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固态硬盘只用插sata线吗不用插电源线吗,我SATA3的,台式机
都用插的,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分析:
1、首先固态硬盘同时要插SATA线和电源线的。
2、其次硬盘是独立的硬件,必须连接电源才能工作。
3、SATA3.0传输速度翻番达到6Gbps,同时向下兼容,接口、数据线都没有变动。传输速度达提升了很多。
㈡ 电脑2个硬盘,固态硬盘需要这根线吗新买的固态硬盘没有这根线。需不需要
这个是SATA数据线,一般你只要买SATA接口的SSD都会送你这个数据线,不过为了保险你可以保留着
㈢ 台式电脑上给硬盘供电的线没有多余的了,还想加一个硬盘,怎么办
首先,关于电源接口不够的问题,你买一条电源一分二的线接上就可以解决。
其次,关于两个硬盘分区的问题,不是人家说错,就是你听错了,通常做法是保留原硬盘分区及系统不变,新增的硬盘直接分区做从盘,也就是说,系统还在原硬盘上,新增的硬盘只是做储存数据之用。
最后,关于驱动冲突的问题,电脑只会从你一个硬盘上启动系统,如果是设置成从原硬盘启动,当然没事,如果设置成从新增硬盘启动,因为硬件更改,肯能会出现蓝屏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你只需要将新增的硬盘跳线设置成从盘(通常直接拔掉跳线帽即默认跳成从盘)。另外,你在bios里也可以设置硬盘启动顺序。
㈣ 台式电脑硬盘连接其他电脑外部USB接口用什么线
,取代PATA硬盘成为下一代硬盘界面的主流。连光驱界面也将在2005年之后有快速转换成SATA界面。不过,外接式的储存设备界面较常见的为USB2.0和IEEE 1394,在传输率上USB2.0最快可达480Mbps,IEEE 1394可达400Mbps。
但是这些接口的传输速度已经不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而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你都必须先购买配备必要连接设备的外接盒,或直接移动硬盘产品,所以下一代外部传输接口必然会出现。那么下一代外接传输接口是什么样子的呢?传输速度是多少?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eSATA外置接口技术。
那么到底什么是eSATA技术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什么是eSATA接口?eSATA规范解析
虽然支持热插拨、规格更强的SATA规范已经推出了许久,但在主流市场中它一直无缘涉及移动存储市场。我们能看到的事实是:绝大部分PC系统以及零售的主板上都没有配置标准的外部SATA接口;市场上几乎买不到提供SATA外部接口的移动存储装置;如果以裸体SATA硬盘直接应用在外部,它缺少方便的电力连接装置并且本身也缺乏有效的保护,脆弱的PCB完全暴露在外面,而且由于SATA线缆只能插拔几十次,这也似乎与移动的需求并不匹配。
然而eSATA似乎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它不牵涉到底层的复杂技术,只需要完善下接口部分而已,最终的应用形式显然是需要把硬盘配置在某种盒状装置内的,虽然SATA硬盘本身支持热插拔。业界对eSATA接口的描述就是,基于标准的SATA线缆和接口,连接处加装了金属弹片来保证物理连接的稳固性,而eSATA线缆能够插拔2000次,这也为eSATA抢班夺权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其实,eSATA并不是什么新技术—eSATA实际上就是外置式SATA II规范,是业界标准接口Serial ATA(SATA)的延伸。注意eSATA是仅仅是一种扩展SATA接口,是用来连接外部而不是内部SATA设备。简单的说就是通过eSATA技术,让外部I/O接口使用SATA2功能,例如拥有eSATA接口,你可以轻松地将SATA2硬盘插到eSATA接口,而不用打开机箱更换SATA2硬盘。
SATA接口的设计仅供做为使用于系统机箱内。eSATA的出现将使得用户可以在电脑外部连接SATA硬盘而不像过去只能局限于电脑内部。当然,你也可以用USB或者火线实现这一功能,但是eSATA的却拥有极大的传输速度优势:在目前的市场上,USB2.0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480Mb/s,IEEE1394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400Mb/s。然而eSATA最高却可提供3000Mb/s的数据传输速度,远远高于USB2.0和IEEE1394,并且依然保持方便的热插拔功能,用户是不需要关机便能随时接上或移除SATA装置,十分方便。
外接界面 Mbps MBps
USB1.1 12 1.5
USB 2.0 480 60
1394 (Firewire) 400 50
1394b 800 100
eSATA 1.5Gb/s 1200 150
eSATA 3Gb/s 2400 300
虽eSATA2接口在理论上可以达到3Gbps的传输率,不过实际应用上,受硬盘内部传输率及主板的制约,实际数据传输可能介于1.5Gbps到3Gbps之间,但仍高于IEEE 1394、USB2.0的传输速率。
因此,快速的传输速度和方便的移动能力,在不久的将来,eSATA将取代USB2.0和IEEE 1394成为外部扩展接口的发展趋势。然而,eSATA并不是只要将一个SATA端口移到PC电脑箱后面就可以了。使用于机箱内的SATA缆线和连接器并不适合直接用于外接的方式。为确保将SATA安全地移到机箱外,并通过SATA-IO国际组织的审核,业者需要解决下列问题:
·预防接头在连接时发生静电放电
·符合FCC与CE的电磁干扰规范
·开发强韧的缆线和连接器组件,以支持外接式储存的频繁插拔需求(典型的台式SATA只需要安装一次即可)
·外部接头需加装遮蔽
ESATA SATA台式硬盘 eSATA的优点
连接组态 直片插刀式 L型 避免无遮蔽的接头连接
连接深度 6.6mm 5mm 避免静电放电所造成的损坏
缆线增加额外的遮蔽层部份遮蔽提供电磁干扰保护并符合FCC和CE辐射规范
连接器制动弹簧二种缆线类型:基本型连接器ClickConnect eSATA的制动弹簧和ClickConnect内部连接提供更安全的连接特性
插拔耐用性 5000次插拔 50次插拔 更耐用的连接特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一代的eSATA规范是由参与SATA-IO的会员厂商所拟定,而遵照规范开发方案的会员,可以使用eSATA标章做为识别。初期的外接SATA方案或许未能符合eSATA规范,而唯有取得eSATA标志认证的产品才代表其遵循最新的Serial ATA规范。
eSATA是SATA的外接式接口,但是配备更耐用的缆线和连接器。eSATA可以达到如同SATA般的传输速度,例如SATA 1.5Gb/s或SATA 3Gb/s。eSATA 3Gb/s速度同样向下兼容于1.5Gb/s,与目前台式硬盘的情况相同。由于硬盘内部的数据持续传输率已高达75MB/sec,因此USB和1394的接口速率成为外接硬盘的瓶颈。同时eSATA外设还可以在主机内部的系统崩溃后作为启动盘引导,直接将系统恢复,进一步增大其备份功能的附加值。
相比之下,现在的PC电脑不太容易从IEEE 1394或USB接口的硬盘上启动。eSATA接口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RAID性能的发挥,在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简称PM)的帮助下,即使其接口带宽只有1.5Gbps,也足够让2个硬盘充分施展(譬如RAID 0),而如果是3.0Gbps,则可以驱动4个硬盘而不致成为瓶颈。
要使用eSATA功能,你的PC必须拥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你的主板必须有SATA2接口,另一个就是拥有外置的eSATA转接口,比如目前华擎775XFire-eSATA主板已经整合了eSATA转接口,或你可以购买HighPoint推出外置eSATA转接口:如果你具备这两个条件,那么你只需要使用一根SATA数据将SATA接口和eSATA接口连接起来就可以你的主板实现eSATA功能。
注意:在使用eSATA功能的时候,外接硬盘需要做一定变动,那就是跳线。目前硬盘厂商的官方网站都提供了具体的跳线指南,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㈤ SATA3接口的硬盘不需要电源线吗
SATA3硬盘需要连接电源线。具体方法如下:
1、第一步,找到连接硬盘的电线。第一个是SATA3硬盘的电源输入端口,这根连接着电脑电源。请参考下图操作:
㈥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硬盘不需要sata 数据线直接插在主板上就可以,台式机硬盘需要sata数据线连接
因为台式机考虑到DIY个性化考虑,所以SATA接口不能使固定死的。
㈦ 台式电脑硬盘线应该插哪里
台式电脑硬盘线插法步骤如下:
1、首先,找到用于在机箱中安装SSD的线材,第一个是SSD的电源输入接口,P4没有特殊含义,只是被标记为电源提供的第四个此类接口。 形状是平口的,如下图所示,然后进入下一步。
㈧ 我想把电脑硬盘安装到笔记本上,不想用硬盘盒,用线直接把电脑硬盘连接到笔记本上,可以吗
可以给台式电脑的硬盘配个台式机硬盘盒USB3.0接口,也就是移动硬盘盒(USB3.0接口,带独立电源),把台式硬盘装入在移动硬盘盒中。这样就可以把台式硬盘当成移动硬盘来使用。如图所示:
通常台式电脑的硬盘都是3.5寸的硬盘,但却有两种接口,一种是SATA串口接口,另一种是IDE并口接口。(如图所示)
所以在给3.5寸的硬盘配硬盘盒时,要先了解硬盘是什么接口,针对这硬盘的接口再配相应的移动硬盘盒。
㈨ 连接主板和硬盘的连接线需要另外购买的吗
据情况而定,购买时可询问客服是否赠送,不赠送就需要自行购买。
硬盘与主板之间的连线是SATA线(早期是IDE线,现已淘汰),这种线缆一般随机箱或者主板赠送,通常在购买的主板里会附赠2条SATA数据线。如果没有赠送就要自己购买了,也不是很贵。下图是SATA线照片,一般销售电脑配件的地方都可以买到。
硬盘只有一根线连接到主板,这根线是sata线,负责数据传输,这线是在主板盒子一起带的,看看主板有说明附带什么产品,没就自行购买,也就几块钱,机箱的连接线可以通用的。
(9)不需要电脑的硬盘接口线扩展阅读
如果需要额外购买硬盘与主板连接线,要看电脑硬盘是那种接口:现在的新式硬盘所采用的是SATA接口,俗称(小扁口),以前的比较老的电脑硬盘是IDE接口俗称(宽口)。
不同的接口采用的连接线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电脑硬盘的连接线是和主板接口紧密连接的。不光是接口就连硬盘也要用螺丝固定在机箱对应的位置上以防硬盘移动或受到震动后损坏。
可以将硬盘放在别人的电脑上试试看(挂成从盘), 如果能够正常使用则一定是你的硬盘连接线的问题。需要进行更换,要是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将光驱的连接线取下来,接上硬盘以确定是否连接线造成的。方法同前。
没有多余的连接线的话只使用一根连接线也是可以的,因为通常情况下电脑可以同时支持四个IDE设备正常工作(光驱、硬盘、光驱、硬盘)要分成两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用电脑来进行拷贝光盘非常方便的原因。
只要分清连接线的主从顺序就可以了。要是不知道可以参照以下:连接线的中端是从盘、终端是主盘,要是不确定也可以用跳线来处理:MA是主盘、主设备,SL是从盘、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