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将u盘插入电脑的USB接口,如图所示。
(1)电脑显示屏怎样改装放硬盘扩展阅读
U盘的保养正确插拔U盘:
1、绝对不要在闪盘的指示灯闪得飞快时拔出闪盘,因为这时U盘正在读取或写入数据,中途拔出可能会造成硬件、数据的损坏。不要在备份文档完毕后立即关闭相关的程序。
2、注意将U盘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不要让U盘口接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否则容易造成表面金属氧化,降低接口敏感性。
3、U盘的数据传送速度一般与数据接口和U盘质量有关,因为U盘用的是FLASH闪存,不象硬盘的存储存在硬盘的转速,他只跟USB的接口类型有关;以前用于区分速度的USB1.1和USB2.0标准现在已经统一改成USB2,0FullSpeed和USB2.0HighSpeed。
⑵ 说说旧电脑的显示器该如何利用起来
旧显示器配合网络盒子、一个小音响,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电视使用,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比价高,非常适合作为电视使用,很多网络盒子使用了HDMI接口,可能还需要准备一根HDMI转VGA的转换线,将网络盒子和显示器连接起来,大部分显示器是没有音频功能的,需要一个小的音响连接到网络盒子。
⑶ 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改装成车载电视(可插U盘的那种)
你好,只要笔记本显示屏没坏,很好改装的。可以直接改装为MP5,可以插机顶盒看电视,可以直接U盘播放电影,可以设置自己喜欢的开机logo。支持U盘和移动硬盘。可以私信。希望能帮到你
⑷ 怎样把系统做到移动硬盘,只需要显示屏就能成为电脑
在移动硬盘上安装好系统,开机的时候在主板显示的时候按esc(有的电脑不是esc!具体是啥你得查你主板的开机启动盘的按键是什么)而且没有主板什么的电脑不可能运行,所以硬盘+现实器=电脑完全没可能,况且就算是装载usb3.0的硬盘当作系统启动盘也依然奇慢,我试过用128Gusb3.0闪迪的u盘做,奇慢啊奇慢,我都快疯了
⑸ 我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坏了,怎样才能把硬盘里数据转移到我的平板电脑里呢
有把硬盘拆下来了,然后有两种方法转移上面的数据,一种是把硬盘直接装到一台支持串口的台式机里,另一种是买个硬盘盒,大概25元左右,把你的笔记本硬盘配成移动硬盘,我觉得这个可以考虑,充分利用资源嘛。记得买的硬盘盒要串口的,因为你的笔记本硬盘式串口的,还有就是USB要2.0的,不然传输数据很慢哦。
⑹ 电脑主机加硬盘需要拔下显示器线
是的,需要。
1、检查显示器电源开关是否打开。2、把显示器的电源线拔出来,重新插好,检查显示器的电源线是否插稳插牢。3、显示器已坏,请送修或新购。
⑺ 怎么样才能把电脑显示屏改成监视器显示屏
按住切换器中间那个按钮即可:
简单来说切换器是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信号或者数据的,举例:有4台DVD作为信号源但是只有一个电视为显示设备,这就需要用到一个AV4切1,将4台DVD都输入到AV切换器上,然后从AV切换器输出1路信号到电视,当需要看1号DVD时,直接在切换器上选择1,需要看2号DVD时则在切换器上选择2,以此类推。
⑻ 怎么把笔记本显示器改造成台式用的显示器笔记本硬盘拆下装在硬盘盒里接台式机的时候要格式化吗
1、应该不用驱动,显示器几乎都是免驱动的,要不然笔记本、台式机重装系统都得黑屏操作,但是这个屏幕转接口肯定不好弄。
2、不用格式化。笔记本硬盘一般是2.5寸的,用转接盒转3.5寸、或者有的机箱能直接用2.5寸的。我的笔记本刚换硬盘,之前的硬盘没有格掉,做成移动硬盘,开机时选择这个移动硬盘为启动项启动原先的系统,启动失败了- -估计是usb传输速度太低了。
⑼ 怎样给电脑加装硬盘
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
IDE
Connector)上。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顺便说一下,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但是,光有CS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40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28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CS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需要变换硬盘主、从设置的朋友来说,是很方便的。
安装双硬盘,不能不说“盘符交错”问题。什么是“盘符交错”呢?举个例子吧。假设你的第一硬盘原来有C、D、E三个分区,分别标记为C1、
D1、E1,第二硬盘有C、D两个分区,分别标记为C2、D2。一般情况下,安装双硬盘后,硬盘分区的顺序将为C-C1,D-C2,E-D1,F-E1,
G-D2,你看,原来第一硬盘的D、E分区变成了E、F盘,在C、E盘之间嵌入了第二硬盘的C分区,这就是“盘符交错”。“盘符交错”会引起安装双硬盘以前原有的软件、链接等因路径错误而无法正常工作。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盘符交错”。
1.如果两块硬盘上都有主DOS分区,可在CMOS中只设置第一硬盘,而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这样,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中就会按IDE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从而避免“盘符交错”,而且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如果在两块硬盘的主DOS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改变CMOS设置激活其中的一个硬盘,屏蔽另一个硬盘,从而启动相应的操作系统。缺点是:在纯DOS下无法看到被CMOS屏蔽的硬盘。
2.只在第一硬盘上建立主DOS分区(当然还可以有其它逻辑分区),而将第二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就可以彻底避免“盘符交错”了。当然,对第二硬盘分区前,要备份好你的数据哦!可以先用方法1安装好双硬盘,再把重要数据备份到第一硬盘上,最后对第二硬盘重新分区。
⑽ 如何安装双硬盘和双显示器
一、安装双硬盘:
在装双硬盘前,首先应确定机箱中是否还有装二硬盘的位置,若只有余5寸槽的位置,则需要先准备一固定架。另外还要确定一下电源插头、功率是否足够。在一条排线上装两个硬盘时,应将两块硬盘按自己的意愿分别设置成主盘和从盘,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主、从盘的设置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由硬盘跳线器设置
所有的IDE设备包括硬盘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从状态。硬盘跳线器大多设置在电源联接座和数据线联接插座之间的地方(也有设在电路板上的),通常由3组(6或7)针或4组(8或9)针再加一个或两个跳线帽组成。另外在硬盘正面或反面一定还印有主盘(Master)、从盘(Slave)以及由电缆选择(Cableselect)的跳线方法。
各类硬盘的跳线方法和标记说明大同小异,比如昆腾硬盘的跳线器通常有9针4组,其中一根叫“Key",用于定位以便用户正确识别跳线位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2、由硬盘跳线器和40芯特制硬盘线配合确定
这种主、从盘的设置是先将硬盘跳线设置在“电缆选择有效”后,然后再根据需要将主、从盘联接在对应的硬盘线插头上。硬盘主、盘状态的设置取决于硬盘与硬盘线的联接插头。通常联接硬盘线中段插头的盘是主盘,联接在硬盘线尽头插头上的盘就是从盘。采用这种方法设置主、从盘时,必须将联接在同一条硬盘线的所有IDE接口设备(包括光驱等)跳线器设置在“电缆选择”位置。
能决定硬盘主、从盘状态40芯硬盘线是特制的。制作方法是将普通40芯硬盘线的第28根线(从第1根红线或其它标记开始数)在两个硬盘插头之间的位置上切断后做成的,切线时注意不能弄断其它线。使用特制硬盘线确定主、从盘状态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当需要交换硬盘主、从状态时只要将联接的硬盘线插头位置对调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盘来重新跳线。
安装双硬盘需注意以下事项:
1、在新增或升级硬盘时,尽量优先选择品牌相同的硬盘。因为不同品牌硬盘在同一条硬盘线上使用可能会出现兼容问题。如果电脑启动时检测不到或只检测出一块硬盘的情况时,在确认两块硬盘跳线设置都没有错误前提下可先断开原使用的硬盘再重新开机,如果这时电脑能检测出新加硬盘,那么就是两块硬盘兼容有问题。解决方法是将新硬盘放在第二硬盘线上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同一硬盘线,那么就将两块硬盘的主、从关系对换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盘与光驱等设备一起接在第二硬盘线上时,要注意光驱等设备的主、从盘设置不与新加硬盘相冲突,否则也会出现主板检测不到新增硬盘或者找不到原光驱问题。
2、要注意盘符交错的问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有些古怪: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它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它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这就有可能导致安装双硬盘后,系统或某些软件的不正常。
要使加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不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此外,某些计算机硬盘厂商,为解决硬盘盘符交错问题提供了一些辅助软件。
3、安装双硬盘后要注意散热,两个硬盘间空隙不能太小,且尽量不要超频。
二、安装双显示器
同一台计算机配备多个显示器,可以扩展桌面的大小提高工作效率。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都支持多个显示器。对于一般的使用者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双显示器配置了。其他的诸如三台以上的显示器、或者一台显示器一台电视机之类的方案,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配置两个显示器,建议两种方案:
1. 使用一块具有两个RAMDAC电路,可同时支持两个显示器的显卡。市面上不少的G400、G450、Geforce2 MX显卡都是这种类型的双头显卡。只不过,G400/G500的称为DualHead,而Geforce2 MX的称为TwinView罢了。一般这样配置的双显系统通常都支持克隆模式(两台显示器显示相同的画面)和桌面扩展模式,可分别调节各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等参数。
2. 使用两块显卡,每个显卡控制一个显示器。在这个方案中可以分别调节各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等参数。但是似乎这种方案的双显系统并不支持克隆模式。 其中方案1适合首次购买机器的时候,而且需要较高的购机预算。因为上面提到的支持双头显示的显卡,现价都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甚至更高。加上两个显示器的价钱就更不得了了。方案2适合那些升级用户,在原有一块显卡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块显卡一台显示器。 面对性能卓越、优点突出的双显系统,肯定很多人都觉得无论方案1还是方案2,都需要很高的费用。所以不少银子有限的DIYer都觉得双显可望不可及,放弃拥有它的想法。其实不用花太多的钱,也可以配置自己的低价双显系统:
首先,在显卡上做文章。排除方案1,因为它需要昂贵的显卡。如果采用方案2的话,需要两块显卡。有人要问了:两块显卡的花费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吧?的确,现在市面上两块主流的显卡价格也不菲。但是,既然讨论的是低价双显系统,就应该注意到很多低价电脑使用的都是主板集成的显卡。在对三维能力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集成显卡完全可以胜任双显系统的主显卡的角色。对副显卡的要求就更加低了。所以,能不能用板载的集成显卡和过时的PCI低档显卡配置双显系统呢?如果能够的话,倒是很省钱的方法。因为集成显卡和过时的PCI显卡都是很便宜的东西,如果在二手市场淘旧显卡的话,还可以再省一笔钱。唯一的问题是集成的显卡能不能和其他的PCI显卡很好地共存。 其次在显示器上下功夫省钱。主显示器因为使用频繁,而且个人标准不同,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而副显示器没有那么高的重要性,而且性能要求高的应用完全可以放到主显示器上跑,所以我建议配置低档的显示器作为副显示器,甚至也使用便宜的二手货。
集成显卡和PCI显卡的相容性,还真有要费心的地方。我这里配置的是i815E上的i752显卡和很早时期的PCI接口的S3 Virge 325,相信不少DIYer还记得它。开始安装时遇到了问题,老是装不上,我还以为是集成的显卡有硬件上的限制,无法配出多显示器系统。后来摸索出应该在CMOS中改动一个设置。我的磐英主板使用的是Award Software的CMOS软件,其中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分类下面有个Init Display First设置项,它可以取值PCI slot或者Onboard/AGP。意思是先激活PCI插槽的显卡或者先激活板载/AGP插槽的显卡。可能是因为i815E的主板在先激活板载显卡的情况下会忽略或者禁止PCI的显卡,而先激活PCI插槽的显卡却不会对板载显卡有什么影响。看来集成显卡还挺霸道的。
以下就是我配置的低价双显系统。显卡使用的是上述的Epox 3S2A�i815e主板上的集成i752显卡和一块旧的PCI接口的S3 Virge。主显示器是Acer77c,接在集成显卡上,设置为1024×768×32;副显示器是旧的Daytek 14英寸,接在S3 Virge上� 设置为800×600×32。 附图1说明了安装好双显示器后的系统的设备管理器,从中可以看到我安装的两块显卡和两台显示器。显示属性的设置页。在设置页里,可以拖动显示器图标以便和显示器的物理摆放位置相匹配,可以分别设置两台显示器的刷新率、分辨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