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網站 > 地質圖電腦如何繪圖

地質圖電腦如何繪圖

發布時間:2022-05-15 09:17:04

① 急求 CAD繪制地質圖剖面圖的方法 詳細點的

1、根據實測資料編制
(1) 確定剖面線方向和位置(是剖面線均勻分布)
A盡量沿遠勘探線布置
B盡可能通過主要石門、主要上下山
C垂直煤層(煤岩層)的總體走向

(2) 選定比例尺
1:1000或1:2000
(3) 收集整理編圖資料
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柱狀圖
B剖面線切過的井巷實測剖面圖
C礦井地形地質圖
D採掘工程平面圖
E其它綜合性圖件
(4) 設計圖面、畫高程網

(5) 投繪平面與剖面對應線
A坐標線

±0水平切面 剖面圖
B准線

(6) 繪地形剖面圖

(7) 投繪鑽孔柱狀圖
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

B臨近剖面線的鑽孔
① 垂直投影法

② 走向投影法

注意:①投影的鑽孔用虛線表示
②一般採用走向投影法
③不能穿越斷層投影
(8) 投繪巷道
A剖面線切過的巷道

B剖面線附近的巷道(一般不投繪)
垂直投影法(投影巷道用虛線表示)
① 與剖面線平行的巷道(長度。坡度不變)
② 與剖面線斜交的巷道
Ⅰ水平巷道 長度縮短
Ⅱ傾斜巷道 長度縮短、坡度增大
(9) 投繪煤岩層和構造點
A剖面線切過的煤岩層和斷層
B剖面線附近的煤岩層和斷層
① 走向延長法
② 輔助剖面法
(10) 對比連接
(11) 審核清繪
2、根據水平地質切面圖編制

(1)已知兩個水平切面

(2)已知一個水平切面

3、根據煤層頂底板等高線編制

用到的方法:直接投點 插入法 走向延長法 斷層面等高線法

② 淺談AutoCAD繪制地質圖件圖形數據格式轉換

賈國鋒 郭慧錦 馬飛飛 張茜

(全國地質資料館)

摘要 近年來,AutoCAD軟體已被廣泛應用於地質、水文、勘探、測量等領域。本文分析了應用AutoCAD軟體繪制的地質圖件在圖形數據格式轉換上存在的問題,在滿足「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的基礎上,總結了AutoCAD圖形數據格式轉換的幾點經驗,提出並介紹了由AutoCAD的DWG格式轉換PDF格式的兩種方法。

關鍵詞 AutoCAD地質圖件 數據格式 轉換

0 引言

AutoCAD是由美國Autodesk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初為在微機上應用CAD技術而開發的繪圖程序軟體包,是最常用的平面繪圖軟體之一,經過不斷的完善,現已經成為國際上廣為流行的繪圖工具,廣泛應用於地質、煤炭、測量、油田生產、環境評價、機械、建築、服裝等領域。

在近幾年成果地質資料接收、驗收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單位採用 AutoCAD軟體製作地質圖件,DWG格式是目前保存基礎地理矢量數據最基本的格式,也是開放的數據格式。在對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驗收過程中發現,源電子文件進行轉換存檔文件格式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工作經驗,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1 AutoCAD在地質領域的應用

AutoCAD已經被廣泛地用於地質、水文、勘探、環境評價、測量等領域。地質圖形由於其專業特性,和其他領域如建築領域圖形有很大不同,地質體多為不規則形體,界線多由圓滑曲線構成,常用大面積色塊和花紋來表示不同性質的地質體,如不同的岩體,地貌單元,建造,水化學類型等。應用AutoCAD軟體可以繪制復雜地質圖件,如各種地質地形圖、水文地質圖、地質剖面圖、煤岩層對比圖、勘探線測井曲線對比圖、煤層底板等高線及資源量估算圖、鑽孔綜合柱狀圖等。

2 AutoCAD的數據轉換存在的問題

2.1 由DWG或DXF格式的源電子文件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要求

根據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匯交格式要求,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採用下列5 種格式之一:壓縮的JPEG、EPS(不分色,文字變曲線)、GIF、PDF和CCITT Tiff G4。通過對近幾年匯交的地質資料驗收結果分析,大多數單位在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時選擇JPEG、PDF、EPS格式。

Autodesk公司近來強調用二進制的DWG格式作為它的數據傳輸標准,從長期可讀性考慮PDF格式是AutoCAD首選的長期歸檔保存格式。

2.2 源電子文件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

承擔項目的單位在形成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的過程中,按照成果地質資料匯交格式要求,在將AutoCAD繪制的DWG格式的附圖源電子文件轉換附圖存檔電子文件時,打開附圖一定要檢查字體、線型、顏色、符號,然後再設置「解析度」、「圖紙尺寸大小」等選項進行列印轉換,轉換後的圖形要與紙質附圖、源電子文件進行內容一致性的檢查。主要檢查:字體、符號、線型、顏色色區、圖例、水系等。

2.3 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匯交成果地質資料的驗收過程中,筆者在驗收由AutoCAD繪制的DWG格式轉換的JPEG格式的附圖存檔電子文件時,發現同一張圖的存檔電子文件、源電子文件、紙介質圖件三者內容不一致,信息內容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缺字體或輸入的漢字體變成了問號,缺線型或線型不正確,缺顏色或顏色不在一個色系,缺符號或者缺圖例等。JPEG文件後綴名為「.jpg」或「.jpeg」,是最常用的圖像文件格式,是一種有損壓縮格式,能夠將圖像壓縮在很小的儲存空間中,圖像中重復或不重要的信息會丟失,因此容易造成圖像數據的損失。

1)缺字體或輸入的漢字體變成了問號。筆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對應的字形沒有使用漢字字體,如HZTXT.SHX等;當前系統中沒有漢字字體形文件,應將所用到的形文件復制到AutoCAD的字體目錄中(一般為...\FONTS\);對於某些符號,如希臘字母等,同樣必須使用對應的字體形文件,否則會顯示成?號。

2)丟失信息、丟色或嚴重偏色(不在同一色系)。附圖存檔電子文件的內容信息要與源電子文件內容信息一致,各地質體色彩符合相關制圖標准,不能出現丟色、丟線條、丟失地質信息、圖例不全或空白、缺失比例尺、岩體界線未圈閉和嚴重偏色(不在同一色系)等現象。存檔電子文件的信息應清晰可讀,線條連續,數字、符號等清晰無歧義,沒有錯漏地質體,圖例與圖中所對應的內容在表達形式上相一致。

3 附圖源電子文件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

Adobe Acrobat7.0專業版為例,它可以提供從任何文件轉成Adobe PDF檔案格式,只要一個按鍵就可以從AutoCAD中轉出PDF格式文檔,可以保留文件的圖層並且支持大型版面的圖形。Adobe Acrobat7.0專業版可以加速文件傳達的效率。

3.1 轉換PDF格式的優勢

以AutoCAD2007版本為例,抽取AutoCAD軟體繪制附圖源電子圖件(.dwg格式)樣本,轉換成符合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匯交格式要求中的存檔電子文件格式。下面筆者進行轉換試驗,對每一種類型圖進行不同格式的轉換,主要分析、比較轉換時間和圖件轉換質量兩個指標。

以繪制的各類地質圖為例,在由DWG源電子文件格式轉換成存檔電子文件格式時,進行了大量轉換試驗(表1)。在轉換形成存檔電子文件時,解析度的選取以保證圖形的精度和清晰度為准。實驗結果表明:對於復雜地質圖件,轉換成PDF格式比JPEG格式轉換速度快,數據信息內容不易丟失,色區區塊顏色正常,而且轉換後的圖像清晰度、准確度高。

表1 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轉換時間比較

3.2 轉換PDF格式的兩種方法

AutoCAD2000以後的版本,均有布局功能。布局中的圖紙空間,提供了模擬列印圖紙、進行列印設置等新功能。下面介紹轉換PDF格式的兩種方法。

3.2.1 利用PDF虛擬列印機

首先在電腦上安裝PDF虛擬列印機,或者安裝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系列軟體,軟體自帶了Adobe PDF虛擬列印機。

1)啟動AutoCAD,打開需要轉換的圖形(.DWG或DXF)文件,點菜單——列印,選擇列印機,在列印機/繪圖儀欄選擇「Adobe PDF」虛擬列印機。

2)設置圖紙尺寸。利用AutoCAD中的距離查詢功能,量取整幅圖的大小,然後輸入自定義圖紙尺寸。我們選擇Adobe PDF頁面大小設置。此地方的寬度和高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寬度在2000mm內,如果我們需要轉換的圖紙的寬度超過2000mm,那麼就將已測量的寬度和高度的尺寸按比例縮小,把縮小後的尺寸輸入自定義頁面確定。有時候對轉換出來的PDF格式文件的線條和字樣有要求,我們可以通過列印樣式表來更改設置。

3)設置解析度。在AutoCAD里設置列印PDF格式文件解析度的時候,選擇多大的解析度最合適,原則是不得低於300dpi。如果需要轉換的存檔電子文件圖像高清,就選擇較大解析度,視電腦性能而定,內存較小的話,考慮到轉換時間建議選擇保證圖像質量清晰即可。

4)設置列印區域。在「列印—布局」時,在「列印范圍」中選擇「布局」,在「列印比例」中選擇(s)1:1,同時也可用自定義選項。勾選「縮放線寬」。此選項是在布局中列印時使用的,勾選後圖紙所設定的線寬會按照列印比例進行放大或縮小。

5)列印樣式的選擇。列印樣式表可以指定AutoCAD圖紙里的線條、文字、標注等各個圖形對象在列印的時候用何種顏色打出來,列印出的線條寬度是多少等等。

AutoCAD的列印樣式組保存在兩類樣式表中,一類是ctb,即顏色相關列印樣式表,可以根據對象的顏色設置樣式;一類是stb,即命名列印樣式表,可以指定給對象,對對象的顏色無關。在進行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時,我們主要用ctb樣式,即用對象的顏色決定列印特徵。

在著色視口選項中,著色列印選「按顯示」,質量(Q)選「常規」。

在列印選項中,勾選列印選項中的「按樣式列印」。圖形方向的設置。根據圖件確定圖形方向。

如果在圖層里設定了線寬並且希望用圖層里設定的線寬進行列印,就可以採用AutoCAD(2000版本以上)里自帶的名為「monochrome.ctb」的顏色相關列印樣式表來進行列印,線寬仍將使用對象原有的線寬。

6)點擊「預覽」按鈕,查看圖形是否布滿圖樣空間。點右鍵選擇「列印」選項,此時系統彈出對話框,提出要保存的文件名稱,選擇文件要保存的路徑,正確命名文件名稱,點擊保存按鈕,完成AutoCAD圖形向PDF文件格式的轉換。

3.2.2 利用DWG To PDF

AutoCAD2007以上版本都自帶了DWG To PDF.pc3虛擬列印機,詳細數據格式轉換操作步驟如下:1)啟動AutoCAD,打開需要轉換的圖形(.DWG或DXF)文件,點菜單——列印,選擇列印機,在列印機/繪圖儀欄選擇「DWG To PDF.pc3」名稱。

2)其餘操作步驟與上面利用Adobe PDF相同。

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將AutoCAD圖形直接轉換為PDF格式的文件,其他方法在這里不再詳細介紹。

4 結語

綜上所述,AutoCAD繪制的地質圖件在進行存檔電子文件格式轉換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只要我們在工作中多總結、多思考、多實踐,一定會找到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法,來提高我們地質資料匯交、驗收工作質量,從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另外,AutoCAD和Adobe Acrobat這兩個軟體相互間有較強的兼容性,隨著版本的不斷提高,這種軟體間的數據格式的相互轉換會變得越來越方便。

參考文獻

[1]安小米.基於ISO15489的文件檔案管理核心標准及相關規范[M].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2008.

③ 淺談MAPGIS內容及繪制地質圖時的若干方法

秦爽蒲含勇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鄭州450016)

摘要在掃描數字化的基礎上,對原有地質資料進行矢量化,通過查閱MAPGIS手冊和總結計算機制圖工作的經驗,總結了幾點利用MAPGIS可以較快繪制地質圖件的方法。

關鍵詞掃描矢量化MAPGIS編輯數字化

1 引言

掃描矢量化處理演算法已比較成熟,將掃描柵格圖像轉換為矢量地圖一般經過圖像二值化、平滑與細化、編碼與矢量線的提取過程。地質圖件含有大量的地質符號,市場上流行的圖形矢量化軟體對一些礦圖(如地質平面圖、剖面圖、鑽孔或坑道素描圖)矢量化無法生成相應的礦圖符號,目前利用MAPGIS軟體對一些地質符號的矢量化可以採用軟體中的點、線、面繪圖功能進行描繪。

2 MAPGIS繪制地質圖時的若干方法

隨著計算機科學、地理學、制圖學、遙感與攝影測量學、圖形圖像技術以及資料庫技術的不斷發展,地理信息系統已成為一種功能強大、性能完善的計算機系統,MAPGIS已經被廣泛地用於地質調查與評價、環境評價、礦山治理、地下水監測、地形測量等地質領域。地質圖形由於其專業特性,和其他領域如建築領域圖形有很大不同。地質體多為不規則形體,界線多有圓滑曲線構成,常需要大面積色塊、圖案及花紋來表示不同性質的地質體,如不同的岩體,地貌單元,地質構造,水化學性質、易分區、防治規劃區等。

數據是所有信息處理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在基礎數據的採集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數據的質量,減少重復工作量是基礎信息工作最關鍵的問題之一。針對這些因素,通過查閱MAPGIS手冊和總結計算機制圖工作的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利用MAPGIS可以較快繪制地質圖件的方法。

2.1 掃描儀錄入圖形,要保持底圖的正確和規范

MAPGIS並不是支持所有的光柵文件格式,它僅支持黑白二值、灰度和彩色(RGB)3種格式的TIF光柵文件,而且還要求其為非壓縮(LWZ不選中)格式。所以掃描的光柵文件,最好在PHOTOSHOP中打開此光柵文件,然後重新另存其圖像模式即可。

2.2 地形圖的繪制

在繪制地形圖時,地形圖多為基本構件,一般占整幅圖數據量絕大部分,可以將地形圖中的等高線進行分區劃分,由多人同時進行編輯。將不同區的等高線放在相同的圖層上而以不同的文件名存儲,最後只需對同一圖層上的不同文件名的等高線進行合並編輯。

2.3 對圖形進行分層

在GIS的應用中,同一文件中有多種類型的地理要素。如一個線文件中可能包括等高線、公路、鐵路、河流等多種類型的線。為了便於編輯和管理,一般情況下,可以把同一類型的地理要素放到同一圖層,例如:將所有的鐵路線都放到鐵路圖層,而把所有的等高線都存放到等高線圖層,這樣所有的圖層都疊加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線文件。特殊情況下,一個圖層也可存為一個單獨的文件,如圖1。

圖1 修改圖層名

每一層上放置某一類地質形體,如等高線、等深線、地物、地層、構造、岩性、水系、化學類型、勘探工程等,分別存在不同的圖層上,並使這圖層上的點型、線型、區和所在圖層一致。這樣做的好處是:①通過改變某一圖層上的點、線、區不可以改變所有成果圖上地質體的點型、線型、和區,加快了編輯修改速度,減少了遺漏;②通過將暫時不需要編輯的形體所在的圖層關閉起來,在重新生成圖形時,這些形體將不再重新生成,提高圖形重新生成速度;③在用某一圖層上的形體作臨時文件時,可以將其他的圖層全部關閉,單獨將其提出,便於使用。

2.4 使用專用圖案庫,來完成大面積色塊填充和岩性花紋的填充

圖案填充的速度主要取決於確定邊界的速度。MAPGIS提供了兩種確定填充邊界的方法:

(1)拓撲方式。選擇該方式造區,不用搜索邊界,但需要預先構築封閉邊界;另外,在構築封閉邊界時,盡量使用折線而非光滑曲線。

(2)圖形造區內點填充方式。該方式不需要預先構築邊界,但需要在可見區內沿箭頭提示方向搜索邊界,不得把方向弄錯。地質圖形中填充邊界多為不規則邊界,當圖幅較大且內容較復雜時,常因邊界不閉合或交叉、重復部位較多,局部搜索區域范圍大大增加,這時用點填充方式來確定邊界搜索速度很慢,編輯地質圖形效率很低,不實用;而採用拓撲方式就能彌補上面的不足,並且速度快。MAPGIS在用點方式搜索邊界時,因其只搜索可見區域,在解決圖面內容簡單、較規則的接近正方形、四邊形、矩形等區編輯時,較方便快捷。

2.5 點編輯

點是地圖數據中點狀物的統稱,是由一個控制點決定其位置的符號或注釋。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點,而是包括各種注釋(英文、漢字、阿拉伯數字等)和專用符號(包括圓、弧、直線、五角星、亭子等各類符號)。它與線編輯中「線上加點」的點的概念不同,「線上加點」的點是坐標點。所有的點圖元數據都保存在點文件中(*.WT)。

(1)輸入點可以插入圖片,但插入後路徑不可改變;

(2)陣列復制點可以生成規范、整齊的一系列點;

(3)定位點對於區劃項目的災害點輸入很重要。此種方法是輸入GPS的坐標值,先把圖件的左下角整體移動為坐標值對應的數據,輸入後用定位點修改。

2.6 線編輯

線是地圖中線狀物的統稱。MAPGIS將各種線型(如點劃線、省界、國界、等高線、路、河堤)以線為單位作為線圖元來編輯。所有的線圖元數據都保存在線文件中(*.WL)。

(1)折線、流線、光滑線的選擇要正確。

(2)在MAPGIS編輯地形圖中的等高線文件線時,要時常點擊保存。如果一條線畫得過長超過MAPGIS允許范圍再保存,等高線文件會自動丟失,無法將文件保存下來,嚴重影響編輯速度。另外,等高線過長,繪圖儀也無法識別列印出來,易丟失文件。

(3)MAPGIS6.5和6.6中,一些線會出現毛刺現象(如10號線公路),可以在修改線型中選擇把圓角改為尖角或截角。

(4)可使用陣列復制方便快捷地生成整齊規范的圖例框等。

(5)輸入、修改線型時應當注意對應線型有無輔助線型,若對應線型無輔助線型卻輸入編號,會在編輯和列印時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

2.7 區編輯

區通常也稱面,它是由首尾相連的弧段組成封閉圖形,並以顏色和花紋圖案填充封閉圖形所形成的一個區域,如湖泊、居民地等。所有的區圖元數據都保存在區文件中(*.WP)。

(1)區顏色編號注意准確,若編輯時使用了系統庫內沒有的色系編號,在列印時出錯可能才能發現。

(2)不要的區刪除後,切記刪除弧段,否則文件列印定位可能不對,文件內存也會讓人感覺莫名其妙的變大。

(3)在編輯圖元參數時,點、線、區圖元都有透明選項,它主要在印刷製作分色輸出時起作用。一般不要使用,否則兩個以上疊加區在列印出版時會轉色。

2.8 MAPGIS圖形快速轉為圖像的方法

在圖形輸出子系統中,打開工程文件,「光柵輸出」菜單下即可找到生成GIF、TIFF、JPEG命令。圖幅較大時,需要生成EPS格式;若生成JPEG格式,在圖片瀏覽時容易造成文件打不開。

3 結束語

在掃描數字化的基礎上,對原有地質資料進行矢量化。通過MAPGIS的「輸入編輯」模塊,在地形圖或其他掃描後的柵格圖件上採集數據,進行矢量化,形成完整的點、線、面文件,從工作準備、工作策略及技巧、參數設定等方面討論了提高MAPGIS繪制地質圖件速度的方法。

參考文獻

計算機地圖制圖.北京:測繪出版社,1991

第四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地理信息系統參考手冊.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信息工程學院

④ coreldraw如何畫地質圖

准備工作:

1、安裝CorelDRAW9和GeoCorelDRAW

注意:使用其他高級版本CorelDRAW可能會導致與GeoCorelDRAW不兼容

2、打開GeoCorelDRAW 會看到此窗口

⑤ 怎樣繪制地質剖面圖

我有全套的地質工程、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以下是一些零碎的資料,太多,放不上。不好意思,看對你有幫助沒有。或者給金幣,傳給你全套的。

二、礦井地質剖面圖編制方法
1、根據實測資料編制
(1) 確定剖面線方向和位置(是剖面線均勻分布)
A盡量沿遠勘探線布置
B盡可能通過主要石門、主要上下山
C垂直煤層(煤岩層)的總體走向

(2) 選定比例尺
1:1000或1:2000
(3) 收集整理編圖資料
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柱狀圖
B剖面線切過的井巷實測剖面圖
C礦井地形地質圖
D採掘工程平面圖
E其它綜合性圖件
(4) 設計圖面、畫高程網

(5) 投繪平面與剖面對應線
A坐標線

±0水平切面 剖面圖
B准線

(6) 繪地形剖面圖

(7) 投繪鑽孔柱狀圖
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

B臨近剖面線的鑽孔
① 垂直投影法

② 走向投影法

注意:①投影的鑽孔用虛線表示
②一般採用走向投影法
③不能穿越斷層投影
(8) 投繪巷道
A剖面線切過的巷道

B剖面線附近的巷道(一般不投繪)
垂直投影法(投影巷道用虛線表示)
① 與剖面線平行的巷道(長度。坡度不變)
② 與剖面線斜交的巷道
Ⅰ水平巷道 長度縮短
Ⅱ傾斜巷道 長度縮短、坡度增大
(9) 投繪煤岩層和構造點
A剖面線切過的煤岩層和斷層
B剖面線附近的煤岩層和斷層
① 走向延長法
② 輔助剖面法
(10) 對比連接
(11) 審核清繪
2、根據水平地質切面圖編制

(1)已知兩個水平切面

(2)已知一個水平切面

3、根據煤層頂底板等高線編制

用到的方法:直接投點 插入法 走向延長法 斷層面等高線法

⑥ MapGIS地質制圖的步驟

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要求,使用MapGIS軟體系統編制地質圖,需按以下步驟操作:

(一)地理底圖的准備

地質圖件一般都是在高質量地理底圖的基礎上添加相應的專題內容而成。地理底圖的准備,包括掃描原圖和矢量化兩步。

1.掃描原圖

通過掃描儀直接掃描原圖,將掃描圖以柵格形式存貯於圖象文件中(如TIF格式)。在進行掃描時,要調整好掃描儀的掃描參數,以提高掃描精度。

2.矢量化

首先,打開MapGIS的圖形編輯模塊,將掃描好的柵格圖象調入,如果掃描的圖形文件不能打開,說明數據格式不對,可用「多源圖像處理分析系統(MsiProc)」轉換為MapGIS專用格式,或用圖形編輯軟體(如Photoshop)轉換為TIF 格式。然後,利用MapGIS提供的智能掃描矢量化子系統進行矢量化。

需要說明的是:在開始矢量化以前,要通過認真讀圖,了解整個圖形要素與結構,參考地質制圖的行業及國家標准,根據一定的目的和分類指標,做好圖層字典的設計工作,對圖形要素進行分類,每一類作為一個圖層,並對每一個圖層賦一個圖層名,便於以後對圖形進行編輯和檢索,並可根據需要製作專題圖。根據地質圖件的地圖要素,將圖形要素分別存放於點文件(*.WT)、線文件(*.WL)、區文件(*.WP)三類文件中,使不同的圖形實體存放在不同的圖層上,便於以後的利用。例如,在地理底圖矢量化時,將地形等高線、河流、公路,鐵路、村鎮、建築物等要素存放在不同的圖層上。另外,要將地理底圖上的坐標網單獨存放在一個圖層上,為後續的圖形校正提供數據點。

圖件矢量化後,就要進行圖形的編輯處理工作。MapGIS編輯子系統提供了對點、線、面三種圖元空間數據和圖形屬性編輯的功能。包括圖形編輯功能、拓撲分析功能、圖形存取功能及錯誤檢查功能。圖形編輯功能用來編輯修改矢量結構的點、線、面三種圖元,進行刪除、移動、復制、連接、光滑、剪斷,填充顏色、花紋圖案修改等;拓撲分析功能使搜區、檢查、造區更加快速、方便、簡捷;圖形存取功能是將不同的地質要素置於不同圖層中,便於編輯、修改、調用和管理;錯誤檢查功能是檢查數據錯誤、錯誤類型及出錯的圖元,從而提高數據質量。

(二)圖形校正

由於原圖圖紙變形和掃描時存在一定的系統誤差,以及在矢量化時受操作人員的技能和采校點密度等因素影響,矢量化後的圖形數據會產生一定誤差。所以,矢量化後的圖形數據必須經過編輯處理和數據校正(利用系統提供的誤差校正),消除輸入圖形的變形,才能滿足實際要求。

(三)地質要素及其他專題要素的繪制

在地理底圖准備好後,在其上繪制相應的地質要素及其他專題要素,如各種地質界線,地層分界線,斷層線、岩體界線等。專題要素,如繪制井上、井下對照圖,可在地理底圖基礎上添繪井巷工程、鑽探工程、回採工作面等要素。各種要素的繪制可利用系統提供的點、線、面生成和編輯功能來完成。在繪制時,可根據實際需要來擴充系統的子圖庫、線型庫和圖案庫,用戶亦可建立自己的子圖庫、線型庫和圖案庫。值得一提的是,用系統本身提供的圖形處理功能可以完成各種專題圖的繪制工作,但效率較低。MapGIS作為軟體平台,提供了豐富的二次開發函數及類庫,大大方便了用戶的二次開發。用戶可開發一些專用的繪圖模塊,如巷道自動生成、鑽孔自動繪制、自動填充采空區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如果用戶已用其他系統開發了一些地質繪圖軟體,也可將輸出的圖形文件改為MapGIS可識別的明碼格式數據,就可由MapGIS系統讀入,形成MapGIS格式的圖形文件。另外MapGIS可接受AutoCAD、Arc/Info、MapInfo等軟體製作的地質圖件數據並將其轉換成本系統內部的矢量結構,使地質制圖更加靈活、便捷。

(四)屬性編輯

MapGIS的最大優越性就在於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統一存儲和管理,從而為地質信息的管理提供方便。要達到圖形數據和非圖形數據的統一存儲和管理,就須進行屬性編輯工作。屬性編輯採用系統提供的屬性管理子系統來完成。MapGIS屬性管理子系統專門用於定義矢量數據的屬性結構,並且進行可視化編輯。它還提供了強有力的多媒體屬性庫創建、編輯工具。一般地,屬性編輯在空間數據編輯之後進行,在建立資料庫之前完成,當然,在屬性管理子系統確定了屬性結構之後,用戶也可以在MapGIS編輯系統中一邊修改圖形一邊編輯圖元屬性。在MapGIS系統中包含點、線、區、網、表五類文件,而區域包括弧段和區兩種實體數據,相應地屬性可分為點屬性、線屬性、區屬性、弧段屬性和結點屬性五種。

(五)圖形輸出

圖形輸出通過MapGIS輸出系統來完成,是MapGIS系統的主要輸出手段,讀取MapGIS的各種輸出數據,進行版面編輯處理、排版,進行圖形的整飾,最終形成各種格式的圖形文件,並驅動各種輸出設備,完成MapGIS的輸出工作。MapGIS提供了三種圖形輸出方式:Windows輸出、MapGIS光柵輸出和Postscript輸出。其中以MapGlS光柵輸出使用較多,即先對圖形進行分色光柵化,形成可供輸出的分色光柵文件(*.NVL),再在列印機上進行輸出。這種輸出方式適合復雜、幅度較大的圖形輸出,解決了windows輸出的局限性,提高了圖形輸出的效果與速度。

⑦ 地質圖和其他圖件的編制

地質圖是地質調查工作的最主要成果圖件。它是按GB958的規定和比例尺的要求將工作區內的各種地質體、構造及其性質、產狀要素等地質內容及特徵,綜合反映在地質圖上。所以,地質圖的質量直接體現了地質調查工作的質量,應精心編制。編制的圖件包括作者原圖、編稿原圖和地質圖等。

(一)作者原圖的編繪

作者原圖是在野外實際材料圖基礎上,作者與計算機操作人員協同製作的綜合性圖件之一,其圖框內的內容是根據野外驗收意見。由作者補充、修改、完善,並對部分地質內容重新修正、對地質要素進一步合理取捨後,修編於1:5萬薄膜圖上。經再次掃描、計算機矢量化、數學方法校正、利用MapGIS制圖軟體再編輯的彩色地質圖。

作者原圖圖框外的內容須由作者根據出版要求,在實際材料圖圖框外的內容基礎上補充相關內容(如圖切剖面、有關模式圖、綜合柱狀圖、接圖表、地質圖調查單位、相關地理信息等),圖框外內容可由作者根據圖面結構進行調整,編於白磅紙上或清繪於薄膜圖上。

作者原圖上的圖層,設色、地理要素、地理精度等要求按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規定執行。

現將作者原圖的成圖步驟與主要內容敘述如下:

1.地形底圖的選擇

地形底圖應是符合要求的國家測繪部門最新出版的正規地形圖。但對圖上的地形地物要素須作適當簡化,以便能清晰地表示地質內容。

2.地質體的取捨

野外手圖上的地質內容翔實多樣。針對這一情形,在編制地質圖時要先擬定地質體取捨,歸並乃至擴大表示的方案。應遵循的原則參見地質圖的編繪內容。

3.擬定圖例

在編圖之初應擬定工作區的圖例,在編圖過程中可根據實際的情況,作適當的增刪或修改。

圖例應按照GB958—89《1:50000區域地質圖圖例》製作規定來編制。圖例應包括各種線條、符號、文字代號和簡短的說明等內容,力求簡潔美觀,易於區別和記憶。其編排順序和內容詳見第四章第一節相關內容,也可在遵循上述原則的情況下,編制出新穎的地質圖圖例(圖5-1,5-2)。

圖5-1 湖南桂東沙田1:5萬地質圖圖例

(據周維屏等,1993)

圖5-2 貴陽花溪燕樓1:5萬地質圖圖例

(據周維屏等,1993)

4.編圖原則

(1)填圖單元的表示

沉積岩區作者原圖(1:5萬)均以岩石地層單位為填圖單位。

組及正式命名段和層的編圖組是區域岩石地層劃分和1:5萬地質填圖的基本單位,是區域地質研究中最重要的單位。因此,一般來說,在1:5萬地質圖上應把每一個組都繪制出來。

雖然組內正式命名的段和層也是重要的填圖單位,但它們在此只是輔助說明組的特徵,因此段只在其頂、底界線能被准確填繪時才參加編圖,層則多以特殊的線條或色線來表示。

非正式岩石單位的編圖為了便於進行區域地層研究在大區內取得一致,提高岩石地層劃分和地質圖的靈活性與穩定性,組不易劃分過細過小。組過細不僅不能充分顯示豐富多彩的客觀地質現象,反而會導致岩石地層劃分的僵化和地質圖的呆板化。將地層序列內的特殊生物富集層、旋迴、事件層、局部的岩性變化、成岩變化、動力變形變質、礦化等,作為非正式單位參加編圖。充分利用顏色、符號、線劃的變化,以靈活的方式、較多的層次加以表示,卻能在保持圖面活靈活現總體脈絡清晰的基礎上,反映更多的具體細節(圖5-2)。

非正式段:如1、2、3段.上、中、下段,砂岩、頁岩、灰岩段等,也是常用的編圖單位。這種單位雖不像上述那些非正式單位那樣具體、詳細,但仍然是不可少的。如組內的某一部分被命名為正式段後,其餘的稱為非正式段。非正式段已為大家所慣用,當組的厚度大,岩性漸變或地質構造、岩性變化特別復雜時,用非正式段配合上述其他類型的非正式單位(如構造混雜岩、糜棱岩等)參加編圖是非常之必需的。

群的編圖除以組為基本單位外,為了保證圖面的真實性,對那些厚度特別小的組,則可採用並組為「群」這一誇大方式來表示,但並組為「群」一定要遵循地層指南的規定,不能任意強行歸並。

(2)圖式

為了充分利用有效印刷版面反映地質圖內難以表現的重要細節,使地質圖各具特色,圖式應根據工作區地質構造情況和印刷技術要求靈活確定而不作統一規定,但圖名、圖幅編號、比例尺、圖例、責任表、資料來源、接圖表是地質圖不可或缺的內容。圖框外其餘版面可靈活編排些能輔助說明工作區地質特徵的圖表,可為地質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具體要編制的內容參見地質圖的編制。

(二)編稿原圖(鋁板或薄膜)的編繪

由計算機操作人員利用MapGIS制圖軟體進行編繪,其圖框內的內容同作者原圖圖框內內容,其中地理部分採用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收集的國家測繪局最新出版的1:5萬數字地理圖數據。圖框外的內容按照出版有關規定要求,將作者原圖上圖框外的內容掃描,矢量化和再編輯,調整好圖面結構擺布,其代號、線、區編輯與圖框內有關地質內容屬性達到完全對應。

(三)地質剖面圖的編繪

為了形象地表示工作區的地質構造特徵,編繪地質剖面圖(圖切)應遵循以下幾點要求:

(1)圖切剖面圖一般以1~3條為宜。其中最少要有一條橫穿圖幅的主幹圖切剖面,其餘圖切剖面可以橫穿圖幅,也可以不橫穿圖幅。若兩條剖面都橫穿圖幅,則不必圖切第三條剖面。

(2)圖切剖面圖要能充分地反映區域地質構造特徵,剖面線應垂直於主要構造線方向。盡量選擇在地層(或侵入岩)出露最全、斷層較少,又能反映圖幅主要構造形態的空間位置。強調:①圖切剖面比例尺與地質圖必須一致;②地形、各種地質要素必須與平面圖相吻合。

(3)圖切剖面圖須按「左西右東、左南右北」方位置於地質圖圖廓下方;剖面長度不宜超過圖廓寬度。圖廓下方只有列兩行剖面的寬度,如果剖面多於兩條時,可將短剖面列於一行,主幹剖面應獨佔一行。

(4)當剖面線與某地質界面的夾角小於80°時,該界面產狀在剖面上應用視傾角值畫出。(註:在圖面上示出的數值應是真傾角值)。

(5)剖面岩性用花紋表示,應突出主要岩性和岩性組合。

(6)圖切剖面各層的岩性花紋應與綜合柱狀圖及圖件中各對應層的岩性花紋一致。剖面中各地質體的符號、顏色應與地質圖中各對應地質體的符號、顏色一致。

(7)圖切剖面圖的地質體界面應依其產狀用手工作自然勾繪,切忌用三角板、直尺畫成直線。

(8)圖切剖面的斷裂,應用箭頭表示上盤相對運動的方向。

(9)圖切剖面可利用地質圖圖例,無需單列圖例。

(10)圖切剖面上要有地形要素(如村莊、山峰)、剖面號等內容。

(四)地質圖的編繪

地質圖是根據最終驗收成果,在原有編稿原圖基礎上,據評審意見補充、修改,利用計算機MapGIS繪圖軟體編繪、製版、印刷的最終圖件。其制圖方法與過程實際上是編稿原圖製做的延伸,主要製作流程基本相同。其圖框內、外的地質內容是根據最終評審意見進行修改(圖5-3)。

現將圖面上應表示的基本內容敘述如下:

(1)在1:5萬地質圖上,應表示各種地質體和地質界線及其性質、地層的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觸關系、侵入岩相帶、變質帶界線、蝕變帶、斷層、韌性剪切帶(標出位移和傾斜方向)以及混雜堆積,特徵清楚的深海沉積,具有指相意義特殊沉積,特殊意義的岩石、古火山機構等。准確標繪有代表性的地質體產狀、面理、線理產狀、重要的鑽孔位置、圖切剖面線、化石點以及同位素年齡樣採集地點和年齡值等地質要素,能全面正確地反映區域地質現象的基本特徵。

(2)用地質代號、花紋和顏色表示地質體物質組成、岩相和時代。顏色按統一色標著色,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的岩體、單元、超單元、混雜岩岩塊(片)、按地層處理的噴出岩、變質岩、岩石地層單位均可以岩性岩相花紋和時代單位代號復合表示;蝕變帶的岩性以花紋表示;脈岩可按時代著色加岩性代號,也可按岩性著色。圖面負擔過重時,侵入岩的不同岩性可用文字元號表示,第四紀噴出岩可按岩石類型的顏色和花紋表示,具有特殊意義的岩石地層,構造地層(岩石)也可在表示地層時代的同時,疊加花紋符號表示其形成環境或岩性岩相特徵;大面積出露的變質岩區,亦可用花紋直觀表示其構造變形特徵(主要是面理置換特徵)和變質程度等內容;以上各項著色均遵循DZ/T0179《地質圖用色標准及用色原則》。

圖5-3 地質圖平面格式布置圖

(據盧選元等,1987,修改)

(3)最終地質圖僅能表示直徑大於2m m的地質體和寬度大於1m m 條帶狀的地質體。對小於這個限度的地質體要進行合理的歸並;對密集細小的岩脈群應選代表性的幾條岩脈加以表示;若為含礦岩脈則需適當擴大表示。而對具有獨特意義、且厚度很小的標志層、小岩枝等地質體可放大到1mm 示之;所有放大表示的地質體應保持其所屬層位、形態、接觸關系的真實狀態。

(4)圖面表示內容必須客觀真實,區域地質調查中無論主觀或客觀原因造成研究程度上的差異,編圖中應如實加以反映,不能人為掩蓋客觀存在的問題。如因客觀條件限制,人跡罕至地區,允許利用遙感影像資料,如屬此種情況,則須註明,以使資料應用者了解實際情況。

(5)圖框外除表示圖例和圖切剖面外,各圖幅根據實際情況,突出各圖幅專題調查重點和特色表示有關內容

1)沉積岩區應著重反映區域沉積岩性岩相變化特點,盆地演化等內容,可用地層柱狀圖表示區域岩石地層單位和層序地層特徵,並可同時表示多重地層劃分有關內容,也可輔以地層格架,盆地演化模式圖,岩相古地理圖作為邊圖,突出表現區域地層特點

2)侵入岩發育區可將研究較詳的侵入岩填圖單元劃分、就位機制、侵入岩形成構造環境等作為其表示的主要內容:火山岩發育區可用柱狀圖表現火山作用特點,同時輔以一定的古火山機構立體圖等互為映襯,相互補充。

3)變質岩發育區可突出表示構造—地(岩)層柱狀圖或構造變質變形序列表、變質相圖、變質變形特徵圖、重要疊加改造關系、構造剖面圖、構造解析圖等內容;造山帶區,在圖框外可著重表示造山帶演化模式、蛇綠混雜岩填圖單位劃分表、造山帶大地構造相等。此外,能反映區域地質特點的航、衛片影像資料、照片或素描圖,物探、化探等成果均可適當表示,如:可附測區小比例尺數字地面模型圖、影像圖等。

總而言之,應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表現特色,各圖幅可以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充分展示圖幅區域地質特點。提倡多用生動形象的圖、表,杜絕利用冗長的文字敘述作為有關圖面內容的說明。

(6)附在1:5萬地質圖圖框下方的圖切剖面,要求能充分反映區域地質構造特徵。具體需表示的內容參見本章地質剖面圖的編繪內容。

(7)地質圖的圖式圖例,應包括圖面表示的所有地質代號、符號、花紋、顏色以及各種結構構造和產狀要素等。有關編圖原則和方法的具體操作,還可參考1:50000「三大岩類填圖方法指南」,但對花崗岩類填圖單元(如單元、超單元)的表示,建議以岩性加時代和典型產地的辦法,應突出岩性和時代。有關沉積岩岩石地層單位年代代號使用,建議盡可能表示到世,如晚二疊世長興組(P3c)等(圖5-1,5-3;附錄V彩圖1)。

(五)構造綱要圖的編繪

構造綱要圖是在分析地質圖的基礎上,用不同的線條、符號和顏色把各種構造形態和特徵表示出來的一種平面圖,它能使人一目瞭然地認識和掌握全區的構造特徵,尤其在構造情況較復雜的地區,能夠表現出該地區較為清晰的構造輪廓。構造綱要圖是地質報告中構造章節最主要的插圖。

1.構造層

將劃分各構造層的角度不整合畫在圖上,以劃分出各構造層,並註明其時代代號。

2.褶皺

在各個構造層內用軸線表示褶皺的延展方向。一般用實心線表示背斜,用空心線表示向斜(見附錄Ⅲ)。一定要遵循褶皺核部出露寬的地方,將軸線加寬,出露窄的地方畫窄。褶皺傾伏時軸線要消失,褶皺有分支,則軸線亦分支。

軸線分布密集的地方表示褶皺緊密,稀疏的地方則表示褶皺平緩。軸線的畫法,要結合兩翼岩層產狀,定奪其軸線所在,若兩翼產狀相等,則軸線平分核部或軸部的岩層,反之,則要考慮出露效應。

正常褶曲、倒轉褶曲、穹隆構造,構造盆地都應以不同的符號加以區別。

3.斷層

不同性質的斷層應用不同的斷層符號表示。線條的長短表示其規模的大小,其被掩蓋的部分或需推測的部分可用虛線示之。斷層有時可按方向、性質等給予標號和特定的幾何圖形編號,如

等。

4.岩漿岩體

繪出岩體邊界的界線和岩體內部相帶界線。用不同的符號註明其岩性和時代,若有原生流動構造及原生節理,也要有選擇性的畫在圖上。

5.產狀要素

在構造綱要圖上還須將代表性的產狀要素標示出來。

此外區內主要河流、高程點和一些村鎮、地名要加以標注。值得說明的是:構造綱要圖比例尺為1:5萬,但要縮小圖面。

(六)地質礦產圖的編繪

礦產圖是綜合反映工作區各種礦產分布狀況的圖件,它是研究成礦規律、控礦因素的主要資料。

礦產圖的編制方法及主要內容如下:

(1)以同比例尺地質圖作底圖(地質圖色要調淺),以便於清晰地反映礦產內容;

(2)全面准確地用符號大小、代號或顏色等標出工作區內所有已知礦床、礦點、礦化點和各種異常區(點)的規模、礦體形態、成因類型、成礦時代和找礦標志等,並標出各種異常的種類、等級和范圍;

(3)對區內的所有礦床、礦點、礦化點,不分礦種,由西往東,自北向南進行統一的連續編號,並將編號注入礦產登記卡的相應欄內;

(4)一般礦產與特種礦產應分別成圖;

(5)礦產圖的圖例、圖示按規范要求編繪。

(七)其他專項調查圖件的編制

在國土大調查與區域地質調查同時進行的其他專項調查,其調查范圍與區域地質調查相同或調查范圍較大的,均應視需要和可能編制相應的專門圖件,如成礦預測圖、水文(工程)地質圖、環境地質圖和農業地質圖等。專項調查圖件的編制,必須以1:5萬區域地質調查形成的1:5萬地質圖為底圖編制,均應按相關規范、技術要求和規定進行。

⑧ 怎樣編制地質圖基本流程是怎麼樣的(中科院普地考試題目)

1、收集地質圖底圖等資料,准備繪圖工具;
2、確定地質圖比例尺,了解繪圖內容;
3、繪制地質圖圖框及坐標網格;
4、按比例、按坐標將地質圖內容展繪到圖框內;
5、對地質圖進行整飾。

⑨ 地質專業的要怎麼來學習CAD制圖

我也是乾地質的,CAD是工具,是地質工作的輔助工具,在出報告的同時要附圖。包括地形地質圖、套河圖、工程圖、儲量估算圖、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等等。
你要單純學CAD的話,開始就得掌握CAD基本的繪圖,最簡單的 你從地質描圖開始,也就是說有一張老地質圖,掃描了,你用CAD開始描等高線、地質線,地理線,然後加註釋,圖例,責任簽等等。 然後再就是在圖上表示出你所做的工作和工作成果。
我感覺最好的方法,先掌握基礎,然後就是變幹活邊學,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很快就能成手了。最後就是效率問題了。
另外 我們現在MAPGIS用的也比較多,很多匯交的、成果等要求要MAPGIS圖!

⑩ 地質圖PDF轉CAD後在么畫

在轉換成CAD之後用CAD軟體打開
把pdf圖紙轉換成cad圖紙的方法很多,而最簡單的方法:可以直接在CAD里插入PDF圖形文件。(在電腦預先安裝acrobat軟體)在CAD點擊「插入」→「OLE對象」→見附圖操作即可把PDF圖形導入,再保存為CAD格式即可。

閱讀全文

與地質圖電腦如何繪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壓壞屏幕黑屏了 瀏覽:930
新電腦連不上無線網 瀏覽:165
電腦系統卡頓修復視頻 瀏覽:246
不用電腦主機怎麼用wifi 瀏覽:165
老挑毛修復電腦黑屏 瀏覽:62
什麼app可以測電腦硬碟好壞 瀏覽:479
電腦重裝系統後一直有短線閃爍 瀏覽:514
電腦台式怎樣改無線 瀏覽:710
電腦更新後屏幕變藍 瀏覽:482
連接一台電腦怎麼傳輸文件 瀏覽:799
僵屍電腦主機什麼意思 瀏覽:493
電腦qq預覽文件怎麼退出 瀏覽:401
辦公筆記本電腦知乎 瀏覽:572
電腦h81是什麼意思 瀏覽:472
如何把舊電腦桌面的東西提出來 瀏覽:353
一體機電腦屏幕不滿屏兩邊有黑邊 瀏覽:732
電腦拼音打字怎麼學 瀏覽:967
U8電腦系統 瀏覽:202
幕布電腦安裝不了 瀏覽:183
如何在電腦上退火車票 瀏覽:219