车子的四驱版和两轮版,往往两轮版的加速性能和贴地性能要强于四轮版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奥迪的A4,因为四轮驱动的车子在重量和摩擦力方面都比两轮驱动的要大。被动式的四轮驱动系统,采用的是机械式的分动装置,例如齿轮式的扭力感应差速器--奥迪的Quattro,或者油压式的分动器--保时捷的911 Turbo,该系统是在车轮发生空转以后才介入的。而主动式的四轮驱动系统,是通过由电脑控制的多碟式离合器来介入的,例如大众的4 Motion,电脑会不断收集轮胎的转速与油门的大小等数据,在轮胎发生空转以前就把扭力分配好。
Ⅳ 大众捷达五大系统组成
、、、、、、、、、、、判断一辆车的优劣,可以从车的几大结构的技术含量进行分析,一辆车由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脑电路系统和车身这五大结构组成,只要分析车辆的五大结构的技术含量就能知道一辆车的优劣。先说烧汽油的小车: 、、、、、、、、、、、、、、德国车的发动机很多都能开100万公里无需大修,连大众桑塔纳出租车都能开个50万公里无需大修,车身防锈工艺更是不错,我家有个2009年的桑塔纳开了几年山路,当作越野车来开,车身也不见锈迹,底盘更是德国车的强项,单看德国的无限速高速公路里程总数也是世界第一。 、、、、、、、、、、、、国产品牌的小车普遍用仿制的发动机和采购三菱的发动机,开7万公里小问题不断,15万公里大修不断,变速箱也是仿制和采购三流品牌的变速箱,车身没几年就生锈了,上了高速底盘稳定性死啦死啦的。 、、、、、、、、、、、、油耗方面,相同车重的日韩车普遍要比德国车高15%~35%以上的油耗,动力还弱很多。 、、、、、、、、、、、、混合动力和电车就是个坑,车贵使用成本比汽油车贵,现阶段完全是炒作,不实用。 、、、、、、、、、、、、、、、、总的来说,德国奔驰造车技术领先大众宝马5年,领先欧美车10年,领先日本车20年,领先韩国车25年,国产品牌生产的发动机尚未达到20年前日本五十铃4JB1发动机的水平。 、、、、、、、、、、、、、看完上面的介绍,自己去判断哪款车好。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机床和材料技术是传统机械工业的基础,机床的精密程度和材料技术发达程度决定了机电工业的水平高低,在民用领域,德国的机床技术领先欧美15年,领先日本30年,领先中国60年,材料技术方面,德国稍好于欧美,日本差两个级别,中国和索马里军工一样的水平。……………………………………………………………………………………… ………..没有高精密机床和高材料技术,就难以做出高质量的发动机,德国奔驰发动机大多能开100万够无需大修,德国高精密机床占很大功劳,如果换成日本机床来加工,寿命至少短一半以上。………………………………………………………………………… ………….现在国产发动机用的都是发达国家淘汰的落后机床来加工,生产的发动机质量可想而知,和发达国家有多大的距离,现在中国连一颗高质量的螺丝还是要靠进口,却整天喊着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我不知道到底达到的是发达国家哪一年的水平,30年前还是60年前?
Ⅵ 机械四驱和电控四驱各有什么优缺点
机械四驱的优点就是系统能够适应更加恶劣的路况,但是技术相对复杂一些,因此只有驾驶者对着个系统有一定了解并且操作上有一定的功底之后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他的性能。就象是一匹烈马,拥有很强的力量,但是如果没有好的马师调教,发挥出体内巨大的潜能是有困难的。
相对的电子四驱因为很多都仰赖于电脑系统的自动控制,操作起来难度会低一些,但是因为没有机械部件的支持,能适应的路况条件很有限。同样用马来作比喻,就象是一匹普通的好马,性格温顺,会骑马的人上去都能骑,但是马的能力很有限,调教到最好成绩也不会显得出类拔萃。
目前来讲,人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电子的四驱系统。第一,机械的程度越高,成本越高,因为开发过程需要很多实体试验来验证他的功能性和可靠性,而电子系统可以更多的借助于电脑系统来开发,所以开发成本会低一些,而且制造成本也相对要低;第二,普通人根本不会碰到很极端的路况,顶多也就是下雪打滑只类的,一般的电子四驱系统完全可以驾驭;第三,普通人很难发挥机械性四驱系统的潜力,所以厂商也没有必要太注重着方面的开发。
现在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四驱系统主要有奔驰的4MATIC,宝马的X-Drive,奥迪的Quatro,还有大众的4Motion。前三种分别代表了三种典型的风格。
奥迪的Quatro主要以机械为主,核心部件是他的Torsen差速锁,是个纯机械的部件,安在前桥中间,这也是三种四驱系统中唯一一个带有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摸得找的差速锁的系统,前后动力分配在15:85和85:15之间可变,相对不稳定,但是潜能很大,如果能发挥出来,性能非常优异。设计思路是偏能力,稍微忽略了控制的难度。
宝马的四驱系统几乎是一个纯电子的四驱系统,能基本满足常见的不良路况时的需求。设计思路是简单易用,但能力一般。因为基本上没有采用机械部件,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它实际上是个伪四驱系统。
奔驰的四驱系统是半机械半电子的四驱系统,主要核心在后轮,后桥和前桥之间有一个机械部件连接,后轮将一部分动力传给前轮,越野车上采用前后50:50 的动力分配,轿车采用前后45:55的动力分配,并且是固定的,动力分配稳定,易于驾驶者控制,同时具有优于宝马的越野性能,但比起奥迪的四驱系统的极限能力,仍略逊一酬。设计思路是具有足够的越野性能,同时也相对比较容易操作。是一个折中的设计思路。
说到四驱车,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两个代表,一个是Jeep的牧马人,另一个就是奔驰的G级。其中牧马人因为是美国车,所以我不是很了解,但很多试过这款车的人,单就越野性能,基本都是一致的好评。相对我对G级的了解要稍微多一些。这款车没有采用奔驰的4MATIC系统,取而代之的是三个纯机械的差速锁,位于前桥、后桥和整个底盘的中部。车内也可以看见有三个控制按钮,分别控制这三个差速锁。因为保留了军用车G-Wagon的传统,越野性能极强。即便在陡峭崎岖的雪地上行驶,跟一般水泥地上的行驶也完全感觉不到差别。当时确实把试驾的人给镇住了,百年工艺真不是盖的
Ⅶ 越野车的四驱原理是什么
当某一个驱动车轮失去与地面的附着力而打滑时,其它车轮仍然具有驱动力从而能够继续驱动汽车前进。
如果是两轮驱动的汽车,当一个驱动轮失去附着力时,由于差速器的扭矩等量分配原理,另一侧的驱动轮也会失去驱动力,这样就不能驱动汽车。
由于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四轮驱动的汽车特别适合在冰雪路面、泥泞路面、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
(7)越野车电脑系统扩展阅读:
越野车不同情况四驱的应用:
1、在铺装路面使用两驱模式
所谓铺装路面是指平坦的道路,如公路,这样的路面应当使用两驱模式驾驶。因为四驱模式下,车轮前后轴是刚性连接,前后车轮转速一致,而当车辆转弯时。
前后车轮需要不同速度,这样就会发生转向制动现象,从而对分动箱、差速器、传动抽等造成损害。路虎除外,全系都是全时四驱,只选择行驶模式就可以。
2、在湿滑路面直线加速时,采用高速四驱模式
湿滑路面行驶车轮容易打滑,使用低速四驱模式会将动力均匀分配到每个车轮,使车轮附着力大幅提高。不过这只限于在湿滑路面直线加速时使用,需要过弯时必须切换成两驱。
3、在冰雪、泥沙、碎石等路面使用高速四驱模式
当通过一些较为复杂的路面,如冰雪、泥沙、碎石等路面,需要提升车辆的附着力,这时应切换到高速四驱模式,使前后车轴刚性连接,车辆通过性及稳定性好。因为这些路面不存在车辆扭力不足的情况,所以没必要用低速四驱。
Ⅷ 请问丰田越野车上的4500EFI、2700EFI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就是电喷
EFI=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system) 电子燃料注入(系统)
EFI系统工作原理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各种状态,经电脑的判断、计算,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均能获得合适浓度的可燃混合气。 电子控制喷油系统是通过空气流量计、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发动机进气量,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判断、计算、修正控制喷油器喷油的持续时间,使发动机获得该工况下运行所需的最佳可燃混合气浓度。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进气系统、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进气系统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提供必需的空气。空气经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体、进气总管、进气歧管进入气缸。在燃油系统中,油箱中的汽油从燃油泵泵出,流经汽油滤清器到喷油器,在多点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在2巴以上一般为2~5.5巴范围内;单点喷油系统压力为0.7~1.2巴。多余的燃油经压力调节器流回油箱。喷油量由喷油器通电时间的长短来控制。 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的点火定时信号送给点火器,接通、断开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使火花塞跳火,与此同时点火器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一个点火确认信号。 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其核心是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或空气流量计的信号计算进气量,并根据进气量和发动机的转速获得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和基本点火提前角,然后通过冷动水温度、进气温度、节气门开启角度、电瓶电压等各种工作参数进行修正,得到发动机在这一工况下运行的最佳喷油持续时间或最佳点火提前角。 根据发动机的要求,电子控制单元还可控制怠速、排气再循环和其他系统。
Ⅸ 黄海旗胜v3越野车电脑诊断插头在哪
旗胜V3电脑诊断插座位于方向盘左下角,从驾驶侧车门低下头就可以看到。
你所说的电脑诊断其实就是OBD,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诊断系统"。这个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有可能引起排放超标的情况,会马上发出警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灯(MIL)或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ne)警告灯亮,同时OBD系统会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标准的诊断仪器和诊断接口可以以故障码的形式读取相关信息。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