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至第四代依次是什么
按照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到第四代依次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
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软件方面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1)电脑系统几代扩展阅读:
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5、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6、性价比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电脑,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21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计算。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从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发展到了功能复杂、体积微小、资源网络化等。
Ⅱ 计算机有几代
计算机有四代。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4、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5、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2)电脑系统几代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3、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4、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5、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6、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7、性价比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电脑,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21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计算机发展很迅速,有台式的还有笔记本。
Ⅲ 现代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代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4代。
一电脑
(1)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2)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3)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
(4)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
Ⅳ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是什么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如下:
1、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机是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
2、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机是以晶体管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第三代机是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4、第四代计算机:第四代机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4)电脑系统几代扩展阅读:
为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有以下这些:
1、冯·诺依曼(1903-1957)
美籍匈牙利裔科学家、数学家,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
2、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6.23—1954.6.7)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着名的“图灵机”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
Ⅳ 怎样看自己的台式电脑是第几代机
台式电脑的代数是依据CPU判定,详细方法如下:
1、win10系统,在桌面上右键【此电脑】,win7和XP桌面上右键【我的电脑】,然后选择【属性】。
以intel为例,CPU型号的信息如下:
1、Intel处理器有多个品牌,Core酷睿、Pentium奔腾、Celeron赛扬、Xeon至强、Atom凌动等,其中至强是针对服务器推出的,不过这些品牌中的处理器,即使是至强,也有很多型号用在个人电脑上。
2、酷睿处理器的i3/i5/i7/i9只是CPU的等级,从低端到高端,同时CPU的核心数、线程数以及是否支持HT超线程都是没有规律的,此外例如至强处理器的E3/E5/E7也是一样,只是等级。
3、CPU等级后面(i3/i5/i7/i9)会跟着4个数字,有些是4个数字带1或2个字母。四个数字的第一个表示CPU代数,比如i7-8XXX,就是第八代酷睿。
4、CPU后面的四个数字扣除第一个之后,后三位数字就是Intel SKU型号,比如i5系列就拥有i5-X600/500/400,后三位数字越大,就说明它在同等级下是级别更高的处理器,简单来说就是性能更强。比如同样是i5级别,i5-8600的性能就比i5-8500更强,因为600>500。
5、CPU最后一位,如果带字母,一般叫后缀,这个后缀表示意思有很多种,根据所带的字母来决定。不带字母就说明这个处理器很普通,适合多数人使用。
Ⅵ 一般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什么作为标准的分为几代
一般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所用电子器件作为标准的。分为4代。
1、电子管时代。
第一个电子管是在1904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的,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人莫克利使用了18000个电子组成。当时的主存储器使用的是阴极射线示波管经典存储、水银延迟线存储器,只能进行几千到几万次/秒的运算。
2、晶体管时代。
这个时代主要元器件是使用的晶体管,是由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发明的。主要存储器是磁芯、磁鼓。可以进行几十万到百万次/秒的运算。
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由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Kilby发明的。主要存储器有磁芯和半导体存储器,可以进行百万到几百万次/秒的运算。磁盘变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开始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4、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主要使用的元器件是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由1971年英特尔公司发明了微处理器4004,主要存储器是使用的半导体存储器。可以进行几百万到千亿次/秒的运算,其特点是计算机体系架构有了较大的发展,并行处理、多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等进入使用阶段:软件系统工程化、理论化、程序设计实现部分自动化的能力。
(6)电脑系统几代扩展阅读:
划分计算机发展时代的标志主要有计算机的器件和系统结构的特点。前者包括器件的更新,其速度、功能、可靠性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是计算机发展的物质基础;后者包括系统结构的不断改进,许多新概念不断提出并且得到实现,推动计算机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逐渐普及,各种计算机网络怎么连接起来就显得相当的复杂,因此需要把计算机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使之更好的连接,因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就显得相当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Ⅶ windows操作系统一共有几代,分别有哪些
到这里看吧 很全的
基本可以分为以下6大类:
(1)Windows 98
Windows 98是一个发行于1998年6月25日的混合16位/32位的图形操作系统。这个新的系统是基于Windows 95上编写的,它改良了硬件标准的支持,例如USB、MMX和AGP。其它特性包括对FAT32文件系统的支持、多显示器、Web TV的支持和整合到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Internet Explorer,称为活动桌面(Active Desktop)。Windows 98 SE(第二版)发行于1999年6月10日。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改进,例如Internet Explorer 5、Windows Netmeeting 3、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和对DVD-ROM的支持。
Windows 98的最低系统需求:486DX/66MHz或更高的处理器,16MB的内存,更多的内存将改善性能;如果使用FAT16文件系统, 典型安装需250兆;因系统设置和选项不同, 所需空间范围在225兆到310兆之间;如果使用FAT32文件系统, 典型安装需245兆;因系统设置和选项不同, 所需空间范围在200兆到270兆之间;CD-ROM或DVD-ROM驱动器和VGA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微软鼠标或兼容的指向设备。
(2)Windows ME
Windows ME是一个32位图形操作系统,由微软公司发行于2000年9月14日。这个系统是在Windows 95和Windows 98的基础上开发的。它包括相关的小的改善,例如Internet Explorer 5.5。其中最主要的改善是用于与流行的媒体播放软件RealPlayer竞争的Windows Media Player 7。但是Internet Explorer 5.5和Windows Media Player 7都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Movie Maker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新的组件。这个程序提供了基本的对视频的编辑和设计功能,对家庭用户来说是简单易学的。但是,最重要的修改是系统去除了DOS,而由系统恢复代替了。在概念上,这是一个大的改进:拥护不再需要有神秘的DOS行命令的知识就可以维护和修复系统。实际上,去除了DOS功能对维护来说是一个障碍,而系统恢复功能也带来一些麻烦:性能显着的降低;它也被证明并不能有效的胜任一些通常的错误。由于系统每次都自动创建一个先前系统状态的备份,使得非专业人员很难实行一些急需的修改,甚至是删除一个不想要的程序或病毒。
(3)Windows 2000
Windows 2000是一个由微软公司发行于2000年12月19日的32位图形商业性质的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有四个版本:Professional、Server、Advanced Server和Datacenter Server。其中Professional是桌面操作系统,它的前一个版本是Windows NT4.0 workstation版本。适合移动家庭用户使用,可以用于升级WIN9X和NT4。她以NT4的技术为核心,采用标准化的安全技术,稳定性高,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再像WIN9X那样频繁的出现非法程序的提示而死机。
Windows 2000 Server是服务器版本,它的前一个版本是Windows NT4.0 server版。即可面向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内部网络服务器,但它同样可以应付大型网络中的各种应用程序的需要。Server在NT4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改进,在各种功能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
Advanced Server是Server的企业版,它的前一个版本是Windows NT4.0企业版。与Server版不同的是,Advanced Server具有更为强大的特性和功能。它对SMP(对称多处理器)的支持要比Server更好,支持的数目可以达到四路。
Datacenter Server是目前为止最强大的服务器系统,可以支持32路SMP系统和64GB的物理内存。该系统可用于大型数据库、经济分析、科学计算以及工程模拟等方面,另外还可用于联机交易处理。
所有版本的Windows 2000都有共同的一些新特征:NTFS5,新的NTFS文件系统;EFS,允许对磁盘上的所有文件进行加密;WDM,增强对硬件的支持。如果是家用,还是选择Professional比较好;如果用于企业内部的服务器就应该选择Server;但如果是用于W EB服务器,那么Advanced Server是最合适的;Datacenter Server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是用不着,因为它的定位是大型的数据处理。
(4)Windows XP
Windows XP,或视窗XP是微软公司最新发布的一款视窗操作系统。它发行于2001年10月25日,原来的名称是Whistler。微软最初发行了两个版本,家庭版(Home)和专业版(Professional)。家庭版的消费对象是家庭用户,专业版则在家庭版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为面向商业的设计的网络认证、双处理器等特性。且家庭版只支持1个处理器,专业版则支持2个。字母XP表示英文单词的“体验”(experience)。
Windows XP是基于Windows 2000代码的产品,同时拥有一个新的用户图形界面(叫做月神Luna),它包括了一些细微的修改,其中一些看起来是从Linux的桌面环境(desktop environmen)诸如KDE中获得的灵感。带有用户图形的登陆界面就是一个例子。此外,Windows XP还引入了一个“基于人物”的用户界面,使得工具条可以访问任务的具体细节。
它包括了简化了的Windows 2000的用户安全特性,并整合了防火墙,以用来确保长期以来以着困扰微软的安全问题。
Windows XP的最低系统要求:推荐计算机使用时钟频率为 300 MHz 或更高的处理器;至少需要 233 MHz (单个或双处理器系统);推荐使用Intel Pentium/Celeron 系列、AMD K6/Athlon/Duron 系列或兼容的处理器,推荐使用 128 MB RAM 或更高(最低支持64M,可能会影响性能和某些功能),1.5 GB可用硬盘空间,Super VGA (800x600) 或分辨率更高的视频适配器和监视器,CD-ROM或DVD驱动器,键盘和Microsoft 鼠标或兼容的指针设备。
(5)WINDOWS 2003
相比Windows XP的左右摇摆,Windows 2003(全称Windows Server 2003)才是微软朝.NET战略进发而迈出的真正的第一步。Windows 2003起初的名称是Windows.NET Server 2003, 2003年1月9日正式改名为Windows Server 2003,并于今年5月步入大陆市场,包括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Enterprise Edition(企业版)、Datacenter Edition(数据中心版)、Web Edition(网络版)四个版本,每个版本均有32位和64位两种编码。
它大量继承了Windows XP的友好操作性和Windows 2000 sever的网络特性,是一个同时适合个人用户和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3完全延续了Windows XP安装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几乎不需要多少人工参与就可以自动完成硬件的检测、安装、配置等工作。虽然在名称上,Windows 2003又延续了Windows家族的习惯命名法则,但从其提供的各种内置服务以及重新设计的内核程序来说,Windows 2003与Windows 2000/XP有着本质的区别。Windows 2003对硬件的最低要求不高,和Windows 2000 Server相仿,Enterprise Edition版本对CPU频率要求133MHz以上,内存最小需求为128MB。
(6)windows vista
http://tieba..com/f?kz=488295335
Ⅷ 电脑最新系统是windows几
现在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版本是Windows11,正式版本已经于今年10月5日推出,英特尔8代及更新的处理器以及AMD锐龙2代3代处理器的电脑,以及具备TPM2.0功能的电脑可以直接安装,不符合条件的电脑只能使用一些特殊方法强制安装。
Ⅸ 现代计算机既数字电子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代
现代计算机既数字电子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4代。
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数字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存储系统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中央处理器与主存储器合称为中央处理机;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与辅助存储器合称为计算机外围设备。计算机仅有硬件还不能工作,还必须有一套“程序”,赖以确定信息处理的规则和次序。
同样的硬件配以不同的程序,就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计算机的程序和相应的数据及文档合称为计算机软件,它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计算机应用软件和计算机支持软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