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设置 > 第一代电脑有哪些东西

第一代电脑有哪些东西

发布时间:2022-04-20 06:20:44

A. 电脑的发展史有哪些

电脑从产生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电脑(1946-1958年第一代电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因此,通常人们又称第一代电脑为电子管电脑。用水银延迟线或阴极射线管作主存储器,用磁鼓作辅助储存,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进行输入和输出,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写程序。这一代电脑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研究。它体积庞大、笨重、耗电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维护困难。其主流机器为UNIVAC。

第二代电脑(1959-1964年第二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体积减小,但功能增强,这一代电脑又被人们称为晶体管电脑。辅助存储器采用了铁氧磁芯和磁鼓、磁盘,开始用高级语言(FORTRAN、COBOL、ALCOL等)编写程序,并出现了管理程序。该阶段的电脑使输入、输出和运算可“同步”进行。电脑的应用已经从军事领域和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它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耗电量减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强。其主流机种为IBMT00系列。

第三代电脑(1965-1970年第三代电脑的硬件部分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体管,因此又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脑。采用微程序技术和流水线技术提高了电脑的灵活性和运行速度;软件方面管理程序已经发展为操作系统,并出现了诊断程序。这一时期的电脑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以及过程控制。由于元器件体积减小、功能增强,使得电脑的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该阶段的主流产品是IBM-svsteIn/360。

第四代电脑(1971年至今第四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外部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软件更加丰富,并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新型的工业部门。电脑的体积、容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微型电脑的出现,开始形成网络。

电子电脑在经历了上面这四个发展阶段以后,目前正向第五代过渡。第五代电脑与前四代电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讯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电脑系统,它不仅能进行数值计算和处理一般的信息,而且主要面向知识处理,具有推理、联想、学习和理解的能力,能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取新的知识。

B. 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什么

第一代叫做电子管电脑,第二代是晶体管电脑,第三代是集成电路电脑,第四代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自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起,至今不过短短半个多世纪历史,然而,它的发展之迅速、普及之广泛、对整个社会和科学技术影响之深远,是任何其它学科所不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脑已经发展了四代,现在正向第五代电脑发展。

第一代电脑叫做电子管电脑,体积庞大,可靠性差,输入输出设备有限,内存容量只有数百字到数千字,主要以单机方式完成计算,数据表示为定点数。

第二代电脑叫做晶体管电脑,用铁淦氧磁心和磁盘作为存储器,体积和质量比电子管电脑小,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电脑叫做集成电路电脑,包括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了铁淦氧磁心存储器,采用了微程序控制技术。

第四代电脑叫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主存储器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多媒体电脑。

(2)第一代电脑有哪些东西扩展阅读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C.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元件分别是什么

1、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元件分别是

1)第一代计算机 也就是第一台计算机 诞生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取名ENIAC 主要由电子管主成 虽然笨重计算速度慢 和现代的计算器差不多 但他是计算机的一个里程碑。

2)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由晶体管组成 相较于第一代它的计算速度得到加快 寿命得到加长 功耗.体积.重量明显的减小了。

3)第三代计算机主要由小规模集成电路主成 这一代计算机使得计算机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同时使他的寿命 计算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功耗体积重量大幅减轻 值得一提的是 该时代还出现了操作系统 使计算机平民化有了可能。

2、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特别是互联通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 亿无线互联网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

D.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随即在50年掀起了计算机研制的第一个高潮时期,那时的计算机中的主要元器件都是用电子管制成的,后人将用电子管制作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发展有三个特点:即由军用扩展至民用,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同时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50年代末,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发展,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使计算机遇上第一次大飞跃发展的机遇。

E. 第一代计算机由什么组成

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管技术,典型产品有1951生产的UNIVACI,由Mauchly
and
Eckert设计
第一代机的特点:无操作系统,采用机器指令或汇编语言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
采用电子管作基础元件;
使用汞延迟线作存储设备,后来逐渐过渡到用磁芯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是用穿孔卡片,用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系统软件还非常原始,用户必须掌握用类似于二进制机器语言进行编程的方法.

F. 电脑的发展史是什么

电脑的发展史是:

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启发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思想。

1889年,美国科学家赫尔曼·何乐礼研制出以电力为基础的电动制表机,用以储存计算资料。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ENIAC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电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从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发展到了功能复杂、体积微小、资源网络化等。

计算机的未来充满了变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实现性能的飞跃却有多种途径。不过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路线,计算机的发展还应当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要注重环保等等。

计算机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机器语言、程序语言、简单操作系统和Linux、Macos、Windows等现代操作系统四代,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四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亿次每秒。

计算机也由原来的仅供军事科研使用发展到人人拥有,计算机强大的应用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要,未来计算机性能应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G. 什么时候开始有电脑的

  1. 1940年,美国的华德·爱肯制造出第一部新型的电脑,命名为“马克1号”。这电脑非常庞大,操作时还会发出巨大的声音,而且每秒钟仅能处理两个附加问题,但它毕竟是最早的电脑。

  2. 一般来说,世界上第一部电脑,是1945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设计和研制出来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实就是电子识字计算机。不过,在这之前,人们研究电脑已经很厂一段时间了。

H.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是由______构成的。

是由电子管组成的。
电脑从1946年到现在,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目前我们用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I. 电脑进化史

电脑从产生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电脑(1946-1958年第一代电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因此,通常人们又称第一代电脑为电子管电脑。

第二代电脑(1959-1964年第二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体积减小,但功能增强,这一代电脑又被人们称为晶体管电脑。

第三代电脑(1965-1970年第三代电脑的硬件部分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体管,因此又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第四代电脑(1971年至今第四代电脑的硬件部分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

(9)第一代电脑有哪些东西扩展阅读: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从2008年起,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它正在成为一个通俗和大众化(Popular)的词语。云计算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因为它使得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了可能。

J.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是什么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如下:

1、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机是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

2、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机是以晶体管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第三代机是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4、第四代计算机:第四代机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10)第一代电脑有哪些东西扩展阅读:

为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有以下这些:

1、冯·诺依曼(1903-1957)

美籍匈牙利裔科学家、数学家,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

2、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6.23—1954.6.7)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着名的“图灵机”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

阅读全文

与第一代电脑有哪些东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羊毛电脑机u盘文件怎么导出 浏览:477
图片编辑文字手机软件 浏览:183
龟斗士电脑屏幕膜 浏览:825
100瓦电脑主机配置 浏览:178
怎么把电脑设置玩不了单机游戏 浏览:59
云电脑开机快 浏览:641
学动漫用什么类型的电脑 浏览:264
笔记本电脑亮度过高就黑屏 浏览:850
电脑怎样查看硬件配置 浏览:427
如何提高电脑显存 浏览:320
老电脑加硬盘蓝屏 浏览:122
电脑上盖更换多少钱 浏览:605
笔记本电脑连接wifi网络不可用 浏览:534
平板电脑托盘 浏览:317
长城麒麟电脑怎么设置wifi 浏览:602
手机试音软件 浏览:335
苹果充电提示音软件 浏览:342
能装手机卡的平板电脑 浏览:189
苹果的美图软件 浏览:576
电脑和手机的发票都流转到哪里了 浏览: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