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業余無線電的篇章介紹
《技術篇》
專家從這兒起步
無線電技術既有百餘年悠久歷史,但也是當今刷新速度最快的技術。從點點滴滴入手學習和鑽研浩如煙雲、深如海洋的無線電技術,掌握常人所不知的奧秘,與搭載電波遍訪世界同樣是令人快樂和激動的事情。
「業余無線電」的主要特徵是「純出於個人對無線電技術的愛好」和「不贏利」。但就無線電技術而言,業余無線電和其它業務的無線電沒有本質的區別。業余無線電愛好者今天的發現、創造和經驗會不斷被明天的其它業務所使用,其它業務今天開發的無線電應用也會不斷為明天的業余無線電界移植採用,況且我國無線電主管部門分配給業余業務的頻譜總寬度大於23GHz,而目前有我國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利用記錄的頻段的總寬度還不到1%,從業余頻率資源利用率的角度講,發展空間還無比巨大,任重而道遠。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為開發自己而學習技術是沒有界限和止境的。
隨著無線電技術內容越來越豐富,火腿或多或少還要涉及低頻模擬電路、射頻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磁場理論等諸多方面的知識,不是本篇這樣的小書有能力去包羅的。好在有關無線電技術的國內外網站多如繁星,而且隨著我國迅速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無線通信市場,國內圍繞移動、寬頻等主流商用無線電業務的無線電技術書刊正快速增多,加上我國一些書局和雜志社幾十年來陸續出版過一些專題書籍、電路大全、製作集錦之類的資料,尤其是互聯網上有大量的關於特定內容的經驗心得交流文章, 這些都為業余無線電愛好者汲取知識提供了重要源泉,不過相比之下,比較系統地介紹射頻技術感性知識的基礎資料還不算太充裕,本篇的宗旨只是努力在這方面提供一些參考。
元器件的快速換代帶動著業余無線電實踐課題、工具和技術細節的不斷刷新。但是作為底層支撐的無線電基礎知識是相對穩定的,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石,才能更加自如地深入學習,有效地從廣泛的信息源中提取有用的營養,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舉一反三,迅速提高。所以本篇的重點既不是捕捉和定格瞬息萬變的最新動態,也不是詳盡展開具體實踐的細節指導,而是試圖從比較廣泛的視角介紹最常見的現象和最基本的原理,希望具有不同經歷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都能從本篇中發現自己的一些興趣點,以便有的放矢地從其它信息來源去搜索更為具體的實踐指南。在實踐中遇到問題之後,可以再回到本篇,尋找能夠幫助進一步理解的線索。
為方便讀者深入查詢有關中外資料,本冊在一些常用術語首次出現時用括弧給出相應的英文單詞。為幫助讀者親身接觸業余無線電界常見的不同表達方式,一些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技術插圖保留了原來的風格,雖然其中有些歷史原圖的圖面質量不夠理想,但它們直觀地反映了不同時期無線電技術的原貌。我國無線電應用歷史相當悠久,但留下的實物資料極少,作為一種技術文化,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為此本篇也順便以少量篇幅介紹了一些我國早期業余無線電設備和戰時國產名機的梗概,用意在於喚起研究。
本篇很多內容系筆者長期學習拾得,不少來自依稀的記憶以及個別凌亂的筆記,原文的准確出處很難再查考註明,謹請諒解。
《操作篇》
開篇語
本篇的第一章至第四章部分是操作篇的上半部分,此部分章節是針對那些要入門和剛入門的愛好者寫的,所以它只是入門的初級篇。
回想1993年,北京無線電運動協會對首批四十多名剛入會的會員進行培訓,時間是每周日下午,當時每周還只是休息周日一天。經過近三個月的十多次集中培訓,大家就無線電一般技術,業余無線電通信的相關知識、法規、通信技巧等,聽講座,進行討論,晚間在家裡還要練習抄收老師在7兆低端播發的莫爾斯電碼。當時取得的四級操作證書,只是收聽級的,一年後通過考試合格的,才可獲得有發射資格的三級操作證書。
可不同了,有的入會後,集中培訓加考試就兩個多小時……。由於門檻低,又跳過了收聽級這一段,對大多數持四級操作證書的愛好者來說,有必要進行一些補課,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本篇前半部分就業余電台、業余業務、業余頻段、業余愛者等基本問題,以及業余電台的呼號、分區、通用時間、地理位置報告等相關知識等作些簡單介紹,供朋友們進行自學。本篇對收發信機的使用、天饋系統的架設安裝、電源系統的維護以及對具體通信用語、操作程序等作一般性介紹,供朋友們操作實踐中參考。
以前法規規定,持三、四級操作證書的愛好者,不允許進行RTTY、PSK31等模式的數據通信和SSTV慢掃描電視通信,2001年這些法規已經廢止。因此,這里也向持四級操作證書的愛好者介紹了除語音通信外的其它通信模式,供朋友們選擇使用,以提高大家對玩業余電台的興趣,並為將來上短波作些准備。
由於本人是學文科的,也是邊學習、邊實踐、邊成文。受水平所限,文中肯定有不少錯誤之處,也請朋友們邊學習、邊實踐、邊指正。
《操作篇》的下半部分(第5章至第9章)開篇語
操作篇的下半部分(第5章至第9章)是一部業余無線電操作的進級篇。在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理解了呼叫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方法後,如何能夠在業余無線電領域內更進一步,了解和進入更加豐富多彩的業余無線電操作世界。本章節從傳播規律、IARU的游戲規則、DXCC、追卡、業余無線電競賽、獎狀、遠征、日誌軟體、各種輔助工具、極低頻段和超高頻段操作、QRP、空間通信操作、EME、射電天文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說明,並配以具體的例子,力圖使讀者了解和掌握神秘的業余無線電通信世界中許多精彩的部分。鑒於篇幅的原因,本書不是一本網路全書。在涉及的點上不可能每一點都講得非常細,但是每個部分都會提供至少一個入門的介紹和互聯網上相關的資源鏈接,便於讀者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得到了國內外諸多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的支持和幫助,BD6CR協助編寫了「綠色通信-QRP」一章,BD4OS協助編寫了「向太空沖刺」章節中的大部分內容,BA7IA、BA4RF為本書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並補充了一些章節的內容。另外,在本書編寫的過程中曾經聯系過以下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BA1HAM、BA7NQ、BD7OH、BA4EG、BD0AAI、BA1AA、BA1EO、BD1WC、BA1AAX、BD1BYV、BA4ALC、BA3CE、BG1DO、BG1MW、BD1ES、BD5RV、BA5TT、DL3MBG、K5SF以及在網站上的其他愛好者,他們給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在此對所有關心本書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以便在以後的版本中修正和完善。
《史記篇》
寫在前面
業余無線電在中國有一部坎坷、曲折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可供傳言勵志的章節,能集文成卷留予後人知,既在情理之中,也是筆者多年的夙願。老一輩業余無線電家的探索與進取,為中國無線電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更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資料。這些資料生動地記述了中國業余無線電發展的興衰,同時還是中國當時社會風貌、價值取向、特別是科技人員志向情懷的生動反映,每每翻閱總讓我受益匪淺。筆者有幸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接觸業余無線電事業,又因工作需要,曾訪問了一批中國業余無線電歷史上卓著且有成就的老業余無線電家。在他們中間有些曾是社會名流、國家精英或實業家,不少還是中國業余無線電團體或活動的發動者與組織者,大名赫赫,備受社會推崇與愛好者的仰慕,對他們的訪問,為我整理、撰寫民國時期業余無線電的歷史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筆者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曾經訪問過以下各位老業余家:已故去的有:朱其清、孟昭英、趙振德、張宗汲、潘仁庸(潘仁榮)、陳仁慕、沈明剛、謝棣華、李石麟(李歐儒)、鄭觀森、鄭光祖、陳實忻、朱悅民、趙超塵等。尚健在的有:周海嬰、王傳善、錢皋韻、許道通、張家齊、韓鑄文、徐樹滋、高昌鎔、朱天賦、馮國祥、黃耀曾、許毓嘉、郭德文、張志誠、金賢藻、顧元庄、王耿介等。所有被訪的老業余家均毫無保留地向筆者介紹過他們那段親歷親為的歷史,有的還寫成文字向筆者提供,成為編纂中國業余無線電歷史的翔實憑證。更有前輩還慷慨地貢獻出他們珍藏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文獻,對於這些文獻,筆者在使用時,都註明了提供者的姓名,以示資料來源和歸屬。筆者還常向健在的老業余家們核對情況,他們更是不厭其煩,有問必答,甚至親自推敲、修改。這些耄耋高齡的老者,其信其義其對歷史高度負責的責任感令我敬佩,應該說這篇史記能夠成稿也有著前輩們的功勞,我將永遠感謝這些前輩並向他們致以深深的敬意。
在編寫的過程中筆者除查閱了解放前相關的一些報刊和業余無線電團體的刊物外,還參考了人民郵電報社出版的《人民郵電報》、中國電子報社出版的《中國電子報》、中國台灣《無線電界》雜志社出版的《無線電界》、上海地方誌、浙江省地方誌、漢口地方誌等文獻資料。
特別是筆者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上海市無線電運動協會、中國民航通信設備修造廠等單位以及張宗汲前輩的夫人汪秀娟老師的鼎力相助,允許筆者查閱並使用他們保存的檔案、資料。另外北京、上海、天津、湖北、福建、江蘇等全國各地均有愛好者或協會工作人員協助筆者查閱、復制資料或核對史實,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這次應約撰寫《中國業余無線電》一書中之史記篇,對我也是一個學習和系統了解我國業余無線電發展歷史的機會。本想將資料收集的更加完整、全面,對已有資料考證得更加翔實些,無奈《中國業余無線電》一書五篇必須同時出版,「史記篇」僅是其中一篇,其他各篇都已完成,出版方已數次催稿,為了不至因我而使出版時間拖得太久,只得匆匆交卷,權作一個徵求意見的草稿先交付印。同時原來准備撰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業余無線電發展的歷史,也因需要查閱很多歷史資料和文件,且涉及的單位、部門眾多,查閱檔案、核實情況的手續極為繁雜,要趕上本書的出版日期,實無可能,所以只能對這段歷史做一個極為簡單的概括,詳細敘述,只能以後擇機另行撰寫、另行出版了。
對於已經完成部分,也只是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和手頭資料編寫而成,難免會有不少遺漏、不妥、甚至錯誤之處,尚請老前輩和知情者們補充、斧正,也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求將來得以增
《交流篇》
自1992年我國恢復開放個人業余電台十餘年以來,各地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隊伍迅速壯大,並積極通過空中聯絡學習和交流技術,他們的體會、經驗和見解也反映在一些刊物和互聯網上的文章中。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參與分享,也為了留下一些反映這個時期我國業余無線電界交流的實況記錄,本篇隨機收集了一部分有代表性或啟發性的文章。其中有些文章沒有署名,有的是經過改寫轉載的,難以與原作者聯絡,也無法在印書時正確署名,敬請諒解,並請原作者與出版者聯系,在此謹向本篇的所有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設備篇》
設備篇522-666
無線電收發信設備是廣大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的必備裝備,也是空中聯絡、交流的主要通信工具。從早期完全靠無線電業余家前輩們親手製作各種發射機和接收機,到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由專業化製造生產出來的各檔次業余無線電通信機,經過百年演變,曾經登場亮相的商品化業余無線電台設備已有千餘種機型,自製設備的品種更是只能以「無數」來描述,它們留下了一條漫長的歷史足跡。追蹤這一足跡,無疑有助於加深對無線電技術的各階段進步的理解,探索今天的無線電設備之所以採用了很多新技術的理由。為了幫助我國業余無線電愛好者了解業余無線電通信設備的發展情況,本書的《設備篇》收入了一部分業余無線電收發信設備的簡單資料,以供讀者將來進一步深入了解時作為索引。
限於收集的能力和資料的來源,篇中內容比較集中在商品化業余無線電設備鼎盛時期的國外商品機種上,其中有些曾經成為世界業余無線電界的主打機種,有些並沒有成為流行產品,也有少數機型是通用機型。歷史上曾經為我國業余無線電愛好者使用的一些其它設備因為缺乏准確的資料,未能收入。為此敬請讀者諒解並予指正。
《附錄》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
附錄二、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有關業余無線電的摘錄
附錄三、ITU國際呼號序列劃分表附錄四、DXCC實體呼號前綴及分區對照表
附錄五、CRSA推薦的業余無線電頻率使用規劃
附錄六、我國島嶼的IOTA編號表附錄七、計算通信方位角和大圓距離的BASIC程序
附錄八、我國(以北京為中心)與世界部分城市或國家的方位角和大圓距離
附錄九、CQ- World-Wide WPX 競賽規則節選
業余無線電家禮儀…………
這一業余無線電家禮儀使用至今已經將近七十年了,但是其中所描述的業余無線電家精神,至今依然活神活現,早已被奉為業余無線電家之圭臬。可惜的是,這一精神標幟如何落實到每位業余無線家身上。過去從沒有聽過有人倡導,而自己根據這些標語文字又學不來,因此下面我以古賢曾子的精神:日省三次,來探討這業余無線電家禮儀;下面都是一些根據保羅君制定的業余無線電家禮儀,發展出來的自省題目,希望對於業余無線電家修養有幫助。
互諒互解 -- 凡是讓人不舒服的事我不幹:
進行 CQ 呼叫或是履行約定通訊之前,是不是要提前准備先傾聽一陣子?確定頻率上無人使用之後,再進行呼叫。
碰到頻率使用權紛爭時,是不是能盡量給對方方便?而不是高談闊論,以「根本無人有權擁有頻率」等語相應,或只是一味地堅持你是優先使用者。
如果友台指出自己有技術上的瑕疵,是不是應該馬上停止操作,就這些問題先解決?而不是若無其事的繼續操作。
使用中繼台時,有沒有考慮到可能隨時有人需要使用,或者是緊咬著中繼台不放?
如果對方提出交換 QSL 卡時,是不是應盡速履行實現?
產生射頻擾問題時,是不是能徹底反躬自省,即使知道射頻擾問題根本與自己的通訊設備無關?
面對遠征電台訊號時,是不是要完全配合對方的呼叫指示;或者只顧自己就缺這個國家地區通訊而顯得不耐煩,或者是表現出「叢林戰術」以對?
高貴情誼 -- 以高貴的情操支持並鼓舞業余無線電同好、地方性及全國性的業余無線電社團:
我是不是已經加入了地方性的業余無線電社團,或者是以單飛的姿態對應?
如果我使用了公共資源 ( 例如中繼台、OSL 卡服務 ),是不是心存回饋?
如果對於所屬社團有意見或不滿,是不是應透過適當管道表達,或者逕自在空中發炮,散播自己的情緒與不滿?
是否意識到無線電波無遠弗屆,你的一舉一動,世界各地都有可能監聽到,不管監聽的是一般人士或者是業餘特定監聽站,都有可能影響到業餘無線電家的形象?
日新又新 -- 集優良科學素養、有效率的電台設備與操作習慣、及水準以上的業餘家精神於一身:
是否盡全力學好無線電設備的操作技術?或者根本提不起興趣,只認為技術問題對我而言太深了,無從學起。
考慮到擁擠頻率內的擾問題,是不是應該主動把線性放大器關掉?你是不是有了開啟操作桌照明燈時,順手也把線性放大器打開的壞習慣?
是不是應該設法取得無線電設備的維修手冊,並且好好自修或是向別人請益研習?以便徹底了解使用設備的線路原理。
檢討過去幾年的業余無線電生涯當中,是不是親自動手製做過一些簡易的業余無線電設備?例如天線等。
距離最後一次仔細看有關業余無線電雜志內的技術文章有多久了?
你曾要求朋友監聽你的發報能力,並且提出挑惕性質的批評嗎?
通訊程序或是常用的 Q 碼,你熟悉嗎?最好能倒背如流。
如果臨時受邀客串主控網路,你對於自己的通訊技巧有信心嗎?是不是曾以「不熟悉通訊程序」或其它理由加以推諉?
友善互助 -- 如有需要,對新手應慢而有耐性,溫文儒雅以對。熱心助人、充份合作、體諒他人,這些都是業余無線電家的本行:
常到新手聚集的頻率報到嗎?他們需要鼓勵、指導、及歸屬感,這些都是你做得到的。
無意監聽到友台有觸犯法規的行為,或是操作程序不符約定,應設法私底下提出指正規勸,而不是把自己想像成空中警察,逕自就地指正或教訓。
很具建設性地鼓勵新手在技術上升級,應以技術升高可以得到更豐富的通訊享受為誘導,使得新手自然嚮往升級,而不是冷嘲熱諷。
應該嚴禁與種族、族群,或是黃色有關的笑話,即使對非常熟悉的人也不行。盡量不要涉足在空中的爭吵,尤其是不要加入任何挑少數團體的行為。
在空中聽到不熟悉的呼號時,應該有禮貌地趁機打個招呼,不要因為「他不是我們這一夥」的念頭所影響,而置之不理。
如果得知附近的業余無線電同好因故住院,或是親人喪故,只有在通訊時表示慰問之意夠嗎?應該考慮撥空帶束鮮花或是慰問卡,親臨表示關心之意。
在空中與人交談時,記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嗎?不要忘了,隨時都是向人討教的好機會,應重視與珍惜別人的看法或意見。
碰到一流的、完美的操作者,別忘了向他稱贊、褒揚幾句。
均衡發展 -- 對個人而言,業余無線電是消遣、嗜好,不要影響家庭、工作、課業、或是參與社會活動:
每天只切割成工作、睡眠、和業余無線電活動的時間嗎?有沒有注意到家人需要你;除了業余無線電外,你也需要朋友。
我有非業余無線電的摯友嗎?我參加非業余無線電團體的活動嗎?
已經多久了,完全不是因為業余無線電活動的緣故,而陪同家人出去旅行?
應能夠暫時撇開業余無線電與家人在一起。何時才能在討論年終獎金時,不要提及業余無線電設備的添購計畫?
與朋友或家人旅行、打保齡球、或是任何聚會時,能夠完全放下〈不提及〉自己有趣的業余無線電,而關心別人的嗜好嗎?
對於購買自己的數萬元業余無線電設備出手大方,而家人因所屬的嗜好要花費時,你卻不甘不願。
愛鄉愛國 -- 電台設備與操作技巧永遠為鄉為國准備:
對於慈善或是公益的社團活動,你自動自發幫忙過嗎?
對於法規的看法或意見,你正式向有關當局提出過嗎?或者只是消極的向他人抱怨?
你真正了解國家在什麽時候有權徵召你的業余無線電台嗎?
② 電腦WIFI軟體是什麼
電腦WIFI軟體就是安裝在電腦上共享WIFI熱點的軟體,通過筆記本或者台式機安裝的無線網卡與其他需要連接WIFI上萬的設備共享流量,實現上網連接。
③ 電腦裝無線電發送和接收的軟體。。。。。
不可能的!
你電腦上根本沒有發送和接收無線電的硬體設備光裝軟體有什麼用啊?
除非是軟體無線電,不過那種高深的東西一般人玩不了。
④ 有玩這個「RTL-SDR接收機」的嗎
全波段RTL-SDR接收機
一、概念
軟體定義無線電 (SDR) 是一種無線電通信系統,通常以硬體(例如混頻器、濾波器、放大器、調制器和解調器、檢波器等)組件實施的東西現在通過個人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上的軟體來實現。雖然軟體定義無線電 (SDR)不是新的概念,但其涉及的許多快速的數字電子發展能力過去只在理論上是可能的。
基本的SDR系統可能由包括配有音效卡或其它模數轉換器、前面有某種形式的射頻前端的個人電腦組成。大量的信號被交給通用處理器處理,而不是用專用的硬體。這種設計生產了一種完全基於所使用的軟體、可以接收和傳輸廣泛不同的無線電協議(有時稱為波形)的收音機。
二、組成原理
這些 DVB-T 接收機基於 Realtek 的 RTL2832U 晶元外加一個諸如 Elonics E4000 一類的高頻頭而構成。RTL2832U 晶元有一些沒有用到的命令/寄存器,基於此便可將其配置使得可以將沒有處理的原始的基帶采樣信號(可高達 2.8 MS/s 8-bit I+Q)通過高速 USB 傳遞到 PC。
1、軟體定義無線電 (SDR) 是一種無線電通信系統,通常以硬體(例如混頻器、濾波器、放大器、調制器和解調器、檢波器等)組件實施的東西現在通過個人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上的軟體來實現。雖然軟體定義無線電 (SDR)不是新的概念,但其涉及的許多快速的數字電子發展能力過去只在理論上是可能的。
2、基本的SDR系統可能由包括配有音效卡或其它模數轉換器、前面有某種形式的射頻前端的個人電腦組成。大量的信號被交給通用處理器處理,而不是用專用的硬體。這種設計生產了一種完全基於所使用的軟體、可以接收和傳輸廣泛不同的無線電協議(有時稱為波形)的收音機。
3.工作原理 在SDR模式下,天線下來直接進入硅高頻頭(E4000或者R820T),硅高頻頭內置了PLL和混頻器(E4000是零中頻模式,R820T是低中頻模式),混頻器出來經過PGA放大後輸入RTL2832U的ADC(E4000是I/Q兩路,R820T只有I一路),ADC採集的數據直接通過USB送到PC,餘下的解調由PC軟體完成。ExtIO是HDSDR的設備抽象介面,對SDR接收機的控制和接收數據都是通過這個介面完成。
三、作用及用途
可以把它描述成一台全頻段無線電接收機(100KHz-1.7GHz),可以連接電腦、安卓手機等設備使用SDR軟體接收100KHz-1.7GHz的電磁波支持AM、FM(NFM、WFM)、CW、DSB、LSB、USB解調。可收聽中波,短波,FM廣播、短波單邊帶通信,對講機通話,航空波段等,R820T2調諧器具有比R820T略好的靈敏度,本底雜訊更低,更高的信噪比。
對於無線愛好者來說,SDR接收機是硬體加軟體一個圖文並茂的無線電接收機,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最簡單的頻譜分析儀,所以SDR 非常適合無線電愛好者學習。
這個設備有兩個天線介面,第一個 是從 0.1MHz 至 30MHz 需要用短波天線來接收(比較麻煩)、 第二個 是從 30MHz 至 1.7GHz 用拉桿天線,接收即可。
要是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配上軟體在電腦上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某一個頻率范圍內的無線電活動情況。
例如:要尋找某個頻率對講機通話頻率是否有中繼,找出信號最好的頻率(頻點),看看這個400MHz 至 470MHz 這個頻率范圍內的所有頻率佔用情況等等,有點類似簡單的頻譜分析儀,同時可以看出在這個頻率范圍內哪個頻率上的信號強度最高;也能發現中繼台,一般在相近的頻段附件437.800 有信號產生,同時在435.800上也有信號產生,同一時間兩個不同頻率同時工作。
⑤ 怎樣用電腦收發無線電信號
1.可以到360官網或新毒霸官網下載免費WIFI
2.為安裝相關服務需要,在安裝獵豹免費wifi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斷網的情況,您只需重新連接網路即可。安裝完成後啟動獵豹免費wifi。
⑥ 電腦上能用無線電台嗎
用ECHOLINK
ECHOLINK簡介
Echolink與IRLP、EQSO類似,都是基於VOIP技術,該系統可讓無線電信號通過互聯網傳遞,通過計算機與連接到互聯網和業余無線電台來完成。與這些任何一個聯機,你的信號可以從空中電波轉換到互聯網,反之亦然。Echolink甚至允許個人計算機使用者和業余無線電台間直接彼此通訊。事實上,你並不需要業余無線電設備就能和世界各地的無線電台通連。你需要一台有音效卡、喇叭和麥克風的個人計算機。你的個人計算機將你的聲音通過互聯網傳遞到與互聯網聯機的業余無線電台。
通俗說:電腦+ECHOLINK軟體 就是一個網路電台,這個電台跟普通電台一樣,有PTT鍵,有MIC,有設置菜單,只不過這個網路電台沒有天線,INTERNET連接就相當於天線,而且這個網路電台工作頻率是在互聯網上,我們暫時叫它E段,一個覆蓋全球的統一頻段, 這個E段電台如果與我們通常用的U段電台V段電台通過一個介面版連接起來,就是一個跨段中轉。通過這種方式全球范圍內的業余電台就能通過互聯網在這個統一的E段上做QSO。
前面說到,ECHOLINK在電腦上操作就像一個網上語音聊天工具,但是它與MSN、QQ、SKYPE聊天、其他各種語音聊天室不一樣,它是一個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的專用聊天室。只允許業余無線電愛好者使用,並能通過電台中轉到空中。
網上通聯
將業余無線電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三者結合起來,實現基於互聯網的遠程通聯。許多國家的火腿都設計出自己的網上通聯系統,但由於資金等原因,並沒有實際應用。在西方,最著名的網上通聯系統是IRLP(互聯網-電台連接方案),通過這個系統,南半球澳大利亞的火腿可以使用普通的手持電台,輕松地與北半球加拿大的火腿通聯。在中國,最常用的網上通聯系統是eQSO(在線通聯),但通聯雙方必須使用計算機和一個相同的軟體,因此它更像是一個網上聊天室。
需要的設備:
1、一台電腦(音效卡、MIC)
2、WIN操作系統
3、ECHOLINK 軟體
聯機中轉模式:
1、介面板
2、中轉電台
3、收聽操作用電台
⑦ 業余無線電
首先,在國內使用無線電發射裝置需要獲得有關部門的許可,電台也不例外。
1、業余電台的操作使用,先要具有業余電台操作證,沒有的話,要去中無協申請辦理,費用大約100多元;
2、有了操作證,但是還沒有呼號,只能去有呼號的電台工作,例如集體台,要想取得個人呼號,必須有自己的機器設備,在通過無線電管理部門的檢驗後,發給個人電台呼號。至於什麼機器要看自己的需求,是UV段的,還是短波機。當然有的地方規定有的頻率不對業余愛好者開放,具體以本地管理規定為准,先咨詢好了再買。
3,、理論上要有固定住所才能申請電台執照的,哪怕是使用移動電台,北京規定,只要有固定住所,無論本地人,外地人,都可以在北京申請,當然在北京申請的移動台,按規定要北京范圍內使用,去外地使用要去無協備案,獲得目的地管理部門的許可,我個人建議短暫離開歸屬地,就不要那麼麻煩了,去了就回來了,但是全國滿天飛,還是比較難辦的,合法太麻煩,不備案又不合法,期待法規有所改變吧。
現在各地等待新規實施的方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暫時停辦一切手續,有些地方正常辦理,不知道你是哪裡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BH1K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