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對電腦配置有具體要求的人在采購電腦或者是更換電腦時通常會選擇組裝電腦。對於組裝電腦有些人比較擅長,但是部分人不會組裝電腦。組裝電腦要注意哪些地方呢?我們如何組裝台式電腦?一般來說,組裝台式電腦需要用到主板、CPU、內存、硬碟、光碟機、機箱、電源、顯卡、 顯示器 、螺絲刀等工具。對於組裝台式電腦的具體步驟,請看下文介紹。
如何組裝台式電腦?介紹一
組裝台式電腦就是要逐個安裝好自己選擇的台式電腦的重要配件,步驟一:是安裝CPU、CPU 散熱器 與內存,安裝具體過程是用力壓下鐵桿,打開底座、取出保護蓋、對好CPU的凹位平穩放下CPU,然後蓋上鐵蓋,用力壓下鐵桿到位,CPU就安裝完成。步驟二是安裝CPU 風扇 ,首先,要把四個腳釘位置轉動到逆時針方向,然後對准主板四個空位,用力下壓,即可完成一個位置的安裝,重復四次即可。
如何組裝台式電腦?介紹二
步驟三是內存安裝,對准內存與內存插槽上得凹凸位,分別左/右用力下,聽到「啪」的一小聲,左/右卡位會自動口上,然後再用同樣方法壓好另一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一些主板,為方便安裝顯卡,只設置了一個卡位,而安裝方法是一樣的。如果換一個方向,內存的凹位於內存插槽的凸位還是對應不上,那麼說明主板不支持這種內存,只能換內存或主板。步驟四是電源安裝,電源上的四顆螺絲一定要安裝固定好。步驟五是主板安裝,其安裝技巧是,首先要對好主板和機箱的螺絲位,然後在機箱相應的螺絲位上安裝銅柱或腳釘,一般是6或9個,主板全部螺絲位要裝上以更好固定主板。然後安裝主板配件附送的擋板,要先把機箱標配的拆掉,放上主板後擰上螺絲。
如何組裝台式電腦?介紹三
步驟六是硬碟安裝,要上四顆螺絲或者是對角線上的兩顆也行,接著就是接硬碟數據線。步驟七是光碟機安裝,先將光碟機推進艙位,上螺絲,然後接線。步驟八是顯卡安裝,中高端顯卡,別忘了要接上6PIN或8PIN的輔助供電。一些高端獨立顯卡,還要接多個輔助供電,要全部接上,電源線不夠就用顯卡附送的轉接線。步驟九是主板接線,接在主板上的電源,這一步驟比較高難度,一般有兩種線,24PIN總電源與8PIN/4PIN的CPU輔助供電,對准卡位插上即可,稍有難度的是CPU輔助供電部分。
如何組裝台式電腦?介紹四
步驟十是機箱接線,首先是前置USB介面與前置音頻介面,大部分機箱已採用一體化設計,已經對准防呆位置,就可以輕松接上。然後就是硬碟燈、電源燈、 開關 、重啟和PC喇叭這五個老大難問題了,最簡單的方法是查找主板說明書,找到相應的位置,對著接線,記住一個最重要的規律,彩色是正極、黑/白是負極。現在硬碟和光碟機基本都是SATA介面了,接上SATA電源線(5PIN扁口線)和數據線即可。經過上述步驟後台式電腦組裝安裝完畢,接上顯示器和機箱電源的線,鏈接顯示器,正常開機,可以進入BIOS了,准備安裝系統。要注意組裝台式電腦過程中線不要接錯,螺絲安裝到位。
由此可見,組裝一個台式電腦需要上述十個步驟,除了選購好合適的、性價比高的配件外,將這些配件組裝成一台台式電腦也是一重要步驟。對此,IT網路小編表示,組裝台式電腦的過程中有很多重要步驟,尤其是零件的安裝需要注意,安裝過程中不要損壞。還有這些配件在安裝過程中要注意螺絲的連接要牢固,還有接線也不要接錯。如果不會,建議找專業人士來組裝。
Ⅱ 電腦系統怎麼安裝
你好!
你去買個GHOST版本的系統碟子
裝系統很快
大概20分鍾
步驟我說下:
第一步,設置光啟:
所謂光啟,意思就是計算機在啟動的時候首先讀光碟機,這樣的話如果光碟機中有具有光啟功能的光碟就可以趕在硬碟啟動之前讀取出來(比如從光碟安裝系統的時候)。
設置方法:
1.啟動計算機,並按住DEL鍵不放,直到出現BIOS設置窗口(通常為藍色背景,黃色英文字)。
2.選擇並進入第二項,「BIOS
SETUP」(BIOS設置)。在裡面找到包含BOOT文字的項或組,並找到依次排列的「FIRST」「SECEND」「THIRD」三項,分別代表「第一項啟動」「第二項啟動」和「第三項啟動」。這里我們按順序依次設置為「光碟機」「軟碟機」「硬碟」即可。(如在這一頁沒有見到這三項E文,通常BOOT右邊的選項菜單為「SETUP」,這時按回車進入即可看到了)應該選擇「FIRST」敲回車鍵,在出來的子菜單選擇CD-ROM。再按回車鍵
3.選擇好啟動方式後,按F10鍵,出現E文對話框,按「Y」鍵(可省略),並回車,計算機自動重啟,證明更改的設置生效了。
4:放入你買的GHOST
系統碟子
重啟電腦
系統會自動讀碟
然後會顯示出
碟子里的內容
你選擇一鍵自動裝入C盤
就可以了
然後就是等待了。。。。
安裝完後重啟後讀碟
出來內容後選擇
硬碟啟動
然後進入系統後會提示你安裝不安裝它裡面的萬能驅動
你選擇安裝
就好了!!
『IT精英組織』
乄∨iP╭蟲兒
真誠為您服務
如果問題解決了
麻煩您給個"好評"!謝謝支持~
Ⅲ 電腦怎麼安裝
電腦,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已經非常重要了……學習、工作、玩游戲放鬆身心,每一樣都離不開電腦。
對於很多人來說,電腦就是一種工具……他們買的電腦是品牌機,到手的時候就是整機;他們使用電腦的時候,就是對電腦安裝的軟硬體進行應用,一旦電腦出現問題,就找售後解決……
但是,還有很多人,他們所使用的電腦是組裝的,……具體來說,是自己組裝的……
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對於電腦的應用顯然要比前一類人更加高端……
但是,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應用電腦的過程,對於自身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在安裝電腦這個方面,他們需要具備更高級的技術和能力。
安裝電腦,分為硬體安裝與軟體安裝兩大類。
具體來說,電腦的安裝步驟如下:
1、將CPU與內存安裝到主板上。
由於CPU與內存是需要安裝到主板的插槽上的,如果主板裝進機箱,再安裝這些配件就會比較費力氣,因此安裝這兩種配件時,應該在主板尚未裝進機箱時進行……
需要注意的是……CPU散熱器的安裝,也要一並完成……如果內存也有散熱器,也要一並安裝到位。
2、將電源裝進機箱。
3、將主板裝進機箱。
4、將顯卡以及其他板卡安裝到位。
這個步驟分為兩步:
1、板卡安裝到主板的對應插槽上。
2、板卡的擋板要在機箱的對應位置上固定好。
5、安裝硬碟、光碟機等其他設備進機箱。
如果硬碟是m.2介面的硬碟,可以在第一步里與CPU和內存一並安裝。
6、接線……將電源線、信號線接好……
這樣一來,電腦的硬體安裝就完畢了。
至於軟體安裝,就是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安裝應用軟體……這就沒有什麼需要說的了……直接安裝提示安裝即可……
Ⅳ 台式電腦怎麼安裝 台式電腦如何安裝
1、VGA線-簡單的說這是鏈接主機和顯示機的重要配件。
2、將顯示機電源線和VGA線的一端連接到顯示機的背後相應插孔內,將VGA線頭上的旋鈕旋緊。
3、現在我們再看看主機後面的各種介面,我們一般用到的有VGA視頻介面、USB介面、網路介面等。鍵鼠的連接根據鍵鼠介面的不同分別用PS/2介面或者USB介面。
4、VGA線另一端接到,主機VGA介面上;接上鍵盤和滑鼠(四個USB插口任意兩個);再接上電源線和網線即可。
5、最後將主機和顯示機的電源接到插座上,打開主機和顯示機的電源開關即可。
Ⅳ 電腦怎麼安裝系統
需要自備WIN10的安裝盤(U盤)。
重啟,出現開機LOGO時連續點擊ESC選擇啟動項即可(產品線不同,啟動項的進入快捷鍵不同,華碩筆記本是按ESC,台式機或主板是按F8)
Windows10與Windows8一樣,支持UEFI或非UEFI模式引導(Windows7不支持UEFI引導)
本次安裝Windows10我們推薦選擇UEFI模式引導,這樣後續分區格式是更先進的GPT格式,如果選擇非UEFI模式引導(下圖第四項),後續分區格式是MBR的,最多創建4個主分區
安裝系統
啟動項中選擇啟動U盤後,開始引導鏡像了
自動跳轉到桌面
Ⅵ 台式電腦怎麼安裝
台式機怎麼樣安裝?台式機安裝步驟詳解----准備工作
1、在CPU右下角有三角形的防呆標記,安裝時將CPU的三角形和主板的三角形對應就好。由於(Intel)主板針腳或(AMD)CPU針腳容易彎曲、折斷,所以安裝過程要小心。
2、在裝CPU散熱時,必須塗抹一層散熱硅脂,以便CPU更好的散熱。
3、主板有機的連接電腦的各硬體,就是CPU、內存、硬碟、顯卡的介面位置。
4、安裝主板之前需要在輸入輸出介面的地方安裝I/O防靜電擋板。
5、因為內存有明顯的防呆缺口,所以內存直接插到內存槽里就好。
6、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兩條內存的話,最好插在1、3位或2、4位,這樣才能發揮雙通道的優勢。
7、對於SATA硬碟來說,無論是拿來做倉庫的機械硬碟還是當做主力盤的固態硬碟,介面都是一樣的,一個供電介面,一個SATA線介面。
8、安裝電源的時候要注意,電源的風扇是往外吹的,這樣才能有效的散熱。
9、電源選擇首先要看電源的功能夠不夠用,避免小馬拉大車,其次各電路的輸出是否穩定同樣很重要。
1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兩張顯卡的話,要看主板是不是支持NVIDIA的SLI或AMD的交火,只有主板支持,兩張卡才能同時使用,發揮預期的性能。
11、對於機箱,其實沒有什麼好說的,無外乎就是鋼板厚點、重點、外觀好看一點。像前置USB 3.0這些比較常用的功能,現在新出的機箱也基本都有。
Ⅶ 電腦怎麼安裝
電腦怎麼安裝的具體操作如下:
工具:主機電源線、VGA線、顯示機電源線、主機、顯示屏、鍵盤、滑鼠、主機。
1、首先我們需要主機電源線、VGA線、顯示機電源線、主機、顯示屏、鍵盤和滑鼠。
Ⅷ 電腦該怎麼安
如果已經購買了成品電腦主機只需要將主機電源、顯示器電源接好,將視頻信號連接線從主機連接到顯示屏即可(有獨立顯卡接獨立顯卡,沒有獨顯從主板接),之後將滑鼠鍵盤的介面連接到主機後面的USB介面,已經裝過系統的開機就可以使用了,沒有裝系統的找個電腦店讓他幫你裝(如果身邊有年輕人會用電腦的可以問問他們)
Ⅸ 電腦怎麼安
你好,首先你需要買機箱,主板,電源,cpu,內存條,硬碟,然後把它們依次連接起來,可以網路裝機教程。
Ⅹ 電腦怎樣裝機
錯誤認知一:處理器核心越多性能就越快
正常來講,人多力量大,這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在某一特定前提下呢?比如拔河比賽中,四個小學生和兩個大力士,誰會取得勝利呢?答案就很顯著了。同樣在處理器之間的對比,也是一樣,不要局限於某一個方面的對比,要根據兩款處理器參數、性能、性價比等等多個領域進行比較,太過於片面肯定是不對的。比如很多英特爾I3的雙核處理器性能等各方面都要比AMD四核的要好。
錯誤認知二:性能相差不大的兩款處理器,價格越便宜性價比就越高
大家都知道,處理器平台的不一樣,所用的主板也是不一樣的。英特爾平台的處理器就要用支持英特爾平台的主板,AMD平台的處理器則要用支持AMD平台的主板,這個就不用過多的解釋了。但是在兩款性能差不多的處理器之間,是不是價格越便宜性價比就越高呢?這個說法也是不完全對。比如兩款同是14nm工藝的處理器,性能相差不大,英特爾平台的處理器要一千五,而AMD平台的處理器要一千三,是不是AMD平台的比較劃算呢?但是英特爾平台的處理器所搭配的主板只需要四百,而AMD平台的主板要七百才能夠完美搭配。這樣一對比相信很多人就明白了,所以在挑選處理器的同時,要和主板搭配在一起對比,這也是推薦大家購買硬體時,選擇處理器 主板套裝更實惠的原因。
錯誤認知三:大板比小板更穩定
大家也都知道,主板有大小之分,那麼是不是大板就比小板要好要穩定呢?這個說法也是非常片面的。就跟錯誤認知一道理相同,拿一款低端小板和豪華大板對比,這很顯著就得出了結論。但是為什麼不用豪華小板與普通的大板作對比呢?現在,很多一線主板廠商主推的產品都是小板,其銷量也遠超大板,那麼如果是因為小板不穩定,那麼這些廠商為什麼還要生產小板呢?反之,如果小板與大板的做工用料一樣,其穩定性是沒有分別的,但是價格卻遠遠低於大板,唯一的分別就在於大板多了幾個PCI插槽而已,當然如果發燒級的玩家可以忽視。
錯誤認知四:獨立顯卡比集成顯卡好
相信很多朋友在購買電腦的時候,都會考慮獨顯,雖然不太清楚獨立顯卡的性能,但是認為獨立顯卡肯定要比核顯好。而組裝電腦的人也不多解釋,畢竟多加一塊獨立顯卡又多賺一點。其實這個說法也是非常片面的。比如現在現在比較火的AMD銳龍R5 2400G,如果你選擇了這一款處理器,就不不要再額外安裝獨顯,因為R5 2400G自帶的GPU的性能已經與GT1030差不多,如果你還要安裝一塊獨立顯卡,就顯得多餘且浪費預算,因為選擇一塊APU就說明可以省下獨顯這一部分預算,如果非要安裝獨顯,那麼可以考慮考慮其他型號的處理器。對於英特爾平台的也是一樣,所以在加裝獨立顯卡的同時,要對比核顯和獨立顯卡的性能。
錯誤認知五:顯卡顯存越大越好,位寬越高越好
對於顯卡的顯存,沒什麼好說的,同一品牌同一型號,肯定是顯存越大越好。但如果是GT1050 4G和GTX 1050 2G呢?不言而喻。對於顯卡位寬,道理也是一樣。當前市場上的顯存位寬有128位、256位和384位還有4096位(HBM)、256位x2等5種,人們習慣上叫的128位顯卡、256位顯卡和512位顯卡就是指其相應的顯存位寬。正常情況下,同一系列顯卡位寬越高性能越好。但如果單單只是看位寬,也是極其片面。挑選顯卡最主要的是要看顯卡的核心,也就是顯存的核心GPU,它決定了顯卡的檔次和大部分性能。
錯誤認知六:水冷一定比風冷好
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糾結的朋友比較多,的確,風冷和水冷各有優勢,但是並不能說水冷就一定比風冷好。就散熱效率來講,水冷的優勢非常顯著,但是風冷可幫助處理器供電模塊散熱,並且水冷的價格也比風冷高出很多。現在一百多的風冷散熱器和兩百多的水冷效果差不多一樣,何不把這100多塊用在提升其他硬體呢,比如可以把GTX1050提升為GTX1050TI。並且兩百多的水冷質量如果大家都心裡有數,如果出現問題,漏液的話,燒壞主板就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