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刚买的新电脑,用鲁大师检测,结果说我的固态硬盘有故障,怎么办
鲁大师测固态盘,经常会误报。
1、固态硬盘的smart代码,和机械硬盘的代码略有不同。有的项目,在机械硬盘就是有问题,但在固态硬盘就没事。比如固态硬盘就没有扇区,扇区是模拟出来的,报告扇区重映射,就是误报。
2、另外,C7错误,在固态硬盘来讲,也属于误报。因为C7这个代码,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代码出错,在固态硬盘来讲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测固态硬盘,可以用ssdbenchmark或者diskinfo,或ssd-z,比较准确。用鲁大师,是容易出错的。
③ 电脑固态硬盘坏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情况很多,像寿命到了的锁盘,只能读不能写,固件损坏的,容量识别为0或者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如8mb,不认盘的也比较常见。
④ 电脑固态硬盘检测显示出了问题
“Ultra DMA CRC错误计数”(C7)没有非常具体的解释,一般来说表示这个是硬盘接口有所损坏,一般硬盘正常多次插拔,都会有这个黄色报警,不过别担心,请仔细查看主板的SATA接口和硬盘SATA接口,是否有明显磨损或者烧毁痕迹,如果没有这些迹象,硬盘可以安全使用,换多几个版本HD-TUNE软件进行测试,就会发现有的HD-TUNE有黄色告警,有的没有。
代码一般是C7,但不同的厂家对这个代码的定义不同,用通用软件,比如hdtune测C7错误,不一定就是UDC错误。
另外,如果是SSD出此错误,不必在意。因为SSD的smart定义与机械盘不同。新盘也经常会测出这个错误。
⑤ 固态硬盘启动失败
方法/步骤
检查BIOS设置
如果bios里关于固态硬盘的设置不正确,用GHOST的方式安装系统后,也会造成无法从固态硬盘启动。
1)开机后根据不同机型按del键或按F2或F10或F12,进入BIOS设置。
2)找到固态硬盘的设置项,通常是devices菜单下的ata drive setup项。
3)设置固态硬盘开启为enable。
4)在startup菜单boot设置中设置固态硬盘为第一启动盘。
5)按F10保存设置并重新启动电脑。
注意事项
在使用分区软件检查时,切忌不要随意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会造成硬盘数据丢失。
⑥ 我的固态硬盘经常突然识别不了, 但是拔出SATA线再重新插入又好了,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1、电脑供电不足,影响最大明显的就是硬盘,硬盘在使用中突然消失,多数是与供电有关系的。一般的台式机电脑,耗电就是250W左右,如果电源功率较低,使用时间长了能力衰退,有可能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这个用替换法可以判断。
2、固态硬盘与主板有兼容性问题。固态硬盘上市以来,出现了不少与主板的兼容性问题,典型的表现就是偶尔找不到硬盘。开机偶尔找不到,或使用时硬盘突然消失。
一般解决的方法是:升级主板bios以及升级固态硬盘的固件。可以打主板、品牌机或固态硬盘的厂家售后电话,确认一下这个问题,也可以促进厂家改进。
3、硬盘检测不到可以更换一条连接线排查下,是否是连接线接触不好;可以在主板的BIOS中查看下SATA接口是否有检测到硬盘,将硬盘接在别的电脑排查是否也检测不到。
(6)电脑显示固态硬盘可能故障扩展阅读:
电脑常见故障检修:
故障现象:电脑主板短路
一、原因有:
1、电脑主板潮湿,可能使电脑主板短路。
2、电脑电源质量差,输出电压不正常,使电子元器件被击穿,使电脑主板短路。
3、主板上的芯片跟其它元器件质量不好,造成主板老化损坏,从而导致主板故障完毕。
4、灰尘、静电原因,由于灰尘或静电导致主板接触不良、短路或烧毁主板上的芯片,而导致主板故障。
5、主板拆下来再装上去的时候装错
二、维修方法:
1、首先,仔细观察主板各部分元件是否有变色烧糊的痕迹。
一般来说,当每个元件在出现短路时,由于消耗大电流,会导致元件发热过高而出现外观鼓包或变色变焦等。如有烧糊元件。判断烧糊元件作用及位置,然后分析元件损坏原因。
一般有两种原因:
(1)元件本身损坏。
(2)后级短路导致元件负载过大。判断好之后,更换好的元件。如果更换后,依然主板短路,继续往下查看。
2、将稳压电源的电流门限设置小一些,防止电流过大导致主板其他元件损坏,或者电流过大元件发热产生危险(烫手)。
可以先将稳压电源的电流设置在1A左右,然后插电源,用手轻轻触摸,查找发热元件,如找到,将它更换掉;如果找不到明显元件,加大电流,继续查找。
⑦ 固态硬盘突然识别不了了
这可能是由于电源供应不足或SSD兼容性问题的主板。
1、计算机电源不足,最明显的影响是硬盘,硬盘在使用中突然消失,大多与电源有关。一般台式电脑,功耗在250W左右,如果电源功率低,使用时间长了能力下降,就有可能出现电源不足的情况。这可以通过代换来确定。
2、SSD与主板有兼容性问题。自从ssd上市以来,就出现了很多与主板的兼容性问题,典型的性能就是偶尔找不到硬盘。
开机时偶尔找不到,或者使用时硬盘突然消失。一般的解决方案是为ssd升级主板BIOS和固件。你可以让主板、品牌或SSD厂家售后电话,确认这个问题,也可以促进厂家改进。
(7)电脑显示固态硬盘可能故障扩展阅读:
正确使用和维护固态硬盘:
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1、整理是处理变慢的机械硬盘的好方法,但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折磨。
2、消费者SSD可以被擦除的次数是有限制的,而碎片整理可以极大地减少SSD的使用寿命。
事实上,SSD垃圾收集机制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磁盘碎片整理”,不再需要碎片整理。Windows的“磁盘碎片整理”功能是机械硬盘时代的遗留物,并不适用于ssd。
3、在使用ssd时,最好禁用Win7的Superfetch和Windows搜索功能。这两个特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禁用它们可以减少对硬盘的读写频率。
小分区少分区:
1、因为ssd的“垃圾收集机制”。在SSD上完全删除一个文件就是销毁无效数据所在的整个区域。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收集区域中的有效数据,将其移动到空闲位置,然后彻底清除“问题区域”。
2、这种机制意味着不应该将SSD分区到全容量。例如,一个128g的固态硬盘通常标为120gb,并预留一些空间。
但是,如果以100G为分区以留下更多空间,那么固态硬盘的性能会更好。这些预留空间将自动用于SSD中的优化操作,如磨损平衡、垃圾收集和坏块映射。这种实践称为“小分区”。
3、“更少分区”是另一个与“4K对齐”对ssd的影响有关的概念。一方面,主流SSD的容量不是很大,分区越多意味着浪费的空间越多,过多的分区容易导致分区错位。
分区边界处的磁盘区域的性能可能受到影响。维护“4K对齐”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Windows7的内置分区工具进行分区,该工具确保所有区域都是4K对齐的。
储备足够的空间
1、拥有的ssd越多,性能就越慢。如果一个分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了超过90%的时间,那么SSD崩溃的可能性就会显着增加。
2、及时清理无用的文件,设置适当的虚拟内存大小,将电影、音乐等大文件存储到机械硬盘中是非常重要的。在SSD分区中保持足够的空闲空间是必要的。
及时刷新固件
固件就像主板上的BIOS一样,控制着SSD的所有内部操作,不仅直接影响着SSD的性能和稳定性,还影响着它的寿命。优秀的固件包含先进的算法,减少对ssd不必要的写操作。
从而减少闪存芯片的磨损,在保持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ssd的寿命。因此,更新最新的官方固件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还可以修复以前出现的错误。
学会使用康复指导
1、固态磁盘修剪复位指令可以完全将性能恢复到出厂状态。但是,不建议过度使用,因为每次修剪复位相当于对ssd进行一次完全擦除,这可能会影响磁盘寿命。
2、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数据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许多存储制造商都推出了他们自己的便携式固态硬盘、支持Type-C接口的移动固态硬盘以及支持指纹识别的固态硬盘。
⑧ 电脑开机显示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怎么办
电脑开机显示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的情况,是电脑的磁盘读取错误。
1、可能是系统的分区引导出现了问题。如果有系统的盘,可以进去WINPE里面进行分区引导修复,或者是重新分区再安装系统。
2、可能是硬盘出现的问题,可以下载硬盘检测软件,进行对硬盘进行检测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有问题更换硬盘,然后在重新安装安装即可。
3、如果你的系统是安装在加装磁盘位置里面,检测硬盘连接线是否松动了,重新把硬盘线插拔再试试。
⑨ 固态硬盘修复方法
SSD故障类型
SSD固态硬盘大家肯定都已非常熟悉,总的来说SSD故障主要有物理故障和固件故障两大类。
物理故障包括:接口破坏、电路破坏、异常发热,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包括电路板变形、电路断裂、芯片组异常高温等。固件故障主要指:固化在硬件上的软件发生了损坏,包括有坏块、读错误、模块丢失、逻辑坏道和校验出错等。SSD修复的方法主要有:固件修复、芯片数据重组、接口转换、物理替换的等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技术方案。
针对不同故障的数据修复方法
针对不同的SSD故障,可采取以下不同的修复方案:1、针对无法通过固件修复和替换法处理的固态硬盘。可以采取芯片拆卸,编程器读取的方案处理。
1)在取芯片读取之前首先要清楚的了解是否支持本芯片存储的数据重组;
2)确认支持数据重组后,首先涂抹助焊剂在芯片周围;
3)然后使用热风枪,将温度调整到拆卸适宜温度220度左右,对芯片进行吹焊;
4)将吹焊的芯片放入编程器进行数据读取;
5)使用专业的数据重组设备对芯片提取数据进行布局分析,进行逻辑数据重组;
6)最后,提取重组后的逻辑数据。
2、针对出现坏块、读错误、模块无法访问、状态异常和状态丢失的固态硬盘,采取固件修复的方案处理。
1)首先使用专业设备读取固态硬盘系统和芯片信息,获取主要信息包括芯片个数、通道个数、通道块数、块大小、页大小等参数;
2)通过获取的参数信息,在芯片的各个通道内扫描服务区;
3)从获取的服务区中过滤重要的固件信息;
4)从重要的固件中提取新的译码表;
5)通过新的译码表,进行逻辑数据镜像提取。
3、针对复杂多样的固态硬盘接口。
1)先从内部了解它们使用的协议和外部接口形态,目前主要的固态硬盘接口有7个大类;
2)需要注意它们采用的是什么协议,采用这种协议的数据传输走的什么通道传输;
3)AHCI协议走的SATA总线,就需要使用对应的SATA转接接口;
4)如果是NVME协议走的PCI-E总线或者AHCI协议走的PCI-E总线,都需要使用对应的PCI-E转接卡转接;
5)对于U.2接口的硬盘,我们需要提前准备高配硬件通过专门主板接口转接访问固态硬盘数据。
4、针对接口破坏和元件损坏且存储颗粒不多的固态硬盘,可以采取物理替换的方式,因为虽然接口破坏和元件损坏但是主控芯片和存储颗粒是好的。
1)首先接口破坏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原电路板型号准备一个型号和电路板号一致的空板子;
2)使用助焊剂和热风枪将主控芯片和存储芯片一起吹下;
3)将主控芯片和存储芯片逐一焊接到新的电路板上;
4)等待温度冷却,使用万用表测量主控和存储是否短路;
5)连接设备读取固态硬盘数据即可;
6)针对元件损坏的情况,采购同型号电路板直接摘取完好元件使用热风枪和电烙铁更换即可。5、针对电路划伤的固态硬盘,可以采取电路还原的方式处理,一定程度上的划伤和破坏可以将电路还原。
1)首先准备好敷铜线、锡线和电烙铁;
2)在放大镜的帮助下重新在电路划伤处放入长度合适的敷铜线;
3)使用锡线和电烙铁将敷铜线两端连接回原始电路上;
4)逐一还原各处其他有锡点脱落的地方;
5)用万用表测量电路通路和主要的芯片数据通道;
6)连接设备读取固态硬盘数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