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文件 > 电脑硬盘分区恢复原理

电脑硬盘分区恢复原理

发布时间:2022-07-07 18:16:50

⑴ 电脑硬盘怎么恢复分区

使用DiskGenius或者Partition Wizard等分区工具,将磁盘分区1和磁盘分区5删除,然后归并到D或E分区内即可,磁盘分区2不可以删除,否则会导致无法启动

⑵ 电脑磁盘分区里面有个恢复分区是做什么用的

恢复分区里面放置的都是系统的引导信息来的。如果有这个文件,可以推断电脑是GPT+UEFI启动的。

⑶ 电脑硬盘误删分区 如何恢复

理论上讲,硬盘分区被删除,格式化后文件是完全可以恢复的。不过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能达到100%完全恢复。
1)硬盘格式化过程是重新建立新的文件系统,硬盘上的数据还是保留在硬盘上,知道被覆盖为止,这与文件删除原理类似。但是硬盘格式化后很难保证没有写入操作,也就是文件覆盖。比如,一般硬盘格式化后会装入系统、存入数据等。这样就会造成一些数据无法恢复。
2)不过还有一些情况是硬盘的文件系统损坏了,打不开并提示格式化等,很多用户会将硬盘进行格式化处理,但是这种格式化会破坏原来的目录结构,致使恢复出来的数据目录结构不完整。
恢复方法:硬盘格式化恢复也需要借助数据恢复软件,DG数据恢复软件、阿拉丁等。不过如果有一定的电脑基础,也可以使用winhex这类工具,使用扇区编辑的方式手工恢复。当然了,恢复格式化数据是比较基本的数据恢复情况,也可以找专业人员协助操作。

⑷ 我下载了一个硬盘数据恢复软件,据说可以恢复已删除的文件请问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说到数据恢复,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硬盘的数据结构、文件的存储原理,甚至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这些是你在恢复硬盘数据时必须使用的基本知识。即使你不需要恢复数据,了解这些知识(即使只是稍微多知道一些),对于你平时的电脑操作和应用也是很有帮助的。 硬盘的文件系统结构 初买来一块硬盘,我们是没有办法使用的,你需要将它分区、格式化,然后再安装上操作系统才可以使用。就拿我们一直沿用到现在的Win9x/Me系列来说,我们一般要将硬盘分成主引导扇区、操作系统引导扇区、FAT表、DIR目录区和Data数据区等五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引导扇区MBR在一个硬盘中是是唯一的,MBR区的内容只有在硬盘启动时才读取其内容,然后驻留内存。其它几项内容随你的硬盘分区数的多少而异。 主引导扇区(MBR) 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包括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作用就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判别哪个分区为可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加以执行。 分区表(DPT) 在主引导区中,从地址BE开始,到FD结束为止的64个字节中的内容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区表。分区表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H为结束标志,每个分区占用16个字节,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分成四个主分区,其中扩展分区也是一个主分区。随着硬盘容量的迅速扩大,引入的扩展分区可以不受四个主分区的限制,把硬盘分区数扩展到“Z”。 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区程序(例如DOS的Fdisk.exe)产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这个扇区的内容代码是不相同,但是实现的功能只有一个,使其中的一个活动分区获得控制区,正常启动系统。 。 (在D盘,E盘前面都有一个粉红色的扇区,就是所谓的扩展分区表所在的位置,其后的62个扇区空闲,共同占有一个隐含磁道。) 主分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在主分区中,不允许再建立其它逻辑磁盘。也可以通过分区软件,在分区的最后建立主分区,或在磁盘的中部建立主分区。 扩展分区的概念则比较复杂,也是造成分区和逻辑磁盘混淆的主要原因。由于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 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可以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操作系统只允许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如果说逻辑磁盘就是分区,则系统最多只允许4个逻辑磁盘。对于具体的应用,4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建立更多的逻辑磁盘供操作系统使用,系统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它仅仅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一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分区(实际上也就是下一个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区之后的各个分区是通过一种单向链表的结构来实现链接的,因此,若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这就是当硬盘被CIH病毒破坏后,我们可以通过KV3000的F10功能来找到丢失的D,E及以后的逻辑分区的原因。 操作系统引导扇区(OBR) OBR(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扇区,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这是对于DOS来说的,对于那些以多重引导方式启动的系统则位于相应的主分区/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是操作系统可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它也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其实每个逻辑分区都有一个OBR,其参数视分区的大小、操作系统的类别而有所不同。 引导程序的主要任务在当根目录中寻找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和WINBOOT.SYS三个文件,如果存在,就把 IO.SYS文件读入内存,并移交控制权予该文件。在WIN98的系统中,没有MSDOS.sys文件,系统能够正常启动,但是无法进入桌面;如果没有 COMMAND.COM文件,能够正常启动到桌面,但是无法进入DOS字符方式。 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Allocation Unit,以前也称之为簇)的大小等重要参数。OBR由高级格式化程序产生(例如DOS 的Format.com)。 文件分配表(FAT)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9x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为了防止意外损坏,FAT一般做两个(也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FAT为第一FAT 的备份, FAT区紧接在OBR之后(对于FAT32格式,位置是从引导扇区开始的第32个扇区就是第一个FAT表的位置),其大小由这个分区的空间大小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决定。 随着硬盘容量的迅速发展,Microsoft 的DOS及Windows也先后采用我们所熟悉的FAT12、FAT16和FAT32格式。不过Windows NT、OS/2、UNIX/Linux、Novell等都有自己的文件管理方式,不同于FAT文件格式。 FAT12是使用12BIT来表示簇的位置,最大容量32M,FAT16是使用两个字节16BIT位来表示簇的位置,分区最大容量2G,而FAT32采用4个字节来表示簇的位置,分区最大容量65G。 目录区(DIR) DIR是Directory即根目录区的简写,在FAT12和FAT16格式中,DIR紧接在第二FAT表之后,而在FAT32格式中,根目录区的位置可以在分区中的任意位置,其起始位置是由引导扇区给出的。单有FAT表还不能确定文件在磁盘中的具体位置,只有FAT表和DIR区配合使用,才能准确定位文件的确切位置。 DIR记录着每个文件(目录)的文件名,扩展名,是否支持长文件各,起始单元(这是最重要的)、文件的属性,大小,创建日期,修改日期等住处内容。操作系统在读写文件时,根据DIR中的起始单元,结合FAT表就可以知道文件在磁盘的具体位置,然后顺序读取每个簇的内容就可以了。 数据区(DATA) 在DIR区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区,即DATA区。 DATA虽然占据了硬盘的绝大部分空间,但没有了前面的各部分,它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是一些枯燥的二进制代码,没有任何意义。 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格式化程序(指高级格式化,例如DOS下的Format程序),并没有把DATA区的数据清除,只是重写了FAT表而已,除非你使用了“Format X: /U”命令,强制对每一扇区写“F6”。 至于硬盘分区,也只是修改了MBR和OBR,绝大部分的DATA区的数据并没有被改变,这也是许多硬盘数据能够得以修复的原因。但即便如此,MBR,OBR,FAT,DIR之一被破坏的话,我们的数据也无法正常读取。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经常整理磁盘,那么你的数据区的数据可能是连续的,这样即使MBR/FAT/DIR全部坏了,我们也可以使用磁盘编辑软件(比如DOS下的DiskEdit,DDD,KV3000,EasyRevoery等),只要找到一个文件的起始保存位置,那么这个文件就有可能被恢复

⑸ 请问数据恢复的原理是什么

说到数据恢复,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硬盘的数据结构、文件的存储原理,甚至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这些是你在恢复硬盘数据时必须使用的基本知识。即使你不需要恢复数据,了解这些知识(即使只是稍微多知道一些),对于你平时的电脑操作和应用也是很有帮助的。
硬盘的文件系统结构
初买来一块硬盘,我们是没有办法使用的,你需要将它分区、格式化,然后再安装上操作系统才可以使用。就拿我们一直沿用到现在的Win9x/Me系列来说,我们一般要将硬盘分成主引导扇区、操作系统引导扇区、FAT表、DIR目录区和Data数据区等五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引导扇区MBR在一个硬盘中是是唯一的,MBR区的内容只有在硬盘启动时才读取其内容,然后驻留内存。其它几项内容随你的硬盘分区数的多少而异。
主引导扇区(MBR)
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包括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作用就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判别哪个分区为可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加以执行。
分区表(DPT)
在主引导区中,从地址BE开始,到FD结束为止的64个字节中的内容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区表。分区表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H为结束标志,每个分区占用16个字节,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分成四个主分区,其中扩展分区也是一个主分区。随着硬盘容量的迅速扩大,引入的扩展分区可以不受四个主分区的限制,把硬盘分区数扩展到“Z”。
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区程序(例如DOS的Fdisk.exe)产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这个扇区的内容代码是不相同,但是实现的功能只有一个,使其中的一个活动分区获得控制区,正常启动系统。

(在D盘,E盘前面都有一个粉红色的扇区,就是所谓的扩展分区表所在的位置,其后的62个扇区空闲,共同占有一个隐含磁道。)
主分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在主分区中,不允许再建立其它逻辑磁盘。也可以通过分区软件,在分区的最后建立主分区,或在磁盘的中部建立主分区。
扩展分区的概念则比较复杂,也是造成分区和逻辑磁盘混淆的主要原因。由于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可以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操作系统只允许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如果说逻辑磁盘就是分区,则系统最多只允许4个逻辑磁盘。对于具体的应用,4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建立更多的逻辑磁盘供操作系统使用,系统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它仅仅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一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分区(实际上也就是下一个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区之后的各个分区是通过一种单向链表的结构来实现链接的,因此,若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这就是当硬盘被CIH病毒破坏后,我们可以通过KV3000的F10功能来找到丢失的D,E及以后的逻辑分区的原因。
操作系统引导扇区(OBR)
OBR(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扇区,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这是对于DOS来说的,对于那些以多重引导方式启动的系统则位于相应的主分区/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是操作系统可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它也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其实每个逻辑分区都有一个OBR,其参数视分区的大小、操作系统的类别而有所不同。
引导程序的主要任务在当根目录中寻找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和WINBOOT.SYS三个文件,如果存在,就把IO.SYS文件读入内存,并移交控制权予该文件。在WIN98的系统中,没有MSDOS.sys文件,系统能够正常启动,但是无法进入桌面;如果没有COMMAND.COM文件,能够正常启动到桌面,但是无法进入DOS字符方式。

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Allocation Unit,以前也称之为簇)的大小等重要参数。OBR由高级格式化程序产生(例如DOS 的Format.com)。

文件分配表(FAT)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9x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为了防止意外损坏,FAT一般做两个(也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 FAT区紧接在OBR之后(对于FAT32格式,位置是从引导扇区开始的第32个扇区就是第一个FAT表的位置),其大小由这个分区的空间大小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决定。
随着硬盘容量的迅速发展,Microsoft 的DOS及Windows也先后采用我们所熟悉的FAT12、FAT16和FAT32格式。不过Windows NT、OS/2、UNIX/Linux、Novell等都有自己的文件管理方式,不同于FAT文件格式。
FAT12是使用12BIT来表示簇的位置,最大容量32M,FAT16是使用两个字节16BIT位来表示簇的位置,分区最大容量2G,而FAT32采用4个字节来表示簇的位置,分区最大容量65G。
目录区(DIR)
DIR是Directory即根目录区的简写,在FAT12和FAT16格式中,DIR紧接在第二FAT表之后,而在FAT32格式中,根目录区的位置可以在分区中的任意位置,其起始位置是由引导扇区给出的。单有FAT表还不能确定文件在磁盘中的具体位置,只有FAT表和DIR区配合使用,才能准确定位文件的确切位置。
DIR记录着每个文件(目录)的文件名,扩展名,是否支持长文件各,起始单元(这是最重要的)、文件的属性,大小,创建日期,修改日期等住处内容。操作系统在读写文件时,根据DIR中的起始单元,结合FAT表就可以知道文件在磁盘的具体位置,然后顺序读取每个簇的内容就可以了。
数据区(DATA)
在DIR区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区,即DATA区。
DATA虽然占据了硬盘的绝大部分空间,但没有了前面的各部分,它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是一些枯燥的二进制代码,没有任何意义。
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格式化程序(指高级格式化,例如DOS下的Format程序),并没有把DATA区的数据清除,只是重写了FAT表而已,除非你使用了“Format X: /U”命令,强制对每一扇区写“F6”。
至于硬盘分区,也只是修改了MBR和OBR,绝大部分的DATA区的数据并没有被改变,这也是许多硬盘数据能够得以修复的原因。但即便如此,MBR,OBR,FAT,DIR之一被破坏的话,我们的数据也无法正常读取。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经常整理磁盘,那么你的数据区的数据可能是连续的,这样即使MBR/FAT/DIR全部坏了,我们也可以使用磁盘编辑软件(比如DOS下的DiskEdit,DDD,KV3000,EasyRevoery等),只要找到一个文件的起始保存位置,那么这个文件就有可能被恢复。

⑹ 电脑磁盘分区后恢复

恢复分区里面放置的都是系统的引导信息来的。
如果有这个文件,可以推断出楼主的电脑是GPT+UEFI启动的。
恢复分区是电脑一键还原功能,里面放置系统出场时备份的文件,以及引导还原文件。可以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选择还原来修复故障的。
如果楼主基本不用一键还原的话,就可以删除的,否则还是建议保留的。

⑺ GHOST恢复是什么原理 怎么用

GHOST的原理和操作

Ghost就是克隆硬盘的程序,该程序在DOS下执行,所以要进行硬盘的克隆,必须先进入纯DOS环境,然后进到Ghost子目录,运行Ghost�exe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行该程序前最好启动DOS的鼠标驱动程序,因为Ghost的操作画面是仿窗口画面,使用鼠标点击来选择会方便一些——虽然也可以用键盘来操作。另外在备份或克隆硬盘前最好清理一下硬盘——删除不用文件、清空回收站、碎片整理等。
1.分区备份
使用Ghost复制备份,有整个硬盘(Disk)和分区硬盘(Partition)两种备份方式。点击“Local”(本地)项,在右面弹出的菜单中有三个子项,其中“Disk”表示整个硬盘备份(也就是克隆),“Partition”表示单个分区硬盘备份以及硬盘检查“Check”。 “Check”项的功能是检查硬盘或备份的文件,看是否可能因分区、硬盘被破坏等造成备份或还原失败。而分区备份作为个人用户来保存系统数据,特别是在恢复和复制系统分区具有实用价值。
选择“Local/Partition/To Image”菜单,弹出硬盘选择窗口,开始分区备份操作。点击该窗口中白色的硬盘信息条,选择硬盘,然后选择要操作的分区(用鼠标点击)。
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储存的目录路径并输入备份文件名称,注意备份文件的名称带有GHO的后缀名。接下来,程序会询问是否压缩备份数据,并给出三个选择。“No”表示不压缩,
“Fast”表示小比例压缩而备份执行速度较快,“High”就是高比例压缩但备份执行速度较慢。最后,选择“Yes”按钮即开始进行分区
硬盘的备份。Ghost备份的速度相当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备份,备份的文件以GHO后缀名储存在设定的目录中。
2.分区备份的还原
如果硬盘中备份的分区数据受到损坏,用一般磁盘数据修复方法不能修复,以及系统被破坏后不能启动,都可以用备份的数据进行完全的复原,无须重新安装程序或系统。当然,也可以将备份还原到另一个硬盘上。要恢复备份的分区,就在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FromImage”,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还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还原的硬盘和分区,点击 “Yes”按钮即可。
恢复还原时要注意的是,硬盘分区的备份还原是要将原来的分区一成不变地还原出来包括分区的类型、数据的空间排列等。建议使用Ghost Explorer程序在Win95/98系统中进行还原操作,因为
Ghost Explorer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对备份文件的管理和恢复操作。
3.硬盘的克隆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
(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的硬盘(第二个硬盘)。注意,可以设置目的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可以自动对目的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选择“Yes”开始执
行。
Ghost能将目的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的硬盘不能太小,必须能将源硬盘的内容装下。
Ghost还提供了一项硬盘备份功能,就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件保存在硬盘上(菜单“Local/Disk/To Image”),然后就可以随时还原到其它硬盘或原硬盘上。这对要安装多个系统硬盘很方便。使用方法与分区备份相似。要注意的是,备份成的文件不能大于2GB。
4.网络多机硬盘克隆
Symantec公司对Ghost的最大改进就是在一对一的克隆方式上增加了一对多的方式,即透过TCP/IP网络同时从一台电脑上克隆多台电脑的硬盘系统,并可以选择交互或批处理方式,这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企业安装大量新电脑的操作系统,或对众多电脑进行系统升级。但目前下载的试用版本为单机版并不能使用“LPT”和
“NetBios”的网络克隆的功能。
Explorer备份还原
Ghost是DOS程序,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而Ghost Explorer是Ghost附带的在Win9x 下使用的磁盘备份还原工具,该工具虽然没有硬盘克隆的功能,但可以调用DOS版的 Ghost对硬盘和分区进行备份,该工具最突出的是有很好的备份文件还原功能。
从开始菜单执行Ghost Explorer,弹出图5所示的界面。选择菜单“Ghost/LocateGhost.exe”,在弹出的对话窗口中设定Explorer要调用的Ghost克隆程序所在的位置, Ghost Explorer必须要调用DOS版的Ghost程序才能进行硬盘备份。
使用Explorer可以备份整个硬盘或单个硬盘分区,点击工具栏上的圆柱形图标,弹出硬盘或分区选择对话窗口,然后再选择备份文件的储存目录并输入名称即可完成。要注意的是,非注册用户不能使用备份这项功能。
在Ghost Explorer中管理硬盘备份文件就非常方便了。首先选择打开一个备份文件(“File/Open”),这时备份中的文件就像资源管理器一样在程序界面窗口中列出,可以在其中非常方便地查看、打开文件,也可以查找文件,或者将某个文件删除(但不能删除目录)。在Ghost Explorer中提供了多种还原硬盘备份文件的方法,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鼠标右键点击某个文件,在弹出菜单中选择“Restore”,然后输入要还原到的目录,这样,单个文件就从整个磁 盘备份中还原出来了。
当然,如果要还原整个磁盘备份,只需选择左面目录列表栏中最上面的带磁盘图标的目 录项,然后点击工具
栏中的还原图标 (第二个)就可以了。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shenmaohua.bokee.com/viewdiary.15933122.html

阅读全文

与电脑硬盘分区恢复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3无线连接电脑 浏览:548
修图什么电脑 浏览:274
现在电脑硬盘格式 浏览:463
台式电脑有电容声 浏览:147
有趣的手机软件推荐 浏览:735
电脑上的日期文件 浏览:606
软件下载在u盘可以在电脑用吗 浏览:154
车载u盘能不能插在网吧电脑上 浏览:284
在电脑检索中查东西按哪个键 浏览:837
台式电脑卡屏 浏览:72
电脑真三国无双哪个版本最经典 浏览:534
win10自带电脑游戏吗 浏览:163
电脑什么零件要1500以上 浏览:733
旧台式机换新电脑配置 浏览:510
电脑很卡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浏览:492
快否电脑版安装 浏览:340
荣耀的电脑配置单 浏览:593
电脑桌面自由摆放位置怎么设置 浏览:876
苹果拍视频软件哪个好 浏览:75
怎么设置电脑总控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