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涉密业务中非涉密资料可以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吗
可以,但是资料属于非密,必须要经过项目甲方确认,一般是以书面形式确认。
Ⅱ 在非涉密电脑处理秘密文件会受到什么处分
这个看具体公司或单位的规定。不同的公司或者不同的单位,处罚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的单位秘级文件不同。
Ⅲ 保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是怎么样的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保密教育的力度不够,普通职工的保密意识不强。
整改措施: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保密宣传教育,提高保密意识,规范文件资料的管理,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保密制度在落实上有打折扣的现象。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网络、移动硬盘的保密管理规定,还需进一步的细化,在网络泄密的问题认识不够。
整改措施:通过这次保密工作自查和大检查,针对薄弱环节抓整改,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在细化上下功夫,在落实上做文章。加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着力完善保密
保密工作无小事,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执行、完善保密制度,要针对当前保密工作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具体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泄密隐患。根据保密工作要求。
结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具体实际,进一步对保密范围、保密要求、保密工作内容、保密纪律作出明确的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实施细则》,执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保密审批工作;严格实行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杜绝泄密隐患,防止定密随意和有密不定现象;
切实加强对涉密介质的管理如纸介质、手机、移动硬盘、软盘、优盘、光盘、磁带、存储卡以及其它数码移动存储介质、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等的保密管理,尽最大努力消除泄密隐患,提高防范高技术窃密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监管力度,严禁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严肃查处违规上网问题和网络泄密案件,强化保密督查,及时堵塞漏洞。
Ⅳ 在外网电脑处理涉密文件如何处理
外网电脑不能处理涉密文件。
严格规范日常工作方法,电脑内网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外网电脑坚决不留存上传涉密文件,处理文件时坚持多看一眼、多想一步,看一看是不是涉密内容,想一想有没有可能造成泄密,让维护国家安全角成常态、保持长效。保密文件在外网上处理,很有可能造成泄密事件,要追究责任。
Ⅳ 涉密文件和电脑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在电脑里编辑你的文档,但文档是高密文件,不想有任何东西残留在电脑上?!你可以装一个影子还原系统,当你要编辑你的文件的时候就开还原功能,工作完就重启一下就行了。当然,文件是放在你的U盘里编辑,用完你就插出来。电脑里什么也没有保留。虽然不方便,但保障。
Ⅵ 电脑保存涉密文件该如何处理
电脑保存涉密文件该如何处理?
使用域之盾企业防泄密系统采取主动发现防护的策略,全方位保护您的数据文档安全。
1、文档透明加密
员工无任何感知,不影响操作习惯
Ⅶ 用公司电脑发送了涉密文件怎么清理记录
记录是无法彻底清理的,系统本身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痕迹。
如果是使用非密计算机发送(看上去是互联网计算机),那除了本机外,你用于发送文件的邮件或者即时通信软件的服务器上,收件方的邮件服务器,或者收件方本机(假设打开过邮件)都会存有该文件信息。
本机和收件方计算机只有更换硬盘才能彻底保证去除相关信息。但是其他的就只能祈求不被发现了。
Ⅷ 涉密业务中非涉密资料可以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13
Ⅸ 涉密文件怎么处理
1、涉密文件的拟制、印刷、阅办等必须在安全保密的场所进行;及时清理、销毁印制过程中产生的清样、存储有涉密信息的载体。
2、在文件的规定位置标明密级,注明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并编排顺序号。
3、组织传阅涉密文件须填写“传阅单”,交接时认真清查核对,防止失控。
4、复制、汇编涉密文件,须经原制发单位同意或按密级确定权限审批;复制件须加盖复制单位的印章,按原件要求管理;汇编的每一份文件均应标明密级,按其中的最高密级管理。
5、涉密文件应存放在保密室,业务部门确需存放机密级以下文件的,逐份登记,专人专柜保管。
6、销毁涉密文件,必须办理清点、登记手续,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保密室承办;选择安全可靠的场所,由两人以上监销并签字;严禁将涉密文件作为废品出售。
7、传递涉密文件,要使用安全可靠的包装材料,标明密级、收件单位或人员名称,并加密封;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派专人取送,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
8、携带涉密文件外出,要按密级确定权限审批,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9、禁止使用无保密措施的传真机、计算机网络等传输设备传递涉密文件与信息。
10、会议印发的涉密文件,确需参加人员随身携带的,须经主办单位批准,按规定办理文件登记签字手续,并采取保护措施;带回后,及时交所在单位保密室登记、管理。绝密文件是军队机关文件管理和保密的重点,严格控制接触范围,防止泄密。
绝密文件的复制和阅办范围从严控制,涉及核心军事秘密内容的,原件标明“不得翻印”字样,严禁复制;对接触绝密文件的人员要作出文字记载;绝密文件不得汇编;保密室对绝密文件要专人保管、专册登记、专柜存放;
绝密公文对外传递实行两人护送制,本地由收发件单位派专人、专车直接传递,异地经由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专人传递,必要时派武装人员护送;外出携带绝密文件,要按规定权限报批,并报同级保卫部门备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的涉密文件由各级保密室统一负责收发、登记、编号和归档保存或销毁。
预防涉密文件泄露的措施
1、岗位职责范围。
应当严格按照实际工作需求收集,具体到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而言,就是必须基于岗位职责要求,和本人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相关。
案件查处实践中发现,少数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有“资料控”的倾向,无差别、尽可能地网罗一切其可以接触到的文件资料。虽然其动机一般都是大量占有资料为今后工作、学习参考,但这种超范围收集资料的行为本身也有可能构成保密违规行为。
2、资料合法来源。
文件资料应当从正常渠道收集,确保其合法性和正确性,同时也确保了涉密文件资料的知悉范围符合保密规定。
互联网上既有官方正式公布或授权指定媒体公布的文件,也有其他网站或者自媒体转载的来源不明的信息,在收集、使用时需要甄别其性质和来源,原则上非官方媒体正式公布的文件资料不得作为开展相关工作、研究的正式依据。
3、文件资料管控。
对已经收集到的涉密文件资料,应当按照其不同密级和保密期限分级分类管理,对于经过批准复制、下载、汇编、摘抄的涉密文件资料按照原件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收集、使用涉密文件资料的机关单位必须为实际工作中确有必要知悉且具备相应保密条件,坚决杜绝向无直接业务关系或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单位发送、索要涉密文件资料。
4、移交清退销毁。
相关人员在发生岗位变动、部门调整、退休转业等离职离岗情形时,应当将其保管的文件资料全部移交或清退,并办理相关手续。收集的涉密文件资料使用完毕后,除按规定留存或存档外,应当及时送交销毁工作机构或承销单位销毁。
鉴于收集工作客观上会产生较多的复印件和电子文件,在移交清退销毁时,需要注意仔细检查,防止遗漏。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涉密文件
国家保密局-收集涉密文件资料泄密案件启示
Ⅹ 我公司的非涉密计算机处理了涉密信息,还有一个月要进行保密检查了.该对计算机如何处理
以你们的情况看,不做任何处理和藏匿设备被发现都是扣10分(如果非密计算机没有连接过互联网的话,连接了就是中止项)。
最建议,对此事的当事人给与严厉处罚,并调离涉密岗位,计算机重做系统后升级为涉密计算机。难点在于你们要注意修改BIOS时间,使得各种操作行为在时间逻辑上合理。做不好也存在被发现的可能。留存相关惩处/计算机处理的记录。
其次建议直接销毁整机,留存相关销毁记录。当事人背地处理,记录不体现在保密工作记录里。
最省事的是隐藏这台计算机,注意要修改台账和各种有关书面记录。这种被发现也是10分,但是发现的概率不大(如果单位信息设备数量比较大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