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电脑开机一段时间后插上u盘,电脑就会关机,千万不要说电脑不支持,原来好着呢,这段时间才这样的。
那一定是你U盘里面有病毒了,可以用用U盘病毒专杀工具清理病毒,之后用优化大师优化,U盘就应该能用了
B. U盘长时间插在电脑上有没有伤害
如果U盘上有病毒的话你插在电脑上就肯定会令到电脑中毒.与插的时间长短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但如果你已经安装了杀毒软件他就每次都会报警.但电脑就不会中毒.建议你可以使用杀毒软件将U盘杀一次毒.或者将小游戏复制到电脑中.然后将U盘格式化一次.
C. U盘长时间插在电脑上对它的寿命有影响吗
U盘(也称闪存盘)以它低廉的价格,大容量的存储空间,相对较快的存取速度以及便于携带的特点,现在已经完全取代了软驱的位置,成为我们配机的首选部件之一。虽然一般的U盘都号称有十万次以上的擦写次数,但如果你在日常使用中不加以注意,也很容易出现U盘“提前退休”的现象。笔者就通过日常使用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以下容易导致U盘“减寿”的多种因素,在这里与朋友们共同分享一下吧。
一、整理碎片,弊大于利
对于很多爱护机器的朋友来说,肯定已经养成了经常整理硬盘碎片的好习惯了。在频繁地进行硬盘删除和保存大量文件之后,或系统用了很长时间之后,应该及时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由此及彼,不少朋友在使用U盘之后,肯定也想用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来整理U盘中的碎片。想法是好的,但你知道吗: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因为U盘保存数据信息的方式与硬盘是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它产生的文件碎片,不适宜经常整理,如果“强行”整理的话,反而会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如果你觉得自己的U盘中文件增减过于频繁,或是使用时日已久,可以考虑将有用文件先临时拷到硬盘中,将U盘进行完全格式化,以达到清理碎片的目的。当然,你也不能频繁地通过格式化的方法来清理U盘,这样也会影响闪盘的使用寿命。
二、存删文件,一次进行
当你在对闪盘进行操作时,不管是存入文件或是删除文件,Flash闪盘都会对闪存中的数据刷新一次。也就是说,在U盘中每增加一个文件或减少一个文件,都会导致Flash闪盘自动重新刷新一次。在拷入多个文件时,文件拷入的顺序是一个一个的进行,此时U盘将会不断地被刷新,这样直接导致Flash闪盘物理介质的损耗。所以利用闪盘保存文件时,最好用WinRAR等压缩工具将多个文件进行压缩,打包成一个文件之后再保存到U盘中;同样道理,当你要删除闪盘中的信息时(除非是格式化),最好也能够一次性地进行,以使U盘刷新次数最少,而不是重复地进行刷新。只有减少U盘的损耗,才能有效地提高U盘的实际使用寿命。
三、U盘不用,记得“下岗”
很多拥有U盘的朋友,经常将U盘插入USB接口后,为了方便而不将其拔下。你可知道,这样做法会对你的个人数据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一,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 2000或是XP系统,并且打开了休眠记忆功能,那么在系统进入休眠待机状态下返回到正常状态下,很容易对闪盘中的数据造成不想进行的修改,一旦发生,重要数据的丢失将使你欲哭无泪。其二,对于经常上网的朋友,现在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除了有用的资源,还有很多木马、病毒到处“骚扰”,说不定哪天就“溜”进你的U盘中,对其中的数据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所以,为了确保U盘数据不遭受损失,最好在拷贝数据后将它拔下来;或者是关闭它的写开关。
四、热插拔≠随意插拔
众所周知,U盘是一种支持热插拔的设备。但要注意以下方面:U盘正在读取或保存数据的时候(此时U盘的指示灯在不停闪烁),一定不要拔出U盘,要是此时拔出的话,很容易损坏闪盘或是其中的数据;再则,平时不要频繁进行插拔,否则容易造成USB接口松动;三则,在插入U盘过程中一定不要用蛮力,插不进去的时候,不要硬插,可调整一下角度和方位。
闪存盘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电子产品,具有极高的易用性,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于闪存盘的使用和维护并不多做研究,就这样简单的用了起来。当然,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不过,闪盘的使用和维护还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下面,就教你几个关于闪存盘使用和维护的小窍门。
1、更加有效的利用存储空间
台电酷闪允许你用各种操作系统所支持的磁盘模式格式化闪存,配合WINDOWS方便的磁盘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WINDOWS系统的格式化磁盘工具将闪存的有效存储空间格式化成NTFS格式。这时候,用户就可以轻松的实现文件的实时压缩和加密,既更加有效率的使用了存储空间,又可以对重要文件进行特别的保护。
2、启用后写高速缓存
WIN98/ME的系统中: “控制面板”--“属性”--“性能”--“高级设置”--“文件系统”--“可移动磁盘”--“设置”--选取“启用所有可移动型磁盘驱动器上的后写高速缓存”--“确定”,重新启动系统以后,不仅仅对于闪盘,包括读取数码相机、MP3等等数码设备里边的数据,速度方面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WIN XP的系统:“我的电脑”--“属性”--“硬件”--选中系统默认的闪盘驱动器(如I:可移动磁盘)--“属性”--“策略”--选择“为性能而优化……”--确定。
3、软件DIY
现在有很多厂商都把一些诸如QQ、MAIL等功能作为闪盘的噱头来炒作。其实你自己也完全可以做到,要QQ、电邮、ZIP、RAR、MSN等等功能,其实很简单,牺牲一点点你的存储空间,把这些小玩意软件安装进去不就好了吗?这么简单的方法就不用我教你了吧。
4、合理的插拔操作
对于使用WIN2000和XP的用户,如果不通过桌面任务栏右边的小图标停止闪盘驱动器,直接拔除闪存,WINDOWS会发出错误的操作提示。也许你会觉得WINDOWS这样做是画蛇添足,徒增麻烦,因为就算你这样操作了好多次,也没有发现出现什么不妥。其实这种也算不上什么错误的操作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的,通过任务栏小图标关闭可移动磁盘的操作,实际就是先行停止主板对闪存盘的供电,再安全拔除闪存盘的操作过程。如果直接拔除,虽然对主板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对闪存盘控制芯片的寿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闪存芯片的寿命很长,但是控制芯片和电路是一体的,它的寿命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使用方式才能保证闪盘的使用寿命。而且,规范的操作还可以避免在数据正在读写的时候就拔除这种可能对闪盘造成极大伤害的错误。
5、合理的保存、清洁方式
闪盘本身抗震防潮能力比软盘强了很多,但并不代表我们对这方面就可以毫无顾及,特别是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注意防潮还是有必要的。闪盘存放需要注意的是USB接口的氧化锈蚀和水份对内部电路的腐蚀老化。一般情况下注意放在干燥的地方并注意戴好帽子就可以了,不需要做特别的防护处理。
D. 为什么我的笔记本电脑开机一段时间以后就连不上usb了,插上u盘也没反映
很有可能是你电脑不能搜索到你外接的移动硬件,或者是USB接口脏了。你换个接口试试看,换个后如果可以就是电脑接口脏了,接触不好造成的,要是还是不行,就先更新USB驱动,用驱动精灵,里面可以选择很多版本,多试试看,应该可以的。
E. u盘一直插在电脑上使用会烧坏吗
任何用电器,通电使用时间长都会发热,所以长时间使用肯定会影响U盘的使用寿命。
建议U盘的文件在使用时,最好复制到电脑,编辑好以后,再复制到U盘。
这样不但速度快,而且不会影响U盘的性能和寿命。
F. U盘连接电脑刚开始可以识别,运行一段时间无法识别
换电脑,换u盘,启示我只想说插上U盘很长不显示喝u盘内容、U盘速度,电脑系统,杀毒软件有关,过一段时间不能识别和电脑系统有关,如果U盘很热和U盘质量有关、插上无法显示,右键点开我的我的电脑,选择管理,磁盘管理、如果还不显示U盘,说明U盘坏了,要么usb借口不好用了、导者这个问题因素有很多方面,不一一说了。手机问答,纯手打,以前修电脑实战经验总结
G. U盘插在电脑上用一段时间后无法识别
1、在电脑上换个USB接口试一下,看能否读出U盘,能读出说明之前的USB接口有接触不良情况。
2、换接口还读不出来,再换电脑试试,可以读说明之前电脑系统有问题,可能是病毒引起。
3、都读不出来,就要用软件检查U盘是否有坏块,有的话需要进行量产来修复。
4、U盘质量问题。
H. 单位电脑有病毒,u盘插上用一段时间里面的文件就打不开找不到了,求解
方法一
1、可以使用电脑管家的文件修复工具修复。
2、首先打开电脑管家工具箱。
3、找到“文件恢复”工具
4、点击“恢复被删除的文件”,选择内存卡恢复。
5、等待扫描结束后,即可查找到被删除的文件,选择恢复即可。
方法二、
步骤 :
1、单击“开始——运行,然后输入regedit (打开注册表)
2、依次展开:HEKEY——LOCAL——MACHIM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 在左边空白外点击“新建”,选择:“主键”,把它命名为“645FFO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再把右边的“默认”的主键的键值设为“回收站”,然后退出注册表。就OK啦。
3、要重启你的计算机。只要你机器没有运行过磁盘整理。系统完好.任何时候的文件都可以找回来。
I. 为什么电脑在插入U盘时,电脑速度会变慢
有两种原因:
一,你u盘装的东西太多了,插入的时候电脑要花好长时间去读取内容,会占用较多的cpu资源,所以电脑变慢,
二,你u盘里带有病毒使电脑速度变慢,强烈建议用杀毒软件对其进行扫描!
J. 电脑一插入U盘用一些时间就会蓝屏
这可能是系统的问题也可能是主板的问题
建议先做系统试一下
以下内容为网络知道Ctangel个人总结,并非网络复制,全是个人日常工作中遇到并且明确确定原因的。如需复制请注明出处。
这里列举几个典型的蓝屏故障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0X0000000A
这个蓝屏代码和硬件无关,是驱动和软件有冲突造成的,最早发现这个代码是因为公司的DELL机器的USB键盘和QQ2007的键盘加密程序有冲突发现的这个问题。也在IBM T系列笔记本上装驱动失误产生过。
如果您的机器蓝屏了,而且每次都是这个代码请想一想最近是不是更新了什么软件或者什么驱动了,把它卸载再看一下。一般情况下就能够解决,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又非常频繁的话,那么没办法,重新做系统吧。
二、0X0000007B
这个代码和硬盘有关系,不过不用害怕,不是有坏道了,是设置问题或者病毒造成的硬盘引导分区错误。
如果您在用原版系统盘安装系统的时候出这个问题,那说明您的机器配置还是比较新的,作为老的系统盘,不认这么新的硬盘接口,所以得进BIOS把硬盘模式改成IDE兼容模式。当然了,现在人们都用ghost版的操作系统,比较新的ghost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关于人们找不到IDE这项的问题,因为很多主板标明这项的措辞不太一样 有些写着AHCI和Compatibility,这个AHCI就等于是SATA模式,Compatibility相当于IDE模式。
如果您的操作系统使用了一段时间了,突然有一天出现这个问题了,那么对不起,病毒造成的,开机按F8,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恢复不到正常模式的话那么请重新做系统吧。
三、0X000000ED
这个故障和硬盘有关系,系统概率比较大,硬盘真坏的概率比较小。我弄过不下二十个这个代码的蓝屏机器了,其中只有一个是硬盘真的有坏道了。剩下的都是卷出了问题,修复即可,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修复的蓝屏代码之一。
修复方法是找原版的系统安装盘(或者金手指V6那个pe启动界面里就带控制台修复)。这里说用系统盘的方法,把系统盘放入光驱,启动到安装界面,选择按R进入控制台修复,进入控制台后会出现提示符C:\ 大家在这里输入 chkdsk -r 然后它就会自动检测并修复问题了,修复完成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进入系统了,进入系统之后最好先杀毒,然后再重新启动一下试一下,如果正常了那就没问题了,如果还出这个代码,那就说明硬盘有问题了,需要更换,或者把有问题的地方单独分区,做成隐藏分区,用后面的空间来装系统。
四、0X0000007E、0X0000008E
这俩代码多是病毒造成的,杀毒即可。正常模式进不去可以开机按F8进安全模式。当然也有可能是内存造成的,可以尝试重新插拔内存,一般这代码内存损坏概率不大。
五、0X00000050
硬件故障,硬盘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出现50重启之后还伴随着出现0A、7E、8E这样的代码,那十有八九就是内存坏了。如果每次都出这一个代码,首先换一块硬盘试一下机器能不能正常启动,如果测试硬盘没问题,再试内存,内存也试过的话,换CPU,总之这必是硬件故障。
六、0X000000D1
这个代码一般和显卡有关,有可能是显卡损坏,也可能是只是因为安装了不太兼容的显卡驱动造成的,建议有花屏现象的先找朋友借个显卡插上试一下,或者主机有集成显卡的,用集成显卡试一下。如果平时没有花屏现象,那就更换买机器的时候自带的显卡驱动试一下。
七、coooo21a
C开头的故障,它报的错很邪乎,报未知硬件故障,不过出这类C开头的代码多半与硬件无关。基本是与系统同时启动的一些驱动!或者服务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一次我给一个笔记本的F盘改成了E盘,结果再启动就出这类C开头的代码,最后发现插上一个U盘就能正常启动,因为插上U盘系统里就有F盘了,然后我发现了隐藏的文件,是开机的时候系统写入的。我拔掉这个U盘这问题就又出现,后来把E盘改回F问题就没有了,想来是什么和系统一起启动的软件留在F盘一些文件,没有了它就会自己建,但是连F盘都没有了,也就只能报错了,所以看到这类蓝屏可以照比。
八、每次蓝屏的代码都不一样
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是硬件造成的,尤其以内存为第一个需要怀疑的对象,更换内存尝试,第二可能性是CPU虽然这东西不爱坏,可是从06年到现在我也遇到俩了,其他硬件基本上不会造成蓝屏代码随便变的情况。
九、偶尔蓝屏,而且代码一闪而过重新启动的问题
这个是有有两种可能
1、以XP为例,在我的电脑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找到高级选项卡,找到下面的启动和故障修复项,点击设置。再弹出的窗口里找到中间‘系统失败’处有三个选项,第三项自动重新启动,把这项的勾选取消掉,以后再出问题蓝屏就会停住了。
2、已经做过上面的设置,但是还是会一闪而过重新启动的,那就是显卡或者CPU过热造成的,打开机箱查看散热风扇和散热器的状态吧。
另外开机就蓝屏看不见代码一闪而过然后自己重新启动的情况。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在系统里进行第一步的设置了,那么就要在机器启动的时候按F8,选择启动失败后禁用重新启动这项,选择之后启动失败了,系统就会停在蓝屏代码那里了,这样大家就可以照着蓝屏代码来查看问题了。
十、其他蓝屏代码
参考第七项,一般首先做系统确认是不是系统的问题,然后以以下顺序测试硬件,首先是内存可能性最大,然后是CPU,之后是硬盘,最后是显卡,主板基本不会蓝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