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设置 > 电脑主板的信号频率有哪些

电脑主板的信号频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14 06:03:57

㈠ 主板的二分频、4分频、6分频是怎么回事

分频作用是保证主板的外频变化时PCI等外设的工作频率能够固定在标准频率下,例如PCI的33MHz,也就是说当外频变化时,这个分频除以分频数字,便能得到PCI的工作频率。现在CPU外频最高能够取到200MHz,这样当外频为200MHz的时候,如果主板支持六分频也就是说200除以6就得到PCI的标准频率33MHz。主板要求支持高分频,这是因为如果PCI、AGP等设备工作在非标准频率下会对这些设备造成一定损害。

设计一个振荡器、分频器,可实现2分频、4分频输出的电路,每路分频输出,用发光二极管指示显示;整荡器频率及分频指示以人眼能够分辨为宜。

二分频电路就是用同一个时钟信号通过一定的电路结构转变成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 二分频就是通过有分频作用的电路结构,在时钟每触发2个周期时,电路输出1个周期信号。比如用一个脉冲时钟触发一个计数器,计数器每计2个数就清零一次并输出1个脉冲。那么这个电路就实现了二分频功能。

四分频就是通过有分频作用的电路结构,在时钟每触发4个周期时,电路输出1个周期信号。比如用一个脉冲时钟触发一个计数器,计数器每计4个数就清零一次并输出1个脉冲,那么这个电路就实现了四分频功能。

㈡ 请告知PC中几中频率间的关系。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人们随时都会听到“频率”这个技术参数,它是衡量系统运行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率高,说明系统运行速度快。但是不同设备运行在不同的频率范围,例如Hz(Hertz赫兹)、kHz(千赫兹)、MHz(兆赫兹)、GHz(吉赫兹)等。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脉冲信号的周期数。电脑中,时钟频率通常用“CLK”标记。为了保证电脑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行,电脑系统必须严格以时钟脉冲频率为基准进行工作。
一、时钟频率。电脑主板上有个晶振元件,当主板通电后它就会产生电振荡,产生一系列高频率的脉冲。但是这些脉冲与电脑需要的频率不匹配,因此需要将这些原始频率输入到时钟频率发生器芯片,变为电脑需要的各种工作频率(简称为“分频”或“倍频”)。例如CPU前端总线频率、内存总线频率、AGP显示总线频率、系统工作时钟等都是这样获得的。实际上,在CPU内部、显卡、声卡等设备上都有自己的晶振和时钟发生器电路,产生时钟频率。
二、CPU主频率。以一个Pentium 4 CPU(它的工作主频率为1GHz)为例,1GHz说明每秒产生10亿个时钟脉冲信号,每个时钟信号周期为1ns。Pentium 4 CPU有4条流水线运算单元,如果负载均匀,CPU在1个时钟周期内可以进行4次二进制加法运算。这就意味着该Pentium 4 CPU每秒可执行40亿条二进制加法运算。但如此惊人的运算速度不能完全为用户服务,电脑硬件和*作系统本身还要消耗CPU的资源,例如动态内存刷新、键盘中断扫描、屏幕界面显示、内存分配调度等。CPU主频率的高低是决定电脑的性能和价格水平的主要参数。
三、内存时钟频率与内存总线频率。目前电脑使用的内存有PC133 SDRAM(同步动态内存)、PC266 DDRRAM(双倍数据传输内存)、PC800 RDRAM(Rambus动态内存)等几种类型。用户应注意内存时钟频率与内存总线频率的区别。内存时钟频率是指内存工作时的参考频率;而内存总线频率是指内存中数据传输的频率。例如,PC133 SDRAM内存时钟频率为133MHz,它只能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传输数据,即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能传输1次数据,数据存取周期为7ns左右,数据传输率为1GB/s左右;PC266 DDRRAM内存能够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时传输数据,因此DDR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能够传输2次数据,当内存时钟频率为133MHz时,内存总线频率为266MHz,数据存取周期为3ns左右,数据传输率为2GB/s左右;PC800 RDRAM内存时钟频率为400MHz,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可以传输数据,因此一条内存通道的数据传输率为1.6GB/s,采用双通道内存总线时,内存总线频率达到800MHz,数据传输率可达3.2GB/s。
四、总线传输频率。总线是指电脑内部数据传输的通道,总线制作在主板上,它由许多线路组成。电脑总线采用分层结构,运行频率逐级降低。第一级为数据传输通道;第二级数据传输通道由内存总线与图形总线组成;第三级数据传输通道是MCH(内存控制中心)与ICH2(输入/输出控制中心)之间的Hub控制总线;第四级数据传输通道是PCI总线及各种I/O接口。
五、显示器刷新频率。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是由显示器内部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扫描而成,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每秒在屏幕上扫描的水平线数称为“行频”(或水平扫描频率,单位为Hz)。行频越高图像的稳定性越好,行频高制造工艺复杂,产品价格高,并且显像管容易损坏。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从屏幕左上角扫描到屏幕右下角,称为“一场”(帧),即完成一次画面扫描。电子枪每秒在屏幕上扫描完整画面的次数称为“场频”(或垂直扫描频率,Hz)。当“场频”低于75Hz时,屏幕画面将产生闪烁现象,长时间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将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视觉健康。
由此可见,频率往往与数据传输速率有关。那么是不是所有传输数据的设备都需要时钟频率呢?不一定,只有那些需要严格按照时序工作的设备才需要时钟频率,例如CPU、内存等。那些数据传输量不大,信号时序要求不严格的接口就不需要时钟频率,例如电脑的“串口”就不需要时钟频率。提高系统时钟频率可以提高整个电脑的性能,但提高频率也必然带来发热、干扰等现象,影响稳定运行,尤其是进行CPU超频应特别注意。

㈢ 电脑主板晶振是什么规格

电脑主板上的有四大类晶振:

1、时钟晶振:时钟晶振和时钟产生成电路相连,频率为14.318MHz,这种晶振损坏后,会造成主板不能启动的故障。正常工作时,两个引脚之间的电压为1~1.6V。

2、实时晶振:实时晶振和南桥芯片相连,频率为32.768kHz,这种晶振损坏后,会造成时间部准确或不能启动的故障。正常工作时,两个引脚之间的电压为0.5V左右。

3、声卡晶振:声卡晶振和声卡芯片相连,频率为24.576 MHz,这种晶振损坏后,会造成声音变质或者无声的故障。正常工作时,两个引脚之的电压为1~2.1V。

4、网卡晶振:网卡晶振和网卡芯片相连,频率为25. 000 MHz,这种晶振损坏后,会造成网卡功能工作的故障。正常工作时,两个引脚之间的电压为1.1~2.1V。

(3)电脑主板的信号频率有哪些扩展阅读

晶振和时钟芯片共同组成主板的时钟发生器,主板上的多数部件额时钟信号,由时钟发生器提供,时钟发生器是主板时钟电路的核心,如同主板的心脏。

电脑中最不可缺少的为晶振,在主板内最少藏有2~3个石英晶振,甚至是更多。电脑主板常用的是圆柱晶振,最常规的频点为32.768KHZ,是数字电路板上最常见的了。

圆柱晶振最常规的体积,3*9mm,3*10mm,3*8mm,2*6mm,1*5mm,1*4mm,其作用在于产生原始的时钟频率,这个频率晶振经过频率发生器的放大缩小后就成了电脑中各种不同的总线频率。

阅读全文

与电脑主板的信号频率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电脑启动项没有u盘 浏览:238
普耐尔平板电脑游戏下载 浏览:481
电脑怎么在游戏里打开文件夹 浏览:494
电脑回扣多少 浏览:166
电脑写字板缩放级别怎么设置 浏览:815
平板电脑进灰 浏览:755
平板电脑取消密码 浏览:596
电脑wifi能用网页打不开 浏览:244
电脑没wifi怎么直播 浏览:864
打开电脑主机后黑屏怎么回事 浏览:959
平板电脑返回键 浏览:660
如何在电脑上把硬盘分区 浏览:203
win10的电脑配置 浏览:915
苹果电脑固定系统栏 浏览:520
台式电脑显示无线网很弱 浏览:106
电脑台式连接wifi怎么连接 浏览:345
平板电脑打印软件 浏览:895
米4手机如何连接电脑连接 浏览:786
电脑屏幕上有东西黏住了怎么办 浏览:241
如何电脑连接宽带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