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文件 > 笔记本电脑内存和硬盘的英文

笔记本电脑内存和硬盘的英文

发布时间:2022-08-04 05:30:52

笔记本电脑的主要部件都有哪些

1、SSD硬盘:应用功能和机械硬盘是一样的。主要用来存储数据,用于数据的写入和读出。

2、网卡:主要负责上网等功能。

3、电池:在断开外接电源时保证笔记本电脑可以工作一段时间,为电脑充电或支持电脑运行。

4、CPU散热器:主要是为CPU散热,当CPU散热器出现问题不转时,电脑会出现死机,蓝屏等现象,主要用于计算机的散热。

5、板载内存:主要是为CPU和硬盘交换数据时做临时存储用的。

6、喇叭:主要是播放声音,音乐。

7、屏幕:通过像素点显示内容。

8、键盘鼠标:用于电脑的输入和输出。

9、处理器:对输入程序进行处理。

10、显卡:用于图形处理。

11、内存:用于临时取用硬盘数据,然后读出。

⑵ 可以解释下,笔记本电脑的内存,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是什么意思吗

笔记本电脑的内存就是电脑中的内存条,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是用来存储电脑中文件的,它们的具体信息如下:

1、内存

内存就是电脑中的内存条,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越高,可以同时运行的程序文件就越多,而且还不会卡顿。

2、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它是不同于传统机械硬盘的一种新型硬盘,和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更快,而且它的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不像机械硬盘那么脆弱。

3、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是一种传统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机械硬盘的读写次数比固态硬盘更多,所以它的使用寿命也更长,而且相比于固态硬盘,它的性价比更高。

(2)笔记本电脑内存和硬盘的英文扩展阅读:

不止内存条和硬盘,CPU和显卡更是衡量一台电脑好坏的标准:

1、CPU

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它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一个电脑是否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就依赖CPU的好坏。

2、显卡

显卡是个人计算机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显示器,并向显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

显卡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其中集成显卡是集成在主板或CPU中的显卡,它没有自己的显存,都是调用系统的运行内存作为显存使用,功能不是很强。而独立显卡在主板上有自己的专属插槽,而且还有自己的显存,功能相比集成显卡而言更加强劲。

⑶ 笔记本电脑的cpu 内存硬盘 显卡主板等配置为什么不如pc

CPU是中央处理器,相当于人的大脑。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ProcessingUnit,即中央处理器。CPU从雏形出现到发展壮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的晶体管数达到几百万个。虽然从最初的CPU发展到现在其晶体管数增加了几十倍,但是CPU的内部结构仍然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机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第一: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笨笨熊注:我们购买计算机主要看CPU的主频)第二: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第三: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奔腾等是3.5V/3.3V/2.8V等),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笨笨熊注:新赛扬是1.5V)第四: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笨笨熊注:现在“铜矿”PⅢ还有MMX2技术,将来还会有三代、四代MMX技术,名称可能不同,意思是一样的)第五:流水线技术、超标量。流水线(pipeline)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是指某型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pro的流水线就长达14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代的CPU越来越多的采用了RISC技术,所以才会超标量的CPU。第六:乱序执行和分枝预测,乱序执行是指CPU采用了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分枝是指程序运行时需要改变的节点。分枝有无条件分枝和有条件分枝,其中无条件分枝只需要CPU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则必须根据处理结果再决定程序运行方向是否改变,因此需要“分枝预测”技术处理的是条件分枝。第七: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采用回写(Write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可提供缓存。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计算机中基本采用了回写式高速缓存。第八:L2高速缓存,指CPU外部的高速缓存。PentiumPro处理器的L2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II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容量为512K。为降低成本Intel公司曾生产了一种不带L2的CPU名为赛扬。(笨笨熊注:现在铜矿及新赛扬的L2缓存与CPU同频,所以高端1G以上的芯片大战中Intel暂时领先于L2只有主频一半或三分之一的AMD的K7)第九:制造工艺,PentiumCPU的制造工艺是0.35微米,PII和赛扬可以达到0.25微米,最新的CPU制造工艺可以达到0.18微米,并且将采用铜配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C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频率。内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容器,电脑在处理你的信息,比如你打一段字,或者进行游戏的时候呢,就会在这个容器里面进行。这个容器如果比较大呢装的就比较多,所以内存较大的话处理信息的速度就会快很多,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也是浪费资源的。内存的分类:内存分为DRAM和ROM两种,前者又叫动态随机存储器,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断电后数据会丢失,我们平时说的内存就是指这一种;后者又叫只读存储器,我们平时开机首先启动的是存于主板上ROM中的BIOS程序,然后再由它去调用硬盘中的Windows,ROM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呵呵,希望能解决楼主的问题···注意区分内存和硬盘的区别硬盘只能储存软件,但是不能进行处理的,处理只能靠内存来处理。显卡又称为视频卡、视频适配器、图形卡、图形适配器和显示适配器等等。它是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作用是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来的的影象数据处理成显示器认识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器形成图象。显卡主要由显示芯片(即图形处理芯片GraphicProcessingUnit)、显存、数模转换器(RAMDAC)、VGABIOS、各方面接口等几部分组成。显卡分为ISA显卡、PCI显卡、AGP显卡、PCI-E显卡等类型,ISA显卡、PCI显卡已淘汰,AGP显卡也面临淘汰,PCI-E显卡是最新型的显卡。现在也有一些主板是集成显卡的。每一块显示卡基本上都是由“显示主芯片”,“显示缓存”(简称显存),“BIOS”,数字模拟转换器(RAMDAC),“显卡的接口”以及卡上的电容、电阻等组成。多功能显卡还配备了视频输出以及输入,供特殊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显卡都将RAMDAC集成到了主芯片了。显示主芯片顾名思义,显示主芯片自然是显示卡的核心,如nVIDIA公司的TNT2、GeForce2、GeForceMX以及现在刚出现市场不久的GeForce4。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将其进行构建、渲染等工作。显示主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这显示卡性能的高低,不同的显示芯片,不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其性能,都存在着差异,而其价格差别也很大。一般来说,越贵的显卡,性能自然越好。显存:显示卡的主芯片在整个显示卡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显存的大小与好坏也直接关系着显示卡的性能高低。目前的显存主要是有这么几种:SGRAM、SDRAM、DDR。显卡的主要作用是将CPU提供的指令和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变成显示器能够接受的文字或图象后显示出来,以便为用户继续运行或终止程序提供依据。通俗点,显卡在你玩大型3D游戏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显卡越高端,玩3D的效果就越好。如果没有显卡,或显卡较低级,则玩3D游戏时,画面切换缓慢,动作失真幅度大,感官得不到充分的刺激,娱乐效果将大打折扣。描述显卡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显存,目前家用电脑玩3D游戏的推荐显卡配置:显存在128MB就差不多了,如果要求特别高,也可以配置拥有256MB或512MB显存的显卡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都保存在硬盘上,很简单硬盘的作用就是存储数据就像人体神经部分和血管的总和,负责各个部件信息传输,又负责大部分各个部件电源供电(小部分还是电源单独供电)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点,是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主板上大都有6-8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插接。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厂家和用户在配置机型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总之,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就好比一栋大楼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作为基础,能行吗?而主板在电脑中就扮演着地基的角色。

⑷ 新买的笔记本电脑,但是配置内存型号硬盘数码的不理解,请翻译一下上面所写的内容,谢谢了

14寸LED显示器,CPU是1007U,硬盘 500G转速5400.内存2G DDR3 1600的,无线网卡是300M的,USB接口有 2.0 3.0两种 电脑没有安装系统

⑸ 我想买笔记本,用来看电影玩游戏,笔记本的内存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个硬盘内存和什么别的。

看了你对硬件不太了解,我打个简单的比喻吧~你听了就能明白了!
你存储的文件是货物!货物就是放仓库的,仓库就是硬盘!CPU就是指挥者,你告诉CPU,你要把上面货物放到显示器上来给你看,这个时候内存就是货车,内存去硬盘取出文件,然后再传输给CPU,CPU再经过显卡,显卡就把货物送到目的地,显示器上,你就可以看到了~内存4G最大就OK了~不玩大型游戏的话2G就OK!硬盘嘛,如果不看高清500G绰绰有余,300G都差不多~看个人,硬盘的容量对电脑的速度影响不大,所以你要买的话还是选择内存比较大的!

⑹ 笔记本电脑 英语怎么

笔记本电脑英语:notebook。

笔记本电脑(Laptop),简称笔记本,又称“便携式电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或膝上型电脑”,特点是机身小巧。比台式机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

当前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功能越来越强。

为了缩小体积,笔记本电脑采用液晶显示器(液晶LCD屏)。除键盘外,还装有触控板(Touchpad)或触控点(Pointing stick)作为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区别在于便携性,它对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的容量等有不同要求。

当今的笔记本电脑正在根据用途分化出不同的趋势,上网本趋于日常办公以及电影;商务本趋于稳定低功耗获得更长久的续航时间;家用本拥有不错的性能和很高的性价比,游戏本则是专门为了迎合少数人群外出游戏使用的;发烧级配置,娱乐体验效果好,当然价格不低,电池续航时间也不理想。

目前,全球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依次为(不按顺序排列):苹果(Apple)、联想(Lenovo)、惠普(HP)、华硕、宏碁(Acer)等。

注:笔记本电脑的品牌分三线,一线、准一线、二线和三线。

根据笔记本电脑大小、重量和定位,笔记本电脑一般可以分为台式机替代型、主流型、轻薄型 、超便携 、游戏型、平板电脑和二合一电脑七类(因科技发展速度较快,本词条仅提供当时主流配置及型号)。

该类笔记本电脑都拥有最强的性能,从硬件配置上来说,与高端台式机不相上下,处理器方面使用的一般都是使用桌面级处理器。固态硬盘或更高速硬盘;最高规格的笔记本电脑用专用显卡或桌面级显卡;15英寸或者更大屏幕的显示屏;一个以上的内置蓝光光驱等等。

但是对于性能的提升,用户也是需要为之付出代价的,因此随之带来的就是大体积、大重量和高发热量,而由于体积大和重量重的缘故,也造成了此类机型的便携性比较差,重量多高于3kg。

以上参考:笔记本——网络

⑺ 笔记本电脑内存和硬盘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盘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盘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⑻ 什么是PC电脑

PC概述
一种设计用于六次由七个人使用的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不需要共享其他计算机的处理、磁盘和打印机等资源。
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一词源自于1978年IBM的第一部桌上型计算机型号PC,在此之前有Apple II的个人用计算机。能独立运行、完成特定功能的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不需要共享其他计算机的处理、磁盘和打印机等资源也可以独立工作。今天,个人计算机一词则泛指所有的个人计算机、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或是兼容于IBM系统的个人计算机等。
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上,曾经有十段时间,计算机依功能与体积大小而被划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巨型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在被发明后的20年内,一般以巨型机为主,一般来说,程序员负责编程,而有专门的录入人员负责录入与输出。因此,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应归功于Apple电脑的发明(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成立公司后的产品),以及IBM公司出品的PC机,因此,PC机与Apple机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使用DOS操作系统,另一个则是使用的苹果机专有的操作系统。
由于苹果机只是独家生产,而IBM公司却将其产品的各个模块组件的标准予以公布,从而,其他公司可以根据这些接口标准生产具备兼容性的计算机,从而,PC机与兼容机的概念开始流行。
因此,PC机与苹果机,分别代表两种类型的机器。同时,也产生了兼容机的概念。兼容机是指兼容IBM PC的计算机。
由上可见,PC机与苹果机同属于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
[编辑本段]【PC的诞生】
1981年8月12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全球计算机产业来说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IBM公司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PC,该机采用主频4.77MHz的Intel 8088微处理器,运行微软公司专门为IBM PC开发的MS-DOS操作系统。
虽然早在IBM PC推出之前,天才神童“网络帽子”就已经在自家的车库里拼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使计算机从“蠢笨的大铁柜”变成人人伸手可及的小型机器。但是,IBM PC的诞生才真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首创了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概念,并为PC制订了全球通用的工业标准。它所用的处理器芯片来自Intel公司,DOS磁盘操作系统来自由32人组成的微软公司,不久之后就催生了微软和Intel这两大PC时代的霸主。直到今天,“IBM PC及其兼容机”始终是PC工业标准的代名词。为促使PC产业的健康发展,IBM对所有厂商开放PC工业标准,从而使得这一产业迅速地发展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主导性产业,并造就了Compaq等一大批IBM PC“兼容机”制造厂商。PC产业由此诞生。
[编辑本段]【PC发展史】
记录了PC平台在发展和形成的20年风雨历程中所经历的25个重要事件和着名的失误。
1981年
1. PC登场:在1981年时投资开发个人计算机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当时开发的个人计算机有好几种,IBM PC也并不是其中的第一台,但是IBM PC却是由当时备受尊重的公司推出的第一台PC。
1983年
2. Lotus公司的1-2-3电子表格软件:Lotus公司的1-2-3电子表格软件变成了PC的第一个受到众人喜爱的应用程序。是菜单和屏幕上的帮助这样一些革命性的概念帮助Lotus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3. 克隆战争:Compaq的便携PC使得PC有了独立于IBM的标准。
4. 摆脱笨拙的软盘束缚:IBM发布了PC/XT,这是个人计算机第一次有了硬盘驱动器作为标准设备。
5. PCjr——倒霉的后辈:IBM试图用PCjr进入家用市场。但过高的价格、太低的扩展能力和其臭名昭着的键盘使这个系统失败了。
1984年
6. Mac开始引导潮流:Apple公司的Macintosh计算机诞生。忠诚于PC的人们对Macintosh的鼠标和图形界面冷嘲热讽,但是后来的PC却越来越朝着Mac的风格发展。
7. 架构大调整:IBM重新推出的新品是PC AT。这是第一台采用Intel的286芯片的PC,AT也显示了全新的16位总线和内嵌时钟。
1985年
8. Windows 1.0以失败告终:Windows 1.0发布,这是一次确定无疑的失败。该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它不能正确地执行多任务;其运行速度之慢简直就像是一只被黏胶粘着的蜗牛。
1986年
9. Compaq推出基于386芯片的PC:这一事件代表了两次变革:其一,Compaq用基于Intel的具有绝对优势的386芯片的PC击败了蓝色巨人;其二, IBM的PC市场控制地位开始动摇。
1987年
10. OS/2欲取代DOS未获成功:IBM公司引入了想要成为DOS替代品的OS/2和PS/2。PS/2是作为基于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称为微通道——MicroChannel)的PC而推出的。无论是OS/2还是PS/2,这两种产品都未能产生长久的影响。
1990年
11. IBM与Microsoft离婚:两个巨人开始了各自独立的行程。IBM以OS/2为手杖,而Microsoft则全力推行Windows。
12. 三次努力终于成就了Windows:Windows终于流行起来:这是由于Windows的3.0版本改进了外观,多任务能力更好了。1991年的Windows 3.1和1993年的Windows for Workgroup 3.11延续了这个趋势。
13. 捆绑办公软件:Microsoft把Word、Excel和PowerPoint绑到一起,改变了应用程序的销售方法,慢慢地削弱竞争对手(例如1-2-3)的实力,使它们跟不上潮流。
1991年
14. 美国走向在线:一个称为AOL的在线服务企业在这一年走入了PC的世界,人们不再需要借助于技术专家的帮助就可以读e-mail了。
15. Linux:芬兰的大学生Linus Torvalds开发了一个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并用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向外分发。全世界都对Linux的出现报以热烈的欢迎。
1992年
16. 声霸卡面世,多媒体诞生:Creative公司的声卡Sound Blaster 16问世, PC的声音不再意味着只是小小的2英寸喇叭。加上日益流行的CD-ROM驱动器,多媒体诞生了。xcjsj
1993年
17. 586 CPU芯片改用Pentium的名字推出:由于法庭判决Intel的竞争对手可以称它们的芯片为386,Intel决定为其功能强大的新CPU命名为Pentium(奔腾)。
18. Windows NT发布:第一个脱离了DOS的Windows——Windows NT发布。但是太庞大,而且有许多Windows应用软件都不能运行,所以Microsoft介绍说,这个OS只是为网络和专业用户使用的。
1994年
19. Netscape公司免费发布了其浏览器Navigator的β版:正是这件事促使Internet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并开始着迷于网上冲浪。
20. Pentium芯片被发现运算错误:在极稀少的情况下,Pentium CPU芯片会出错,Intel公司宣布只为能够证明需要在这种极稀少的情况下使用的用户免费调换。后来,它又把这种调换改为可为所有的来访者提供了。
1995年
21. Windows 95面世:Microsoft公司为Windows 95的面世聘请摇滚歌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Windows 95把PC的应用平台向前推进了。
1998年
22. Windows 98内嵌浏览器事件:随着Windows 98的面世,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变成了操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Microsoft称,从Windows 98中去掉浏览器是不可能的。
1999年
23. Microsoft的反垄断案: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案的主审法官Thomas Penfield Jackson说,Microsoft已经显示出它将会用其巨大的市场能量和极高的利润伤害竞争对手。Jackson法官决定在2000年与Microsoft公司斗争。到目前为止,这个案子还处在诉讼过程之中。
24. AMD的Athlon芯片性能超过相同时钟速度的奔腾III:AMD一向以克隆Intel的低速、廉价CPU着称。但AMD在1999年发布的Athlon芯片在性能上却超过了相同时钟速度的奔腾III。
2000年
25. 在两种Windows间受折磨:在向消费者承诺只有一个基于NT的Windows版本多年之后,Microsoft发布了两个新版本的Windows,但是却违反了其诺言。Windows 2000仍然是一个商业的OS,而Windows Me却依然以Windows 95为核心。
[编辑本段]【PC卡】
PC卡这是一种仅相当于信用卡大小的可插拨设备,可被插接至计算机或Pocket PC。PC卡根据自身厚度被划分为Type I、Type II和Type III三种型号。被插接至Pocket PC的PC卡设备将提供数据存储或通信功能(例如,连接电话线或局域网)。
[编辑本段]【Pocket PC】
Pocket PC是一种手持设备,可帮助您存储并检索电子邮件、联系人和约会信息,播放多媒体文件,玩赏电子游戏,借助MSN Messenger交换文本消息,浏览Web内容……您将能够与台式机实现信息交换和同步。
[编辑本段]【移动PC】
移动PC也被有些厂商称做“便携台式机”、“家用便携一体机”,其特点是具有与笔记本电脑几乎一样的外观,但没有内置电池、PC卡插槽,一般通过交流电源供电,具有较强便携性,而且内部结构较精简,更便于用户自行升级和维护。此外,多数机型还可选配外挂式电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计算。
移动PC与笔记本电脑的主要区别在于:移动PC的配件主要是采用台式机的配件,而笔记本的配件多是笔记本电脑专用的配件。
1、关于电池:移动PC一般没有内置电池,而供电是通过交流电源供电,最近上市的移动PC也有内置电池的,但由于其采用台式机的配件功耗较大,所以电池的使用时间较短,经常会造成死机的现象,而笔记本百分之百配备有内置的专用电池,使用时间也较长。
2、关于PC卡插槽:移动PC基本上没有支持PCMCIA的各种接口,而笔记本电脑都有各种PC扩展槽,能够很方便的实现各种外围产品的连接。
3、关于CPU等主要配件:移动PC的CPU都是采用台式机的CPU,多为P4系列,而笔记本的CPU大多采用笔记本电脑专用的移动型CPU,目前笔记本主流CPU是C4-M和P-M系列。移动PC采用的主板基本上是SIS集成一体化主板,内存也多用普通SDRAM,DDR内存比较少,硬盘也大多是5400转的小容量。而笔记本电脑的CPU、主板、内存及硬盘等都是专用的。
4、关于性能:移动PC采用了台式机的配件,在性能上无法与采用专用配件的笔记本电脑相比。虽然现在有的移动PC也做得比较精致,但远比笔记本要笨重。
5、关于散热:移动PC由于采用了台式机的配件,所以发热量及功耗较大,这也是移动PC经常会死机的原因。而笔记本电脑一般都采用先进的铜热管导热技术,配合智能型散热风扇,独立的散热空间,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6、关于价格:移动PC由于采用了台式机的配件,价格比笔记本电脑要低,而笔记本采用了主流的配置的话,一般价格会在万元以上。

[编辑本段]【PC电脑品牌】
联想
联想ThinkCentre
戴尔
神舟
惠普
七喜
TCL
海尔
宏碁
新蓝
方正
金翔云
长城
明基
清华同方
恩伯尔
IBM
sony
apple

阅读全文

与笔记本电脑内存和硬盘的英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的高清口是做什么的 浏览:807
免费收听书网站哪个好 浏览:943
不是苹果商店的软件删除怎么恢复 浏览:808
硬盘坏道电脑蓝屏 浏览:886
电脑打开文件夹老返回 浏览:448
电脑如何更改自己的账户名称 浏览:116
电脑怎么拨号连接 浏览:473
50厘米电脑是多少寸 浏览:501
拼多多下载电脑版哪个安全 浏览:66
电脑键盘上哪个表示si 浏览:906
电脑带网的软件打不开 浏览:376
学剪辑笔记本电脑配置怎么选 浏览:455
笔记本电脑死机屏幕卡住鼠标 浏览:296
哪里调电脑的显示栏到底部 浏览:102
电脑显示器有重影怎么办 浏览:815
免费宝宝起名最好的网站 浏览:783
游戏电脑最高配置是什么配置 浏览:105
联想平板电脑功能 浏览:278
谷歌文档如何保存到电脑上 浏览:918
对眼睛好的电脑设置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