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連接 > 電腦病毒有什麼危害

電腦病毒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2022-04-15 09:29:14

A. 計算機病毒有什麼危害

(1)如果激發了病毒,計算機會產生很大的反應;大部分病毒在激發的時候直接破壞計算機的重要信息數據,它會直接破壞CMOS設置或者刪除重要文件,會格式化磁碟或者改寫目錄區,會用「垃圾」數據來改寫文件。

計算機病毒是一段計算機代碼,肯定佔有計算機的內存空間,有些大的病毒還在計算機內部自我復制,導致計算機內存的大幅度減少,病毒運行時還搶佔中斷、修改中斷地址在中斷過程中加入病毒的「私貨」,干擾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病毒侵入系統後會自動的搜集用戶重要的數據,竊取、泄漏信息和數據,造成用戶信息大量泄露,給用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嚴重的後果。

(2)消耗內存以及磁碟空間。比如,你並沒有存取磁碟,但磁碟指示燈狂閃不停,或者其實並沒有運行多少程序時卻發現系統已經被佔用了不少內存,這就有可能是病毒在作怪了。

很多病毒在活動狀態下都是常駐內存的,一些文件型病毒能在短時間內感染大量文件、每個文件都不同程度地加長了、就造成磁碟空間的嚴重浪費。

正常的軟體往往需要進行多人多次測試來完善,而計算機病毒一般是個別人在一台計算機上完成後快速向外放送的,所以病毒給計算機帶來的危害,不只是製造者所期望的病毒,還有一些由於計算機病毒錯誤而帶來的。

(3)計算機病毒給用戶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病毒的泛濫使用戶提心吊膽,時刻擔心遭受病毒的感染,由於大部分人對病毒並不是很了解,一旦出現諸如計算機死機、軟體運行異常等現象,人們往往就會懷疑這些現象可能是計算機病毒造成的。

據統計,計算機用戶懷疑「計算機有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超過70%的計算機用戶擔心自己的計算機侵入了病毒,而實際上計算機發生的種種現象並不全是病毒導致的。

(1)電腦病毒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防範措施;

1、經常更新操作系統補丁和應用軟體的版本。操作系統廠商會定期推出升級補丁,這些升級補丁除了提升操作系統性能外,很重要的任務是堵塞可能被惡意利用的操作系統漏洞。同理,把軟體升級到最新版本,也會讓很多病毒望而卻步,因為新版本軟體會優化內部代碼,使病毒暫無可乘之機。

2、安裝防火牆和殺毒軟體。防火牆與殺毒軟體就像大門的警衛,會仔細甄別出入系統的文件程序,發現異常及時警告並處置。比如在訪問惡意網站或運行可疑程序時,殺毒軟體都會進行警告。

當下載或收到可疑文件時,殺毒軟體也會先行掃描。當操作系統需要更新或應用程序需要升級時,殺毒軟體也會提示。

3、經常備份重要的數據。越是重要的文件,越要多做備份,而且備份之間相距越遠越好。就像在編輯文檔時經常點擊保存一樣,一旦遇到突發情況,起碼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不至於全文皆丟。作為事後補救的措施,及時備份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和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病毒

B. 病毒對電腦的危害有哪些

由於電腦總是忠實地執行人們編制的程序,如果有人故意編製程序,讓電腦犯錯誤,它當然要「生病」了。這種故意使電腦犯錯誤的程序,就被稱作「電腦病毒」。計算機一旦患病,就會使一大片網路內的計算機癱瘓。

1975年,美國科普作家約翰?布魯勒爾寫了一本名為《震盪波騎士》的小說,書中第一次描寫了信息社會中將計算機作為爭議和邪惡雙方斗爭的工具的故事,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成為當年的暢銷書之一。兩年後,美國的另一位科普作家托馬斯?雷恩又推出了一本轟動一時的《PI的青春》。在書中作者構思了一種神秘的能夠自我復制、利用信息通道傳播的計算機程序,並稱之為計算機病毒。這些計算機病毒漂泊於電腦之內,游盪於矽片之間,控制了7000多台電腦的操作系統,引起了混亂和不安。

然而,這些幻想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就成為現實,並引起了大規模的泛濫。

當前出現的計算機病毒有好多種。比如一種叫「蘋果病毒」的它在漢字系統中每半小進在屏幕上出現「我要吃蘋果」,若輸入「蘋果請」3個字,一切恢復正常;一種叫「兩只老虎」的病毒,電子計算機感染上這種病毒,每隔4分鍾就唱一遍動聽的兒歌——《兩只老虎》。有的病毒是定期發作的,「兩只老虎」病毒每星期五發作,其他日子則工作正常。一種叫「米氏病毒」的,它每年在3月6日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生日發作,它的破壞力極強,可以使電子計算機內的大量信息眨眼間變得無影無蹤。最難防的是不定期發作的病毒,比如「大麻病毒」,它隨時可因操作不慎而發病。發病時,計算機完全失控,在屏幕上會出現「讓毒品大麻合法化」、「計算機已麻醉」等字樣。

一種叫「巴基斯坦病毒」,也是由惡作劇造成的。1986年巴基斯坦的一對兄弟巴西特和阿姆傑德編了一個計算機程序。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娛樂,編完後隨便把它拷貝送給了一個朋友。當時他們正經營一個出售電子計算機的商店,對社會上互相交換軟盤很感興趣,想從中做點小游戲。他們在病毒程序上寫下自己真實的姓名和地址。可誰想到,這久這個病毒傳入美國,廣泛蔓眨,隨後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荷蘭、香港和台灣也發現了「巴基斯坦病毒」。

有的人製造計算機病毒卻有其險惡用心。1989年12月,肯亞一些大公司、銀行、國家機關的計算機系統相繼感染上病毒。經調查發現這是一家叫「西布格」公司製造的軟盤造成的。西布格公司免費向世界許多地方寄送了近萬片磁碟,磁碟上標有「愛滋病信息磁碟」字樣。附信說,這磁碟程序是專為愛滋病防護者和醫務人員編制的,但警告使用者:凡使用本磁碟,先要向西布格公司支付378美元。否則,違約者的計算機系統將遭到破壞。肯亞一些部門使用了此種磁碟,損失慘重。

計算機病毒也曾侵入我國。1988年底在我國統計部門就發現了「小球計算機病毒」。遭到這種病毒侵襲的計算機在運行時,屏幕上會出現滾動的小球,影響屏幕顯示,使用效率降低。1989年大連市統計局的計算機全部染上「小球病毒」,當時正在編制1988年統計年度報表,計算機中心下發的拷貝全部帶病毒,致使下級單位的計算機都感染上此病毒。據統計當時全國有3000台電子計算機感染上了計算機病毒,「小球病毒」嚴重干擾了國家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1989年夏,在北戴河專門召開了「全國統計系統計算機病毒研討會」,向各省、市統計局介紹了防治病毒的方法,提供了消除小球病毒的方法。隨後公安部又編制了檢測和殺死一般病毒的程序,對抑制病毒的傳播起了一定作用。

但是,病毒很難消滅干凈。時隔不久,「小球病毒」又在許多計算機上出現。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所屬的昆明、天津、成都、湖南公公司也遭受「小球病毒」入侵。到1989年底,我國已有5萬台計算機感染上了「小球病毒」。

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計算機病毒的滋擾也越來越司空見慣。計算機操作員會眼睜睜地瞅著屏幕上的信息有如秋風掃落葉般地消失,字母從詞中「掉」下,堆成了一撮,不一會兒,屏幕上的東西已經無法辨認了。這正是計算機病毒在作祟。

計算機「病毒」不同於一般的病毒,它不是一個生物體,不會把疾病傳染給人類,只能在計算機之間傳染。它是不懷好意的人故意編制的一小段巧妙而能擴散的程序。

計算機自己是不會工作的,只有當人們把事先編好了的程序「裝」進計算機以後,它才能工作。程序讓它干什麼,它就干什麼。如果有一小段「病毒」程序悄悄地混入了一個很大的正常程序里,那麼計算機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這就叫計算機染上了「病毒」。不同的「病毒」程序,危害程度不同,輕者使原有程序不能發揮作用,重者則銷毀計算機中儲存的所有資料信息。前者叫做「良性」病毒,後者叫做「惡性」病毒。在「良性」病毒中有許多是屬於開玩笑性質的。比如使你的計算機突然發出一陣怪叫聲,嚇你一跳;或者使計算機熒光屏上出現「不要慌」、「跳舞吧」之類的廢話;或者只是使你的計算機出現暫時性故障,過一會兒就恢復正賞了。

1987年5月,美國羅德島《普羅威斯頓日報》編輯部發現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文件變成了如下字元串:「歡迎進入土牢,請小心病毒,如需要疫苗,請與我們聯系。鬃與鬃敬上,帕金斯坦尼電腦公司」。當專家進一步追查時,發現這個病毒程序早已廣泛傳播,遍布於該報社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各個結點。事後了解獲悉,該程序是帕金斯公司防止非法復制的自衛性病毒。

1987年12月,IBM公司接到了一份電子郵件,內容是祝賀聖誕的,但其中含有能夠自我復制的計算機病毒,每當用戶顯示其內容時,它就以鏈式反應的方式自我復制到用戶的目錄下,最後導致網路擁擠,部分停機。

1988年3月2日,早已潛伏並廣泛散布於蘋果機的計算機病毒發作。這天受感染的蘋果機停止工作,只是在顯示器上出現了「向所有蘋果電腦的使用者宣布世界和平的信息」的字樣,以此來慶賀蘋果機的生日。

1989年11月13日,星期五,一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五」的惡性計算機病毒在長期潛伏、廣泛傳播後,在全世界數十萬台運行DOS的微機上發作。這天每運行一個文件,則被刪除一個,許多微機用戶被迫停機,在全世界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

現在究竟有多少病毒,由於病毒涉及的范圍廣,品種繁多,又存在同毒異名現象,因而無法做出確切的估計。有人初步估計,1995年初,世界的計算機病毒數已達10000多種。並且自1987年發現首例病毒後,病毒的發展呈加速度的趨勢。

隨著國外軟體的引進和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普及,計算機病毒已在我國出現和蔓延,計算機病毒的泛濫和危害同樣令人驚駭,幾乎無一行業系統能倖免,嚴重威脅著我國信息系統的安全。雖然病毒主要來自境外,但國產病毒也相繼出現,例如「中國病毒一號」、「中國炸彈」等。

盡管在計算機安全方面人們盡了很大的努力,採取軟硬多種預防措施,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計算機病毒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威脅計算機安全的最大敵人。

「惡性」病毒所帶來的危害往往是難以估量的。無怪乎美國的一些防衛專家驚呼,軍用計算機一旦被病毒擾亂,就有可能導致爆發一場核大戰。因為用來控制導彈的計算機系統所儲存的資料信息一旦被毀,那麼核導彈就會失去控制,其後果不堪設想!

究竟誰是製造計算機病毒的罪魁?眾說紛壇,莫衷一是。有人說始作俑者是巴基斯坦一對自學成才的計算機工程師兄弟,是他們製作的病毒被引入美國之後,引起爭相模仿。也有入說,有兩種病毒是從德國「出口」到美國的,起初在美國的一些大學校園內流傳,後來由學生傳到了美國各地。還有人說,計算機病毒實際上最初是由美國的一些計算機「神童」想出來的。這些孩子們從小喜歡擺弄計算機,最初只是編出一些惡作劇的程序來整一整自己的朋友,開個玩笑,藉以開心。久而久之,這種「玩笑」越開越大,居然把病毒程序暗藏在軟盤中。在與不知情的使用者交換軟盤的過程中,就把病毒傳播開了。這種惡作劇很快引起人們爭相仿效,導致計算機病毒泛濫成災。

多數的病毒程序都有一定的「發病潛伏期」,有的病毒編制者有意把它當成「定時炸彈」。比如國外有一種「特洛伊程序」,它與計算機內的時鍾相連,會在某日某時發作。有的程序編制者因不相信僱主會及時付給報酬,就故意在程序中設置「定時炸彈」。一旦他的勞動報酬不能及時兌現,「定時炸彈」就會爆炸開來,而且相互傳染,非常迅速。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計算機病毒已達數千種之多,並且還在不斷增加。對計算機病毒的肆虐,人們已經找到了一些防範的辦法。目前採用的防範措施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計算機用戶應提高警惕。盡量使用原裝軟體而不用復制的軟體。不要與別人交換軟體,也不要讓外人在自己的計算機上用他自帶的軟盤進行操作。對於配備有計算機系統的公司、商號來說,不能輕易讓外人接觸本公司、商號的計算機。

二是加強法制。例如,1988年9月,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家貿易公司的計算機系統突然喪失記憶,資料庫中的全部資料信息都消失掉了,公司的16.8萬個銷售委託書毀於一旦,給公司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後經查實,是該公司的一名被裁減的職員由於心懷不滿,於離職之前在公司計算機系統內「埋設」了一種病毒,並連通一個定時裝置,直到他離職之後一段時間病毒才發作。結果得克薩斯州法院判決那位職員賠償該公司損失1.2萬美元,同時對他處以10年監禁。法律無情,能對病毒散布者起到一定的鎮懾和遏製作用。現在,美國已有48個州通過了禁止故意破壞計算機的法律。

三是使用「計算機疫苗」。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病毒最易藏匿的某些計算機軟體控制部位設下保護性程序。當有來歷不明的信號企圖通過這些部位時,「疫苗」便會出來加以阻擋,同時發出警告信號,以提請計算機用戶注意。

四是清除病毒。計算機一旦受到病毒侵害,可以運用一種特殊的「審查程序」來找出病毒之所在,然後加以清除。最簡單的清除方法就是把計算機關掉,以清除所有資料信息,然後再重新建立資料信息庫。但要注意,在重新建立資料信息庫時一定要使用原廠出品的新軟盤,並且在新軟盤使用之前要先掃描一遍,看其中是否藏有來歷不明的信號。

C. 計算機病毒造成什麼危害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病毒指「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 熊貓燒香病毒(尼姆亞病毒變種) 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與醫學上的「病毒」不同,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計算機軟體和硬體所固有的脆弱性編制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序代碼。它能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的存儲介質(或程序)里,當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激活,通過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將自己的精確拷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從而感染其他程序,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所謂的病毒就是人為造成的,對其他用戶的危害性很大! 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危害有: 1.病毒激發對計算機數據信息的直接破壞作用 大部分病毒在激發的時候直接破壞計算機的重要信息數據,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碟、改寫文件分配表和目錄 區、刪除重要文件或者用無意義的「垃圾」數據改寫文件、破壞CMO5設置等。 磁碟殺手病毒(D1SK KILLER),內含計數器,在硬碟染毒後累計開機時間48小時內激發,激發的時候屏幕上顯 示「Warning!! Don'tturn off power or remove diskette while Disk Killer is Prosessing!」 (警 告!D1SK KILLER ll1在工作,不要關閉電源或取出磁碟),改寫硬碟數據。被D1SK KILLER破壞的硬碟可以用殺毒 軟體修復,不要輕易放棄。 2.佔用磁碟空間和對信息的破壞 寄生在磁碟上的病毒總要非法佔用一部分磁碟空間。 引導型病毒的一般侵佔方式是由病毒本身占據磁碟引導扇區,而把原來的引導區轉移到其他扇區,也就是引導型 病毒要覆蓋一個磁碟扇區。被覆蓋的扇區數據永久性丟失,無法恢復。 文件型病毒利用一些DOS功能進行傳染,這些DOS功能能夠檢測出磁碟的未用空間,把病毒的傳染部分寫到磁碟的 未用部位去。所以在傳染過程中一般不破壞磁碟上的原有數據,但非法侵佔了磁碟空間。一些文件型病毒傳染速度很 快,在短時間內感染大量文件,每個文件都不同程度地加長了,就造成磁碟空間的嚴重浪費。 3.搶占系統資源 除VIENNA、CASPER等少數病毒外,其他大多數病毒在動態下都是常駐內存的,這就必然搶佔一部分系統資源。病 毒所佔用的基本內存長度大致與病毒本身長度相當。病毒搶占內存,導致內存減少,一部分軟體不能運行。除佔用內 存外,病毒還搶佔中斷,干擾系統運行。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很多功能是通過中斷調用技術來實現的。病毒為了傳染激 發,總是修改一些有關的中斷地址,在正常中斷過程中加入病毒的「私貨」,從而干擾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4.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 病毒進駐內存後不但干擾系統運行,還影響計算機速度,主要表現在: (1)病毒為了判斷傳染激發條件,總要對計算機的工作狀態進行監視, 這相對於計算機的正常運行狀態既多餘 又有害。 (2)有些病毒為了保護自己,不但對磁碟上的靜態病毒加密,而且進駐內存後的動態病毒也處在加密狀態,CPU 每次定址到病毒處時要運行一段解密程序把加密的病毒解密成合法的CPU指令再執行; 而病毒運行結束時再用一段程 序對病毒重新加密。這樣CPU額外執行數千條以至上萬條指令。 (3)病毒在進行傳染時同樣要插入非法的額外操作,特別是傳染軟盤時不但計算機速度明顯變慢, 而且軟盤正 常的讀寫順序被打亂,發出刺耳的雜訊。 5.計算機病毒錯誤與不可預見的危害 計算機病毒與其他計算機軟體的一大差別是病毒的無責任性。編制一個完善的計算機軟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物力,經過長時間調試完善,軟體才能推出。但在病毒編制者看來既沒有必要這樣做,也不可能這樣做。很多計算機 病毒都是個別人在一台計算機上匆匆編制調試後就向外拋出。反病毒專家在分析大量病毒後發現絕大部分病毒都存在 不同程度的錯誤。 錯誤病毒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變種病毒。有些初學計算機者尚不具備獨立編制軟體的能力,出於好奇或其他原因 修改別人的病毒,造成錯誤。 計算機病毒錯誤所產生的後果往往是不可預見的,反病毒工作者曾經詳細指出黑色星期五病毒存在9處錯誤, 乒 乓病毒有5處錯誤等。但是人們不可能花費大量時間去分析數萬種病毒的錯誤所在。 大量含有未知錯誤的病毒擴散傳 播,其後果是難以預料的。 6.計算機病毒的兼容性對系統運行的影響 兼容性是計算機軟體的一項重要指標,兼容性好的軟體可以在各種計算機環境下運行,反之兼容性差的軟體則對 運行條件「挑肥揀瘦」,要求機型和操作系統版本等。病毒的 編制者一般不會在各種計算機環境下對病毒進行測試,因此病毒的兼容性較差,常常導致 死機。 7.計算機病毒給用戶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 據有關計算機銷售部門統計,計算機售後用戶懷疑「計算機有病毒」而提出咨詢約占售後服務工作量的60%以上。 經檢測確實存在病毒的約佔70%,另有30%情況只是用戶懷疑,而實際上計算機並沒有病毒。那麼用戶懷疑病毒的理 由是什麼呢?多半是出現諸如計算機死機、軟體運行異常等現象。這些現象確實很有可能是計算機病毒造成的。但又 不全是,實際上在計算機工作「異常」的時候很難要求一位普通用戶去准確判斷是否是病毒所為。大多數用戶對病毒 採取寧可信其有的態度,這對於保護計算機安全無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往往要付出時間、金錢等方面的代價。僅僅 懷疑病毒而冒然格式化磁碟所帶來的損失更是難以彌補。不僅是個人單機用戶,在一些大型網路系統中也難免為甄別 病毒而停機。總之計算機病毒像「幽靈」一樣籠罩在廣大計算機用戶心頭,給人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極大地影響 了現代計算機的使用效率,由此帶來的無形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D. 計算機病毒會造成什麼危害

1989年上半年,報刊首次報道了國內發現計算機病毒的消息。時間不長,病毒席捲全國各地,對計算機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計算機病毒是借用了生物病毒的概念。它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能夠通過某種途徑侵入計算機存貯介質里,並在某種條件下開始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的一組程序,同時,它本身還能進行自我復制,具有極強的感染性。

目前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能夠透徹了解它內部結構的人日益增多,計算機存在的缺陷和易攻擊處會受到致命的攻擊。一些計算機使用人員會因惡作劇或尋開心而造出病毒;一些軟體公司為了保護自己的軟體不被非法復制也採取了報復性的懲罰措施;一些人員為了某種目的,製造了摧毀計算機系統的病毒,這種病毒針對性強、破壞性大。目前已發現的病毒有150種。國內出現最多的小球病毒屬於良性的,它不破壞系統和數據,只是大量佔用系統空間,使機器無法正常工作而癱瘓。另一種大麻病毒則是惡性的,它破壞系統文件,造成用戶數據丟失。計算機病毒最普遍的傳染途徑是通過軟盤傳染,通過計算機網路也極易傳染。

為了防止病毒的侵入,首先立足於預防,完善規章制度,堵塞傳染渠道。在病毒傳人後,應綜合分析症狀盡早發現,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並可用相應的殺毒軟體進行清除病毒工作。

E. 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危害

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破壞內存。電腦破壞內存的方法主要是大量佔用計算機內存、禁止分配內存、修改內存容量和消耗內存4種。病毒在運行時佔用大量的內存和消耗大量的內存資源,導致系統資源匱乏,進而導致死機;
2、破壞文件。病毒破壞文件的方式主要包括重命名、刪除、替換內容、顛倒或復制內容、丟失部分程序代碼、寫入時間空白、分割或假冒文件、丟失文件簇和丟失數據文件等。受到病毒壞的文件,如果不及時殺毒,將不能使用;
3、影響電腦運行速度。病毒在電腦中一旦被集火,就會不停的運行,佔用了電腦大量的系統資源,使電腦的系統資源,使電腦的運行速度明顯減慢;
4、影響操作系統正常運行。電腦病毒還會破壞操作系統的正常運行,主要表現方式包括自動重啟電腦、無故死機、不執行命令、干擾內部命令的執行、打不開文件、虛假報警、佔用特殊數據區、強制啟動軟體和擾亂各種輸出、入口等;
5、破壞硬碟。電腦病毒攻擊硬碟主要表現包括破壞硬碟中存儲的數據、不讀寫盤、交換操作和不完全寫盤等;
6、破壞系統數據區。由於硬碟的數據區中保存了很多的文件及重要數據,電腦病毒對其進行破壞通常會引起毀滅性的後果。病毒主要攻擊的是硬碟主引導扇區、BOOT扇區、FAT表和文件目錄等區域,當這些位置被病毒破壞的時候,只能通過專業的數據恢復來還原數據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條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F. 電腦病毒危害哪些

不同種類的病毒危害不同。
(1)源碼型病毒
這類病毒在高級語言(如Fortan、C、Pascal等語言)編寫的程序被編譯之前,插人列 源程序之中,經編譯成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這類病毒程序一般寄生在編譯處理程序或 鏈接程序中。目前,這種病毒並不多見。

(2)可執行文件感染病毒
這類病毒感染可執行程序,將病毒代碼和可執行程序聯系起來,當可執行程序被執行 的時候,病毒隨之啟動。感染可執行文件的病毒從技術上也可分為嵌人型和外殼型兩種。
嵌人型病毒在感染時往往對宿主程序進行一定的修改,通常是尋找宿主程序的空隙 將自己嵌人進去,並變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使病毒程序與目標程序成為一體,這類病毒 編寫起來很難,要求病毒能自動在感染目標程序中尋找恰當的位置,把自身插人,同時還要保證病毒能正常實施攻擊,且感染的目標程序能正常運行。一旦病毒侵人宿主程序,對其殺毒是十分困難的,清除這類病毒時往往會破壞合法程序。這類病毒的數量不多,但破 壞力極大,而且很難檢測,有時即使査出病毒並將其清除,但被感染的程序也被破壞,無法使用了。
外殼型病毒一般鏈接在宿主程序的首尾,對原來的主程序不作修改或僅作簡單修改。 當宿主程序執行時首先執行並激活病毒程序,使病毒得以感染、繁衍和發作。這類病毒易於編寫,數量也最多。

(3)操作系統型病毒
這類病毒程序用自己的邏輯部分取代一部分操作系統中的合法程序模塊,從而寄生在計算機磁碟的操作系統區,在啟動計算機時,能夠先運行病毒程序,然後再運行啟動程序,這類病毒可表現出很強的破壞力,可以使系統癱瘓,無法啟動。

G.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繁殖性

計算機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樣進行繁殖,當正常程序運行時,它也進行運行自身復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徵是判斷某段程序為計算機病毒的首要條件。

2、破壞性

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

3、傳染性

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序將自身的復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對象上,這些對象可以是一個程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

4、潛伏性

計算機病毒潛伏性是指計算機病毒可以依附於其它媒體寄生的能力,侵入後的病毒潛伏到條件成熟才發作, 會使電腦變慢。

5、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可以通過病毒軟體檢查出來少數,隱蔽性計算機病毒時隱時現、變化無常,這類病毒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6、可觸發性

編制計算機病毒的人,一般都為病毒程序設定了一些觸發條件,例如,系統時鍾的某個時間或日期、系統運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條件滿足,計算機病毒就會「發作」,使系統遭到破壞。

(7)電腦病毒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計算機病毒原理:

病毒依附存儲介質軟盤、硬碟等構成傳染源。病毒傳染的媒介由工作的環境來定。病毒激活是將病毒放在內存, 並設置觸發條件,觸發的條件是多樣化的, 可以是時鍾,系統的日期,用戶標識符,也可以是系統一次通信等。條件成熟病毒就開始自我復制到傳染對象中,進行各種破壞活動等。

病毒的傳染是病毒性能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傳染環節中,病毒復制一個自身副本到傳染對象中去。

生物病毒:

病毒不僅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從結構上還分為:單鏈RNA病毒,雙鏈RNA病毒,單鏈DNA病毒和雙鏈DNA病毒病毒的生命過程大致分為:吸附,注入(遺傳物質),合成(逆轉錄/整合入宿主細胞DNA),裝配(利用宿主細胞轉錄RNA,翻譯蛋白質再組裝),釋放五個步驟。

病毒的基本結構 :

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稱為衣殼,遺傳物質多為RNA或DNA。衣殼與核酸

分子統稱為核衣殼。但以HIV為例,病毒表面還包裹著類似細胞膜的胞膜和刺突結構,與衣殼共同決定病毒的特異性。此外還有一些酶:如逆轉錄酶。

H.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危害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之一:電腦運行緩慢。當你的電腦出現打開網頁很慢、操作其他也都很慢的情況,一般會首先清理系統垃圾,接著處理些該處理的插件,完之後再全面掃描查殺病毒,如果不行再重裝系統。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會導致電腦運行緩慢,病毒運行時不僅要佔用內存,還會搶佔中斷,干擾系統運行,這必然會使系統運行緩慢。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之二:消耗內存以及磁碟空間。當你發現自己的電腦並沒有運行多少程序而系統內存已經被大量佔用了,那麼你的電腦可能已經收到了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因為很多病毒在活動狀態下都是常駐電腦內存的,尤其是文件感染類型的病毒,會不斷大量感染違背計算機病毒危害過的文件,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會造成磁碟空間嚴重冗積。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之三:破壞硬碟以及電腦數據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之四:狂發垃圾郵件或其他信息,造成網路堵塞或癱瘓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之五:計算機病毒給用戶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之六:竊取用戶隱私、機密文件、賬號信息等。這就是大部分木馬病毒計算機病毒的危害的目的。大部分都是以竊取用戶信息,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如竊取用戶資料,網銀賬號密碼,網游賬號密碼等。一旦這些信息失竊,將給用戶帶來不少經濟損失。

I. 電腦病毒有什麼危害

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危害有:
1.病毒激發對計算機數據信息的直接破壞作用
大部分病毒在激發的時候直接破壞計算機的重要信息數據,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碟、改寫文件分配表和目錄
區、刪除重要文件或者用無意義的「垃圾」數據改寫文件、破壞CMO5設置等。
磁碟殺手病毒(D1SK
KILLER),內含計數器,在硬碟染毒後累計開機時間48小時內激發,激發的時候屏幕上顯
示「Warning!!
Don'tturn
off
power
or
remove
diskette
while
Disk
Killer
is
Prosessing!」
(警
告!D1SK
KILLER
ll1在工作,不要關閉電源或取出磁碟),改寫硬碟數據。被D1SK
KILLER破壞的硬碟可以用殺毒
軟體修復,不要輕易放棄。
2.佔用磁碟空間和對信息的破壞
寄生在磁碟上的病毒總要非法佔用一部分磁碟空間。
引導型病毒的一般侵佔方式是由病毒本身占據磁碟引導扇區,而把原來的引導區轉移到其他扇區,也就是引導型
病毒要覆蓋一個磁碟扇區。被覆蓋的扇區數據永久性丟失,無法恢復。
文件型病毒利用一些DOS功能進行傳染,這些DOS功能能夠檢測出磁碟的未用空間,把病毒的傳染部分寫到磁碟的
未用部位去。所以在傳染過程中一般不破壞磁碟上的原有數據,但非法侵佔了磁碟空間。一些文件型病毒傳染速度很
快,在短時間內感染大量文件,每個文件都不同程度地加長了,就造成磁碟空間的嚴重浪費。
3.搶占系統資源
除VIENNA、CASPER等少數病毒外,其他大多數病毒在動態下都是常駐內存的,這就必然搶佔一部分系統資源。病
毒所佔用的基本內存長度大致與病毒本身長度相當。病毒搶占內存,導致內存減少,一部分軟體不能運行。除佔用內
存外,病毒還搶佔中斷,干擾系統運行。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很多功能是通過中斷調用技術來實現的。病毒為了傳染激
發,總是修改一些有關的中斷地址,在正常中斷過程中加入病毒的「私貨」,從而干擾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4.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
病毒進駐內存後不但干擾系統運行,還影響計算機速度,主要表現在:
(1)病毒為了判斷傳染激發條件,總要對計算機的工作狀態進行監視,
這相對於計算機的正常運行狀態既多餘
又有害。
(2)有些病毒為了保護自己,不但對磁碟上的靜態病毒加密,而且進駐內存後的動態病毒也處在加密狀態,CPU
每次定址到病毒處時要運行一段解密程序把加密的病毒解密成合法的CPU指令再執行;
而病毒運行結束時再用一段程
序對病毒重新加密。這樣CPU額外執行數千條以至上萬條指令。
(3)病毒在進行傳染時同樣要插入非法的額外操作,特別是傳染軟盤時不但計算機速度明顯變慢,
而且軟盤正
常的讀寫順序被打亂,發出刺耳的雜訊。

J. 電腦病毒有哪些危害性

電腦病毒是一種計算機干擾程序

閱讀全文

與電腦病毒有什麼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插網線和無線那個好 瀏覽:815
電腦刻錄速度8速是什麼意思 瀏覽:695
電腦terraria為什麼進不去 瀏覽:201
微信如何關聯電腦版 瀏覽:258
電腦鍵盤怎改按鍵設置 瀏覽:333
w7電腦系統怎麼樣讓電腦不息屏 瀏覽:577
有哪些神器可以使用在電腦上 瀏覽:139
無線投屏器電腦手機通用蘋果 瀏覽:218
蘋果電腦的壁紙 瀏覽:24
電腦版穿越火線什麼模式升級快 瀏覽:21
美國蘋果電腦的售價 瀏覽:548
電腦查翻新機的序列號是哪個 瀏覽:96
華為手機如何把文件發到電腦上 瀏覽:562
電腦開機按f1進入了系統 瀏覽:608
廣告攔截軟體手機 瀏覽:77
電腦連接的無線網老是自動斷開 瀏覽:973
如何設置電腦啟動載入 瀏覽:150
電腦怎麼設置音響和麥克風 瀏覽:215
電腦三怎麼打 瀏覽:154
如何增加電腦虛擬內存的大小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