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買機箱,什麼樣的電腦機箱好
機箱從功能上講主要就分兩種。
1、散熱型
2、靜音型
散熱型機箱在配置很高(比如玩3d游戲多)時推薦使用,比如著名的武尊神機箱。但是這一型機箱的靜音效果都不會太好。
靜音型機箱側面上面都沒有孔洞,主要靠風道散熱,加隔音海面以隔絕聲音。不過這一型機箱的散熱效果要差一些。當然,想要靜音的話,也需要配備教好的散熱系統才行。
這一型機箱有NZXT
hush,酷冷領航者。
其餘太華麗的機箱可以說從功能上是沒有必要的。
但是考慮現在機箱也是家電的一種,所以也需要有外觀上的考慮,這個就看lz你自己咋想了。
B. 配電腦時機箱有什麼要求
CPU:AMD Athlon II X2 245 429元 (備選:240,250,價格接近,性能差不多) 散熱器:超頻三紅海MINI 48元 主板:華擎M3A785GMH/128M 469元 內存:威剛萬紫千紅2G DDR3 1333 346 元 硬碟:希捷500G(ST3500418AS) 359元 (備選:西數500G單碟藍盤00V1A0) 機箱:冠捷AOC 6062 98元 電源:康舒IP430 222元 顯示器:AOC 919SW(黑色) 829元 滑鼠:雙飛燕 X5-50D 49元 (力勝L7-15 45塊非常好用的帶側鍵支持WOW) 鍵盤:DELL 8115 44元 光碟機:先鋒230D 串口(黑色) 118元 (備選:LG和建興的都可以,啥有貨買啥) 音箱:漫步者 R101T06(黑色) 135元 (備選:麥博M111十周年紀念版 148元) 總價 3146元 組裝電腦注意:1,不要認為非一線品牌不用。比如主板一定要華碩,技嘉,微星。顯示器一定要三星,LG,顯卡一定要影馳,蘭迪,藍寶石。。。其實這些品牌在低端品牌都做的十分十分十分的垃圾。 2,買偽名牌。如果你買了上述品牌還好,起碼你買個牌子。但是有一些偽名牌買了就徹底虧了。比如七彩虹,金河田,航嘉。。。。不解釋。 3,盲目的認為顯存越大越好,買獨立顯卡要買「512MB的」 這是很多新手都會有的一個誤區。盲目的把顯存大小當作衡量顯卡的唯一參數。認為512MB獨立顯卡就是好顯卡 其實,影響顯卡性能最不重要的就是顯存大小!影響顯卡性能的參數按重要性排是:核心-位寬-頻率-顯存容量。因此,有很多參數都遠遠比顯存容量更重要。所謂的512MB獨立顯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JS賣性能很差的低端卡時所用的幌子而已。更何況很多所謂的512MB獨立顯卡都實際上只有128MB、256MB顯存(甚至很可能是GDDR2的),只不過可以通過ATI的HyperMemory或者nvidia的TurboCache技術從內存里共享一部分當作顯存用,但是由於內存速度遠遠低於顯存速度,所以這技術其實對性能沒什麼提升,可是那些顯卡卻可以用「HM512MB」「TC512MB」的假相來忽悠小白們。 4, .電源隨便買個 因為電源在電腦中的做工無法被直接感覺出來,因此即使是很多別人眼中的「DIY高手」,也對電源知之甚少。很多人對於電源的要求僅僅是讓電腦能運行即可。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誤區。電源作為給電腦供電的配件,是一台電腦中最重要的部分。電源的好壞關繫到整台電腦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差電源很容易導致電腦藍屏、死機、硬碟壞道、刻錄失敗等一大堆問題。而且一個差電源雖然短期內可能沒什麼問題,但是一個電源能夠拖動一套配置和能夠長期穩定的拖一套配置還不掛完全是兩回事。如果你的電源質量不過硬,那麼,很可能某一天,你的硬碟不知不覺就壞了;更甚者,伴隨著一聲巨響,輕則電源掛掉,重則整台主機都被燒掉。 還有個很大的誤區,就是現在很多網站會提供電腦耗電量計算。一些人比如算出自己的配置耗電是280w,那麼,認為買個額定300w的電源就夠了。或者有些人拿長城350P4,航嘉冷鑽2.3等一大堆市場上很多人買的2,3百瓦的電源帶4850,4870等供電要求很高的配置,而且因為短時間內電腦沒什麼問題而認為電源就夠了,不會有問題。但是,這樣的思想是一個極大的錯誤,而且讓你的電腦的安全相當沒有保障 首先,現在國內電源市場虛標盛行,你能保證你買到的電源沒有虛標嗎? 其次,就算是假設電源沒有虛標,那也是不對的。因為 (1)好的電源都是有溫控電路的,都是在輕載或者中載的情況下電源風扇的轉速低,而在接近滿載時風扇轉速達到最大。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電源在滿載時,保證都吵人的。 (2)在滿載的時候,電源的轉換率是比較低的 (3)電源高負載的時候,由於效率低,導致發熱量增大,因此電源的溫度會很高。而高溫會直接導致電源實際輸出功率的下降。而國內買到的絕大多數電源的功率都是額定25度下的功率,所以會有航嘉電源在國外50℃情況下滿載電源爆炸的情況。 (4)電源長期在高溫下高負載工作會使元件壽命大大降低,很可能會導致電容爆漿之類的問題。因此很多電腦剛開始用的時候沒什麼問題,時間一長電源就撐不住了。 還要說的一個問題就是,電源不是型號上面有個「XXX」的數字就表明這電源是XXX瓦的,而且峰值功率除了忽悠人,讓JS把額定1,2百瓦的電源當300瓦的賣意外,沒有任何意義的。 5,選配置容易,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能配來。奸商最拿手的就是給你轉型,讓你換件。配置單一般情況下不能讓賣電腦的幫你寫,配置單好不好不要聽JS,更不要在對JS推薦的東西不了解的情況下聽JS的意見更換JS推薦的型號。你要相信,你費盡心機找的配置絕對不會是垃圾。
C. 電腦機箱的選擇
在所有配件當中,機箱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部件之一,我們經常可以在市場裡面看見很多消費者為了節省一些錢而隨隨便便選擇一些廉價的不知名的機箱,由此可見大家對機箱還沒有產生一個正確的認識。一個好機箱應該成為保護電腦正常穩定工作、屏蔽電磁輻射的重要保障,而且還應該拆裝方便,具有鮮明的人性化風格以及強大的擴展能力。
外觀工藝
機箱外觀是給用戶的第一印象。好的機箱在生產中單靠質量上佳的板材是不夠的,在加工過程中還需要好的工藝,而工藝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機箱的品質。首先,工藝較高的機箱,其鋼板邊緣決不會有毛邊、銳口、毛刺等現象,並且所有裸露的邊角都經過了折邊處理,即全折邊設計。這種設計不會劃傷裝機者的手,這也是一款機箱人性化的具體表現。如愛國者全系列機箱、銀河機箱等均採用了全折邊設計。其次,好機箱各個插卡槽位的定位也應該相當准確,不應有某個配件由於機箱質量的緣故而插不上的情況發生。箱內應有撐杠,以防止外蓋下沉,底板厚重結實,沿對角抱起不會發生變形,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
內部設計
好的機箱在內部設計方面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一般來說各個品牌的機箱之間除了質量上的差異就是設計方面的不同了。在內部設計中各廠商也是推陳出新。有的機箱在三英寸和五英寸驅動器支架的位置安裝了一塊擋板,能夠提高安裝在這個位置驅動器的防塵能力,比如CD-ROM等,而且有滑動、推拉、伸縮等多種方式;有些機箱採用了免螺絲拆裝設計,比如愛國者的「月光寶盒」系列,從外蓋到驅動器架到主板底盤沒有一個螺絲,全部使用鎖扣或鑲嵌的方式來固定,如果想拆卸某個部件的話根本不需要螺絲刀,比較適合經常拆卸電腦的DIY玩家使用;很多機箱在箱內前部和後部均留有散熱孔以及機箱風扇的位置,如果在這兩個位置各安裝一個機箱風扇的話,可以大幅度提高整機的散熱能力,保證系統穩定地運行。
擴展性能
保留適當的可擴展性是DIYer攢機的最基本要求之一,這一點對於機箱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幾乎所有用戶的電腦都安裝有光碟機、硬碟、軟碟機這些設備,至少要佔用驅動器托架上的一個5英寸倉和兩個3英寸倉。考慮到以後將有可能添置一部3英寸(或5英寸)硬碟、5英寸DVD驅動器和CD-R驅動器,因此在機箱驅動器托架上至少應該有三個以上的3英寸和5英寸設備安裝位置,增加機箱的擴展性。隨著計算機速度的提高,其發熱量也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加之近年來超頻盛行一時,這些都對計算機散熱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entiumMMX(及同級處理器)電腦成為市場主流之後,風扇配合散熱片進行強制降溫已作為主要的方法廣泛運用於計算機核心發熱部件的散熱。機內部件產生的熱量首先是通過上述散熱設備釋放到機箱內,然後由機箱(電源)風扇排出,與外界空氣進行熱量交換,機箱的整體散熱對計算機系統實在是至關重要。對於所有的DIYer,最理想的機箱莫過於那種箱體寬大,前面板有足夠多的通風孔且前後均留有機箱風扇安裝位置的大型ATX機箱了。
電磁屏蔽
計算機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的高頻電磁波,長期在這種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工作、生活,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而一個優質的機箱能發揮有效的屏蔽作用,將泄漏的電磁波控制在安全的幅度內。近年來,質檢部門對國內市場上各類計算機做過多次檢驗,結果表明,雜牌兼容機問題最多的是電磁泄漏嚴重超標。很多兼容機箱用料很差,整個前面板全部由塑料做成,而裡面並沒有任何金屬層,這樣的機箱很難談得上什麼電磁屏蔽效果;品牌機在這方面就做得好得多,打開一些名牌電腦機箱,用料上就不用說了,並且可以見到機箱六面均有完整的金屬襯層,給人以一種穩重、安全的感覺。當然,以名牌電腦機箱的標准去要求廉價的兼容機箱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如果接觸多了那些做工精良的名牌機箱,以及本著「對自己身體負責」的出發點,想必再不會有人去買上文所述的那種廉價機箱了吧!
機箱的用料
一般電腦機箱的箱體多用薄的鍍鋅鋼板軋制而成,名廠生產的機箱,對其箱體、托架所採用板材厚度均有一定的要求,這些機箱我們捧在手裡,首先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比如IBM、hp等名牌機的機箱以及愛國者、順新等國產機箱。
機箱主要由前部的塑料面板和鋼板鉚接而成的框架兩部分組成。高檔機箱的前面板採用硬度較高的ABS或HIPS工程塑料製成,即使使用很長時間也不會泛黃或開裂,而且易於清潔。至於機箱本身的鋼板的厚度則至少應在一毫米以上,並且板材應該是經過特殊處理的SECC冷鍍鋅鋼板,這樣製成的機箱具有高屏蔽性、高導電率、鋼性好、不易生銹、耐腐蝕等特點。由於較厚的冷鍍鋅鋼板的導電率比較高,所以對機箱內外的電磁輻射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不易與其他電器相互干擾,有利於提高整個系統的穩定性。而劣質機箱的前面板採用的塑料多數都是一般塑料,時間一長就會泛黃、老化甚至開裂,其機箱箱體所採用的鋼板也很薄,整個機箱顯得很軟很輕,甚至只要拎起一個角後整個機箱都會變形,再有就是由於板材較軟,極易導致插卡槽位定位不準確,使安裝板卡發生困難,此種機箱無論多麼好看多麼便宜都不要購買。
D. 工作室電腦主機配置,機箱選哪種好
1、酷冷至尊:酷冷至尊,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把自己的目標設立為提供業界最好的散熱方案。所以酷冷至尊的音響在散熱上絕對領先其他品牌。另外,酷冷至尊的外觀設計也非常美觀,看起來十分大方。
2、游戲悍將:游戲悍將的機箱空間范圍很大,材料也比較厚實,外觀也非常好看,支持背線,但是在價格上也略微偏高,安裝的時候由於線路較多,也略顯麻煩。
3、安鈦克:安鈦克機箱的外觀非常簡潔美觀,看起來十分大氣,因為材質較好,所以機箱整體比較沉,質量也非常可靠。
4、航嘉:航嘉機箱的做工很好,線路設計合理,用料非常實在,性價比很高,介面齊全,線夠長能走背線,是工作室的不二之選。
5、先馬:先馬機箱 的質量一般,外觀一般,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便宜。但是先馬的電源還是不錯的,如果與同價格的產品相比,購買先馬機箱還是非常靠譜的。
E. 組裝電腦機箱選擇怎麼樣的最好,與主板有關系嗎
標准機箱可以裝ATX大板,BTX小板,小機箱/htpc機箱只能裝BTX小板。
大機箱擴展性好,散熱好,裝發燒級硬體必選,比如大功率電源,高性能顯卡,大型散熱器,水冷等。
小機箱主要出現在品牌機上,一般價格略貴,做工精良。小板相比大板主要是省略了一些PCI擴展插槽,硬碟插槽等,一般不能組雙卡交火,RAID功能縮減。但是因為體積小,反而價格更高(可能是設計難度更高)。如果不用瘋狂超頻,裝頂級顯卡(小機箱裝中端顯卡比較合適,頂級顯卡可能太長裝不下,太厚擋住其它埠),也沒有很多擴展卡,一般建議買小板。
HTPC機箱,大點的裝小板,最小的只能裝ITX(microATX)主板,一般電源特殊,功率較小,裝不了高性能CPU和顯卡,游戲功能有限,主要用於代替機頂盒,DVD ,價格昂貴。
F. 電腦機箱怎麼選合適的
方法/步驟
1
機箱材質
機箱的材質可以說是與機箱的品質直接掛鉤的。機箱的主機材質分為鋼板、陽極鋁、玻璃,亞克力板。一款品質優良的機箱,應該使用耐按壓鍍鋅鋼板製造。並且鋼板的厚度會在1mm以上,更好的機箱甚至使用1.3mm以上的鋼板製造,鋼板的品質是衡量一隻機箱優與劣的重要指標,直接決定著機箱質量的好壞。產品材質不好的劣質機箱因為其穩固性較差,使用時會產生搖晃等問題,這會損壞硬碟等主機配件,影響其使用壽命;而且電磁屏蔽性能也差,這對用戶的身心健康有害。鋼化玻璃側版雖然美觀,但很容易發生爆裂,不推薦使用。亞克力機箱防輻射較弱,易磨損,螺絲孔安裝不當會裂開。
G. 當自己配電腦時選擇機箱有什麼講究嗎
機箱時裝機利潤比較大的地方,不懂行情後果可想而知阿!
通常是選同樣大小比較重的一個,最好是免工具安裝,帶前置介面的。通常選金和田,華碩,技嘉,達碩,愛國者等!電源是比較重要的,垃圾機箱帶的電源是沒法要的,長城,磐石,TT(這個比較貴),九州風神等等的都可以。如果自己懶得挑,就買金和田7606,280-290元為正常成交價格,自帶勁霸s300電源,足夠一般的配置使用
H. 電腦什麼機箱比較好
你好樓主,你的問題有些寬泛,機箱的選擇主要根據你組裝的配件來選擇,一般來講3000元以下的低端配置選擇一個普通的用料較為結實的機箱就OK了。5000-3000元的主流配置則需要選擇價位在150元左右,用料結實,尺寸稍大一點,利於內部散熱的機箱;而五六千元以上的特別是採用GTX570等長顯卡的配置則需要選擇300元以上,機箱長度在50厘米以上的大空間機箱,少部分採用雙顯卡的骨灰級玩家配置還需要選擇千餘以上的全塔機箱。
目前機箱的散熱風扇基本都是12V的,因此基本上都是採用PC電源供電,也就是通常硬碟、光碟機的電源介面;
至於防塵設計,應該都是廠家吹噓的一個賣點而已,首先來講機箱的設計必須的有氣流流通才能保證散熱,因此你不可能把機箱密封設計,也就是說不可避免的會在氣流流通過程中留下灰塵,只不過是設計不同留下的灰塵可能會少一點而已。
目前品牌的機箱樣式較多性價比較高的有游戲悍將、超頻三、金河田、航嘉等品牌。
I. 買配件自己組裝電腦,怎麼選擇機箱
組裝電腦也稱兼容機或DIY電腦。
即根據個性需要,選擇電腦所需要的兼容配件,然後把各種互不沖突的配件安裝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組裝電腦。組裝電腦的配件一般有:CPU、主板、內存、硬碟、光碟機、顯示器、機箱、電源、顯卡、鍵盤和滑鼠。組裝電腦的配件和筆記本電腦的不一樣,一般台式電腦比筆記本電腦的要大一些。一定弄清楚自己是拿來做什麼的才能選購配置。
組裝電腦的價格一般比品牌電腦要低,但質量不一定得到保證。因為是組裝的,配件有可能是假貨、水貨、二手貨,購買時需要小心對待,還要考慮每個硬體是否都合理。
組裝過程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30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400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安裝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塗抹散熱硅脂安裝上散熱風扇。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音效卡的安裝,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有的主板兼容了顯卡和音效卡,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是否安裝上述硬體)。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並固定在機箱內部(注意:為便於安裝主板上的硬體,如CPU、顯卡、內存條,請提前安裝好主板上的硬體再把主板裝入機箱內)。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硬碟分區。
安裝操作系統,Windows XP(微軟已停止服務,建議選擇更新的操作系統)、vista、Win 7、Win 8系統。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網卡等驅動程序。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