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SP到底是什么
一、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缩写,中文译成“电子稳定程序”。它综合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和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三个系统,功能更为强大。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是以下部分:
1.ABS+EBD。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EBD(电子制动力分配),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简称EBD。EBD实际上是ABS的辅助功能,是在ABS的控制电脑里增加一个控制软件,机械系统与ABS完全一致。它只是ABS系统的有效补充,一般和ABS组合使用,可以提高ABS的功效。当发生紧急制动时,EBD在ABS作用之前,可依据车身的重量和路面条件,自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后轮轮胎的滑动率,如发觉此差异程度必须被调整时,刹车油压系统将会调整传至后轮的油压,以得到更平衡且更接近理想化的刹车力分布。
2.TCS/ASR。ASR,是英文名称的缩写,如驱动(轮)防滑系统,全称“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它属于汽车主动安全装置,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车在起步、再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3.HAC。上坡辅助系统(Hill-start Assist Control,HAC),是在ESP系统基础上衍生开发出来的一种功能,它可让车辆在不适用手刹情况下在坡上起步时,右脚离开制动踏板车辆仍能继续保持制动几秒,这样便可为让驾驶者轻松的将脚由刹车踏板转向油门踏板,以防止溜车而造成事故,并且还不会让驾车者感到手忙脚乱。
4.BAS。BAS英文全称为Brake Assist System(制动力辅助系统)。据统计,在紧急情况下有90%的汽车驾驶员踩刹车时缺乏果断,制动辅助系统正是针对这一情况而设计。它可以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中探测到车辆行驶中遇到的情况,当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踩制动踏板,但踩踏力又不足时,此系统便会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把制动力增至最大,缩短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刹车距离。
5.可以实现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城市防撞,但是需要雷达或摄像头配合。
二、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汽车中的主动安全系统,作为一个汽车安全配置的标准,有很多品牌在原有基础之上加以自己的技术改进,形成了不同的名称,比如VSC,VSA,DSC,ASC等等,是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横摆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在工作中,ECU通过各个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分析车辆的行驶状态,在汽车因为受离心力的作用下即将发生侧滑的时候通过对部分车轮进行制动从而使车身保持稳定可控。说到底就是通过对部分独车轮的制动来阻止汽车发生侧滑现象。典型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在传感器上主要包括4个轮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制动主缸压力传感器等,执行部分则包括传统制动系统、液压调节器等,电子控制单元与发动机管理系统联动,可对发动机动力输出进行干预和调整。
1.ESP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检测车况的传感器来判别汽车的行驶状态。通过对单个车轮的进行干预,从而帮助驾驶者恢复对车辆的控制。比如说当我们在高速直线行驶时,前方右侧的车辆突然向左,于是我们通常会向左猛打方向,并且用力,这时通常会先出现轻微的转向不足,如果这是一辆装备了ESP的车辆,刹车系统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加大左后轮的制动力,帮助车辆向左避开前方车辆。在躲过危险后,驾驶者会立刻向右回正方向,快速地连续摆动往往会让车尾向左侧滑动。没有经验的驾驶者这时往往会因为恐惧而继续用力刹车,于是车辆很可能向左偏移,直到撞上道路的甚至滑到对面的车道车祸就发生了。而装备了ESP 的车辆则会在车尾出现滑动时,对左前轮加大制动力并对右后轮减轻制动力,使你的车在剧烈变线后继续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在不知不觉间避免了一场车祸。
2.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设计是为了让合理范围内的驾驶变得更安全,不但能控制驱动轮,还可以控制从动轮。当驾驶员操纵汽车超过极限值后,车辆可能会出现转向过渡、转向不足等意外状况,此时ESP系统会迅速介入,通过对相应车轮施加制动力从而而修正车辆行驶轨迹。ESP系统的介入可以避免一些驾驶员操控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有不少车主以为,有了ESP就可以随意猛踩油门加速或者高速过弯。然而ESP终究只是一套安全辅助系统,车辆的行驶极限并不会因此提高,一旦超越物理极限,仍然无法将车辆从失控状态救回。
3.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也有不少车主认为有了ESP就可以随意低开,但是ESP虽然能控制的是四个车轮,但是不能控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所以ESP并不能超越附着力极限控制车辆。相比正常的干燥路面行车,在冰雪路面上也是必须要小心驾驶,安全第一。
三、关于ESP你还需要知道这些要点!
1、一般车辆如果有关闭ESP按键,也不是ESP完全不起作用,只是敏感度别设置到低值。
2、关闭ESP能使车辆反应更快更敏捷,但在安全的前提下还是建议开启ESP。
3、沙石路面越野最好关闭ESP,在冰雪湿滑路面正是ESP发挥作用的时候,不应该关闭。
4、有ESP的车辆不是百分百的可以帮您从极限状态下摆脱失控,所以日常驾驶还需谨慎。
B. ABS和ESP是在什么时候开启的有什么作用
ABS是Anti-LockBrakeSystem的英文缩写,翻译过来可以叫做“刹车防抱死系统”。在没有ABS时,如果紧急刹车一般会使轮胎抱死,由于抱死之后轮胎与地面是滑动摩擦,所以刹车的距离会变长。如果前轮锁死,车子失去侧向转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后轮锁死,后轮将失去侧向抓地力,就易发生甩尾。特别是在积雪路面,当紧急制动时,就更容易发生上述的情况。
ABS是通过控制刹车油压的收放,来达到对车轮抱死的控制。其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
ESP是一套系统,它是一组程序。ESP以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为基础,通过外围的传感器收集方向盘的转动角度、侧向加速度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微处理器加工,再由液压调节器向车轮制动器发出制动指令,来实现对侧滑的纠正。因此,ESP整合了ABS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不仅能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和启动时打滑,还能防止车辆侧滑。此外,ESP还能以25次/秒的频率对驾驶员的行驶意图和实际行驶情况进行检测,随时待命对车辆的侧滑进行控制,保证驾乘者的行车安全。
ESP负责恒时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在紧急闪避障碍物,或在过弯时出现转向不足、转向过度时,ESP都能帮助车辆克服偏离理想轨迹的倾向。实际上ESP是一套电脑程序,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向ABS(刹车防抱死系统)、ASR(加速防滑装置)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其中最重要的信息由偏航率传感器提供,它负责测定汽车围绕纵轴的旋转运动(偏航率)。其它传感器负责记录偏航角速度和横向加速度。ESP的电脑会计算出保持车身稳定的理论数值,再比较由偏航率传感器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发出平衡、纠偏指令。 转向不足,会产生向理想轨迹曲线外侧的偏离倾向,而转向过度则正好相反,向内侧偏离。 具体的纠偏工作是这样实现的;ESP通过ASR装置牵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同时指挥ABS对各个车轮进行有目的的刹车,产生一个反偏航扭矩,将车辆带回到所希望的轨迹曲线上来。比如转向不足时,刹车力会作用在曲线内侧的后轮上;而在严重转向过度时会出现甩尾,这种倾向可以通过对曲线外侧的前轮进行刹车得到纠正。
C. 纠偏控制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纠偏控制器原理
由纠偏感应器B发出红外光/超声波/激光/可见光监测卷材的运行,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A。控制器发现卷材有位置漂移后,根据控制者预先设定的指令,通过驱动器D控制纠偏框架C摆动,纠正卷材位置。卷材自动纠偏系统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卷材边缘位置,将测得的位置误差信号送入控制器,经过控制单元判断处理后,控制驱动电机,将发生偏差位置的卷材纠正到正确的位置。FIFE纠偏系统提供几种不同的检测方式:检边、跟线或对中。其驱动系统使用低速同步、变频调速、步进及伺服电机驱动,驱动行程与卷材偏移量成严格的比例关系。系统还可以配合不同的探头使用,以适合检测不同卷材的需要,如:红外线光电、模拟量红外线光电等。微电脑数字式控制器为系统各项功能提供精确的控制。
纠偏控制器
纠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在物料卷绕过程中,由光电传感器检测边或线的位置,以拾取边或线位置偏差信号。再将位置偏差信号传递给光电纠偏控制器进行逻辑运算,向机械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驱动机械执行机构,修正物料运行时的蛇形偏差,保证物料直线运动。可选装左、右限位开关防止系统失控。
D. 纠偏控制/纠偏控制器
美塞斯MC15
Tidland4008301898纠偏控制:应用于钢铁、瓦楞纸、纺织、印刷、标签、贴标、造纸、塑料薄膜、建筑材料、线缆、橡胶、轮胎等行业的卷材生产制造技术。
纠偏控制是指制造商所生产的卷材在喷涂、印刷、冲切、层合、分切或者其它卷材卷绕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卷材侧面整齐一致而采取的技术操作。因为卷材边缘一旦没有对齐就会引起后续的工步出错,导致材料浪费或停工调整。所以,在处理加工卷材的时候,需要对偏移的卷材进行及时的纠偏操作,这个过程称之为纠偏。
纠偏控制涉及极广,在包装,印刷,标签,建筑材料,纸浆,生活用纸,塑料,成衣,线缆,金属加工,无纺布,瓦楞纸加工等行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典型的纠偏系统包括纠偏控制器,纠偏感应器,纠偏框架及驱动器。
纠偏控制器:一、用途
纠偏控制器可对各种卷材进行纠偏工作,根据纠偏材料的印刷图案不同而可以选择跟边,跟线方式,并自由设定单电眼或双电眼检测,纠偏执行电机为永磁低速同步电机。主要应用于印刷包装、造纸、薄膜、纺织等行业需要控制卷边齐整的场合。
二、特点
1、
内量智能单片机控制
2、
纠偏响应速度可调节
3、
带可提供单电眼或双电眼纠偏跟踪
4、
跟线和跟边自定
三、类型
1、
GXGK-A
光电纠偏控制器
检测方式:
检边
跟线
控制方式:
单电眼
双电眼
外接开关:
自动/手动开关
左转/右转开关
附件(选配):
光电眼,同步电机
滚珠丝杆
输出功率:
50---500W
2、GXGK-5微电脑光电纠偏控制器
参数↓
响应时间:≤50ms(可调)
纠偏精度:±0.2mm
输出功率:50-500W
张力输出:0-2A
检测方式:检边、跟线
控制方式:单电眼、双电眼
外接开关:自动/手动
左转/右转开关
附件(选配):光电眼、同步电机、滚珠丝杆
工作电压:AC220V±15%
50Hz
E. 光电纠偏仪控制系统中单电眼和双电眼有什么区别
光电纠偏仪控制系统中的单电眼开关量的纠偏摆动大,开关量纠偏控制系统精度不准。光电纠偏仪控制系统中的双电眼把光电纠偏仪的摆动幅度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以内,跑偏的时候也不至于滑向一边。-天机传动
F. 纠偏控制器上现实请执行驱动器行程校准命令怎么办
周边控制器上线时,请执行驱动器形成标准的命令。可以在电脑终端程序重新设定一下
G. esp是什么意思,它是自动的还人来操作的
你好。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缩写,这串英文字母的中文含意为“电子稳定程序”。 也有些汽车公司采用自己的缩写,比如沃尔沃公司叫DSTC,宝马车上被叫作DSC,而丰田凌志又称其为VSC。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所起到的作用跟ESP是一致的。 从它的名字来看,与其说ESP是一套系统,倒不如说它是一组程序。ESP以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为基础,通过外围的传感器收集方向盘的转动角度、侧向加速度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微处理器加工,再由液压调节器向车轮制动器发出制动指令,来实现对侧滑的纠正。因此,ESP整合了ABS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不仅能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和启动时打滑,还能防止车辆侧滑。此外,ESP还能以25次/秒的频率对驾驶员的行驶意图和实际行驶情况进行检测,随时待命对车辆的侧滑进行控制,保证驾乘者的行车安全。
ESP负责恒时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在紧急闪避障碍物,或在过弯时出现转向不足、转向过度时,ESP都能帮助车辆克服偏离理想轨迹的倾向。实际上ESP是一套电脑程序,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向ABS(刹车防抱死系统)、ASR(加速防滑装置)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其中最重要的信息由偏航率传感器提供,它负责测定汽车围绕纵轴的旋转运动(偏航率)。其它传感器负责记录偏航角速度和横向加速度。ESP的电脑会计算出保持车身稳定的理论数值,再比较由偏航率传感器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发出平衡、纠偏指令。 转向不足,会产生向理想轨迹曲线外侧的偏离倾向,而转向过度则正好相反,向内侧偏离。
具体的纠偏工作是这样实现的;ESP通过ASR装置牵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同时指挥ABS对各个车轮进行有目的的刹车,产生一个反偏航扭矩,将车辆带回到所希望的轨迹曲线上来。比如转向不足时,刹车力会作用在曲线内侧的后轮上;而在严重转向过度时会出现甩尾,这种倾向可以通过对曲线外侧的前轮进行刹车得到纠正。
ESP对司机说“不” 汽车行业内80年代的热门话题是ABS,90年代是牵引力控制装置,而当前的热门话题是电子稳定程序(简称ESP)。
一个晴朗的冬日,两辆宝马轿车拉开一段距离,沿着一条白雪覆盖的山间公路,以中等车速驶过一连串下坡的弯道。第一辆车的司机尽管把转向盘打得飞快,还是没能躲过麻烦,车子一滑扎进了路旁的雪堆里。几秒钟后,另一辆宝马轿车却顺利地通过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在于第二辆车上装了一套电子稳定程序。在不良路况下行车,有ESP就可以化险为夷,处变不惊;没ESP就会危机四伏,保不齐什么时候会出事。
ESP能够通过自动地向一个或多个车轮施加制动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每秒进行150次制动,以把车子保持在司机所选定的车道内。目前它有3种类型:能自动向全体4个车轮独立施加制动力的四通道或四轮系统;只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的双通道系统;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而对后轮只能一同施加制动力的三通道系统。
ESP与ABS及牵引力控制系统共同工作,但跟它们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司机对它进行操作,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作出反应。装上了ESP的汽车不再盲目服从司机,当司机让它干蠢事时它会说“不”。例如,ESP能纠正司机的过度转向和不足转向。
比如:一辆汽车行驶在路滑的左弯道上,当过度转向开始使得车子向右甩尾时,ESP的传感器感觉到了滑动,就迅速让右前轮制动,使汽车产生顺时针方向的转矩,而将汽车保持在原来的车道内;当不足转向使前轮驶离路面而丧失对地面的附着力时,四通道的ESP就让左后轮制动,由此产生逆时针方向的转矩使汽车回到正确路线上(如果车上装的是双通道的ESP,则会使左前轮制动)。
ESP对过度转向和不足转向感觉的灵敏度超过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赛车运动员。 如今,全世界有罗伯特•博世、电装(Denso)、Continental Teves、德尔福、Aisin Seiki和TRW等6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生产ESP。博世公司去年销售了约150万套ESP,今年可望销出210万套;Continental Teves公司去年售出了约180万套,2003年的订货量已达到340万套。 ESP的工作以微型电脑的算法为依据。微电脑对来自几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评估。虽然各个厂家所用的软件不同,但它们的ESP都有下述硬件:
* 转向传感器。它监测转向盘旋转的角度,帮助确定汽车行驶方向是否正确。
* 车轮传感器。它监测每个车轮的速度,确定车轮是否在打滑。
* 侧滑传感器。它记录汽车绕垂直轴线的运动,确定汽车是否在打滑。
*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它对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起反应,确定汽车是否在通过弯道时打滑。
这些传感器还向控制装置提供汽车在任何瞬间的运行状况信息。但ESP无法对抗物理学定律,如果汽车跑得太快,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出事故。 其实ESP算不上是新事物,它已经在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等品牌的车上用了几年,雪佛兰•考维特、某些凯迪拉克车型和日本豪华车也用了,现在它已普及到了北美一些比较便宜的车型。如奥兹莫比尔的Intrigue、福特•福克斯和许多轻型卡车上。它的价格已不昂贵,消费者只需为之花大约500美元。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会进一步降低。到目前为止欧洲是ESP最大的市场,而且将继续保持几年。预计2004年,占欧洲轻型汽车年销量三分之一的车(即500万辆)将装有ESP。
ESP在欧洲热销应归功于“麋鹿试验”。1997年10月,梅赛德斯—奔驰公司邀请欧洲汽车媒体的记者们试驾它的新A级车。一位瑞典记者开车在一次迅速躲避撞车的急转弯中翻车了。这样的急转弯操作就叫做“麋鹿试验”,因为它模拟司机躲避突然出现在公路上的动物。这事被嚷嚷得满城风雨,极大地败坏了A级车的形象,厂家只好停产,在技术上重新策划。 对该车所做的最大改进就是把ESP作为标准设备用到了车上,成功地把它从十分尴尬的境地中救出来了。这事也被吵吵得任人皆知,无形中为ESP做了一个不花钱的大广告。对其在欧洲迅速崛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考虑到当年ABS在美国推广起来步履艰难,这次供应商们对ESP在北美的推出保持低调,不大张旗鼓。但该系统能减少翻车导致的死亡事故这一个大亮点吸引了华盛顿法规制订者们的目光,他们深受运动多用途车翻车事故频频发生的困扰,正想着要为这种车制订一个强制性的标准。
因此,即使厂家对ESP推广不很卖力气,美国政府也可能强制让某些汽车使用。因为用户的安全是件大事,单凭安全带和气囊还不足以保证安全。虽然目前北美对ESP的使用还刚刚起步,但它在美国汽车上安装率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欧洲,预计6年内可经达到目前ABS的安装率。2000年,在北美销售的90%的轻型卡车和65%的轿车都装了ABS。可以指望有朝一日ESP将使得美国运动多用途车的翻车事故大为减少。
ESP®的组成部件
,ESP®除用到了ABS和TCS的轮速传感器和液压调节器之外,还包含包含了一个集成有侧向加速传感器的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这两只传感器主要负责测量汽车围绕其纵轴的回转运动和记录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①带有ECU的液压调节器:增加或减少车轮制动器中的制动压力
②轮速传感器:测量车轮的即时转速
③转向角传感器:用于记录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④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和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汽车围绕其纵轴的回转运动和离心力
⑤与发动机管理系统进行通讯的设备
ESP®的工作方式
微处理器不断比较实际工况和理想工况,一旦车辆表现出跑偏的趋势,微处理器能迅速地进行干预。由于使用了逻辑运算以及专门为该车辆编制的数据,微处理器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就能给出必要的解决方案。它适时向制动器发出指令,使得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压力都精准可靠,以达到纠正跑偏或侧滑的效果。另外,从车辆动力学角度来说,当车辆的加速度达到临界状况时,ESP®还能降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抑制跑偏或侧滑。
ESP®的实际作用:
1.行驶工况:在多变的路面上行驶
●没有装备ESP®
①车辆跑偏(转向不足),即前轮向外偏离弯道,车辆失去控制。
②一旦驶入干燥的沥青路面,车辆就开始打滑。
●装备有ESP®
车辆表现出转向不足的趋势,即将跑偏,增加右后轮制动力的同时降低发动机输出扭矩至车辆保持稳定。
2.行驶工况:避让障碍物
●没有装备ESP®
①紧急制动,猛打方向盘,车辆转向不足。
②车辆继续;中向障碍物,驾驶员反复打方向盘,以求控制车
辆,车辆避开障碍物。
③当驾驶员尝试恢复正常行驶路线时,车辆产生侧滑
●装备有ESP®
①紧急制动,猛打方向盘,车辆转向不足。
②增加左后轮制动力车辆按照转向意图行驶。
③恢复正常的行驶路线,车辆有转向过度的倾向上施加制动力至车辆保持稳定。
3.驾驶员转弯过快
●没有装备ESP®
①出现甩尾,企图通过方向盘来调整方向辆侧滑。
●装备有ESP®
①车辆有甩尾的倾向,自动在右前轮上施加制动力至车辆保持稳定。
②车辆有甩尾的倾向,自动在左前轮上施加制动力至车辆保持稳定。
ESP®时刻监视着车辆的稳定性,始终对危险情况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让安全变得更为主动。不过,ESP®并非无所不能,只有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在轮胎和地面之间有起码的附着力,ESP®才能控制车辆保持稳定。因此,谨慎驾驶才是确保安全的最佳措施。
总结来说,ESP工作过程如下:
ESP分析:驾驶员通过对方向盘的操作,想向哪个方向行驶?
ESP检测:车辆的行驶方向是什么?
ESP干预:有针对性地对各个车轮实施制动。
ESP与ABS、TCS有什么区别?
ESP提高了所有行驶条件下的主动安全,特别是在转弯时,即侧向力起作用时,ESP使车辆稳定并保持安全行驶。而ABS和TCS仅仅在纵方向上起作用。ESP不仅用到了ABS和TCS的所有部件,还包含了一个集成有侧向加速传感器的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
H. KRD伺服纠偏控制器怎么用
天机传动-KRD伺服纠偏控制器伺服电机一体机的原理如下:
1、由纠偏感应器B发出红外光/超声波/激光/可见光监测卷材的运行,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A。
2、控制器发现卷材有位置漂移后,根据控制者预先设定的指令,通过驱动器D控制纠偏框架C摆动,纠正卷材位置。
3、卷材自动纠偏系统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卷材边缘位置,将测得的位置误差信号送入控制器,经过控制单元判断处理后,控制驱动电机,将发生偏差位置的卷材纠正到正确的位置。
纠偏系统提供几种不同的检测方式:
2、检边、跟线或对中。
3、其驱动系统使用低速同步、变频调速、步进及伺服电机驱动,驱动行程与卷材偏移量成严格的比例关系。
4、系统还可以配合不同的探头使用,以适合检测不同卷材的需要,如:红外线光电、模拟量红外线光电等。
5、微电脑数字式控制器为系统各项功能提供精确的控制。
I. 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工作原理
自动纠偏装置器是一种批改卷材在向前运动中呈现的侧边差错的机械设备,位移式纠偏是经过更改卷材在进口和出口跨度来完成卷材侧边批改。
自动纠偏装置纠偏作业原理
由纠偏感应器B宣布红外光/超声波/激光/可见光监测卷材的工作,将信号发送给操控器A。操控器发现卷材有方位漂移后,依据操控者预先设定的指令,经过驱动器D操控纠偏框架C摇摆,纠正卷材方位。卷材主动纠偏体系运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卷材边际方位,将测得的方位差错信号送入操控器,经过操控单元判断处理后,操控驱动电机,将发生偏差方位的卷材纠正到正确的方位。
FIFE纠偏体系供给几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边、跟线或对中。 其驱动体系运用低速同步、变频调速、步进及伺服电机驱动,驱动行程与卷材偏移量成严厉的比例关系。体系还能够配合不同的探头运用,以适合检测不同卷材的需求,如:红外线光电、模拟量红外线光电等。微电脑数字式操控器为体系。
自动纠偏装置纠偏作业具有作业安稳,高准确,反响灵敏,耐久经用及装置调试简单的特色,广泛应用于:包装机械,印刷机械,标签设备,纸处理加工设备,塑料和橡胶机械,纺织设备,金属加工设备,卫生用品生产线等新兴职业的生产流水线中。
自动纠偏装置纠偏作业的效果
自动纠偏装置纠偏操控器是电子纠偏体系的心脏。和适当的感应器、驱动器、等纠偏组件组合,自动纠偏装置纠偏能够供给高精度、均衡、闭环、有着高动态响应的伺服体系。
以 下 是 天 机 传 动 自 动 纠 偏 装 置 纠 偏 工 作 原 理 图:
J. 塑料印刷机械谁的好
塑料印刷机很多种:有电脑自动套色凹版印刷机、四色柔性凸版印刷机、四至八色柔性凸版印刷机、双色柔性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吹膜印刷机等。
特点:1、电脑自动套色对版系统,套色精确;
2、电脑自动纠偏控制系统,自动纠偏;
3、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力矩电机、恒张力控制;
4、收放料轴采用气涨轴,装卸操作方便。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想了解更清楚可以去咨询相关厂家,会一一为你解答:广州地区的一个塑料机械厂家,*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