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電腦長的啥樣子
有個像電視機一樣的東東叫顯示器;還有個大鐵箱子叫主機;還有個長方形的板子,上面很多按鈕,叫鍵盤;還有個巴掌大的東東,有根很長的線,用手抓住很合手的,叫滑鼠;還有其他一些東西,形態各異,不好說,不好說
2. 高科技產品有哪些
一節5號電池能用20年 下面熬湯,利用熬湯產生的蒸汽,再放鍋煮飯,飯的上面還能放鍋做菜。昨日高交會上,一款高壓節能原味鍋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這種鍋採用的是特級不銹鋼製作多層套接,當底層湯鍋中的水分經加熱後,產生大量的高溫水蒸汽,再由特殊的氣孔設計及不銹鋼的導熱保溫特性,使蒸汽形成強大壓力氣流,迅速進入各層達到快速烹飪的效果。 「15分鍾時間可以煮飯還能做出9道菜,蒸煮食物可節約70%%以上的時間及能源!」不過,據介紹,這種鍋可不便宜,市場售價最高的達2000元。 手電筒不用電池,「搖啊搖啊」就搖亮。昨日,深圳某科技公司一款手電筒在高交會上引起不小轟動。記者看到,這款手電筒通體透明,裡面沒有電池,搖一搖,打開手電筒開關,手電筒就亮了。 「搖10下,這種手電筒就可用一天。」據現場一人士介紹,用時輕輕前後搖動電筒,1—2分鍾便可產生電能,產生的電能可以用4個小時。當電量用完後,再搖一搖,手電筒就又「來電」。 這種手電筒可反復使用5000次,使用期長達9—10年。這究竟是什麼原理?該人士解釋,這是電池感應原理,照明「燈泡」為晶體管。 開車,最怕的就是光線時強時弱,不過高交會亮相的一款名叫晶望鏡的產品可謂愛車「墨鏡」。 這種愛車「墨鏡」其實就是汽車遮陽板的升級換代產品。晶望鏡用液晶製成,是具有11層復雜構造的智能變光系統,它能根據外界光線強弱在0.15秒內瞬間自動變色,能有效防止眩光,過濾有害光。 據介紹,駕車者還可根據外界光線強度及個人習慣,事先任意設定液晶視窗初始色度。 一般的電熱毯本身有電流通過,不安全!昨日記者在高交會現場看到,北京一家公司推出的電熱毯宣稱不帶電。 這種電熱毯採用的是電子製冷晶元,不用任何冷熱劑,通上直流電12伏就可達到製冷制熱的效果。這種電熱毯採用先進傳導技術,本身沒有電流通過,在使用過程中絕對安全可靠。 這種電熱毯不僅能制熱,還能當「涼席」,電熱毯有個開關,紅燈亮開始加熱,綠燈亮就是製冷。據介紹,這種產品今年將在我市上市。 「只用了10分鍾,滿頭的白發就恢復了原有的烏黑。」昨日,來高交會參觀的劉先生趕緊掏出100元購買了一瓶神奇的摩絲。記者注意到,這家位於展廳一樓的參展商展出的快速黑發摩絲引起了在場數百位參觀者圍觀。 據參展商介紹,這種產品沒有摻雜任何毒素,使用者只需將摩絲擠在梳子上,像平時梳頭一樣梳理一下,等上10分鍾再清洗後,自己想要的發型顏色就出來了,每套價格也只需100元。 相貌平平的一節電池其使用壽命竟長達20年,而且在零下40度還能正常工作。昨日,深圳來渝參加高交會的一參展商以色列TADIRAM電池立刻引起了眾多參觀者的興趣。據參展商介紹,一節這樣的5號電池使用放電量可達5安培,每節電池價格要70—80元。 一塊看似普通的投影屏幕,上面卻有類似電腦操作界面的標志,點擊這些標志和使用滑鼠一樣,除了顯示投影文字和圖表,老師在這塊投影屏幕上還可以用一支專用筆直接寫字,標識重點等。高交會上,沙區科委推出的這塊神奇互動屏幕引來了大量觀眾圍觀。 據了解,這種投影屏幕相當於黑板和普通投影屏結合,老師可以用粗細兩種電子筆跡標明重點和進行觀點闡釋。使用這種互動屏幕教學,老師學生都可以告別粉筆灰了。屏幕還可以自動錄音、自動錄屏,所有教學內容不會因為「擦黑板」而遺失,教學輕松多了。
3. 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是什麼樣子的
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誕生
工作中的ENIAC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要求賓州大學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他的
學生愛克特(Eckert) 設計以真空管取代繼電器的"電子化"電腦--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電子數字積分器與計
算器), 目的是用來計算炮彈彈道。 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
尺,寬30英尺, 佔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隻大
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由
於吃電很兇, 據傳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鍾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
人員須花15分鍾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曾有人調侃
道:「只要那部機器可以連續運轉五天,而沒有一隻真空管燒掉,發明人就要額
手稱慶了。
兩位發明人莫奇來和愛克特
ENIAC使用的電子管
4. 透明的電腦顯示器。
真正的產品是沒有的,都是去掉背光源的裸機。
這樣看起來是很漂亮,但是,不實用。原因分析如下
1、液晶自身是不發光的,是靠調節偷光率來改變顯示的圖案的。如果沒有了背光源,只靠自然的光,會看不清楚。
2、液晶顯示器,是2塊大約0.2cm 厚度的特種玻璃,中間夾大約100納米的液晶,自身強度不足以克服平日的輕微碰撞。要保護好面板不受影響,如此,生產商在生產過程中良率就會降低。
3、液晶顯示器的透光率一般只有8%,我們看平時看的比較舒服的最高亮度是300勒克斯。顧背光源要達到300/8%=3750勒克斯的亮度。那是非常刺眼的亮度。否則,看不舒服,更看不清楚。
4、液晶顯示器,需要信號轉換的功能,一般我們的電腦輸出的都是串列的模擬信號或者數字信號,其數據格式不是液晶顯示器需要的並行數據。目前台式顯示器,都是把信號轉換模塊放在液晶面板的背部,notebook把信號轉換模塊設計在主板上。如果沒有背板,這個信號轉換模塊,放哪裡才好呢。
。。。。。
還有幾個原因.....
5. 電腦屏幕啟動都會出現一個透明的長方形方塊
具體方法:
1、右鍵點擊計算機,彈出一個下拉菜單。選擇最後一項【屬性】字樣的按鈕。
6. 電腦透明效果是什麼
讓Win10任務欄變得更透明的操作方法:
1、 首先需要確保已經開啟了任務欄透明效果,如下圖所示,打開設置——個性化——顏色,開啟「使開始菜單、任務欄和操作中心透明」選項。
2、 按Win+R快捷鍵打開運行,輸入regedit回車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3、 在注冊表編輯器中展開以下位置:
HKEY_LOCAL_
在右側新建名為UseOLEDTaskbarTransparency的DWORD(32位)值:
4、 雙擊新建值,將其值設置為1,保存。
7. 電腦是怎樣的一種高科技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電腦的發明者是誰電腦有哪些功能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以資料庫管理系統為基礎,輔助管理者提高決策水平,改善運營策略的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具體包括數據的採集、存儲、加工、分類、排序、檢索和發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處理已成為當代計算機的主要任務。是現代化管理的基礎。據統計,80%以上的計算機主要應用於信息管理,成為計算機應用的主導方向。信息管理已廣泛應用與辦公自動化、企事業計算機輔助管理與決策、情報檢索、圖書館里、電影電視動畫設計、會計電算化等各行各業。
計算機的應用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正在日益改變著傳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式,推動著社會的科學計算
科學計算是計算機最早的應用領域,是指利用計算機來完成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中提出的數值計算問題。在現代科學技術工作中,科學計算的任務是大量的和復雜的。利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高、存儲容量大和連續運算的能力,可以解決人工無法完成的各種科學計算問題。例如,工程設計、地震預測、氣象預報、火箭發射等都需要由計算機承擔龐大而復雜的計算量。
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利用計算機實時採集數據、分析數據,按最優值迅速地對控制對象進行自動調節或自動控制。採用計算機進行過程式控制制,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動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時效性和准確性,從而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量及合格率。因此,計算機過程式控制制已在機械、冶金、石油、化工、電力等部門得到廣泛的應用。
輔助技術
計算機輔助技術包括CAD、CAM和CAI。
1、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CAD)
計算機輔助設計是利用計算機系統輔助設計人員進行工程或產品設計,以實現最佳設計效果的一種技術。CAD技術已應用於飛機設計、船舶設計、建築設計、機械設計、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等。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可縮短設計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設計質量。
2、計算機輔助製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
計算機輔助製造是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產品的加工控制過程,輸入的信息是零件的工藝路線和工程內容,輸出的信息是刀具的運動軌跡。將CAD和CAM技術集成,可以實現設計產品生產的自動化,這種技術被成為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有些國家已把CAD和計算機輔助製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計算機輔助測試(Computer Aided Test)及計算機輔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組成一個集成系統,使設計、製造、測試和管理有機地組成為一體,形成高度的自動化系統,因此產生了自動化生產線和「無人工廠」。
3、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簡稱CAI)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課堂教學。教學課件可以用PowerPoint或Flash等製作。CAI不僅能減輕教師的負擔,還能教學內容生動、形象逼真,能夠動態演示實驗原理或操作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現代化高質量人才提供了有效方法。
翻譯
1947年,美國數學家、工程師沃倫·韋弗與英國物理學家、工程師安德魯·布思提出了以計算機進行翻譯(簡稱「機譯」)的設想,機譯從此步入歷史舞台,並走過了一條曲折而漫長的發展道路。機譯被列為21世紀世界十大科技難題。與此同時,機譯技術也擁有巨大的應用需求。
機譯消除了不同文字和語言間的隔閡,堪稱高科技造福人類之舉。但機譯的譯文質量長期以來一直是個問題,離理想目標仍相差甚遠。中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教授認為,在人類尚未明了大腦是如何進行語言的模糊識別和邏輯判斷的情況下,機譯要想達到「信、達、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這一觀點恐怕道出了制約譯文質量的瓶頸所在。
多媒體應用
隨著電子技術特別是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有能力把文本、音頻、視頻、動畫、圖形和圖像等各種媒體綜合起來,構成一種全新的概念—「多媒體」(Multimedia)。在醫療、教育、商業、銀行、保險、行政管理、軍事、工業、廣播、交流和出版等領域中,多媒體的應用發展很快。
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由一些獨立的和具備信息交換能力的計算機互聯構成,以實現資源共享的系統。計算機在網路方面的應用使人類之間的交流跨越了時間和空間障礙。計算機網路已成為人類建立信息社會的物質基礎,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和快捷,如在全國范圍內的銀行信用卡的使用,火車和飛機票系統的使用等。可以在全球最大的互聯網路——Internet上進行瀏覽、檢索信息、收發電子郵件、閱讀書報、玩網路游戲、選購商品、參與眾多問題的討論、實現遠程醫療服務等。
8. 鋼鐵俠3中的高科技
他的賈斯丁叫谷歌眼鏡,他的動力不用說,其他沒啥高科技了,
9. 目前市場上有沒有全透明的筆記本或台式電腦
全透明的筆記本是概念機,就像車一樣,每次車展都有概念車,但你哪次看到它開到馬路上了?即使有也是屬於特殊設備,不會量產,更不會給我們百姓使用
10. 電腦顯示器長什麼樣子啊 發圖片
電腦顯示器通常也被稱為電腦監視器或電腦屏幕。它是除了CPU、主板、內存、電源、鍵盤、滑鼠之外最重要的一個電腦部件。
到目前為止電腦顯示器的概念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對其認識卻大都相同,顧名思義它應該是將一定的電子文件通過特定的傳輸設備顯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一種顯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