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主板電腦主板作用是什麼
什麼是電腦主板?主板有什麼作用呢?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走進主板的世界。
【電腦主板怎麼看】什麼是電腦的主板 電腦主板的作用有哪些
大家經常會聽說主板的概念,那麼什麼是電腦 主板 ?主板有什麼作用呢?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大多為矩形電路板,主板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上面安裝組成電腦的主要電路系統,那麼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下電腦主板。
主板又名主機板、母板、系統板等。
在一台微型電腦里,主板上安裝了電腦的主要電路系統,並擁有擴展槽和插有各種插件。電腦的質量與主板的設計和工藝有極大的關系。所以根據電腦誕生開始,各廠家和網民都十分重視主板的體系結構和加工水平。明白主板的特性及使用情況,對購機、裝機、用機都是極有價值的。
主板的工作原理
在電路板我們接著看,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在上面,則為稜角分明的每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還有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敲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主板的基本功能
晶元部分
BIOS晶元:是一塊方塊狀的存儲器,裡面存有與該主板搭配的基本敲入輸出系統程序。能夠促使主板識別各種硬體,還能夠設置引導系統的設備,控制CPU外頻等。BIOS晶元是能夠寫入的,這方便網民更新BIOS的版本,以獲取更好的能力及對電腦最新硬體的支持,當然不利的一面便是會促使主板遭受諸如CIH病毒的襲擊。
南北橋晶元:橫跨AGP插槽左右兩邊的兩塊晶元能夠南北橋晶元。南橋多位於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邊,被散熱片蓋住的能夠北橋晶元。晶元組以北橋晶元為核心,那麼情況,主板的命名都是以北橋的核心名稱命名的(如P45的主板能夠用的P45的北橋晶元)。北橋晶元主要負責處理CPU、內存、顯卡三者間的「交通」,因為發熱量較大,因而就得散熱片散熱。南橋晶元則負責硬碟等存儲設備和PCI之間的數據流通。南橋和北橋合稱晶元組。晶元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主板的功能和能力。就得注意的是,AMD平台中部分晶元組因AMD CPU內置內存控制器,可採取單晶元的方式,如nVIDIA nForce 4便採取沒有北橋的設計。根據AMD的K58開始,主板內置了內存控制器,所以北橋便不必集成內存控制器,我們接著看不但減少了晶元組的製作難度,一樣也減少了製作成本。現在在多數高端主板上用南北橋晶元封裝到一起,只有一個晶元,我們接著看大大提高了晶元組的功能。
RAID控制晶元:相當於一塊RAID卡的作用,可支持多個硬碟組成各種RAID模式。目前主板上集成的RAID控制晶元主要有兩種:
HPT372 RAID控制晶元和Promise RAID控制晶元。
主板的擴展槽部分
所謂的「插拔部分」是指這部分的配件能夠用「插」來安裝,用「拔」來反安裝。
內存插槽:內存插槽那麼位於CPU插座下方。圖中的是DDR SDRAM插槽,我們接著看插槽的線數為184線。
AGP插槽:顏色多為深棕色,位於北橋晶元和PCI插槽之間。AGP插槽有1×、2×、4×和8×之分。AGP4×的插槽中間沒有間隔,AGP2×則有。在PCI Express出現之前,AGP顯卡較為流行,其傳輸速度最高可達到2133MB/s(AGP8×)。
PCI Express插槽:跟隨3D能力需要的不斷提高,AGP已越來越不能夠滿足視頻處理帶寬的需要,目前流行主板上顯卡介面多轉向PCI Exprss。PCI Exprss插槽有1×、2×、4×、8×和16×之分。注:目前主板支持雙卡:(NVIDIA SLI/ ATI 交叉火力)
PCI插槽:PCI插槽多為乳白色,是主板的必備插槽,能夠插上軟Modem、音效卡、股票接受卡、網卡、多功能卡等設備。
CNR插槽:多為淡棕色,長度只有PCI插槽的一半,能夠接CNR的軟Modem或網卡。我們接著看插槽的前身是AMR插槽。CNR和AMR不一樣之處在於:CNR增加了對網路的支持性,並且佔用的是ISA插槽的位置。共同點是它們都是把軟Modem或是軟音效卡的一部分功能交由CPU來完成。我們接著看插槽的功能可在主板的BIOS中開啟或禁止。
對外介面部分
硬碟介面:硬碟介面可分為IDE介面和SATA介面。在型號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個IDE口,一般IDE介面都位於PCI插槽下方,根據空間上則垂直於內存插槽(也有橫著的)。而新型主板上,IDE介面大多縮減,甚至沒有,代之以SATA介面。
軟碟機介面:連接軟碟機所用,多位於IDE介面旁,比IDE介面略短多數,因為它是34針的,所以數據線也略窄多數。
cOM介面(串口):目前大多數主板都提供了兩個COM介面,分別為COM1和COM2,作用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COM1介面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斷號是IRQ4;COM2介面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斷號是IRQ3。由此能夠看出COM2介面比COM1介面的響應擁有優先權,現在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基於該介面的產品。
PS/2介面:PS/2介面的功能非常單一,僅能用於連接 鍵盤 和滑鼠。那麼情況下,滑鼠的介面為綠色、鍵盤的介面為紫色。PS/2介面的傳輸速率比COM介面稍快多數,但這么多年使用之後,雖然現在絕大多數主板依然配備該介面,但支持該介面的滑鼠和鍵盤越來越少,大面積外設廠商也不會推出基於該介面的外設產品,很多的是推出USB介面的外設產品,不過值得一提的時候,因為該介面使用非常非常廣泛,所以好多使用者即使在使用USB也更願意通過PS/2-USB轉接器插到PS/2上使用,外加鍵盤滑鼠每一代產品的壽命都非常非常長,所以介面現在依然使用效率極高,但在不久的用來,被USB介面所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極高。
USB介面:USB介面是現在最為流行的介面,最大能夠支持127個外設,並且能夠獨立供電,其應用非常非常廣泛。USB介面能夠根據主板上獲得500mA的電流,支持熱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就能夠用。一個USB介面可同時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設的訪問,由一條四芯電纜連接,其中兩條是正負電源,還有兩條是數據傳輸線。高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5Mbps。還有,USB2.0標准最高傳輸速率可達480Mbps。USB3.0能夠開始出現在最新主板中,用不久會被推廣。
usb介面
LPT介面(並口):那麼用來連接列印機或掃描儀。其默認的中斷號是IRQ7,採取25腳的DB-25接頭。
並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種:
1、SPP標准工作模式。SPP數據是半雙工單向傳輸,傳輸速率較慢,僅為15Kbps,但應用較為廣泛,那麼設為默認的工作模式。
2、EPP增強型工作模式。EPP採取雙向半雙工數據傳輸,其傳輸速率比SPP高好多,可達2Mbps,目前已有不少外設使用此工作模式。
3、ECP擴充型工作模式。ECP採取雙向全雙工數據傳輸,傳輸速率比EPP還要高多數,但支持的設備不多。現在使用LPT介面的列印機與掃描儀能夠基本很少了,多為使用USB介面的列印機與掃描儀。
MIDI介面:音效卡的MIDI介面和游戲桿介面是共用的。介面中的兩個針腳用來傳送MIDI信號,可連接各種MIDI設備,例如電子鍵盤等,現在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基於該介面的產品。
SATA介面:SATA的全稱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列高級技術附件,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串列硬體驅動器介面),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集團共同提出的硬碟介面規范,在IDF Fall 2001大會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標准,正式宣告了SATA規范確實立。SATA規范用硬碟的外部傳輸速率理論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標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約13%,而跟隨沒有來後續版本的發展,SATA介面的速率還可擴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
根據其發展計劃來看,沒有來的SATA也用通過提高時鍾頻率來提高介面傳輸速率,促使硬碟也能夠超頻。
㈡ 電腦主板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哪裡
主板最重要的就是穩定,通常我們判斷一塊主板好不好,主要是看他穩不穩定.所以如果你要買主板的話,當然是買一線產品,也就是 華碩 或是 技嘉2選1,其他的2線的還可以選擇,映泰,微星,以前微星也是3大牌子之一的,但是現在不行了.再加上華碩 和 技嘉合資了,所以現在有很多小廠都退出了.
至於性能嘛,就是,首先,主要看你用什麼CPU,例如,你用 英特爾 的CPU,那麼就要買要買,Intel晶元組的主板,都是可以發揮出性能的,這個你不用擔心了.一塊主板的性能,也主要是看你選擇的其他硬體,其實買主板不用在意那麼多,因為光是主板是發揮不了的,要看你是什麼CPU,什麼內存,比如說,你要買2條DDR2800的內存,那麼你就要選擇一塊支持DDR2800的主板,有的不支持,所以你要看清楚.
㈢ 買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買電腦主要看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等硬體的性能參數,電腦配置的好壞也取決於這些硬體性能參數。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現在的CPU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相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以此類推。
4、顯卡: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
5、硬碟:首先,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個人電腦分類
1、台式機(Desktop)
也叫桌面機,是一種獨立相分離的計算機,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無聯系,相對於筆記本和上網本體積較大,主機、顯示器等設備一般都是相對獨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電腦桌或者專門的工作台上。因此命名為台式機。為非常流行的微型計算機,多數人家裡和公司用的機器都是台式機。
2、電腦一體機
電腦一體機,是由一台顯示器、一個電腦鍵盤和一個滑鼠組成的電腦。它的晶元、主板與顯示器集成在一起,顯示器就是一台電腦,因此只要將鍵盤和滑鼠連接到顯示器上,機器就能使用。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電腦一體機的鍵盤、滑鼠與顯示器可實現無線連接,機器只有一根電源線。這就解決了一直為人詬病的台式機線纜多而雜的問題。有的電腦一體機還具有電視接收、AV功能,也整合專用軟體,可用於特定行業專用機。
3、筆記本電腦(Notebook或Laptop)
也稱手提電腦或膝上型電腦,是一種小型、可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3公斤。筆記本電腦除了鍵盤外,還提供了觸控板(TouchPad)或觸控點(PointingStick),提供了更好的定位和輸入功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腦
㈣ 買電腦主板要看什麼參數
南北橋晶元組、支持的內存、硬碟插槽、主板上各個介面的多少情況
反正買主板的話還是需要看很多參數,主要主板是影響計算機總體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它的參數高低直接影響了計算機的性能發揮
㈤ 一塊電腦主板的好壞主要看哪幾個方面的參數
(1)支持CPU的類型與頻率范圍
CPU插座類型的不同是區分主板類型的主要標志之,盡管主板型號眾多,但總的結構是很類似的,只是在諸如CPU插座等細節上有所不同,現在市面上主流的主板CPU插槽的不同分Socdet 370, Socdet A,Socdet 478,Slot 1和Slot A等幾類,它們分別與對應的CPU搭配。
CPU只有在相應主板的支持下才能達到其額定頻率,CPU主頻等於其外頻乘以倍頻,CPU的外頻由其自身決定,而由於技術的限制,主析支持的倍頻是有限的,這樣,就使得其支持的CPU最高主頻也受限制,另外,現在的一些高端產品,出於穩定性的考慮,也限制了其支持的CPU的主頻,比如現支持雷鳥的一些主板就是這樣。因些,在選取購主板時,一定要使其能足夠支持所選的CPU,並且留有一定的升級空間
(2)對內存的支持
內存插槽的類型表現了主板所支持的也即決定了所能採用的內存類型,插槽的線數與內存條的引腳數一一對應。內存插柄一般有2-4插槽,表現了其不同程度的擴展性。另外,對於用SDRAM內存的插槽而言,即使有四個插槽,DIMM3和DIMM4也共用一個通道。因此在插滿內存條的時候,DIMM3和DIMM4要求必須是單面內存且容量相同,否則計算機將無法識別。因此,除非為將來的升級做打算。
(3)對顯示卡的支持
主板上的AGP插槽是應用於顯示卡的專用插槽。AGP是Intel公司為了提高受到PCI匯流排結構性能限制的高檔PC機的圖形處理能力而開發的一種標准,AGP不是一種匯流排,它是一種介面規范,可以使顯示數據不經過PCI總路線,直接送入顯示子系統。這樣就能突破由於PCI匯流排形成的系統瓶頸,從而達到高性能3D圖形的描繪功能。AGP標准可以讓顯卡通過專用的AGP介面調用系統主內存做到顯示內存,從而大大提高了顯示數據的傳輸速率,目前主板的AGP工作模式主要是AGP4X,其對應的傳輸速率為1064MB/S,隨著顯示性能的迅速提高,其功耗逐漸增大,並且對穩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兩年前提出的AGP PRO插槽標准現在開始普及了起來,AGP PRO要求顯示卡通過AGP插槽能得到獨立的3.3V供電,並且通像DIMM槽一樣的卡子獲得更牢固的固定方式,從外觀上看,AGP PRO插槽比傳統的AGP槽在尾部長出一小段,並且有固定用的卡子,這比較容易辨認,AGP PRO插槽兼容傳統AGP介面的顯示卡。對於採用i815,sis630/730,VIA KM133等晶元組整合了顯示功能的主板,是否提供額外的AGP插槽也是其一項重要的指標,沒有AGP插槽就幾乎等於失去了升級顯示卡的可能,對顯示系統有較高要求的用戶,不適宜採用這種主板。
(4)對硬碟與光碟機的支持
主板上的IDE介面是用於連接IDE硬碟和IDE光碟機的,IDE介面為40針和80針雙排插座,主板上都至少有兩個IDE設備介面,分別標注IDE1或者說primary IDEt和IDE2或者 secomdary IDE。
(5)擴展性能與外圍介面
除了AGP插槽和DIMM插槽外,主板上還有PCI,AMR,CNR,ISA等擴展槽標志了主板的擴展性能,。PCI是目前用於設備擴展的主要介面標准,音效卡、網卡、內置MODEM等設備主要都接在PCI插槽上,主板上一般設有2-5條PCI插槽不等,且採用MircoATX板型的主板上的擴展槽一般少於標准ATX板上擴展的數量,一般家庭用戶,可能需要一個PCI槽接音效卡,另一個接內置MODEM或網卡,再考慮以後的升級需要,三個PCI插槽可能是最低的要求。
(6)BIOS技術
BIOS是集成在主板CMOS晶元中的軟體,主板上的這塊CMOS晶元保存有計算機機系統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序、系統CMOS設置、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程序。現在市場上的主板使用的主要是Award,AMI,phoenix幾種BIOS.早期主板上的確良BIOS採用EPROM晶元,一般用戶無法更新版本,後來採用了Flash ROM,用戶可以更改其中的內容以便隨時升級,但是這使得BIOS容易受到病毒的攻擊,而BIOS一旦受到攻擊,主板將不能工作,於是各大主板廠商對BIOS採用了種種防毒的保護措施,在主析選購上應該考慮到BIOS能否方便地升級,是否具有優良的防病毒功能。
㈥ 選擇電腦主板主要是看哪些參數要如何選擇呢
1、看主板晶元組。如果是酷睿晶元最好選擇P35\P43\P45的晶元組,性能搭配最完美,價格也比較高。
2、支持DDRII800或1066雙通道內存,至少4G以上。最好是能支持DDRIII的,為將來升級做准備。
3、最好是有2個PCIE-16插槽,將來可以升級為雙顯卡SLI或CROSSFIRE。
查看原帖>>
㈦ 買電腦主板主要看什麼
依次為晶元組(平台定位及cpu支持,顯卡等的擴展性),供電+用料(耐用性穩定性和最重要的超頻潛力),品牌(關乎bios更新)。
晶元組可簡單的理解為能支持那些cpu,接近於什麼cpu用什麼晶元組才配套能用。晶元組是主板的靈魂。
至於怎麼看,一般主板型號即是,但保險起見還是網上查詢主板參數,如中關村。
哪種好,cpu匹配的好,一線品牌的好,供電用料足的好,口碑好的好。或者俗一點的說,貴的好。
㈧ 電腦主板的參數怎麼看
方法一:
1、首先打開命令運行窗,點擊「開始」菜單,輸入「DxDiag」即可,然後點擊運行。
㈨ 電腦主板最重要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主板晶元組。如果是酷睿晶元最好選擇P35\\P43\\P45的晶元組,性能搭配主要看各種介面,最重要的就是看是什麼晶元組。
電腦機箱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