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機晶元如麒麟980,可以製造筆記本電腦嗎
可以製造
但軟體生態不成熟,麒麟980架構原因,運行不了主流PC系統 windows,用於做PC,基本運行安卓系統
PC(personal computer) IBM公司提出一種概念,個人電腦。如蘋果叫Mac,日常都歸為個人電腦。
用麒麟980晶元電腦,具備筆記本電腦特性那就是筆記本電腦。
*如惠普Envy x2筆記本,搭載驍龍835
㈡ 手機CPU很強,但為什麼不可以替代電腦CPU
1.兩者的架構差異
架構只相當於一座建築的框架,是最基本也是極為重要的部分。電腦CPU的架構有X86、X64等,而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從ARM7、ARM9發展到Cortex-A7、A8、A9、A12、A15。
手機CPU主流28nm,電腦主流22nm。雖然電腦略高,但是手機CPI的發展速度很快,正在朝著14nm邁進。
再來說說主頻,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沒有直接關系。決定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的綜合指標,有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因素。
因為CPU的位數很重要,這也就是搭載了64位的CPU的手機比32位快的多的原因。手機CPU和電腦CPU架構由於不同,相同主頻下電腦CPU要比
㈢ 華為手機晶元這么強,為什麼目前還沒有做電腦晶元,打破英特爾的壟斷
先強調一點,華為晶元設計的強項,在於內核集成,不在於CPU、GPU內核原創設計。這方面也是整個國內晶元設計業的最大短板。華為目前確實已經推出鯤鵬處理器,從英特爾嘴裡搶肉吃問題不大,但說要打破英特爾的壟斷,還是有點早。
華為鯤鵬處理器的機會主要在國內伺服器市場。在目前的國際貿易環境下,政府、金融機構、能源等關鍵部門,PC、伺服器的自主安全可控成為一個重要命題,華為作為國產晶元廠商,無疑更有優勢。簡單說,華為晶元(鯤鵬處理器)在國內台式機、伺服器領域還是有很大機會的,但要說打破英特爾壟斷,還為時過早,不過前景不錯。
㈣ 手機CPU能用在PC上嗎
PC的CPU性能遠遠高於手機CPU,手機CPU也不能用在PC上,有Intel CPU的手機,這種CPU可以在PC上用,ARM架構暫時無法適配於PC的硬體,因為匯流排和介面差異太大。
㈤ 手機處理器能用在電腦上嗎
arm是一種架構,以低功耗著稱,但並不限制使用在手機上。
㈥ 手機的cpu能不能放在電腦上用
不一樣,智能手機一般都是使用arm晶元,這個晶元是一種32位的處理晶元,英國的arm公司開發核心,然後賣給其他廠家開發外部,如輸入輸出口,實際手機公司是向二次開發的公司買晶元的,這個晶元主要針對便攜設備的市場,比較省電,處理功能和電腦的不能比,但手機這種上用用足夠了,arm分許多系列,如arm7,arm9,arm11,現在智能手機一般用arm11,其實手機用什麼晶元無所謂的,主要是看他軟體做的怎麼樣,畢竟智能是靠軟體做出來的
㈦ 中國的超級電腦世界第一,為什麼電腦處理器和手機晶元卻不行。超級電腦的處理器是中國的吧
你所說的電腦處理器應該是你平時接觸到的家用電腦,也就是民用計算機,關於民用計算機處理器這個領域,英特爾和ADM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利用的是x86架構研發的處理器已經占據了整個民用市場,甚至包括超級計算機領域。如果中國還要以x86架構研發民用CPU,這不僅涉及到x86架構的專利權,還要投入相當大的資金和時間,這是無法與英特爾和AMD抗衡的。中國剛開始研發超級計算機的時候用的也是英特爾的至強系列CPU,但美國政府對中國進行晶元禁售,防止中國用於軍事和超算的研發,但後來中國研發的天河1號和天河2號超級計算機都是用國產的晶元,並且曾經一度名列超算第一,重重的打了美國的臉。不是中國不行,是太多牧羊犬,一直詆毀國產,還免費幫外國宣傳。中國不做民用CPU,但軍事上的都是國產晶元,工業上的也越來越多用國產的,有些還在研發!
㈧ 現在的電腦處理器這么厲害,為什麼不用電腦CPU做手機晶元呢
因為電腦CPU的體積太大,功耗太大,並且和手機處理器的功能不同,所以電腦CPU不能做手機的晶元,不過手機的體積就非常大,並且還會非常燙,續航能力也不夠強,電腦和手機本身就是兩個平台,所承擔的作用不一樣,所以不能用同樣的東西來裝備這兩個平台。
電腦CPU和手機處理器其實是兩種東西,手機的處理器不僅僅是有CPU,同時還包含了GPU以及各式各樣的附加技術,比如AI、藍牙等等,這東西的體積都很小,手機的散熱也比較簡單,而電腦不一樣, CPU和GPU都需要散熱,手機處理器所需要的功能功能是一個電腦CPU無法完成的,需要附加各種各樣的設備,而即使將手機數據器中的CPU部分替換成電腦CPU也沒有效果,因為這兩者的運行邏輯不同,無法適配,如果想要兩者通用,就需要重新開發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