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腦桌面怎麼布置
取消自動排列
把和工作無關的統統刪
把常用的工具分類,如做視頻的,音頻的。剪輯的,轉碼的,同類的放在一行或者一列。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所有的彈出廣告都屏蔽,免得打擾你的思緒。
必備材料:束線器、束線管
1、把台式電腦所有的線束全部夾入到束線器中,以方便施工,如下圖所示;
C. 怎麼設置電腦炫酷桌面
兒時我就是一個喜歡打造自己秘密基地的孩子,買了房之後自然也要把自己的書房打造成有自己的風格。我在網上最喜歡的也就是在各大論壇看大家曬桌面曬書房的帖子,不僅了解有哪些新奇炫酷的裝置,也是為了學習高手們的布置以便自己改進,我的一期工程已經發表在大媽上,有興趣的可以移步。
RE:從零開始打造老男孩的全能書房_生活記錄_什麼值得買
看了眾多的桌面後,我認為一個優秀的電腦桌面靈魂就在於顯示器的搭配,可以說一桌子的外設中,很多人不在乎的顯示器提供了你玩電腦時做多的I/O交互。很多年輕人學生黨在經費不充裕的情況下重砍顯示器的預算加到三大件上往往並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選好顯示器才是提升桌面氛圍和電腦使用體驗的關鍵。
(朋友知道彭博機么?多屏幕最廣泛的應用除了電腦極客以外,最多的是證券從業人員)
那麼,本文就以我多年購買一大堆屏幕的經驗,向大家推薦一下構建桌面多屏系統的思路,以及需要避免的深坑,下面,正文開始。
選擇多顯示器前的注意事項
想要使用多屏,你最基本需要注意的就是你的主機設備上是否有多個視頻輸出埠。如果是台式機,配備獨顯的話一般都不用擔心,目前10系中高端顯卡都有標準的1hdmi和3dp介面,足夠使用4屏幕。但如果是核顯用戶,一般主板上只有一到兩個介面,甚至還有介面會有兼容性的問題,這時你使用多屏的效果就非常有限。這個問題同樣也出現在筆記本或者是nuc外接顯示器的時候。總的來說,想要使用多屏,有一塊新款的獨顯是最為穩妥的。
(圖片來自網路)
而多屏連接方式上,三塊一模一樣的屏幕組成多屏系統永遠是最簡單的選擇,我們也可以在各種外星人體驗店看到此類展示,但是說實在,實用性並不是那麼高。一圈同樣的顯示器非常的工業化的單調和乏味,那麼在我眼中如何選擇個性化的電腦屏幕呢,請看下文。
主顯示器的選擇
(圖片來自網路)
其實如果預算足夠的話,一個絕對優秀的單屏也可以實現多屏幕的需求,比如三星的48.9英寸超級大屏,那絕對是一個顯示器佔領一個桌面的巨大造物。此外這種巨屏還有很多廠家都推出的40-43英寸的4k顯示屏,這種屏幕完全可以使用分屏軟體當做4個小屏幕來使用。
三星(SAMSUNG) 48.9英寸超級大屏 144Hz刷新曲面 HDR 量子點技術 全介面 電競顯示器( C49HG90DMC )
飛利浦(PHILIPS)43英寸 4K/UHD 10.7億色 雙HDMI/DP 多源同屏 內置揚聲器 電腦液晶顯示器BDM4350UC
如果不考慮這些超綱的選項的話,對於主屏幕的選擇我更推薦21:9的34寸帶魚屏幕,原因如下:21:9是主流的電影比例,在主屏上可以獲得最為優秀的觀影體驗;各種單機游戲和網游對於21:9的解析度的支持程度也是逐步提升,很少見到需要留黑邊的游戲了。同時由於多屏的特殊性,也只有主屏可以選擇這種超寬的比例。另外,由於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普及,這個尺寸和比例的屏幕價格已經相對比較親民,大多價格都可以讓人接受。而這個尺寸的顯示器是否曲面,完全可以依據喜好來選擇。
戴爾(DELL)U3417W 34英寸曲面屏2K顯示器 21:9寬屏 U3415W升級款
Dell U3417w在大媽的顯示器領域已經當了多年的網紅了,即便在目前來看,其素質依舊很是優秀,准4k的解析度配合34寸曲面屏,同時自帶旋轉升降支架,介面方面也是一如既往的戴式豪邁。缺點就是性價比在前有電競屏後有國產品牌的夾逼的情況下略顯尷尬。
(圖片來自網路)
外星人(Alienware)AW3418DW 34英寸專業電競曲面顯示器 120Hz刷新率 1900R曲率
宏碁(Acer)掠奪者Z35 35英寸2000R曲率G-Sync 超頻刷新率200Hz 100%sRGB電競顯示器
如果你是電競愛好者,選擇當下最為流行的高刷新率電競屏作為主屏也是一個好選擇,如果你真的豪到能夠帶的動4k下120hz的吃雞,那麼你大可以選擇外星人AW3418DW。但對於大多數玩家,我建議如果追求高幀率不如放下身段採用1080p的解析度,在34寸顯示器上的效果大體和27寸16:9的顯示器器點距一致,只要坐的不是太近,根本差距不大,那些整天叫大果粒的根本都是無機酸。在這個范圍里,宏碁的掠奪者Z35參數上非常牛逼,200hz刷新率即便是1080p,你的顯卡想要喂飽也沒那麼容易,再加上100%的srgb,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AOC Q3477FQ/WS 34英寸2.5K高解析度IPS廣視角21:9愛眼不閃屏電腦顯示器
但倘若囊中羞澀,或不想在顯示器上花費太多,選擇一款34寸21:9,非曲面1080p的IPS顯示器也沒什麼不好,像我用的就是兩年前買的AOC的Q3477FQ。再次強調不要上了大果粒黨的當,除非你屯了一大堆4k藍光原盤,顯卡1080ti往上,否則強上4k顯示器並不能為你帶來太多的提升。
#本站首曬# 在學生宿舍也要有用大屏幕的心:AOC Q3477FQ 顯示器 & 樂歌 DLB502-H 支架 開箱_開箱曬物_什麼值得買
以上推薦都是基於日常使用偏游戲玩家的選擇,但如果你對顯示器顯示色准有要求的話,你可能需要的就是專業級別的顯示器了,價格自然也是蹭蹭蹭的往上竄,藝卓的顯示器我沒見過也沒用過不敢瞎推薦,但是如果只是憑個人愛好喜歡攝影有修圖需求的話,我真心覺得額外購買一台5k版imac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可能是市面上5k顯示器里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了。
Apple iMac 27英寸一體機(2017款四核Core i5/8GB內存/1TB Fusion Drive/RP570顯卡/5K屏 MNE92CH/A)
副屏幕的選擇
副屏幕在我眼中的定義更多的是為了提供主屏使用時的一個輔助視角,試想瀏覽網頁的時候,副屏可以播放視頻;打游戲的時候,副屏可以查找攻略;寫論文的時候,副屏可以打開參考資料;修照片剪輯視頻的時候,副屏可以放置素材。也正是副屏許多工作都與視頻相關,我強烈建議副屏採用標準的16:9的比例,而解析度最好與你主屏一致,這樣滑鼠在進出的時候才不會有明顯的丟失位置。
至於副屏單品的選擇推薦,我覺得使用現有的就顯示器充當完全可以勝任了。如果想要追求更好的視覺效果,我建議選擇和主顯示器一樣的高度的顯示器,並且擺放在同一個水平軸線上。也就是說主屏如果是34寸帶魚屏,就搭配27寸的16:9副屏;主屏是29寸帶魚屏,副屏就選24寸16:9的顯示器。這個價位段的顯示器價格都非常友好,你甚至可以選擇二手的機器進一步縮減預算,畢竟副屏你並不需要進行過於嚴苛的作業。因此在副屏的選擇上,倘若沒有合適的淘汰顯示器,需要另購的話,我建議著重考慮幾點,第一是窄邊框,這樣在於主屏連用的時候介紹視覺上的間隔;第二是升降支架,這樣方便與主屏調整在同一水平軸線上。第三是解析度與主顯示器ppi一致,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視覺不至於產生割裂感。簡單推薦符合要求的幾款顯示器。
AOC Q2790PQ 27英寸 2K高清 IPS廣視角 微框 112%NTSC廣色域
戴爾(DELL) P2717H 27英寸旋轉升降濾藍光背光不閃IPS屏顯示器
第三屏——豎屏還是橫屏?
如果說兩塊屏對你還不夠過癮的話,第三塊屏幕再加上也未嘗不可,畢竟現在主流顯卡都有4個視頻輸出,甚至4屏也不需要額外的轉接。但是對於人腦來說,卻是很難同時接受超過兩塊屏幕以上的信息量了,因此,對於選擇第三塊屏幕,如何提高其的實用性,同時保證桌面的一體性和逼格,是選購時的重中之重。
(這種三屏方案相對來說使用者最多,但是既然有了32:9的這種怪物比例,為啥還要組多屏呢?)
最簡單的方案是選擇和副屏同樣的屏幕,組成視覺效果最為驚艷的三聯屏,相信大家逛逛所在城市的外星人或者玩家國度的體驗店裡都能看到在醒目的位置放置的三聯屏體驗機(近一年似乎有被帶魚高刷新率屏幕取代的趨勢?),這種組合方式通過顯卡的設置,可以讓三塊屏幕被電腦按照一塊屏幕來識別,這樣在游戲中可以以非常誇張寬度的解析度來進行游戲,如果三台屏幕都是曲面屏的話,形成的視覺包裹感非常震撼。
(這種三屏方案在我看來簡直蠢哭了,一個43寸4k顯示器多少錢?一台55寸4k電視多少錢?比不比你這樣玩強得多)
但是,這種三聯屏在我看來效率並不高,首先,支持這種誇張解析度的游戲有限,第二,兩側屏幕顯示的有效內容(比如戰斗數字,目標信息)非常難以被目光在關注中心點的同時予以餘光捕捉,並且大部分游戲的兩側畸變非常嚴重;第三,進一步加重了對顯卡等硬體的要求。更何況,在VR出現以後,這種三聯屏方式更像是一個劣質的妥協方案,註定為時代所棄,如果真的對超寬視野情有獨鍾,請選擇三星的49寸超寬屏。
那麼什麼才是好的第三屏方案呢?我個人意見是豎屏,豎屏的顯示效果在智能手機普及後大家都不會陌生了,相對於橫屏,豎屏在部分網頁的瀏覽,圖表顯示,觀看pdf文獻或者看漫畫等場景都有著特殊的優勢,有旋轉支架顯示器的朋友們可以現在就把屏幕豎起來體驗一下,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
為什麼第二塊屏幕不推薦豎屏呢,因為豎屏對於視頻顯示天生的劣勢所致,在我的定義中副屏最大的意義就是非焦點影音屏,而豎屏顯然不能達到這個要求。但對於第三塊屏幕來說,豎屏就是個非常有誘惑的方案了,無論是單獨使用用在上文提及的看論文還是看漫畫上,還是組合使用——想像一下幾個場景:你在寫論文,主屏幕帶魚屏顯示的三排word文件,副屏打開的是資料庫網頁或者資料文件夾,豎屏打開參考文獻pdf,是不是極大程度的減少了你alt+tab切來切去的煩惱。
再設想一個游戲場景,主屏全屏運行一款刷刷刷的網游,副屏開一個游戲直播聽聽主播吹水,豎屏還可以開一個論壇或者QQ窗口,方便你和戰友們互動。
知道了豎屏的好處,如何選擇豎屏呢,由於顯示器的長寬比原因,普通大小的顯示器豎起來也都會高的離譜,這對你坐著的時候的視覺水平線調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建議豎屏顯示器以小屏為佳,一種方案是豎屏顯示器落在桌面時頂面和主副顯示器平行,第二種方案就是乾脆選擇一塊小屏幕以長邊匹配主屏幕的寬度。同時為了顯示器能夠豎起來,你還需要顯示器自帶旋轉支架或者另購顯示器支架。最後有一點額外建議,豎屏可以選擇16:10方案的顯示器,這樣顯示器豎起來以後寬度會看起來舒服很多。
推薦幾款用作豎屏的顯示器,我自用的是dell的U2415,窄邊框,24寸的大小豎起來頂邊與主副屏平齊,16:10的解析度能夠顯示更多的內容,同時自帶旋轉支架,基本100%的滿足了我的需求。另外可以看看淘寶上那些diy的小屏幕便攜顯示器,15.6寸長邊的正好長度與27寸和34寸顯示器的寬邊一致,有強迫症,一定要上下邊框同樣水平的也可以選擇這種方案。
(差不多就是這種模式,豎屏與主屏的上下底同寬)
更多的屏幕?
三塊屏幕你還不滿足?沒問題,無論是多路顯卡還是外接hdmi矩陣都可以解決技術上的難題,問題是,第四塊屏幕用來干什麼?
你可以在主顯示器下方放一個小屏幕專門用來放qq等聊天軟體
你可以在電腦牆上接一個大電視用來看電影和玩主機游戲,也可以像我一樣接上投影儀構建更大的屏幕
當然,我更推薦你留一個介面給VR設備,體會全方位的虛擬視界
總結
顯示器作為桌面的靈魂,我認為還是非常值得投資的產品,同時隨著面板的越發白菜,價格也越來越親民。本文以我切身使用和組建多屏幕系統的基礎上向大家推薦多屏幕的使用經驗,但是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一套構型,顯示設備的構建沒有準則,只有你的需求,嗯,還有你的錢包。我看過太多桌面上放著五光十色滿滿rgb雙路1080ti的主機旁邊配一個24寸顯示器的例子,還是把主機放到桌下,把桌面還給顯示器吧。
本次關於顯示器我們就聊到這。
D. 華碩電腦怎麼設置永久桌面
桌面設置方法:
1,先打開電腦,然後點擊電腦桌面左下角的開始按鈕;
2,然後點擊設置;
3,之後點擊個性化;
4,選擇圖片,點擊 瀏覽
5,然後點擊選中一張圖片,之後點擊選擇圖片;
E. 桌面改造後發現USB口不夠用,加了個ORICO分控集線器,輕松解決
作為一名經常和電腦打交道的上班族,同時也是數碼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對大神分享的電腦桌面布局羨慕不已。自身的主要設備是一台快老掉牙的華碩超薄商務本,桌子則是樂歌升降桌,平時不管是測試數碼產品還在工作,都使得桌面雜而亂,讓人難以忍受。一番思考後下定決心對桌面進行改造,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我計劃的改造方向是桌面布局干凈整潔且不失活力,在功能上要求滿足長時間電腦工作,還要適合多設備增減時的頻繁拔插。
於是乎,我接連入手了「27寸顯示器、增高支架、桌布、氛圍燈、屏幕掛燈、擺件、背景掛布」等等,花了多少錢就不說了,在各種折騰與模仿下一步步地朝著心中的理想布局前進。考慮到家裡空間布局和自己的實際使用習慣,我並沒有把筆記本電腦淘汰,而是將之作為核心並輔以拓展,為了不佔據桌面空間將之置於電腦桌邊上的書架上完事。
不可否認,筆記本拓展到屏幕顯示器能夠留出更多的桌面空間,但問題也來了,筆記本自身的USB口就有限,桌面改造後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在此僅提一些經常要用到的USB設備,有「屏幕掛燈、氛圍燈、滑鼠2.4gHz接收器、風扇」,還需要經常插拔U盤、移動硬碟等存儲媒介,且有碎片時間總得給手機充充電吧?
考慮到老當益壯的筆記本並未搭載PD口,唯有放棄主流的Type-C多功能拓展塢,所以我選擇的是ORICO晶耀10口HUB分控集線器。這款集線器外殼採用了濃鬱金屬工業質感的鋁合金材質,並內置了VL817晶元且帶有獨立分控開關,同時配備USB 3.0高速傳輸介面,理論速率可達5Gbps。配件方面,主要是外置電源輸入和USB 3.0高速傳輸數據線,不需要安裝驅動,接入電源並與筆記本連接直接就能使用。
12V4A的獨立外接供電,且每個介面都支持BC1.2充電協議,單口可提供2.4強勁電量輸出。特別適合像我這樣桌面改造後USB介面吃緊的朋友,它不僅介面數量充裕,還確保了大功耗設備傳輸時連接穩定性,簡單點說就是不會存在電壓跟不上帶不動設備的尷尬。
其實在改造之前,我的筆記本也帶著USB拓展塢的,它雖然支持SD、TF卡讀取,可USB口卻太少,且不具備獨立外接供電,面對如移動硬碟這類的大功耗設備,特別還需掛載多設備時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它的鋁合金外殼設計與我改造後的桌面風格相符,除了耐看耐磨耐摔還有著散熱迅速、抗干擾強的特點;採用大間距設計USB 3.0孔位在滿載下都不會出現影響插拔的現象,而更重要的是它每一個USB 3.0孔位都帶有LED工作指示燈和獨立分控開關,設備移除後可直接關閉,不再需要拔出線材。
氛圍燈的選擇上,我並未考慮ROG光效這類的炫彩,本著最低成本解決最大煩惱的目的,直接入手的是 汽車 USB腳墊1拖2氛圍燈(冰藍單色),隨插隨亮並不帶開關。原來的解決方式要麼是通過充電頭、要麼是移動電源,不管是使用還是關閉都很麻煩;現在直接插到ORICO晶耀10口HUB分控集線器直接搞定,不僅電壓穩定,還方便了開關控制。
與氛圍燈同樣尷尬遭遇的,還有米家1S屏幕掛燈這樣的設備,後期還說不定會增加氛圍燈;而平時USB風扇、小夜燈、三軸穩定器、移動電源、手機和無線鍵鼠這些設備,都是需要充電補給的,難道還得專門配備個充電塢或者在插線板上接上一堆的充電頭嗎?
OK,除了需要USB供電的設備,另外一個煩惱就是平時在測試數碼產品時,特別是多個USB設備接入時的穩定性。就如同時處理多個移動硬碟的數據交互、拷貝時,獨立外接供電、配備USB 3.0高速傳輸介面、理論速率可達5Gbps的ORICO晶耀10口HUB分控集線器,哪怕是滿載下,傳輸的穩定性依然不受影響;且全鋁合金結構設計令散熱性大幅度提高,給長時間使用穩定性帶來了更高的保障。
而打動我的原因還有一點,那就是介面在通電情況下使用,會有藍色LED 指示燈顯示,配合我購置的氛圍燈形成一個整體效果,在夜晚也是特別炫酷。
ORICO這個系列的集線器,除了全鋁合金外殼版(晶耀),還有款透明+鋁合金外殼版(晶銳)和塑料外殼版(晶靈),還能根據個人對於介面的需求,選擇7口(12V2A)、10口(12V4A)、13口(12V5A)、16口(12V6.5A)。它很好地滿足了我在桌面改造後USB口吃緊與多個USB設備供電的需求;只需要將它與筆記本連接後放置在屏幕下方,既不影響桌面布局,用起來還順手。
在做了充分的預留下,哪怕今後增加USB設備,都不會成為煩惱;獨立供電下每個介面在供電時的藍色光效配合顯示器後方氛圍燈,再結合穩定且高效的3.0傳輸,無論從桌面改造布局還是風格、光效、氛圍、設備連接都達到了預期效果。美中不足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這款集線器並未配備SD、TF卡槽,每次相機拍照後需要找一個讀卡器才能解決,但總體而言優大於弊。
F. 辦公室電腦風水桌面如何布置
一、電腦辦公桌如何擺
座位越往後越好,因為後方屬於既可看清別人的舉動,又能保護自己的隱私,可以先發制人卻不受制於人,是辦公場所中最好的風水;座位後面最好不是過道,因為無靠,無依無靠無進職,但可以通過擺放泰山石用來調節風水,使之有靠山。
「龍怕靜,虎怕鬧」盡量把發出聲響的物品擺放在左邊,不常挪動的物品放在右邊,龍位高易得上司的賞識,利於加薪進職,但是有一點,無論是桌面左還是右擺放物品,都不要高過於頭,使用者不能夠伸展出頭,這是大忌。所以電腦要擺在左邊,因為鍵盤顯示都在動。
電腦周圍不要擺放太多雜物
電腦周圍有太多雜物,容易讓人分心,產生雜念,無法專心工作。
避免電腦擺放在空氣不流暢的地方
電腦最好擺放在空氣比較流通的地方,這樣不僅可以減小電腦的輻射,也不會對主人有太多影響;如果是擺在一個空氣不太流通的地方會造你對外界反應緩慢,思路不清晰。
電腦位置一定要遠離水池、魚缸等近水的地方
近水的地方,容易讓電腦受潮不說,還容易水火相剋,誘發心血管類疾病。
利用風水降低上班族的燥氣
在風水中電腦屬火,可以在電腦旁擺放水晶,水晶屬水可以降低電腦火性,同時不同顏色的水晶也有不同的含意,粉晶利愛情婚姻,發晶利錢財等。在桌面上擺放植物,以竹類為最宜,像文竹,富貴竹等,除裝點辦公桌緩解視疲勞外,意寓節節高升又促進人緣,植物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即可,如無陽光可在植物上方點一盞黃色台燈。辦公桌面要收拾整潔有致,使大腦思維清晰,不幹擾情緒。
右腦左腦不如電腦,有一點電腦辦公桌風水就要注意!就是如果房間太小而卻用了較大的顯示器,容易造成親朋疏遠,同事遠離,領導不太重視的情況;反之,如果房間大卻用小的顯示器,則容易被人忽略,甚至看不起。
二、電腦辦公室風水宜忌
玄學上一般認為,電腦屬「火」,而電腦配置的滑鼠代表「子水」,是電腦唯一屬水之物。因此喜用五行缺水的朋友,可以使用一種有藍光燈的滑鼠;五行缺火的朋友,可以使用一種有紅光的滑鼠;這樣便可增旺你的運氣。
至於電腦桌面屏幕的圖案,在玄學上也是有講究的。如五行缺水的朋友,可把電腦桌面設置成大海或湖泊圖案;如五行缺木的朋友,可將桌面設置成花草樹木的圖畫,從而起到助運的作用;如五行缺土的朋友,可將桌面設置成高山、建築等的圖案;而五行缺金的朋友,則可將桌面設置成元寶、金屬器圖。
辦公的人要注意,電腦不宜一直正對自己,可以適當關閉一段時間。不管是台式電腦或液晶電腦,都會有很強的輻射作用。電腦正對,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與睡眠質量。另外,電腦的屏幕最好不要正對房間的旺位,否則會影響你的貴人氣及事業運。
由於電腦屬火,故此電腦附近最好不要有屬水的物品如山水畫、波浪形物件或帆船之類的裝飾品,因這樣的組合,易造成水火相剋,影響使用者的健康。如放置電腦的房間比較狹窄,則盡量不要使用過大的顯示屏,因為這樣造成的空間感不協調,會間接影響使用者與家人、朋友之間的關系。
電腦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為准,至少也要50.7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一般來說,電腦操作人員在連續工作1小時後應該休息10分鍾左右。注意保護視力,要經常遠眺,做眼保健操,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安裝防護裝置,削弱電磁輻射的強度。
在電腦旁邊放一些植物如金虎、蘆薈、吊蘭等,可以有效降低電腦輻射。多吃一些對眼睛有益的食品,如雞蛋、魚類、魚肝油、胡蘿卜、菠菜、地瓜、南瓜、動物肝臟等。用完電腦應洗臉,平時應注意鍛煉身體。
三、淺說電腦擺放風水
俗話說:「龍怕靜,虎怕鬧」,所以應該把能夠發出聲音的物品擺設在辦公室的左邊,不應該移動的物品擺設在右邊。左青龍位置能夠得到領導的贊賞,能夠有利於升職加薪,但是星座屋專家還需要提醒大家一點,無論是左邊、右邊的物品,切記不能夠高過使用人的頭部。左邊適宜擺放電腦和鍵盤等。
電腦的周邊不能夠擺放太多的雜物,這樣會導致使用者無法專心工作,容易產生分心。
四、辦公桌擺放風水如何提升運勢
辦公桌擺放風水與辦公桌面物品擺放、辦公桌選擇、辦公桌周邊環境,都有一定的關聯。那麼辦公桌風水擺放,有哪些具體要求和原則性的東西呢?怎樣才能將辦公桌上的物品擺放到更合適的位置呢?在這里四海嘉禾設計師從辦公桌物品擺放位置、辦公桌植物擺放風水、辦公桌的選擇方面入手,全面為大家介紹辦公桌擺放風水的有關知識。
辦公桌物品擺放位置
辦公桌物品擺放從風水方面看,首先電腦要擺在靠左側的位置,而右側則可放些與工作相關的物品,如文件文檔之類的,但需整齊放置,最好是用文件籃或文件框裝好,長期不使用的文件應放到辦公櫃中。辦公櫃可擺放在辦公桌下方靠里側位置,即右下方。辦公桌上的擺放物品一般可放置台歷、筆筒、電話等,忌放與工作無關的東西,比如零食類和流行雜志等。如果長時間離開座位,應將辦公桌上的文檔進行整理,並將椅子擺正位置。
辦公桌植物擺放風水
在辦公桌上擺放植物可以讓人呼吸到植物釋放的清香,清醒頭腦,提高作效率,辦公桌上的植物擺放適合放在左邊或靠近陽光的一邊。適合在辦公桌上擺放的植物有仙人掌、寶石花、景天等。
辦公桌的選擇風水觀
從風水方面看,什麼樣的辦公桌更好,更能提升運勢呢?大家在選擇是辦公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流線型的工作台
流線型的工作台能營造出一種更加自然的外現,還可以降低角落產生尖銳、旋轉氣場的可能性。
2、大型工作台
大型工作台上寬敞的辦公空間,會讓人感覺能接受更多工作而不感到有壓力。從長遠來講。它能讓人雄心勃勃。保持桌面的清潔明亮、儲物櫃布局的有條不紊,能幫助人們高效工作。
3、實木桌
實木桌有助於氣場的自由流動,而用木片或者木屑粘和而成的桌子卻有可能阻塞氣場的流動。塑料材質的桌子也有類似的現象,而這些材料往往在表面粗蓋了一層薄木板。
4、黑實堅硬的木材
黑實堅硬的木材(例如桃花心木)會比較陽剛,容易創造出嚴肅正式、寇麗堂皇的辦公環境。而輕巧的軟木(例如松木)更加陰柔、會為你的氣場帶入更輕松、隨愈的感覺。
5、辦公桌上的玻璃板
辦公桌上的玻璃板會加速表面氣場的流動,讓人更自發地在此工作。但是,它那較為陽剛的表面對於希望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來說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辦公桌擺放風水禁忌
1、辦公桌忌擺放在角落
辦公桌擺放在角落也就是是辦公桌擺放在兩面牆之間,背坐角落,影響運氣。建議正坐。
2、辦公桌忌背對門
如果你的辦公桌靠近門擺放,人背門而坐,背後無靠,會受到雜氣沖擊。建議選一張有靠背的椅子來坐,可以使背後有靠,還能阻斷雜氣的沖擊。
3、辦公桌忌座位後有窗或玻璃幕牆
窗口是氣息進出之地,直接將腦袋置於窗口迎接煞氣,當然是大凶了。如果後有玻璃幕牆,容易產生恐懼沒有安全感。
4、辦公桌忌右側對門
除正門外,辦公桌右側對著大門風水不利。大門進進出出的,會干擾工作,降低工作效率,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G. 手把手教你低成本打造無線桌面,11件桌面好物,實用與氛圍並存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supercoolman
我去年對桌面進行了一次大改造,購入了9am Robin Pro ALL-IN升降桌,顯示器換了可以調節高度角度的AOC盧瓦爾,還把Intel豆子峽谷NUC用NUC轉接座安裝到了顯示器背面,添置了不少桌面好物,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是差那麼一點點意思。
於是我最近又購置了一些桌面裝備,打造低成本無線桌面,便有了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對准備改造桌面的朋友有所啟示。
特別提醒:本文6000餘字、70圖,篇幅略長,可以點擊目錄跳轉到感興趣章節查看,也可以先收藏一下,有時間再慢慢看!
為了快速了解本文中的桌面好物,我製作了如下表格:
可能每個人的原因不同,我主要是以下二點:
1、原廠底座實用性有限: 雖然我的AOC盧瓦爾可以旋轉360 和小范圍高低、傾角調節,但在搭配升降桌使用時,站姿和坐姿狀態下的顯示器高度需求是不一樣的,這時候原廠底座就有點力不從心了,調節過程也不順滑,特別是我把豆子峽谷裝到顯示器後面後,整體配重發生了改變,已經不能保持原有的阻尼感,經常出現下墜的情況:
2、底部清潔比較困難: 顯示器和增高架底部是最容易積灰也是最不好清潔的區域,一般不到半月就會積攢不少灰塵,如果想徹底清潔,就需要移開顯示器,但每次移動都要重新拔線插線,相當麻煩。
基於上面兩個原因,我最終選擇拋棄原廠底座,入手一個顯示器支架。剛才我也提到了我的顯示器是AOC27寸的盧瓦爾,顯示器背面還加裝了豆子峽谷NUC,整體重量接近9kg左右。經過對比多個主流品牌支架的價格、適合尺寸、承重范圍等參數,我發現很多支持27寸顯示器的支架最大承重9kg,雖然對於我來說勉強夠用,但穩定性就不好保證了,而很多最大承重15kg的顯示器支架價格都有點偏高,我最終選擇了北弧E560大屏電腦支架,算是同等配置中最具性價比的了。
北弧E560最大承重13kg,支持最大35寸顯示器,這次終於可以承受27寸AOC盧瓦爾+豆子峽谷的重量了,而且為後期更換大尺寸顯示器預留了不少空間,真是一勞永逸。E560內部包裝為多個分體結構,不僅保證了運輸的穩定性,而且給用戶提供了自行組裝樂趣,按照說明書指導,組裝起來非常簡單。
北弧E560支持穿孔、桌夾兩種安裝方式,而且通過調節固定夾板位置,可以實現10-45mm和40-85mm兩檔厚度支持,即便是厚實的老闆桌也能順利安裝。我家是沒有預留孔的升降桌,便採用了桌夾安裝方式,安裝好的支架非常穩定。
北弧E560兩段支撐臂下放均設有理線槽,電源線、數據線等線材通過理線槽實現隱藏式收納走線,顯示器高度、角度調節時也不會顯得凌亂。底座正面支持兩個可擴展USB口,可以最大限度實現桌面無線化,背面設有原裝工具收納卡座,想要調節支架阻尼時可以隨時抽取。
北弧E560支持75*75mm和100*100mm兩種VESA安裝孔距,兼容性很好。我再次將豆子峽谷安裝到了顯示器背面,依然完美匹配,且完全不影響支架高度、角度、旋轉等調節操作。
一般來說,機械彈簧支架調節感受會比氣彈簧支架遜色一些,但北弧E560採用的機械彈簧系統的使用感受卻與氣彈簧幾乎無區別,因為E560的機械彈簧具有恆力專利技術,無需調節即可自由懸停。
北弧E560採用厚實機械鋁臂+啞光磨砂漆面設計,整體黑色搭配我家白色桌面,完美契合了黑白灰的主色調,給人一種既簡約又高級的感覺,兩段式支撐臂給用戶提供超廣的調節范圍。
北弧E560可實現上下0至34厘米的高度調節,平時升降桌站立切換時,可以快速輕松將顯示器調節到合適高度,有效防止頸椎前傾;在用顯示器玩Switch 游戲 時,可以將顯示器放低拉近距離,給人更好的 游戲 沉浸感。
北弧E560的三軸結構支持顯示器上下110 +360 旋轉調節,便於用戶在不同高度下調節顯示器俯仰角度,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
而且,兩段支撐臂和三軸結構阻尼感適中,能夠在任意高度、角度懸停,提供了很好的穩屏表現,沒有出現我之前屏幕下墜的問題。
360 旋轉功能讓顯示器快速從橫屏變為豎屏,放在一側看照片、視頻挺不錯,這樣一來桌面可變化性增強。
在日常清潔時,顯示器也可以快速騰開空間,清潔桌面從未如此簡單高效,桌面積灰不存在!
北弧E560大屏電腦支架不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用料做工都很出色,在承重、適用尺寸/孔距、支持類型、價格等方面都很優秀, 使用過程中穩屏表現優秀,對於顯示器大范圍調節和可變化桌面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北弧E560!
安裝了顯示器支架後,顯示器底部空間開闊不少,我便開始搭建增高收納架了!雖然我種草很久胡桃木棕色成品木架了,但它們的價格偏貴,而且顏色也跟我白色桌面不太搭。
看有些視頻博主白色桌面系列會推薦購買宜家貝利斯胡特置物板,但它只有80cm和120cm兩種尺寸,對於我140cm桌子來說不是太短就是太長,
最後我選擇了一家定製傢具店鋪的100*20*1.8cm生態板,30元包郵,價格是相當實惠了!
板子下面的底座我選擇定製亞克力塊,尺寸是6*6*18cm,找了很多家店鋪,報價普遍都是90-100元,最後找到一家砍價到80元,感覺超值!
到手的亞克力塊可能是快遞運輸原因邊角有少許劃痕,最後感覺影響不大而且著急組桌面,跟商家協商又退5元!
由生態板和亞克力塊搭建的增高收納架,跟我的白色桌面很搭。特別是亞克力塊特別通透,面板彷彿懸空的感覺,晚上打開氛圍燈,效果真是絕了!
之前我桌面用的是一個小尺寸深藍桌墊,深藍色跟白色搭配不太協調,這次我選擇入手一個大尺寸的桌墊。我的升降桌尺寸是1400*650mm,為了閃出增高收納架的區域,我確定了桌墊尺寸為1000*400mm左右,顏色上面我一開始考慮灰色,但想了想單一的淺灰色可能後期拍產品會比較單調,後來就選擇了淺棕+灰色雙面桌墊。
找了一個店鋪,疊加優惠券、淘金幣後,最終35元左右到手,價格真的很實惠!
灰色桌墊放在白色升降桌上,搭配上黑色顯示器、支架、音箱,黑、白、灰三色搭配起來,顯得特別干凈。
翻開桌墊背面,背面是淺棕色,同樣很有質感,後期打算改造棕色桌面時就不用再買桌墊了,而且日常拍小產品也不錯。
無線桌面當然少不了氛圍燈。對比了很多品牌的氛圍燈帶,還是感覺比較貴,本期咱們講低成本改造桌面,就選擇能實現智能控制的氛圍燈帶就行了!
我在PDD選擇了1.6m氛圍燈帶,只花了20.8元,而且它支持APP藍牙控制。
收到的氛圍燈包括燈帶和控制器兩部分,它們應該插針連接,揭開膠帶貼到桌子後面邊緣即可。
坐在桌子前,氛圍燈從增高架底部通過來很好看,特別是兩塊亞克力塊,呈現了漂浮效果,離近了可以看到一個個單獨的燈珠。
雖然是20元的燈帶,它同樣具備很豐富功能的App,支持調色盤、rgb參數、動態模式、音樂律動、麥克風模式、定時開關等。
說到無線桌面,那當然少不了無線藍牙耳機了。平時我喜歡戴半入耳式耳機,因為半入耳設計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感到壓迫感。最近FIIL發布了FIIL CC nano,在FIIL CC 2的基礎上又有了不少升級,我便入手了一幅。
FIIL CC nano包裝設計很巧妙,一步一步拆開就像在開盲盒。最上層是充電盒和耳機本體,底部兩個盒子是充電線和說明書。
CC nano充電盒依然延續開放式設計,無需翻蓋隨時拿取,而且內部磁吸很牢固,完全不擔心耳機甩動脫落。
CC nano相比CC 2體積更小巧,並在細節上進行了升級,充電盒高光切角、耳機桿細膩菱角、金屬光澤磨砂漆面以及標志性FIIL呼吸燈不僅提升了使用體驗,還很有辨識度!
CC nano內置13.1mm定製LDP振膜,加上專業級調教,音質表現優秀。通話降噪方面,在ENC雙麥克基礎上又引入了IntelliGo AI技術,通過DNN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智能分離人聲、抵消噪音,特別是在公交、地鐵等嘈雜的環境中通話降噪感知明顯,語音通話很清晰,且不擔心坐過站。
之前使用CC Pro需要手動切換設備,這次CC nano升級了「多點暢連」,可以同時連接兩台設備,用iPad看電影時手機來電,可以無縫切換接聽,接完掛斷後又會自動播放電影,全程無需手動操作。藉助藍牙5.2超低延遲,CC nano提供音樂、視頻、 游戲 三種模式,體驗極為流暢。
操控方面,CC nano承襲FIIL一貫邏輯,常規功能觸控即可實現,稍微復雜的功能交給fiil+ APP設置,APP支持10段自定義EQ和15種預設音效。續航方面,耳機單次續航5.5小時,充電盒額外提供4.5次充電,總計超過30小時,日常使用完全足夠。
FIIL CC nano真的小巧又精緻,外出攜帶很方便,半入耳式相比入耳式,長時間佩戴更舒適,而且ENC雙麥克+IntelliGo AI通話降噪演算法、藍牙5.2、多點暢連等特色配置讓使用更加隨心所意。如果你比較看重佩戴舒適性、降噪低延遲、雙設備同時連接的話,不妨考慮一下FIIL CC nano。
小愛音箱觸屏版其實一直想入手,因為看到很多人桌面上都有一個它。但礙於它平日199元的價格,還是望而卻步了。
前段時間,看到小米有品限時搶100元券活動,以為搶不到,沒想到時間一到就搶到了,迅速下單以99元買到了,非常開心!
小愛音箱觸屏版真的很強大,平時除了可以看日期、時間、天氣等信息外,還支持很多智能控制、 娛樂 等功能。
小愛音箱觸屏版可以控制家裡米家設備,還能看視頻、聽音樂,而且通過秘密口令可以進入愛奇藝、嗶哩嗶哩桌面版,登錄自己會員賬號,看收藏內容、實時彈幕、會員內容,跟手機無異!
最近,杜伽K330w有推出了Plus熱插拔版本,我便第一時間入手了一台。去年入手過杜伽K330W冰激凌銀軸,這次配色上,我依舊選擇了冰淇淋,因為藍紫漸變非常具有青春氣息;軸體上Plus版本目前只有紅軸、茶軸、銀軸、靜音紅軸四種可選, 這次我選擇了紅軸。
為了跟K330w區別,K330w plus設計了全新的黑色包裝,依舊是外盒包內盒的穩定設計,配件方面還是那麼豐富,除了跟K330w一樣的超長C口電源線、C轉A轉換頭、魔術帶、拔鍵器,還多了一個拔軸器,方便用戶更換軸體,這也是熱插拔的奧義所在!
從外觀上看,K330w plus與K330w沒有任何區別,鍵盤結構設計這里就不過多闡述,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這次的升級主要在內部,不僅變成了熱插拔版本,還提升了消音、減震效果。咱們就看看它的細節做工如何吧!
鍵帽方面K330w plus依舊採用雙色PBT材質,表面磨砂處理,很耐磨、久用不打油。
值得一提的是,K330w plus在空格大鍵位上使用了深粉色軸體,有別於其他紅軸,杜伽應該是對空格這顆大鍵位進行了專門調校,搭配衛星軸設計,按鍵清脆、回彈穩定,手感不錯!
K330w Plus依舊採用佳達隆的定製晶軸,官方數據有8000萬次按鍵壽命。軸體底部上下方向帶有卡扣,使用附贈的拔軸器向內一夾,就能輕松取下。
取下軸體,可以看到K330w Plus的鋁合金定位板開孔很規整,內部PCB板上熱插拔插座採用銅芯材質,保證了熱插拔連接的穩定性。
在使用一段時間K330w plus後,我發現它靜音、減震效果很不錯。
為了探究原理,我進行了拆解,看到合金定位板與PCB板之間增加了一層硅膠墊,PCB板與底殼之間又增加了一層消音棉,這些升級讓我在夜晚加班碼字更安靜,不擔心會打擾到家人休息。
既然都拆開了,所幸再看看電池情況。取下消音棉,可以看到K330w Plus採用3600mAh鋰電池:
官方數據宣稱滿電狀態下日均8小時工作情況下2.4G無線模式續航180天、藍牙模式續航240天,對於經常出差的我來說K330w Plus的續航English真的很不錯!
杜伽K330w Plus具備2.4G、藍牙、有線三模連接,日常工作中可以在手機、電腦、平板之間任意切換,對於多屏互動需求的用戶非常友好,加上全新升級的熱插拔,整個鍵盤的改造性、可玩性都大大提高。如果你一直對杜伽K330w感興趣,又想體驗不同軸體的手感,那麼杜伽K330w Plus可能更適合你!
桌面當然離不開充電器,在寸土寸金的桌面環境下,我會盡量選擇體積小巧、介面豐富、支持快充的充電器。最近入手了貝爾金63W雙口GaN氮化鎵充電器,它採用雙C口設計,可同時為兩台設備提供PD快充。
充電器的包裝採用貝爾金標志性綠白灰配色設計,正面印有Belkin品牌Logo、充電器名稱、外觀圖以及適用范圍和特性。
背面是充電器相關具體參數介紹,側面是可支持的快充設備列表,列表設備很豐富,可見兼容性很不錯。
貝爾金這款氮化鎵充電器外殼採用白色PC阻燃材質,介面一側採用亮面設計,其餘部分進行磨砂處理。
跟iPad官方20W充電器和紫米18W充電器高度、長度差不多,只是略寬一些。
充電器側面印有貝爾金的小人Logo,非常簡潔大方,四邊採用弧面過渡設計,平時拿握非常順滑不隔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充電器採用折疊式插頭設計,折疊後體積更小巧規整,外出攜帶也不擔心刮到其他物品,這點非常不錯!
貝爾金充電器搭載IPS智能電力分配技術,可根據根據連接設備數量和類型智能分配適合的輸出功率,兩個C口均支持PD3.0快充標准,單口輸出時,分別支持最大18W和60W PD快充,雙口輸出時,智能降功率變成45W+18W,總輸出63W。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有了性能優秀的63W快充充電器,當然也要配上不錯的快充線了。快充線我依然選擇了貝爾金的輕柔編織快充線。
這款快充線有Type-C轉Type-C、Type-C轉Lightning、USB-A轉Type-C、USB-A轉Lightning四種規格和黑、藍、白、粉四種顏色。
我選擇了最常用的Type-C轉Type-C和Type-C轉Lightning,顏色為了快速區分選了白、粉。
之所以選擇這款快充線,不僅僅是因為它通過蘋果MFI認證、可以跟充電器同品牌匹配,更多的是看重了它扎實的做工。
這款快充線內層採用柔性硅膠包裹,外層採用雙層尼龍編織,造就了內柔外剛、堅韌耐用的特性,官方宣稱通過了25000次彎折測試及10000次插拔測試,比普通線纜強韌25倍。
實際使用下來,可以感受到它手感親膚柔軟,線材粗度也剛剛好,既有別於普通尼龍編織充電線單純的強硬,又比普通硅膠快充線更耐彎折,不會出現纏繞的情況。
眾所周知,充電線網尾是最脆弱的部位,有些充電線用一段時間線材雖然好好的,但接頭已經彎折了。
貝爾金這款快充線就不太一樣,採用不銹鋼電鍍接頭+高彈性塑化網尾,網尾長度比官方充電線要長上不少,能夠提供更好的保護,側面還印有貝爾金的小人Logo,很有辨識度。
為了方便收納,貝爾金這款快充線還配備了磁吸收線扣,將背膠鍍膜鐵皮貼在升降桌邊緣,作為固線器使用,桌面也不會因為線材過多而顯得凌亂了。
自從入手了貝爾金這套PD快充套裝之後,不論是外出攜帶還是多設備充電都比之前方便許多。
之前我出差總要帶至少兩個充電器,很是麻煩,而且有時候插座孔緊張,還要糾結哪個更急需充電,有了貝爾金這款雙口氮化鎵充電器,可以輕松實現一部iPad、一套耳機同時充電,它兼容性不錯,支持蘋果、安卓等主流USB-C設備,平時盲插充電非常方便!
工作之餘,我還喜歡玩一玩Switch 游戲 ,Switch充電底座攜帶很不方便,貝爾金這款充電器正好是雙C口設計,一個45W口給便攜屏供電,再利用便攜屏給Switch反向供電、傳輸信號,就能快速組合成小型 游戲 單元,剩下18W口還能同時給我的備用機iPhone 6s充電,這樣一來就不用攜帶Switch充電底座、便攜屏充電頭和蘋果官方充電頭了,節省了包包不少空間。
這篇桌面攻略文越寫越長,其實還有很多好物沒來得及分享,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有機會我再給大家推薦,希望對你的桌面搭建有所參考!
H. 電腦桌上很亂,有什麼辦法能夠擺放整齊嗎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特別是每天辦公的桌面,現在的是設備是越來越多,線材等只增不減,如何讓桌面整潔干凈,這幾乎成了所有人頭痛的問題,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幾款方法把電腦桌整理的整整齊齊。
有時候有些東西我們根本就用不上,這些東西就可以放在另外一個盒子里,不要把它們放在桌面上,既佔地方又不美觀。維持桌面整潔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步驟,就是勤加檢查,在每次學習後檢查桌面雜物,將使用後的物品歸放原位,兩三分鍾的時間,就能為以後的收納減輕不少的負擔,不要等亂到一定程度再去重新進行收納。
I. 卡萊特怎麼不用網線模似出清晰全屏電腦桌面用一個插電腦主板上的接收卡嗎就是圖上這個嗎
這個邏輯我沒有搞清楚,LED全彩屏是用接收卡收取數據,數據是用網線連接到發送卡上發過來的,如果你說的不用網線連接發送卡和接收卡是不行的。 如果主要是顯示全屏,那基本要用到視頻處理器,卡萊特x2x4之類的是帶發送卡的視頻處理器,正常調參數後,通過視頻處理器壓縮或者放大圖像,電腦屏幕會整體適應LED屏(即使解析度不同也強行鋪滿),或者本身顯示屏解析度不大的,用卡萊特軟體選取電腦屏幕的一部分來放視屏等等,也可以讓LED屏顯示完全大小的視頻文件。
圖上的應該是發送卡的一種,基本沒有壓縮放大處理的功能,只能完全放出電腦屏幕的畫面(比如電腦解析度大,LED就只能顯示電腦畫面一部分,電腦解析度小,LED就顯示全部,但超過的部分全黑無畫面)。所以再加一台視頻處理器,或者直接來一台帶發送卡的視頻處理器也行,圖中的發送卡只是插在電腦里用電腦的5v電而已,並不是和電腦融合的高端設備之類的。
而視頻處理器要注意網口數,你的LED屏幕的總點數(總LED燈的個數),每65萬需要一個網線,一般卡萊特x2是兩個網口,支持130萬像素(130萬個LED燈),x4四個網口230萬像素(不是260萬,因為HDMI數據線只能最大傳輸230萬,過了這個點數,只有一條HDMI數據線的話,加什麼都沒用),像素過了230萬,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拼接器、視頻處理器級聯等等方法,而這個時候已經是大屏還要考慮散熱加空調,電線的粗度,總電三項電大小,配電櫃及機櫃,沒准還要用多功能卡遠程開關及播放節目,這些就很需要專業人士,不是隨便能弄了。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很多東西,有些事情弄得久了清楚一些,全彩屏最好問問熟悉者的方案,目前請技術員指導也才300左右一天(如果是私人估計100到200),能布置更好的方案,畢竟沒接觸過的,可能網線帶載和接收卡走線都不一定搞的清楚
J. 怎麼設置蘋果桌面布局
步驟1:設置下面四個快捷桌面圖標分步閱讀
1
/4
大家優雅的布置桌面的第一步,先要選擇哪四個軟體作為快捷的桌面圖標,因為無論大家選擇哪個頁面,都會顯示這四個圖標, iPhone 桌面默認的四個軟體圖標為:電話、Safari、信息、音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哪四個最常用的軟體圖標。個人建議可以保留電話和信息,其他兩個另外選擇。
2
/4
長按軟體圖標(隨便哪個圖標都可以)幾秒鍾後,圖標左上角就出現叉叉小圖標,並且抖動起來。將不需要的兩個軟體圖標移動到上面去。
3
/4
建議選擇兩個常用的軟體圖標,拖動下來,比如我建議選擇微信和瀏覽器,這樣,電話、簡訊、微信、瀏覽器,一般就是我們日常最常用的四個軟體圖標了。
4
/4
按一下主屏幕的鍵,抖動就關閉了,下面四個快捷圖標設置成功。無論換成哪個頁面,這四個快捷圖標都有,非常方便哦。
步驟2:設置第一頁面的桌面
1
/10
第一頁面的桌面有很多蘋果手機自帶的軟體,說實話有些軟體經常用不上,所以可以將不常用的軟體放在一起,收納起來。同理,一樣長按軟體,讓軟體「抖」起來。
2
/10
軟體「抖」起來後,將不常用的軟體拖動到另外一個不常用的軟體里。這跟電腦的用法有些不同,電腦設置桌面常規是先新建文件夾,再拖動圖標,而蘋果軟體不用,直接拖動,自動就生成一個文件夾了,大家看我下面優雅的慢動作演示:拖動軟體圖標到另外一個圖標。
3
/10
看,當軟體圖標移動到另外一個軟體圖標後,自動生成一個文件夾,並且跳轉到文件夾里,現在請大家優雅的放手。
4
/10
好,放置成功。按主菜單鍵一下,跳轉到主屏幕,用同樣的辦法,將其他不常用的軟體拖動到裡面。
5
/10
好,全部拖動成功,然後系統自動生成了一個名字,根據裡面的內容生成的:音樂。總感覺這個音樂有些普通不夠個性啊,那我們大家就改下名字吧。
6
/10
開始本來我想取個中文名字:休息站(因為這些軟體既不能刪除又不會用嘛),後面輸入休息的時候,突然發現裡面自帶的一個圖標,就想試試能不能用圖標作為名字呢,還是紅色的。於是就點了這個圖標。
7
/10
結果還真能用,大家看看效果,很不錯吧,好個性的感覺啊。
8
/10
點擊一下主菜單鍵,軟體們的抖動結束。
9
/10
轉到屏幕上大家再看看效果,很不錯吧!
10
/10
大家如果覺得不太整齊,還可以放一個軟體進去,看,整齊多了吧。
步驟3:設置第二頁面的桌面
1
/8
第二頁面的桌面大部分是自己下載的一些軟體,當然,下載得多的朋友,還有第三頁面,因為第二和第三太像了,我就只說第二頁面,第三頁面大家請自行腦補,謝謝。同樣,請長按軟體讓軟體圖標集體抖動起來。
2
/8
這個頁面有一個自帶的文件夾,叫附加程序,這個文件夾是不能刪除的,也不能改名字,所以大家請將這個頁面不喜又不能刪除的軟體扔進這個冷宮里。
3
/8
扔玩冷宮呢,還有一些同類的軟體,太多了看起來眼睛暈乎乎的,也不整潔啊感覺,那就又自己建文件夾吧,還可以優雅的改名字呀!我就用幾個常用的「買買買」軟體做示範吧,如前面我示範過的一樣將圖標拖動進來,將默認生成的名字刪除掉,准備給文件夾取名字啦。我還想弄個圖像圖標,於是點擊下面的地球圖標。
4
/8
再點擊地球圖標一次。
5
/8
於是,圖像圖標出現啦。
6
/8
往右滑動圖像圖標,可以選擇很多圖標(說實話,蘋果手機的圖像圖標還真是相當的豐富的,能表達你的各種心情),連「買買買」的圖標都有喲!
7
/8
好,大家返回主頁面來看看效果,怎麼樣,文件夾夠個性吧。
8
/8
根據上述方法,可以按照自己喜好,設置出非常個性的蘋果手機桌面喲。好啦,講解完畢。我要優雅的喝茶去啦。大家趕緊一起來設置一下桌面吧!
注意事項
好看的手機桌面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喲,大家趕緊來設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